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生产检验方法汇编(下载版)

合集下载

玉米淀粉生产检验方法汇编

玉米淀粉生产检验方法汇编

玉米淀粉生产检验方法汇编玉米淀粉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份玉米淀粉生产检验方法的汇编,供参考使用。

一、玉米淀粉的外观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取适量玉米淀粉样品,观察其颜色、气味和外观,应为白色粉末状,无异味和明显杂质。

二、玉米淀粉的物理性质检验方法1.粘度测定:使用牛顿粘度计,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对玉米淀粉样品进行粘度测试,结果应在合理范围内。

2.吸水性测定:取一定质量的玉米淀粉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测量其水分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3.粒径分析:采用粒子大小分析仪,对玉米淀粉样品进行粒径分析,结果应符合标准范围。

4.酸度测定:使用酸度计,将玉米淀粉样品溶解在水中,测量其pH 值,应满足标准要求。

三、玉米淀粉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1.淀粉含量测定:采用磷酸酶测定法,对玉米淀粉样品进行淀粉含量测定,结果应在合理范围内。

2.脂肪含量测定:采用氢化镁法,对玉米淀粉样品进行脂肪含量测定,符合标准要求。

3.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Kjeldahl法,对玉米淀粉样品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应符合标准范围。

4.糖含量测定:采用差减法,对玉米淀粉样品进行糖含量测定,结果应满足标准要求。

四、玉米淀粉的微生物检验方法1.总菌落计数:采用菌落计数法,对玉米淀粉样品进行总菌落计数,结果应在合理范围内。

2.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检测:采用MPN法或PCR法,对玉米淀粉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应符合标准要求。

五、玉米淀粉的重金属残留检验方法采用ICP-MS方法,对玉米淀粉样品中的重金属残留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以上汇编了玉米淀粉生产中常用的检验方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根据实际情况,可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进行相应的检验方法选择和操作流程制定。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玉米淀粉的检验责任者:内容:1. 性状1.1 操作方法取本品,置明亮光线下,目视口尝法检测。

称取供试品适量,于25℃±2℃分别用水和乙醇溶解,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1.2 结果与判定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判为符合规定。

2. 鉴别2.1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偏振片、载(盖)玻片、烧杯、电炉。

2.2 试药与试液甘油醋酸试液、碘试液。

2.3 操作方法2.3.1 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观察。

2.3.2 取上述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观察,加热后观察。

2.3.3 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001),在显微镜下观察。

2.4记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5结果判定2.5.1本品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判为符合规定;2.5.2 本品凝胶状物约加碘试液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判为符合规定;2.5.3 本品在显微镜下,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判为符合规定。

3. 检查3.1 酸度3.1.1 仪器与用具离心机、烧杯、锥形瓶、酸度计。

3.1.2 试药与试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4.0)、磷酸盐标准缓冲液(6.86)。

3.1.3 操作方法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用酸度计进行测定。

3.1.4 注意事项3.1.4.1 测定前核准仪器时,应选择与供试液pH值接近的标准缓冲液。

3.1.4.2 在测定时用标准缓冲液较正仪器后,应再用另一种pH值相差约3的标准缓冲液核对一次,误差不应超过±0.1。

3.1.4.3 每次更换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

食品原材料 玉米淀粉 验收方案

食品原材料 玉米淀粉 验收方案

玉米淀粉验收方案
一、目的
明确检验标准,快速准确地对玉米淀粉进行检验,特制定本检验方案。

二、抽样方法
按照兼前顾后的原则,随机多点取样。

五、拒收条件
1. 品种不符,整批拒收;
2. 在抽检时发现有明显的色泽差异,整批拒收;
3. 抽检时发现有肉眼可见的杂质或发霉结团的,整批拒收;
4. 抽检时未发现有变质现象的,生产使用时发现有变质现象的,经品控确认
后已使用的原料做报废处理,未使用的全部退货;
5. 运输车辆运输过有毒有害物品的,整批拒收;
6. 抽检时发现有超保质期的,整批拒收;
7. 抽检时发现产品到货日期不符合的,整批拒收。

001-01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已修改好

001-01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已修改好

SOP/QC(02)001-01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类别:操作标准江西中兴汉方药业有限公司目的:制定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玉米淀粉检验操作,保证玉米淀粉检验结果的准确。

依据:《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及四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范围:适用于玉米淀粉的检验。

责任:质量控制科主任及检验员、质量保证科主任及监控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质量管理部经理负领导责任。

正文:检验项目有性状、鉴别、检查(酸度、外来物质、干燥失重、灰分、铁盐、二氧化硫、氧化物质、重金属、微生物限度)。

1性状1.1用电子天平称取玉米淀粉约10g,置A4白色纸上,用称量勺铺平,在自然光下检查,眼睛与样品距离约25cm。

观察应为白色粉末;闻之无臭。

1.2玉米淀粉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1.2.1电子天平称取玉米淀粉0.01g两份,分别置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然后一锥形瓶内加入用100ml量筒量取的100ml25±2℃的冷水,另一瓶内加入用100ml量筒量取的100ml25±2℃的乙醇,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两瓶内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应不能完全溶解。

