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衍变

合集下载

道德经63章读后感(精选5篇)

道德经63章读后感(精选5篇)

道德经63章读后感(精选5篇)道德经63章读后感篇2早时,寻找一种书味,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能带给我这种味道,企盼着??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道德经》。

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终于从网上初步接触《道德经》,至今看过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

基本介绍:《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

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

《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

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

“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

《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读道德经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

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

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

”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

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

诸子百家的思想综合和文化传承

诸子百家的思想综合和文化传承

诸子百家的思想综合和文化传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

在先秦时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思想家,被称为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古代以及整个人类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诸子百家的思想综合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和深刻影响。

一、诸子思想综合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瑰宝。

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探究世界,思考宇宙的本质和意义等问题。

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大多涉及到人性、道德、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几个代表性思想学派的主要思想: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和人文价值,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克己复礼、仁爱、忠诚等人性道德。

儒家提倡“仁心仁术”,认为“仁德”是治理国家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道为中心,主张顺应自然,遵循宇宙本源,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它提倡“无为而治”,强调自然、虚无、寓意、反常、道德无为,以及纯真、自由、无欲、平和的心态。

3.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注重实践与利益,提倡以“兼爱”为核心的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他们主张公平、公正、公益、公共利益和互惠互利的理念,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价值观,并通过约束权力、调节利益、实践崇尚人格核心价值观等手段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阴阳家思想阴阳家思想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两极相互作用而成。

他们对人体和宇宙的发展过程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研究,提出了相生相克、阴阳五行、乾坤八卦等理论体系,为后来的医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以上这些思想与学说虽然各具特色,但又不可分割地贯穿了整个先秦时期的历程。

并且,这些理论和思想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不同地应用和体现,相互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统一性和综合性的特色,这就大大增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二、诸子思想的文化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有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即如何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让后人能够理解和欣赏到先辈留下的智慧。

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时期的文化

• 王被斩立决,家属按例受株连。江西巡抚 满人海成,当初在接到王泷南控告后,立 即上报,拟革除王锡候的功名。乾隆认为 海成判的太轻,“有眼无珠”,被革职治 罪。这个满洲大吏,以前因查缴出禁书 8000多册,曾受到乾隆嘉奖,如今一着不 慎,便沦为阶下囚。从此以后各省督抚大 员及各级官员,遇到这类案件就更加刻意 苛求,吹毛求疵,在拟具处理意见时,就 宁严勿宽,宁枉勿纵,以免被皇帝加罪。
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 的顶峰。
黄宗羲
浙江余姚人 反宦官,抗清 隐居著述
顾炎武
王夫之
江苏昆山人 湖南衡阳人 反宦官,抗清 抗清 生平 隐居著述。 隐居著述 作品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国 《读通鉴论》 利病书》 ①抨击君主专制 ①世界是物质 ①倡导经世致 的,变化有规律; 提出“天下为主 用 ②事物是可认 主张 君为客”,以天 ②把亡国和亡 识的。③静止 下之法代一家之 天下相区分 是相对的,运 法 动是绝对的 农工商皆本,参加抗清斗争,隐居著书立说; 相同 ② 明末清初人 点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猛烈抨击君 倡导经世致用 朴素唯物论和 不同 点 主专制制度 和爱国精神 辩证法思想
《同光十三绝》晚清·沈蓉圃 绘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 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都是名噪一时的艺人。 自左至右:郝兰田《行路》康氏)张胜奎(《一捧雪》 莫成)梅巧玲(《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探亲家》 乡下妈妈)余紫云(《彩楼配》王宝钏)程长庚(《群 英会》鲁肃)徐小香(《群英会》周瑜)时小福(《采 桑》罗敷)杨鸣玉(《思志成》明天亮)卢胜奎(《空 城计》诸葛亮)朱莲芬(《琴桃》陈妙常)谭鑫培 (《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探母》杨延辉)
(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 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 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一、是非题(共12题,每题2分)1. 中国的“酒文化”最主要关注的内容是我国数千年来酿酒工艺的衍变。

(错)2. 伏羲又称为“炎帝”,与黄帝一同被后世尊为中国民族的始祖。

(错)3. 黄河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早期人类文化区。

(错)4. “经史子集”当中,道家的经典《庄子》属于“经”的范围。

(错)5. 战国时代的战争形式类似于体育竞技,按照一定的礼仪规则列阵交战,一般一场战役历时仅数日,伤亡较少。

(错)6. 春秋时代战争频繁,经常出现数十万人死亡的惨烈战役。

(错)7. 秦始皇曾派人出使西域,使统一的中华帝国受到周围国家的尊敬(错)。

8.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选才制度,是对两汉察举制度的巩固。

(错)9.“锦衣卫”是清朝创立的特务机关。

(错)10. 明成组朱棣做了两件事:迁都北京、废除丞相。

(错)11. 宋朝外战不利,丢失了“燕云十六州”。

(错)12. 我国的科举考试历时1300年,始终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错)13.“反者道之动”是《荀子》的核心概念。

(错)14. 魏晋玄学的兴盛是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的盛世景象。

(错)15. 两晋时期文学的主流文体是散文。

(错)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因此在“经史子集”的分类当中,这部书应当属于“集”部。

(错)17. 唐伯虎被称为“唐解元”,说明他在乡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对)18. 赵云字子龙,名与字意义相关。

(对)19. 国子监是明清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育机构。

(对)20. “连坐法”是秦国的商鞅提出的。

(对)21. 中唐时期,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反对空洞无物。

(对)22.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对)23. 秦始皇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上泰山封禅的皇帝。

