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备课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
【语文要素】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2.掌握含近义词且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并举一反三。
3.通过朗读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初步了解“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重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重点)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呢?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指名读“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教师指名说阅读体会。
4.师小结:阅读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良方,而我们读到的好词好句就是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良药。
巧妙的用词、精彩的描写、深刻的道理……都可以是我们积累的内容。
同学们一定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书中的精妙之处哟。
二、字词句运用1.课件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1)学生自由读成语。
(指名读成语,教师相机正音)(2)学生开火车读成语。
2.观察画横线的字,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画横线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近义词)师小结:这八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每个词语中画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
第一排的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近义词,第二排的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近义词。
3.课件出示练习题,进行词语巩固练习。
三、朗读有方1.师:同学们,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得有感情。
人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文本(最新整理)
辛寨镇中心小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4.9.1中心发言人李俊华主持人李俊华主题内容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地点四楼会议室参加人员李俊华张秋香纪经营中心发言人发言记录一、单元整体分析单元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单元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在友爱与团结。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
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
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单元教学建议参与性是学生感兴趣的重要因素,参与其中,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主人,是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
所以,三年级上册教材在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时,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在学习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后,以学生的口吻自主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我的暑假生活”为交际内容。
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
本次习作以《猜猜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积累词句,学习成语,练习感情朗读,创造名字,理解积累古诗《所见》。
重点是积累词句、成语、古诗,会感情朗读。
二、单元重难点(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三、单元课时安排《大青树下的小学》 2课时《花的学校》 2课时《不懂就要问》 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一2课时语文园地 2课时第二单元金秋时节(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
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34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三首》、《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
默写《山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秀教学课件
强调了私塾学生学习的状态。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重读“一点儿”,强调私 塾学生学习的效果。
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练一练, 然后和同学交流。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活蹦乱跳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你读了以后 有什么感受?
我发现这两个句子都是很有新鲜感的句 子,我们在以后的表达和作文中可以学着去
运用。
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一段话,用“
”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
词语和句子。
眼下的夏天,是地地道道的夏天。太阳才一 露脸,天地间便弥漫开无形的热气,而当太阳如 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 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河边的芦 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抵抗这种热浪的 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大路上,偶尔有 人走过,都是匆匆的样子,仿佛在这种阳光下一 旦呆久了,就会被烧着似的。
我拓展,我积累。
你还读过哪些很有新鲜感 的句子呢,能给大家分享一下 吗?课内或课外的都可以。
这些充满新鲜感的词句,要么是运 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优美生动;要么 是蕴含丰富的哲理,启人深思;再要 么是刻画得准确形象,让人仿佛身临 其境。遇到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反复 诵读,体会其中的美感,并把它背下 来,需要的时候试着将它融入到自己 的作文中去。
下面的两行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摇头晃脑
chì
面红耳赤
zhǎo
diào
披头散发 张牙
提心吊胆 口干舌燥
摇头晃脑
手忙脚乱
披头散发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教案
1、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本专题问题设计
3、交流有什么感受。
针
动,课本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a.指名读“活动建议”.b.汇报
对
该
活动的要求.(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儿童在
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可以有选择地开展
所 选
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做适当调整.)◆学
制订综合性实践活动计划
所需课时
4 课时
专题三概述 (对专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
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 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最后以组织开展活动和展示相关 材料来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互相交流评价得到提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教案
主题 单元标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学科领域(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 生物 + 科学 + 综合实践
+ 数学 外语 历史
+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至八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
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科目:语文授课班级:三年级任课教师:教学进度表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2.3 *新鲜同学交流。
他是谁》为题目,学会积累好词好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生动,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古诗三首》的字词比较难理解。
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时,给足时间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新人教版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拓展阅读材料一:《山村的早晨》
