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同步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课时)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课时)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课时)《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2.理解小说主题3.学习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教学重点及难点:1.把握情节2.理解小说主旨课时安排:2课时备课思路:本课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掌握分析小说的方式方法,通过抓住小说的线索(到底是不是母校),重点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以及主人公的看似非正常的行为举止,来理解小说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特质和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的主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知人论事2.理清故事情节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情节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战争是什么?当看到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那一具具倒下的躯体,当感受到那曾今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恐怕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战争对人生命肆意践踏的愤恨。

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是无尽的伤痛。

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没有平息战争,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二.作者简介: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

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

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

三.解题:关于文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刻在温泉关石碑上的一句铭文,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

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的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

”这篇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

四.关于文体: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 必修2

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 必修2

流浪人,你假设到斯巴……讨论与合作一、讨论题目“战争〞是古今中外文学经常表现的主题,你是怎么看待战争的?世界上的战争可以分几类?小说中“我〞参加的是一场怎样的战争?他对这场战争是什么感受?二、讨论指导讨论方式: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同桌可相互讨论,然后再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换意见。

讨论思路:1.“反对战争,追求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可是世界为什么一直战火不断呢?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

讨论应如何看待这些战争。

2.从人性的角度,用人道主义精神对战争以及今天的世界冲突进行思考。

关注以巴冲突、伊拉克战争,认识到不管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战争都会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联系《阿甘正传》《好兵帅克》《永别了,武器》,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到,小说中的“我〞参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作者通过“我〞的亲历战争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苦难,对战争的本质的认识可谓是深刻的。

讨论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运用一、学海拾贝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揭示时代背景,这些描写能表现出人物性格的时代根源;还有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内容有地点、时间、季节、气候及景物,主要作用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心情,渲染气氛等。

例如《故乡》开头描写了故乡萧索、荒凉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原因、心情和背景。

小说中的景色描写,当然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在景色中渗透了作者的意图,我们要结合故事情节,体会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不过我还没有死,我是属于“其他人〞里面的。

他们抬着我上了楼梯。

先经过一条长长的灯光昏暗的过道,这里的墙壁刷成绿色,墙上钉着老式的黑色弯形挂衣钩,两扇门上都挂着搪瓷小牌,写着“一年级甲班〞和“一年级乙班〞。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总体思路: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以情节最为浅显明白,其次为人物形象,再次为环境背景。

本篇课文拟以小说三要素为三面,分三次来读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由浅入深,以读懂这篇小说的主题。

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2.学会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主题,感知战争的残酷、纳粹教育思想对青少年的身心毒害。

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阵亡。

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请报告那里的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尤恪守他们的命令。

”300斯巴达战士为保家卫国抛洒了自己的鲜血,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那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要宣扬什么呢?二、梳理情节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填空:我被运到被抬到。

之间,我疑惑 1. 2.在最后,我证实了发现了。

(设计意图:把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板书我受了伤被运到学校(临时医院)被抬到美术教室(简易外科手术室)。

之间,我疑惑 1.我是否在母校?2.我受了什么伤?在最后,我证实了这是我的母校发现了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三、引导思考:1.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对于读者而言,第一人陈叙述更具真实感,身临其境;对于作者而言,便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我是通过那些信息得知自己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的?学校的环境布置(《美狄亚》《挑刺的少年》,尼采像,多哥的风景画)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门上的十字架印痕黑板上我的笔迹3.你觉得小说哪部分最为震撼人?最后,我发现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令人震惊和同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板书:战争残酷)4.小说在叙述情节时用了什么技巧?有什么作用?悬念。

引起读者兴趣,使之专注于此;易于一步步展开情节,从而揭示小说主题。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陈蒙设计指导思想上世纪那个血腥的三四十年代已远去了,加之当今日本肆意美化和掩盖他们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因而作为和平年代里的中国新一代中学生完全有必要了解那场人类的灾难,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罪恶,从而以维系人类的和平为己任,勿忘国耻,发奋图强。

所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建国强国的思想意识,帮助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此文教学的根本思想之所在。

