肝脏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
肝脏CT和MRI诊断
第四节肝脏的CT和MRI检查一、检查技术(一)CT检查方法患者禁食4~6h,于检查前口服1000ml的开水(阴性对比剂)或开水与泛影葡胺混合液(阳性对比剂),使胃充分扩张。
由于CT机有螺旋和非螺旋、扫描速度亚秒和1秒以上、探测器有单排和多排,所以扫描技术也根据各机器性能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设置。
不同的医院根据各自的习惯和条件对肝脏行平扫、双期扫描或三期扫描,三期扫描对于减少漏诊、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有很大帮助。
通常设置3期扫描时间为,动脉期24~26s,门静脉期45~60s,延迟期120~180s,当疑诊为肝血管瘤时,延迟扫描180~240s。
扫描层厚通常5~10mm,薄层(≤5mm)扫描可明显提高微小病灶检出率。
常规螺旋CT的造影剂用量常为1.5~2.0ml/kg体重,而多排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快,可用1.2ml/kg 体重,增强后效果与1.5~2.0ml/kg体重相似。
(二)MRI检查方法患者需禁食4~6h,于检查前30min口服5%甘露醇水溶液约1000ml,用作胃肠道对比剂。
也可采用氧化铁胶体溶液作为胃肠道对比剂,此时充盈氧化铁胶体溶液的胃肠道呈低信号区。
检查时患者仰卧肝区置于体部线圈中央。
检查可选用的扫描程序有自旋回波(SE)、反转复原(IR)、相位对比(PC)、部分饱和(PS)、梯度回波(GE)以及化学位移(CS)等,通常采用SE程序。
检查时一般先作冠状面T1加权成像(T1WI),定出横断面扫描的范围,然后,再作横断面T1WI 和和T2加权成像(T2WI)。
在绝大多数病例,通过这种T1WI 和T 2WI 程序联合应用,即可解决诊断方面的问题。
T1WI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腹部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和发现肝内病灶。
为提高肝内病灶的检出率,应尽可能地选用T1权重较大的T1WI 程序,如短重复时间(TR)、短回波时间(TE)(TR/TE=250/15)的SE程序。
T2WI 尤其是长TR、多回波的SE程序(如TR/TE=2000/30~120)能揭示病变的信号变化特点,主要用于定性诊断。
肝脏正常及异常CT影像
CT影像技术发展趋势
新型CT成像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CT成像技术如多层螺旋CT、双 源CT、能谱CT等不断涌现,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 丰富的信息。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通过深度 学习和图像识别等技术,能够提高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和效率。
分子成像和功能成像
肝脏形态不规则
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可能导 致肝脏形态不规则,CT影像上表现 为肝脏边缘凹凸不平、肝叶比例失 调。
肝脏密度改变
密度增高
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情况下, 肝脏密度可能增高,CT影像上表 现为肝脏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地增
高。
密度减低
肝炎、肝衰竭等情况下,肝脏密 度可能减低,CT影像上表现为肝
密度不均。
原因及后果
肝硬化常见原因有肝炎、酒精 、药物等。晚期肝硬化可能导
致肝功能衰竭和死亡。
治疗建议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 、戒酒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
肝癌
肝癌定义
肝癌是肝脏的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 肝细胞或胆管细胞。
CT影像表现
在CT影像上,肝癌通常表现为低密 度或等密度肿块,有时可见钙化或出 血。
胆管系统包括左右肝 管、肝总管和胆总管, 负责胆汁的分泌和排 泄。
肝动脉是肝脏的滋养 血管,提供氧气和营 养物质。
02
肝脏异常CT影像
肝脏形态改变
肝脏体积增大
在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情况 下,肝脏体积可能增大,CT影像 上表现为肝脏边缘圆钝、肝脏/肋
骨比例增大。
肝脏体积缩小
在慢性肝炎、肝衰竭等情况下,肝 脏体积可能缩小,CT影像上表现 为肝脏边缘锐利、肝脏/肋骨比例 减小。
肝脏正常及异常CT影像
.
35
.
36
.
