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钠铜(提高)

合集下载

知识讲解_反应热的核心知识(提高) - 副本

知识讲解_反应热的核心知识(提高) - 副本

总复习反应热的核心知识编稿:房鑫审稿:张灿丽【考试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

【考点梳理】要点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ΔH,单位:kJ/mol 或kJ·mol-12.反应热的表示方法:反应热用ΔH表示,其实是从体系的角度分析的。

能量环境,体系将能量释放给环境,体系的能量降低,因此,放放热反应:体系−−−→热反应的ΔH<0,为“-”。

能量体系,体系吸收了环境的能量,体系的能量升高,因此,吸吸热反应:环境−−−→热反应的ΔH>0,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见下图: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既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又能表明能量的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生成。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作用时,旧的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当生成物分子生成时,新的化学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吸收的总能量和放出的总能量总是有差距的。

如果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大,这是放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负”。

反之,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ΔH为“正”。

当ΔH为“负”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当ΔH为“正”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

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特定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

钠教学设计五条线

钠教学设计五条线

钠教学设计五条线一、引言在教学设计中,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教师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而钠教学设计五条线则是一个有助于教师设计高质量教学的指导原则。

二、导入阶段在教学设计中,导入阶段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时机。

教师需要通过准备丰富多样的导入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在引入钠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问题或生动的事例来引发学生对钠的好奇心,例如:“你知道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吗?”或者“你有听说过钠在火炉中的应用吗?”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为学习钠打下基础。

三、知识讲解阶段在教学设计中,知识讲解阶段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介绍钠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需要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钠的特性、性质、用途以及与其他元素的反应等。

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或实验演示等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钠。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设计一些问题或小练习,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加深对钠的理解。

四、实践操作阶段在教学设计中,实践操作阶段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重要环节。

在钠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制作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观察钠与氧气的反应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钠的性质和反应,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技巧。

同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归纳结论,加深对钠的理解和记忆。

五、拓展应用阶段在教学设计中,拓展应用阶段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重要环节。

在钠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钠的应用领域,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例如:“你认为钠在医学上有哪些应用?”或者“钠在化工行业中有怎样的作用?”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将所学的钠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总结和评价阶段在教学设计中,总结和评价阶段是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和反思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学习的要点和关键内容,并提出一些评价性问题,例如:“在学习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或者“你觉得本节课的设定和学习方式有何优缺点?”通过总结和评价的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钠学习的情况和问题,并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常见的碱(提高) 知识讲解

初中化学常见的碱(提高) 知识讲解

常见的碱(提高)责编:熊亚军【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碱的性质及用途;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知道碱的腐蚀性、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要点梳理】要点一、几种常见的碱1.碱: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及制备原理:【要点诠释】1.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所以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

利用这一性质,氢氧化钠固体可作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气体的干燥剂。

2.氢氧化钠固体有较强的腐蚀性。

使用氢氧化钠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皮肤、衣服被它腐蚀;实验时最好戴防护镜,防止溶液溅到眼睛里;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3.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并与水反应,所以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它和氢氧化钠都是碱性干燥剂(它们的混合物叫碱石灰),可以干燥H2、O2、N2、NH3等气体,但不能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要点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的通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OH-),所以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碱的通性。

2.碱的化学性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这类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如HCl+NaOH=NaCl+H2O、Ca(OH)2+Na2CO3=CaCO3↓+2NaOH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要点诠释】1.酸、碱溶于水形成溶液过程中会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离子;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氧根离子。

2.只有可溶性的碱的溶液,才能使指示剂变色;不溶于水的碱(例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皮塞。

4.因为在可溶性的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它们的水溶液均能导电。

知识讲解—钠铜(提高)

知识讲解—钠铜(提高)

高考总复习钠、铜1.掌握钠单质及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等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2.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了解焰色反应及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4.了解金属冶炼的方法。

5.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Na Na2SNa2ONa2O2NaOHNaClNa2CO3NaHCO32.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一、金属常识1.存在自然界中,金属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居第一位的是铝。

2.物理通性金属单质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通常情况下,除Hg外,其余金属单质都是固态,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3.原子结构与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左边和中间,属于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显还原性。