(对)24. 韩愈提出“道统说”,意图复兴儒学。

(对)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1. 下面哪一项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后果无关?(A )A.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相继失败B.外战不利,最终北宋亡于异族之手C.国家内部长期安定统一,经济发达D.根除了藩镇军阀割据的局面2. 儒家理想中的一国之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理想人格?(B )A.无为而治B.内圣外王C.称霸天下D.铁面无私3. 儒家的“内圣外王”指的是怎样的君主?(D )A.什么也不干涉,让百姓按照自然法则生活的君主B.制定法律,并且严格依法治国的君主C.秦始皇、汉武帝那样有大作为,改变历史的君主D.以上三项都不对4.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文化概论》pdf

《中国文化概论》pdf

《中国文化概论》pdf
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剖析了中国文化及其发展脉络,包括文学、哲学、宗教、古建筑、绘画、工艺、艺术等内容。

书中论述了中国文化的遗存与发展,主要涵盖以下几点:一是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包括关系、自然及社会的禅意观念;二是探讨了古代文化的独特优势,如体制、思想、宗教及文学;三是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特征,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如博大精深的思想、突出的文学创作和技艺发展等。

此外,作者还总结了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朝代及其制度、思想及古代社会等,及有关外来文化引入及其影响,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及深刻性。

总之,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提供了深入的视角,向读者呈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了解中国文化衍变而成的千古精髓。

这本书对于研究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也要谨记,过去的精神思想依然深入人心,不能被一时上流新思想取代。

“究天人之际”--

“究天人之际”--

“究天人之际”??关于《“究天人之际”??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究天人之际”??作者:未知内容提要上古时代“巫史同源”,天人相与的大主题,即是史家的份内事;本体论上的探讨,虽朴拙,但坚守之。

文字盛世后,一是史以文存,“文史不分”;二是经学独尊,史附于经。

受此两股变动之冲击,史学日渐把守不住本体论上的向度――先是让“天人之事”陷入汉唐谶纬神学之股掌,后又转手令其沦为宋明理学之专利。

迄至近世,史学“科学化”急流勇进,但偏好“阶级关系”之时代倾向,又让史学诸家讳言天人。

相反,受近现代“人本主义”激变的史学思潮,重人轻天,终让“天人和合”之史学本体论传统,卒成绝响。

故此,21世纪的“大众化”史学,基于“人性论”层面上的已有成就,重建宇宙本体论,它既要引入科学的“天命观”,和合天人;又要培育起基层民众的公共意识,推进公共历史学的现代发展;更要“送史下乡”,启蒙乡村,合理改写中国民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史学天人关系宇宙本体论人性论??〔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1-0132-05?おお?21世纪以来,中国史界已在“补课”和“超越”两点上――补“实证史学”之不足,超越西方史论――达成发展共识。

(周祥林:《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21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但取长补短也好,后来居上也罢,源头未清,则流绪何堪!相反,基于中国传统史学的生发原型、初始学性及其“元问题”和问学本旨的历代衍变,逐一检讨史学本体论的建构流变史,进而拷问并重整史学“现代化”的本体论根基,当属关键。

??一、天人相与:“巫史同源”的古风及其意义??近世以降,学者论及中国“史原”,皆已关注“巫史同源”的原始习俗。

例如,梁启超先生要将三代时期列为中国学术的“胚胎时代”,证据就是说它孕育了中华民族一切的道德法律和制度学艺,而其学术特点,“全在天人相与之际,而枢纽于两者之间者,则祝与史皆有力也。

2022年东安县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东安县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东安县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招聘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对()有利。

A.债务人B.债权人C.公司员工D.离退休人员【答案】:A2.2016年5月,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PMI回落至50.1%。

PMI指的是()。

A.采购经理指数B.价格指数C.产能指数D.消费指数【答案】:A3.为加强与××大学的合作,××研究所拟行文,建议在学术思想、科学研究、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等方面建立全面交流协作关系。

下列作为文书结语最恰当的是:A.特此函告,务希研究见复B.特此函复C.以上意见,请予考虑D.可否,请批示1/17【答案】:A4.“立木建信”是商鞅变法的突破点,“立木建信”的故事中也包含了()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尊敬师长B.兢兢业业C.诚实守信D.自强不息【答案】:C5.为推动卫生应急工作依法、科学、规范开展,X省卫生计生委制定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拟印发给所属各市、县卫生计生委贯彻执行,应选择的文种是()。

A.意见B.通告C.公告D.通知【答案】:D6.下列格言中,展现了中国人荣辱观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答案】:B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A.农业B.农村C.农民D.城镇【答案】:B8.对未来一定时期工作做出打算和安排的公文文种是A.计划B.调查报告2/17C.简报D.总结【答案】:A9.我国古典文学成就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美的历程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美的历程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美的历程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美的历程》是一本大师之作,语言尤其流畅优美,不过私认为有两点小小的缺憾:其一是对历史的分析不够客观,尤其是明末清初那段,相比于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而言,有点片面和主观;其二是对佛教的刻画有失公允,佛教是无神论的,是理性、思辨却又贴于生活的。

美的历程读后感拂去浮尘,一本书就鲜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深蓝色的布面包裹着,厚重的基调,泛黄的内页,无时不刻不在展示着撰写它、装帧它的人的匠心。

这就是李泽厚的《美的历程》。

关于美学的书似乎也读过一些,但一直没有形成体系。

何谓美,又如何去寻。

跟随着李先生的指引,一步步找寻重拾美的种.种踪迹,猛然想起“布面素心”这句话,亦是很好的映衬了。

有两种东西,始终让我震撼:一是无尽的星空,吸引无数人为之倾倒,记得儿时看流星雨时,总会为之爆发出陈阵惊呼;二是人的精神与信仰,美则属于后者,因为美的概念是人创造的,自然界中似乎只有人懂得如何欣赏美,这本身已是凌驾于其他需求之上了,从生态美学来看,星空也是一种美,自然美。