37
转移性肝癌CT表现
一般呈多发性散在结节状低密度影,少数呈单发结节 或肿块
增强后部分肿瘤由于血供不丰富,仍呈低密度,部分 肿瘤表现为低密度中更低密度,即“牛眼征”
.
38
.
39
动脉期
门脉期
.
实质期
40
肝脏良性疾病CT表现
.
41
脂肪肝
.
42
肝硬化
大小改变 轮廓改变 密度改变 继发改变
肿瘤周围血管影:在门静脉晚期和延迟扫描图像上,FNH周围可见 血管影,这与肿瘤周围扩大的血管、血窦有关
增粗的供血动脉:有人认为FNH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血流 灌注增加导致肝细胞增生,在动脉期螺旋CT扫描常常能显示异常动 脉
瘢痕和分隔:部分可以显示瘢痕组织,在平扫时呈低密度,增强扫 描动脉期,瘢痕内可显示供血动脉,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扫描时可见 瘢痕逐渐强化呈等或高密度,有时在增强时可显示辐射状纤维分隔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增强CT动脉期
.
26
门静脉期
.
27
肝实质期
.
28
肝脏恶性疾病CT表现
.
29
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
CT平扫绝大多数为低或略低密度,密度常不均匀,在 低密度中可见更低密度区,为病灶内坏死、囊变或脂 肪变性所致,边缘多不光整,部分有包膜者边界可清 楚
.
1
肝脏解剖
.
2
.
3
.
4
.
肝脏正常及病变CT诊断(一)
CT横断面上,肝总管表现为肝门部 环形影,而胆总管的环影则出现在胰头或 钩突。胆囊位于肝下面肝右叶和方叶之间 的胆囊窝内,横断面呈圆形或卵圆形,横 径2.5 ~ 3.5cm,大于4.5cm为增大,其内 密度均匀,CT 值0 ~ 20Hu,胆囊壁光滑、 均匀,其厚度约1~2mm,超过3mm为增 厚。增强扫描扩张的肝内胆管因肝实质的 增强而显示更清楚。
2.门静脉及其属支:门静脉主干由脾 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在胰头颈的后方、下 腔静脉前方汇合而成。在CT图像上沿脾静 脉右行至下腔静脉前方,可见门静脉断面。 平扫时与胰头部分重叠,可造成胰头增大 的假象。门静脉主干向右上方斜行,通过 肝十二指肠韧带进入肝门。在肝门内门静 脉主干分成左右2支,左支较长,右支较短, 门静脉分支在叶和段内通过。
肝右 叶
肝左 叶
下腔 静脉
腹主 动脉
肝尾 叶
胃
脾
门静脉 主干
肝左 叶
胃
肝右 叶
脾
下腔 静脉
腹主 动脉
肝右 叶
门静 脉
胃
膈脚
下腔 静脉
腹主 动脉
脾
条和冠状面平行,与左外叶后缘相切。右
叶和左外叶前后径比值的正常范围是1.2-
1.9。右叶的横径为尾叶横径的2-3倍。
(二)肝脏门管系
肝脏有3套血管系统,门静脉、肝 动脉、肝静脉。其中门静脉、肝动脉和 肝管相伴而行,共同包在结缔组织鞘内, (即Glisson氏系统)称为门管系。
1.肝静脉:起于小叶的中央静脉, 逐级汇合,最后合成三大支,即肝左静脉、 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于肝脏的近膈面处 汇入下腔静脉,即第2肝门所在。肝静脉 在叶间裂和段裂内通过,肝中静脉通过正 中裂,将肝脏分成右叶和左叶,肝右静脉 将右叶分成右前叶和右后叶,肝左静脉将 左叶分成左内叶和左外叶。
肝脏CT、MRI诊断
(2)脓肿内出现气泡(20%)具有确诊意义;
(3)环绕脓腔可见脓肿壁(密度低于肝而高于脓腔)和水肿带
增强扫描:典型脓肿由内向外分,
内 坏死区:低密度,不强化
脓肿壁及分隔:环形强化及蜂房状强化
水肿带:低密度
外 周围反应带:动脉期一过性强化(汇管区炎症导致肝内 门静脉狭窄,门静脉血流减少,肝动脉血流代偿性增加所致)
螺旋CT动态增强多期扫描:分别在肝动脉期、 门静脉期行全肝扫描,称肝脏双期扫描;双期 扫描后加作平衡期扫描,称三期扫描
.
