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第二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同步测试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6.1.2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
2. 拓展要求:
-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通过阅读材料、观看视频资源、查阅网络资源等方式,深入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知识。
- 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d. 案例研究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具体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案例,深入了解治理措施及效果,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e. 总结环节: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黄土高原的特点、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本节课将充分利用PPT、视频、互联网等教学媒体和资源。PPT用于展示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影响;视频用于播放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地生态环境;互联网用于查找相关的案例资料,方便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此外,还可以利用在线地图工具,让学生实时查看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形、气候、生态环境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他们可能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不同地区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对自然地理感兴趣,有的学生则更关注人文地理。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容易,而有的学生则更擅长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则更愿意与同伴合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6.1.2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
4.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可以通过图形、图表、颜色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启发性和互动性:板书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黄土高原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和互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黄土高原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土高原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黄土高原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黄土高原地理知识:提供关于黄土高原的地理知识,如地貌形成、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
(2)黄土高原人文特点:介绍黄土高原上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特点,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多元文化。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数据和研究报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环境问题。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的学生通常对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他们可能对户外活动和实地考察感兴趣,因此可以考虑将实地考察引入课堂。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擅长记忆,有的可能擅长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黄土高原复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可能比较困难。此外,理解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背后的原因,也可能是一个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同时,需要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北方地区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北方地区1.红松之乡——小兴安岭(1)位置: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北)部,位于(北方)地区,位于东北平原的(北)部,位于地势第(三)阶梯(2)红松之乡(小兴安)岭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林木产区的原因: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红松生长。
②土壤:冬季寒冷漫长,水分(蒸发)少。
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利于红松生长。
④便利的交通(水运、公路与铁路)[如森林火车](3)小兴安岭林区的保护措施:①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经营良好,贴有FSC标志,②重视森林防火,③节约木材,如边角料加工成(雪糕)棒,锯末栽种(木耳),④发展其他产业,如森林旅游。
(4)生产:(林)业2.黄土高原(1)位置:(北方)地区,第(二)阶梯,(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
(3)地位: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4)地貌:沟壑纵横,支离破碎(5)面临的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 [自然]②土质(疏松)[自然]③过度开垦砍伐,(植被)稀少 [人文]解决的措施: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②建水电站和小型水库(6)生产:梯田种植业农业发达的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黄土土质(疏松),有利于(开垦)。
(7)高原文化:①住:(窑洞)②歌舞:(信天)游、安塞(腰鼓)③服饰:白羊肚巾,有防晒,挡沙作用3.古老而现代的首都(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40°N,116°E,[北温带,中纬度]②相对位置:与(河北)(天津)两省市相邻,华北平原的(北)部,(太行)山脉以东,北靠长城。
(2)自然:①地形:(华北)平原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③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人文:①(政治)和(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②(古老)而(现代)古老举例:①(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称紫禁城。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第二课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三课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四课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以调查家乡为例
1.描述家乡的基本点:
基本自然地理特点,如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等。
经济特点:如主要的物产及其分布。
人文特点:如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教育科技、著名人物。
2.社会调查方法
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调查法
3.调查步骤
(1)确定主题
(2)拟定提纲
(3)实施调查
(4)撰写调查报告。
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时:红松之乡:1、位置及地位: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的小兴安岭,分布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2、小兴安岭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形:属低山丘陵,有利于森林生长。
气候: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少,属湿润地区。
交通:林区交通十分便利,森林铁路纵贯南北,公路四通八达,水运也是主要途径。
3、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小兴安岭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林下资源(如林下野生菌和药材)遭到毁灭性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
1)环境恶化的原因:毁林开荒、过量采伐、重采轻育、滥砍滥伐、森林灾害、居民烧柴等,可见,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2)东北林区的整治: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已成为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
