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合集下载

chap3-区域经济增长

chap3-区域经济增长
27
全要素生产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
含义:也被称为总要素生产率,或技术进步率 。指全部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 但通常分析时都略去土地不计)的投入量都不 变时,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
使用“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强调人力资本 与科技进步的作用。
28
模式设计(不考虑规模收益)
引起i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本投入= 本区域投入的资本
劳区动域投的入净G(li资本)
+从其他区域流入i
引起i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本投入= 本区域新增劳动 投入
+从其他区域流 30
模式设计(考虑规模收益)
Gvi Ga (kGk lGl )a
式中设a表示规模收益,当a>1时,规模收 益递增,当a<1,规模收益递减,当a=1 时,规模收益不变。a所决定的规模收益 的变化,使产业的聚集出现不同的情况。
2
如何分析这种差异?
先考虑: 经济增长的一般因素 (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再考虑: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宏观模型在地域上的深化
3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一. 区域经济增长定义和特点 1. 狭义: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用实物形式表示,指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2. 广义: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的提高+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时间表序列过程。
主导部门对其他相关部门的带动作用会产生效应。
增加 主导部门 产值
起初
X
第一
--

第二
--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一种研究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之间经济差异的学科。

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地区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政策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区域经济理论:
1. 保加利亚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型: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即一个地区在经济起飞、高速增长、减速增长和平稳发展等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特征。

2. 地域经济理论:强调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交通网络、区位等。

3. 新经济地理学:关注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异和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城市发展、产业集聚等现象。

4. 区域产业链理论:强调地区之间产业链的分工和合作,
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 区域和城市竞争理论:研究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包括资源竞争、市场竞争、人才竞争等。

6. 区域发展策略理论:探讨了地区和国家如何制定发展策略,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减轻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区域经济理论,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
理论和模型。

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对于了解地方经济发展
规律、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陈华,尹苑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

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

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

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

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

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引言: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本文将就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综述。

一、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只能通过辐射效应获得一部分经济增长。

这个理论首次揭示了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机制,但也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

二、新地理经济学理论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认为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地理环境、地区间的交通和通信成本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地理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认为,相同或相关的产业在一些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这种聚集效应主要通过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来实现。

产业集聚理论在解释为何一些地区发展得更快以及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四、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现代化进程不均衡所导致的。

现代化进程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与发展。

现代化理论对于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分析框架。

五、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认为,孤立的经济小部门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其发展取决于地区内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这种理论对于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动力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六、区域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取决于其在全球竞争中所占的位置和能力。

具有优势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从而实现更快的发展。

区域竞争力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方法,以提高地区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各有侧重,但都为解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一、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式 多马认为投资具有两重性(1)投资通过扩大收入和就业扩大了 总需求;(2)投资通过增加新的生产能力扩大了总供给
1
2
3
4
5
多马认为:投资增长率= 资本增长率=产出增长率
一、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式的含义 投资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投资可以 创造收入,另一方面投资可以增加 生产能力。即投资从供给和需求两 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 在资本—产出比不变的条件下,要实现经 济增长,全部储蓄必须转化为投资,投资 通过乘数作用引起收入增长和生产能力增 长,进而引起更多的投资。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经济增长率等于 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率,因此可以通过 调节这两个比例来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
“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 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 富。”
——恩格斯《自然辩证 法》
(二)对区域经济增长 的主要影响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资本
结构变化
劳动力资源
技术条件
制度安排
二、劳动力资源
1、劳动力数量
2、劳动力行为
3、劳动力素质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资本
结构变化
劳动力资源
技术条件
制度安排
三、资本
(一)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认 为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一)政府通过制定区域经济政策,
影响各区域的经济增长
(二)制度创新能力的差异, 影响区域的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式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与 收入分配模型
二、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一)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主要论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 结构优劣。 2、创新活动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 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 扩展开来。
之所以发生这种有序的梯度 转移,是由种种影响区域经济发 展与生产布局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采取什么方式增长,从理论看, 概括起来分为两类: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
均衡经济增长理论

