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管理学马工程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第一章:管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的概念、特性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管理的职能、目标与原则。
3. 了解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管理思想。
二、教学内容1. 管理定义及其重要性2. 管理的职能与目标3. 管理的原则与方法4. 管理的发展历程5. 现代管理思想简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管理的概念与特性2. 管理职能的内涵与外延3. 管理原则的应用4. 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的概念、特性、职能、目标、原则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实际案例。
五、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过程:a) 讲解管理的概念、特性及其重要性(20分钟)b) 讲解管理的职能、目标与原则(20分钟)c) 分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管理思想(20分钟)d) 课堂讨论与提问(30分钟)第二章:管理职能与过程一、教学目标1. 掌握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 理解管理过程的相互关联与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管理的四大职能及其内容2. 管理过程的相互关联与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管理职能的内涵与外延2. 管理过程的逻辑顺序与作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的四大职能及其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过程的相互关联与作用。
五、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过程:a) 讲解管理的四大职能(45分钟)b) 讲解管理过程的相互关联与作用(45分钟)c) 课堂讨论与提问(5分钟)d) 案例分析与分享(5分钟)第三章: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组织设计的意义与原则。
2. 掌握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二、教学内容1. 组织设计的意义与原则2.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直线型、职能型、矩阵型、事业部型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组织设计的概念与原则2.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组织设计的概念、原则以及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管理学马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通过该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管理学马工程的核心原则、方法和技巧,进而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有效应对工程管理挑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管理学马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掌握管理学马工程的核心原则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工程管理问题;4.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管理学马工程的概念和意义- 剖析管理学马工程的定义和内涵- 分析管理学马工程对工程项目的重要性- 讲解管理学马工程与其他管理学领域的关系2. 管理学马工程的核心原则和方法- 解释管理学马工程的核心原则: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探讨管理学马工程的常用方法:网络分析法、PERT/CPM、经验法等3. 案例分析与讨论- 提供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促进团队合作与交流4.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和应用管理学马工程的知识-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实地考察或参观工程项目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小测验: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学习和讨论提供指导。
2. 课堂讨论及案例分析报告: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评估其在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能力,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3. 授课教师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以及小组合作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 管理学马工程课程教材:包含理论和案例分析,适合初学者和进阶学习者。
2. 相关学术期刊和专业网站:提供最新的管理学马工程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3. 工程管理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实际工程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讨论。
六、教学计划本教案共分为四个章节,每个章节约60分钟。
管理学 第6章+组织设计(马工程)
第六章组织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 组织设计是对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即按照组织目标在对管理活动进行横向和纵向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形成组织框架并进行整合。
A.职能化B.规范化C.部门化D.柔性化2. 以下不属于组织运行制度设计的是()。
A.部门设计B.层级设计C.参谋系统设计D.沟通系统设计3. (),是指一个管理人员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人员的数量。
A.管理层次B.管理幅度C.管理权限D.管理规模4. 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作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又可分为两大类: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
任务环境包括()。
A.经济环境B.文化环境C.竞争对手D.社会环境5. 以下属于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是()。
A.管理规范设计B.管理幅度设计C.沟通系统设计D.职能设计6. 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现出()关系。
