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花鼓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苗族鼓舞文化的发展探究

苗族鼓舞文化的发展探究

16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9间的交流成为了和谐发展的前提,在与苗族进行交流时,必须要了解苗族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苗族鼓舞文化的学习去了解苗族的文化特色,从而能够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进而对动整个社会的对外交流与发展。

(四)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各个地区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景特色,我国的湘西苗族是苗族人民的主要生活区域,那里包含了苗族人民的各种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特色,拥有独特文化的苗族成为了游客们旅游首选的地点之一。

苗族鼓舞文化不仅满足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发展,更提高的苗族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四、苗族鼓舞文化的发展分析(一)苗族鼓舞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苗族鼓舞文化是从传统苗族人民劳动生活当中发展的文化产物,聚集了苗族人民劳动的结晶,成为了苗族人民劳动的代表,所以苗族鼓舞文化具有文化发展的客观性。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必然会沿着一定的文化发展规律,按照苗族的特色进行一定的演变,苗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具备少数民族的团结性,在文化表现形式上也是具有一定的集体表现形式,因此,苗族鼓舞文化就随着苗族的发展,严重苗族特色发展下去,从原有的祭祀、节庆等表现形式,发展成为表演艺术,使苗族鼓舞文化成为了一种保护文化遗产,符合民族艺术的发展客观规律。

(二)苗族鼓舞文化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苗族鼓舞文化在苗族的发展中占领重要的文化经济地位,对于苗族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苗族拥有这特色的鼓舞文化,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文化产业。

苗族鼓舞文化影响着苗族的旅游业发展,使苗族鼓舞文化在保留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具有了一定的商业价值,苗族鼓舞文化不仅能够表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到达苗族当地,从而带动推动苗族地区的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而带动苗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以“人”为主,传承文化每一项传统的文化都需要有人来真正的继承和传诵,人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在文化传承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黔东北苗族传统体育“花鼓舞"价值的探析

黔东北苗族传统体育“花鼓舞"价值的探析
是戏 剧 、社会 风 俗 ,多是 口传 手教 ,无 文字 记 载 ,苗族
“ 花鼓舞”也是如此。本文指在提高人们对这种传统体 育活动重要现实意义的认识 ,起到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 传统文化的作用。
1 . 苗族 传 统体 育 “ 花鼓 舞 ”的起 源 与发 展
松桃苗族 自治县位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 , 地处黔 、湘 、渝两省一市结合部 ,与湖南的花垣、凤凰 相连接 ,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 ,区位适 中,交通便 利 ,素有 “ 黔东门户”之称。 “ 花鼓舞”又 叫 “ 打花 鼓”,起源于松桃苗族 自治县瓦窑乡 ,位于松桃苗族 自
观、气势更磅礴。2 0 0 9 年 ,松桃原生态节 目 《 鼓之源 》
夺 得 中 国民 间文艺 最高 奖—— 山花 奖 ,四面鼓 的名 气在
外 界 越来 越响 亮 。
下魔皮蒙成鼓 ,剁下魔手当鼓槌 ,并击鼓庆贺胜利 ,鼓 声响彻云霄。从此 ,击鼓就成为苗家驱魔 、欢庆胜利的
2 . 苗族 “ 花 鼓 舞 ”的社会 特性 和功 能价 值
2 . 1苗族 “ 花鼓舞”的社会特性
特有 习俗。苗族 “ 花鼓舞”从 以上传说 中充分体现 了苗
苗族 “ 花鼓舞”是把音乐 、舞蹈 、表演等艺术种类
作者简介:吴慧倩 ( 1 9 6 3 -),女 ,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体育教研室副教授
— —
4 7— —
有机 的组合 在一 起 ,形成 了一种 独特 的艺 术 形式 。是 武
花鼓 的制作 ( 两 面鼓 ): 鼓 系圆桶 形 、用整 木将 中间挖
陵山区历史悠久 、最具民俗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 该舞蹈气势宏伟 、粗犷豪放 ,节奏感强 、动作优美 、热 烈矫健 ,充满着激情 ,是一种集舞蹈与健身于一体的活 动 。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 、生活实践 中总结出来的一 种 为椎 牛祭 祖 、节 E l 盛 会 、迎 宾接 客 、闲暇娱乐 、设 鼓 卡歌 、恭贺喜事等而举行的以击鼓为主的体育舞蹈 。优 美 的舞蹈动作 ,提升了人们的审美观 ,是人们余 暇生活

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成及其功能探析

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成及其功能探析

2006.11湖南农机HUNAN A GRICUL TU RAL MAC HINER Y收稿日期65作者简介蒋波,男,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

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成及其功能探析蒋 波(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1)摘 要:湘西苗族鼓舞作为苗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每一种舞蹈都表现出了独特风格特征。

本文从苗族鼓舞的种类进行研究,探讨了苗族鼓舞的形成及功能。

关键词:湘西;苗族;鼓舞;形成;功能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06)11-0053-04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生活在这里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

湘西苗族鼓舞以其独特、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成为众多民族艺术的一支奇葩。

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真实地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的生活、劳动的画面,可以说它是一幅湘西苗族人的历史画卷。

1 苗族鼓舞的种类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湘西苗区代代相传。

湘西苗族鼓舞的形式独特、种类繁多,包含有“花鼓舞”、“踩鼓舞”、“团圆鼓舞”等,以前主要是在每年春节和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娱乐表演,如今演变为节庆活动和人们劳动之余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功能的转化也促使鼓舞的节奏及击鼓动作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而且更具表演性质。

花鼓是一组反映劳动生活场景的舞蹈。

它取材广泛、包罗万象,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它的动作多来自生活,如插秧、割稻、打谷、以及梳妆等,也有取材于武术的,如“青龙缠腰”、“雪花盖顶”等。

其动作特点为男的健壮有力,女的洒脱柔美。

花鼓舞包含有独舞、双人舞、四人舞、群舞等形式。

动作可随机应变,十分讲究对比、协调。

它还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等民族传统节日。

湘西苗族鼓舞象征意义与功能分析

湘西苗族鼓舞象征意义与功能分析

湘西苗族鼓舞象征意义与功能分析作者:麻三山来源:《艺海》2009年第02期一、湘西苗族鼓舞的渊源、种类和特征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人口达1320万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湘西为我国苗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这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品类繁多,文化遗产特别丰富,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人民十分热爱的民间娱乐活动。