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和消费的低水 平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 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 济同时得到增长。包括两个部分:对低水 平均衡的描述、打破低水平均衡的理论设 计。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即 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 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 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基础设施条件, 相关的产业布局条件等;软环境包括经济制 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资本、劳动、技术的投入存在两个杠杆:一 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按钱纳里的观点, 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到效 率高的部门转移。一旦一个地区将其有效的 生产要素集中到高效率、能够起带动作用的 部门,则这个地区必然会获得增长。二是投 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根据梯度推移理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 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 新行业、新理论、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 推移,大致像接力赛跑那样,由处在高梯度 上的地区向处在低梯度上的地区一级一级的 转移。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 象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代号 圈带名称
农业类型
Ⅰ 近郊区
蔬菜、奶牛、蛋品
Ⅱ 远郊区内侧 粮食、生猪
Ⅲ 远郊区外侧 粮食、鲜瓜果、林 木
Ⅳ 外围山区 林业、放牧、干果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19世纪末,德国工业大发展,要求人们把 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 始探讨工业布局的问题。德国经济学家韦 伯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 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成为工业布 局理论的创始者。
会对工业区位施加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响,韦伯提出了劳
动费指数这个概念:
劳动费指数=劳动费/制成品成本
劳动费指数越大,通过这种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 的可能性就越大。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劳动指向论的应用 劳动指数和劳动系数大的纺织业和机
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 产业。如在发达国家,纺织业及其他一些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区位基本是由大城市向 都市的周边和农村地域发展,然后,再向 发展中国家转移。
古典区位论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古典区位理论的 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工业的发展使生 产力迅速提高,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空前扩 大,商品销售与原料地范围越来越大。同 时,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如何合理布局产 业已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这种背 景下,德国学者杜能、韦伯等创立了古典 区位理论。
杜能(屠能):农业区位论
等诸多方面,缺乏一个统一的,能够囊括 全部内容的区位理论,廖什在这方面进行 了尝试,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 书,在书中研究了区位平衡理论,发展了 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位理论与市场区位 理论。
现代区位论
廖什认为,工业布局的原则并不是寻求收益最
大或寻求成本最低,而是寻求最大利润,也就是总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不是均匀发展的,而是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是由各个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的。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阔疆域、多元文化、复杂地理环境的国家,其区域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衡性。

为了实现全国范围内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与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这种非均衡发展主要是由于中国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更多的外来资本和技术支持,拥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和机遇。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由于起点较低、交通不便、市场不发达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这种非均衡发展不仅使地区差距加大,还会造成人口流失、贫困等问题。

为了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战略。

该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其中,投资政策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其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另外,中国政府还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通过给予企业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条件,吸引外来投资和技术引进,培育中西部地区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政策和投入,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减轻贫困地区的贫困压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此外,教育和人才培养是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同时,政府还鼓励人才的流动和跨地区合作,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联互通,推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第7章第1节 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机制、阶段理论

第7章第1节  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机制、阶段理论
➢ (1)支配效应 • 佩鲁认为: “一个单
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 的不可逆转或部分不 可逆转的影响”,就 是“支配效应”。
➢(2)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增长极通 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 对周围地区发展产生示 范、组织和带动作用, 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 这种作用不断强化和放 大,使其影响范围和程 度加大。
乘数又叫“倍数”,它本是 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来的 ,指经济活动中一个变量的增减同 与其相关的变量发生反应的倍数关 系。
位、大到国家发展格局,等等)
【考研真题】
名词:4分 乘数原理(兰州大学2020) 简答:10分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兰州大学2020) 增长极理论(兰州大学2019,2018)
论述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2017)
• 若极化小于扩散,则溢出为正,有利于 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的实质
➢ 区域经济增长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循环演进的过程。 ➢ 各个环节互为因果; ➢ 其作用强度具有累积效应,使得影响不断增强(正向的或
负向的)。
(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1.冈纳·默戴尔(冈纳·缪尔达尔) ➢ 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
:老子追求的是金钱;儿子作为大富翁之子来到人世,追求 的是社会地位;孙子生活在丰裕的财产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之 中,追求的是音乐。
香港中文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萧条时期促生娱 乐经济学,经济下行,娱乐上行”。梅兰芳1930年在美国大 萧条时期唱红《汾河湾》;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摩登时 代》因在大萧条时期反映失业和机械化条件下工人高劳动强 度的内心痛苦引起共鸣;2009年春晚赵本山力推小沈阳使其 年票房超过1亿。

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陈栋生等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待开发(不发育)、成长、成熟(发达)和衰退等阶段。

第一,开发(不发育)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极高,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市场规模小,经济增长缓慢。

第二,成长阶段。

跨过工业化的起点,标志着进入了成长阶段。

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第二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形成增长极。

第三,成熟(发达)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减缓,逐渐趋于稳定;工业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施齐备,交通和通信基本形成网络;生产部门结构的综合性好,区内资金积累能力强。