5
肝脏动态增强技术
动脉期:腹主动脉的强化已到峰值,肝实质的强化尚未开 始或轻微,脾脏的强化开始,呈不均匀斑点或斑片状,标 志着动脉期的开始。起始时间约为注射造影剂后的20~25s, 持续时间约15~25s,故动脉期的中止时间是40~45s。
门静脉:主干长4.8~8.8cm,在第一肝门处为最粗的 管状结构,位于肝动脉(偏左)与胆总管(偏右)的 后方。肝门静脉分左右两支。
肝动脉:平扫时,肝动脉的肝内分支不能分辨,增强 后动脉期,肝固有动脉及左、右肝动脉分支的起始部 可呈高密度影。
肝内胆管:正常肝内胆管直径为1~3mm,伴随门静
脉和肝动脉走行。增强后. 胆管呈低密度管道。
提高恶性肿瘤分期准确性 确定并显示病变是否为血管性病变
.
3
对比剂选择和使用
使用水溶性碘对比剂 尽可能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使用前必须做碘过敏试验 对比剂团注
80100ml 速度:3ml/s
.
4
肝脏动态增强技术
肝脏双重血供:肝动脉血供占25%,门静脉血 供占75%。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短期内肝动 脉、门静脉和肝实质内对比剂浓度按先后顺序 在相应时间内上升,并保持一段时间的峰值, 称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
肝脏常见病变CT诊断(一)
肝硬化
• 继发性改变 – 脾大,脾梗塞: 脾外缘>7个肋单元 脾前极、主A前缘水平线 厚度>5cm 比较肝、脾下缘 体积测量 – 门静脉扩张,血栓形成 – 侧支循环形成:脾门脾周、胰周、贲门胃底、 食管下段及腰旁静脉血管增粗扭曲 – 腹水
肝硬化:贲门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左膈静脉扩张迂曲
肝CT正常表现
• 腹部大体解剖:肝、胰腺、胆道 • 断层解剖表现:第二肝门、肝门 • CT正常表现:平扫、增强
肝脏大体解剖
• 肝脏大体形态:脏面“H”沟 – 横沟为肝门 – 左侧沟窄深,前肝圆韧带裂,后静脉 韧带裂 – 右侧沟宽浅,前胆囊窝,后腔静脉窝
肝脏血管
• 肝脏血管:肝A、门V和肝V(类圆或分支状低密度) – 肝A:腹腔A→肝固有A,门V前,肝总管内侧 – 门V:肠系膜上V和脾V,分左、右支,肝门后部 – 肝V:三支,汇入下腔V,左肝V于左叶段间裂内; 中肝V于左、右叶裂内;右肝V于右叶段间裂内
肝脏分段示意图
肝叶
– 肝叶 各叶分界为解剖上肝叶和压迹,以及 胆囊窝与下腔V连线(Cantlie’s) 右叶 线的右后外侧部 左叶 肝圆韧带裂左侧部 方叶 肝门前方,左、右叶之间部 尾叶 静脉韧带裂与下腔V之间部
肝段
• 肝段:依门V和肝A系统分支进行的分区
– 纵向:右、中、左肝V;横向:左、右门V主干
肝脏常见病变ct诊断ct左侧沟窄深前肝圆韧带裂后静脉韧带裂各叶分界为解剖上肝叶和压迹以及胆囊窝与下腔v连线cantlies右前叶上段ct肝门附近的门静脉胆管和肝动脉主干以及第二肝门附近的肝静脉较粗大显示为低密度树枝状阴影正常肝脏平扫ct肝静脉和门静脉显示为低密度树枝状阴影ct门静脉期
肝脏常见病变CT诊断
肝脏常见疾病的CT诊断
肝脏常见疾病的CT表现——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
中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
轻度表现为肝衰减值轻度低于脾; 中度表现为肝衰减值明显大于脾,对比明显,肝内血管不显示; 重度表现为肝衰减值显著降低,并且肝实质与肝内血管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称为“假血管显影征”。
(c)病理标本显示肿块呈分叶状,黄白色,无包膜;附近胆管壁显著增 厚(胆管周围纤维化)(箭)。
肝脏常见疾病的CT表现——胆管细胞癌(胆管内型)
CT显示7段肝内胆管扩张(箭),右肝内胆管的密度高于左肝内胆管;MR T2显 示右后上肝内胆管信号强度(空心箭)低于其他肝内胆管(实心箭);切除样本 显示在扩张的肝内胆管内有细颗粒状、易碎的乳头状团块(箭)。
)
FNH
肝脏常见疾病的CT表现——肝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局灶性结节增生(FNH)
CT平扫病变等密 度,中央瘢痕低 密度;动脉期显 著均匀强化,中 央瘢痕及线样分 隔无强化;门脉 期病变强化密度 减低,中央瘢痕 和分隔开始强化, 延时10分钟病变 等密度,中央瘢 痕高密度。
肝脏常见疾病的CT表现——肝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肝转移瘤
牛眼征、靶征
