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下行的成因及治理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与对策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与对策回顾建国60年来经济发展的道路,屡屡受到结构失衡的困扰,调整经济结构多次被列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文革期间的“抓革命促生产”,70年代后期的“洋跃进”, 80和90年代经济过热中,都伴随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经济运行难以为继,不得不开展调整或整顿。
十四大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结构性矛盾一度缓解。
但加入WTO后,我国在全球化冲击下,以内外需失衡为代表的经济结构问题再次凸现。
可见,结构失衡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顽症之一,必须从体制机制上研究治本之策。
一、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基本特征结构失衡与结构矮化是我国经济60年来的常态。
当前的经济结构失衡,带有进入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在国内生产能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内需不足,外需下滑。
既有工业内部的失衡,也有产品结构的失衡;既有存量失衡,也有区域间的失衡。
1、低水平产能过剩与高技术产品短缺并存目前,我国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并可能导致基础设施部分能力闲置。
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
2009年6月,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达到1.6亿吨,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73.1%。
但一批钢铁项目未批先建或违规建设。
中央电视台2009年9月6日《经济半小时》报道,上半年全国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已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倘若这些产能全部实现,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特种钢材;多晶硅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国外大企业手中,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国内企业扮演的仅仅是赚取“加工费”的角色。
2、资源不足与廉价使用并存人均份额少是中国资源的基本国情。
截止2005年,我国人均水平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人均耕地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3%,淡水为27%,森林为14%,草地为32%,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1%、4.5%,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6、1/6、1/9。
中国经济放缓原因及建议
中国经济放缓原因及建议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内需求减弱、外部环境变化、结构性问题、政策调整等。
国内需求减弱是中国经济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居民消费需求增速放缓。
投资增速也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另一方面是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投资规模减少。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是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之一。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之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都对中国的外部需求和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经济结构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依赖于投资和出口,对消费需求的依赖相对较低。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消费的贡献率,以稳定经济增长。
政策调整也是导致中国经济放缓的一个原因。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遏制资产泡沫等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限制房地产购买、加强金融监管等。
这些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中国经济放缓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内需扩大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民生等方式,鼓励居民增加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提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实现经济增长的多元化。
加强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贸易便利化,培育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协调。
政府应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及时进行调整,保持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避免出现大幅波动。
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化解。
通过加大内需扩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对外开放以及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努力,中国经济将能够逐渐稳定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波动的原因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h-,,-朱百毅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3期1k}1110eco肿lIlic8&盹咙呼mem瞰:searchN0.320cr7波动的原因分析(广两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20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分为5个周期,并且就每个周期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同时深入分析了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
最后指出,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存在着自我膨胀的特点,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中国经济波动是投资和消费需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周期;消费;投资Abstract:Thepaper劂ewedme20ye一¥devel()pmentofCIline阮econ∞呵af【ertlleRef商mtion明df撕|Ildfiveeco肿商ccycl嘴Witllintho∞20yBars.FunllenIlnre,thech嘲ctefistics0feachecon丽ccyclewere鲫alyzedandt}le代a¥onwhytIloseecor帕Inicnuct嘶onswereh硼叩酬was矛venintIlispaper.The舢lusi咖are,tIIeco璐llITlption锄dtIleinvesnI把ntdPmandsinRd曲Ilationperiodwer;eself—inllated,theeoo∞mic掣明恤w鹊ac叫lye衄劬Ued蚰dt11e蚴n0II】icnuctuatio璐眦theresIlltofinteractionbetweentllecomumlPti蚰锄dⅡ屺iIIvlesⅡI伧mde咖ld8觚dt}地e(籼Illic殍uwthcon砌.鼬卵帅rds:Refonnadon;‰rniccycle;ConsuHlption;InvesⅡnent1引言财富的增长一直是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甚至在早期,财富被认为是经济学研究的唯一对象,显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并不知道如何精确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几乎都可以归结为政治经济学家,他们更多的足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财富作用、产生和分配。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经济衰退和复苏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经济衰退和复苏的原因和应对策略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经济衰退和复苏的原因和应对策略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周期性波动。