A.正比例B.反比例C.没有D.不确定7. 以下不属于职能制组织结构优点的是()。
A.设置简单B.专业化程度高C.减轻管理人员压力D.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8.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A.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B.职责不清C.容易滋生本位主义D.损害下属的积极性9. 矩阵制组织结构最突出的优点是()。
A.有利于培养通才B.机动性强C.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D.设置简单10. 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趋势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A.对下属人员自立、自律性要求较高B.难以形成组织文化C.权责不对等D.机构重复设置11. 正式组织具备三个要素:共同目标、()以及信息沟通。
A.共同利益B.高素质员工C.协作意愿D.科学分工12. 非正式组织可以理解为:独立于正式组织目标之外,以()为导向,以非理性为行为逻辑,受潜在的不成文规定约束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A.共同利益B.破坏正式组织C.信息沟通D.人际关系和谐13. ()是指从专业的角度为特定层次的管理者提供咨询、建议的管理者。
A.直线管理人员B.参谋人员C.辅助人员D.技术人员14. 组织整合中的层次整合,主要包括管理幅度设计、()和组织设计中的授权问题。
第六章 组织设计——管理学(马工程).ppt
有机式组织 基于知识与经验的专门化
柔性的职务与权限 基于专业知识的权力
信息的分散与共享 水平的沟通与信息传递 对工作和技术的忠诚
强调吸收外部智慧
二、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二者的适用条件比较: 机械式组织
环境相对稳定
有机式组织 环境不确定性强
任务明确且持久,决策可以程序化 任务多样且多变,无法进行程序化决策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四)规模
大型组织和小型组织在组织结构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规范程度不同 集权程度不同 复杂程度不同 人员结构不同
组织规章条例越多,组织规范性越高
大小组织都可能高度集权,但大型组织往往 通过授权的形式将决策权分散下去。
层级越多,管理幅度越大,组织复杂性越高
“帕金森定律”:工作总在增长以占满分配 给他的时间
三、组织结构形式
(二)职能制组织
特点:以专业职能作为划分部门的基础,在各级管理人员之下根据业务 需要设立职能机构和人员,协助其从事职能管理工作。
优点:专业化程度高;减轻管理人员压力;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 缺点:缺乏协调;职责不清;不利于通才型管理人员的培养。
三、组织结构形式
(三)直线职能制组织
特点: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各层级中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优点:统一指挥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能够有效减轻管理者负担。 缺点:协调难度加大;损害下属的自主性;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 低决策效率;增加管理成本。 适用于规模不大、产品种类不多、内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中小企业。
树立权威 • 营造有利于整合的组织文化和氛围
二、层级整合
(一)管理幅度设计
当组织规模一定的时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成反比例关系 影响因素: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与环境;成员的差异 性。
第六章 组织设计——管理学(马工程)
二、层级整合
(一)管理幅度设计
当组织规模一定的时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成反比例关系 影响因素: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与环境;成员的差异 性。
二、层级整合
(二)组织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
最高权力者无法完成所有决策 → 分权(程序化决策)
直线职权
参谋职权
下级能够正常履行职责,同时上 级对下级的管理不致失控
组织的发展阶段
不同阶段需要及时调整
二、层级整合
(三)组织设计中的授体内容:工作任务安排 ;权力转移;明确责任
分权
授权
本质不同
权力在组织系统中的分配。
管理者将部门职权授予下属或参 谋,由其代为履行职责。
一种稳定的、僵硬的结 构形式
追求稳定运行中的效率
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 高度适应性的结构形式 追求动态适应中的创新
二、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二者特征比较: 机械式组织
基于职能的高度专门化 僵化的职务与权限 基于职位的权力 信息向高层集中
垂直的指挥与信息传递 对组织的忠诚和对上级的服从
强调企业固有知识
展活动,更加重视活动为组织带来 求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成员的归
的效益。
属感、满足感。
要求成员按照组织人格行事,通过 尊重参与者的个人人格,通过与组
行为逻辑不同 非人格化的规章制度约束成员的行 织目标无关的约定俗成的规则限制
为。
其行为,参与者的行为受情感支配。
结合紧密程度
严格的管理层级和岗位职责。
不同
技术相对统一而稳定
技术复杂多变
按常规活动,以效率为主要目标
许多非常规活动,需要较强的创新能力
第六章 组织设计——管理学(马工程)
参谋人员
• 从专业的角度为特定层级的管理者提 供咨询、建议的管理者
三、直线与参谋的整合
(一)直线与参谋的关系
直线管理人员与参谋人员之间的联系:
都是组织的管理者,共同为组织目标服务。
参谋为直线管理者提供咨询、建议与审查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都是为了克服管理人员的局限性而设置的。直线部门——管理幅度的限制; 参谋——弥补直线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精力方面的局限性。 直线和参谋的角色可以转换
树立权威 • 营造有利于整合的组织文化和氛围
二、层级整合
(一)管理幅度设计
当组织规模一定的时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成反比例关系 影响因素: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与环境;成员的差异 性。
二、层级整合
(二)组织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
最高权力者无法完成所有决策 → 分权(程序化决策)
直线职权
参谋职权
技术相对统一而稳定
技术复杂多变
按常规活动,以效率为主要目标
许多非常规活动,需要较强的创新能力
企业规模较大
组织规模较小
三、组织结构形式
(一)直线制组织
特点:垂直领导 优点:设置简单;权责关系明确;有利于组织的有序运行。 缺点:专业化水平低;缺乏横向沟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高。 适用范围: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比较简单、初创期的组织。
三、组织结构形式
(四)事业部制组织——斯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组织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按照产品或类别、市场用户、地域以及流程等 不同的业务单位分别成立若干个事业部,由事业部进行独立经营和分权管理 的一种分权式组织结构。