2鉴别2.1鉴别(1):用型电子天平称取玉米淀粉约1g,置100ml烧杯中,用25ml量筒加水15ml,置电炉上煮沸,放冷至室温,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2.2鉴别(2):电子天平称取玉米淀粉约0.1g,置100ml烧杯中,用25ml量筒加水20ml,用玻璃棒混匀,用胶头滴管滴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置电炉上加热后逐渐褪色。

2.3鉴别(3):2.3.1制片:用解剖针挑取玉米淀粉少许,置载玻片中央,加甘油醋酸试液1滴,用针搅匀,待液体渗入粉末后,用一手食指与拇指夹持盖玻片的边缘,使其左侧与药液层左侧接触,再用另一手持小镊子或解剖针托住盖玻片的右侧,缓缓放下,使液体逐渐漫延充满盖玻片下方。

玉米淀粉微生物验证方案

玉米淀粉微生物验证方案

玉米淀粉微生物验证方案玉米淀粉微生物验证方案是一项关键的质量控制程序,用于确保玉米淀粉的生产过程中不受微生物污染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全面的玉米淀粉微生物验证方案,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一步:样品采集和准备在进行验证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玉米淀粉的样品,并进行准备。

确保样品是代表性的,可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从不同的批次中收集。

将收集到的样品置于干燥无菌容器中,并密封保存,以防止二次污染。

第二步: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准备适当的微生物培养基,以提供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基础。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营养琼脂、大肠杆菌选择性琼脂和放兰氏琼脂等。

根据需求添加适当的抑菌剂,以防止非目标微生物的生长。

第三步:菌落计数将有效样品从密封容器中取出,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稀释。

用无菌移液器将适当稀释后的样品分别接种在所制备的培养基上。

将接种培养基的平板在无菌环境下孵育相应的时间,一般为24至48小时。

孵育后,使用菌落计数器仪器或人工计数法,对培养基上的菌落进行计数和记录。

第四步:微生物鉴定对样品中的菌落进行鉴定和分类,以确定其中是否存在潜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其他质量问题引起的微生物。

采用常见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如形态学特征、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第五步:数据分析和解释根据菌落计数和鉴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微生物验证的结果。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判断是否符合微生物污染限度标准。

并将结果与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对比,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六步:纠正措施和预防控制根据微生物验证的结果,如果发现微生物污染超过限度标准,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如清洁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或更换原材料等。

同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避免微生物污染再次发生。

总结:玉米淀粉微生物验证方案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的样品采集、适当的培养基制备、菌落计数、微生物鉴定、数据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监控和控制微生物污染。

GB12309-90 工业玉米淀粉 word

GB12309-90 工业玉米淀粉 word

GB 12309—90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玉米淀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经湿磨法加工制成的工业淀粉。

2 引用标准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604 化学试剂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见表 1。

表 13.2 理化要求理化要求见表 2。

表 2等级→指标\优级一级二级项目↓水分,%(m/m)≤14.0细度,%(m/m)≥99.8≥99.5≥99.0斑点,个/cm2≤0.4≤1.2≤2.0酸度(中和100 g绝干淀粉消耗0.1mol/L氢氧化≤12.0≤18.0≤25.0钠溶液的毫升数)灰分(干基),%(m/m)≤0.10≤0.15≤0.20蛋白质(干基),%(m/m)≤0.40≤0.50≤0.80脂肪(干基),%(m/m)≤0.10≤0.15≤0.25二氧化硫,%(m/m)≤0.004——铁盐(Fe),%(m/m)≤0.002——4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中所用水均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4.1 取样从整批产品中抽取样品时,应先从整批中抽取若干包装单位,然后再从抽出的包装单位中抽取均匀试样。

4.1.1 整批产品中包装单位的抽取抽取包装单位的数量,根据批量总数按式(1)计算。

……………………………………………………(1)式中:A──应抽取的包装单位数(A不得小于10),袋;N──批量的总包装单位数,袋。

4.1.2 均匀试样的抽取取样时,用清洁、干燥的取样工具插入包装袋的2/3处。

每袋取样100 g,将抽取的样品迅速混匀,用四分法缩分,然后分装于两个1000 mL清洁干燥的广口瓶中,密封,贴上标签,一瓶供检测用,一瓶封存备查。

玉米淀粉检测方法

玉米淀粉检测方法
样品应进行充分混合。
根据对灰分量的估计值,迅速称取样品2~10g,精确至0.0001g,将样品均匀分布在坩埚内,不要压紧。
预灰化:小心加热坩埚,直至样品完全碳化。燃烧会产生挥发性物质,要避免自燃,自燃会使样品从坩埚中溅出而导致损失。
焚化:火焰一旦熄灭,即刻将坩埚放入炉内,将温度升高至900℃,并保持此温度直至剩余的碳全部消失为止,一般1h已足够。然后将盘和剩余物放入干燥器使之冷却至室温,并称重,精确至0.0001g。
X2----- 样品灰分(以干基计),%。
注意事项:分析人员同时或迅速连续进行二次测定,其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当灰分不大于1%时,应不超过平均结果的0.02%;当灰分大于1%时,应不超过平均结果的2%。
6 总脂肪测定方法
①仪器、用具:
抽提器:150ml或250ml;滤纸、吸耳球、漏斗、天平、恒温水浴锅
④计算:
残留物重
脂肪含量(干基)%=×100
试样重
注:延长干燥抽提物的时间,会导致由于脂肪的氧化而得到偏高的结果。
②试剂:乙醚
③操作方法:
先将抽提瓶(250ml或150ml)准确称重,再准确称取烘去水份的混匀试样25~50g,用两张滤纸包成圆筒形,放在抽提器内,倒入乙醚,使试样全部浸在乙醚中,在60℃水浴上回流4~6小时,然后取出纸包弃去,回收抽提瓶内乙醚,用吸耳球吹去抽提瓶内残留乙醚,在干燥箱中(100±1℃下烘1小时至恒重),再将抽提瓶放入干燥器内,使之冷却至室温,称重,精确至0.001g。
⑤计算方法:
若灰分以样品剩余物重量对样品原重量的重量百分比表示,为
m1
X1= ×100
m0
若灰分以样品剩余物重量对样品干基重量的重量百分比表示,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玉米淀粉的检验责任者:内容:1. 性状1.1 操作方法取本品,置明亮光线下,目视口尝法检测。