这种波动由经济衰退和复苏两个阶段组成。
本文将探讨经济衰退和复苏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经济衰退的原因经济衰退通常是由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衰退原因:1.需求不足:当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支出减少时,市场需求减弱,导致经济放缓甚至衰退。
2.金融危机:金融体系发生重大变动,如银行倒闭、金融市场崩溃等,可能引发经济崩溃。
3.供应冲击: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导致供应链中断或恶化,造成资源短缺和生产能力下降,使经济陷入衰退。
4.财政政策不当:政府支出过多或收入不足,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加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
二、经济复苏的原因经济复苏是指经济从衰退状态逐渐恢复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促使经济复苏的原因:1.货币政策调整: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复苏。
2.政府支持措施: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增加投资等手段鼓励经济活动,加速经济复苏。
3.外部需求增加:国际市场的需求增长可以促进出口和工业增长,推动经济复苏。
4.资源重新配置:经济衰退时,低效资源将被淘汰,为高效资源的再分配创造机会,从而促进经济复苏。
三、应对经济衰退的策略当经济面临衰退时,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以最小化损失并加速复苏。
1.财政政策的灵活运用: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税等方式来提高购买力和市场需求,刺激经济活动。
2.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释放流动性等手段,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3.加强就业保障:提供就业培训和转岗支持,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减轻衰退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4.鼓励创新和技术升级:加大在科技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复苏。
四、应对经济复苏的策略当经济开始复苏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制定相应的策略来确保复苏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试谈我国发生的三次经济危机
[论文摘要]:论文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也可能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并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曾经发生的三次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社会主义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应如何避免等。
[关键词]:我国、三次、危机[论文]: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否也发生经济危机问题,现在理论界中争论不休。
本文拟就我国曾经发生过的三次经济危机,谈一点浅薄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斯大林同志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那里所发生的经济危机、商业危机和财政危机,都只是触及个别资本家集团。
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另一种情况。
商业和生产中的每次严重停滞,我国经济中的每个严重失算,都不会只以某种个别危机来结柬,而一定会打击到整个国民经济。
每次危机,不论是商业危机、财政危机或工业危机,在我们这里都可能变成打击全国的总危机。
”①斯大林所说的情况,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都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危机的形态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同。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的时间还很短,建国40年来,虽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受的挫折也很大,走了不少弯路。
我们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为鉴戒,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为此,对于我国何时曾发生过经济危机,危机的表现如何,其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认识等问题的探讨,仍是十分必要的。
二、危机的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短短三年中就医治了多年战争的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接着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于一九五七年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我们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
尔后就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党的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急于求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出现了混乱状态,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一九五九年冬的农业危机开始,后来发展到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年的工业危机。
中国经济减速原因与出路
中国经济减速原因与出路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是长期实行凯恩斯政策产生的GDP 初次分配格局扭曲、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升和长期过度投资的结果。
中国经济发展的出路是摒弃投资、保GDP增长发展模式,切实关注民生,改革半管制、半市场的政府公司化管理模式,适时放弃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同时也要扩大外需,切实做到城乡统筹,着重发展县域经济以及做好收入分配的改革等。
强调政府应该主动将GDP增长率再降低一些,给各级政府、地方官员一个导向,不要盲目追求GDP增长率,而应该关注民生与注重质量。
关键词:凯恩斯政策;初次分配格局;扩大外需;城乡统筹;收入分配改革一、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仍在预料之中。
有一些观点认为已经超出了预料,希望政府出台一些适应的措施。
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
从近期公布的数字来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虽然下行的压力短时期还难以改变,但不会出现硬着陆。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内需、外需增长乏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不足。
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动力是内需和外需。
所谓“三驾马车”中的投资不是原动力,应该由内需和外需的规模来决定投资的规模。
内需与外需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困难的根本问题。
二是财政货币政策。
认为这几年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失误的,导致金融风险在不断加剧。
近段时间所谓的“钱荒”已经给了我们一个预警。
三是长期依赖投资保增长(即保GDP的增长),导致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产生的问题长期实行凯恩斯政策产生了两个问题。
一是导致GDP初次分配格局扭曲,二是导致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升。