3)措施和途径有:(1)改善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2)积极造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3)开辟多种能源以解决居民烧柴困难问题;(4)预防森林灾害(虫灾、火灾等);(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森林资源等;4、林业资源经济转型过程:(因地制宜,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把木材的枝丫、断木等剩余材料加工成雪糕棒;2)用锯末就可栽种木耳;3)枝丫、断木和锯木等可进一步加工后成为木片板材。
(依靠科学技术,变废为宝,降低成本。
)第二课时: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
2、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且多暴雨。
4、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主要原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破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红松之乡(小兴安岭)小兴安岭的地形:小兴安岭的地形是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西部位于松嫩平原,地市呈波状。
小兴安岭繁衍生长着红松等许多珍贵树木,成为我国重点用材林基地。
遭到破坏:对森林的长期过量开采,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人们对林下野生菌和药材的毁灭性挖掘,加上森里火灾、虫灾等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保护措施: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并进行合理的经营与管理,建立红松自然保护区。
红松:红松是著名的珍贵经济树木,树干粗壮,材质轻软,结构细腻,形色美观有不易变形,且耐腐朽能力强。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原因——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生态建设措施:采取种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用科学的方法种地研究发展新型生物饲料,保护天然牧草,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地区实施人口迁移措施北京地形和地势: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流经北京的河流有海河水系的永定河、北运河、朝白河,均注入渤海第二课南方地区太湖地理位置: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三面濒江临海。
太湖流域包括太湖、太湖平原及西部的丘陵山地,北抵长江、南濒杭州湾、东临东海、西靠天目山与宜溧山地,地跨苏、浙、沪两省一市自然条件:太湖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太湖流域成为了我国农业的高产区和渔业资源的丰富地区。
城镇的发展:原因: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城镇的发展也换发出新的活力表现:更多的水乡村落建起成片的新式楼房,出现了宽阔的街道和现代化的公共措施。
相当多的居民离开土地,从事新的工商业。
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一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一、红松之乡1、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长城—乌鞘岭一线以东和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农业: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是我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区。
2、红松之乡的位置:红松之乡在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林区,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北部。
3、自然条件对当地植被的关系:地形:山地绵延。
气候:冬季漫长,气候寒冷,降水量不大但气候寒冷,蒸发量小,总体湿润,适宜林木的生长。
正是这种寒冷的天气和绵延的山地孕育了茂密的红松。
4、东北林区面临的问题: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林区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5、东北林区森力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过度采伐、滥砍滥伐、重采轻育、毁林开荒、森林灾害、居民烧柴(人为原因为主)6、解决措施:对森林进行抚育并进行合理的经营和管理;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概况:位置范围: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跨越的省级行政区: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河南黄土高原的特点:沟壑纵横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多暴雨植被—植被稀少土壤—土质疏松地形—坡度大人为原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采矿,修路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造梯田3、黄土高原的文化:信天游,腰鼓,窑洞三、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五朝古都:辽、金、元、明、清)1、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东临渤海,西临太行山,北靠长城(军事重地,进可攻退可守)2、自然环境:地形:山区(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占1/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属海河水系,注入渤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天多风沙。
3、北京的城市职能:政治中心(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被称为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际化都市,名胜古迹4、北京文化:胡同,四合院第二课 南方地区一、水乡孕育的城镇(太湖流域)1、 南方地区:范围: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地形:有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农业: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2、太湖概况: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浙江、江苏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3、自然环境: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河湖众多,优越的灌溉条件4、水乡孕育的城镇(因水而生)优越的自然条件 鱼米之乡,交通便利 货物集散地,繁荣的城市 城镇5、 水乡风情:交通:以船为主 建筑:临河建屋(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知识点一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一、红松之乡1、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长城—乌鞘岭一线以东和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农业: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是我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区。
2、红松之乡的位置:红松之乡在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林区,位于黑龙江省的中北部。
(以针叶林为主)3、自然条件对当地植被的关系:(为什么这里的植被是红松?)地形:山地绵延。
气候:冬季漫长,气候寒冷,降水量不大但气候寒冷,蒸发量小,总体湿润,适宜林木的生长。
正是这种寒冷的天气和绵延的山地孕育了茂密的红松。
4、东北林区面临的问题: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林区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5、东北林区森力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过度采伐、滥砍滥伐、重采轻育、毁林开荒、森林灾害、居民烧柴(人为原因为主)6、解决措施:对森林进行抚育并进行合理的经营和管理;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7、木材如何运:水运:顺水漂流到下游地点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概况:位置范围: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跨越的省级行政区:山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北,河南黄土高原的特点: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多暴雨植被—植被稀少土壤—土质疏松,直立性土壤地形—坡度大人为原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采矿,修路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造梯田3、黄土高原的文化:信天游,腰鼓,窑洞(特点:隔音、隔热、保暖)4、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湿润炎热。
(温带季风气候)三、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五朝古都:辽、金、元、明、清)1、 地理、地势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东临渤海,西临太行山,北靠长城(军事重地,进可攻退可守)2、 自然环境:地形:山区(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占1/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属海河水系,注入渤海)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天多风沙。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第二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含
