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图习题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1.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

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图。

(1)1t ℃时,若饱和KCl 溶液与饱和4MgSO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溶剂的质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将2t ℃时2MgCl 、KCl 和4MgSO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3t ℃,有晶体析出的是 。

(3)3t ℃时,向100g 30%的2MgCl 溶液中加入240g MgCl 固体后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则m 的值为 。

(4)t℃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24MgCl MgSO KCl >>,则t 的范围是 。

2.青盐是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

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2MgCl 、4MgSO 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盐湖卤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40℃时,把260g MgCl 加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g 。

(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若要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3.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g;(2)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提纯氯化钠;(3)图1中烧杯℃为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通过升高温度使℃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作答:(1)P点的意义是。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

(3)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形成g溶液。

5.如图是某苏打气泡水的标签。

(1)该气泡水中溶剂的化学式是。

C H O。

从赤藓糖醇的化学式中能获得与其有关的(2)赤藓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化学式为4104信息是(任写一条)。

(完整)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完整)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A B C0 t 1 20 t 2 温度/℃ g 40溶解度全国中考化学汇编之溶解度曲线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B.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一定能得到b 的饱和溶液D.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4.请根据图7中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 2℃时,100g 水中溶解_ 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

(3)将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5.(5分) 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 20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___。

⑵ 将t 20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___ ,无溶质析出的是 __ 。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和溶液,将它们混合并搅拌均匀,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溶液变成淡黄色B.溶液变成白色浑浊C.溶液变成淡红色D.没有任何变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B.溶解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种类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B.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的种类无关C.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有关D.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无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相等B.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无关C.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低B.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低C.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D.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1.下列选项中,对于“10%的食盐溶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doc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doc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答复:〔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参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假设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假设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假设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稳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以下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N→M:先向N中参加适量固体A再降温B.从N→M:先将N降温再参加适量固体A甲 乙溶解度 g 0 t 1 t 2 温度/℃3050 20 40 10 C .从M→N :先将M 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D .从M→N :先将M 升温再将其蒸发掉局部水3、图1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室温时,将盛有a 、b 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

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参加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图24、t ℃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 ,蒸发去15g 水后,析出晶体6g ,又蒸发去10g 水,析出6g 晶体,再蒸去10g 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 .4gB .6gC .10gD .15g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A 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 、200g ,假设各蒸发5g 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6、如图3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B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在t 1℃时,A 的溶解度等于C 的溶解度〔D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7.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参加KNO3固体,那么以下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解度曲线 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解度曲线  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训练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a2℃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g溶液C.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将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当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2°C时,6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D.将t1°C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7.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解度曲线图表题(解析版)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解度曲线图表题(解析版)

溶解度曲线图表题1.(2020湘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3)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如图2,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

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硝酸铵【答案】丙60乙>甲>丙C【解析】(1)根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丙。

(2)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3)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t2℃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t1℃时,溶解度关系为:丙>乙>甲,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析出晶体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故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4)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均不符合题意;故填:C。

2.(2020长沙)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请你根据图表分析:表: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KNO3对应的是图中的_____物质。

(2)25℃时,向100g水中加入45.8g KNO3,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应采用_____结晶法提纯甲。

【答案】甲饱和降温【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KNO3对应的是图中的甲物质。

202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02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在 t1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将t2 ℃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 温到t1 ℃,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 > (选填“>”“=”或“<”)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3)t2 ℃时分别把15 g甲、乙、丙固体加入50 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2022•四川内江)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 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下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B ) 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 不饱和的 C.40 ℃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2.(2022•四川达州)t1 ℃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盛有100 g
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Ⅰ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D 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 ℃时,乙烧杯中 仍然有固体剩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4.(2022•江苏宿迁)“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 NaCl+NH4HCO3 NaHCO3↓+NH4Cl。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

初中化学溶解度图像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溶解度图像题含答案

中学化学溶解度图像问题
1. 1
溶解度曲线的定义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
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
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
线。

溶解度曲线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少部分物质会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降低。