据历史文献记载该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

汉文史籍中有零星记载,《苗防备览·风俗考》云:“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

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优伶无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无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女左右旋绕而歌,名曰:‘跳鼓舞’。

”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凌纯声、芮逸夫来湘西考察时,对湘西苗族鼓舞的历史起源做了研究,其合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1947年)中有“南阳石刻鼓舞图”两幅,经比较推断,其年代非常久远。

随着时代的变化,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并广泛流行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

湘西苗族鼓舞种类多达数十种,内容丰富,风格独特。

其种类除宗教仪式舞外,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多人鼓舞、跳年鼓舞、踩鼓舞、盾牌鼓舞等。

主要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多在庆年或请神时表演。

各苗区对打鼓有不同的叫法,如:“报浓”、“读浓”、“辽龙”、“秋浓”等。

时间和节气不同,鼓舞活动的叫法也有所变化,如庆年时表演的鼓舞俗称年鼓,一般从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五时间内表演,苗语叫“报浓尖”、“辽浓尖”;请神时表演的鼓舞俗称神鼓,大多于秋冬时节椎牛、椎猪隆重举行祭祀活动时表演,苗语叫“读浓义”、“报浓义”;赶秋时就叫“读浓秋”;接亲时打鼓叫“报浓巧”等,内涵博大精深。

苗族鼓舞动作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形式多样,特点鲜明,除宗教仪式舞外,根据内容可以表演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舞蹈动作,囊括生产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犁田插秧、打谷、推磨、纺织、美女梳头、绣花挑花等;也有模仿动物的动作,如水牛擦背、猴儿打鼓、猫儿洗脸等等,这些动作在代代相传中逐步形成了苗族鼓舞基本舞蹈动作及特点。

苗族鼓舞艺术特征及发展

苗族鼓舞艺术特征及发展

苗族鼓舞艺术特征及发展一、湘西苗族鼓舞形成的文化历史背景苗鼓是苗家供奉的圣物,是苗族部落的象征。

据说远古时代,苗族从黄河到西南群山大迁徒的路上,无论丢掉什么东西,都会保留着一面鼓……,苗家每逢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决策,一定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吃牛合鼓”仪典,一面鼓代表苗族的一个系或部落。

百面鼓齐响,象征着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湘西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地势险峻、贫瘠的山区,过着自耕而食、自织布衣的生活,文化知识和生产力水平低下。

劳作之余的人们为了提高精神生活,才击鼓作乐,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苗族鼓舞”艺术。

苗族鼓舞为自娱性群众舞蹈,所以舞蹈动作大多都与生产劳动和巫术祭祀活动息息相关,如收割打谷、耕种插秧、纶麻织锦等。

有些舞蹈动作则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习性编创出来的,如黄牛摆尾、大鹏展翅、公鸡啄米等动作。

还有反映战争性动作的,如“雪花盖顶”、“懒姑挑水”、“打四方”等。

这些舞蹈动作都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生活的原形和动态,既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自然、生活的喜悦之情又体现了他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鼓舞是苗族人民生产、生活劳动画面的再现,它的形成、发展都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1]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同胞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鼓舞的作用再也不是驱逐猛兽或是召唤同胞作战,然而苗家人却依旧承继并发扬了它团结民众、凝聚人心的艺术魅力。

苗家爱鼓,村村寨寨,苗鼓随处可见,鼓声处处可闻。

苗家人从学说话时起,就学会了唱苗歌;从学走路时起,就学会了打苗鼓。

苗家“无鼓不节,无鼓不庆”,并且“惜鼓如金、爱鼓如命、敬鼓如神”。

以至世界各地,凡有苗胞集聚的地方,也都依旧保持着打苗鼓的习惯。

湘西苗族鼓舞发展至今,其种类已经多达数十种,最为常见的主要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以及团圆鼓舞等。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征(一)湘西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苗族鼓舞种类繁多,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其表演的形式可以分为单、双、四人鼓舞等,共有六六三十六套鼓路。

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

据历史文献记载该舞源于汉代以前,历史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

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

2006年5月20日,湘西苗族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湘西苗族鼓舞又名“花鼓”“猴儿鼓”苗语叫“报农”“读农”“秋农”,汉译都叫“打鼓”。

根据鼓舞活动的时间,叫法又有所异,如“椎牛祭祖”时打鼓叫“读农义”,“赶秋节”叫“读农秋”,“迎亲”叫“报农巧”,“过年”叫“报尖秋”等。

此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苗族人民最喜爱,也是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每逢春节前后,“四月八”“赶秋”,“椎牛”盛会或者其他民族节日时,是苗族鼓舞最为活跃的时期。

苗鼓的节奏特色与表演形式•在同一种鼓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节奏和音色,即打鼓和打边,是一种鼓点和鼓边相配合的二特点重奏技法,鼓点为主奏,鼓边为伴奏。

打边是一种固定的节奏,他的速度决定着鼓点的速度,起到指挥整个鼓舞套路的作用。

表演形式•1,单人鼓舞•2,双人鼓舞•3,凤凰花鼓•4,猴儿鼓舞•5,四人鼓舞•6,团圆鼓舞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凤凰花鼓猴儿鼓舞四人鼓舞团圆鼓舞•苗鼓诞生于苗族的社会生活之中,在苗鼓文化中,所伴随的很多舞蹈动作都是模拟生产、生活的。

有的也直接表现了苗族历史上的战争行为。

苗族鼓舞作为苗族文化的一种行为叙事,表现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爱情等的真实态度,也表现出苗族群众的内在精神。

就其社会功能来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战争辅助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全民欢庆功能社会功能战争辅助功能•据历史记载,苗鼓最初是用于战场的。

苗族鼓舞中的文化符号——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花鼓舞为例

苗族鼓舞中的文化符号——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花鼓舞为例

健、 粗犷有力 、 雄悍豪 放 、 步伐 矫 健 、 气 势 磅礴 , 给人 一 种 力 量 的美 感 。女 子 鼓 舞 的 动作 , 如梳头 、 插秧 、 穿衣 、 洗脸 、 照镜子 、 烧茶 、 纺纱织布 、 桃 花织带 、 捆腰带等 , 体 现 苗族女性 爱干 净整 洁的生 活方 式 。 舞
姿 文雅平稳 , 灵巧 秀丽 . 动作 优美 , 给 人