第二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见学生用书P35]1.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__太行山脉__,西到__乌鞘岭__,北抵__长城__,南连__秦岭__,是世界上__黄土覆盖面积最大__的高原。
◆知识助记图解黄土高原的位置(2)范围:黄土高原的范围包括山西省,陕西省中、北部,甘肃东南部,__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__,青海省北部,__河南省西北部__,__内蒙古自治区南部__,共跨7个省级行政单位。
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1)地貌特征: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地形、地势特征:黄土高原海拔多在__1__000米__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的__第二级__阶梯。
远望高原顶部,__地势平缓__,__略有起伏__。
总体来说,黄土高原的地势__西北高__、__东南低__。
(3)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易错辨析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前者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后者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
◆思维延伸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地貌间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塬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将塬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就是黄土峁。
由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破坏且破坏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4)气候类型及特点:黄土高原属于__温带季风__气候,冬季__干燥寒冷__,夏季__湿润炎热__,易发生旱涝灾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1)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知识助记三字法记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天: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地: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缺少植被保护。
人: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开矿等导致植被破坏。
(2)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4.黄土高原文化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 北方地区 第二框 沟壑纵横的黄土
第二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见学生用书P35]1.黄土高原的位置与X围(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__太行山脉__,西到__乌鞘岭__,北抵__长城__,南连__秦岭__,是世界上__黄土覆盖面积最大__的高原。
◆知识助记图解黄土高原的位置(2)X围:黄土高原的X围包括某某省,某某省中、北部,某某东南部,__某某回族自治区东南部__,某某省北部,__某某省西北部__,__某某自治区南部__,共跨7个省级行政单位。
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1)地貌特征: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地形、地势特征:黄土高原海拔多在__1__000米__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的__第二级__阶梯。
远望高原顶部,__地势平缓__,__略有起伏__。
总体来说,黄土高原的地势__西北高__、__东南低__。
(3)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易错辨析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前者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后者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
◆思维延伸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地貌间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塬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将塬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就是黄土峁。
由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破坏且破坏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4)气候类型及特点:黄土高原属于__温带季风__气候,冬季__干燥寒冷__,夏季__湿润炎热__,易发生旱涝灾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1)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知识助记三字法记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天: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地: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缺少植被保护。
人: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开矿等导致植被破坏。
(2)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4.黄土高原文化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北方地区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在中国的位置。
能够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自然环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三个区域的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从各种生活场景中感受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2学情分析本学期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本校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
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资料,通过图片、录像、视频制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小兴安岭自然环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以及分析,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从各种场景中感受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学时重点了解小兴安岭地区人们对森里资源利用方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时难点从小兴安岭地区人们对森林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红松之乡歌曲视频导入,播放《家在东北》歌曲视频问:刚才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理区域?(东北地区);他属于我国那个地理区域?(北方地区);东北地区有哪些特产,大家对东北三宝有了解吗?(人参、貂皮、鹿茸)可见,东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最珍贵的还是广袤的原始森林资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东北小兴安岭地区,探索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红松之乡——小兴安岭1、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林区。
有亚洲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2、自然条件、植被、生产特点:小兴安岭山地地形适宜林木生长,四季分明且低于0℃的月份较多的气候,适合针叶林生长。
新中国成立后,小兴安岭的林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基地。
3、新的生产方式:模仿森林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
木材产品的身份证:FSC标志4、森林在大自然中的功能: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改善气候环境等。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1、黄土高原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在夏季(7、8月)且多暴雨;③沟壑纵横,沟谷坡度大,冲刷作用强;④植被稀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过度樵采开垦放牧、不合理开矿等人类活动使植被收到严重破坏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①表土流失,肥力下降;②生态环境恶化;③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水库泥沙淤积,增加抗洪难度;④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使得耕地面积减少;⑤引发泥石流灾害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整治: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控制放牧数量,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5、黄土高原人文特色:传统艺术——信天游、腰鼓(安塞腰鼓)1传统民居——窑洞2窑洞的优点:①占地少,就近取材,建造成本低;②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塌陷;③窑洞隔音隔热,冬暖夏凉——适应了当地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古老而现代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元明清首都2、位置:华北平原北部,临河北、天津地理位置重P423、地形:西北高(环山),东南低(平原)。
