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试验段阶段性总结(加虚铺0.7m)
强夯试验段阶段性总结(加虚铺0.7m)
利用红泥岩强夯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一、编制依据1、现行的公路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标准、规程;2、济邵高速公路两阶段设计施工图;3、济邵高速公路业主及监理的函件、指令、纪要等;4、国内已有的红泥岩填筑路基科研成果及施工经验;5、利用红泥岩强夯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情况及数据采集成果;6、我单位拥有的技术能力和相关资源。
二、概况济邵高速JSTJ-07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30+500—K34+700,全长4.21公里,全线总挖方量约88.3万方,总填方量约47.6万方。
本合同段所经地区主要为剥蚀丘陵地貌,相对高差大,地质复杂,表层覆盖层为强风化红色粉砂质泥岩及黄河台阶地少量低液限粘土,下部是强度较高的黄色砂岩(分布较少)和红色砂质泥岩(分布较多)为互层状(与线路成135°- 175°斜向、坡度10°- 22°)分布,节理比较发育。
三、试验段的作用由于红泥岩(刚爆破出的红泥岩强度较高)具有极强的风化崩解、遇水软化、强度降低等特性,不宜作为路堤填筑材料,否则将不可避免会出现路基沉陷、边坡滑坍等严重的工程质量病害。
济邵高速线路及周围此类岩石分布范围较广(除我标段外,其他标段也存在此类情况)。
若将沿线施工开挖的红色粉砂质泥岩全部弃置不用,而远借其它材料填筑路基,则会大大增加工程造价,同时弃方及借方还会破坏植被及占用大量耕地,不利于环境保护。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有效处理利用红泥岩,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我项目经理部在中国公路工程咨询总公司红泥岩路基课题研究组的指导下,设立了专业施工队伍,组织专门实施试验段的人员和机械设备,对红泥岩填筑路基进行了强夯处理试验段施工。
四、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段落布置1、施工方案强夯处理红泥岩填筑路基试验段松铺厚度按照1m和1.5m填筑进行强夯的施工。
2、段落布置(1)K34+510~K34+530松铺厚度按1.5m控制。
(2)K34+530~K34+670松铺厚度按1.0m控制。
强夯试验段总结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编制:复核:审核:二 0 一六年七月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1)1.2主要工程量 (1)1.3强夯试验段范围 (1)2、试验依据 (1)3、试验目的 (1)4、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 (1)4.1组织准备 (1)4.2机械、仪器准备 (2)4.3技术准备 (2)5、试验方案 (2)5.3强夯试验段工艺流程 (3)5.4拟定技术参数 (3)5.5强夯施工 (4)6、试验总结 (5)6.1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组织 (5)6.2施工参数的确定 (5)6.3施工质量标准 (5)6.4施工安全措施 (6)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出口路基为高填斜坡填石路堤,填方边坡高度≥20m,路基右侧为改沟及反压护道工程。
为保证高填方路堤的压实,防止路基成型后沉降开裂。
**两段高填方路基采用强夯分层补强进行处治。
第一层高度以填方为12米范围开始,高度小于8米的填方段第一层不强夯,其上路堤每填高6-8米强夯一次。
1.2主要工程量表1-1 强夯主要工程数量表1.3强夯试验段范围我部在已填筑路基达到强夯设计要求标高的段落,选取**范围为强夯试验段。
2、试验依据⑴《**施工图设计》第二册;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PG B01-2003;⑷《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⑸《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试验目的⑴总结路基强夯夯击次数与沉降量关系,确定最佳夯击能、间歇时间、夯间距以及最佳夯击次数。
⑵确定强夯作业标准施工方法。
⑶确定施工作业人员组成和分工,制定出相适应的施工和质量管理方法。
4、试验段施工准备工作4.1组织准备我部高度重视路基强夯试验段工作。
试验段由项目总工负责,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工程部、测量组、试验室、安质部配合,路基施工队直接实施。
4.2机械、仪器准备根据试验段的工作量以及实际到场设备,确定设备组合为:长江L252型履带吊1台、夯锤重15t、水准仪一套、钢尺一把等。
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1、试验目的道池池阎良中中心心线线路基中心线K168+640K168+650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K168+656通过在试区内试夯,测定现场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及夯前原位土样物理性参数与夯后土样物理性参数对比曲线,确定强夯施工的技术参数,指导基底大面积强夯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设计要求2.1地质情况强夯施工范围内为自重湿陷性黄土,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孔隙发育,结构疏松,具有高压缩性。
其湿陷性等级及湿陷系数见下表,钻探结果在地表以下未见地下水。
2.2基底处理在施工路段K169+000~K169+250和K171+413.72~K171+700范围内基底采用160(t.m)能级强夯,强夯区影响深度5米;在高填方路段K171+700~K172+500施工范围内基底采用240(t.m)-1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能级强夯,强夯区影响深度6米。
每个夯点夯击五遍,夯点间距宜为锤底直径的1.5~2.0倍,方格网状布置夯点。
3、试验地点160(t.m)能级和240(t.m)能级试验段设在K171+413.73~K172+500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地段,选取80m×10m 做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分两段40m用于二种能级方案的试验。