局灶性结节增生 病灶中心可见低密度瘢痕,呈星芒状、点状、条状或不规则状
肝腺瘤
小病变均匀强化;大病变不均匀强化
Thank You
医者仁心
大爱无脉期
门脉期
CT增强扫描概述
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病灶
由于CT部分容积效应,直径较小的病灶往往在CT平扫上 难以显示,或显示不清。
平扫
动脉期
CT增强扫描概述
增强扫描有助于肝脏病灶定性
肝肿大ct诊断标准
肝肿大ct诊断标准肝肿大是肝脏体积增大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炎症、肿瘤、淤血或其他原因所引起。
对于肝肿大的诊断,CT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肝肿大的CT诊断标准。
肝边缘:正常情况下,肝脏边缘平滑,若肝脏边缘不规则或出现结节状突起,可能是肝肿大的表现。
CT图像上,肝脏边缘的改变较为明显,有助于医生判断肝肿大的程度。
肝体积:正常情况下,肝脏体积相对稳定。
若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肝肿大的表现。
CT扫描可以精确测量肝脏体积,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肝密度:正常肝脏密度均匀,若肝脏密度不均,出现低密度或高密度区域,可能是肝肿大的表现。
CT 图像上,肝密度的改变较为明显,有助于医生判断肝肿大的性质。
肝血管:肝肿大可能影响肝脏血管的分布和形态。
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肝脏血管的走向和分布,若血管扭曲、扩张或闭塞,可能是肝肿大的表现。
其他征象:肝肿大可能伴随其他征象,如胆囊壁增厚、脾脏增大等。
这些征象在CT图像上较为明显,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肝肿大的CT诊断标准并非绝对,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对于肝肿大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肝脏增大的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总之,肝肿大的CT诊断标准包括肝边缘、肝体积、肝密度、肝血管以及其他征象的改变。
通过CT扫描,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肝肿大的程度和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肝脏保健,预防肝肿大及其他肝脏疾病的发生。
如出现疑似肝肿大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肝脏的CT影像诊断最全版ppt课件
❖ 肝细胞弥漫变性 坏死 ❖ 纤维组织增生 ❖ 肝细胞结节再生 ❖ 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 ❖ 肝变形、变硬 ❖ 门静脉高压 ❖ 肝功能损害
肝硬化- 病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临床与病理 ❖ 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
高血脂症。 ❖ 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脂肪肝分为弥漫性和
局灶性脂肪肝。 ❖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肝脏密度异常:
❖ 肝内胆管积气 最常见原因为外科术后 ❖ 门脉积气 常见肠系膜坏死,小儿坏死性小肠; ❖ 肝实质积气 产气杆菌引起的肝脓肿 ❖ 弥漫性肝密度增高 原发或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 ❖ 肝内局限性钙化
肝硬化-CT表现
❖ 早期肝硬化患者CT表现可为正常或增大。 ❖ 中晚期表现为: ❖ ①肝缩小,全肝萎缩; ❖ ②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 ❖ ③肝叶比例失常,常是尾叶与左叶较大而右叶较小; ❖ ④肝门及肝裂增宽; ❖ ⑤脾增大; ❖ ⑥可伴有腹水。
肝大ct诊断标准