语文的教学,仍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者不可偏指。

所以围绕以上主题,教学中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调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教学手段,将对文本内容的认知同学生的思维、语言的有效运用等能力完美结合起来,既体现人文思想的熏陶,又关照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发展,是本文教学的另一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1.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激发珍爱和平、励志图强的情感,认识“和谐发展”这一当今社会乃至国际关系主题的重要性。

3.立足文本,充分认识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提起那场战争,我们心中总有永远抹不去的伤痛甚至是仇恨,因为我们是受害方。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去考虑过那些施害方,他们在战争中有怎样的精神世界,有无遭受灾难,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境况。

如果我们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或许对这场战争就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板书课题)一、研习文本[说明]本文是外国作家的作品,篇幅长,且心理描写文字多,似意识流文学作品。

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均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研习文本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精品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教案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精品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教案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精品教案从容说课学生平时读到的反战作品一般是从正义阵营方面写的,而本课却是从敌对阵营的一个可怜的学生战士的角度来揭示战争的罪恶的。

这会给学生阅读造成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本文又多是主人公的独白,不少地方的描写是反复的,因此,就必须加强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从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冷静分析人物形象,充分认识人物的悲剧性,并根据课文语境,分析造成这种悲剧的个人和社会的原因。

这些可以按小说三要素进行分析。

然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继续纵深思考:面对思想统治,人民如何面对?如何避免战争?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关心时事、关心世界发展、关心民情的热情。

教学重点如何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并分析造成悲剧的原因,分析标题的深刻用意。

教学难点对造成社会悲剧的原因思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伤兵图片、战争废墟图片、资料卡片、练习材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关的作家作品。

2.掌握本文注重心理独白、悬念丛生、反复描写等特色。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揭露和批判德国法西斯的滔天罪行,并思考造成人物和社会悲剧的深层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露和批判战争罪行,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信念;加强关心政治、民情和时事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我先来给大家讲一个《忍饥买书》的故事。

书店还没有开门,一个瘦小的孩子已经等在书店门口了,他是前联邦德国一个小镇上伯尔木匠家的第八个孩子。

他是这个书店的常客。

每天一放学,他便往书店跑。

节假日,做完父亲交给他的活,他几乎整天泡在书店里。

可他只看不买。

书店里的店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也从不阻止他,让他尽情地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一来新书,书店里的店员还会向他介绍。

高中语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尔【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不同作家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比较阅读【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1、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肢体,还有人们的心灵,同受伤的肉体相比,心里流淌的悲伤更加无法医治和忘却,也许,看了本文以后,你会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你会更加热爱和平生活。

2、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3、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

”“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

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

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

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4、参见“历史的回声”专题“永志不忘”板块“消息两则”中的《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一文。

二、作者介绍: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浮,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这种残忍使很多无知而血气方刚的青年走向了不归之路,主人公“我”失去了两只手臂和一条腿,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悲惨呢?战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2、伊拉克儿童哭泣的双眼(PPT)
配乐朗诵(背景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你见过孩子那惊慌失措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子那绝望无助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那野兽般复仇的眼神吗?
(三)文本研习:
小说给我们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我”一个原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现在成了德国伤兵
思考:
1、课文中的“我”的叙述给人造成了怎样的悬念?“我”始终在思考哪两个问题?
明确:是不是自己的母校;到底受了什么伤。
2、“我”最终证实了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小组讨论)
而此时此刻,伊拉克的孩子们
正遭受着战争的摧残
而此时此刻,他们看到了什么?
那交织的火舌,震耳欲聋的爆炸
还有那漫天的硝烟
身边渐渐冰冷的亲人
(六)总结:
当我们结束这一课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停止,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吞噬新的生命,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战争的罪恶,思考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
(七)布置作业:
4、在《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夫明白自己是为了家国而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
明确:“我”虽然回到了自己的战地医院接受了治疗,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想到的是自己的名字有可能会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永留史册。然而,他可知晓像他这样不明原因上战场而因此走上不归路的又有多少人呢?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反对战争的主题;2.通过对小说环境和人物的解读,理解伯尔所揭示的二战的根源:军国主义教育与对个体生命的忽视。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步骤:1.课前布置习题:(1)概数故事情节:(2)概括人物形象;(3)在课本上划出环境描写的语句。

