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病基因
两种基因突变以左室肥厚为主,常伴预激综合征: (1)PRKAG2突变(AMP激活的蛋白激酶r-2调节亚 单位) (2)溶酶体相关蛋白-2(LAMP-2)基因突变。
下列疾病有心脏肥厚的临床表现,但其致病基因已 被克隆,不再列入肥厚型心肌病:
(1)心脏淀粉样变:
老年人较多见,可通过腹部抽吸脂肪或心内膜活检确诊。 无创检查:超声、心脏核素扫描、心室造影。 此类患者,洋地黄、钙拮抗剂禁忌。 一般不主张心脏移植。
(5)线粒体基因突变:致代谢性心肌病,如脂肪酸氧化 障碍,乙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肉毒碱缺乏。可通过补充 卡尼汀及中-短链脂肪酸治疗。
(6)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致病基因ZASP突变,X染色 体关联,4.5基因编码tafazzin蛋白,G4.5突变,α- dytrobrevin突变,转录因子Nkx2.5突变。 (7)传导系统疾病:Lenegre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家 族性预激综合征。
诊断
(3)心电图改变:不特异。电压与心脏肥厚程度无关联 性。但心电图改变出现远比超声表现早,是青年人肥厚
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线索。
(4)基因诊断:早,99.9%的准确性,敏感性50%~ 70%,是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携带基因突变 患者,并不一定出现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诊断
仍有30%~50%心肌病目前尚不能找到相应的基因突 变。
年轻患者常常死于猝死(多为心律失常所致),老年患 者多死于脑中风,与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血栓栓塞有 关,中年患者多死于严重心力衰竭。
主要并发症
较为公认的肥厚型心肌病猝死高危因素:
既往心脏停跳史。 晕厥史:特别反复发作,或劳力性,年轻发作。 严重心律失常:持续室性心动过速(Holter监测发现)。 运动时血压不升高反而下降。 一个或以上家族成员有心脏病有关的早发猝死家族史。 心室壁厚>30 mm,特别是年轻人(小于30~35岁)。 合并冠心病。 心尖室壁瘤(严重心律失常源)。 晚期瘢痕(造成3个表现:心脏收缩力下降,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进展)。 酒精室间隔消融? 恶性基因突变? 心肌排列紊乱? 若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应与患者讨论安装ICD。
(2)婴儿糖原储积病(Pompe病):α-1,4糖苷酶异 常,麦芽糖酶缺乏。
(3)Fabry病:X染色体相关,隐性遗传,溶酶体α-半 乳糖苷酶缺乏,细胞内储积大量糖鞘脂。诊断:可通过 测定血Biblioteka Baiduα-半乳糖苷酶活性及基因突变筛查。治疗:补 充α-半乳糖苷酶,基因治疗。
(4)Noonan综合征:不超过4岁的小儿多见,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编码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2(PTPNII )的基因突变,导致“心-面综合征”。心脏发育畸形 常表现为“肺动脉发育不全”性狭窄,房间隔缺损。
基因筛查
原始突变:有些患者携带基因突变,但其父母并无引起 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这种患者的基因突变叫“原 始突变(de novo)”。
外显率:携带基因突变者并不一定有临床表现。不同基 因,不同家族,在携带突变的患者中有临床表现的比率 (即外显率)差异可以很大。
基因筛查
有些基因突变,如肌钙蛋白I突变,心肌肥厚不明显,而 猝死发生率高。因此,仅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正常, 不能完全排除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 对无心肌肥厚的年轻遗传受累者,应进行全面评估。
单纯早搏,无论房性、室性,无大的临床意义,观察, 不急于处理。
主要并发症
心力衰竭:早期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β受体阻滞剂可解 除左室流出道梗阻。 疾病晚期,心脏扩张,室壁变薄,心力衰竭难以纠正, 需要心脏移植。
主要并发症
猝死: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年死亡率1%,与正常人 接近。一小部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年猝死率达5%,主 要死因为心律不齐。
诊断
1.诊断方法: (1)超声心动图(M型、二维、彩色多普勒),观察心 脏结构与功能,流出道压差。目前仍是肥厚型心肌病诊 断最常用,最可靠,最经济的方法。
(2)心脏核磁:可观察局部心肌肥厚,注射钆造影剂可 观察疤痕,纤维化,定量观察肥厚程度,对一些超声不 能明确诊断的患者特别有用。是目前最敏感、可靠的无 创诊断方法。但若患者太胖,或有“幽门恐惧症”则心 脏核磁检查效果不好.
在美国,突变筛查已商业化,10个常见致病基因筛查需 7 ml血,6周时间出报告,花费5650美元(假阴性30 %~50%,因有些基因尚未找到)。
(8)离子通道病: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 合征(20%由SCN5A突变所致) (9)儿茶酚胺源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RyR2受体或 CASQ2编码结合钙蛋白基因突变。
基因筛查
肥厚型心肌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按统计学计算,后 代有50%概率遗传到该病。 但并非4个子女中一定有2个受累,2个子女中一定有1个 受累。
基因筛查
基因筛查有助于:
早期诊断:找出家族成员中无症状的遗传受累者及无遗 传受累者; 指导选择性生育,杜绝此病在这一家族中“蔓延”; 对高血压心肌肥厚合并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鉴别诊断 ; 对运动员心肌肥厚与肥厚型心肌病进行鉴别诊断。
主要并发症
心律不齐: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引起猝死,需 要装ICD。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关系大,与猝死关系不大 ,每年增加脑中风风险1%。有心房颤动,应积极治疗, 包括抗凝、药物、MAZE手术、射频消融。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 断与治疗进展(ppt)
优选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治 疗进展
前言
调查显示,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能够过正常或接近正常 人的生活,有与常人相近的寿命。
即使高危患者,绝大多数经过手术及安装体内除颤起搏装 置(ICD),亦能解除危及他们生命的左室流出道梗阻及 恶性心律失常,获得与正常人相近的生活质量与寿命。
致病基因
多数(50%~70%)月肥厚型心肌病由基因突变所致。 故有人把肥厚型心肌病定义为“先天性心脏病”。 目前已发现至少13个基因400多种突变可导致肥厚型心 肌病。
致病基因
编码下列蛋白的基因突变可致肥厚型心肌病:
✓β-肌球蛋白重链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 ✓α-原肌球蛋白 ✓肌球蛋白轻链必需链 ✓肌球蛋白轻链调节链 ✓肌动蛋白 ✓α-肌球蛋白重链 ✓肌性LIM蛋白 ✓肌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