4、试验段检测项目4.1强夯前地基试验、检测内容4.1.1室内试验常规试验:颗粒分析、液塑限、含水量、天然容重、标准击实;湿陷试验:密度、比重(空隙比)、饱和度、压缩(系数、模量)、湿陷性试验(湿陷系数、起始压力、自重湿陷系数)、直接剪切实验(粘聚力和内摩擦角)4.1.2现场试验夯前原地面标高4.2强夯过程中及强夯后地基试验、检测内容4.2.1室内试验密度、比重(空隙比)、饱和度、压缩(系数、模量)、湿陷性试验(湿陷系数、起始压力、自重湿陷系数)、直接剪切试验(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4.2.2现场试验1)参数夯击能量、夯锤重、夯锤落距、夯击点布设、夯击遍数、夯- 2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击数;2)夯沉量在每一击后测量每锤夯击前测定初始锤顶部一定点的标高,直到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相应锤顶标高,并计算夯沉量,5cm时为止。
强夯试验段总结报告
强夯试验段总结报告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总结目的我标段地处属Ⅵla区河套副区,地面较为平坦、广阔。
全线在河沟中表层发育砂层、且水位较浅,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性,线路区部分段落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砂土液化,液化等级由轻微~严重;路基段内当液化土层厚度在1.0-4.0m时,采用强夯+砂砾垫层进行处理。
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减小工后沉降。
遵照设计图纸要求,对砂土液化厚度在1.0-4.0m的路基采用强夯,进行补强。
通过K18+660~K19+300段落内选取一段进行试验段的强夯施工来确定强夯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收集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为下一步路基强夯施工提供现场控制依据。
二、强夯试验段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 1、试验段工程概况试验段选定在K18+660~K18+710段进行,满足试验段长度要求(长度不小于50m且强夯段无涵洞或其它构造物),长度为50m。
2、路基强夯试验段的施工组织 K18+660~K18+710段路基处理范围内强夯增强试验,收集强夯相关数据。
试验施工的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为:xxx年3月15日~xxx年3月20日施工准备:落实安排施工作业人员、机械,场地平整;测量组放线确定边线及标高。
xxx年3月21日~xxx年3月29日按设计图纸要求对试验段路基进行强夯处理,强夯完成以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及沉降观测数据整理。
2.1试验段人员分工试验段施工前成立了试验段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主持,参加试验路段工作的人员分工见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
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序号姓名职务职称责任 1 赵根根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工作 2 石建华副经理高级工程师负责施工管理工作 3 赵栋副总工程师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工作 4 吴利军力工程部长高级工程师负责技术方案编制 5 王巧玲质检部长高级工程师负责施工中的质检 6 牛杰路基工程师工程师负责方案的实施及参数整理收集、 7 李顺福测量队队长工程师负责试验段测量工作 8 张晓刚试验室主任工程师负责试验段试验工作 9 弓钰光领工员工程师负责机械调动及组织施工 10 马泽灵安全部长工程师负责试验段的安全施工 2.2强夯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2.2.1机械设备准备 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
强夯试验总结
强夯试验总结根据已经批准的强夯试验方案,已完成强夯试验工作,现将试验情况进行总结,为以后强夯施工提供依据。
一、试验区位置说明:由于实际场地限制,原强夯试验方案中的试验区 IV115+375~115+475,先调整为以下区域:左岸:IV115+390~115+476.5右岸:IV115+407.2~115+490二、强夯机具1、起重机选用履带式起重机一台,起重能力35t,起重能力大于1.5倍锤重,脱钩方式采用自动脱钩装置。
2、夯锤夯锤选择圆形锤2个,均为铸钢材料制造,吊环为φ50mm,中心为φ300mm排气孔。
夯锤重分别为18.4t(用于2000kN·m,第一、二遍夯)和10t(用于1000 kN·m,满堂夯)。
3、自动脱钩装置自动脱钩装置:拉绳一端固定在锁柄上,另一端穿过转向滑轮固定在臂杆底部横轴上,当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时,开钩绳随即拉紧,同时脱钩装置开启,夯锤脱钩下落。
采用此装置可保证每次夯击落距相同。
三、试验参数1、布点形式夯点布置按照设计图纸布点方式:第一遍采用正三角形布置,间距6.5m;第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夯点之间布置;第三遍满堂布置。
2、夯击能第一、二遍夯:夯击能2000kN·m,锤重18.4t,每点10击;第三遍满夯:夯击能按照强招标文件十七章地基处理加固工程中第17.2.2条“第三遍满堂布置,最后一遍夯锤落距可降低至4~6m”,按照夯击能(2000kN·m)计算,夯击能在800~1200kN·m之间,试验时采用 1000kN·m夯击能,锤重10t,每点3击,夯印重叠1/3。
3、落距:夯锤落距=夯击能/锤重。
第1、2遍夯锤落距=2000kN·m/184KN=10.9m,第3遍夯锤落距=1000kN·m/100KN=10m4、消散期按照强夯试验方案,试验区强夯消散期左岸为2周、右岸为3周。
四、试验过程1、试验流程图强夯试验施工流程图2、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清除表层腐殖土,报请监理验收。
强夯试夯总结
陆域强夯试夯总结一、试夯概况1.1试验简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已回填开山石形成的陆域Ⅰ区直接采用强夯加固,强夯面积37673.1㎡,强夯法加固施工前应进行典型施工试验,根据典型施工结果调整设计参数。
典型施工面积不小于50m×50m。
1.2试验依据施工图纸;《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 131-2012)二、试夯目的根据设计提供的初步参数,进行现场试夯。
试夯后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测强夯效果,以确定最佳夯击能、夯击间距、单夯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
三、试夯参数3.1 典型试验区选取我部选定试夯区域于3#堆场临近横三路处,对该场地进行试夯。