2、导入:从德国人的角度来看二战——梳理小说要素:(1)人物有哪些?“我”:德国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受伤致残的伤兵;比尔格勒:门房——临时消防队员;医生、旁边的病人(2)环境:发生在什么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盟军进攻德国的一天晚上,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地点:战地医院——本多夫的阿道夫·希特勒中学,原名托马斯中学。

(3)情节:这篇小说的情节很特别。

如果用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形式来解读往往就会遇到困难。

文章写了一个德国中学生士兵在战场上受伤,被送到临时医院医治的所见所想。

主人公一直想弄明白什么问题?“我”究竟受了什么伤?“我”是否在自己的母校里?依据主人公所在位置的变化和思维的推进,我们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1——15小节,写“我”被从车上抬下来,送到美术教室。

路途中我看到了学校的许多布置,产生了疑问:我是不是在母校?16——45小节,写“我”在美术教室候诊时的所思、所见、所闻。

我逐个否定了之前的猜测。

其间,我问了两次“我们在哪儿?”旁边的病人清醒地回答了我,却从手术台上抬往停尸间去。

46——53,小节,我被抬上手术台,从我自己的笔迹认出了这就是我的母校,解开巴扎之后我最终明白了自己的伤势: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最后这两个疑问都得到解答:“我”的确回到了自己三个月前就读的母校。

“我”在战争中受了伤,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3、讨论小说情节:小说匠心独运的构思往往暗含作者的意图。

问题(1)“我”为什么要一再证明“这不是我的母校”?在读小说的时候,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我”努力求证的是:这不是我的母校。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必修2《流浪人》同步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必修2《流浪人》同步学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学法指导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

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

例1阅读小说,请你写出本篇小说的基本要素。

(1)时间:(2)地点:(3)场景:(4)情节:【答案】(1)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小伤员参军仅三个月。

)(2)地点:战地医院。

(小伤员三个月前离开的文科学校。

)(3)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包括“我”在内大批伤员被运往战地医院,许多人死去。

)(4)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解析】学生对各种文体知识一定要熟练掌握,对于小说学生一定把其三要素烂熟于心。

【评注】认真阅读课文不难从文中找出。

“情节”概括要注意简洁。

二、课堂纠错例2文章的结尾使人眼前一亮,所有的谜底在此全都被揭开,这是写法?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呢?默读最后两段,认真体会。

【思维误区】不结合全文内容,只是孤立的就最后两段进行作答,造成答案不全面.【方法提示】学生读文章时一定要关注重点语段,对它们的作用一定要仔细推敲.【答案】悬念/本文中采用三个悬念(还有一个是:“我”最终认出比尔格勒)叠加的方式,使人感到主人公的命运有被捉弄的味道,又让人回味,发人深思。

【点评】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

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最为常见。

例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泥石流”形成..的四个关键性词语。

(4分)..过程泥石流是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冲蚀掏挖,山体塌滑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在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急速奔泻的粘稠浆体。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作者简介见书下注释二、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三、研习文章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

小说显示了以下信息: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

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

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

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

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

“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

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

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

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

”——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

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最新同步教案9

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最新同步教案9

语文必修二专题二版块一苏教版最新同步教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最新同步教案9教学目标: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导入新课: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的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法西斯阵营中一个为之卖命的小伤兵的故事,小伤兵的遭遇又会怎样?一、作者简介: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

1、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2、伯尔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声讨战争,体现正气和德意志精神,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3、早期小说主要取材于二战,形式和风格上受海明威和德国“废墟文学”影响。

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那娜勃罗姆》等。

4、擅长运用内心独白、回忆和联想等手法。

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这种艺术手法。

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

二、解题: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

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小说的标题是铭文的起句,伤兵按美术老师要求用六种字体将铭文写到黑板上。

三、文本研习1、弄清要素、梳理情节时间:盟军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地点:战地医院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断主人公:“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情节:开端(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我”负了伤,被送入战地医院——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室,等待救治;发展(“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读书八年的母校,也想弄清楚自己的伤势如何;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46—§53):“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从前读书的教室。