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优点:有利于管理者专注于战略规划与决策;有利于培养通才;提高了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缺点:机构重复设置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容易滋生本位主义。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06组织设计
第六章组织设计一、判断题1.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2.专业化分工原则要求每位下属应该有一个并且仅有一个上级,要求在上下级之间形成一条清晰的指挥链。
()3.组织结构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
()4.直线制组织结构的专业化水平低且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不高。
()5.矩阵组织是一种由纵横两套系统交叉形成的复合结构组织。
纵向的是项目系统;横向的是为完成某项专门任务(如新产品开发)而组成的职能系统。
()6.组织层级的多少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
()7.一般来说,机械式组织适用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而有机式组织则适用于外部环境不稳定的情况。
()8.参谋人员向直线管理者提出建议,并承担决策结果的责任。
()二、填空题1.组织设计涉及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是静态的____________;二是动态的____________。
2.工作任务的分解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纵向分解是根据____________的限制,确定组织系统的层级关系,并根据组织层级确定管理人员的权责。
3.组织协调的具体内容涉及职权分配、确定管理幅度、____________。
4.影响组织结构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是与组织活动直接相关的环境。
5.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一种是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
6.职权分为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非正式组织是以____________为方向,以非理性为行为逻辑,受潜在的不成文规定约束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8.有效的管理幅度需要考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____________,工作内容和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组织设计——管理学(马工程).pptx
优点
弊端
• 便于高层管理者了解各科层组织的运 行情况
• 大幅削减管理人员,节省管理成本, 有效降低协调的难度
• 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减少信息的过滤 和失真
• 加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 • 相同层级的沟通会产生新的困难 • 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 要求下属人员自立、自律,否则容易
三、组织结构形式
(五)矩阵制组织
特点:垂直领导系统与横向领导关系结合;任务完成后就解散;项目小 组为临时组织,负责人也是临时委任。
优点:机动性强;目标明确、人员结构合理;通过异质组合实现创新; 沟通顺畅。
缺点:稳定性差;多头指挥;权责不对等。 适用于一些临时性的、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的项目。
四、组织结构的演变高决策 的民主化程度
四、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
(二)柔性化
概念:通过设置协调岗位、临时委员会或工作团队的形式加强组织内部 的横向联系、增强组织机动性的一种趋势。
有机式组织 基于知识与经验的专门化
柔性的职务与权限 基于专业知识的权力
信息的分散与共享 水平的沟通与信息传递 对工作和技术的忠诚
强调吸收外部智慧
二、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二者的适用条件比较: 机械式组织
环境相对稳定
有机式组织 环境不确定性强
任务明确且持久,决策可以程序化 任务多样且多变,无法进行程序化决策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五)发展阶段
1950年,鲍尔丁提出“组织生命周期”概念。组织存在生命周期,每个 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同时面临着不同风险,需要调整战略以适应发展的 需要,并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创业阶段 规模较小; 权力集中在 以创始人为 代表的高层 管理者手中
马工程管理学第六章组织设计习题
马工程管理学第六章组织设计习题1. 项目组织结构的选择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组织结构的选择是一项关键任务。
不同的组织结构对项目的管理和实施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习题,帮助您理解和应用组织设计原则。
习题一:矩阵组织结构假设您是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项目的规模庞大,需要协调和管理多个部门的资源和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选择采用矩阵组织结构。
请列举出至少三个矩阵组织结构的优势和不足,并说明您选择矩阵组织结构的原因。
答案示例:矩阵组织结构的优势:- 资源共享:各部门之间共享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 灵活性:可以根据项目需要动态调整团队组成。
- 项目导向:项目经理具有更多的权力和责任,有更大的影响力。
矩阵组织结构的不足: - 权力冲突:可能出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权力冲突,影响决策和实施效果。
- 沟通协调困难:由于多个部门的参与,沟通和协调可能变得更加困难。
- 团队精神不足:由于成员来自不同部门,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性可能较弱。
我选择矩阵组织结构的原因是因为项目需要协调多个部门的资源和人员,同时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较大。
通过采用矩阵结构,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灵活性和项目导向的优势,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果。
习题二:职能组织结构假设您是一个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的总经理,企业主要以产品为导向,各个部门按照职能划分,如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等。
请列举出至少三个职能组织结构的优势和不足,并说明您选择职能组织结构的原因。
答案示例:职能组织结构的优势:- 专业化:各个部门按照职能划分,能够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
- 高效性:各个部门按照职能划分,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
- 易于控制:各个部门相对独立,易于管理和控制。