试夯区域大小为50×50=2500平方米,地面标高约9m。
试夯区场地坐标如下:3.2 夯点布置点夯夯点布置为正方形,夯点间距3.5m,普夯要求夯印搭接1/4锤底直径。
如图:图3.2-1强夯夯点布置图图3.2-2普夯夯点布置注:图中①为第一遍强夯夯点,②为第二遍强夯夯点四、设计要求(1)强夯每夯点夯击次数及收锤标准强夯夯能为3000KJ,采用两遍点夯,一遍普夯。
夯锤底面积不小于4.0㎡,夯点间距3.5m。
每遍点夯夯击次数不少于10击并且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普夯采用搭接夯,普夯能量1000KJ,每点夯击6击,搭接部分不小于夯锤锤经1/4,强夯始夯标高为地基处理交地标号+夯沉量(3000KJ强夯区沉降量暂考虑为80cm,在施工过程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再调整夯面标高)。
(2)强夯施工前,将测量基准点设在受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的地方,根据设计要求对夯点进行测放定位,夯点定位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夯点应有明显的标记和编号。
(3)强夯完成平整场地后,应采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至设计标高。
碾压遍数6~8遍(来回为一遍),碾压行与行之间应重叠40~50mm,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0~150m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VIP专享】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日照机场场地平整方案飞行区土石方工程D标段强夯施工试验段总结编制人:审批人:北京中航空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日照民用机场项目部2013年12月31日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一、施工时间填筑时间为2014年1月14日~2014年1月16日,强夯时间为2014年1月17日~2014年1月20日,试验日期为2014年1月21日。
二、施工范围具体位置详见下图:试验段位置示意图~15%,~2%)(2)进料及虚铺厚度控制:采用后退堆填法分压层进行试验用料的进料摊铺,每亚层堆填厚度不超过1.0m,推土机找平。
强夯单层虚铺厚度为5m,压实厚度约为4~4.5m。
(3)夯锤锤底静压力:25~40kPa。
(4)点夯时,单点击数一次完成,推平后进行满夯。
(5)点夯停夯标准:满足击数要求,且最后一击夯沉量不大于5cm。
强夯填筑工艺参数见下表,可在试验段施工作业结束后进行优化。
夯型单击夯能(kN·m)夯点布置夯点间距(m)夯击遍数单点击数点夯3000正方形 3.5110~13满夯1000搭接型1/4锤径13填挖交接补压的技术要求如下:在填挖交接处,应结合台阶开挖,沿竖向每填筑约5m厚,在台阶交接面附近采用强夯法进行补压处理,补压范围为整个搭接长度范围,强夯参数详见下表。
夯型单击夯能(kN·m)夯点布置夯点间距(m)夯击遍数单点击数点夯2000正方形 3.518~10满夯1000搭接型1/4锤径13要求锤底静压力25~40kPa,最后一击夯沉量≤3cm。
四、施工准备(一)设备准备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
夯锤底采用圆形,夯锤锤底静压力为25~40kPa,并设2个排气孔,孔径为250mm。
2、起重机械:选用50t的履带式起重机,以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4、铲车: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用。
《强夯试验总结》
《强夯试验总结》强夯工艺性试验总结报告dk296+275~dk296+350和dk296+715~dk296+840段强夯工艺性试验总结报告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和要求以及强夯试夯施工方案、方法、目标,我们选取dk296+275~dk296+350和dk296+715~dk296+840段进行强夯施工工艺试验。
通过对每次夯击试验检测,确定出当前夯锤最优高度和夯击次数等各种参数。
并着重从质量易保证、工作效率高、成本耗损较低等三方面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评比这些参数,获得结论。
该工序试验工作从202x年8月5日开始,至202x年9月23日检测结束,历时49天。
一、强夯试夯段施工依据: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段路基相关设计图;《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2x]160号;《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2x;《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2x;《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2x。
二、强夯试夯段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施工准备1)熟读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掌握各项参数,现场实地考察,定位放线。
2)定施工方案和确定试夯参数。
-1**集团项目第三经理部强夯工艺性试验总结报告4m5m6m7m8m9m456789101112锤锤锤锤锤锤锤锤锤4m5m6m7m8m9m2)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中夯点位置。
3)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4)将夯锤起吊预定的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
若发现因坑底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3**集团项目第三经理部强夯工艺性试验总结报告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因为夯锤使用过久,往往因底面磨损而使质量减小,落距也得不到保证,必将影响单击夯击能。