【配套K12】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配套K12】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标导航】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本文意识流手法造成悬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采用师生研讨、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师生、生生的交流碰撞中,达到互补和提高,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揭露和批判战争罪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信念,启发学生要倾注情感,全身心投入到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化艺术的欣赏中去,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

【学习重点】1、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体会作者反对战争的主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露战争的危害,控诉战争的罪行,我们阅读的作品多是从战争正义方受害者的角度来写的。

但是我们很少去考虑过那些施害方,他们在战争中有怎样的精神世界,有无遭受灾难,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境况。

如果我们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或许对这场战争就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恰是敌对阵营中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二、明确学习重点1、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体会作者反对战争的主题三、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请复述故事情节,填充下面的空格:“我”是一名_________,受了____伤,但“我”始终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才意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又是一名________,“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确认:这里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最新同步教案2

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最新同步教案2

语文必修二专题二版块一苏教版最新同步教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最新同步教案2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深刻领会德国纳粹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思考战争悲剧的社会原因。

2、有理有据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标题的深刻用意,把握本文运用心理独白,悬念丛生,反复描写等特色。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3、开放讨论造成人物和社会悲剧的深层原因,还可以收集更好的资料,针对“遭遇战争”的专题作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提出更理性、更深刻的见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揭露和批判战争罪行;坚定热爱和平,追求和平,捍卫和平的信念;加强关心政治、民情和时事的兴趣和热情,警惕特殊利益集团操纵权利机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二、文本研习(完成《阳光课堂》第38页内容研讨)三、资料链接1、关于伯尔作品的评论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

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1985年伯尔谢世时,联邦总统亲自抬棺材为他送行。

伯尔去了,但他留下了无尽的精神遗产,他不但属于他的故乡,他也是属于世界的。

如果把伯尔和二战以后德国的文化思潮和我国文革后诸多形态放在一起相比照,不难看出有一番文化意趣蕴含其中,这应当是我们今天重新打量伯尔时所不应忽视的。

一部世界史,就是人类的传记,记述了世界的命运。

文学、历史,把人类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变成了经验。

经验是智慧的开端,从经验上升到智慧,再把历史智慧转化为人生启迪。

然而遗憾的是人类是健忘的,人类往往不能从经验中汲取教训。

德国文化在世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也产生了希特勒。

希特勒上台后,一夜之间德国变了样。

1933年4月前后,德国进行了文化大清洗,逮捕了一批知识分子,被帝国宣传部禁止的作家149名,禁书12,400种,私人存书也不允许。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同步教案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同步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尔【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不同作家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2、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比较阅读【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1、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肢体,还有人们的心灵,同受伤的肉体相比,心里流淌的悲伤更加无法医治和忘却,也许,看了本文以后,你会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你会更加热爱和平生活。

2、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3、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

”“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

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

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

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4、参见“历史的回声”专题“永志不忘”板块“消息两则”中的《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一文。

二、作者介绍: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浮,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

语文二人版第二专项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最新教案7

语文二人版第二专项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最新教案7

语文二人版第二专项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最新教案7《流浪人你假设到斯巴达》最新同步教案7教材分析:本文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

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种种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通过那个伤兵的遭遇,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从而揭露了战争的缘故,具有深刻的含意。

学生分析:前面学过《一个人的遭遇》,学生差不多具备一定的对战争遭成的灾难的认识,但对施害国缺少足够的认识,同时因本文利用三个叠加式的悬念和作者为揭示主题而对行文的巧妙安排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都比较含蓄,又因学生远离战争,远离历史,理解上可能有一定的问题,因而在情感认知上也存有一定的问题或偏激。

教学目标:1、认识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在小说尤其是记叙文中所起的作用;2、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损害,同时了解战争的本质根源;3、引发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热爱祖国、励志图强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让学生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2、激发珍爱和平、励志图强的情感,认识“和谐进展”这一当今社会乃至国际关系主题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认识战争与人的关系、战争给人心灵和肉体上以及人类甚至人类文化带来的巨大损害。

教学时间:视学生探讨进度而定教学方式:探究式研习。

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语: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提起那场战争,我们心中总有永久抹不去的伤痛甚至是仇恨,因为我们是受害方。