2. 2
曲线是一个一个坐标点连接而成,因此,利用坐标点,就能读出该固体
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并通过曲线变化读出固体物质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趋势和快慢
3. 3
例题
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M点表示
(3)当℃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当℃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 4
(1)通过图像趋势,能看出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M点是曲线a和曲线b的交点,说明在该温度下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通过曲线比较溶解度大小时,只需看曲线的上下位置,60℃以后,a曲线高于b曲线,因此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b的溶解度,同理可得另外的结论
(4)读图,37℃时物质a对应的纵坐标是30,则物质a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30g(溶解度的单位是g 切忌不能遗忘)
而80℃时a物质溶解度为85g,通过溶解度定义可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85g物质a就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50g水中只能溶解42.5g 物质a,因此,4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曲线图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曲线图

初中科学化学难点之溶解度曲线图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是NaCl 、MgSO 4、KCl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6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KCl 溶液B . 将80℃不饱和的MgSO 4溶液降温至40℃,一定能得到其饱和溶液C . 40℃时MgSO 4的溶解度比NaCl 小D . 将80℃含有少量NaCl 的KCl 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得到KCl 晶体2.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 t 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 .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 . t 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3.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B . t 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t 2℃时将70g 甲物质参加100g 水中,可得到170g 溶液D . 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4.根据如图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可能等于氯化钠B . 温度越高,氯化钠的溶解度越小C . 10℃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20℃,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D . 30℃时,40g 氯化钠参加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饱和溶液 图 1 图2图3 图45.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10.由图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1.如图是a 、b 、c 〔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b 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 的溶解度B . t 2℃时,a 的溶解度大于c 的溶解度C . 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至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A .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 . 60℃时,在100g 水中参加100g 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200g .A . 甲、乙物质都是易溶物B . 可用结晶的方法别离甲、乙的混合物C . 甲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至10℃后仍然饱和D . 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A . 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 .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 . 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A .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C . 升高温度可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 t℃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2.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假设分别将100克甲、乙饱和溶液从t 2℃降到t 1℃,对所得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14.如图是X 、Y 、Z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 Z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 . t 1℃时,Y 的溶解度大于Z 的溶解度C . t 3℃时,X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 t 2℃时,X 的溶解度和Y 的溶解度相等15.如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 8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a <b <cB . 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C . t℃时,a 、b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 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A . 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B . 70℃时,C 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 . 70℃时,B 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 . A 、C 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样A . 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B . 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C . 两溶液的质量:甲<乙D . 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A .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 b 物质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取晶体C . t 1℃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 t 2℃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的物质,b 比a 多 图13 图14二.填空题〔共15小题〕16.根据以下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答复以下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13.3 31.6 63.9 110 169KNO3溶解度/g〔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 .〔2〕50℃时,乙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参加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 .〔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_________ .A.温度B.压强C.水的质量.17.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g;〔2〕在20℃时,P点表示硝酸锂的_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假设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_________ .〔3〕将硝酸锂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18.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物质;〔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_____ 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此图完成以下问题:〔1〕30℃时,向100g水中参加4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把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 物质的溶液.2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请答复:〔1〕图中m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 .〔2〕t2℃时,将25g甲物质参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准确到0.1%〕.〔3〕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的方法_________ .21.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在_________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温度〔填“升高〞或“降低〞〕〔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那么t的取值X围是_________ .〔5〕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 .2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 〔填一种〕;〔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_________ .23.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 30 50 60 80溶解度/g110 114 121 126 139K2CO331.6 45.8 85.5 110 169KNO3〔1〕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 .〔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一样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参加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 〔填字母〕.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C、假设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24.如下图是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P 点表示t 1℃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_________ ;在t 2℃时,A 的溶解度 _________ B 的溶解度〔填“>〞、“<〞或“=〞〕.〔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A 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 .〔3〕假设t 2℃时A 、B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 1℃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_________ B 〔填“>〞、“<〞或“=〞〕.25.如图〔1〕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1〕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填写序号,下同〕. 〔2〕t 1℃时30gA 物质参加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_________ g .〔3〕将t 1℃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 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 .〔4〕如图〔2〕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在t 1℃到t 2℃之间时,a 、b 能否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饱和溶液?