那美真是包含万物的大美了。

那真是一个悠远的时代,悠远的我们都忘记了的时候,那时候没有圣德教化,没有城市科技,有的只是一个个跃动的人,还未被固化的淳朴心灵,不妨把它称作为人性吧。

五代十国以后,恐怕大众已经熟知了,而中国文化的光辉,启蒙就在以前,可以说,它是中华文化主体的开始,纯粹之光。

光是什么?客观上来讲,它是传播信息的,借助光,人们得以看到东西,简而言之,需要凭光去发现认知更多的事物,这才是启蒙运动的初衷,换成一句相对现代的话,自由引导人民。

延着河流的源头追溯,在秦前,是先民。

称他们为“民”,说明他们已从单调的劳动中逐渐解放,初步拥有个体意识和家国观念,并渐进掌握了鉴赏美的能力(姑且就让我说说吧),第一次团结成了一个个群体,即社会。

现在有些人想超凡脱俗,不务仕途,远离官场还是可行,但想脱离社会那还是不大可能的,就算隐居江湖消极避世,仍不得不与人打交道,在那个时代之前,算可以,所以,后世所谓的“出世”“超脱红尘”只是远离众人烦扰嬉闹趋之若鹜的大千世界,并非真的独立存活,逃离的是一种生活。

天人合一阅读答案

天人合一阅读答案

天人合一阅读答案【篇一: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天人合一”是中国哲人的基本主张,是中国文化统摄一切的主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这一思想命题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是朴素辩证的北宋大哲张载第一次正式而明确、严密而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光辉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哲人“与物为春,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同时亦揭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和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体认到“天人一体”,深刻体认到人与自然的亲缘性、同构性与一体相关性;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明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乐、和睦、和谐与和融,就是要获得那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系辞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的理想状态与思想自觉。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即是主张“天人不二”、“天人合一”。

而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众所周知,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则是主张以“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为最主要的思维模式,从而“天人相分”。

“中学”亦即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与“西学”亦即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二元对立”、“天人相分”、“主客二分”进而推崇竞赛和征服——恰成反照。

中国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就其最具有现代性的启发意义的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体相关的问题意识。