4.合金(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能:硬度比单一金属大;熔点比单一金属低;化学性质与单一成分不同;机械性能优于单一成分考点二、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PbH Cu Fe2+ Hg Ag Pt Au单质还原性还原性由强到弱:K >Ca>Na>Mg>Al>……阳离子氧化性氧化性由弱到强:K+<Ca2+<Na+<Mg2+<Al3+<Zn2+<Fe2+<...<H+<Cu2+<Fe3+<Hg2+<Ag+跟O2反应能被氧化,由易到难不能被氧化跟水反应能反应置换出氢气,由易到难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氢跟酸反应与稀硫酸、稀盐酸能反应置换出氢气,由易到难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产生氢气与王水反应跟碱反应仅Al、Zn能跟强碱水溶液反应跟盐反应先与水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后边的金属碱的热分解受热不分解受热分解常温分解自然界中存在化合态游离态主要冶炼方法电解法:K Ca Na Mg Al热还原法:Zn Fe Sn Pb、Cu热分解法:Hg Ag物理方法考点三、金属冶炼的方法1、电解法2、热还原法Fe2O3+3CO高温2Fe+3CO2MgO+C高温Mg↑+CO↑Fe2O3+2Al 高温2Fe+Al2O3(铝热反应) 3、热分解法2HgO△2Hg+O 2↑ 2Ag 2O△4Ag+O 2↑4、有些金属可以利用氧气从其硫化物中冶炼出来Cu 2S+O 2高温2Cu+SO 2(火法炼铜)Fe+CuSO 4=FeSO 4+Cu (湿法炼铜)5、物理方法:Pt 、AuAu 、Pt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知识讲解导学案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知识讲解导学案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知识讲解新课自主学习自学导引知识点一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具有①__________的金属光泽,可用小刀切割,说明钠①__________;钠的密度比水①___________,比煤油的密度①__________,因此可保存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中;钠的熔点①___________,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能力。

知识点二钠的化学性质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①__________,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①__________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①__________,表现出很强的①__________。

2.与氧气的反应: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①__________,是因为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物——①__________。

当对金属钠在空气中进行加热时,钠①__________,发出①__________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①__________。

3.金属钠还可以与其他非金属发生反应,如氯气、硫单质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与水的反应:(1)从物质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①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放入已经滴入酚酞的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银白色①很软①小①大①煤油或石蜡油①低①①一个①失去电子①还原性①变暗①氧化钠①剧烈燃烧①黄色 ①过氧化钠 ①22Na+Cl 2NaCl 点燃═ ①22Na+S Na S ═ ①氢氧化钠和氢气 ①222Na+2H O 2NaOH+H ↑═ ①222Na+2H O 2Na +2OH +H +-↑═ ㉑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钠及其化合物的说课稿

钠及其化合物的说课稿

钠及其化合物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钠及其化合物”。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 1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中的重要内容。

钠作为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钠的性质和相关化学反应,还能为后续学习其他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构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在教材编排上,先介绍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然后依次阐述了钠的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这样的编排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金属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但对于钠这种活泼金属的性质以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还比较陌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过氧化钠的氧化性等内容感到困惑。

不过,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这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理解钠的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差异。

(3)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钠的化学性质。

(2)过氧化钠的性质。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

《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2.学习钠的化学符号、原子量和电子结构;3.熟悉钠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4.掌握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教学重难点1.钠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2.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实验器材、安全防护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化学元素阶段性归纳和目标任务,引出今天将学习的元素——钠。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①记录学生对钠的初步了解,简单介绍钠的基本概念;②介绍钠的性质和应用,解释钠重要性。

2.钠的化学符号、原子量和电子结构①介绍钠的化学符号、原子量和电子结构,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并牢记笔记;②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学习者理解。

3.钠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①教师通过示意图或视频,演示钠的制备方法,让学生了解制备工艺;②钠在空气和水中的反应特点,包括外观变化、放热等。

三、实验环节(40分钟)1.安全注意事项①密闭手套操作;②穿戴防护服、护目镜等安全防护用品。

2.实验操作①制备钠;②观察钠的外观、撕裂铝皮等现象,分析反应特点;③允许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技能。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钠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着重强调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安全知识。