1. GDP初次分配格局扭曲4万亿元的投资应该说有很多的后遗症,短时期之内消化这些后遗症的可能性不大。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实际上就是我们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结果。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因为现行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是从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连续了15年。
1957年到1962年经济下滑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957年到1962年经济下滑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957年到1962年,我国经历了一段持续下滑的经济衰退期,这段时期经历了国计民
生的极大困难,贫困问题尤为突出。
面对经济下滑,我们一直在探寻其中的原因,以及吸
取这些经验教训,以防止未来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首先,经济下滑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经济衰退,存
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是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问题,政府政策造成国内严重的流动性紧缩,
并失去了市场信心。
三是我国无法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经济发展和技术改革乏力,
经济不发达,投资低迷,收入差距加大。
其次,我们可以从这段经历中吸取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是理
性看待改革,有效平衡宏观稳定和短期增长目标。
二是完善宏观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三是推广和改进市场经济机制,以提高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促
进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同时,还要重视经济改革的结构性思考,从源头上加强技术改革,推动有效的产业转
型升级,改善投资环境激励和鼓励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从而把我国放在世界经
济上的核心位置。
最后,坚持优先发展实体经济,有效弥补虚拟经济发展带来的缺陷,推动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以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以及持久有效的经济发展,这就
是我们从1957年到1962年经济下滑期吸取的经验教训。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困境与解决途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
然而,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境,例如经济下行压力、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等。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和解决途径。
一、经济下行压力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这主要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出口和基建投资模式已经达到了极限。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为解决经济下行压力,中国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过度依赖出口和基建投资转向内需消费。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加速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增加家庭和个人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质量。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又一个难题。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低端制造业为主导,而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中国经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从长远来看,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积极着手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支持他们在关键领域进行创新,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
三、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的产业生产模式和能源消耗方式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这污染不仅是对人民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政策,采取了多种手段,如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科研投资、升级生产技术、改善环境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切实努力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提高环保技术,培养环保意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当前,中国面临许多经济发展的困境,解决这些困境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
当前经济下行的原因及对策ppt课件
1.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方向是简政放权 。
2.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方向是混合所有 制
3.价格体系改革:主要是交给市场来决 定价格。
4.金融体制改革:包括主体要多元化, 不能光是国有,也得让民间资本参与进 来;利率得市场化,也就是价格放得开 ;汇率得国际化;股市得规范化等。
“新常态”用来描述在金融危机之后, 经济恢复所经历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精品课件
四、“新常态”概念提出的背景
对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的梳理 用理论来把握经济的发展规律
精品课件
四、“新常态”概念提出的背景
1.对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的梳理
自1998年以来,我们找到了两个新 的增长点,一个是房地产开发投资, 另一个是汽车行业。如果这两个动力 衰竭,就会导致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 下降。
精品课件
六、从宏观角度分析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新思路:
1 稳增长 在明确稳增长目标和理念后,接下
来就是在措施上怎样去实现稳增长 。 近两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也适当做出了微调,提出财政政策 要更有力度。
精品课件
六、从宏观角度分析新常态
2 调结构 增长速度下滑的背后,也反映出结
构是需要调整的。所以我们要在当 前调结构的背景下,培育新的增长 点。
精品课件
六、从宏观角度分析新常 态
从国家生命周期角度来看“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新思路
精品课件
六、从宏观角度分析新常态
提出新常态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新的形 势下,我们在宏观上和微观上的发展 思路都得变。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说, 更多的应该侧重于宏观方面的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份的讲话 中提出“新常态”一词,同时强调, 进入这种新常态,并没有改变国家的 发展,我国仍然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 期中,国内的条件也能够推动中国的 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因此,在新常态 时期,需要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 经济结构。
中国经济放缓原因及建议
中国经济放缓原因及建议1. 引言1.1 中国经济放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势。
中国经济放缓已经开始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中国经济的放缓将影响到全球各国的出口市场。