称取供试品适量,于25℃±2℃分别用水和乙醇溶解,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1.2 结果与判定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判为符合规定。

2. 鉴别2.1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偏振片、载(盖)玻片、烧杯、电炉。

2.2 试药与试液甘油醋酸试液、碘试液。

2.3 操作方法2.3.1 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观察。

2.3.2 取上述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观察,加热后观察。

2.3.3 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001),在显微镜下观察。

2.4记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5结果判定2.5.1本品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判为符合规定;2.5.2 本品凝胶状物约加碘试液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判为符合规定;2.5.3 本品在显微镜下,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判为符合规定。

3. 检查3.1 酸度3.1.1 仪器与用具离心机、烧杯、锥形瓶、酸度计。

3.1.2 试药与试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4.0)、磷酸盐标准缓冲液(6.86)。

3.1.3 操作方法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用酸度计进行测定。

3.1.4 注意事项3.1.4.1 测定前核准仪器时,应选择与供试液pH值接近的标准缓冲液。

3.1.4.2 在测定时用标准缓冲液较正仪器后,应再用另一种pH值相差约3的标准缓冲液核对一次,误差不应超过±0.1。

3.1.4.3 每次更换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

玉米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玉米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玉米淀粉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对进厂玉米淀粉的质量检验操作。

2、范围:进厂玉米淀粉。

3、责任:品管部经理,质检科长,质检人员。

4、检验方法:方法来源GB12309-90。

4.1 性状:白色粉末,无霉变,无结块。

4.2 鉴别:4.2.1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半透明类白色的凝胶状物。

4.2.2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4.3检查:4.3.1 酸度4.3.1.1试剂 a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b 1%酚酞指示液4.3.1.2试验程序称取样品10g(精确至0.01g),置于三角瓶或烧杯中,加预先煮沸放冷的无二氧化碳蒸馏水 100ml及5-8滴酚酞指示液,摇匀,以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将近终点时,再加3-5滴酚酞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微粉红色,且保持30s不褪色即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4.3.1.3计算式中:X:中和100g绝干淀粉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ml :滴定时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空白试验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m:样品的重量,g:样品的水分,%X14.3.1.4 允许差:同一样品两次滴定值之差应小于0.2ml,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3.2水分见《水分检验操作规程》。

4.3.3蛋白质见《总氮检验操作规程》。

4.3.4淀粉含量4.3.4.1操作步骤:取样品2.000g,精密称定,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25ml1.124%盐酸,沸水浴中准确煮沸15分钟,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加4%磷钨酸2.5ml,加入蒸镏水至刻度,摇匀,过滤,滤液用1-2dm旋光管测旋光。

4.3.4.2计算:α×50淀粉% = ×100184.6×M×L式中 : α---- 测得的旋光读数184.6 ---- 1g玉米淀粉的比旋度[α]L ---- 旋光管长度,1或2dmM ---- 样品重,g允许差:同一样品两次所测旋光读数之差应小于0.055、相关质量记录5.1 玉米淀粉性状、鉴别检验记录 REQM2073 5.2 淀粉含量检验记录 REQM2031D。

玉米淀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玉米淀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天津市鸿禄食品有限公司玉米淀粉检测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章玉米淀粉水分的测定第二章玉米淀粉酸度的测定第三章玉米淀粉灰分的测定第四章玉米淀粉斑点的测定第五章玉米淀粉细度的测定第六章玉米淀粉脂肪的测定第七章玉米淀粉蛋白质的测定第八章玉米淀粉白度的测定第九章玉米淀粉大肠菌群的检测第十章玉米淀粉菌落总数的测定第一章玉米淀粉水分的测定执行标准:GB/T 12087一2008代替GB/T 12087-1989 淀粉水分的测定烘箱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常压条件下,采用烘箱在130℃烘干淀粉测定水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干燥的天然淀粉和变性淀粉的水分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某些特殊淀粉的水分测定,如含有在130℃时不稳定物质的淀粉。