当然,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并且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艰深微妙,作为绵亘数千年的中国主导性思想文化理念,作为弥漫于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在自身的衍变演化的文化苦旅中,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芜杂怪谬的内容成分,对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理想,略作一番现代转化和话语革新,就可以策略性地转型为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8 ]的思想理念。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集刊》总目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集刊》总目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中国文哲研究集刊》总目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1/03王梦鸥读沈既济〈枕中记〉补考王叔岷钟嵘《诗品》概论饶宗颐后周整理乐章与宋初词学有关诸问题饶宗颐楚恭王熊审盂跋刘殿爵A Study of Some Textual Problems in the Lü-shin ch'un-ch'in and Their Bearing on Its Composition劳思光对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之探讨及建议龙宇纯也谈《诗经》的兴张以仁温飞卿词旧说商榷续刘述先朱熹的思想究竟是一元论或是二元论﹖戴琏璋王弼易学中的玄思丁邦新声韵学知识用于推断文学作品时代及真伪之限度程元敏尚书宁王宁武宁考前宁人宁人前文人解之衍成及其史的观察(上)吴宏一赵执信《谈龙录》研究林庆彰《五经大全》之修篡及其相关问题探究彭小妍沈从文的乌托邦世界:苗族故事及乡土故事研究钟彩钧二程心性说析论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二期1992/03王叔岷论庄子之齐物观周策纵《庄子‧养生主》篇本义复原刘殿爵The Doctrine of Kuei Sheng 贵生in the Lu-shin ch'un-sh'iu 吕氏春秋柳存仁关于《陶真人内丹赋》罗锦堂佛典中的「观」与「念」王尔敏四民名义考张以仁温飞卿〈菩萨蛮〉词张惠言说试疏程元敏尚书宁王宁武宁考前宁人宁人前文人解之衍成及其史的观察(下)吴宏一唐传奇〈孙恪〉故事背景探微林玫仪稼轩寿词析论林庆彰朱谋玮《诗故》研究李明辉康德的「根本恶」说──兼与孟子的性善说相比较彭小妍阶级斗争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无政府主义乌托邦理念钟彩钧二程本体论要旨探究──从自然论向目的论的展开林元辉卖身买得千年名──论中国人的自杀与名欲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1993/03陈槃中国古史论稿商搉别录周策纵《易经》「修辞立其诚」辨柳存仁红楼梦之旧本罗锦堂庄子与禅龙宇纯《诗》「彼其之子」及「于焉嘉客」释义余英时王僧虔〈诫子书〉与南朝清谈考辨张以仁从鹿虔扆〈临江仙〉的谈诖到他的一首〈女冠子〉王文生「诗言志」--中国文学思想的最早纲领戴琏璋阮籍的自然观王国璎李白的侠客形象黄俊杰中国古代儒家历史思维的方法及其运用廖明活净影寺慧远的心识思想林丰楙《道藏》所收早期道书的瘟疫观--以《女青鬼律》及《洞渊神经》系为主林庆彰朱睦揧及其《授经图》杨晋龙神统与圣统--郑玄王肃「感生说」异解探义彭小妍企业乌托邦的幻灭--茅盾《子夜》中的阶级斗争李明辉牟宗三哲学中的「物自身」概念钟彩钧《白虎通》与《伊川易传》天人观的比较朱荣贵Scholarly Autonomy and Political Dissent of Local Academies in the Early CH'ing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03陈槃中国古史论稿商榷别录(二)王叔岷陶渊明〈扇上画赞〉笺证周策纵诗歌.党争.与歌妓:周邦彦〈兰陵王〉词考释刘殿爵The Lu-shin Ch'un-ch'iu 吕氏春秋and Tsou Y en's 邹衍Theory of the Five Rotatory Ascendants (Wu Hing五行)王尔敏清代公案小说之撰著风格张以仁试论孙光宪的四首〈杨柳枝〉张亨试从黄宗羲的思想诠释其文学视界戴琏璋嵇康思想中的名理与玄理廖明活净影寺慧远的佛性学说李丰楙先秦变化神话的结构性意义──一个「常与非常」观点的考察林庆彰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析论杨晋龙「四库学」研究的反思彭小妍无声之恋:沈从文的〈神巫之爱〉李明辉从康德的实践哲学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钟彩钧二程道德论与工夫论述要杨儒宾从「生气通天」到「与天地同流」-晚周秦汉两种转化身体的思想朱荣贵王夫之「民族主义」思想商榷王瑷玲论明清传奇名作中「情境呈现」与「情节发展」之关联性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五期1994/09暂缺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六期1995/03王靖宇从叙事文学角度看《左传》与《国语》的关系廖明活华严宗性起思想的形成林玫仪韵律分析在宋词研究上之意义朱荣贵从刘三吾《孟子节文》论君权的限制与知识份子之自主性钟彩钧罗整庵的理气论黄俊杰Thre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s of Mencius: T'ang Chün-i, HsüFu-kuan, and MouTsung-san彭小妍The New Woman: May Fourth Women's Struggle for Self-Liberation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七期1995/09周策纵《犬窝谭红》所记《红楼梦》残钞本辨疑柳存仁王湘绮和《红楼梦》戴琏璋郭象的自生说与玄冥论夏明钊鲁迅文学中的象征诗学李丰楙罪罚与解救:《镜花缘》的谪仙结构研究李明辉康德的「历史」概念华玮析论刘清韵《小蓬莱仙馆传奇》之思想内容王瑷玲明清传奇名作中主题意识之深化与其结构设计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八期1996/03林庆彰姚际恒对朱子《诗集传》的批评黄灵庚论屈原之死秦启明编修年谱要实事求是──评林子青《弘一大师新谱》杨晋龙论《诗传大全》与《诗传通释》的差异彭小妍文学典律、种族阶级与乡土书写──张我军与台湾新文学的起源李明辉牟宗三先生的哲学诠释中之方法论问题钟彩钧罗整庵的经世思想与其政治社会背景陈英善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问题蒋秋华姚际恒对《子贡诗传》、《申培诗说》的批评胡晓真阅读反应与弹词小说的创作──清代女性叙事文学传统建立一隅刘苑如杂传体志怪与史传的关系──从文类观念所作的考察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九期1996/09王绍曾如何正确评价黄丕烈在版本学上的贡献何志华高诱引《礼》考王晓毅西晋玄学与佛教的互动李丰楙传承与对应︰六朝道经中「末世」说的提出与衍变萧驰论中国古典诗歌律化过程的概念背景刘少雄论柳永的艳词华玮性别与戏曲批评──试论明清妇女之剧评特色王瑷玲论明清传奇之抒情性与人物刻画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期1997/03刘述先论孔子思想中隐含的「天人合一」一贯之道──一个当代新儒学的阐释刘笑敢老子之自然与无为──古典意含与现代意义戴琏璋玄学中的音乐思想徐传武皇甫谧卒年新考周建渝徐陵年谱陈友冰传统的背叛和诗美的创新──浅论中晚唐险怪诗风的流变及其美学价值衣若芬一椿历史的公案──「西园雅集」钟彩钧吴康斋的生活与学术彭小妍新女性与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觉派研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一期1997/09曾永义也谈「南戏」的名称、渊源、形成和流播林保淳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女侠」形象胡晓真晚清前期女性弹词小说试探──非政治文本的政治解读柳存仁道家与道术刘述先论王阳明的最后定见廖明活吉藏的净土思想邵东方崔述在清代儒学定位之重新考察黄俊杰从孟学诠释史中国诠释学之特质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二期1998/03彭小妍浪荡天涯︰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胡晓真由弹词编订家侯芝谈清代中期弹词小说的创作形式与意识型态转化朱晓海自东汉中叶以降某些冷门咏物赋作论彼时审美观的异动邓仕梁「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文心雕龙‧风骨》九虑萧驰中国传统诗学中的超越与本在︰《二十四诗品》中一个重要意涵的探讨何志华《吕氏春秋》高诱《注》校释蒋秋华郝敬的诗经学杨晋龙朱熹《诗序辨说》述义陈致说「南」──再论《诗经》的分类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三期1998/09华玮《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王瑷玲明清抒怀写愤杂剧之艺术特质与成分衣若芬北宋题人像画诗析论周群刘基诗论戴琏璋玄学与形神思想李明辉孟子王霸之辨重探王钟陵《庄子》中的大木形象与意象思维陈宁汉魏六朝思想界对「报施多爽」问题的讨论张美樱《公羊传》称贤事例的价值判断及其意义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四期1999/03李丰楙服饰与礼仪︰〈离骚〉的服饰中心说刘苑如《异苑》中的怪异书写与谐谑精神研究──以陈郡谢氏家族的相关记载为主要线索刘广定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谈《红楼梦》的「脂批」简锦松从实证观点论王之涣〈登鹳雀楼〉朱晓海〈两都〉、〈二京〉义疏补杨贞德进化与自由──胡适自由主义中的历史观及其意涵周大兴玄学中的公谦之辩徐传武〈皇甫谧卒年新考〉补证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五期1999/09曾永义也谈「北剧」的名称、渊源、形成和流播李奭学历史‧虚构‧文本性--明末耶稣会「世说」修辞学初探江日新阿Q之怒:失序的价值重估与自我毒化的自欺龙宇纯荀卿子记余陈启云中国古代神话对「元始」、「终极」的理念和心态林安梧明末清初关于「格物致知」的一些问题--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为核心的宏观理解郑宗义明儒陈白沙学思探微--兼释心学言觉悟与自然之义严寿澂庄子、重玄与相天--王船山宗教信仰述论林庆彰姚际恒与顾颉刚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六期2000/03衣若芬宋代题「诗意图」诗析