职能组织结构的不足: - 组织刚性:由于各个部门相对独立,组织刚性较高,不利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 缺乏跨部门协调:各个部门独立运作,缺乏跨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 利益冲突:各个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
马工程管理学-组织知识点
马工程管理学-组织知识点●第六章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的任务: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各部门的职能和权限,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最终编制职务说明书。
●(一)组织结构设计(静态)●1.职能设计●2.部门设计●3.层级设计●(二)组织运行制度设计(动态)●1.沟通系统设计●2.管理规范设计●3.激励设计●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非常重要●(一)环境●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作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有两大类●一般环境:对组织活动产生间接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组织设计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任务环境:与组织活动直接相关的环境,包括政府、行业协会、//竞争对手、合作方、// 供应商、客户等。
组织设计中需要根据任务环境设置相应的机构或部门,但不同类型的组织同任务环境因素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因此需要区别对待。
●环境对组织影响(两方面):●环境的复杂性影响组织部门和岗位设置。
●环境复杂性↑ ,带来原有职能无法应对新问题,应对:设置必要的职能、岗位,减少冲击●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组织结构。
●环境稳定:机械式层级结构(运行效率);规范化、集约化↑●环境不稳定:有机式组织(及时适应环境迅速对变化做出反应);规范化、集约化↓●(二)战略●结构服从战略。
战略的发展阶段和战略类型对于组织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钱德勒认为,战略发展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1)数量扩大阶段。
●组织开始建立时,规模小(单一的工厂),职能少(生产、销售)。
因此,数量扩大阶段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少量职能部门)●(2)地区开拓阶段。
●生产规模扩大,组织需要向其他地区拓展业务→ 带来问题(协调、标准化、专业化)→ 组织需要建立职能部门(整合不同地区的业务)●(3)纵向联合开拓阶段。
●在同一行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会向其他行业扩展→ 组织应建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4)产品多样化阶段。
马工程管理学:第6章 组织设计
提高组织成员在决策中的参与度 加强信息共享,避免小道消息蔓延 关心成员工作、生活状况,正确引导 鼓励管理者参与非正式组织活动,树立 权威 营造有利于整合的组织文化和氛围
层级整合
层级整合:组织在纵向设计中需要确定的管理幅度、层级数量以及体现了不 同集权程度的各层级之间的权责关系。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反比例
组织设计中的授权问题
分权 权力在组织系统中分配 主体是组织 对象是部门或岗位,内容全面
分权具有恒久性
授权 将权力授予下属和参谋,代为履行职责 主体是拥有职权的管理者 对象是具体人员,内容局限在上级管理 者的部门职权 授权可以长期性也可以灵活性
组织设计中的授权问题
授权含义:工作任务安排、权力转移、明确责任
和绩效
决定
对决策结果负责
并不承担决策结果的责任
(1)都是组织管理者,为组织目标服务
联 (2)参谋为直线提供咨询、建议、审查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系 (3)直线与参谋都是为了克服管理人员的局限性而设置
(4)直线和参谋角色可以转换
直线与参谋的关系
直线和参谋产生矛盾的原因:
• 统一指挥影响参谋作用的发挥 • 直线对参谋的轻视和抵制 • 参谋不尽职 • 参谋过高估计自身的作用
48
15
管理人员与一般人员的比例 1:23
1:16
1:8
技术人员比例
高
低
高
规范化程度
低
高
低
集权化程度
低
高
低
复杂化程度
低
高
低
总体结构
有机
机械
有机
组织设计的原则
第一,目标一致原则 第二,分工(优缺点)与协作原则 第三,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第四,权责对等原则 第五,柔性经济原则
管理学马工程笔记整理
管理学马工程笔记整理
本文整理了关于管理学马工程的笔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管理学马工程的相关知识。
1. 马工程的概念
马工程是管理科学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组织内部的信息流、物流、能源流等进行分析和优化,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2. 马工程的步骤
马工程的步骤包括: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监控方案效果、总结经验。
3. 马工程的工具
马工程的工具主要包括:流程图、数据收集表、统计工具、质量控制工具等。
4. 马工程的应用
马工程可以应用于各种组织和管理领域,如生产制造、物流管理、服务业、医疗卫生、金融等。
5. 马工程的优势
马工程的优势包括:提高组织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等。
6. 马工程的局限性
马工程的局限性主要包括: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需要专业技能和知识、不能完全解决组织内部的问题。
7. 马工程的发展趋势
马工程的发展趋势包括:向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更注重数据分析和管理创新。
(完整)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的概念、特性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3. 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理论。
教学内容:一、管理与管理者1. 管理的概念与特性定义管理管理的目标与功能管理的特性2. 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管理对个人与社会的贡献3. 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责管理者的技能要求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与联系4. 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理论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管理的概念、特性、重要性以及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使学生对管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通过学生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与热情。