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___ .②把t 1℃时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如下图是甲、乙二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答复以下问题:〔1〕P 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 .〔2〕XX 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 _________ 〔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3〕欲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答一种即可〕.〔4〕等质量的甲、乙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甲溶液的质量 _________ 〔填“>〞、“<〞或“=〞〕乙溶液的质量.27.〔2012•〕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1〕t 1℃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 .图25 图24〔2〕_________ ℃时,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3〕M点表示t3℃时a物质的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在t4℃时,含有a和c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有a晶体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图28图2728.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完成以下问题.〔1〕在_________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在一定温度下,当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甲时,通过_________ 提纯乙.〔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_____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2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 .〔2〕t2℃时,60gA溶于100g水,所得溶液〔填“是〞或“不是〞〕_________ 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3〕分别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温度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的饱和溶液.图29图3030.〔2012•〕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 g.〔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将40℃时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写一X即可〕.〔4〕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5〕甲的热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假设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__ 法〔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D2.C 3.B 4.D 5.B 6.B 7.D 8.B 9.A 10.C 11.C 12.D13.C 14.C 15.C二.填空题〔共15小题〕16.〔2012•〕根据以下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答复以下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13.3 31.6 63.9 110 169KNO3溶解度/g〔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甲.〔2〕5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参加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丙.〔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 A .A.温度B.压强C.水的质量.17.〔2012•〕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氯化钠和硫酸锂在0℃时的溶解度是36 g;〔2〕在20℃时,P点表示硝酸锂的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假设要将硝酸锂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可采用蒸发结晶法.〔3〕将硝酸锂和硫酸锂的饱和溶液,从20℃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锂饱和溶液.18.〔2012•〕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甲〔填“甲〞或“乙〞〕物质;〔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参加甲物质〔或蒸发水〕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9.〔20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此图完成以下问题:〔1〕30℃时,向100g水中参加40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把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30℃降温到20℃,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C 物质的溶液.20.〔2012•黔西南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请答复:〔1〕图中m点表示的意义:t℃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25g甲物质参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准确到0.1%〕.〔3〕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的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21.〔2012•〕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B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填“升高〞或“降低〞〕〔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A<B〞的条件,那么t的取值X围是t1℃<t2〔5〕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C .22.〔20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B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温〔或加水〕〔填一种〕;〔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不能成功.23.〔2012•呼和浩特〕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1〕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曲线的是甲〔填“甲〞或“乙〞〕.〔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t1℃时,KNO3和K2CO3的溶解度一样.〔3〕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一样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参加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BD 〔填字母〕.A、烧杯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C、假设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将得到的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24.〔2012•红河州〕如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t2℃时,A的溶解度>B的溶解度〔填“>〞、“<〞或“=〞〕.〔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A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参加溶质和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3〕假设t2℃时A、B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B 〔填“>〞、“<〞或“=〞〕.25.〔2012•港北区〕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答复:〔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填写序号,下同〕.〔2〕t1℃时30gA物质参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 g.〔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B>C>A .〔4〕如图〔2〕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在t1℃到t2℃之间时,a、b能否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的饱和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在t1℃到t2℃之间,AB的溶解度不相等.②把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2012•〕如下图是甲、乙二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答复以下问题:〔1〕P点的含义是t1℃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2〕XX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甲〔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3〕欲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加固体甲〔合理均可〕〔答一种即可〕.〔4〕等质量的甲、乙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甲溶液的质量<〔填“>〞、“<〞或“=〞〕乙溶液的质量.27.〔20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答复:〔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b<a .〔2〕t2℃时,a和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3〕M点表示t3℃时a物质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在t4℃时,含有a和c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有a晶体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28.〔2012•鄂尔多斯〕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完成以下问题.〔1〕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在一定温度下,当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甲时,通过蒸发结晶提纯乙.〔3〕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29.〔201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其原因是该温度下A和B的溶解度相等.〔2〕t2℃时,60gA溶于100g水,所得溶液〔填“是〞或“不是〞〕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3.3% .〔3〕分别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温度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B 的饱和溶液.30.〔2012•〕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答复以下问题:〔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 g.〔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 .〔3〕将40℃时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参加溶剂水〔写一X即可〕.--〔4〕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相等.〔5〕甲的热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假设提纯甲,可采用冷却结晶法〔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word.zl-。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总结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总结