论──以题「归去来图」、「憩寂图」、「阳关图」为例方介谈韩愈以文为戏的问题刘纪蕙三十年代中国文化论述中的法西斯妄想以及压抑:从几个文本征状谈起郑毓瑜直谏形式与知识分子──汉晋辞赋的拟骚、对问系列李贵生汪中、凌廷堪文学思想析论──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的两个方向杨贞德到共产主义之路──陈独秀爱国主义中的历史和个人周大兴王弼「性其情」的人性远近论林月惠非《传习录》:冯柯《求是编》析评郭齐中国历史上哲学范畴「和」的形成黄文宏海德洛「共属」(Zusammengehören)与天台宗的「即」──试论诡谲之说法邓克铭明中叶罗钦顺之禅学批评的时代意义杨晋龙从《四库全书总目》对明代经学的评价析论其评价内涵的意义樊善标韦昭《国语解》用礼书研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七期2000/09洪顺隆《文选》杂文诗歌文体性质研究张淑香男性情色幻想的美典──温廷筠词的女性再现李惠绵由「形残之迷」悟「神全之境」──论析当代戏剧《徐九经升官记》、《美女涅槃记》江宝钗从台湾日据时期小说中「自然」的三种形态看张文环〈夜猿〉的殊异性叶岗文体意识与文学史体例吴淑钿以文为诗的观念羶变车行健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看「汉代书序」的体制──以「作者自序」为中心钟彩钧杨慈湖心学概述郑家栋「超越」与「内在超越」──牟宗三与康德之间黄文树阳明后学的成员分析戴琏璋王阳明与周易林庆彰顾颉刚与钱玄同郑吉雄《易图明辨》与儒道之辨杨自平《易经》「升降」与「反对」两种卦变义例的考察张寿安评漆永祥教授着《干嘉考据学研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八期2001/03许东海汉赋与中国古典说服──从《鬼谷子》看司马相如、杨雄赋中的神仙论述衣若芬写真与写意:从唐志北宋题画诗的发展论宋人审美意识的形成巩本栋论辛弃疾的文学思想与审美情趣周建渝重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王瑷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剧之言情内涵及其所引生之审美构思萧驰船山以「势」论诗和中国诗歌艺术本质骆水玉沦降暨遐升──论《镜花缘》所望终虚的天路历程周大兴王坦之〈废庄论〉的反庄思想:从玄学与反玄学、庄学与反庄学的互动谈起廖明活法藏的种性观陈玮芬自我的客体化与普遍化──近代日本的「东洋」论及其隐匿其中的「西洋」与「支那」王小盾《越南汉文小说丛刊》和与之相关的文献学问题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九期2001/09论文陈致说「夏」与「雅」:宗周礼乐形成与变迁的民族音乐学考察杨玉成小众读者:康熙时期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批评萧驰论船山对儒家传统诗学「兴观群怨」概念之再诠林鹤宜从戏剧内涵的质变论戏文传奇的异说问题王瑷玲晚明清初戏曲审美意识中情理观之转化及其意义王安祈「演员剧场」向「编剧中心」──大陆「戏曲改革」效应与当代戏曲质性转变之观察伍振勳荀子的「身、礼一体」观──从「自然的身体」到「礼义的身体」钟彩钧湛甘泉哲学思想研究林月惠刘楫山对《大学》〈诚意〉章的诠释李奭学如来佛的手掌心──试论明末耶稣会「证道故事」里的佛教色彩评论陈荣开吉川幸次郎〈徂徕学案〉析论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期2002/03庄耀郎戴琏璋先生学行述要戴琏璋先生学术著作目录论文曾永义论说「腔调」林玫仪支机集完帙之发现及其相关问题衣若芬「潇湘」山水画之文学意象情境探微刘苑如从鲜卑叙记看南朝志怪中异族想像与时代感觉廖肇亨明末清初丛林论诗风尚探析毛文芳物的神话――晚明文震亨《长物志》的物体系论述刘述先现代新儒学研究之省察杨儒宾吐生与厚德――土的原型象征翟志成冯友兰的抉择及其转变邓声国郑玄《仪礼注》训诂术语释义例阐微书评论文黄俊杰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Scoot DA VIS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the Empire of the Text书评Paola ZAMPERINI Tales of Translation: Composing the New Woman in China, 1899-1918 James St. ANDRÉMighty Opposites: From Dichotomies to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邱汉平《他者之域:文化身分与再现策略》吕正惠《中国抒情传统》纪元文《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建立一种现代禅剧》方孝谦《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王远义《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李奭学《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的护教辩论》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一期Number 21 September 2002论文Articles衣若芬I Lo-fen漂流与回归──宋代题「潇湘」山水画诗之抒情底蕴Drifting and the Return—The Texture of Feelings in the Poems on Xiaoxiang Landscape Paintings from the Song Dynasty严志雄Lawrence C. H. YIM体物、记忆与遗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咏梅诗探究Objectivity, Memory, and Loyalist Condition—Qu Dajun's 1659 Poems on Plum TreesY uet keung LOPersuasion and Entertainment at Once: Kum?raj?va's Buddhist Storytelling in His Commentary on the Vimalak?rti-s?tra廖明活LIU Ming-wood怀感的生平和佛身、佛土思想The Life of Huaigan and His Concep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Buddha Amit?bha and the Pure Land吴汝钧NG Y u-kwan儒佛会通与纯粹力动理念的启示The Dialogue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in the Light of the Idea of Pure V itality颜国明YEN Kuo-ming「《易传》是道家《易》学」驳议A Refutation of the V iew That the Commentari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Are a Taoist Theory of Change赖锡三LAI Hsi-san陈抟的内丹学与象数学──「后天象数」与「先天超象数」的统合Chen Tuan's Inner Alchemy and Symbolic-Mathematics彭国翔PENG Guoxiang王畿与道教──阳明学者对道教内丹学的融摄Wang Ji and Taoism—Absorption and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of Inner Alchemy Doctrines of Taoism by Scholars of the Wang Y angming School杨晋龙Y ANG Chin-lung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引用《化书》及其相关问题探究He Kai's Uses of Huashu in His Shijing shiben guyi and Its Implications蔡长林TSAI Ch’ang-lin论常州学派研究之新方向New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on the Changzhou School刘真伦LIU Zhenlun论朱熹对方崧卿《韩集举正》的批评──方崧卿、朱熹校勘思想比较研究A Discussion of Zhu Xi's Critique of Fang Songqing's Collated Works of Han Y u书评论文Review essays杨贞德Y ANG Chen-te胡适爱国主义中「国界」与「是非」的抉择Between “My Country” and “What Is Right”: Hu Shi's ChoicesNicholas KOSSExploring the Matter and Minds of Late Ming Dynasty Readers书评ReviewsChaoyang LIAO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Age of Theory: Reimagining a FieldEugenia LEANTokens of Exchange: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in Global Circulations祝平一CHU Ping-yiChinese Books and Documents in the Jesuit Archives in Rome: A Descriptive Catalogue吕妙芬LU Miaw-fen《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Mingmo Qingchu zhongxi wenhua chongtu柴田笃作SHIBA TA Atsushi 陈玮芬译CHEN Wei-fen 《近世中の比较思想──异文化の邂逅—》Kinsei Chugoku no hikaku shisoh-Ibunka to no kaikoh蔡振丰TSAI Chen-feng《圣贤典型的儒道义蕴试诠》Shengxian dianxing de ru dao yiyun shiquan王晴佳Q. Edward W ANG《叙事与解释──《左传》经解研究》Xushi yu jieshi —Zuo zhuan jingjie yanyiu萧丽HSIAO Li-hua《宋元逸民诗论丛》Song-Y uan yiminshi luncong黄卫总HUANG Weizong《世变与维新──晚明与晚清的文学艺术》Shibian yu weixin—wan Ming yu wan Qing de wenxue yishu滕井省三作FUJII Shozou 张季琳译/tran. ZHANG Ji-lin《鲁迅の仙台时代──鲁迅の日本留学の研究》Rozyun (Luxun)no sendai zidai—Rozyun(Luxun)no nihon ryugaku no kenkyu刘俊LIU Jun《阅读张爱玲──张爱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Y uedu Zhang Ailing—Zhang Ailing guoji yantaohui lunwenji。