民起 义 的 不畏 强 暴 的 斗 争 精 神 。鼓 声 还 体 现 了 民族 的凝 聚 力 , 当鼓 声 一 响 , 在 族 群 中 无 形 长 生 出 一 种 团结 一 致 .保 卫 和 建设 苗疆 的力量 , 战 斗 中, 士气 大增 , 奋 勇杀 敌 。而今 , 鼓 声 表 现 苗 民的 喜 庆 和欢 腾 。鼓 声 的 强 弱 、 高低 、 击 鼓 速 度 的快 慢 也表 现 出迎 宾 、 节 日的 文 化 讯 息 。每 到 苗 族 的“ 四月 八 ” 、 “ 六月六” 、 “ 过年 ” 等 传 统 节 日, 村村寨寨 鼓一 阵 . 歌一 阵 。 表现 出 苗 族 人 民 浪 漫 的 性 格 美 。若 有 贵 客 登 门 必 击 鼓 表 示 欢 迎 ,这 就 是 苗 族 对 待 贵 宾 的最 高 礼 节 .显 现 出 他 们 热 情 好 客 的 习
自治 州 苗 族 鼓 舞 被 国务 院 列 为 第 一 批 国 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 凤 凰 县 苗 族
娱 乐 习 俗 。男 子 鼓 舞 的 动 作 ,如 表 现 犁
田、 耙田、 收割 、 打铁、 锯板子 等 , 敏 捷 矫
花鼓 舞 是 其 中之 一 ) , 这将 提 升 这 一 民 间 艺术 的文化 内涵 , 更有利 传承 、 发展 、 创 新 这 一 民间 艺 术 。如 何 认 知 凤 凰 苗 族 花 鼓舞, 笔 者 仅 就 其 文 化符 号作 一 探 讨 。

苗族民间传统体育

苗族民间传统体育

苗族民间传统体育①、跳鼓广泛流传于湘西苗族民间的一种文体活动,历史悠久,源于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

早在明清以前就已经十分盛行。

在《保靖概要》有记载说:“集男女于庭,代鼓鸣锣,通宵达旦,名‘打猴儿鼓’”。

历史上跳鼓多随敬祖祭神的公祀活动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跳鼓已演变为两种形式,一为古代歌舞;一为民间体育形式。

跳鼓作为歌舞形式出现在舞台上;作为民间体育形式则多在传统节日、隆重集会的群众活动中进行。

如:跳年会,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大型节日期间。

跳鼓形式多样,有花鼓、四人鼓、团员鼓、筒子鼓、跳年鼓、单人鼓、双人鼓、猴儿鼓等。

跳鼓的打法也多捉多样,有男女单打、对打、混合双打和多人打数种。

作为娱乐活动,参加者不分男女老少,本地人和外地人,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人人都可以参加。

在比赛时,各村寨则都要推选高手,分批参加演赛。

现场群众和评委共同打分,分数高者为胜。

跳鼓作为一捉体育运动形式,侧重点是在表演,增进友谊,真正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

跳鼓中的“猴儿鼓”历史悠远,来历神奇,盛行于长江三峡的建始、宣恩、巴东等地。

相传古时苗寨深山有一古庙,山中猴子猴孙常来偷食,爬上庙中牛皮大鼓,咚咚作响,将其惊呆,疑是有人作怪,四处张望,悄然无声,遂又跳上鼓面,跳跃不断、响声不绝,回味无穷。

灵性极高的猴王悟出原系脚踩鼓响,反复足击为乐,好不动听悦耳。

此情此景被一苗家后生窥视,甚感有趣,乃效仿之,一传十、十传百,久而久之便盛行苗族山寨。

故命名曰“猴儿鼓”。

②、“八人秋” 流传于湘西苗族民间。

每年“立秋”在当地“赶秋节”这天举行,源于民间的一个爱情传说。

所谓“八人秋”就是在一架仿造水车的架子上,依次安装八个坐位,上面坐有四男、四女人八名赛手,故得名。

这种竖秋千转到时谁坐在最上面就唱歌。

以在高处坐得最长、唱得最好为胜。

是一种深受当地苗族欢迎的自娱性体育活动。

③、“赛龙舟” 流传于贵州黔东南台江施秉交界地区苗族民间竞技性体育活动,每年当地龙舟节农历五月二十四日举行(由于各情况不同举行的日期并不完全一致),历时三天。

上传-湘西苗鼓舞的传承现状与对策

上传-湘西苗鼓舞的传承现状与对策

第一章绪论(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如今,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保护意识渐渐苏醒,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为主流的今天,湘西苗族鼓舞作为极具民族、宗教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国务院的批准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湘西苗族人眼里,苗族鼓舞是其历史文化的载体,蕴藏着苗族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优美的舞蹈动作和欢快的打击节奏深受苗族人民喜爱,虽然在湘西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段时间内引起了湘西人民的广泛关注,但是在热度褪去之后,苗鼓舞又被人们忽视,只有极少数人还在坚持学习。

目前湘西苗鼓舞主要的传承方式为教育与民间传承,所谓的教育传承是指:专业人士开办培训机构面向社会各层面,借助教育者的研究和学识促进苗族鼓舞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

而民间传承是指:由长辈挑选技艺高超、舞艺精湛的男男女女进行拜师学艺的方式,作为古老的传承方式,民间传承包含这苗族特有的风情与习俗[4]。

自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文化遗产公约开始,无论从立法方面还是具体保护措施方面都从了大量的工作,对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本文关于湘西苗鼓舞的传承与保护的研究,寻找苗鼓舞保护对策创造了政策保障。

同时,湘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来自各国的游客体会到了湘西苗族鼓舞刚劲、粗犷的美,但其往往被作为副产品发展,远远不能满足苗族鼓舞自身发展需求,没有后继者,使得苗鼓舞正面临着消亡的可能,因此笔者必须在深入了解苗族鼓舞,充分认识到其商业价值的基础上,寻找抢救苗族鼓舞的对策,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苗族鼓舞这一文件瑰宝。

(二)、苗族鼓舞基本概念“诺熊”是一个苗族语言中的概念,所指的就是鼓舞。

而传播发展主要集中苗族集聚地,包括贵州和湖南的苗族聚居地。

该舞蹈的最大特点是鼓和舞的结合。

它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体育节目,一边击鼓边舞,鼓为木制,以牛革蒙于两端[5],置于架上敲击历史上有关苗族击鼓歌舞的文字记载,唐代的史料中就出现过“打鼓路歌”的记载,而主要所在环境背景是“父母死”的场景,此时亲戚也齐聚并且舞蹈,这是一个在白事上的适用。