溶解度曲线图试题题型总结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正确的说法:1、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甲、乙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升温。

而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降温。

3、t2℃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质量都是140g。

4、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到饱和状态需要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5、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6、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

7、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

不正确的说法:1、t3℃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2、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3、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4、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5、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6、t3℃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t3℃时,将47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8、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

9、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0℃,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10、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相等质量的水后恢复到t3℃,析出溶质质量:丙>乙>甲。

11、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溶解度曲线(综合题)(打印版)》主观题精选精练

《溶解度曲线(综合题)(打印版)》主观题精选精练

专题8.2 溶解度曲线(综合题)综合题(共11题;共57分)1.【湖北十堰】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3)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C.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2.【黄石】合金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

XY合金、XZ合金由金属X、Y、Z制造而成。

将XY合金粉末、XZ合金粉末分别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XY合金粉末完全溶解,XZ合金粉末部分溶解。

YSO4、Z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XY合金具有熔点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性能,因而可以用于焊接金属。

(2)金属活动性强弱:Y________Z(填“>”或“<”)。

(3)下列两组试剂,能证明X和Y的活动性强弱的选项是_________。

、ZSO4溶液、YSO4溶液(4)t1℃的溶解度:YSO4________ZSO4(填“>”或“=”或“<”)(5)分别将t1℃时YSO4、ZSO4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得到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YSO4________ZSO4(填“>”或“=”或“<”)。

3.【柳州】下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1)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2)实验室配制溶液有如下步骤:(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①计算:20℃时,将67g的KCl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18g。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 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 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 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 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 ______;(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X溶液B.Y溶液C.Z溶液 D.X、Y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A.a点 B.b点C.c点 D.无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 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2t℃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 ____(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 __、__ ___、__ 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 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 _____.(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 _____℃.7、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t3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有关溶解度曲线图象的试题

有关溶解度曲线图象的试题

有关溶解度曲线图象的试题作者:日期: 23月15日—— 3月16日化学作业(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姓名学号1 •右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 i C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温度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相同C.把t i C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升温至t 2C 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 液D.把t 2C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至t i C 时,两溶液都析出溶质2. 右图是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1) P 点的意义(2) t 2C 时,将60g A 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 量是g 。

(3) 将接近饱和的 A 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种即可)。

3、( 3分)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 与c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 点。

据图回答:(1) P 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 t 「C 时3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 80g 溶 液吗?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3) t 2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物质序号)。

4、图3是X 、Y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t 1C 时X 的溶解度大于 Y 的溶解度B . t 2C 时X 的溶解度等于 Y 的溶解度C . t 3C 时X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2C 时,变为不饱和D . t 1C 时Y 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 t 2C 时,变为饱和 5、右图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习题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含有15g甲B.t1℃时甲的溶液和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B.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4.(2018•嘉定区一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C.20℃时,50g水中加入20 g乙可得到饱和溶液70g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6.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0 g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D.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分数相等,且都等于20%B.30℃时100g水中可溶解25g甲物质C.升温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到0℃时,甲有晶体析出,乙无晶体析出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溶液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是b9. t1℃时,将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烧杯②中上层清液一定是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t1℃时将烧杯①中溶液倒入②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②中一定还有固体剩余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二.计算题(共1小题)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40℃的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的溶液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3)2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填选项字母)A。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1。

(2015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2。

(2015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

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3。

(2017重庆B卷)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 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 30℃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 gD。

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4. (2017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B。

t1℃时,在50 g水里加入 15 g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 g溶液C。

t1℃时,往180 g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 g 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D. 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5。

(2016孝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 b > cB。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

t2℃时,将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 g a的饱和溶液6. (2015厦门)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微专题09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微专题09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微专题09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2)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