2.原理将试样放在温度为130℃-133℃的恒温烘箱内,于常压下烘干90min,测定试样损失的质量。

3.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和下列仪器。

3.1分析天平:感量0.001g。

3.2烘盒:用在测试条件下不受淀粉影响的金属(例如铝)制作,并有大小合适的盒盖。

其有效表面能使试样均匀分布时质量不超过0.3g/cm2。

适宜尺寸为直径55mm-65mm,高度15mm-30mm,壁厚约0.5mm。

3.3恒温烘箱:配有适当的空气循环装置的电加热器,能够使得测试样品周围的空气温度均匀保持在130℃-133℃范围内。

烘箱的热功率应能保证在烘箱温度调到131℃时,放入最大数量的试样后,在30min内烘箱温度回升到131℃,从而保证所有的样品同时干燥。

3.4干燥器:内置有效的干燥剂和一个使烘盒快速冷却的多孔厚隔板。

4.试验样品测试样品应没有任何结块、硬块,并应充分混匀后使用。

样品应放在防潮、密闭的容器内,测试样品取出后,应将剩余样品储存在相同的容器中,以备下次测试时再用。

5分析步骤5.1烘盒恒质取干净的空烘盒,放在130℃烘箱内烘30min-60min,取出烘盒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量;再烘30min,重复进行冷却、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5g,即为恒质(m0)。

玉米淀粉检验技术标准

玉米淀粉检验技术标准
食用玉米淀粉技术标准
1.产品名称及分类:
编号:NYL/JS-JB-005-08
1.1 产品名称:食用玉米淀粉;
1.2 产品分类:为 A 类产品。 2.质量标准: 2.1 感官指标:
项目
指标
色泽
白玉米 黄玉米 气味
洁白 白色带微黄色阴影
无异味
口感
无砂齿
杂质
无外来物
2.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 酸度, ºT
≤14.00 ≤25.00
白度

灰分,%
蛋白质,%
斑点,个/cm2
细度 150um(100 目)筛通过率,%
脂肪,%
440nm 蓝光反射率,%
白玉米 黄玉米
≤ 0.20 ≤ 0.70 ≤ 1.50
≥99.30 ≤ 0.25 ≥95.00
≥90.00
净重误差,% 2.3 卫生指标:
≤ 0.50
项目
指标
二氧化硫,mg/kg
≤30.00
砷,mg/kg,以 As 计
≤0.50
铅,mg/kg,以 Pb 计
≤1.00
2.4 包装:包装严密,无泄漏,数量准确。
3.检验验证项目:
3.1 检验项目:水分、酸度、斑点、细度、净重误差;
3.2 验证项目:灰分、蛋白质、脂肪、二氧化硫、砷、铅;
3.3 感官检验项目:感官指标、包装、白度。 4.不可投产情况:
4.1 有异味、砂齿;
4.2 太粗糙、杂质太多(指严重超标,即超出标准两倍以上); 4.3 水分含量太高,呈块状。
伊利冷饮事业部技术中心/2006 年 2 月 5 日
起草 谷晓青 审核 张冲
批准 温红瑞
发送部门 质检部、供应部、金川厂

玉米淀粉制作实验

玉米淀粉制作实验

以糯玉米为原料,采用湿法提取淀粉工艺,制得淀粉得率高、质量优质的纯净糯玉米淀粉。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最佳的提取方案:浸泡温度、浸泡溶液亚硫酸浓度、浸泡时间分别为5O℃、0.3%、60 h。

影响淀粉得率的主要因素是:时间、浓度、温度。

糯玉米淀粉较普通玉米淀粉相比具有糊化温度低、黏度高、透明度高等特点。

原料与设备糯玉米、H2SO4 溶液、水、浸泡桶、磨浆机、烧杯、量筒、温度计、恒温箱、恒温干燥箱、离心机、粗筛、细筛、胚芽分离器、布拉班德粘度仪。

方法糯玉米淀粉提取工艺流程原料的除杂、筛选、称重一糯玉米浸泡一粗磨一胚芽分离一细磨一淀粉筛分一蛋白质分离一离心脱水一恒温干燥一称重一分装成品。

1.2.2 分析方法蛋白质测定方法;水分测定方法;析水率测定方法;粘度测定方法;透明度的测定方法 .1.3 提取工艺操作技术要点1.3.1 原料的净化与称重除杂主要是一些别的植物种子、尘土、砂石、金属块、木片、废纸等杂物.玉米净化后,每组称重500 g糯玉米1.3.2 浸泡液的配制分别配得亚硫酸浓度为0.1%、0.2% 、0.3%,体积均为1 500 ml 的溶液.1.3.3 糯玉米浸泡本实验选用48 h、60 h、72 h三个不同浸泡时间:40℃、50℃和60℃三个不同的浸泡温度及0.1%、0.2%、0.3%三种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浸泡溶液对糯玉米进行浸泡。