浅谈湘西苗族鼓舞

浅谈湘西苗族鼓舞

浅谈湘西苗族鼓舞作者:王翠平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3期摘要:本文主要从湘西苗族鼓舞的历史起源、艺术特征及传承与发展三方面展开研究。

苗族鼓舞的形成历史悠久,起源于原始社会苗族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宗教祭祀性、休闲娱乐性和竞技性。

苗族鼓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种类繁多、表演形式活跃、舞蹈动作独特多样、服装艳丽等,因而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形式。

关键词:苗族鼓舞;民间艺术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57-01一、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对于苗族鼓舞真正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

有的说苗族鼓舞最早起源于远古的黄帝时代,在一次南北战争中,黄帝利用鼓战胜了南方,从此,苗族人民认识了鼓,后来便产生了鼓舞。

还有的说苗族鼓舞起源于苗族自己的祖先,传说中,一对武艺高强的苗族夫妇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消灭了一只魔王怪兽。

苗族人民为了欢庆除魔制胜,于是用怪兽的皮做成一面鼓,人们敲着鼓,尽情的舞蹈,从而产生了鼓舞。

除此之外,史籍上记载说苗族鼓舞起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祀活动中。

关于湘西苗族鼓舞起源的说法确实很多,但谁也抹灭不了“一切艺术源于生活”的真理,舞蹈艺术更是如此。

因此,鼓舞的起源与湘西苗族人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鼓舞是他们生活劳动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征(一)湘西苗族鼓舞的分类及特点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繁多,大约有几十种,各式各样,缤纷多彩。

生活中我们最常见而又最具特色的有:猴儿鼓舞、花鼓舞、女子(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等。

《猴儿鼓舞》是一种技巧性较强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节奏明快,动作灵活多变,滑稽风趣,十分协调。

《花鼓舞》有男女、单双之分。

《女子花鼓舞》多为柔美、洒脱、温婉,动作轻盈妖媚。

而《男子花鼓舞》却为豪放洒脱、刚健有力。

还有男女混合的《男女双人鼓舞》动作特点多为屈膝矮梭,舞动全身,男子动作粗犷,刚健有力,女子温婉含蓄,而又舒展大方,男女配合默契,表演十分协调。

苗族花鼓的体育传承价值与发展研究

苗族花鼓的体育传承价值与发展研究
2 . 苗族 花鼓 的技 术 动作 分析
关节 、韧带都得到 良好 的锻炼。长期进行花鼓 的训练 , 还能增强体质 ,发展力量 、耐力 、灵敏 、柔韧等素质 。 苗族花鼓适合不 同的年龄 阶层锻炼 ,它的运动强度 因套 路而异 ,适宜 的运动强度和时间能够对不 同人群起到有 氧锻炼的效果 。丰富大众健身活动 ,服务社会 ,提高我
1 . 引言
美 的,是一种全身性 的健身运动 ,能够使全身 的肌 肉、
苗族是我国古老且具有悠久历史 的民族 。苗族人民 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 中创造了本 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
文化 ,苗族花鼓以其独特 的文化内涵 、多样 的活动表现 形式、突出的社会功能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成 为我 国众
多 民族体育文化的一支奇葩 。苗族花鼓是舞蹈和体育 的 结合 ,究其起源 ,众说纷纭 ,有的认 为起源于 “ 轩辕” 时代 ,有的认为起源于 自己的祖先 ,有 的认为起源 于汉 朝【 1 】 。虽 起源于何 时何地还有待 考察 ,但苗族 花鼓具 有独特的体 育健身价值 ,对苗族花鼓 的体育价值进行研 究 ,有利于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
4 . 苗 族花 鼓传 统 体 育项 目的 未来 发展 之路
3 . 苗 族 花鼓 文 化传 承 的体 育价值
3 . 1 苗族花鼓独特的身心健康价值 苗族花鼓是苗家人平 时 白娱 自乐 ,集生活 、劳动和 情感为一体 的活动方式 ,其动作套路一百多种 ,这些套 路既有表现男子 阳刚之美 的 ,也有表现女性细腻秀柔之
2 0 1 3 年2 月
第2 期
体育 世 界
S p o r t s W o r l d N O . 2 . F e b . 2 0 1 3
苗族 花鼓 的体 育传 承价值 与发展研 究

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与保护

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与保护

其 中历 时最长 的一 次达 十 六年之 久 ,明朝廷 调 集京城
及 四 省 十 余 万 兵 力 的 征 剿 就 有 数 次 ,像 明 朝 修 建 的 湘 西 南 方 长 城 就 是 直 接 镇 压 、 制 苗 族 的 历 史 见 证 。苗 族 限 人 民 在 与 外 来 势 力 的 争 斗 和 反 抗 朝 廷 的 过 程 中 ,他 们 需 要 一 种 巨 大 的 民族 凝 聚 力 , 形 成 强 大 的 战 斗 集 体 , 去 才 能 使 他 们 这 个 民 族 生 存 下 来 ,在 这 样 的 民 族 力 量 凝 聚 的 过 程 中 , 们 以 鼓 声 来 传 递 信 息 , 山越 岭 , 醒 他 穿 唤 那 沉 睡 于 深 山 壑 谷 的 古 老 苗 寨 , 鼓 舞 勇 士 的 士 气 和 斗 志 , 面 对 、 抗 和 战 胜 外 来 之 敌 。 苗 族 鼓 声 与 苗 族 人 去 抵
历 史 上 苗 族 鼓 舞 产 生 在 苗 族 的 祭 祀 活 动 中 , 常 与
傩 歌 、 戏 交 替 表 演 或 联 合 表 演 。更 深 入 地 对 苗 族 鼓 舞 傩
进 行 发掘 抢 救 , 对 中 国 民族 舞蹈 、 国 民族 音 乐 、 将 中 中 国傩 文化的深层 次研 究 , 到 不可低估 的作用 。 起
面 对 各种各样 的天灾 人祸 , 然无 法抵抗 和战 胜 , 虽
但 是 对 于 他 们 来 说 ,靠 自 身 的 力 量 来 阻 止 外 来 势 力 的
者 , 衣 优 俗 王 彩 衣 , 披 红 毡 , 折 角 巾 , 五 色 纸 两 皆 或 戴 剪 条垂于 背 , 左 女右旋 绕 而歌 , 相和 唱 , 手顿 足 , 男 迭 举 疾 形 式。 湘 西 苗 族 “ 牛 大 祭 ” 历 时 四 天 三 夜 。 石 启 贵 在 椎 , 《 西 苗 族 实 地 调 查 报 告 》 详 细 的 记 载 。 在 这 一 宗 法 湘 有 事 中 , 们 ( 括 巫 师 ) 宗 教 几 乎 淡 化 , 如 歌 舞 艺 术 人 包 对 尤 的 表 演 , 场 是 以鼓 为 中 心 的 歌 舞 晚 会 , 以 说 : 不 全 可 鼓 仅是一 门艺 术 , 成 为一种 文 化。 近代 , 在 脱离 宗教 已 鼓 的 期 间 ( 宗 教 离 不 开 鼓 )几 乎 涵 盖 了 所 有 的 艺 术 表 但 , 演 门类 , 最 典 型 的 是 鼓 乐 和 鼓 舞 。 但 湘 西 苗 族 鼓 舞 主 要 流 传 在 湖 南 省 湘 西 土 家 族 苗 族