2.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2. 案例资料:相关管理案例二、组织与环境1. 组织的概念与类型组织的定义组织的类型与结构2. 组织环境的影响组织环境的构成组织环境对组织的影响3. 组织文化与价值观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组织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承4. 组织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的原因与过程组织创新的重要性与途径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组织的概念、类型、组织环境的影响以及组织文化与价值观,使学生对组织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2. 小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组织变革与创新的途径。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通过学生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组织学的兴趣与热情。
2.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2. 案例资料:相关组织案例三、计划与决策1. 计划的概念与过程计划的定义计划的过程与方法2. 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作用与制定战略的定义与制定3. 决策的原则与方法决策的定义与原则决策的方法与技巧4. 信息技术在决策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种类与作用信息技术在决策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计划的概念、过程、目标与战略以及决策的原则与方法,使学生对计划与决策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管理思想史与发展•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目•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创新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典管理理论到现代管理理论,管理学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旨在揭示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
管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协调和监督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概述马工程背景及意义马工程简介马工程与管理学的关系马工程的意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02管理思想史与发展早期管理思想劳动分工标准化层级制制定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建立层级结构,明确职责和权力。
通过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发现最佳工作方法和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
工业工程运用数学、物理等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理性化和制度化,提出官僚制组织模式。
行为科学理论霍桑实验行为科学学派激励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03计划与决策计划的概念及类型计划的概念计划的类型决策的定义及过程决策的定义决策的过程计划的方法计划的方法包括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投入产出法和线性规划法等。
其中,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动态编制计划的方法,适用于大型项目和复杂的管理活动;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用网络图表示工作流程的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和进度安排。
决策的方法决策的方法包括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第一章:管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的概念、性质和作用掌握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1.2 教学内容管理的定义和性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案例引入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管理的性质、目标和原则讨论:分组讨论管理的方法和技术1.4 教学资源教材:《管理学》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投影片:用于展示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管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二章:管理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环境的概念和构成掌握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分析的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管理环境的概念和构成宏观环境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微观环境分析: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内部环境等因素环境分析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案例引入管理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构成和影响因素练习:进行环境分析的练习和案例讨论2.4 教学资源教材:《管理学》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投影片:用于展示环境分析的过程和方法2.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环境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三章:管理者3.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掌握管理者的技能和要求理解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和决策过程3.2 教学内容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者的要求:道德、责任、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和决策过程3.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案例引入管理者的角色和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管理者的角色、职责和技能要求讨论:分组讨论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和决策过程3.4 教学资源教材:《管理学》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投影片:用于展示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3.