许多国家依赖中国市场的需求来维持其出口业务,因此中国经济放缓将导致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减少,进而影响到它们的经济增长。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投资目的地,许多跨国公司都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或办事处。
中国经济放缓可能导致这些公司的盈利减少,进而影响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表现。
中国市场的放缓也会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全球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
中国经济放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具有挑战性,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通过深化合作,加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才能应对中国经济放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2 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可以追溯至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曾一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2018年和2019年的GDP增速分别为6.6%和6.1%,创下了近30年来的新低。
这种经济放缓现象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主要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中国面临着金融风险加剧的挑战,高杠杆率、影子银行等问题长期存在,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导致经济增长受阻。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贸易摩擦、全球经济低迷等因素都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了影响。
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老龄化等,这些结构性问题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推进改革开放等措施来解决。
只有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经济才能迎来持续稳定的增长。
2. 正文2.1 金融风险引发经济放缓金融风险是导致中国经济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济增长下行原因与对策考虑
经济增长下行原因与对策考虑2015-04-17 00:00:00 归档在我的博文 | 浏览17704 次 | 评论0 条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态势,比一般预期的情况更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出合理应对,必须准确判断形势。
一、经济下行的原因分析1.经济转型是出口减缓的主要原因出口减缓比预期严重。
2014年出口只增长4.9%(今年1-2月增速高,是基数低所致,不代表趋势)。
其中一般贸易情况尚好,近年来降幅大的主要是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
这说明我国出口产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而靠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组合优势的新竞争力尚在形成中,需要时间。
2. 反腐和改革产生积极效果,但伴随短期阵痛强有力的反腐大大减少了各级政府三公消费和腐败支出。
新的改革措施对地方借债进行约束,减少了地方政府不计后果的盲目借贷和投资。
这两者意义重大,长期向好,短期会因政府消费和投资减速而影响增长率。
这是暂时的。
3. 投资空间饱和是固定资产投资减速的主要原因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过去十年在20%以上,2014年降至15%。
转型期减少无效投资是完全必要的。
但近期经济增长减速快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投资空间饱和。
房地产更突出,去年全国商品住宅竣工面积增长3%以下,销售面积下降9%,新开工面积下降14%。
这是长期投资过度、供给饱和所致。
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宽松货币或大规模政府投资刺激经济、保短期增长,不仅无效,还会妨碍结构调整。
二、深层原因是结构失衡和体制缺陷我国大致自2000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货币供应均加速上升,2009-2012年期间更是急剧膨胀。
2014年与2000年相比,投资规模从3万亿元猛增至50万亿;贷款规模从10万亿增至87万亿;货币供应(M2)与GDP之比从1.35倍增至1.93倍,这一比例已远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
2000-2013年,总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各上升了13个百分点,大致占到GDP的一半;居民消费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只占到GDP的36%。
三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及解决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
具体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混乱和瘫痪。
1900~2008年全球发生较严重的经济危机20多次,其中最典型的经济危机有三次:1929年金融危机、1987年滞胀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下面分别介绍其成因及解决方案:(一)1929年金融危机:本次金融危机习惯上被叫做世界经济大危机,是1929~1933年间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的、迄今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
一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由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使经营者忽视市场需求,而盲目扩大投资,造成生产过剩投资过度需求不足,造成生产过剩,从而影响了市场供求关系。
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
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应对政策措施:英美法等国主要采取加强国家干预政策;德国日本主要采取军事化政策,实施对外侵略。
其中最为出色的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首先从金融方面开始,1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
2为了恢复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整顿银行,并监督银行的重新开业等。
罗斯福政府维护并加强了美国金融资本的私人所有制,也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制度的管理与控制。
在农业方面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
政府投资兴办公共工程,吸收大量劳动力,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并对失业人员进行救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中国商界》2010年9月总第206期·1 1 9·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主要是国民收入)的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扩张阶段和衰退阶段。
当经济活动处于扩张阶段时,往往体现为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和就业的上升,当经济活动处于衰退阶段时,上述四个指标就会下降。
对经济周期形成原因的研究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西方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内生论和外生论。
内生论认为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是经济体系内某种因素引起,如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理论等等。
外生论则认为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是经济外某种因素引起的,如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等等。
近年来西方学者对经济周期形成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 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及形成原因等方面。