苗族鼓舞简介

苗族鼓舞简介

苗族鼓舞简介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

它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等。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礼活动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己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

湖南省文化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凤凰县山江镇、吉首市矮寨镇、己略乡、古丈县默戎镇分别授于“民族艺术之乡”、“苗族花鼓之乡”称号,以示保护。

国家文化部于2004年4月公布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列入其保护试点区。

苗族鼓舞是试点区的重点保护项目。

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多达几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

这些舞蹈动作的特点是: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动作舒展大方,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

《猴儿鼓舞》灵巧多变,风趣诙谐,挑逗戏耍,时儿打鼓、时儿离鼓、表演协调。

《花鼓舞》温婉妖媚,轻盈柔软,身态柔美,极富表现。

《男女鼓舞》多为屈膝矮桩,全身舞动,动作精犷,豪放刚健,《女子鼓舞》双脚轮梭,步伐灵活,头稍摇动,腰随扭摆,含蓄抒情。

《团圆鼓舞》场面宏大,时儿边歌边舞,柔慢抒情,时儿激情狂舞,轻松活泼。

早在1955年古丈县苗族女青年龙彩莲,参加波兰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了女子单人鼓舞,获是极好的评价。

湘西苗族鼓舞因形成的历史久远,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湘西苗族虽然长期生活在一种刀耕火种、自主自立的氏族部落状态,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与外来势力的争斗也时有发生。

特别到了明朝,由于对当时朝廷政策的不满,被迫多次揭竿而起,反抗朝廷,据史料记载,苗民起义大大小小有近百次,其中历时最长的一次达十六年之久,明朝廷调集京城及四省十余万兵力的征剿就有数次,象明朝始建的湘西南方长城就是直接镇压、限制苗族的历史见证。

苗族鼓舞种类简介

苗族鼓舞种类简介

苗族鼓舞种类简介苗族鼓舞种类简介苗族鼓舞种类大家了解吗,如果你想学苗族舞的话可以来了解一下哦!下面店铺为你分享苗族鼓舞种类!1、花鼓舞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

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

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讲究对称。

围绕着他们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

从“花鼓舞”派生出来的鼓舞有“双人鼓舞”(男、女均可),特点是击鼓时两人可各打一边或同时敲击一边,也可一人击鼓,另一人以舞姿作陪衬。

动作可随机应变,但十分讲究对比、协调。

2、团圆鼓舞团圆鼓舞是种有歌有舞的鼓舞形式,舞时由一鼓手在场子中央击鼓伴奏,参加舞蹈的人则围绕着他,踏着节奏明快、时轻时重的鼓点,晃手摆腰地绕圈而舞。

每跳完一段后就唱一段山歌、歌和舞交替进行轮回不断,直至兴尽方休。

歌词多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的内容。

舞蹈基本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种。

晃手摆腰是“团圆鼓舞”独有的韵律和风格。

3、跳年鼓舞除在伴奏上多用一铜锣外,其活动形式及动作风格特点与“团圆鼓舞”大致相同。

4、单人鼓舞是湘西苗族普遍喜爱的表演性舞蹈。

常在欢庆丰收及其它传统节日里表演。

有男子表演、女子表演的两种。

男子双手持鼓棒击鼓或双手握拳击鼓,舞蹈动作丰富,有模拟动物形态的动作和武术等多种,动作粗犷有力;女子则是在伴奏者敲击鼓边或铜锣的`音响声中,双手各持鼓棒一根、边敲击着斜放在木架上的大鼓边舞蹈的。

舞蹈动作多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挖土、插秧、纺纱、织布和照镜、梳妆等,其风格特点除个别地方能见到激烈、豪放者外,大多较文雅、端庄。

5、猴儿鼓舞猴儿鼓舞是种技巧性较强的男子表演性舞蹈。

它的近代从“单人鼓舞”和“双人鼓舞”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过几十年,由于从事这种表演活动的人都必须是训练有素的,故至今苗族民间仍不甚普遍。

在表演时,舞者的击鼓方法也有用槌击的和以拳击的两种。

论湘西苗族鼓舞的风格特征

论湘西苗族鼓舞的风格特征

论湘西苗族鼓舞的风格特征摘要: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

苗族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使我们能够从存活着的、生机勃勃的、充?M丰富情感的苗区舞蹈中获得社会信息,文化信息,为我们了解当今苗族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湘西;苗族鼓舞;风格;特征一、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相传远古的时候,多头魔怪危害苗乡,糟踏妇女,吞食孩子,无恶不作。

勇敢的苗族后生亚雄率同寨的伙伴们跳下天坑,经过七天七夜的血战,终于杀死了凶残的多头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

全寨人扶老携幼围着熊熊的篝火狂欢,庆贺胜利。

亚雄等勇士剥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劲敲打……据说,这便是苗鼓的起源。

有关苗族鼓舞的传说在苗区有很多,但“艺术来源于生活”,由于湘西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荒山峡谷之间,山高人稀,过着原始农耕生活,文化知识和生产生活滞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和斗争中,人们为调节劳逸,提高精神生活,才击鼓作乐,逐渐创造出“苗族鼓舞”艺术。

它完全是人们自娱自乐、自我激励的产物,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在苗族鼓舞中,有很大部分的舞蹈动作都是反映生产生活和巫俗祭祀动作的,如犁地耕田、播种插秧、挑担推车、捞鱼打鸟、挖园种菜、收割打谷、美女梳妆、绣花数纱、洗衣推磨、纶麻织锦等。