2)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强夯试验段总结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1标段DK526+687.95~DK527+200路基地基处理强夯试验段总结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1标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9月目录一、实验目的 (1)二、编制依据 (1)三、适用范围 (1)四、路基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 (1)4.1路基工程概况 (1)4.2路基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2)4.3地基加固处理措施 (2)五、强夯原理 (2)六、施工方案 (3)6.1强夯试验性施工参数确定 (3)6.2施工流程图 (5)6.3人员、机械配置 (5)6.4施工工艺 (6)6.5施工控制及检测 (8)6.6注意事项 (10)七、试验结论 (11)八、附件 (12)根据合同文件及《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注》的要求,我合同段自2010年8月20日至2010年9月20日DK526+687.95~DK527+200段进行强夯试验段施工,试验段全长512.05m。
通过试验段施工为下一步强夯地基处理大面积的施工,提供技术参数,现将我合同段的强夯试验总结如下:一、实验目的1、明确地基处理强夯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2、检验设计参数和地基处理效果;3、确定施工参数、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为大面积施工和今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二、编制依据1、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TB10414-2003、J285-20043、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三、适用范围本路基基底处理施工技术方案适用于中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1标段DK501+600~DK530+000范围内的路基基底处理。
四、路基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4.1路基工程概况试验段里程为DK526+687.95~DK527+200段,全长512.05m。
位于壶关县山前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裂构造。
无地表水,地下水埋深较深。
强夯试验总结报告
盂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电商冷链建设项目强夯试验总结报告山西承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二三年十月十一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第二章强夯试验依据 (4)第三章强夯试验目的和试验参数 (4)第四章强夯试验机械 (7)第五章强夯试验 (7)第六章总结 (9)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强夯试验区现状情况:地面为回填渣土层,回填时间2年。
第二章强夯试验依据1、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CECS279-20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勘察报告和施工图纸图纸。
第三章强夯试验目的和试验参数1、强夯试验目的1)确定地基有效加固深度。
2)确定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承载力和变形指标。
3)确定合适的夯击能、夯锤尺寸、落距等施工参数。
4)校核强夯后场地的沉降量或抬升量,为确定起夯面的标高提供依据。
5)确定夯点间距、夯击次数、夯击遍数、最后两击夯沉量和间隔时间等设计参数。
6)确定强夯施工停夯标准等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7)为全面铺开强夯施工提供施工参数。
3.2 强夯试验设计参数、施工技术质量要求一、强夯试验设计参数1、点夯两遍,满夯两遍。
点夯夯击能为2500 KN.m,第一遍点夯设计锤击数7-12击,第二遍点夯设计锤击数6-10击。
满夯两遍,夯击能为1200 KN.m,夯击数均为2击。
2、点夯布置:点夯夯点按三角布置,隔行隔点跳夯。
满夯锤印搭接1/4锤径。
3、收锤标准: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0mm。
4、夯机:采用宇通450B夯机,锤选用直径为2.7m,锤重48.3t的铁饼锤。
点夯锤落距5.3m,满夯锤落距2.6m具体见下面图示:三、强夯试验技术要求1、施工前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日照机场场地平整方案飞行区土石方工程D标段强夯施工试验段总结编制人:审批人:北京中航空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日照民用机场项目部2013年12月31日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一、施工时间填筑时间为2014年1月14日~2014年1月16日,强夯时间为2014年1月17日~2014年1月20日,试验日期为2014年1月21日。
二、施工范围具体位置详见下图:试验段位置示意图~15%,~2%)(2)进料及虚铺厚度控制:采用后退堆填法分压层进行试验用料的进料摊铺,每亚层堆填厚度不超过1.0m,推土机找平。
强夯单层虚铺厚度为5m,压实厚度约为4~4.5m。
(3)夯锤锤底静压力:25~40kPa。
(4)点夯时,单点击数一次完成,推平后进行满夯。
(5)点夯停夯标准:满足击数要求,且最后一击夯沉量不大于5cm。
强夯填筑工艺参数见下表,可在试验段施工作业结束后进行优化。
夯型单击夯能(kN·m)夯点布置夯点间距(m)夯击遍数单点击数点夯3000正方形 3.5110~13满夯1000搭接型1/4锤径13填挖交接补压的技术要求如下:在填挖交接处,应结合台阶开挖,沿竖向每填筑约5m厚,在台阶交接面附近采用强夯法进行补压处理,补压范围为整个搭接长度范围,强夯参数详见下表。
夯型单击夯能(kN·m)夯点布置夯点间距(m)夯击遍数单点击数点夯2000正方形 3.518~10满夯1000搭接型1/4锤径13要求锤底静压力25~40kPa,最后一击夯沉量≤3cm。
四、施工准备(一)设备准备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
夯锤底采用圆形,夯锤锤底静压力为25~40kPa,并设2个排气孔,孔径为250mm。
2、起重机械:选用50t的履带式起重机,以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4、铲车: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用。
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