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管理者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四章:管理原则4.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原则的概念和内容掌握管理原则的应用和实施理解管理原则与实践的关系4.2 教学内容管理原则的概念和内容:公平、正义、透明、效率等原则管理原则的应用和实施:原则在组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管理原则与实践的关系:原则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和影响4.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案例引入管理原则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原则的内容和应用方式练习:进行管理原则应用的练习和案例讨论4.4 教学资源教材:《管理学》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投影片:用于展示管理原则的应用过程4.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管理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五章:管理职能5.1 教学目标了解管理职能的概念和内容掌握管理职能的实施和运用理解管理职能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5.2 教学内容管理职能的概念和内容:第六章:计划管理6.1 教学目标理解计划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计划制定的方法和步骤学习计划执行和控制的有效策略6.2 教学内容计划管理的定义和作用计划的类型和层次计划制定的过程:目标设定、策略选择、行动计划计划的执行和控制:资源分配、进度监控、绩效评估6.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案例引入计划管理的必要性讲解:详细讲解计划管理的概念和过程练习:进行计划制定和控制的模拟练习6.4 教学资源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投影片:用于展示计划管理的过程和工具6.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计划管理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七章:组织结构与设计7.1 教学目标理解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学习组织结构对组织效能的影响7.2 教学内容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要素组织结构的类型:线性、职能、矩阵、网络等组织设计的原则和过程:任务分工、权力分配、信息流通组织结构与组织效能的关系7.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案例引入组织结构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类型讨论:分组讨论组织设计的原则和过程7.4 教学资源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投影片:用于展示组织结构和设计的过程7.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组织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8.1 教学目标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培训的方法学习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处理的策略8.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人力资源规划:需求分析、招聘策略、退休规划员工招聘和培训:吸引人才、面试技巧、培训发展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绩效评估、激励机制、冲突解决8.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案例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讲解:详细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方法练习: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模拟练习8.4 教学资源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投影片:用于展示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和工具8.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九章:领导与激励9.1 教学目标理解领导的概念和作用掌握领导风格和理论学习激励机制和员工动机的影响9.2 教学内容领导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情境理论领导风格: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变革型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领导与激励在组织中的应用9.3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案例引入领导的重要性讲解:详细讲解领导的概念、风格和理论讨论:分组讨论激励机制和员工动机9.4 教学资源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投影片:用于展示领导风格和激励理论9.5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问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领导和激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第十章:决策与风险管理10.1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精细化:对于每个章节的核心概念、理论框架和实际应用,需要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完整word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学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学的定义和功能2. 掌握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3. 理解管理者层次和管理幅度4. 掌握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结构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定义和功能2. 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3. 管理者的层次和管理幅度4.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基本职能、管理者层次、管理幅度、组织类型和结构等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学的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管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基本职能、管理者层次、管理幅度、组织类型和结构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学的应用。