(3)P 点对应混合物,甲、乙、丙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

【答案】(1)丙<甲<乙(2)甲=丙(3)乙【解析】(1)如图所示,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点在上的是乙表示乙的溶解度最大,其次是甲,最下面的是丙,表示丙的溶解度最小,因此三者溶解度小到大的顺序是:丙<甲<乙;(2)如图所示,t 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则根据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公式100%100g⨯+溶解度溶解度:计算,因此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丙;(3)如图所示,P 点对应的甲和丙溶解度点都在P 点以下,说明此时甲和丙都处于饱和状态,而P 点在所对应的乙的溶解度点以下,说明此温度下乙是不饱和状态,故填:乙。

2.(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突破一、溶解度曲线(1)t 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______丙(填“>”“<”或“=”)。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3)t 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2)丙(3)C【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t ℃时甲、丙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即1t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引申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将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则A成
为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升温后,溶液A中下列量没有改变的a是bcd
a. 溶质质量
b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a
d. 溶质质量分数
M t3
知识引申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 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则
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增大而增大。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60℃时溶解度相等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30g
g,80℃时40g a物质溶于
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不饱和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3、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成为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升温后,溶液B中下列量没有改b变
的是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c
M
d
d. 溶质质量分数
t3
知识引申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则
升温到t2℃时,溶质的 质量分数A < B,
M
t3 ℃时A < B
(填 “=”或“<”
溶液为饱和溶液
8. 下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2))203℃0时,℃A物时质,的A、溶B解两度物质的溶解度相B物等质的溶解度(填
“>”、“<”或“=”)。 <
(3)40℃时,将A、B各15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 g水的两只小
烧杯中,充分搅拌后,30 。
B
物质有10剩0 余(填“A”或“B”)
5、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 钠和纯碱,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分析,那里的居民应该在一年四季中的 季捞取纯碱。
俗话说: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大烧
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 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下列说法
(2)将t2℃时a、b两种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
t1℃,析出晶体多的是 a 。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1、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 液为饱和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7质5g量 为;
2、B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 t2℃时,以下量不变的②是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3、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至t1℃时,它们溶质质量 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A > B。
溶解度曲线习题
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
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情况。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是不同的。
看图找规律
规律: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等, 表现为曲线陡直;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略有增大,如氯化钠表现为曲线平缓;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
正确的是(D)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C.溶液中甲、乙溶质×都减少
√D.溶液中溶质甲增多、溶质乙减少
7.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A物质和b克B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
t为2℃AB不..。饱tt下和11℃℃列溶时 时说液,,法AA正BB确两两的物物是质 质(的的溶溶D 解解)度度相相等等。,B两A溶杯液溶为液饱A均和是溶不液饱,A和B溶溶液液 液√CD..tt22℃℃时 时,,AA的的溶溶解解度 度比比BB的的溶溶解解度度大大,,两A溶杯液溶为液不×均饱是和不溶饱液和,溶B
(变4)成现饱有和50溶℃液时,A物下质列的措不施饱肯和定溶不液能在实不现减的少是溶剂②的情况下(填,序欲号使)其。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A物质
9.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 条)甲__物__质__的__溶__解__度__随__温__度__的__升__高__而_。增大 ((__23_))_不_tt_能11_℃℃__时 时__,,_(甲将填4、200“g乙g甲能两物”种质、物放“质入不的15能0溶00g”g解水或度中“较,无大充法的分判是搅断_拌_”_能_乙)_否_。全__部__溶_。解
练一练
如图,A、B、C分别表 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
⑴ 在t3℃时,三种物质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__C__>_B__>__A_____。
⑵ 在t2℃时,三种物 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B_=_C__>__A______。
⑶ ____t_1℃_____℃时,B和C的溶解度相等。
随堂检测
(1)0℃时,A的溶解度是 20 g。
(2)在 t2 ℃时, 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没3有)晶把体A析、出B、的C是的饱C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
溶 解 度 /g
60
40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t1
A B
C
t2 温度/℃
4、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有晶体析出 × B.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C.t3℃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B>C
(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 有发生改变的是__C_(填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10.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
(填“>”、“<”或“=”)。
b 物质的溶解度
或“>”)。
t3
范例讲解 1、下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B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 D.t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