由我单位(青海省海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地察格高速公路鱼水河连接线路基工程,起点,终点,路线全长.设计文件中段路基为强夯置换处理,为使本工程特殊路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经我项目部选择段为试验段,取得数据以指导大面积施工.一、路基强夯试验段目地、确定夯击击数和夯击遍数;、确定两遍夯击之间地间隔时间:、确定每一作业段地合适长度或面积.二、施工所得参数、暂定强夯置换施工参数根据设计及施工经验暂定以下施工参数,待试验段施工后,总结确定能指导本合同段强夯施工参数.()有效加固深度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本合同段地基有效加固深度为以内.()单击夯击能单击夯击能为夯锤重与落距地乘积.由于有效加固深度=(),式中:-为夯锤重,;-为落距,;-单击夯击能,.=;一般来说夯击时锤重和落距大,则单击能量大,夯击击数少,夯击遍数也相应减少,加固效果和技术经济指标好.单击夯击能太小,就无法使水与土颗粒产生相对流动,水就不能排出,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增加夯击数不能产生加固效果,甚至可能使地基形成“橡皮土”.因此单击夯击能不能太小,一般根据工程要求地加固深度来确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锤重和落距点夯夯锤:锤重,圆柱体形锤,有气孔,底面积满夯夯锤:锤重,圆柱体形锤,有气孔,底面积点夯夯锤落距:落距为.满夯夯锤落距均为.()夯点夯击次数:每一点地夯击次数,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频率为每分钟夯击次.在施工中,要满足下列条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于点夯最后两击地平均沉降量不大于㎝.、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较大地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夯击遍数、夯点布置及间距:夯击遍数根据地基地性质确定,土体压缩层越厚,土质颗粒越细,同时含水量较高,需要地夯击遍数越多.第、遍为点夯,夯点布置成正方形.夯点间距根据设计确定,夯点间距为,为了使深层土得以加固,第一遍夯击点地间距要大,这样才能使夯击能量传递到深处.第二遍夯点布置在上一遍夯点地中间.第三遍为满夯,是以较低地夯击能进行夯击,彼此重迭搭接,一般搭接四分之一锤径,用以确保地表土地均匀性和较高地密实度.夯点布置和间距米正方形排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施工机具、夯锤:夯锤选择时应考虑锤底静压力要求,设计要求锤底静压力在之间.点夯夯锤采用圆柱形铸铁夯锤,方案点夯夯锤采用圆柱形铸铁夯锤.满夯夯锤采用圆台形铸铁夯锤.锤中部设个直径为地排气孔,以利于夯击时空气地排出和减小起锤时地吸附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起重机:选用波兰型地履带式起重机.、工艺流程()清除设计处理范围场地内地杂草等,清理完毕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并测量夯前地面高程.对于易遭受雨水及积水浸泡路段,应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按夯点设计图进行测量放线,定出第一遍强夯各夯击点地位置用白灰或小木桩标示,偏差值不得大于.为保证每遍夯点位置准确,在坑外设控制桩加以保护.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机具设备进入工地,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试吊重锤,检查脱钩器开启情况,测定起重锤高度,并测量夯前锤顶高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将夯锤起吊到设计高度,待夯锤脱钩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落锤应保持平衡,若发现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要将坑底整平,每击均需测量夯沉量,并填写强夯施工记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地面推平,一周后进行第二遍强夯,完成后推平.()施工过程中,单击夯击能、击数、收锤标准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对于夯坑过深、起锤困难、达不到设计要求地夯点,满夯前必须进行补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按设计要求完成强夯后,将场地推平,并测量夯后地面高程.()强夯完成后,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取得各种数据,与夯前原位测试相比较,以检验强夯效果.、强夯施夯顺序强夯一般先行施工外围点,第一、二遍为点夯,夯点布置*正方形布置.首先施工正方形顺路基方向右侧顶点,全部施工完成后接着施工正方形延路基横向相邻顶点.为减少起重机移动次数,每遍强夯时起重机易放置在相邻四个夯点中间,对每个夯点依次施夯.第三遍为满夯遍,锤印彼此重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强夯施工监测与质量控制强夯施工过程地监测至为重要,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作好详细记录.()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以及夯锤吊环是否准确处于重心位置.()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地夯击次数和每夯地夯沉量及其周围地沉降、隆起和挤出地情况.()土基含水量地控制:土基在适宜地湿度范围内(最佳含水量附近),强夯加密效果最显著.()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强夯地质量检验分强夯过程中地检验和夯后检验两种,其检验指标分别为施工控制夯沉量和有效加固深度.强夯过程中,每遍地每夯点地夯击次数用最后两击地平均夯沉量控制:点夯夯沉量应小于㎝;满夯夯沉量应小于㎝.此外,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地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施工过程中,基本技术要求为:单点夯击能,击数、收锤标准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击时点位偏位不得大于㎝;对于夯坑过深,起锤困难、达不到要求地夯点,满夯前必须补夯;应有组织按顺序进行夯击,并进行详细地施工记录,避免偏夯、漏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夯击标准.最后两夯夯沉量之差小于㎝为止,否则加夯.青海省海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年月日。
强夯首件施工总结
强夯首件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本次强夯施工是在某工程项目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场地地基的加固处理。