4、政治中心:国家机关所在地中南海(新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人民大会堂5、文化中心:高校、科研机构、博物馆●水乡孕育的城镇——太湖流域城镇1、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2、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三面临江濒海(北临长江,东临东海,南临杭州湾),地形平坦,河湖众多,城镇沿河湖分布。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2020年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整理版第一单元中华民族人民的家园一、国土与人民1、辽阔的疆域(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黑龙江省)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省)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黑龙江省)(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欧洲面积相等。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15个陆上相邻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个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4)我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英国的海陆位置:四面环海,海洋岛国。
蒙古的海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典型内陆国。
美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
(5)濒临的海域——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2、行政区划(各省区的行政中心和简称见书本P7)(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新)、西藏自治区(拉萨+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宁)4个直辖市: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重庆(渝)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3个省:山西(太原+晋)、河北(石家庄+冀)、陕西(西安+秦)、青海(西宁+青)甘肃(兰州+甘)河南(郑州+豫)、湖北(武汉+鄂)、安徽(合肥+皖)湖南(长沙+湘)、广东(广州+粤)、山东(济南+鲁)福建(福州+闽)、浙江(杭州+浙)、江苏(南京+苏)、江西(南昌+赣)云南(昆明+滇)、贵州(贵阳+黔)、四川(成都+蜀)海南(海口+琼)、台湾(台北+台)3、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3.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一课 北方地区
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湿润炎热(季风区)
黄土高原的人文环境
你有收集到多少有关黄 土高原的独特文化呢
艺术形式:信天游、安塞腰鼓
传统民居:窑洞(特点)
窑洞特点:
1、经济实用; 2、就地取材; 3、冬暖夏凉
你有收集到多少有关黄 土高原的独特文化呢
艺术形式:信天游、安塞腰鼓
传统民居:窑洞(特点) 历史古城:西安、延安等 其他:饮食、服饰、剪纸、语言、传说等
思考:比较黄土高原独特文化与我们浙江 的家乡文化,你有何感想?
结论:自然环境决定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体现自然环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陕西归来有感
“……站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我哼起了《黄土 高坡》,看着这大自然的杰作,我又陷入了深深的 思考中……”
未来
如何解决水土流失?(措施)
据粗略统计,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有 40多万平方千米,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 70%左右
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合作探究
地形:千沟万壑,坡度较大 气候:降水集中(7、8月份),且多暴雨 土壤: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 植被:稀疏
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植被; 采矿、修路等使地表疏松,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现在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一课第二框
陕西之旅
读图 探究
1、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 2、说一说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并说出它们的行政中心是哪里?
山 夏宁
陕 西
西
海拔 1000----200米以上
地形地貌: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详细目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详细目录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国土与人民
1.辽阔的疆域
2.行政区划
3.众多的人口
4.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二课山川秀美
1.复杂多样的地形
2.季风的影响
3.母亲河
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
1.秦岭—淮河分南北
2.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
3.交流与互补
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
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北方地区
1.红松之乡
2.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第二课南方地区
1.水乡孕育的城镇
2.富庶的四川盆地
3.开放的珠江三角洲
4.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第三课西北地区
1.丝路明珠
2.草原风情
3.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第四课青藏高原
1.海报最高的牧区
2.高原圣城——拉萨
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
1.规则之“源”
2.规则之“变”
第二课传媒的行程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2.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
第三课生活的故事
1.生活的时代印记
2.生活的代际差异
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
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
1.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2.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
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
1.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2.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
1.中华文明的曙光
2.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第二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含解析
第二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见学生用书P35]1.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__太行山脉__,西到__乌鞘岭__,北抵__长城__,南连__秦岭__,是世界上__黄土覆盖面积最大__的高原。
◆知识助记图解黄土高原的位置(2)范围:黄土高原的范围包括山西省,陕西省中、北部,甘肃东南部,__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__,青海省北部,__河南省西北部__,__内蒙古自治区南部__,共跨7个省级行政单位。
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1)地貌特征: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地形、地势特征:黄土高原海拔多在__1__000米__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的__第二级__阶梯。
远望高原顶部,__地势平缓__,__略有起伏__。
总体来说,黄土高原的地势__西北高__、__东南低__。
(3)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易错辨析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前者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后者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
◆思维延伸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地貌间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塬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将塬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就是黄土峁。