1.3.4 粗磨先用粗磨将玉米破碎成10块左右,以便进行胚芽分离.1.3.5 胚芽分离利用胚芽分离槽进行分离,并加水使胚芽浮在水面上,以分离出胚芽。

1.3.6 细磨用细磨进行二次磨浆.1.3.7 淀粉筛分经细磨得到的糯玉米浆,先用20目的粗筛进行分离粗渣,然后洗渣5次。

把洗过的粗渣脱水,把滤液倒进粗渣分离后的淀粉乳液中,换用70目的细筛。

过滤结束后,把细渣进行洗涤5次,滤液与淀粉乳液混合后静置24 h,滗去上清液,剩下浓稠的淀粉乳液以待蛋白质分离。

1.3.8 蛋白质分离采用离心机分离,转速为3 500 r/min,时间为6 min。

玉米淀粉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玉米淀粉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1
2
空白实验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体积V0(ml)
硫酸标准溶液浓度C(mol/L)
样品质量m(g)
样品的水分X1(%)
结果
平均值
十、脂肪检验依据GB/T12309主要仪器:索氏提取器、水浴锅、烘箱
计算公式X=(m1-m2)×100/m0
X:脂肪含量,%;m1:抽提瓶和残留物的质量,g;m2:抽提瓶的质量,g;m0:绝干样品的质量,g;
计算公式X=[(V1-V0)×C×0.028×6.25]×100/[m×(1-X1)]
X:蛋白质含量,%;V1:滴定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V0:空白实验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C:硫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m:样品质量,g;X1:样品的水分,%
滴定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体积V1(ml)
计算公式:X=V×2×C/0.1000
X:试样酸度;V: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0.1000: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ml)
1
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mol/L)
结果
平均值
九、蛋白质检验依据GB/T12309主要仪器:常量定氮蒸馏装置、天平、滴定管
将样品充分混匀,用样品盒装样,制作样品白板,用白度仪测定,读取数值
样品1
样品2
平均值
八、酸度检验依据GB/T5009.53主要仪器:滴定管、天平(0.1g)
称取样品,,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水30.0ml~40.0ml,使成糊状,加5滴酚酞试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粉红色,0.5min不褪色即为终点。
1
2
3
4
5
6

玉米淀粉检测实验报告

玉米淀粉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玉米淀粉的基本性质和检测方法。

2. 掌握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

本实验采用酸水解法测定玉米淀粉含量。

酸水解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淀粉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然后用碘液检测生成的葡萄糖,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差异,计算出玉米淀粉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玉米淀粉样品、碘液、浓硫酸、蒸馏水、标准葡萄糖溶液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锥形瓶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准确称取玉米淀粉样品2.0g,放入锥形瓶中。

2. 酸水解:向锥形瓶中加入20ml浓硫酸,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15分钟。

3. 冷却:将锥形瓶从水浴锅中取出,冷却至室温。

4. 定容:向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

5. 吸光度测定:取一定量的标准葡萄糖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6. 样品测定: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7. 计算结果: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查表得到对应的葡萄糖浓度,进而计算出玉米淀粉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标准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葡萄糖浓度。

3. 玉米淀粉含量计算:根据玉米淀粉与葡萄糖的分子量比,计算出玉米淀粉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样品溶液吸光度:0.635葡萄糖浓度:1.2g/L玉米淀粉含量:0.75g/100g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酸水解法测定玉米淀粉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过程中,酸水解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反应时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样品溶液的制备过程中,应避免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酸水解法测定了玉米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玉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玉米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玉米粉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旋光计法)二、实验原理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旋光度的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

用氯化钙溶液提取淀粉,使之与其他成分分离,用氯化锡沉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后,测定旋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含量。

四、操作方法1.把样品研磨并通过40目以上的标准筛,称取2g 样品,置于250ml 烧杯中。

2.加水10m1,搅拌使样品湿润,加入70ml 氯化钙溶液,盖上表面皿,在5min 内加热至沸并继续加热15min 。

加热时随时搅拌以防样品附在烧杯壁上。

如泡沫过多可加1~2滴辛醇消泡。

3.迅速冷却后,移入l00ml 容量瓶中,用氯化钙溶液洗涤烧杯上附着的样品,洗液并入容量瓶中。

4.加5mI 氯化锡镕液,用氯化钙溶液定容到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滤液装入旋光管中,并于旋光计中测定样品溶液旋光度。

五、计算100m 203L 100(%)⨯⨯⨯⨯=α淀粉式中:α——旋光度读数,度;L ——观测管长度,dm ;M ——样品质量,g203——淀粉的比旋光度,度六、说明1.氯化钙溶液可以作为淀粉的提取剂,是因为钙能与淀粉分子上的羧基形成络合物,使淀粉与水有较高的亲合力而易溶于水中。

2.淀粉溶液加热后,必须迅速冷却,以防止淀粉老化,形成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微束。

3.氯化锡溶液的作用是沉淀蛋白质,因为蛋白质也具有旋光性(左旋性)。

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样品,如高蛋白营养米粉,用旋光法测定时结果偏低,误差较大。

思考题:1.样品加盐酸处理时,煮沸时间少于或多于15分钟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答:因为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才有旋光,控制加热时间是为了水解完全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若煮沸时间少于15min ,淀粉可能水解不完全;如果煮沸时间多于15min ,会发生副反应,产生糊精,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2.为什么过滤时要弃取初始滤液15mL答:一是因为本小组在用滤纸做漏斗时未用蒸馏水先弄湿滤纸,直接倒需要过滤的浑浊液,因此会有部分未通过滤纸,直接从滤纸与漏斗的缝隙处流入烧杯;二是为了在滤纸表面形成滤饼层,此样液固体含量较高,适合使用滤饼层过滤,通常,过滤开始阶段得到的是浑浊液,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所以要舍弃前15ml 。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1、抽样方法:
1.1感官检验:以包(袋)为判别单位,采用MIL-STD-105E LEVEL 2抽样
1.2理化及卫生检验:以每一生产期为一个检验批。