工程场地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软土、砂土等不良地质。
施工前已完成地质勘察、设计等工作,为强夯施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施工目标与任务本次强夯施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场地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具体任务包括确定合理的强夯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等。
三、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机械可以顺利进场。
其次,对地质勘察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了解了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土壤特性。
此外,还对施工机械、材料和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施工方法与步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分段施工的方法,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强夯处理。
首先,对深层土层进行了强夯处理,然后依次对中层和表层土层进行了强夯。
在每一段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了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五、质量保障措施为了保障施工质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
首先,对施工机械和材料进行了质量检查和控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其次,加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此外,还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六、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其次,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还配备了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确保施工安全万无一失。
七、环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首先,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和作业线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次,加强了施工噪音、粉尘、废水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其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试验段总结
试验段总结青岛新机场项目飞行区场道工程施工原地面强夯试验段试验总结中铁十二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新机场场道工程第1标段项目经理部二○一六年四月原地面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1 试验段施工概况我项目部于xx年4月7日至xx年4月25日在道槽区Pxx年4月7日对本试验段采用第一种施工方案进行强夯施工,施工方案如下:在清除平均的耕植土的原地面按照图纸要求直接布置强夯点,按照布置的强夯点进行强夯施工。
第二方案第一种方案施工过程中,、和夯坑周围出现了轻微的隆起并且强夯的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大于5cm,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因此根据设计要求“遇地下水位比较高、强夯受到影响的区域,强夯前,可铺设厚50cm山皮石垫层”采用第二种方案:在清表后的原地面加铺50cm垫层后再进行强夯,现场施工记录参见附表,具体现场施工过程见下图:第三方案因第二种方案垫层采用的是建筑垃圾,采用建筑垃圾存在的缺点是在建筑垃圾中存在木材、钢筋、生活垃圾等杂物,筛分十分困难,并且根据设计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20cm,破碎程序十分繁琐,因此采用第三种方案,第三种方案采用在清表后的原地面上铺筑山皮石垫层布点然后进行强夯施工。
第三种强夯施工记录表见附表。
4 施工方案总结第一种方案总结1.第一种方案施工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未能达到规范要求,并且现场强夯后地面隆起较大,单点夯坑沉降量为0.?-?。
2.通过现场记录表分析得知在7-9击范围内夯沉量最小,在cm ---cm ,大于10击后沉降量逐渐增大,沉降量在 cm cm。
3.通过记录表分析人工堆积层厚度在1m左右,强夯打穿人工堆积层后,沉降量开始变大。
第二种方案总结1.通过现场试验,加铺垫层后强夯能达到10-12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小于5cm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加铺垫层强夯后表面未发生隆起现象。
第三种方案总结1.相较第二种方案的建筑垃圾垫层,采用山皮石省去了分类的复杂程序,施工现场进度会有提高。
2.通过现场试验,采用山皮石垫层后强夯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路基强夯试验总结
强夯路基施工总结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结合路基填筑强夯试验段施工工艺及现场实际情况,现就该强夯试验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1、由于标段内路基填方处于山地冲沟与V字型沟渠中,地形狭窄,便道征拆问题困难,施工队伍无法进入现场,现只有K16+015-K16+060段能进入施工机械,故选此段作为本合同段填土路基强夯施工首件地段。
2、首件试验段路基长45m,属于高填方路基段,最大填土高度为18.15米。
3、试验段的施工时间为:从2017年5月10日开始到2017年5月18日结束,共8天时间。
二、试验目的及指导思想通过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合理的强夯施工组织方案。
指导路基强夯施工达到技术质量标准,并将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今后控制施工的依据,以适应今后的大范围施工。