有些鼓舞动作则是从摹拟动物的动态与神态创作而来,如大鹏展翅、公鸡啄米、黄牛摆尾、猴子摘桃、抓痒挠腮等动作。

还有反映战争性动作的,如“打四方”、“懒姑挑水”、“雪花盖顶”等。

这些舞蹈动作都较好地保留了生活的原生形态和动态,直接反映出苗族人民热爱生活、乐于劳作、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从苗族鼓舞的起源可以发现其发生、发展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二、苗鼓的种类及艺术特点湘西苗鼓是由鼓框、鼓皮、鼓钉、鼓槌等部件制作而成,框是用黄桑树干或杉木树干制成,皮是牛皮,钉是铁钉,槌是杉木干。

古代的苗鼓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材料制成?溯其鼓源,我们发现苗族的鼓同汉族的鼓是有区别的。

浅谈苗族鼓舞的艺术特色及文化传承

浅谈苗族鼓舞的艺术特色及文化传承

浅谈苗族鼓舞的艺术特色及文化传承摘要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苗族地区,它不仅是传承古典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健身运动的重要的方法。

苗族鼓舞在文化内容上,描述了民族历史、宗教信仰、区域战争、民俗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研究苗族文化的重要方法。

本文在对苗族鼓舞的历史起源、艺术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了解苗族鼓舞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沿革,并以鼓舞为着手点,对苗族艺术形式进行渗透性的分析,在讨论鼓舞变迁的同时,深层次地挖掘艺术传承的价值。

关键词:苗族鼓舞;艺术特色;文化传承引言苗族鼓舞的历史极为悠久,尤其是其中的鼓舞,被赞誉为“千年跳一舞,一舞跳千年”,在对其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1]。

在当前的社会文化发展环境中,这种特色性、民俗性的舞蹈内容,可以通过现代的媒体空间放大。

不仅可为当地的民族风情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也使得其文化内容更好地传承下去,并在进行艺术与体育转化的过程中,逐渐淡化自身宗教的内容,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空间。

苗族鼓舞带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并在实用性上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在锻炼苗族人民体魄的同时,起到陶冶情操、娱乐心境的作用,在激情澎湃的舞姿中,让人们的身心都得到放松。

一、苗族鼓舞的概述(一)苗族鼓舞的起源鼓,在古代被推崇为寓意吉祥的圣物,人们借以表达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情感,突显了苗族人民团结的精神力量,鼓舞产生历史久远,远古时代的蚩尤经历失败,苗族人民就来到了江西等地,后来又经过不断的迁徙,来到了长江中下游及武陵山区。

在当时的苗族先民正处于狩猎时代,他们主要以狩猎为生,群居在一起,每次收获猎物,都会大家一起分食兽肉,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他们学会了将动物的皮毛利用起来,将晒好的皮毛的穿在身上,这样遮挡了身体成了衣服,苗语叫"备尤鲁系"。

后来他们发现把晒干的牛皮甩到树桩上,会发出咚咚的响声,受到启发研制出了鼓,以此来发号施令,群捕野兽,传说这就是制做苗鼓的起源。

湘西苗族花鼓舞的动态传承——以花鼓舞鼓王为例

湘西苗族花鼓舞的动态传承——以花鼓舞鼓王为例

The Analysis on the Dynamic Transmission of Miao Hua Drum Dancing in Xiangxi -Take the Drum King of Hua Drum Dancing as the Example 作者: 龙文波[1]
作者机构: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410205
出版物刊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页码: 82-86页
主题词: 湘西苗族花鼓舞;鼓王;传承
摘要:本文以湘西苗族花鼓舞为分析对象,笔者选取两位花鼓舞鼓王为例,对鼓王的生活经历和她们对花鼓舞的个体认知进行分析。

两位鼓王传承形态呈现差异性,说明花鼓舞的传承是
一个流动的过程。

笔者力求通过鼓王的比较分析,阐释花鼓舞传承的动态过程,及其背后的引
导因素。

松桃苗族花鼓

松桃苗族花鼓

松桃苗族花鼓
松桃苗族花鼓舞,是松桃苗族人民集祭祀,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等而创建的一贡民族民间舞蹈。

这里的苗族人民把它称作“哪喏”(即:侧击或闪击鼓面的意思),这里的汉族人民将其称为“花鼓”或“花鼓舞”。

松桃苗族花鼓舞,主要分布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的瓦窑一带苗族村寨。

其鼓具分为两面鼓和四面鼓,其舞蹈分为两人舞、四人舞、八人舞等,共有80余种类型,以及100余式基本动作套路。

表演时,两面鼓横置于鼓架上,以一人在其鼓身正中敲击鼓点作为指挥,在鼓的两面分别各站一人或各站二人侧击鼓面而舞;四面鼓的表演则须在其一旁另设一个两面鼓,同样以一人敲击两面鼓的鼓身作指挥,舞者四人或八人分别站立于鼓的四面,绕鼓而舞。

用作敲点的两面鼓,亦可着人同时进行配合表演。

松桃苗族花鼓舞,具有较强的祭祀性、叙事性、仿生性特征。

由于是侧击鼓面而舞,其中又有一项别具一格的四面鼓,形成了别于其他鼓类的独特风格。

其舞蹈动作古朴大方,节奏明快而欢乐,深受这里的苗汉人民所喜爱。

松桃苗族花鼓舞内涵丰富,蕴藏了丰富的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和人类学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艺术科研价值。

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艺术探源和发展

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艺术探源和发展

松桃苗族花鼓舞的艺术探源和发展发布时间:2021-06-28T03:03:40.62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1期作者:龙晓玲[导读] 本文将从松桃苗族花鼓舞的历史文化价值、多元化功能、审美特征、原生态特征等多个方面对松桃苗族花鼓舞进行探究。

松桃苗族自治县第六完小 554100摘要:花鼓舞融合了舞蹈、体育、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盛行于贵州松桃、湘西等地。

松桃苗族花鼓舞是伴随着苗族的存在而存在的,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生活气息,是苗族人在长期的适应自然、改造自然、驱邪护正、抵御外敌、团结奋斗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

本文将从松桃苗族花鼓舞的历史文化价值、多元化功能、审美特征、原生态特征等多个方面对松桃苗族花鼓舞进行探究。

关键词:松桃苗族;花鼓舞;艺术探源引言:2011年,苗族花鼓舞被列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花鼓舞是苗族地区所特有文化,凝集了苗族人民的智慧。