清晨,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山村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过崎岖的山路,来到学校。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但脸上却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简陋的教室里,他们认真学习,声音洪亮。尽管条件艰苦,但他们对此毫不畏惧,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课文知识点和学习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八、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请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答案:1.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他们的眼睛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2.小刚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自信。
3.老师耐心地教导我们,她的笑容温暖而亲切。
例题2:请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课文讲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求学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课文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泾县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1 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设计理念: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二、教材解读《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一组教材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
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作者把状语前置,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呈现画面的能力也更强。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
四、教学预设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一)设疑问难,导入新课图片出现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是呀,有这么多小朋友在一起的小学那该多有意思呀 .我们把它称作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这样的设计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以”一石击水"之势,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讲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讲稿一、单元说明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孙中山小时候向私垫先生提问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
本单元对这个要素进行了系统安排:既有比较开放的提示—一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也有具体的指向一注意文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表达;既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有新鲜感的词句,又提倡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不但重视课内阅读的学习,还关注课外阅读中的拓展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体会习作的乐趣”。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正式的习作练习。
教材以游戏的形式编排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已的同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习作学习。
从本册开始,每个单元前都编排了篇章页,这是本套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新增的体例。
篇章页有两部分内容,上边的语句提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点明了“学校”的重要作用;下边的语句提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此外,篇章页上还配有插图,丰富多彩的可爱事物,小女孩畅想的神情,能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充满期待。
二、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在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不仅让学生说出自己关注的词句,还要进一步谈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点拨,特别要联系与词句有关的课后题。
此外,还可以采用摘抄等方式进行积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每课知识归类汇编
人教版(部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知识归类会认字: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会写字: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重点词:听写词语:早晨绒球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粗壮影子穿戴校园敬爱国旗敬礼铜钟教室树枝这些好奇招引古老枝干四字词语:绚丽多彩近义词:穿戴——打扮飘扬——飘动摇晃——晃动反义词:洁白——乌黑安静——喧闹古老——年轻粗壮—纤细词语搭配:欢唱的小鸟敬爱的老师飘扬的国旗粗壮的枝干重点句: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学校里都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民族团结的体现。
他们鲜艳的服装使民族小学变得更加美丽。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是个排比句,表现了同学们非常有礼貌,热爱祖国。
这真是一所优秀的民族小学啊!)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这几句话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通过“树枝”“鸟儿”“蝴蝶”的静止不动来体现“窗外十分安静”;通过“跑来了两只猴子”,表现出同学们读书的认真,书声的悦耳,以致小动物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了。
)4.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同学们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他们幸福的生活引得小动物们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5.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这是本文的中心句,既点题,又抒发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穿戴不同上学路上、来到学校(1)文明有礼大青树下的小学认真读书幸福快乐你我他课上和课下(2、3)团结友爱是一家快乐游戏点题(4):可爱的边疆小学主题:本课按照时间顺序,以抒发自豪和赞美的感情为线索,描写了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学生上学路上、来到学校、课上和课下的情景,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2.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1、课前上网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3、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4、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小学,我们叫他民族小学,大家到民族小学去参观一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5、请大家读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这所民族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所民族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民族小学的魅力。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及练习(含答案)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参考答案一、给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他醉了,在路上晃(huàng)荡着,眼神迷离,表情呆滞。
2.窗外有个影儿,一晃(huǎng)就不见了。
3.他迎着朝(zhāo)阳,向前飞奔。
4.王安石是宋朝(cháo)著名的诗人。
5.唐僧真假(jiǎ)不分,善恶不辨。
6.“十一”长假(jià)里,到西藏旅游的人可真多。
二、选字填空。
戴带皮带爱戴领带带红领巾察查观察调查巡查警察钓钩鱼钩铁钩钓鱼垂钓三、写出红色词语的近义词。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美丽)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
(吸引)3.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合上)4.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惹人注意)5.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鼓励)四、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在字典中查找“戴”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D ,再查音节dài;用部首查字法,先查戈部,再查 13 画。
“戴”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将物品加在头、颈、手等处;②尊奉、推崇。
请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戴高帽子(①)爱戴(②)披星戴月(①)五、填空。
古老的(铜钟)勤劳的(孩子)火热的(劳动场面)粗壮的(枝干)淡淡的(清香)飘扬的(五星红旗)一条条(小路)一所所(学校)一簇簇(槐米)一片片(草地)一间间(教室)一阵阵(掌声)六、按要求写句子。
1.修改病句。
槐乡的八月,是个热闹的地方。
槐乡的八月,是个热闹的季节。