由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破坏且破坏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4)气候类型及特点:黄土高原属于__温带季风__气候,冬季__干燥寒冷__,夏季__湿润炎热__,易发生旱涝灾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1)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知识助记三字法记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天: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地: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缺少植被保护。
人: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开矿等导致植被破坏。
(2)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4.黄土高原文化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见学生用书P35]
1.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__太行山脉__,西到__乌鞘岭__,北抵__长城__,南连__秦岭__,是世界上__黄土覆盖面积最大__的高原。
◆知识助记
图解黄土高原的位置
(2)范围:黄土高原的范围包括山西省,陕西省中、北部,甘肃东南部,__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__,青海省北部,__河南省西北部__,__内蒙古自治区南部__,共跨7个省级行政单位。
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1)地貌特征: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地形、地势特征:黄土高原海拔多在__1__000米__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的__第二级__阶梯。
远望高原顶部,__地势平缓__,__略有起伏__。
总体来说,黄土高原的地势__西北高__、__东南低__。
(3)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易错辨析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前者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后者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
◆思维延伸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地貌间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塬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将塬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就是黄土峁。
由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破坏且破坏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4)气候类型及特点:黄土高原属于__温带季风__气候,冬季__干燥寒冷__,夏季__湿润炎热__,易发生旱涝灾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1)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知识助记
三字法记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天: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地: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缺少植被保护。
人: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开矿等导致植被破坏。
(2)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4.黄土高原文化
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
从__传统
民居__到__艺术形式__,无一不烙上了黄土地的深深印记。
(1)信天游:信天游是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__民歌形式__,曲调__悠扬高亢__、__粗犷奔放__。
它是人们在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高原上劳动时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2)腰鼓: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具有2 000多年历史的__安塞腰鼓__是它的典型代表。
气势磅礴的腰鼓,充分体现了黄土地民众朴素豪放的性格。
(3)窑洞:窑洞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人们利用天然土质,在地坑壁面上挖成的洞穴。
窑洞占地少,就地取材,因此建造成本低。
窑洞具有__冬暖夏凉__的特点。
◆思维延伸
传统窑洞的优点
传统窑洞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适宜居住,既不破坏生态,又不占用良田。
如果山崖较高,往往开凿多层窑洞,类似于现代的楼房。
5.黄土高原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和大规模的__自然修复__、__封育保护__,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有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
一、选择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D )
A.降水集中在7、8月B.地表破碎
C.土质疏松D.长期毁林开荒
【解析】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
如毁林开荒、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
2.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表平坦开阔、海拔较高
B.生态环境弱,但经人类破坏后容易恢复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D.自然灾害只有水土流失,而且抵抗灾害能力较强
【解析】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A项错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人类破坏后很难恢复,B项错误;黄土高原自然灾害较多,抵抗灾害能力较差,D项错误。
3.如图所示的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是( D )
A.黄土塬B.黄土川
C.黄土梁D.黄土峁
【解析】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峁为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图中反映的地貌是黄土峁。
4.在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 A )
A.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B.退耕还林、还草
C.植树种草、整修梯田
D.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土高原重点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减少放牧数量,保护现有的植被。
而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会加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A项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安塞腰鼓、西府秦腔、陕北民歌等是黄土文化风情
B.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
C.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D.窑洞是当地居民的传统民居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为的乱砍滥伐,过度垦荒,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B项说法错误。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塬、梁、茆、川等不同的地貌景观。
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图”,思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
A.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另一方面采取修梯田、挡土坝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B.图中的缓坡地种植优质山杏、牧草、修梯田
C.图中的陡坡应该发展种植业,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D.图中的坡脚应修挡土坝、护坡坝
【解析】图中的陡坡应该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等,C项叙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图1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__秦岭__(山脉)以北,__长城__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是世界上__水土流失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__植树造林(其他合理亦可)__。
(3)图1中R河为__黄河__,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__含沙__量最大的河流。
(4)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2所示的__窑洞__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