3.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管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道德的含义和意义2. 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理解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管理道德的含义和意义2.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道德的含义、意义、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看法。
(完整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完整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教案:管理学(马工程)(适用于高等学校的管理学课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2. 熟悉不同管理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管理实践;3. 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4.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5. 掌握管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管理学导论1.1 管理学的定义与发展1.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1.3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1.4 管理学的应用领域与前沿研究2. 组织行为学2.1 组织的定义与特征2.2 组织的结构与设计2.3 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文化2.4 组织变革与创新管理3. 战略管理3.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框架 3.2 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3.3 组织战略实施与控制3.4 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与讨论4. 运营管理4.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 4.2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运作4.3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4.4 运营管理的案例研究与实践5. 营销管理5.1 营销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5.2 市场营销策略与市场定位5.3 市场调研与消费者行为分析5.4 营销管理的案例研究与实践6. 创新与创业管理6.1 创新与创业的基本概念与特点6.2 创新管理与创新过程6.3 创业管理与创业环境6.4 创新与创业案例的探讨与分析7. 团队与领导力7.1 团队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技巧7.2 领导力的概念与发展7.3 领导力的影响与效果评估7.4 变革型领导与团队协作案例研究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讲授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论应用能力。
2.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通过精选实际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小组讨论与报告: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就特定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并撰写小组报告,通过展示与反思,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 第六章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六章第六章组织设计1.什么是组织设计?组织层级和管理幅度是什么关系?答:组织设计是对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即按照组织目标在对管理活动进行横向和纵向分工的基础上,通过部门化形成组织框架并进行整合。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或控制幅度,是指一个管理人员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人员的数量。
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呈现出反比例关系。
管理幅度越大,同样规模的组织所需要的组织层级越少;反过来,管理幅度越小,同样规模的组织所需要的层级也就越多。
因此,进行组织设计时,管理幅度应控制在一定的水平。
既要避免管理幅度过大,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对下属工作实行有效的指挥和监督,提高工作效率;也要防止管理幅度过小,造成组织层级过多,从而降低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加管理成本。
2.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哪些?答:第一,机械式组织的特点:(1)基于职能的高度专门化。
管理问题和任务按照专业化原则进行分解,以客观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方式挑选任职人员,每个人承担一个特定的、严格界定的任务。
(2)僵化的职务与权限。
组织对分工以后的专业化工作进行严密的层次控制,同时制定出许多程序、规则和标准,管理人员的权力来自其职位。
(3)信息集中于高层。
高层管理人员依据相关信息进行决策。
(4)垂直的命令与信息传递。
组织中存在一个垂直的指挥链,上级以命令的形式向下级传递信息,缺少水平的沟通与交流。
(5)对组织的忠诚和对上级的服从。
强调对组织的忠诚和对上级的服从,个性差异和情感的影响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6)强调固有知识。
往往墨守成规,强调自身的固有知识,对于外部知识和其他组织的经验采取排斥的态度。
第二,有机式组织的特点:(1)基于知识与经验的专门化。
管理任务按照专业化原则进行分解,每个人根据其知识和经验承担相应的任务。
(2)柔性的职务与权限。
分工并不是高度标准化的,而是需要完成许多非程序化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结构的概念
组织结构是组织中正式确定的,使工作任务得以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 架体系。
横纵向工作任务分解
任务组合(职能/产品/ 区域部门化)
组织协调
二、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英国学者伯恩斯、斯托克认为,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是一系列组织 类型中的两个极端,而大多数组织介于二者之间。
机械式组织
有机式组织
一种稳定的、僵硬的结 构形式
追求稳定运行中的效率
一种松散、灵活的具有 高度适应性的结构形式 追求动态适应中的创新
二、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二者特征比较: 机械式组织
基于职能的高度专门化 僵化的职务与权限 基于职位的权力 信息向高层集中
垂直的指挥与信息传递 对组织的忠诚和对上级的服从