求是求真与守正创新——杨庆存治学论

求是求真与守正创新——杨庆存治学论

求是求真与守正创新,应是学术研究的基本遵循。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学术研究既是认识事物本质、促进社会文明和提升个体素养的方式,又是开阔视野、探索规律与指导实践的学习过程。

志向兴趣与学术经历的不同,形成生机勃勃与五彩缤纷的学术世界。

回顾以往我所走过的学术道路,一直着眼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且紧密围绕工作职责,结合时代发展,不断深入思考,在相继发表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个人的粗浅认识与体会。

一、转益多师的学术历程20世纪70年代末,我于曲阜师范学院(今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担任刘乃昌教授[1]的助手,并负责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

乃昌先生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宋代文学专家,以研究苏轼而享誉学界,出版了《苏轼文学论集》等多部著作。

先生待人亲切和善、温润如玉,而学力深厚,颇具大家风范,深受学人爱戴。

乃昌师言传身教,一边让我参与他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一边悉心指导我补修本科学业,还让我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与招收的首届硕士研究生一起听课,共同学习。

乃昌师指导我从精读黄庭坚全集入手,研究宋代文学。

我反复研读清代缉香堂刊本《山谷全书》,并结合教学任务,细阅各种版本的文学史著作,发现黄庭坚本集中的思想主张、创作实绩与文化影响,远非当代部分文学史家介绍的“教人剽窃”那样简单,很多重要问题被误解,亟需深入研究与重新认识。

1981年,我与乃昌师合作发表了《黄山谷的文艺思想和[1]刘乃昌(1930—2015)先生后来调入山东大学,编著有《辛弃疾论丛》《苏轼选集》《苏轼文学论集》《姜夔诗词选注》等十多部。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

摘 要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40多年的时间里,杨庆存从最初的文学史的讲授,到硕士、博士的继续深造,再到国家社科发展规划制定和基金项目的管理工作,最后又回归到教学一线,主持跨学科的文化项目,可谓转益多师的学术历程;在宋代散文研究、黄庭坚研究、古代诗词研究、传统文化研究四个领域成果丰厚、颇多心得。

专题40 6个热点主题素材(主题阐说经典事例严谨论证段)中考模拟作文练习

专题40 6个热点主题素材(主题阐说经典事例严谨论证段)中考模拟作文练习

01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主题阐说】“天人合一”是古代先人提出的生存法则。

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如今已经引起全球的重视,成为关系人类命运的共同话题。

自然界和人类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矛盾关系,一味地征服自然最终得到的将是大自然疯狂的报复。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我们应继承祖先的智慧,友好地对待自然,顺应自然,不要给自然增添环境超过其承载能力的负担。

否则,自然必会以悲剧回敬人类。

【经典事例段】《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

《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种人事不违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关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远见。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

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

【论证严谨段】如果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

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

”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菌,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

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

(点评:反面论证。

“征服自然”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意识,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大自然的疯狂报复。