五、作业(5分钟)让学生思考钠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300字的应用报告,分享到学习共同体。

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反馈。

学生通过写作业和自评,巩固和提高知识点掌握情况。

高中化学选修3之知识讲解_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_提高

高中化学选修3之知识讲解_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_提高

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学习目标】1、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规程模型——简单立方堆积、钾型、镁型和铜型;2、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离子晶体的特征;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3、知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4、在晶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并了解研究晶体结构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勤于思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要点梳理】要点一、金属键【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金属键】1、金属键与电子气理论:①金属键:金属原子的电离能低,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阳离子整体共同吸引自由电子而结合在一起。

金属键可看成是由许多金属离子共用许多电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共价键,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

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

金属键是一种遍布整个晶体的离域化学键。

②电子气理论:描述金属键本质的最简单理论是“电子气理论”。

该理论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形成可与气体相比拟的带负电的“电子气”,金属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中。

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自由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金属阳离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金属晶体跟原子晶体一样,是一种“巨分子”。

小结:要点诠释:金属晶体的一般性质及其结构根源由于金属晶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或原子)排列很紧密,使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性质。

①状态:通常情况下,除Hg外都是固体;②有自由电子存在, 是良好的导体;③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传递热量,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④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可见光并能随时放出, 使金属不透明, 且有光泽;⑤等径圆球的堆积使原子间容易滑动, 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⑥金属间能“互溶”, 易形成合金。

高考一轮复习钠、镁、铝、铁、铜知识点总结

高考一轮复习钠、镁、铝、铁、铜知识点总结

高考命题方向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Na O 和22Na O 的对比,23Na CO 与3NaHCO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Mg 、Al 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试题在高考中不断增多,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及其正误判断、物质鉴别和推断、实验和化学计算不断出现。

3. Al 3+、Al(OH)3 、AlO 2-的相互转化及图像分析时,一是要明确反应原理,掌握反应规律;二是要弄清图像中的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及水平线的意义;三是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充分结合起来。

4.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要将铁的变价性质、Fe(OH)2的颜色变化、Fe 3+的检验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知识点1: 钠、镁 1、物理性质钠: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 3), 镁:镁是银白色金属,质较软,密度1.74g/cm 3, 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 是轻金属,硬度小。

割。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原子结构钠 镁 3、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氧气、氯气、硫、氮气)常温:4Na + O 2 == 2Na 2O, 2Mg + O 2 == 2MgO 加热:2Na + O 2 △Na 2O 2; Mg + Cl 2点燃MgCl 2 2Na + Cl 2 △2NaCl; 2Mg+CO 2点燃2MgO+C 2Na + S △Na 2S 3Mg + N 2点燃Mg 3N 2(2)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Mg + 2H 2O(沸水)== Mg(OH)2 + H 2 ↑ 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 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 酞,溶液变红。

(浮、熔、游、响、红)结论:从反应条件的难易判断出 金属性/还原性:Na>Mg (3)与酸反应2Na + 2HCl == 2NaCl + H 2↑ Mg + 2HCl == MgCl 2 + H 2↑Na 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 与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是酸中的H +与Mg 反应, 再与水反应。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讲解_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讲解_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讲解_高中化学焰色反应都有那些知识点呢?下面高考资源网就针对这个问题为同学们详细的介绍一下高中化学中这部分的知识点。

(一). 钠离子: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

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

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

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

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 钾离子: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金属的冶炼知识讲解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金属的冶炼知识讲解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金属的冶炼知识讲解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金属的冶炼知识讲解
金属的冶炼
(1)金属越活泼,冶炼难度越大,像钠、镁、铝等采用电解熔融法,像铁、铜等采用置换法,像银、金等可直接从自然界采用等等。

金属的使用早晚与金属的活动性以及在自然界的存在(游离态单质、化合态)有关,如最早使用的是铜器,其次是铁器,然后是铝器等。

(2)铁冶炼的主要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先通气再加热,停止加热后停气,袋装点燃掉尾气)、连接顺序等。