贵州松桃是苗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通过劳动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松桃苗族花鼓舞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的艺术文化。

花鼓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对社会起着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能够反映现在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

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艺术探究。

1 历史文化价值花鼓舞是当地的民间风俗。

其中融合了多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花鼓舞之中反映了一定特殊历史时期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这种舞蹈在苗族中世代相传,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被遗忘和淘汰,风行于各个居住地,属于群体性舞蹈。

苗族人民将日常的生活,融入到舞蹈动作之中,体现了民族的特性[1]。

舞蹈本身是以人体动作和姿态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审美的要求很高。

正是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能够真正的吸引人们的欣赏和注意,才能够众多舞种之中脱颖而出。

我国的艺术教育之中,更加的注重教育的作用和成效,从而忽视了艺术的独特性,没有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和作用,也没有充分的展现出花鼓自身优势和特性,违背了艺术的规律[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花鼓的传承与发展唐贵松(贵州铜仁)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阐述松桃苗族花鼓的历史起源,分析苗族花鼓的发展现状,对各少数民族花鼓的结构、动作、表演形式与松桃苗族花鼓的比较,从中剖析苗族花鼓的体育健身、健心等体育价值,并探讨其发展成为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推广,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和提出相应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松桃苗族花鼓体育价值传承发展苗族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苗族聚居的武陵大山是中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整个地貌属于山地、河谷,山高坡陡,峡谷幽深,岩石遍地。

松桃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东临湖南省花垣县、凤凰县,南接本省铜仁市、江口县,西连印江县、沿河县,北靠重庆市之秀山县、酉阳县,素有黔东北“门户”之称,是连接湘、黔、渝二省一市的枢纽,也是铜仁地区对外开放的东北面窗口。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勤劳勇敢的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中的一个大民族。

古老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则创造了他们神秘而古朴的文化,苗族花鼓便是从古至今保存完善并不断发展的一种。

本文拟追溯苗族花鼓的起源,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和斗争中, 黔东北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活动, 苗族花鼓便是其中一项传统民间活动。

苗族花鼓以其独特、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成为众多民族艺术的一支奇葩。

苗族花鼓是集舞蹈与体育于一体的,拟对苗族花鼓的发展现状、体育价值及传承与发展作一探讨。

一、苗族花鼓的起源究其苗族花鼓舞的渊源,历来众说纷纭,各持其说,总的来讲,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苗族鼓舞起源刊蟊与韵“轩辕”时代“轩辕”是黄帝的姓氏。

传说.世界上原本没有”鼓”这东西,它是黄帝发明的,最早它用于军事。

远古时候.北方的黄帝和南方的蚩尤大战于逐鹿。

起初,黄帝九战九败,被蚩尤杀得损兵折将、虎窜狼逃、一筹莫展。

后来,黄帝用了一种特殊材料,创造出了一面军鼓,上阵时.一阵鼓响.山鸣谷应,二阵鼓响,天旋地转。

蚩尤被吓得魂飞胆丧、落荒而逃,黄帝因此反败为胜.最后终于消灭了蚩尤。

而苗族先民本是黄帝的后裔,因为被黄帝歧视.怨愤于怀.所以大多数苗族先民参加了蚩尤的军团。

蚩尤战败,跟着作乱的苗族先民当然难免灭顶灾祸。

但是通过这场酣战,苗族先民认识了“鼓”的神威,从而将它带入了苗族。

然后,利用“鼓”创造了苗族鼓舞。

(二)苗族鼓舞起源于自己的祖先据说古时候,苗族先民栖身在森林和岩洞中,他们常与猿猴为伍,以采摘、狩猎为生,以种植黎、稷为业。

突然有一天,有一只口如血盆,牙如耙齿的魔王出来毁坏庄稼,残害人命。

它的出现让苗族先民苦不堪言。

有一次.碰上一对武术高强的苗族年轻夫妇,男的使用一根巨棒,女的使用一把宝剑。

一场搏斗发生了.只见这对年轻的苗族夫妇,巨棒出手,顽石崩裂,宝剑出鞘,寒光闪闪,大战三天三夜.终于刺死了魔王,消除了大害。

于是苗族先民们就剥下魔王的皮,蒙在一段空心的树干上,并应和着一片咚咚的鼓声做出各种象征除魔制胜的搏击动作.狂欢跳跃.从而创造了鼓舞的雏形。

(三)苗族鼓舞起源于汉朝凌纯声.芮逸夫先生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说:”山左金石志、南阳汉画像录存诸书.均记载有汉代鼓舞图像、图赋,则汉代鼓舞,宛然在目。

与今日红苗鼓舞极为相似。

可见鼓舞有汉代传入苗中之说,十九可信”,等等。

[1]以上三种解说都有其道理,但是由于苗族花鼓的历史起源因无文字记载,起源于何时何地还有待考察。

二、苗族花鼓的发展现状苗族花鼓现已经成了一种艺术载体。

苗族学者石启贵先生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中写道: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的压迫.无以进展.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人息,少与汉人接近。

坐井观天.孤陋赛闻。

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

而有神益于人身者,仅鼓一项。

从石启贵先生对苗族鼓文化的注解不难看出.苗族迁居深山僻地,虽然摆脱战争的骚扰.但却陷人交往不便的生存境地。

环境的变迁导致文化的变迁,鼓的功能在发生转变。

鼓,现在已作为苗族民间社会的一种传统体育娱乐活动而重新发挥其社会功能。

昔日的某些功能在隐退,它现在是以艺术的形式向人们演绎苗族人曾经的历史与生活,从“阵鼓催兵,农夫插秧,挖园种菜,美女梳妆.巧妇织纬”等苗族鼓舞的表演,我们可以洞见苗族进人深山老林后的生活场景及生命的存在方式。

苗族花鼓有两面鼓、四面鼓。

两面鼓音色清越、圆润、爽心悦耳;四面鼓,是苗族花鼓鼓中之王。

表演有四人,也有八人,场面气势磅薄,声音沉雄浑厚,惊心动魄;生活在腊尔山地区的苗族人民,一般在椎牛祭祖、节日盛会、闲暇娱乐、迎宾邀客时都要表演花鼓舞。

生活在腊尔山地区的苗族人民,一般在椎牛祭祖、节日盛会、闲暇娱乐、迎宾邀客时都要表演花鼓。

苗族花鼓分为四个流派,即NhoI guib joud(呶贵州)、Nhoi fux guangt(呶湖广)、Nhoi khad(呶佧) Nhoi ghueb zheat (呶怪崭)。