本文旨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经济周期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年实际GDP增长率,根据经济周期划分的峰-峰法,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
第一个经济周期是1979年至1984年,第二个经济周期是1984年至1987年,第三个经济周期是1987年至1992年,第四个经济周期是1992年至2007年,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五个经济周期,根据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如果不出现意外,第五个经济周期已于2009年见底,目前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周期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各周期波长长短不一,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经济周期(1979-1984)波长五年,第二个经济周期(1984-1987)波长三年,第三个经济周期(1987-1992)波长又是五年,前三个经济周期波长平均为4.3年,属于短周期,但第四个经济周期(1992-2007)波长长达十五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周期性波动。
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特点1. 快速增长期改革开放初期的20年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中国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以及国内资本的投入。
这种快速增长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
2. 高波动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和国际贸易的扩大,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波动的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出现明显的波动,GDP增速从20%以上下降至5%左右。
这种高波动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如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内结构性问题的累积,如产能过剩、投资过快等。
3. 稳定增长期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政府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
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相对稳定,维持在6%到7%左右。
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经济政策来稳定市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4. 新常态期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所谓的“新常态”。
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从过去的两位数降至6%以下。
新常态期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成因1. 国际经济环境的波动中国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波动比较敏感。
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争端等外部因素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
2. 结构性问题的累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结构性问题的累积。
比如,投资过快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劳动力市场的矛盾,资源环境约束等。
这些问题逐渐积累并爆发出来,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波动性。
3. 政府政策的调控中国政府在经济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然而,自2010年起,中国经济增长率逐渐放缓。
尤其是在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降至6.6%。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一、慢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徘徊在6%左右,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经济问题。
下滑的经济增长率是因中国由高速增长时期向中等速度增长时期的转变所导致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也遇到了不少的困境。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结构、产业升级等问题,中国经济持续处于“新常态”,增长动力和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二、高负债率中国经济高负债率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中国企业高成本、高负债率等因素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国际贸易局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企业也面临着资金困难和流动性问题。
三、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另一个难题。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一些行业产能已经过剩,资本过度积累,导致了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张和传统产业的淘汰,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推进变得愈发困难。
四、萎靡的民间投资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自2014年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投资回落的周期。
尤其是2017年以来,民间投资逐渐萎靡,实际财政支出的增速趋缓。
这就导致了萎靡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环境的恶化。
五、不稳定的就业环境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性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不平等和社会不公已成为中国社会最大的动荡因素。
而稳定的就业是经济稳定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障。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和结构调整,就业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经济活动减缓、产业结构转变、创新从业难度等因素都增加了就业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如何改变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呢?首先,应调整就业结构,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在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之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慈善化”四化改造,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经济趋势下行的逻辑
而全世界最普遍的是低收入陷阱。很多国家
人均GDP在1000美元,顶多2000美元上下就
徘徊不前了,长期处于最贫穷国家之列。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
过了中等收入陷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希腊当初人均GDP达到1.2万美元时,世界银
行打电报过去祝贺,后来到了2万多美元时,
希腊经济停滞、下降了,高收入一样也会有陷
中国经济趋势下行的逻辑及其走向
1978-2013年中国GDP及其增长率
开放后三波改革推动的结果。 目前处于高位下行状态。
600000.00 500000.00 11.7 400000.00 9.1 300000.00 200000.00 100000.00 0.00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1年为20.3%
需求下降的情况下,若再加大投资,产品一出来就变成
了库存,市场难以消化。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
外部环境的压力
国际环境充满风险和纷争,经济低迷
欧洲经济处在衰退之中 美国经济好坏参半 日本经济状态不佳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与走向
中国经济向何处去?