(3)冶炼中的保护气,如氩气、氢气等。

2020-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盐 化肥(提高)知识讲解及答案

2020-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盐 化肥(提高)知识讲解及答案

2020-202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盐化肥(提高)知识讲解及答案一、盐化肥选择题1.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①NH3+CO2+NaCl+X=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足()A.X的化学式为H2OB.NaHCO3受热易分解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反应②为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由2NaHCO3=Na2CO3+CO2↑+H2O可知,NaHCO3受热易分解,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反应②2NaHCO3=Na2CO3+CO2↑+H2O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由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以推测出水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从而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选项A正确;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氧化铜和氢气反应变成铜,质量减少16份,玻璃管内有水会导致实际减少质量偏小,算出来氧化铜偏小,铜的质量分数偏大,选项B不正确;C、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不能还原CuO,但是可以将铜氧化,也可以测量质量变化,从而推测出铜的质量,选项C正确;D、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的质量,可推算出Cu2(OH)2CO3的质量分数,选项D正确。

钾钠钙镁铝 铜

钾钠钙镁铝 铜

钾钠钙镁铝铜
“钾钠钙镁铝铜”通常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主族和第二主族的部分元素,包括钾(K)、钠(Na)、钙(Ca)、镁(Mg)、铝(Al)和铜(Cu)。

这些元素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作用。

钾是一种活泼的碱金属元素,常用于化肥、电池和玻璃制造等领域。

钠也是一种碱金属元素,在化学工业、食品加工和核反应堆中都有广泛应用。

钙是一种银白色的碱土金属,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在建筑、食品和医药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镁是一种轻质的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铝是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是制造飞机、汽车和航天器等的重要材料。

铜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电气、建筑和装饰品等领域。

这些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性质和应用对于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知识讲解—中和滴定(提高)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知识讲解—中和滴定(提高)

高考总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提高)【考纲要求】1.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

2.了解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方法。

3.能运用滴定原理对其他类型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考点梳理】考点一、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浓度的实验方法。

2、原理:以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反应为例,C1、V1、C2、V2分别代表酸碱的浓度和体积,二者完全中和时存在定量关系:H++ OH- = H2O1mol 1molC1V1C2V2C1V1=C2V2利用以上关系,测出其中的V1或V2,即可得未知酸或碱溶液的浓度C2或C1。

说明:(1)完全中和的含义为:n H+=n OH—,而不一定是pH=7。

(2)其它酸碱中和都有相应的定量关系,均可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浓度。

HCl,H2SO,H3PO考点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石蕊试液红色5紫色8蓝色酚酞试液无色8.2粉红10红色甲基橙红色 3.1 橙色 4.4黄色2、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滴碱用甲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来说,酸−−→滴酸用酚酞为佳。

若酸碱有一方是弱的,则应根据中和所得盐的pH来确定选用哪种指示剂,橙为佳;碱−−→一般来说,强酸与弱碱用甲基橙,强碱与弱酸用酚酞。

要点诠释:①石蕊试液不宜做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变色不明显)。

②指示剂变色的pH值范围尽可能与生成盐的水解得到溶液的pH值吻合。

③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滴定管中装有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锥形瓶中盛放一定量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液中预先加有几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

把滴定管中溶液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酸碱中和反应完全时,随着酸碱中和百分数的上升,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中和,开始时由于被中和的酸或碱浓度较大,加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

知识讲解 物质的分类(提高)学生

知识讲解 物质的分类(提高)学生

物质的分类【要点梳理】要点一、简单分类法1.分类法的涵义: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且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它也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分类能帮助人们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物品或信息,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方便的工作方法。

在社会生活、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化学研究领域,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2.分类的方法: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

要点诠释:分类中要注意的问题(1).确定分类的标准当分类的标准确定后,同类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举一反三;对不同类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2).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如“交叉分类”法),以弥补单一分类法的不足,提供关于事物的更多方面的信息。

例如,利用交叉分类法,Na2CO3既可以是钠盐,也可以是碳酸盐。

又如,以下四种酸的交叉分类见下图:(3).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即采用“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确定更细的标准,对同一类物质进行再分类。