虽然苗族各地花鼓活动形式不尽相同,但都以击鼓而舞,或击鼓伴舞为主要特征。

苗族花鼓表演两面鼓时,将鼓置于支架上,一人敲打鼓帮把握节奏,男女各一人相向对打鼓面,也可男女各二人对打;四面鼓的阵容则要大得多,四面都可以安排男女各二人对打,或者男女各四人搭配对打;节日盛会举行大型鼓舞表演时,设置若干个两面鼓、四面鼓,表演者可多达上千余人。

场面上,鼓声抑扬顿挫,惊天动地,鼓椎飘带上下翻飞,五彩斑斓,令人精神振奋,心花怒放。

松桃苗族花鼓,自五十年代就打进省城,六十年代进入北京。

改革开放后,苗族花鼓先后出席了全国一、二、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广州羊城中华博览会,美国首都华盛顿建州100周年庆祝活动,上海浦东国际旅游节,西南三省成都灯会,洛阳国际第十二届牡丹花盛会等大型活动演出。

1990年瓦窑(乡),1995年正大乡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花鼓之乡”。

8月28日九点三十分,“黔江·铜仁民族文化走进重庆活动周”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隆重开幕。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苗族花鼓亮相开幕式,博得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和鼓掌。

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位青年观众,用流利的汉语描述说:松桃苗族花鼓演员手中的鼓槌有时轻落,有时疾起,鼓声时而低沉,时而激越。

她们穿梭在花鼓周围,鼓音、鼓点、节奏、舞步,快慢协调,完美和谐。

绕鼓换位,繁而不乱,行步击鼓,错落有致,运动自若。

表演场面,恢宏壮观,姿态变换,酣畅淋漓,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雄壮浑厚的鼓点,幻化万千,优美的节拍让人如醉如痴。

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瓦窑村是松桃苗族花鼓艺术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1989年,苗族花鼓在中、苏、美、日四国艺术节的开幕式上登台表演,获得国外艺术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许多观众纷纷要求苗族演员们签名、合影,也激发许多新闻媒体和艺术研究部门的广泛关注。

美国《纽约时报》还以整版的篇幅介绍苗族花鼓。

1994年,正大乡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花鼓艺术之乡”。

传统的苗族花鼓,有两面鼓、四面鼓。

近几年来,根据松桃民族中学校长滕建勋的创意,经刘国松老师设计,由第六代鼓王龙求正及第七代鼓王龙云辉父子潜心研究,成功地开发出了八面鼓。

在世界尚属首创。

鼓身直径五米,高一点一米,周长一十五米,是一个组合形式的大圆鼓,组合起来粗看是“八面鼓”,细看则是“十六面鼓”,需三十二人同时演奏。

现在,松桃苗族花鼓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名录。

自2002年以来,正大中学、松桃民族中学、三中、盘信中学、正大民族完小、官舟完小等学校把花鼓传统体育活动引进课堂,将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

聘请苗族鼓王龙云辉等一批专业的花鼓教师担任苗族花鼓教学,全县两千多名在校学生熟练掌握了花鼓一百多种套路。

古老的苗族文化传统艺术有了可靠的传承、发展、创新的桥梁和纽带。

它现在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人们的眼里。

三、苗族花鼓的体育价值(一)与其他少数民族花鼓的动作结构比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他独特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在祖国55个少数民族中花鼓活动归大部分少数民族所拥有,他们的表演活动形式不尽相同。

秭归花鼓舞三人击乐,大锣、钹、马锣;唱腔为“开门调、端阳腔、小锣腔、大锣腔和车调子”五种。

除大锣腔的曲式结构为上下腔外,均为一段体的曲式结构,曲调装饰音较多,每句落音倾于下滑,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

舞蹈动作有“后踢步、绣花、整装、走步子、两步子、点蕊、麒凤翻身鹞、鹤立梢栖、双逗和扑蝶”,丑角后踢步。

旦角“小脚女人”的步伐贯穿舞蹈的始终。

彝族花鼓舞,舞蹈动作比较丰富,特别是腿部的动作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如蹬、顿、甩收、跳、越、绕花、蹲转,崴膝等。

再如双吸腿空转、双脚纵步、空中崴膝等更是力度重、技巧高、难度大,又别具一格的舞步。

一直流传于豫苏鲁皖周边地区的梁园花鼓舞,在铿锵的花鼓铜鼓声中,演员们翻着跟头开场,一位精神抖擞的老者挥舞着翎子指挥串演,演员随着翎子和花鼓的节奏,跳起欢快的舞蹈,表演倒立行走、劈叉、翻、滚、扑、跌等技巧动作,滑稽扮相、夸张动作,格外引人注目,博得阵阵掌声喝彩。

兰州太平鼓自具特色,首先它的外形与其他鼓不同,鼓身长80至85厘米、直径37厘米,以圆柱体为基本造型,体积硕大,不用鼓槌,而是用麻拧成鼓条(或称鼓鞭)擂其鼓面。

擂鼓时,鼓发音低沉而浑厚,鼓手的动律是人舞鼓、鼓带人、人鼓合一。

鼓的上、下、跃、翻、骑、闪、展、腾、挪等打法丰富,充分体现着鼓手与鼓的相互交融、纵横离合。

松桃县的苗族花鼓要求鼓手在表演时,都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因为从脚到踝、膝、髓、肩、腕、头部协调配合。

有时二人击鼓二人舞;有时四人同时边击边舞,要求鼓音、鼓点、节奏、动作必须一致,疾徐急缓协调,并不断绕鼓换位,变而不乱。

四人绕鼓穿花,交错舞蹈,动作一致,讲究对称。

到过渡点时,四人按逆时针方向绕圈换位,打鼓边者换打鼓面,击鼓面者换打鼓边。

四面鼓,八个人在一架四面鼓上表演,每方二人。

每面的二人可交换位打击鼓面,也可以二人同时动作,一人左手击鼓,右手舞动,另一人做对称动作,各自对称,分毫不差,整体要求更为严格。

八个人同舞,场面更大更热烈,且更富于变化,加上鼓槌上下翻飞,彩绸五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二)苗族花鼓的健身、健心、社会适应价值一个国家是否成为体育强国,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其体育人口的多少,国民体质的健康状况如何,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

少数民族体育以其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趣味性强、设施简单、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适应了少数民族人民体育锻炼的需要,从而增进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达到了提高国民体质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