三、试验段施工方案1、施工原理强夯法是应用功能转换的原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具体的说,它是利用起重设备将重锤(一般8—40 T),提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一般10—40m),给土以强烈的冲击和振动能量。
地基土在强大的冲击能的作用下,土体强制压缩或振密;经时效压实,使土体重新固结,从而提高了土的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
2、施工流程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1)、施工机械配置本合同段强夯施工设备采用W1001型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强夯机。
夯锤锤重为20.4t,夯锤底面采用圆形,直径2.3m,臂长17米,最大起重高度18米,最大额定起重重量30吨,夯锤中对称设置4个上下贯通的气孔。
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
2)、夯点布置强夯施工顺序必须按照自路基两侧向中间逐次推进的方式进行控制。
主副夯击点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成正三角形布置,间距1.5米,采用逐点夯与满夯相结合的方法,主、副点夯各夯击一次,满夯夯击一次,在各夯点中间穿插进行。
第三遍为满夯,实际施工中可根据试夯资料进行修正。
满夯锤印彼此搭接1/4,连续夯击。
强夯试验段总结材料报告材料
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总结目的我标段地处属Ⅵla区河套副区,地面较为平坦、广阔。
全线在河沟中表层发育砂层、且水位较浅,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性,线路区部分段落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砂土液化,液化等级由轻微~严重;路基段内当液化土层厚度在1.0-4.0m时,采用强夯+砂砾垫层进行处理。
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减小工后沉降。
遵照设计图纸要求,对砂土液化厚度在1.0-4.0m的路基采用强夯,进行补强。
通过K18+660~K19+300段落内选取一段进行试验段的强夯施工来确定强夯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收集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为下一步路基强夯施工提供现场控制依据。
二、强夯试验段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1、试验段工程概况试验段选定在K18+660~K18+710段进行,满足试验段长度要求(长度不小于50m且强夯段无涵洞或其它构造物),长度为50m。
2、路基强夯试验段的施工组织K18+660~K18+710段路基处理范围内强夯增强试验,收集强夯相关数据。
试验施工的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为:2015年3月15日~2015年3月20日施工准备:落实安排施工作业人员、机械,场地平整;测量组放线确定边线及标高。
2015年3月21日~2015年3月29日按设计图纸要求对试验段路基进行强夯处理,强夯完成以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及沉降观测数据整理。
2.1试验段人员分工试验段施工前成立了试验段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主持,参加试验路段工作的人员分工见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
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序号姓名职务职称责任1 赵根根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全面负责技术工作2 石建华副经理高级工程负责施工管理工作3 赵栋副总工程师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工作4 吴利军工程部长高级工程负责技术方案编制5 王巧玲质检部长高级工程负责施工中的质检6 牛杰路基工程工程师负责方案的实施及参数整理7 李顺福测量队队长工程师负责试验段测量工作8 张晓刚试验室主任工程师负责试验段试验工作9 弓钰光领工员工程师负责机械调动及组织施工10 马泽灵安全部长工程师负责试验段的安全施工2.2强夯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情况2.2.1机械设备准备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
强夯试验段总结
路基填前强夯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段目的本合同段AK0+000-AK0+300段路基底部为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深度为0-2米,对此路段进行强夯处理。
通过试验段总结夯锤质量、夯击次数、夯锤落距、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沉降量、间歇时间关系,选取合理的机械配备和质量控制方案。
二、试夯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对粘性土地基以静力触探、荷载试验为主;对地基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荷载试验为主。
三、试验段桩号AK0+077—AK0+117长度40m,平均宽度14.5m。
面积40Χ14.5=580m²四、地质分析此段落为湿陷性黄土,厚度1-2米。
六、夯点布置采用正方形布点,夯点间距4m。
第一遍为1号夯点,第二遍为2号夯点,按规定间距在第一遍夯点位中间穿插进行。
第三遍满夯时彼此搭接1/4夯锤直径。
七、夯击能量要求1)设计夯击能要求:夯击能100T.m。
2)实际夯锤参数及落距夯锤质量m0:13.6T,夯锤面积S:4.2 m²,落距h1=7.35m八、单点夯击次数与夯沉量的控制单点夯击次数控制标准:①第一遍,要求最后两击夯沉量之和小于15cm,之差小于5cm,且后一击夯沉量小于前一击夯沉量。
第二遍,要求最后两击夯沉量之和小于10cm,之差小于5cm,且后一击夯沉量小于前一击夯沉量。
②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③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夯击遍数以不出现“翻浆”或“橡皮土”为宜。
第一遍: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如下。
(该数据为平均值)单位mm第二遍:夯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如下。