强调企业固有知识
失去控制
• 有利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提高决策 的民主化程度
四、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
(二)柔性化
概念:通过设置协调岗位、临时委员会或工作团队的形式加强组织内部 的横向联系、增强组织机动性的一种趋势。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四)规模
大型组织和小型组织在组织结构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规范程度不同 集权程度不同 复杂程度不同 人员结构不同
组织规章条例越多,组织规范性越高
大小组织都可能高度集权,但大型组织往往 通过授权的形式将决策权分散下去。
层级越多,管理幅度越大,组织复杂性越高
“帕金森定律”:工作总在增长以占满分配 给他的时间
数量扩大阶段 地区开拓阶段 纵向联合开拓阶段 产品多样化阶段
只需要少量职能部门就能解决问题
需要建立职能部门对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业务 进行有机整合
建立与纵向联合开拓阶段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重新考虑资源分配、部门划分、新老业务之 间的协调等问题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三)技术
伍德沃德根据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将生产技术分为三类:单件小批量生 产技术,大批量生产技术,流程生产技术。
有机式组织 基于知识与经验的专门化
柔性的职务与权限 基于专业知识的权力
信息的分散与共享 水平的沟通与信息传递 对工作和技术的忠诚
强调吸收外部智慧
二、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二者的适用条件比较: 机械式组织
环境相对稳定
有机式组织 环境不确定性强
任务明确且持久,决策可以程序化 任务多样且多变,无法进行程序化决策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五)发展阶段
1950年,鲍尔丁提出“组织生命周期”概念。组织存在生命周期,每个 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同时面临着不同风险,需要调整战略以适应发展的 需要,并适时调整组织结构。
创业阶段 规模较小; 权力集中在 以创始人为 代表的高层 管理者手中
发展速度 较快; 有机的组 织结构
三、组织结构形式
(五)矩阵制组织
特点:垂直领导系统与横向领导关系结合;任务完成后就解散;项目小 组为临时组织,负责人也是临时委任。
优点:机动性强;目标明确、人员结构合理;通过异质组合实现创新; 沟通顺畅。
缺点:稳定性差;多头指挥;权责不对等。 适用于一些临时性的、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的项目。
四、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
度设计
• 沟通系统设计 • 管理规范设计 • 激励设计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
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
环境 复杂性
环境 不确定性
组织部门和 岗位设置
组织结构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二)战略
美国史学家钱德勒认为,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的阶段,都应有与之相适 应的组织结构。成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与其战略相适应的。
第六章 组织设计
第一节 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
一、组织设计的任务
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各部门的职能和权限,确 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最终编制职务说明书 。因此,组织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静态—组 织结构设
计
• 职能设计 • 部门设计 • 层级设计
动态—组 织运行制
技术相对统一而稳定
技术复杂多变
按常规活动,以效率为主要目标
许多非常规活动,需要较强的创新能力
企业规模较大
组织规模较小
三、组织结构形式
(一)直线制组织
特点:垂直领导 优点:设置简单;权责关系明确;有利于组织的有序运行。 缺点:专业化水平低;缺乏横向沟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高。 适用范围: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比较简单、初创期的组织。
(一)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
优点
弊端
• 便于高层管理者了解各科层组织的运 行情况
• 大幅削减管理人员,节省管理成本, 有效降低协调的难度
• 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减少信息的过滤 和失真
• 加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荷 • 相同层级的沟通会产生新的困难 • 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 要求下属人员自立、自律,否则容易
三、组织结构形式
(四)事业部制组织——斯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组织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按照产品或类别、市场用户、地域以及流程等 不同的业务单位分别成立若干个事业部,由事业部进行独立经营和分权管理 的一种分权式组织结构。
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优点:有利于管理者专注于战略规划与决策;有利于培养通才;提高了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缺点:机构重复设置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容易滋生本位主义。
组织成长的动 力在于授权; 组织规范化
“大企业病” 组织协调
组织会努力地 生存,寻求可 持续发展;
变革&合作
领导力 风险
组织的规 范性提高
各自 为政
控制风险
繁文缛节
人才枯竭
生成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再生期
三、组织设计的原则
目标一致原则
分工与协作原则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权责对等原则
柔性经济原则
第二节 组织结构
三、组织结构形式
(二)职能制组织
特点:以专业职能作为划分部门的基础,在各级管理人员之下根据业务 需要设立职能机构和人员,协助其从事职能管理工作。
优点:专业化程度高;减轻管理人员压力;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 缺点:缺乏协调;职责不清;不利于通才型管理人员的培养。
三、组织结构形式
(三)直线职能制组织
特点: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各层级中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优点:统一指挥与专业化管理相结合;能够有效减轻管理者负担。 缺点:协调难度加大;损害下属的自主性;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 低决策效率;增加管理成本。 适用于规模不大、产品种类不多、内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