潜在的经济衰退因素。

第四,衰退阶段。

部门区域在经历了成熟(发达)阶段后,有可能进入衰退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缓慢,失去原有的增长势头;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上所占比重大,出现结构性衰退;此后,经济增长滞缓,逐渐走向衰落。

区域经济学之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学之增长极理论

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在增长极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形成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实践中,增长极理论往往难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为增长极的强大吸引力可能导致周边地区的资源流失,加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增长极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加大,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是增长极理论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02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长极理论可以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
03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增长极理论可以提高城市群的发展质量,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增长极理论的定义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城市,并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
此后,增长极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包括对不同类型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以及对增长极形成机制、演化规律的探讨等。
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在区域发展中,应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链条,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优化产业布局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加强政策引导与合作
区域经济增长极实践的启示与借鉴
04
CHAPTER
增长极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法国巴黎地区

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
缪尔达尔和赫希曼对增长极的运行机制作了补充。使 用“回波”和“扩散”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增 长极)对其它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进而提出 两种循环积累因果运动及其正负效应:一种是发达地 区(增长极)对周围落后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 即“回波效应”,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 和聚集,产生一种扩大两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运动 趋势;
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 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 兴旺部门组成,则说明它不但今日发展形势良好,而 且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这种势头,这种区 域因此被列入高梯度区。
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是那些处在 成熟阶段后期或衰退阶段的衰退部门组成,则其经 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 下降等种种不祥征兆,甚至陷入严重危机之中,这 种区域属于低梯度区。
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 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大推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取得外部经济效果
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 市场,这样就可以克服发 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狭小,在需求方面 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二是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 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为增加储蓄、提供再投资 的资本创造条件,有助于克服在供给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 因此,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外 部经济效果,不仅可以增加单个企业的利润,而且还可以增加 社会净产品。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增大而获得 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 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 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 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 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

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学

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学

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学(正文开始)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目标之一,不仅涉及到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关乎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并利用经济理论和工具来解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区域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地区差异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政策。

1. 地区差异理论地区差异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主要研究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机制。

地区差异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地区差异理论认为,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差异不仅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还会导致社会不公平和不平衡发展。

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地区经济增长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强调地区内外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增长是由内部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与外部要素如市场、投资和政府政策等相互作用和影响所决定。

这个理论框架提供了解释和预测地区经济增长的依据,为制定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3. 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和调控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

区域政策的目标是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政策可以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区域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来实施。

二、区域经济学的实践区域经济学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际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过程中。

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通常会利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进行地区经济现状分析、发展潜力评估和政策建议。

1. 地区经济现状分析通过运用区域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可以对特定地区的经济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区域经济学第3章.

区域经济学第3章.

第3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即指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产出(Output )增长,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区域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科技进步、区域社会福利及文教卫生条件改善等。

(1)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1.以要素性质、特征和作用的差异分类2.以要素的区域来源分类3.以要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分类1.2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3.1.1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1.以要素性质、特征和作用的差异的分类分为“一般性因素”和“区域性因素”两类一般性因素包括:劳动投人量、资金投人量和技术进步。

区域性因素包括:1)①区域产业结构优化;②经济中心经济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发展;③企业等微观组织、区域经济宏观组织等管理的改进、国家的区域政策。

2)①城市化水平;②资源禀赋与配置;③国家投资的区位偏好等。

2.以要素的区域来源分类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

3.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3.1.以要素的区域来源分类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

外部因素包括:区域间要素迁移(流动):劳动的迁移、资本的流动、技术知识的传播。

区域间贸易:区域间贸易障碍(区域间距离、区域间运输成本)、区域间需求(区域外部对本区域财货需求)3.2以要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分类分为“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两类。

直接影响因素即“生产的因素”,是指直接参与社会生产过程的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

其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间接影响因素通过直接影响因素起作用,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科技、教育、经营管理、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协作、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等。

3.1.1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应重点关注的三大内容:( 1 )生产要素分析。

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理论是研究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的学科,它对产业、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在地理区域内的流动与分布进行科学分析,揭示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其形成机制。

以下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区域发展差异理论区域发展差异理论主要研究为什么不同地区存在经济发展差异。

其中,区位理论认为地理位置是决定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地区禀赋理论强调地区资源禀赋是影响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此外,区域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地区发展差异中起着重要作用。

2.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地区内生产要素的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则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此外,研究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理解区域经济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学理论也涉及到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