一种声音:继续高增长
中国经济已结束高增 长,进入“中速增长”
41908.00 16 13.7 11.9 10.2 7.5 6.1 6.5 3.9 2.5 2.3 1042.00 3414.00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四起三落
使 我 国社 会 主 义 市场经济 早 日建 成
(作 者 单 位
:
目前 形 势 是
政 治 文化 改 革如 果 不 跟上
经
对 外 经 济 贸 易大 学 )
改 草 以 来 中 国经 济 岌 履 的 四起三落
胡鞍钢 编 者按
:
此文是作 者,Fra bibliotek1 99 2
年 于 美 国 访 学期 间 写就 的
, ,
匕乌
~ 一
,
,
出 新的动 员 令 对 经 济扩张具有十分 明显 的推 动作用 它
,
。
与 谷 底 点 十分 明显 在 峰值 点 处 经 济增 长 率过 高 属 于
经济 过 热
”
。
表 明 政 治 动 员 在前 经 济 扩 张 在 后 是 引起中 国 经济 波 动的原 因 之 一
很大 影响
, 。
,
,
,
”
;
在谷 底点 处
“
,
经济 增 长 率 又 过 低 属 于
”
,
,
“
经
十四 大 召 开 对
199 2
年
GNP
增 长 率具 有
。
济过 冷
可谓
,
大起 大 落
有起 必有 落
,
。
它 同 样 也会 促 进
,
1 99 3
年
G N P
增长
,
第 二 各 周 期 长 度 不 尽 相 同 且 不 断缩 短 第 五 次 周 期 长 度 为七 年 ( 指 1 9 7 5 年 至 为五年 为三年
, ,
198 8
年 持平之外 ) 这 不 是 某种
建国以来三次经济调整的比较及思考
作者: 孙乐军
出版物刊名: 党建
页码: 43-45页
主题词: 经济调整 整顿经济秩序 治理经济环境 调整时期 庐山会议 经济过热 抑制需求 消费膨胀 消费需求增长 经济改革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改革之后的调整时期。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看,这已是第三次国民经济大调整。
比较一下三次调整的异同点,对于我们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顺利进行经济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三次调整的大致经过。
第一次调整是从1960年开始的。
由于三年大跃进期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违反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讲效果,特别是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错误地批判。
经济问题产生的三大原因及其对应办法
经济问题产生的三大原因及其对应办法内容摘要: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严重问题,起因源于我国和美国两个大国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太多、过于频繁和过于激进的政府监管和政策,人们观念因素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偏差。
为此,作者简介:程礼龙,高级经济师,长江大学后勤集团程礼龙关键词:经济问题原因办法一、当前我国经济问题产生的缘由当前我国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疫情和外部经济形势冲击,但更重要的是由于近些年逐渐积累起来并造成深远影响的三个重大变化。
其一是大国战略的重大变化。
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由战略合作转为战略竞争(道路之争、制度之争、意识形态之争,以至阵营划分到全方位的竞争),其结果就是导致贸易摩擦常态化,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封锁、遏制不断加码,贸易保护趋势短期难以逆转,推高了本已高企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以美国、欧洲为主)的不确定性和阵营化,导致站队和产业链外移。
此外,世界经济在逆全球化持续、地缘冲突加剧、通货膨胀高企、发达经济体金融环境收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均出现不同程度放缓,投资者避险情绪抬头、心理预期调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进一步加大。
持续的逆全球化浪潮和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化生产变得异常困难,国际资本更加注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完整性,部分跨国企业在疫情暴发后加快调整产业链布局,使其更加多元化、区域化。
其二是政府监管和政策的变化使得企业对良好营商环境及政策环境信心和信任的缺失。
政府部门的管制不断加强的所谓“改革”,政策和多行业规范调整没有把握好时度效,力度过大、过急、过频、过激。
政策多变的结果是:监管过度,叠加共振,市场主体活力下降和预期不足或低下,企业信心不足和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叠加新冠疫情多点散发频发及疫情防控政策的层层加码给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冲击,承载了中国绝大部分就业的中小微企业以及服务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很大困难,一些中型、大型企业也出现经营困难加剧趋势,投资增速回落,部分居民收入缩水或失业而失去收入来源,导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较大,宏观经济政策时度效把握不足、疫情导其三是观念性因素和舆论导向发生变化,前后反差巨大,其偏差令人担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下行的成因及治理【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下行的成因及治理】文革后,经济建设回到党的工作中心。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遇到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从1978年的11.7%下降到1981年的5.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1978年的22%下降到1981年的-10.5%。
1979年至1981年:依托内需和改革稳增长文革后,经济建设回到党的工作中心。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遇到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从1978年的11.7%下降到1981年的5.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1978年的22%下降到1981年的-10.5%。