肝大ct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肝大是指肝脏体积增大,常见于各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肝大可由肝实质增生、脂肪性肝、肝炎、肝硬化等多种原因引起。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肝大的原因及程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肝大CT诊断标准。
一、肝大CT影像特征:1. 肝脏弥漫性增大:肝脏整体体积增大,形态呈圆柱体或椭圆形,边缘光滑。
肝脏密度一般均匀,偶见局部密度增高或减低。
2. 血管结构改变: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等血管结构可受到压迫或扭曲,表现为血管走形,血管受压变细或扩张。
3. 肝实质病变:肝实质密度不均匀,可出现强化或减低表现。
肝叶内出现结节、囊肿、炎症等具体病变。
4. 肝包膜改变:肝包膜可能变厚或变薄,表现为包膜光整或不整。
5. 肝门静脉及胆囊周围淋巴结肿大:肝大时,门静脉周围淋巴结有时会显著增大。
二、肝大CT诊断标准:1. CT值:正常情况下,肝脏CT值在50~60HU左右。
如果肝大伴有脂肪性变化,CT值会低于正常值。
3. 血管结构变化:血管变细或扩张、血管走形等改变,有助于判断肝大的程度及可能引起肝大的病因。
4. 肝脏形态:肝脏整体体积增大,形态圆柱或椭圆形,肝包膜变化,有助于确定肝大的程度。
肝大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肝脏形态、密度、血管结构、包膜及门静脉、淋巴结等多方面特征。
通过详细观察CT影像,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医生可以准确诊断肝大的原因及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了解肝大CT 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肝大是指肝脏的大小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CT诊断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结构和大小。
在进行CT检查时,医生会根据肝脏的大小、形态和密度等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肝大的情况。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肝大CT诊断的标准。
1. 肝脏大小的测量在进行CT检查时,医生会测量肝脏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从而得出肝脏的体积。
肝胆胰脾影像诊断
内可见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区 4.胆道梗阻 5.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鉴别:良性病变多在1cm以内,胆囊癌大多超过 1cm,病变形态特征、对胆囊壁有无浸润 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胰腺疾病
一、胰腺癌 相对少见,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1.7:1,早期 无症状,随病程发展可有腹痛、黄疸、体重明 显下降三大特征,尚有厌食、恶心、呕吐及腹 泻等 胰腺癌90%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约10% 为腺泡细胞癌,80%癌肿发生在胰头部,其余 在体尾部,少数呈弥漫性生长或多灶分布
2.肝内胆管结石:肝内管状、点状、 不规则状高密度影,沿胆管走行分布
(二)胆管癌
乳头状腺癌和粘液性腺癌最多 见,常引起黄疸,好发于肝门区左 右肝管汇合部,约50%
胆管癌CT表现
胆总管癌:1.近端胆管扩张,于梗阻部位扩张的 胆总管突然中断 2.部分病例可见腔内软组织肿 块 3.增强扫描肿块呈轻-中度强化
急性胰腺炎CT表现
平扫: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多为弥漫性, 亦可局限性,胰腺密度减低,形态 不规则,边缘模糊,与周围脏器分 界不清,肾周筋膜增厚
增强:胰腺均匀强化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胰腺增大更明显,还可见 坏死的更低密度区,亦可见高密度出血灶,同时 炎性渗出更明显,可见胰周积液和腹水,增强水 肿区有强化,坏死区无强化