1.3采样数量:20包以下采2包,20-50包采5包, 50包以上采8包。

采样总数须大于250克。

2、检验项目:
2.1材质证明:
每批产品必须有产品检验报告(厂家内部或官方部门出具),如无,则整批拒收,来料的名称、标签与采购单不相符的,整批产品退回。

2.2外包装及感官检验:(AQL值:主要MAJ:1.0 轻微MIN25)
2.3
3 ?相关标准
GB/T8885-2008食用玉米淀粉、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4.相关记录
进料检验报告。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1.0 1/3
1.目 的:
为有效控制玉米淀粉品质,确保复瓦机所用浆糊质量。
2.范 围:
凡本公司制糊间所用玉米淀粉之试用、进料均适用之。
3.权 责:
3.1.数量清点:制糊人员;
3.2.品质确认:品保室
4.作业流程:
样品确认过程
进料检验过程
新玉米淀粉样品
进料
品保室委外检验
抽样委外检验
NG
合格
OK 小批量试用
项 淀粉含量 水份 酸度 灰份 纤维 蛋白质 SO2 脂肪 细度 目 (%) (%) (ml) (%) (%) (%) (%) (%) (%)
标 准
≥85
≤12.5 ≤18 ≤0.1 ≤0.5 ≤0.4 ≤0.004 ≤0.05 ≥99.5
5.4.特采标准: 5.4.1.水份>14%退货,12.5<水份≤14%扣款 10%特采; 5.4.2.细度<99%退货,99≤细度<99.5%扣款 10%特采; 5.4.3.其它项目指标不低于标准 5%的范围扣款 5%特采,否则一律退货; 5.4.4.特采扣款以不合格项目数为准,累加计算最大不超过 20%,但检验 项目中有超过三项不达标时,一律退货不予特采。
OK
合格Biblioteka NG合格OKNG 结束
可正式采购
特采
NG
OK 入库
退货
管制文件 非管制文件
作业标准书 玉米淀粉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品-05-04
2/3
5.作业内容: 5.1.样品确认过程: 5.1.1.采购询得新供应商或现有供应商之新品牌玉米淀粉后,以“原村料 试用追踪单”通知品保,同时附 1kg 玉米淀粉样品; 5.1.2.品保收到“原材料试用追踪单”及样品后,委托上海市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所或其它有资格之检验机构检验,检验项目参见 5.3.检验 项目及验收标准; 5.1.3.品保在收到检验机构之检验报告后,依检验结果判定合格与否,如 合格则以“原材料试用追踪单”通知采购小批量试用 1 吨,如不合 格则不予以供应资格并知会采购; 5.1.4.制糊间收到 1 吨试用玉米淀粉样品及“原材料试用追踪单”后,应 与其它玉米淀粉分放并标识;制糊间在试用此批玉米淀粉时应将浆 糊之各项指标详尽记录在“原材料试用追踪单”上并知会品保室, 品保针对此批浆糊所生产之纸板取样测试粘合强度及其它物理性能 指标并记录在“原材料试用追踪单”上,以判定是否合格,如合格 则取得供应资格,否则不予以供应资格,并知会采购。 5.2.进料检验过程: 5.2.1.供应商之玉米淀粉样品经确认合格后,可开始进料; 5.2.2.玉米淀粉到货后,制糊人员通知品保取样 1kg,送上海市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所或其它有资格之检验单位检验,检验项目参见 5.3.检 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5.2.3.品保在收到检验机构之检验报告后,依检验结果判定合格与否,如 合格则通知物料入库,否则开立“原物料品质异常通知单”通知采 购; 5.2.4.采购在收到品保开立的“原物料品质异常通知单”后,应依生产需 用情况及特采标准判定退货或特采,并呈主管核准,如特采需由总 经理核准。 5.3.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程序控制文件目录编号:原料玉米检验控制程序 (3)编号:SO2含量的检验控制程序 (4)编号:干物质的测定控制程序 (6)编号:玉米浆酸度及亚硫酸盐的测定控制程序 (7)编号:淀粉含量的测定控制程序 (8)编号:中间产品检验制度与程序 (10)编号:淀粉的检验与分析控制程序 (12)编号:原料玉米检验控制程序(一)进厂玉米的检验采样程序用扦样器从每20袋中取一袋,散装玉米每车至少取5个点.每次扦样约2000g。

检验项目及指标水分≤14%色泽:有光泽2淀粉含量≥70%气味:正常杂质 <1%虫害:无碎玉米粒杂质<3%发芽率:40%以上(二)进仓玉米的检验1.采样程序。

据仓库面积大小,分区、分层采样。

2.检验项目。

水分、杂质、碎玉米粒杂质、气味、虫害。

3.检验次数。

汽车来料可进行每天两次化验,上、下午各一次。

(三)送生产玉米1.采样。

每天于送往浸渍罐的筛选机后间歇取样,将样品装入磨口瓶内待化验,化验后留lOOg 以备旬样分析。

2.检验项目水分≤14%淀粉含量≥70%碎粒 <O.75%杂质<O.5%发芽率:40%以上碎玉米粒杂质<3%虫害:无色泽:有光泽气味:正常(四)检验方法1.采样。