这次经济下行内在机制是,中央政府主动加快大项目投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张消费,导致经济过热,治理经济过热导致经济增速特别是投资下降。
但这次由紧缩导致的经济下行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就迅速复苏,这是因为放权让利的市场化改革和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保障了这一时期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强劲增加,使紧缩措施退出之后很快恢复正常增长。
——背景和成因:投资先扩张后紧缩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上下加快经济建设的心情十分迫切,呈现投资扩张趋势。
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引进机械设备本来已积累大量赤字,1977年又相继提出20世纪末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1985年前建设大型电站、煤炭、油田、钢铁等120个大型项目,并随即扩大投资规模。
1978年投资增长21.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31.1%,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增长55.8%。
1979年进行了调整,但投资额并未下降,1980年投资又增长7.8%,成为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
中央部署大型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强基础工业,是必要的。
当时建设的宝钢、仪征石化等企业至今仍处在行业龙头地位。
但一旦投资超过财政能力,就会带来经济过热,导致比例失调。
1978年燃料、动力和交通运输等基础工业遇到瓶颈,20%工业生产能力由于缺电不能发挥,积压机器设备550亿元。
积累率从1976年的30.9%增长到1978年的36.5%,仅次于1959年(43.8%)和1960年(39.6%).1979年至1980年财政赤字分别达到170亿元和127亿元,物价上涨。
面对这些问题,1979年4月,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部署经济调整,认为主要问题是积累和消费总和超过国民收入可供使用额。
邓小平、陈云提出,“基本建设要退够”、“一毛不拔”、“消灭财政赤字,银行不增发票子”“速度退到5%、4%都可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投资的措施,减少一批项目,带来1979年至1981年投资和GDP增速下降。
——为什么这次紧缩能够迅速复苏这次紧缩导致的经济下行时间不长,到1982年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恢复至9.1%,主要比例关系趋于协调,积累率从36.5%下降到28.5%,财政赤字从1979年-170.6亿元减少到-25.5亿元。
这次调整的成功,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宽松环境。
那么,为什么这次紧缩能够摆脱“一收就死”的循环而迅速复苏呢?这同改革开放前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关。
从需求面看,这一时期收入增长较快、分配公平,扭转了“高积累、低消费”的局面,产生了强劲的国内需求。
建国初期为了集中资源发展基础工业,实行了“高积累、低消费”的分配方式。
特别是1965年到1978年,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4%,职工平均工资反而下降1.2%。
70年代末,随着重工业积累初步完成,有条件、有必要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具体途径包括: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少征购数量,开放农村市场;提高企业工资标准,允许民营和个体经济发展。
这一时期延续了较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基尼系数只有0.3左右。
这些情况有利于消费迅速增长,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978年63.5%上升到1981年70%,80年代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5.3%,与GDP增长保持同步,一直保持着强劲内需。
从供给面看,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开始转型的时期,过去积累的非商品化资产开始进入市场,激发了供给潜力。
改革前,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基础性、战略性领域,消费工业发育不足,改革开放后,过去积累的大量非商品资产开始进入市场,激发了供给潜力。
总的来看,由于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前积累红利的释放,这一时期需求和供给都具有强劲的内在动力,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任务是压低过快的发展速度,并不需要主动刺激增长。
改革开放前期的实践证明,供给方的市场化改革、需求方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刺激投资和需求,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但是,这种动力需要一定的初始条件,主要是有大量非市场化的资产、有较为公平的初始收入分配。
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这种动力就已经释放得比较充分了,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1987年至1990年:从过热到治理整顿1987年至1989年,我国又遇到经济下行压力,GDP增速从11.3%下降到4.1%,1990年又下降到3.8%,1991年恢复到9.2%。
除政治原因外,这次下行成因同1979年类似,都是治理经济过热采取紧缩政策后出现的。
与上一次不同的是:(1)经过放权让利的改革,这时企业已有较大自主权。
这次经济下行之前的过热,不同于1979年主要是中央政府引进大项目,而是既有地方政府和企业自主投资的动力膨胀,又有中央政府货币超发、价格改革快速推行等政策原因,从而加大了治理的复杂性。
(2)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紧缩主要在生产环节,对人民生活的直接影响不大。