肝脏疾病
肝血管瘤
最常见的肝内良性肿瘤,占良性的 84%左右,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 极少数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瘤。 病变可单、多发 女性多见
肝血管瘤
病理 肿瘤被复结缔组织被膜,与周 围组织分界清楚,由充满血液 的血管囊腔构成,囊腔间有纤 维性间隔,囊腔壁衬以扁平内 皮细胞,肿瘤可发生纤维化、 钙化及血栓形成
腹部肝胆胰脾肾CT诊断
肝血 管瘤
腹主 动脉
肾
静脉注入造影剂后CT扫描,动脉期示:病 灶由边缘向中心结节状强化,逐渐填满,其密度
与同层腹主动脉相似。
肝血 管瘤
静脉期示病灶进一步强化填充,呈密度 较均的高密度灶,显示更清楚。
肝血 管瘤
2分钟后,平衡期CT扫描示病灶仍呈较高 密度,显示清楚,表现为“早出晚归”征
六、肝囊肿
胰腺和胰管可出现钙化 – 慢性胰 腺炎
胰管扩张;假性囊肿形成。
胰腺假囊肿
脾脏
正常脾脏密度均匀,略低于正常肝脏密度,其长轴为3-5个 肋单元(以一个肋骨或一个肋间隙为一个肋单元)。
脾脏大
1、 CT表现 (1)脾最上层面+最下层面距离超过15cm。 (2)大于5个肋单元。 (3) 脾脏下缘超过肝脏下缘。
肾癌CT表现
平扫:①肿瘤位于肾实质内,表现可 为类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肿块,与 正常组织分界不清。②肿瘤密度低于或 等于正常肾脏密度,而且密度不均匀, 肿瘤内可见密度不均的出血、坏死、囊 变、钙化。
肾癌CT表现
增强扫描,①肿瘤实质部分轻度或中度 强化,囊变及坏死部分不强化,正常肾 组织明显强化,两者呈鲜明对比。②可 见肾盂、肾盏受到侵犯或被肿瘤压迫变 形移位、闭塞消失。③当肾静脉或下腔 静脉内有癌栓形成时,受累血管明显增 粗,内有低密度充盈缺损
常见疾病
肾癌 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单纯性肾囊肿 多囊肾 肾结石 肾结核
肾癌
病理 肾癌起源于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 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呈圆 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瘤内可有坏死、 囊变、出血和钙化
临床表现 肾癌多见于40-60岁男性,主 要表现为血尿、腰痛和包块。
胆囊
一、正常表现 肝内胆管正常情况下不显示,肝总管表现为肝门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的CT检查方法及正常表现医学影像学检查近些年发展很快,为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对这些器官疾病的外科治疗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字:CT 医学影像肝脏造影医学影像学检查近些年发展很快,为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对这些器官疾病的外科治疗发展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T虽然是较为昂贵的影像学检查,对占位病变诊断价值较大,肝脏疾病在B 超检查提示占位而定性困难时,选用CT检查可提供清晰的图像,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一、肝脏CT检查方法检查方法近年有许多进展,包括多排探测器的使用和计算机后处理软件的升级。
在CT检查中,不经静脉给予造影利的CT扫描称为平扫。
一般正常盯组织和病变组织间CT值至少相差10Hu才有可能明确显示肝内病灶,否则应采用增强的方法进行检查。
1、平扫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包括整个肝脏,层厚10mm,对小的病灶可加薄层扫描,层厚2~5mm无间隔连续扫描,认真调节窗宽、窗位,增加对比度,以利于病灶的检出。
平扫对显示肝内有高、低密度改变的病灶是很有价值的,如肝内的肿瘤、脂肪变、钙化、出血、结石、铁沉积、囊肿、血管瘤等。
平扫未发现病变而临床或B超等其他影像学检查疑有病变者或CT平扫发现了病变需要做鉴别诊断时,应做增强检查。