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区域发展规划、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创新政策等。

其中,区域发展规划是指通过制定规划方案来引导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产业政策则是指采取措施来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创新政策则是指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创新。

4.区域间贸易与一体化区域经济学理论还涉及到区域间贸易与一体化的研究。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有助于解释不同地区间的贸易现象。

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现象,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5.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对经济活动的密集程度、经济规模、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城市经济学理论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升级理论、城市职能划分等。

6.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学理论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理、经济学、政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包括四个方面:郝西曼“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循环累积因果论,核心—边缘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理论”。

第一,郝西曼“极化—涓滴效应”理论:针对增长极理论在地理空间上的应用,美国经济学者赫希曼在1958年所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探讨了经济成长如何由一个区域扩散到国家其他区域。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

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

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首先是极化效应:由于发达区域高工资、高利润、高效率及完善的生产和投资环境,不断吸引落后区域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其经济趋于萎缩,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其次,涓滴效应: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移民而提高落后区域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缩小了其间的差距。

经济发展初期,一般是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将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长期来看,涓滴效应大于极化效应,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赫希曼建议人们对增长过程中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应有一定程度的容忍。

并且建议政府应加强落后区域的公共投资,阻止资金与人才的外流,甚至有组织地将资金与人才流向落后区域,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外部经济,改善投资环境。

由政府力量来抵消极化效应,加强涓滴效应,以确保区域均衡发展的实现。

第二,循环累积因果论:缪尔达尔1944年在其《进退维谷的美国: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中提出“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并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年)和《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1968年)等著述中,使用“回流”和“扩散”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其它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纳尔森“低水平陷阱论”: • 不发达经济的痼疾: 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近于维持生命的低 水平均衡状态;极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 极大局限; 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 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 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 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
区域经济增长
• 一、区域经济增长定义 • 二、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 •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定义
• 狭义: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货币形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实物形式: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 广义: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 加等。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3)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 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 恶性循环 • 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 蓄引起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又造 成低收入. • 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 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 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 在克鲁格曼构建的模型中,以劳动和技术 表示的总量生产函数Y=F(L,A)具有收益 递增的性质。技术进步具有正的外部性。 • 卢卡斯模型则将技术换成人力资本。这样, 经济增长的快慢,就与一个地区的人力资 本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新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 熊比特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 理论的基础,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 要因素后,创新就成为左右经济增长的关 键性行动。 • 但是,由于熊比特所谓的“创造性破坏” 的存在,创新的不确定性使发达地区的经 济增长更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增长理论

内生技术进步——阿罗
知识溢出——罗默 人力资本——卢卡斯


经济发展阶段论——三次产业

提出者:克拉克
经济发展阶段论——四阶段模 型 三个长周期

提出者:熊彼特
经济发展阶段论——五阶段

提出者:美国学者胡佛(Hoover,E.M.,1895—1972) 他在早期的区位研究的基础上,以西欧的历史经验为背景,认为一个区 域的发展通常经历五个阶段:(1) 区域发展的初始阶段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投资和区际贸易很少,区域产业几乎全为农业 ,区域人口绝大部分为农业人口,各种经济活动随农业资源呈均匀分布 。(2) 第二阶段为乡村工业兴起的经济阶段。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贸 易往来和地区专业化生产发展起来了,乡村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开始产生 ,但由于乡村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全部由农业人口提供 ,其分布也与农业人口分布相对应。(3) 第三阶段为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 段。随着区际贸易的扩大,区域农业生产开始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和 专业化的园艺、乳酪、果蔬等的生产。(4) 第四阶段为工业化阶段。由于 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迫使区域不得不谋求工业化。 在工业化早期,制造业的发展以农、林、矿产品加工(如食品加工、木材 加工、纺织等)为主。到了工业化后期,制造业发展逐渐转向以炼铜业、 石油炼制业、金属加工制造业、化学制造业等为主。(5) 第五阶段即区域 发展的成熟阶段,是服务业输出阶段。这时,区域开始输出资本、熟练 技术人员,为欠发达区域提供专业化服务。
产业集聚——钻石模型
提出者:麦克尔·波特 理论: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 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 因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 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 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 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均衡增长理论——贫困恶性循 环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增长极理 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循环积累 因果理论