而这次过热直接通过消费品价格上涨传导到群众生活环节,紧缩政策既压投资又压消费,再加上当时社会思潮活跃、官倒和腐败等导致社会不满情绪加大,加剧了经济波动的后果。
——从经济过热到治理整顿1984年第四季度我国又开始出现经济过热,主要原因是投资和消费需求“双旺盛”。
1985年到1988年,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商品购买力、商品零售额、银行贷款、货币投放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7.8%、26.6%、21.8%、20.0%、24.3%、28.1%,1988年货币投放量达680亿元,是1979年至1984年平均值的7倍。
需求膨胀和货币投放过快,导致消费品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物价快速上涨。
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平均差率为11.8%,加上1988年在社会已经产生恐慌性预期的条件下出台价格改革,造成抢购和挤兑。
这一时期,市场放活和需求扩张进一步刺激了流通秩序的混乱。
针对上述问题,1988年9月中央部署实行治理整顿(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主要措施包括抑制通货膨胀、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每年压缩20%)、清理整顿公司等,1989年、1990年CPI回落到17.8%和2.1%。
治理整顿对规范市场秩序、遏制经济过热起了积极作用。
在治理整顿的同时,1989年下半年起出现了市场疲软和工业生产低速增长。
1990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利税总额比1988年下降15.3%,利润下降56.5%,1989年和1990年财政赤字分别为92亿元和140亿元。
经济效益下滑直接原因是紧缩社会总需求的力度过大。
1990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又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调整紧缩操作力度。
1990年3月,国务院决定调整操作力度,从压缩社会需求转向增加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增加了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1990年下半年,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经济增速开始回升,1991年达到9.2%。
1992年3月治理整顿结束。
二是采取措施加强农业和基础产业。
农村改革取得成效后,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一度有所下降,1981年至1990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不足21亿元,低于1979和1980年,水利建设投资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仅为1.6%,比1952年至1980年低5个百分点,80年代末农民非农就业和现金收入连续三年增速下降。
工业领域放权让利之后,下游的加工行业过热,但能源、原材料、交通等基础部门出现短板。
经过治理,农业和基础产业得到加强,1990年比1988年,能源投资增长31.3%,农业投资增长26.8%,均快于总投资增速,为今后的增长积累了新的红利。
三是治理流通秩序。
1991年6月底,全国公司数从1988年30万户减少到24.8万户,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同时采取措施稳定社会情绪、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恢复人们对改革的信心等。
——小结和启示和1979年一样,这次经济下行是治理经济过热带来的,但在“松刹车”之后迅速恢复增长,原因同样是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存在强劲内在动力。
从需求面看,整个80年代收入分配差距不大,居民消费占国民收入始终保持在50%至52%之间,全社会公平分享发展成果,始终有比较强劲的内需。
从供给面看,一些重要产品和要素还未进入市场,市场化改革潜力还尚未释放完毕。
从要素约束看,剩余劳动力、技术赶超空间、市场、资源环境等约束还不明显,市场范围仍有较大扩展空间,所以80年代两次经济紧缩都能在“松刹车”之后迅速恢复。
不过,同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这次经济下行也有一些不同特点。
一是这次波动的重要原因是采纳了某些理论观点,忽视社会承受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推行价格改革,导致抢购和挤兑。
这一教训表明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避免简单采纳某种理论观点。
二是这时已经出现利益分化和腐败现象,影响党群关系,这放大了经济波动甚至引发社会动乱。
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新的中央部署了反对腐败、清理公司、制止干部子女经商、改进作风等决定。
这表明在经济下行压力面前,做一些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提高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有利于稳定预期、凝聚共识,提高全社会应对经济下行的韧性,扩大回旋余地。
1997年至1999年:市场边界和政府支出“双扩张”1992年至1999年,我国经济增速连续7年下降,这7年大致分两个阶段:1992年至1996年实现“软着陆”,GDP增速从14.2%平稳下降到10.0%,没有出现通货紧缩,这是第一次用经济手段成功治理经济过热,走出了“过热—调整—偏冷”的怪圈,具有里程碑意义。
1996年至1999年经济增速从10.0%下降到7.6%,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遇到比较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周期性生产过剩,同时这次经济下行的成因也有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具备输入性危机的特征。
应对这次经济下行的主要思路是,用扩张性政策来缓解、分担和转移经济体制内部的结构性矛盾。
在供给面,扩大市场边界,深化国有企业、劳动、住房、医疗、教育领域的改革,通过把更多领域纳入市场机制,来分担和转移已经存在的产能和资本过剩。
在需求面,扩大公共支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同时加快“入世”步伐,扩大出口,以政府投资和外需弥补内需不足。
经过努力,2000年经济增速恢复至8.0%,而且这次治理通货紧缩采取的一些措施为本世纪以来的快速增长凝聚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