2、增强检查从静脉(或动脉)内在人造影剂来增加上常肝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叫做增强检查它可以发现平扫时未发现病变,区分肝内、外血管结构与非血管结构,区别关质性病艾‘J妻儿俩分。
根据病’生强化的特点做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
(1)团住法非动态CT 为最常用的方法,用1-2分钟的时间,将60%~76%泛影葡胺溶液100~150ml(1.5~2ml/kg)注人静脉内,注完立即进行自膈至肝下缘的全肝扫描,可根据需要再2于10-15分钟后重复扫描,即延迟扫描。
若要避免扫描后期血液内造影剂浓度偏低,可采用先以2-3ml/s的速度注入50ml,再以1ml/s的速度滴注,即团注与滴注相结合,效果更好。
(2)团注动态扫描分为两种:一种是进床式动态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全肝3~5个层面为一组,需13~22秒,这组之间间隔10秒,扫完全肝需3~4组,这种扫描的目的旨在发现肝内病变;另一种是床固定式单层动态扫描,只选择一个带有病变的层面,快速注入造影剂后,以特定的程序,间隔一定的时间,反复扫描这一层面以观察病变区造影剂的动态充盈情况,主要用于肝癌和血管瘤的鉴别。
(3)动脉造影CT(CTA)为血管造影与CT相结合的方法。
尤其对肝内小肿瘤的发现率明显增高,目前应用越来越多。
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固有动脉内,注射造影剂,由于肝癌多为动脉供血易于增强,甚至小于1cm 的病灶亦可发现。
尚可做CT门静脉造影(CTAp),即将导管置于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内,注入定量的造影剂(150~180ml),肝脏的75%~80%由门静脉供血,所以造影剂进人门静脉使肝实质强化,而衬托出动脉供血的低强化病灶。
而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raphy,SCTA)具有度快、损伤小、射线量低的特点,在很大范围内可替代有创伤的血管造影。
(4)延迟CT扫描近年来,一些作者报道一次大量注人造影剂后,经过4~6小时再重复扫描,可以发现肝内的小病灶。
这是因为造影剂大多经肾脏排泄,只有小部分(约10%)经肝脏排泄,但正常的肝细胞具有排泄和再吸收有机碘的功能,4~6小时后人T值略有提高,而肝癌不具备这种功能,利用二者的密度差,亦可发现早期肝癌。
二、正常肝脏的CT表现肝脏大部分位于右侧季肋部,仅小部分超越前正中线而达左侧季胁部。
肝脏的上界相当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与右胁缘平行。
后面相当于第6至第12肋骨,前面相当于第6至第9肋软骨。
肝脏的左侧达第6肋软骨平面正中线左侧5crn处、剑突下约3crn。
肝脏的位置可随呼吸上下移动。
肝脏呈模形,其右侧厚,左侧薄,外观可分为左、右、前、后四个缘和脯、脏两个面。
隔面光滑隆突,大部分与横膈贴,前上面有镰状韧带与膈相连,前下缘于脐切迹处有肝圆韧带与腹壁相连;镰状韧带向后上方延伸并向左、右贴附横隔而形成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三角韧带,在右冠状韧带前、后叶之间,有一部分肝脏的表面没有腹膜覆盖,称肝裸区。
肝裸区可被用来区分胸腹水。
在CT横断面图像上,腹水向内止于肝裸区,而胸水分布于整个肝周后间隙。
肝脏的脏面凹凸不平,有两个纵沟和一个横沟,构成”H”形。
右纵沟由胆囊窝和腔静脉窝组成,其后上端为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即第二肝门所在。
左纵沟则由脐静脉窝和静脉韧带沟组成。
横沟连接于两纵沟,为第一肝门所在。
在横沟右端伸向肝右外方,常见一侧沟,称右切迹,其位置在相当于下腔静脉与胆囊窝的连线上。
在肝的脏面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胃韧带亦称小网膜,一般只含细小的血管支、肝十二指肠韧带向上直达肝门横沟,内含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等。
另外,在脏面的右侧还有肝结肠和肝肾韧带。
肝的前缘有时可见到三个切迹,在左侧有脐切迹,是左叶间裂的标志;中间有胆囊切迹,是正中裂的标志;右侧有时可见右下缘切迹,可作为右叶间裂的标志。
在不同层面的CT横断面图像上,肝脏的形态各异。
在靠近横脑的肝顶部,肝脏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面积较小,占据左、右侧腹腔前内侧1/4区域;在肝中部,肝脏近似模形,面积较大,占据腹腔的右半;在肝的下部,肝脏近似梭形或半月形,依次向下其面积逐渐缩小。