)02不忘根本,不吃老本【主题阐说】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行万里不忘本。

“不忘根本,不吃老本”既是革命烈士谢子长对子孙后代的要求与期望,也是长征路上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理想信念的缩影。

长征播撒下的种子,早已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生根发芽,面对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不仅要不忘根本、不吃老本,更需要有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征服“娄山关”的勇气和智慧,将长征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才能创造新时代的新辉煌。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整理的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1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

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

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

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

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道家、道教与道学

道家、道教与道学

・道教研究・道家、道教与道学黄海德提 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

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

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

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 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2 gion)的道教。

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

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 aoism或法文之tao 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

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

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

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

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黄海德,1953年生。

原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现为国立华侨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

主题词:道家 道教 道学 中国宗教 中国哲学引 言中国传统文化向称儒、释、道三家。

其中儒家和道家是中土文化的产物,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时。

而佛教大约是在两汉之际自印度传入,嗣后同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各种宗派和学说。

为什么说道家与道教不同,思想学说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何在?

为什么说道家与道教不同,思想学说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何在?

为什么说道家与道教不同,思想学说与宗教信仰的区别何在?道家形成于先秦时期,以老子与庄子为代表。

老子与庄子皆认为,“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又是自然的法则或规律;“道”既是“常有”,又是“常无”。

“道”既是“常有”和“常无”的统一。

而老子和庄子著述中的其它思想内容,如“有”、“无”、“清”、“虚”、“柔”、“齐”等观念都是以“道”为中心来展开论述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根据齐思想特点,将他们合称为“道家”。

只不过我们要清楚这个是汉人的称谓。

在这个意义上,近世有人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学者称为“先秦道家”。

先秦道家即为道家学术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

道家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为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是在秦汉之际形成的“内以治身,为以治国”的新的道家学说。

这是道家讲“无为而治”。

其中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之意。

而是说,人们的思想与形为,应该建立在认识与了解天线万物自身的法则去处理事情,才能把事情办好。

统治者治理国家,也要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真切了解当时社会和政治法则,制定出相应的政治措施加以施行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末之时,儒家经学趋于衰落,社会动荡,政治分裂,为诸子思想的自由阐发创造了客观的是会条件。

魏晋时代,名士谈玄论道。

一时尉为成风,道家思想的衍变于是进入第三阶段。

后世将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称为“魏晋玄学”。

探讨的内容,主要有有无、体用、本末、动静、一多等哲学范畴,属于具有抽象性质的哲学思辨问题,将秦汉时代关于宇宙论问题的探讨,推向了以探讨哲学本体论为题为主的思想阶段,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哲学的理论水平,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课深远的影响魏晋玄学是中国道家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为隋唐的重玄学。

它即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的老庄思想,又于后来传入中国的大乘佛学有说吸收。

并显而易见重玄学家“非有非无”的思想观念,无疑是扬弃在它之前的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论儿得来的。

接下来,带偶家思想卫华发展的第五阶段就是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

刘勰“养气说”生成论透析

刘勰“养气说”生成论透析



“ 范畴之流变及其衍进过程 气”
乘蓄, 顺应天地。两者皆以宇宙自然本体之“ 为其源, 气”
“ , 气” 然又差异巨大。
“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 气”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 却又各 自拓展, 生发开来。故虽本源, 又皆侧重主体之 从形成到衍变为古代美学中的基本范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衍进过程。即从宇宙自然的本源性范畴衍生为宇宙生成的 首先, 就儒家“ 养气” 来说 , 侧重由体气性情 自然生理

要 : 养气” “ 说在 中国古代文论 中源远流长 , 影响深远 。它最早发源 于对宇宙 自然之“ 的体认 , 气” 经由中 国传统朴
素唯物主 义哲 学“ 的元素' , 气” 论 被儒 、 两家各 自发展 为二脉 。然又 因魏晋 曹丕的融合 , 道 始见其 一脉 两经 纬的文 艺气论。
刘勰 在 继承 前 代 气论 思 想的 基 础 上 , 其 引 向 文 艺批 评 , 成 了 以 作 家 为 中介 , 将 形 自然 之 气 、 体 之 气 、 主 文本 之 气— — 三 者 回
环呼应的循环 流动 的圆型批评模 式。从 中也可 以窥见 出, 刘勰《 文心雕 龙 ・ 养气》 偏于道家 , 不废儒 家的 文艺思想 。
关键 词 : 养气; 气; 文气
中图分类号 : o I9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68 20 )2— 0 6— 3 17 4 5 (0 9 0 0 2 0
心以气存。“ 气一心一言” 这 彩。然因社会动乱 、 百家争鸣, 各家皆以六经注我式的阐释 定。告子的逻辑是言由心发,
气” 夫志, 气之 方式, 给先秦的文化典籍填补 自己的思想观念。这尤其表 种关系确立了“ 的本源地位。但孟子认为“

思想启示与哲理阐述

思想启示与哲理阐述

思想启示与哲理阐述思考与哲思:人类发展之路上的思想启示随着人类科技、文化、哲学的不断进步与衍变,人们的思考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和深刻化,不再局限于最初的感知和直觉,而是更加注重理性、逻辑和智慧的探索。

丰富多彩的思想和哲学阐释,为人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思想启示可以促进人类智慧的进步。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中国哲学家范文澜曾引用世界上最早的书籍《易经》中的名句——“行成于思,毁于随”来表达这一观点。

简单来说,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人的行为最终由思想决定,而思想的多少程度与深度决定了人类是否能够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内获得成功或失败。

这一观点表明思想启示不仅仅是道德和精神上的教育,而且还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源泉和推动力。

其次,哲理阐述可以引导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

思想启示和哲学阐述不仅是智慧的精华,还是驱动社会进步和让人们更加理智和善良的力量。

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中,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变得越来越重要。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道德行为是人类的本性,是情感和理性的有机结合”。