按样品对象进行采样。

样品进行化验后要留样,同时新产地来的品种要进行全面分析。

2.分析的主要项目有淀粉、蛋白、脂肪、灰分、杂质等。

感观检验方法主要是嗅味并辨别颜色。

嗅:取来的样品直接用鼻子嗅之,正常情况下为玉米本身之味。

味:取微细粉碎了的玉米,口用水漱后,用舌头尝其滋味。

颜色:根据来料在白昼光下观察其色,黄白混杂的为杂色。

3.碎玉米粒杂质。

取来的样品用四分法在工业天平上称取lOOg,然后倒人分样筛内,第一层4.5mm,第二层3.0mm,下层为底层,将盖盖好,用手往返摇动3—4分钟,打开盖子进行挑选、分类,各类杂质称其重量。

杂质包括通过3.0mm的筛出物、矿物质、有机杂质等。

碎粒是指通过4.5mm筛,保留在3.Omm筛孔上的碎玉米。

碎玉米粒杂质质量百分比(%)=选出部分质量/样品总质量×100检验后记录日期、产地、品种、气味、虫害、水分、碎粒、坏胚乳、坏胚芽、未成熟、腐烂、其他、发芽率、化验者。

4.玉米水分。

将取来的玉米混匀后放入电动植物粉碎机,粉碎后立即放入磨口瓶内,称取2g左右样品,放在已称好恒重的称量盒内(铝盒),于130~C烘箱干燥40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水分(%)=干燥后失重/样品重量×100编号:SO2含量的检验控制程序1.S02检验的原理。

根据碘遇淀粉生成蓝色的性质,用碘液滴定亚硫酸,在水溶液中生成硫酸和碘化氢,过量的碘遇淀粉成蓝色。

根据亚硫酸消耗碘液的数量;换算成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浓度。

I2+H2SO3 H2S04+2HI2.仪器与试剂。

100ml三角瓶、5ml移液管、lml滴管、50ml滴定管、10%HCl溶液、O.OlmoL/L碘液。

3.试验程序。

吸取样品5ml于lOOml三角瓶中,加10%HCl溶液lml,再加淀粉指示剂lml,以O.01moL/L碘液滴定至微蓝色为终点(振摇1分钟内不消失)o4.结果计算(%)=滴定碘液ml数×碘液摩尔浓度×0.064/5×100取样品量根据需要,亦可折算成干物计。

注意SO2易挥发,取样品时应用带塞瓶。

5.SO2的生产指标与控制。

SO2在淀粉生产中存在着有利及有害两方面的作用,只有严格控制到合适的指标,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和效益,避免受其危害。

(1) SO2的生产指标①硫磺炉燃烧后SO2进人吸收塔的SO2气体含量不应低于10%。

②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含SO2不得高于O.3%。

③浸泡用亚硫酸水SO2含量为O.25%~O.35%。

④稀玉米浆SO2含量<O.03%。

⑤胚芽分离系统SO2含量在O.035%±O.005。

⑥纤维洗涤系统不低于O.05%。

⑦麸质水分离系统为O.035%~O.045%。

⑧麸质脱水为O.03%±O.005。

⑨洗涤后淀粉乳<O.015%。

⑩回用过程水SO2含量O.03%一O.045%。

⑾空气中SO2含量≤O.03×10-6(O.03PPM)。

.⑿浓玉米浆SO2含量≤O.3%(干基)。

⒀工业淀粉SO2含量≤O.004%(m/m)。

⒁食用淀粉SO2含量≤30.OOmg/kg。

(2) SO2的作用及异常现象的控制。

SO在淀粉生产中以亚硫酸的形式应用于全过程,是淀粉生产中的重要辅料。

由于SO2具有2的特殊性质,在生产过程作为浸渍剂、杀菌剂和抑菌剂起着极其重要的有利作用,同时又由SO2具有酸性、挥发性和腐蚀性,对产品质量、设备和建筑物以及人体健康又起着不利的作用。

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全面认识和了解SO2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有利因素,减少和尽可能避免其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生产中应注意如下异常现象的发生。

①淀粉粘度降低。

玉米浸泡时SO2含量过高会引起淀粉粘度降低,影响某些工业应用。

据试验,未经浸泡的玉米用SeoeeTest测试粘度为125,用O.15%~O.20%的SO2在51.6℃下浸泡40~48小时,玉米淀粉粘度为90。

用O.08%~O.1%的SO2浸泡,单罐循环时粘度为115,逆流浸泡时粘度为120。

②成品细菌含量过高。

在较长的淀粉生产过程中,物料很容易受细菌的污染,为防止细菌在物料中的急速繁殖,应适当增加各系统的H2S03含量,增加SO2浓度,以抑制微生物滋生,特别是回用过程水应重点检查。