这种分类法便于系统认识物质,强调了不同类别物质的内在联系,每一类物质之间没有交叉关系,培养了思维的系统性和严谨性。

要点二、化学物质的树状分类法要点诠释:【高清课堂:物质的分类】1.氧化物:(1)氧化物的分类从组成元素分:金属氧化物,如CuO、Al2O3;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从性质上分:(2)注意:①.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H2O属不成盐氧化物;②.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属酸性氧化物;③.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属金属氧化物;④.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酸:按酸是否含氧元素,可分为H2SO4按照上面的分类可以是二元酸、强酸、稳定性酸、难挥发性酸。

高中化学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性质解析及知识点汇总

高中化学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性质解析及知识点汇总

NaCO3+CO2+H2O=2NaHCO3
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 业,洗涤
不反应 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胃酸过多
4、焰色反应
(1)定义:许多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实验步骤:a.点燃酒精灯(一点)b.将铂丝放入稀盐酸中清洗,在放到火焰上灼烧,直至火焰呈现原 来的颜色(二洗烧)c.用铂丝蘸取固体或液体待测物,灼烧、观察。若是钾元素,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三蘸烧)。d.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放在火焰上烧至原色,放回原处(四洗烧)。
用途
Na-K 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
2.钠的氧化物及性质比较
物质 颜色、状态 类别 化合价 电子式 制取原理 化学键类型 与水反应 与 CO2 反应 与盐酸反应 用途 保存
氧化钠(Na2O) _________固体 碱性氧化物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Na+O2=====2Na2O 离子键 Na2O + H2O==2NaOH Na2O + CO2==Na2CO3 Na2O + 2HCl==2NaCl + H2O 可制烧碱 密封
二、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1.镁的性质
化学名称
物理性质
化 学 性 质
镁 硬度及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的银白色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表面均有一
层致密的氧化膜。
与氧气反应
2Mg+O2 →2MgO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Mg+Cl2点燃 MgCl2
与水反应
Mg+2H2O
M g ( O H ) 2 +H2↑

高中生物钠元素的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钠元素的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钠元素的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钠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钠元素的摄入途径和摄入量。

3. 认识钠元素摄入过量对健康的危害。

4. 增进学生对平衡膳食的认识,并提倡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教学内容:1. 钠元素的概念及在人体中的作用。

2. 钠元素的主要摄入来源。

3. 钠元素的摄入量及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引导学生思考,问:你们知道钠元素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身体中起什么作用?2. 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钠元素的认知和了解。

二、知识讲解:1. 介绍钠元素的概念和作用,如维持体液和酸碱平衡、神经传导等。

2. 讲解钠元素主要摄入来源,如盐、调味品、方便食品等。

3. 讨论钠元素的适量摄入量和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危害,如高血压、水肿等。

三、案例分析:1. 分发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析钠元素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危害。

2. 汇总学生的思路和结论,做出总结和解释。

四、讨论互动:1. 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合理摄入钠元素,避免过量摄入。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日常饮食中合理摄入钠元素的方法和经验。

五、总结提升: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钠元素的重要性和适量摄入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提升对健康饮食的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钠元素的重要作用,掌握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并增强对健康的重视意识。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点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点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1、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是一种 银白 色的固体,密度比煤油 大 ;硬度 小 ,在空气中很快 变暗 ,钠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 Na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 +O 2===2Na 2O 。

(2)将钠加热,观察到钠先熔化成小球,然后剧烈反应,火焰呈 黄 色,生成了 淡黄 色固体,该固体物质是 Na 2O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O 2=====△Na 2O 2 。

(1)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与O 2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现象 不同 ,产物 不同 。

2、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钠浮在水面上(浮) 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熔)钠的熔点低 ,反应放热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最后完全消失(游) 反应产生的气体(H 2) 推动小球运动与水反应发出嘶嘶响声(响)钠与水反应剧烈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色(红)反应生成碱(NaOH)(1)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 和H 2,反应中氧化剂是 H 2O ,还原剂是 Na ,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H +反应。

(2)反应方程式①化学方程式:①2Na +2H 2O ===2NaOH +H 2↑ ; ②离子方程式:2Na +2H 2O ===2Na ++2OH -+H 2↑ 。