CT 清楚地显示肝脏各叶的结构。
依据肝门和肝内三条裂隙(左叶间裂、横裂和正中裂),可将肝脏分为右叶、左叶内侧段(左内叶)和左叶外侧段(左外叶)以及尾状叶=左叶间裂(此裂又称圆韧带裂或纵裂)是区分左叶内侧段和左叶外侧段的标志。
此裂起自脐切迹,向后上方抵于肝左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
在CT横断面图像上,左叶间裂表现为肝前缘至肝门呈矢状走行的低密度裂隙。
当裂隙内脂肪组织丰富时,可衬托出软组织密度的圆韧带影。
增强后扫描可显示在裂内走行的肝左静脉叶间支。
左叶间裂大多位于身体中线的右侧,少数偏于左侧。
静脉韧带和肝门共同构成横裂。
在CT横断画图像上,横裂呈一条自左后斜向右前的低密度裂隙。
其前方为左叶,后方为尾状叶。
正中裂是区分肝左叶和肝右叶的标志。
此裂在肝的踊面,起自胆囊切迹,向后上方抵于肝左静脉进入下腔静脉处。
在肝的脏面,以胆囊窝和下腔静脉连线为界。
正中裂的位置多数经过左、右门静脉干分叉点的左侧。
增强后扫描可显示在正中裂平面内经过的肝中静脉。
因此,肝中静脉可作为在肝顶部区分左、右叶的标志。
正常肝实质的密度较均匀。
采用不同的CT扫描装置因扫描能量和校准方法等因素的不同,所测得的肝的CT值有较大的差异。
平扫时其范围大约在48-80Hu,一般高于脾脏、膜腺和肾脏。
肝、脾之间CT值平均相差7-8Hua肝实质的密度相对高于其他脏器,这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内含有高浓度糖原的结果。
因此,同一病例在饥饿和饱食时因其肝糖原含量变化可影响肝的CT值。
另外,肝的CT值还受肝细胞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如脂肪肝患者CT平扫,肝的CT值低于脾脏。
一般肝实质的CT值亦高于血液。
CT 平扫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呈略低密度的分支状结构。
在严重贫血的患者,这些血管的密度更低。
相反,在脂肪肝因血液的CT值常高于肝实质,血管可呈略高密度的分支状结构。
增强后扫描能清楚地显示三支主要肝静脉(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左静脉)和门静脉主干及其肝内的主要分支,这些血管强化呈高密度影,同时肝实质的密度亦增加。
三支主要肝静脉位于肝的后上缘,肝右静脉在右叶间裂的上部呈冠状走行,注入下腔静脉右侧缘,分隔肝的右前叶和右后叶。
肝中静脉在正中裂的顶端注入下腔静脉左前缘,分隔肝右叶和左叶。
肝左静脉或单独或与肝中静脉汇合后注入下腔静脉左前缘,其叶间支在左叶间裂内行走,分隔左叶内侧段和左叶外侧段。
门静脉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汇合点位于膜腺头部和颈部交界的后方。
然后向右上方斜行,通过肝十二指肠韧带进入肝门,分为门静脉左、右支人肝。
成年人门静脉长约5.5-8.Oem,内径约lema 门静脉的前方可见两个圆点状结构,右侧为胆总管(或肝总管),左侧为肝固有动脉。
门静脉左支一般可分为横部、角部、矢状部和囊部。
整个左半肝和尾状叶左段的门静脉血管均由这4个部发出O门静脉右支可发出两支较大的分支,即右前叶门静脉和右后叶门静脉,分布在右半肝。
采用高分辨CT扫描,约40%患者可显示直径为1-3mm的肝内小胆管,这些小胆管与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支一起走行。
在肝门处可见左、右肝管。
左、右肝管出肝后在肝门右侧汇合成胆总管。
增强后扫描胆管的密度不变,依然接近水样密度。
CT对显示肝脏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肝脏的左侧脏面与食管腹段、胃以及膜腺等器官相毗邻。
肝脏的右侧脏面与下腔静脉、十二指肠、胆囊、横结肠和右侧肾及肾上腺等器官相毗邻。
在肝的轮廓上可见呈现这些脏器相应的压迹。
尾状叶和第10、第11胸椎相对应。
在尾状叶的左后方为腹主动脉,尾状叶和腹主动脉之间是膈动脉和右膈脚。
参考文献:[ 1]《CT 灌注扫描在肝肿瘤的临床应用》,周作福、黄洪磊、徐彪,《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25期。
[2]《CT 扫描条件对C T 值和辐射剂量指数的影响》,彭永伦、郭洪涛、张莹,《中国计量》,2007年5期。
[ 3]《X 射线CT 的辐射剂量表达述评》,郑钧正,《世界医疗器械》,2007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