③筛网堵塞。

物料中的脂肪、蛋白质及微生物的粘性分泌物很容易堵塞筛网、筛面,因此在磨筛系统添加H2S03水,增加系统中的SO2含量,可有效地防止筛理设备的堵塞。

④成品SO2含量过高。

应增加洗涤系统用水量,并严格控制洗涤后淀粉乳SO2含量,或增加浸泡后玉米的洗涤,适当控制各系统H2S03添加量。

⑤室内SO2刺激性气味过大。

应密闭设备,减少跑冒滴漏,加强室内通风,注意局部排风,如浸渍罐、曲筛、贮糟等,每只浸渍罐都应有抽风筒(自然通风即可)。

编号:干物质的测定控制程序1.仪器。

药物天平(O.01g)、500ml烧杯、100ml量筒、O~100℃温度计、波美度计。

2.操作步骤①玉米浆干物质的测定。

用药物天平称取浓玉米浆lOOg,放人500ml 烧杯中,加lOOml水稀释,混匀后倒人lOOml量筒中,在20℃时测其波美度,实际测得的数据乘以2再查附表2即得干物质含量。

温度不在20℃时应查附表1予以校正。

稀玉米浆可直接测其波美度。

②淀粉乳干物质的测定。

将淀粉乳样品上下摇匀后,倒人200ml量筒中,测量其波美度和温度,然后查附表1波美度与温度修正表校正在20℃时的波美度。

再查附表3淀粉乳浓度与波美度对照表即得淀粉乳的干物质含量。

③浓麸质干物质的测定。

将麸质水样品上下摇均匀,倒入量筒中,在20℃条件下,用此液体洗比重瓶两次,然后倒满比重瓶,盖上盖子,外面用纱布擦干净,称比重瓶重量,根据空瓶重,计算样品重量。

用同样的方法称量水的重量。

样品重与水重的比值即为麸质的比重,然后计算干物质含量。

编号:玉米浆酸度及亚硫酸盐的测定控制程序一、玉米浆酸度的测定1.仪器。

lOOml滴瓶、100ml三角瓶、分析天平(O.0001g)、碱式滴定管。

2.试剂。

O.1N NaOH溶液、1%酚酞指示剂。

3.操作步骤。

称取玉米浆O.3~O.4g,放人100ml三角瓶中,加人20ml蒸馏水,加三滴酚酞指示剂,摇匀后用O.1N NaOH溶液滴至粉红色即为终点。

4.计算酸度(%)=V×N×0.0365/(G×D)×100式中:V——消耗O.1N NaOHml数(ml);N—— 0.1N NaOH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G——浓玉米浆重量(g);D——浓玉米浆干物质含量(%)。

(测定过酸度的样品可留作测定亚硫酸盐用)二、亚硫酸盐的测定1.仪器。

酸式滴定管、100ml三角瓶。

,2.试剂。

O.5N HCl、O.5%淀粉指示剂、O.02N碘液。

3.操作步骤。

用滴定过酸度的试样,加、l ml O.5N HCl及l ml O.5%淀粉糊溶液,然后用O.02N碘液滴至微蓝色为终点。

4.计算亚硫酸盐(%) = V×N×0.032×100/(G×D)×100式中:V——消耗O.02N碘液的ml数(ml); !N ——0.02N碘液的标准浓度(N);G —— N,米浆克数(g);’D ——玉米浆干物质含量(%)。

(五)浸后玉米水分的测定1.把浸泡好的玉米放入研钵内捣碎,称10g置于已知恒重的烘盒内,放人1IO℃的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后移人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然后称量干燥前后的重量。

计算:水分(%)=( W1- W2)/( W1- W0)×100式中:W0—一烘盒重(g);W1——烘前试样和铝盒重(g);W2——烘后试样和铝盒重(g)。

2.也可按照GB5497—85水分测定法中的两次烘干法测定水分值。

编号:淀粉含量的测定控制程序1. 1%HCl一旋光法测定谷物的淀粉含量(1)原理。

淀粉在加热条件下,经稀酸作用后,可形成一定的水解产物。

这些物质都具有旋转偏振光的性质,因此可用旋光仪测定样品水解液的旋光度,并计算出淀粉含量。

(2)仪器、试剂。

①主要仪器:旋光仪。

②试剂:1%HCl溶液(将23.3ml比重为1.19的浓盐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并标定其浓度为O.274±O.OlN);30%ZnS04溶液(W/V)[取硫酸锌(Z nS04·7H20,分析纯)30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lOOml];15%KFe(N()3)6溶液(W/V)(取亚铁硝酸钾[KFe(N03)6·3H20],分析纯15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1)。

(3)操作步骤。

精确称取通过O.25mm筛孔的样品2.5g,放入lOOml容量瓶中,加50mll%HCl溶液(先加少许使其湿润样品后,再加足盐酸溶液)。

轻轻水平摇匀,置于沸水浴中,在3 分钟内使其沸腾后开始计时,加热15分钟。

取出后,充分摇匀加约30ml蒸馏水,冷却至室温。

先加lml30%ZnS04溶液,摇匀,再加1m115%KFe(_N03)6·3H20溶液,摇匀,加几滴无水乙醇除去泡沫,用蒸馏水定容、摇匀。

静置几分钟后,过滤,弃去初滤液(约15m1),将其余滤液注入2dm旋光管中,进行旋光测定。

(4)结果计算淀粉(干基,%)=(a×50)/[a]D×W×L×100×H式中:a--旋光仪读数(精确至O.01度);[a]D——淀粉比旋度;W——样品重(g);L——旋光管长(dm);H——样品的水分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