3、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1)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 2CO 3粉末,此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与现象:(2)发生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①4Na +O 2===2Na 2O ②Na 2O +H 2O===2NaOH④2NaOH +CO 2===Na 2CO 3+H 2O , 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 ⑤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物质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组成结构 由Na +与O 2-构成,Na +与O 2-数目比为 2∶1由Na +与O 2-2构成,Na +与O 2-2数目比为2∶1 氧元素化合价-2 -1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色、态 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生成条件 Na 与O 2在常温下反应 Na 与O 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热稳定性 不稳定,易转化为Na 2O 2 较稳定与H 2O 反应 Na 2O +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 +O 2↑ 与CO 2反应 Na 2O +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与H +反应 Na 2O +2H +===2Na ++H 2O2Na 2O 2+4H +===4Na ++2H 2O +O 2↑ 用途 用于制备NaOH 等可作漂白剂(漂白织物等)、强氧化剂、供氧剂(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联系加热时可发生反应:2Na 2O +O 2=====△2Na 2O 22、Na2CO3与NaHCO3性质的比较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粉末(Na2CO3·10H2O为晶体)细小、白色粉末溶解性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比Na2CO3小溶液的酸碱性显碱性显碱性热稳定性稳定,受热难分解;但结晶碳酸钠(Na2CO3·10H2O)易风化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与酸反应(与HCl)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速率比Na2CO3快)与碱反应[与Ca(OH)2、NaOH]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与NaOH不反应)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NaHCO3+NaOH===Na2CO3+H2O 与可溶性钙盐、钡盐反应(与CaCl2、BaCl2)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不反应相互转化Na2CO3CO2+H2O①固加热,②液NaOHNaHCO3用途用于玻璃、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等工业制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3、侯氏制碱法(1)原料:氨、氯化钠。

知识讲解—钠铜(基础)

知识讲解—钠铜(基础)

高考总复习钠、铜编稿:房鑫审稿:张灿丽【考纲要求】1.掌握钠单质及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等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2.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了解焰色反应及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4.了解金属冶炼的方法。

5.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知识络】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2.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梳理】考点一、金属常识1.存在自然界中,金属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居第一位的是铝。

2.物理通性金属单质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通常情况下,除Hg外,其余金属单质都是固态,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3.原子结构与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左边和中间,属于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显还原性。

4.合金(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能:硬度比单一金属大;熔点比单一金属低;化学性质与单一成分不同;机械性能优于单一成分考点二、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考点三、金属冶炼的方法1、电解法2、热还原法Fe2O3+3CO高温2Fe+3CO2MgO+C高温Mg↑+CO↑Fe2O3+2Al 高温2Fe+Al2O3(铝热反应)3、热分解法2HgO△2↑ 2Ag 2O△4Ag+O 2↑4、有些金属可以利用氧气从其硫化物中冶炼出来Cu 2S+O 2高温2Cu+SO 2(火法炼铜)Fe+CuSO 4=FeSO 4+Cu (湿法炼铜)5、物理方法:Pt 、AuAu 、Pt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考点四、钠及其化合物【高清课堂:356175钠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⑴钠的物理性质⑵钠的化学性质:强还原性(Na —e -= Na +) ①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A :与氧气:4Na+O 2=2Na 2O(变暗); 2Na +O 2 Na 2O 2(淡黄色固体)B :与氯气:2Na+Cl 22NaCl(白烟)C :与S :2Na+S Na 2S 要点诠释:钠在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 2O −−→Na 2O →NaOH →NaOH(aq)2CO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 现象:银白色→变暗→白色固体→溶液→白色块状→白色粉末②钠与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 2Na+2H ↑③钠与酸的反应: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而不能认为是钠 先跟水反应,生成的NaOH 再跟酸中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钠、铜编稿:房鑫审稿:张灿丽【考纲要求】1.掌握钠单质及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等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2.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了解焰色反应及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4.了解金属冶炼的方法。

5.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知识网络】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NaNa2SNa2ONa2O2NaOHNaClNa2CO3NaHCO32.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梳理】考点一、金属常识1.存在自然界中,金属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居第一位的是铝。

2.物理通性金属单质一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通常情况下,除Hg外,其余金属单质都是固态,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3.原子结构与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左边和中间,属于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显还原性。