提出者:缪尔达尔 理论:是指从一个动态的社会来看,社会经济各有关 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积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 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 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因素的变化,导 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 从而形成了积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所以,社会经济 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趋于均衡,而是以循环的方式 运动,不是简单的循环流转,而是具有累积效应的运 动,是一种“循环积累因果关系”。
二、区域经济理论在中国的 实践
(一)关于统筹区域
时间阶段 区域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前 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增长理论——中心外围 模式
前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初级阶段 工业化成熟阶段 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 资源要素流动状态 较少流动 外围区域资源要素大量流入 中心区要素高度集中, 资源要素在整个区域内全方位
中心去
开始回流到外围区
流动
区域经济典型特征
已存在若干不同等级的中 中心区进入极化过程,少数 心,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 主导地带迅速膨胀
区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提出者:克鲁格曼 理论: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 础的解释 ;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 ——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新贸 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 益的论点;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 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区际贸易理论——新区域主义

中心区开始对外扩散过 程,外围区出现较小中 心
多核心区形成,少量大城市失 去了原有的主导地位,城市体 系形成
非均衡增长理论——倒U型理论

提出者:美国威廉姆森(J.G.Williamson) 理论:他利用24个国家1940年到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 资料,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衡程度 。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 间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 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增长不平衡,区际 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扩大,但从长期看,区域经济增长 和人均收入是趋于均衡的。威廉姆森认为,在经济发 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 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 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古典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市场区位论
现代区位理论——产品生命周 期理论
现代区位理论——行为矩阵
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 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发展了美国史密斯 (D.M.Smith)的空间成 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 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 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 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 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 信息的能力有关。
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体 系


提出者:库克(英国加的夫(Cardiff)大学) 定义:一个区域内由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 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 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 能和新产品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 区域创新体系由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 、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 (包括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 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 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三个部分构成, 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
涵义: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 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 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 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 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 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 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 竞争力。
非均衡增长理论——地域生产 综合体理论

使用者:前苏联主要生产力布局理论

理论:是指地域生产综合体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影响和形成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矿产资源、水资源 、土地资源、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等)和各个部门(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和 科学研究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地域总 体(或称地域系统)。是社会生产力空间组织的一种 形式,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也是构 成经济区的物质技术基础。它是为共同解决地区国民 经济发展问题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并集中于比较 紧凑的地域范围内,该区域拥有发展地区经济专门化 部门所必需的自然资源,综合体内各部门(专业化部 门、辅助性部门、自给性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阶段论——六阶段

提出者: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1916— ) 美国经济史学家、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

理论:他试图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历史的进程,把社 会发展分为必须依次经过的6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 段、(2)起飞准备阶段、(3)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的阶 段、(4)成熟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6)追求生 活质量阶段。从第五阶段起,出现开始反映出意识形 态和社会价值取向的位置消费,开始形成一个稳定的 中间的社会群体--中产阶层。他用这种理论代替马克思 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他确信他的理论解 释了西方各国已经历过的工业化过程,提示了一个国 家在经济成长过程中所要遇到的一系列战略决择问题 。
新区位理论

代表人物:克鲁格曼、藤田、马丁 基本观点:经济规模与制造业集中程度 成正比;运输成本与制造业集中程度成 反比。
均衡增长理论——大推动理论


提出者: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 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 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 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 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大推进理论的论 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 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非均衡增长理论——“极化— 涓滴”理论

提出者:赫希曼(A. O. Hirshman) 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 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 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 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 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 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 效应和涓滴效应。

提出者:斯科特 理论:新产业区的首要标志是本地化网络,也就是区域内行为主 体之间的正式合作联系以及其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非正式 交流关系。它一经形成就具有难以复制的各种特性。一是因企业 集聚而形成的高度专业化分工。新产业区理论强调了产业区内部 企业通过高度专业化分工或转包合同结成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 而这种稳定的关系是基于企业之间的依赖和信任而形成的。二是 本地结网。这是新产业区的核心内容,网络是指区内行为主体, 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有选择地与其他行为 主体进行长期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合作,在此基础上所结成的长期 稳定关系。三是植根性。一般来讲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国家环境 ,但更取决于企业所在的区域和地方环境,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 开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四是行为主体的对称关系。在新产业区 各企业都是相对独立的平等的,没有支配和依附关系,都以平等 的地位参与本地结网。
产业集聚——提出产业空间集 聚


提出者:马歇尔 理论:1.产业聚集的原因;专业化投入 和服务;降低劳动力短缺;溢出效应2. 聚集经济的根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3.工业区为什么形成:协同创新的环境 ;辅助性工业;专门劳动力市场平衡劳 动需求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便利顾客
产业集聚——新产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