然而我们从来没有去考虑过那些施害方,他们在战争中有怎么样的精神世界,有无遭受灾难,他们面临的是什么境况。

假如我们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或许对这场战争就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流浪人,你假设到斯巴……》。

高一语文教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苏教版2

高一语文教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苏教版2

高一语文教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苏教版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明白得当时的战争环境。

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进展的写作手法。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2、明白得本文的问题与主旨的关系。

【教学时刻】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战争是什么?是一颗子弹贯穿躯体时在地面上翻动时,那种完全的疼痛和将死的惧怕吗?是一枚炮弹在眼前炸开时意识的丧失和肉体的摧残吗?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平息,生命依旧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什么缘故要举起手中拿罪责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青年的生命悲歌!(二)、: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一般的木匠家庭,是家中的第八个小孩,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巨的童年和青年时期。

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

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材送行。

(三)文本研习:小说给我们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刻:盟军差不多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地点:战地医院;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情节:“我”一个原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现在成了德国伤兵摸索:1、课文中的“我”的叙述给人造成了如何样的悬念?“我”始终在摸索哪两个问题?明确:是不是自己的母校;到底受了什么伤。

2、“我”最终证实了这确实是自己的母校,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小组讨论)明确:美术教室的布置;门上的十字架;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我”的手迹。

关于“我”整个漫长的人一辈子来说可能是一瞬时,然而这三个月能够发生沧桑巨变。

课文在描写那个变化的过程中,始终抓住学校的环境。

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克》最新同步教案

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克》最新同步教案

语文必修二专题二版块一苏教版最新同步教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克》最新同步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小说。

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明白的问题拿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试图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他讲了个什么故事?2、体验小说。

看惯了“全知全能视点”的传统小说,这种“受限制视点”小说给我们一种崭新的体验历史的切入点,努力去感受小说中“我”的困境——“我”的悲剧性在哪里?3、积累一些鉴赏评价现代小说的术语、方法和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受限制视点”小说的特点教学方法:个性化解读文本,适当作问题引领下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海因利希•伯尔,参加过二战,当做俘虏,战后开始写小说。

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瑞典皇家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伯尔。

代表作见课文注解①。

二、谈谈你读了这篇小说后的第一感觉:难?易?小说很高明?哪些地方看不明白?……(学生自由发言)三、我们先按照传统小说的阅读方式,来梳理一下小说的大致情节。

(学生合作串讲故事)“我”受了伤,被汽车运到一所学校(临时医院),将被抬往美术教室(那里是简易外科手术室)。

在去往美术教室的路上,“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景象。

最后,“我”证实,自己所在的正是“我”的母校(三个月前,“我”是这所文科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同时“我”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四、在阅读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明白?和同学、老师交交流,看看在相互的帮助和启发下,我们是不是能够理解小说作者的叙事意图。

问题备要:1、比尔格勒是谁?——明确:P46、49、50,门房——战时,消防队员打扮2、“我”为什么最后喃喃地说“牛奶!……”——P50,联系上文,我认出了比尔格勒(我曾在他的门房喝牛奶),多种解读,我认出了门房,我对战争以前的生活有种留恋……3、“我”为何两次问自己在哪个城市?——明确:P45、46,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在故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见书下注释二、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三、研习文章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

小说显示了以下信息: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

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

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

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

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

“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

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

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

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

”——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

——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

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

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

他的回忆始终显得没有什么把握,这是因为他的伤重,发高烧,思维混乱,而环境昏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心他的苦痛。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

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置疑,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己用七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

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躺下”、“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同时,也就是结局。

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2、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

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4、《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5、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四、小结1、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2、这篇小说的构思巧妙,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感染了读者。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

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形象。

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五、比较阅读: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明确:《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

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明确: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明确: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六、作业:1、《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有许多描写画面感很强,根据你的理解和想像,选择你认为比较能把握的一些内容,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分镜头,和同学交流。

明确:如《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回乡面对成了弹坑的故居,向儿子告别,认凡尼亚为儿子,关于“皮大衣”的对话等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汽车到达伤兵医院,走廊的布置,消防队员喂水,黑板上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字样等等。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

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其“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明确:《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就想过太平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

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