4.合金(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性能:硬度比单一金属大;熔点比单一金属低;化学性质与单一成分不同;机械性能优于单一成分考点二、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活动顺序K Ca NaMg Al ZnFe Sn Pb H Cu Fe2+ Hg Ag Pt Au单质还原性还原性由强到弱:K >Ca>Na>Mg>Al>……阳离子氧化性氧化性由弱到强:K+<Ca2+<Na+<Mg2+<Al3+<Zn2+<Fe2+<...<H+<Cu2+<Fe3+<Hg2+<Ag+跟O2反应能被氧化,由易到难不能被氧化跟水反应能反应置换出氢气,由易到难不能置换出水中的氢跟酸反应与稀硫酸、稀盐酸能反应置换出氢气,由易到难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产生氢气与王水反应跟碱反应仅Al、Zn能跟强碱水溶液反应跟盐反应先与水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后边的金属碱的热分解受热不分解受热分解常温分解自然界中存在化合态游离态主要冶炼方法电解法:K Ca NaMg Al热还原法:ZnFe Sn Pb、Cu热分解法:Hg Ag物理方法考点三、金属冶炼的方法1、电解法2、热还原法Fe2O3+3CO高温2Fe+3CO2MgO+C高温Mg↑+CO↑Fe 2O 3+2Al高温2Fe+Al 2O 3(铝热反应)3、热分解法2HgO△2Hg+O 2↑ 2Ag 2O△4Ag+O 2↑4、有些金属可以利用氧气从其硫化物中冶炼出来Cu 2S+O 2高温2Cu+SO 2(火法炼铜)Fe+CuSO 4=FeSO 4+Cu (湿法炼铜)5、物理方法:Pt 、AuAu 、Pt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考点四、钠及其化合物【高清课堂:356175钠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状态 颜色 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固体 银白色较小(比水大) 较小(比水小)较低(用酒精灯加热,很快熔化)是电和热的良导体⑵钠的化学性质:强还原性(Na —e -= Na +) ①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A :与氧气:4Na+O 2=2Na 2O(变暗); 2Na +O 2Na 2O 2(淡黄色固体)B :与氯气:2Na+Cl 22NaCl(白烟)C :与S :2Na+SNa 2S要点诠释:钠在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 2O −−→Na 2O →NaOH →NaOH(aq)2CO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 现象:银白色→变暗→白色固体→溶液→白色块状→白色粉末②钠与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 2Na+2H 现象概述 现象描述 原因浮 浮在水面 钠的密度比水小 游四处游动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熔熔化成银白色小球钠的熔点较低,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响发出咝咝的响声钠与水反应剧烈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③钠与酸的反应: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而不能认为是钠先跟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跟酸中和。

钠投入足量盐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Cl==2NaCl+H2↑,离子方程式是:2Na+2H+==2Na++H2↑。

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先考虑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

总反应方程式为:2Na+CuSO4+2H2O==Cu(OH)2↓+H2↑+Na2SO4。

⑤Na可与某些有机物反应:2CH3COOH+2Na→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6H5OH+2Na→2C6H5ONa+H2↑;⑶钠的保存和取用要点诠释:由于钠极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发生反应,所以保存钠应隔绝空气和水。

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①钠极易与空气中的O2、水蒸气反应;②钠不与煤油反应;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沉于底部。

钠不能保存在汽油、CCl4中,因汽油易挥发,CCl4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大,起不到隔离O2和H2O的作用。

(4)钠的存放和取用。

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黄豆粒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5)钠的用途:①冶炼金属:TiCl4+4Na Ti+4NaCl;②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③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

2、钠的重要化合物名称和化学式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氢氧化钠(NaOH)颜色和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无色固体类别碱性氧化物离子化合物过氧化物离子化合物碱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氧元素化合价-2 -1 -2化学键离子键离子键、非极性键离子键、极性键稳定性不稳定比Na2O稳定稳定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不反应与酸反应 Na 2O+2HCl =2NaCl+H 2O 2Na 2O 2+4HCl =4NaCl+O 2↑+2H 2ONaOH+HCl =NaCl+H 2O 与酸酐反应 Na 2O+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2NaOH+CO 2=Na 2CO 3+H 2O NaOH+CO 2=NaHCO 3 用途制氢氧化钠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化工原料、制纸浆、肥皂要点诠释:Na 2O 2的强氧化性:能氧化SO 2、FeCl 2、H 2S 、Na 2SO 3等,因其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