2.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改为“把”字句:假日里,爸爸把我带去黄山爬天都峰。
改为“被”字句:假日里,我被爸爸带去黄山爬天都峰。
3.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改为比喻句:蒲公英的花像伞,可以张开、合上。
改为拟人句:蒲公英的花像人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4.这部电影真好看,怎么能不叫人喜欢呢?改为陈述句:这部电影真好看,真叫人喜欢。
榕江县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
明确:①这幅画历经八九百年,却依然保存完好.②这幅画内容丰富,描绘细致:人物众多,街上商铺林立,人来人往。③画家画工精湛,虽人物众多,内容繁杂,但画家画得非常传神。④画中表现的是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富有情趣.总之,这幅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都汴梁的风貌,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可谓宋代的小百科全书。无论是从历史研究还是艺术赏鉴的角度,《清明上河图》都不愧为一幅名扬中外的名画。
三年级是中学段的起始段,要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这是三年级语文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步入阅读课堂,指导他们阅读的方法.
1.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词语理解.
撑船:用竹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作坊:文中指手工业工场。
悠闲:闲适自由。
惊扰:惊动扰乱。文中指小毛驴惊动扰乱了欣赏风景的人。
传神: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
名扬中外: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气。
形态各异:文中指画中在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的形状和样子各不相同.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和同学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一、根据提示语,说说自己的学校
●上学路上:
早晨,从……上,从……里,从……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这一组有4篇课文。
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
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
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
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一下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二【教学设计思路】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动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
因综合性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又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
本组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
比如,在导读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课文为这一专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中要加强整合的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第一单元预习卡三、预习达标环节1.小组预习达标检查: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
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
2.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师抽查预习情况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
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
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在自主预习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过关环节中,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同时运用学生自评、他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
五、教师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本单元左右结构字比较多,教师重点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左右两部分所占比例。
学生先描红再练写。
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生字听写过关。
第二模块:一、导入学习。
二、预习回顾,初知内容。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4、读了课文后,你觉得这座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学生议一议,教师小结。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这座民族小学的美,从哪里能看出来?同学们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学生读后,说的可能有:环境的美:路上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大家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窗外……人的美: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的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2、这是一座美丽的学校,还是一座怎样的学校?再读再议。
学生读后,说的可能有:团结、友爱。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地方来读一读,培养从阅读中感悟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学习习惯。
3、这座小学是一座边疆的民族小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找与我们的学校不同之处。
四、整体回顾,细读品悟,感情朗读。
1、“我们的民族小学”给你的印象怎样?交流感受。
学生说后,老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吧。
展示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现在,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上课的情景吧。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3、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他们上学路上、课堂学习、课余玩耍的情景,感受到这是一座美丽、团结、友爱的边疆小学。
你喜欢这座民族小学吗?请对那里的学生说几句话吧。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作业。
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六、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的空气()的绿阴()的眼睛()的翠竹()的松柏()的色彩()的果园()的风光()的大海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_______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微笑吧,欣赏美妙的乐曲,敞开少年的心扉。
快来吧,跳起优美的舞姿,放飞少年的心灵。
)板书设计:1、我们的民族小学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
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教学反思:第三模块:自读提高课(3课时)一、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二、学习《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一)根据学案自学:《金色的草地》学案设计内容: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习。
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从哪儿看出来?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
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如:金色的草地怎么样?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
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⑵草地会变颜色: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中午,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傍晚,花朵又(),是()色的,草地就变成()色的。
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一下吧!2、学生画画。
3、成果汇报。
【课后反思】《爬天都峰》学案设计内容:一、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2.怎样爬天都峰?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二、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主要写"我"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
“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③“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
“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句话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
“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