在他看来,我们的道德行为并不只是感性或情感的体现,而是需要理性的指导和规范。

因此,哲学传统可以提供具有道德价值和稳健稳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模式,从而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和个人问题,从而实现和谐和发展。

最后,思想启示与哲学阐述可以让人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未来的前景。

在“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轴上,人类一直在搜索和追求进步和发展。

历史上的人类社会曾经历过许多挑战和矛盾,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我们需要大量的思考和智慧,努力开拓更加开放、宽广和进步的思路和启示,为人类的未来注入活力和希望。

总之,思想启示和哲学传统是人们取得成功和发展的源泉和推动力,是我们理性、有力地面对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方式。

仰望星空,我们会发现人类的思想和智慧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我们需要自我反思、追求智慧和文化多元性,使自己成为深入思考的人,成为有爱心、有思想的人,成为引领社会进步和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辞源》
▪易
• 交易 • 变易
▪ 结绳
• 结绳记事 • 著书立说:事物的两重性
▪ 挂形
八卦
二、周公变中求不变的
德治哲学
《洪范》 《周易》
《洪范》
▪ 洪者,大也;范者,法也。洪范就是大法。
▪ 宇宙间有九类大法,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类:
➢ 第一类大法是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水向下润物,火向上燃烧,木可曲可直,金可 熔铸制造,土可耕作种植。
▪ 礼治哲学的基本原理是:阴阳交感,生乾、 坤、震、巽、坎、离、艮、兑八本卦;八本 卦相交感产生六十四别卦。六十四别卦反映 着宇宙各个事物的千变万化。
▪ 物象论、数义论、理性论,是这个哲学体系 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卦象物象论
▪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 乾为天,为父、为君、为圜、为金、为玉 ……
• 坤为地,为臣、为母、为布、为釜…… • 震为雷,为龙、为黑、为大途…… •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长、为高…… • 坎为水,为沟渎、为通、为月…… •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 • 艮为山、为小石、为指、为狗、为鼠…… • 兑为泽、为口舌、为毁折、为妾……
义论
▪ 数即爻数,义即象数变化,所反映出来的义 理。爻的变化,导致卦象的变化,卦象的变 化,反映事物的趋向即使义。物生而后有象 ,象而后滋,滋而后有数,数而后生变。既 然卦象即物象,爻数也就是物生长过程中量 的变化象征。春秋时代的人,从卦象爻象的 变易中寻求事物的变易之义。
▪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 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 同,尽乃弃矣。”
▪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 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 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 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 。”
三、东周礼治哲学
▪ 礼治哲学学派的特点:用史伯的原始唯物辩 证哲学改造《周易》,使《周易》哲理化, 使周公在变易中求不变的思想,更加具有理 论性。
▪ 占筮时,即使爻数卦象的变化是好的,如 果被占筮的人行为不端,也不会有好的结 果。
《周易》哲理化哲学的 主要成就
四、道治哲学
▪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 小之能做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 忠 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 正辞,信也。
▪ 夫民神之至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 于神。 ——季梁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衍变
一、伏羲八卦哲学
古者包牺氏古者 ____包牺氏之王天下 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 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 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
——《易·系辞下》
伏羲其人
伏羲,古帝名,风__ 姓,有圣心,象日月 之明,故称太昊。教 民佃渔畜牧,养牲畜 以充庖厨,故曰庖牺 。始画八卦,造书契 ,都陈,在位一百十 五年,传十五世,凡 一千二百六十年,而 神农氏作。
▪ 任何一卦变动一爻,就变为另一卦;六爻 全变,就变为相反的卦。
▪ 六十四卦有卦名、卦辞,每卦六爻有爻辞 。
▪ 卦、爻的变化,反映出古人的变易观念。
乾卦
乾卦的爻辞
▪ 初九:潜龙勿用 ▪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 惕若,厉无咎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
➢ 第二类大法是五事,一是容貌,二是语言,三 是看,四是听,五是思想。容貌要恭敬,语言 要有条理,看要看清楚,听必听明白,思想要 通达。容貌恭敬,才能严肃;语言有条理,才 能计谋得当;思想通达,才能做到万事无不成 功。
《周易》
▪ 包括八卦及八卦每两卦相叠而成的六十四 卦。每卦六爻。
➢ 阳爻 ➢ 阴爻
第二,把《周易》列为贵族子弟学习的教科书, 对人的理性思维起着训练的作用。
第三,从此以后,史卜不再分家了,概由史官担 任。这就使得抽象的理性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具体 考察有了充分结合的条件。把人们从神那里寻求 变易知识,转向从考察客观事物中求变易知识。 为哲学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语·郑语·史伯论五材》
▪ 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 社会历史运动辩证法 ➢公式:
无欲
无令名
有欲
有令名
▪ 老子 唯物辩证法哲学体系
▪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六四》爻辞 ▪ 巽为高为乾为圜。——《说卦》 ▪ 周史:
➢ 风为天于土上 ➢ 风为天于土上山也 ➢ 乾为玉,坤为布 ➢ 奉之以玉帛 ➢ 风行而著于土 ➢ 其在异国乎 ➢ 著在异国,必姓姜也
理性论
▪ 礼治哲学家认为,人们的行为符合仁、义 、礼、德的理性原则,才能取得元、亨、 利、贞的美善结果。

▪ 上九:亢龙有悔
加临卦的爻辞
▪ 初九:咸临,贞吉; ▪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 九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 九四:至临,无咎; ▪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 上六:敦临,吉,无咎。
周公编辑整理《周易》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第一,《周易》的基本思想,是变易中求不变。 首先肯定了客观变易的普遍真理,一旦在社会上 流行,客观上起着普及变易思想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