⑵Na 名称和化学式 碳酸钠(Na 2CO 3) 碳酸氢钠(NaHCO 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颜色和状态 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水中溶解性 易溶 易溶(比Na 2CO 3溶解度小) 热稳定性 稳定不稳定:2NaHCO 3Na 2CO 3+CO 2↑+H 2O与酸反应 CO 32-+H +=HCO 3-HCO 3-+H +=H 2O+CO 2↑HCO 3-+H +=CO 2↑+H 2O与某些碱反应 Ba(OH)2+Na 2CO 3=BaCO 3↓+2NaOH NaHCO 3+Ca(OH)2=CaCO 3↓+NaOH+H 2O2NaHCO 3+Ca(OH)2=CaCO 3↓+Na 2CO 3+2H 2O 与某些盐反应 BaCl 2+Na 2CO 3=BaCO 3↓+2NaCl NaHCO 3+NaHSO 4=Na 2SO 4+H 2O+CO 2↑ 与CO 2反应 Na 2CO 3+CO 2+H 2O =2NaHCO 3不反应相互转化Na 2CO 3NaHCO 3CO 2;HCl NaOH;制法 2NaOH+CO 2=Na 2CO 3+H 2O NaOH+CO 2=NaHCO 3鉴别 加酸产生CO 2加BaCl 2或C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 加酸产生CO 2较Na 2CO 3快加BaCl 2或CaCl 2溶液无白色沉淀 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发酵粉、治胃酸过多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若将盐酸逐滴缓慢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H ++CO 32-=HCO 3-;HCO 3-+H +=H 2O+CO 2↑。

现象:开始无气体生成,滴加到一定量后出现气体。

若将碳酸钠逐滴缓慢滴加到盐酸中:2H ++CO 32-=H 2O+CO 2↑。

现象:立即出现气泡。

(常用来相互鉴别)3名称和符号 锂(Li ) 钠(Na ) 钾(K ) 铷(Rb ) 铯(Cs ) 原子序数311193755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Li·Na·K·Rb·Cs·主要化合价+1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电子不同点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递增:Li<Na<K<Rb<Cs离子半径依次递增:Li+<Na+<K+<Rb+<Cs+单质还原性依次递增:Li<Na<K<Rb<Cs阳离子氧化性依次递减:Li+>Na+>K+>Rb+>Cs+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银白色固体密度0.534g/cm30.97g/cm30.86g/cm3 1.523g/cm3 1.879g/cm3熔沸点依次递减:Li>Na>K>Rb>Cs化学性质跟氧气反应Li2O Na2O、Na2O2产物复杂跟卤素反应2M+X2=2MX(M、X2分别表示碱金属、卤素)跟硫反应2M+S=M2S与水反应2M+2H2O=2MOH+H2↑反应剧烈程度:Li<Na<K<Rb<Cs 与酸反应2M+2H+=2M++H2↑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SO4+2H2O==Cu(OH)2↓+H2↑+Na2SO4制法2MCl2M+Cl2↑(K:Na+KCl K↑+NaCl)要点诠释:碱金属元素的一般规律与特殊性质(1)常温下碱金属很容易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也易与水蒸气反应,故碱金属需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Li的密度小于煤油,只能封于石蜡中)。

(2)碱金属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由于其活泼性不同,其产物亦不同。

锂燃烧只能生成氧化锂(Li2O),钠燃烧生成Na2O2,钾、铷、铯等燃烧时主要生成超氧化物,即KO2、RbO2、CsO2。

(3)碱金属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密度逐渐增大,但K的密度0.862 g·cm-3反比钠的0.971 g·cm-3小。

(4)一般来说,酸不稳定,其对应的盐也不稳定(如HNO3不稳定,硝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碳酸不稳定,但其对应的钠盐(Na2CO3)却稳定。

(5)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大于正盐,但NaHCO3的溶解度却比Na2CO3小。

(6)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K等除外。

考点五、焰色反应1、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