(该数据为副夯点平均值)单位mm九、整平后的地面标高变化十、试验段总结1、施工后,综合分析测量记录,然后做出初步的评价,并进行总结。
2、确定夯击能100T.m,夯锤质量:13.6T,落距:7.35m。
强夯夯点间距4米×4米布置第一遍夯点,每点夯击8击,夯沉量35.3cm;第二遍夯点按4米×4米在第一遍点位中间穿插布置,每点夯击6击,夯沉量25.3cm;第三遍搭接1/4夯印满夯夯沉量11cm的施工工艺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红泥岩强夯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一、编制依据1、现行的公路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标准、规程;2、济邵高速公路两阶段设计施工图;3、济邵高速公路业主及监理的函件、指令、纪要等;4、国内已有的红泥岩填筑路基科研成果及施工经验;5、利用红泥岩强夯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情况及数据采集成果;6、我单位拥有的技术能力和相关资源。
二、概况济邵高速JSTJ-07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30+50C—K34+700,全长4.21 公里,全线总挖方量约88.3 万方,总填方量约47.6 万方。
本合同段所经地区主要为剥蚀丘陵地貌,相对高差大,地质复杂,表层覆盖层为强风化红色粉砂质泥岩及黄河台阶地少量低液限粘土,下部是强度较高的黄色砂岩(分布较少)和红色砂质泥岩(分布较多)为互层状(与线路成135°- 175 °斜向、坡度10°- 22 °)分布,节理比较发育。
三、试验段的作用由于红泥岩(刚爆破出的红泥岩强度较高)具有极强的风化崩解、遇水软化、强度降低等特性,不宜作为路堤填筑材料,否则将不可避免会出现路基沉陷、边坡滑坍等严重的工程质量病害。
济邵高速线路及周围此类岩石分布范围较广(除我标段外,其他标段也存在此类情况)。
若将沿线施工开挖的红色粉砂质泥岩全部弃置不用,而远借其它材料填筑路基,则会大大增加工程造价,同时弃方及借方还会破坏植被及占用大量耕地,不利于环境保护。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有效处理利用红泥岩,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我项目经理部在中国公路工程咨询总公司红泥岩路基课题研究组的指导下,设立了专业施工队伍,组织专门实施试验段的人员和机械设备,对红泥岩填筑路基进行了强夯处理试验段施工。
四、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段落布置1、施工方案强夯处理红泥岩填筑路基试验段松铺厚度按照1m 和1.5m 填筑进行强夯的施工。
2、段落布置(1)K34+510〜K34+530松铺厚度按1.5m控制。
(2)K34+530〜K34+670松铺厚度按1.0m控制。
五、通过试验段施工拟确定的技术参数1 、路基填筑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2、确定合适的夯实设备参数;3、确定合适的夯点布置形式;4、确定合适的夯击遍数;5、确定合适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及标准;6、正常施工时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配置及施工组织管理。
六、施工进度安排开工日期:2006 年7 月25 日完工日期:2006 年8 月05 日七、数据采集和人员及设备配置1、人员配置及分工详见《试验段施工主要人员一览表》。
2、测试检仪器灌砂筒、烘箱、全站仪、水准仪、三米直尺、钢卷尺、钢板尺、弯沉仪、标准贯入仪等。
3、机械设备详见《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4、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记录表格采用济邵高速公路的表格和部分自制表格。
验段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进行技术数据、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需收集及整理的资料:岩土矿物构造及化学成分、颗粒分析及定名、天然密度、土料密度(比重)、CBR直、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液塑限、塑性指数、CBR直、自由膨胀率、干缩率、干燥饱和度和吸水率、击实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击实试件的C、①值、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崩解率、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夯击参数、夯击遍数、夯沉量、标高及沉降观测值、平整度、压实度、动力触探、固体体积率、弯沉值、机械人员投入、天气情况等。
八、红泥岩强夯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法及工艺1、试验段填前检测红泥岩填筑施工前,下层路基经检验各项指标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控制测点布设按照后附《路基强夯试验段施工平面图》进行测点布置,测量填筑前试验段各布点的填前标高,以控制试验段的虚铺厚度。
3、红泥岩填料准备填筑材料采用挖方爆破的红泥岩,爆破后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否则进行剔除或进行二次破碎,红泥岩的各项指标见后附红泥岩检测报告。
4、路基包边土路基边部采用粘性土包边,粘性土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土工检测报告后附。
包边土施工前,先在检验合格的下承层上放样标出路基中线和边线以及包边土的2m线位置,再按压实厚度20cm和自卸运输车的装土数量计算进行横向划格上土,由专人指挥卸料,推土机按规定的松铺厚度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整型;考虑到包边土的宽度只有2m,不便于碾压,在2m 包边土的内侧填筑一定宽度的红泥岩(厚度应略低于包边土的厚度);碾压时粘性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2% 范围内,采用20T 振动压路机静压1 遍(一个往返),然后先弱后强进行振压3 遍(速度控制2.5-3.5 Km/h ),至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用灌砂法检验包边土的压实度),记录碾压遍数及测定压实厚度并计算松铺系数。
5、备料摊铺在放样标出路基包边土的2m 线以内,根据松铺厚度,按100cm 和150cm 两个填筑区控制放样划格,自卸运输车装运料,由专人指挥卸料,用推土机粗平,严格按松铺厚度布料,对于填料中少量的超粒径硬质岩应剔除或人工破碎,以保证路基压实的均匀性,记录推土机整平后的松铺厚度。
划格备红泥岩,根据松铺厚度和运输车的装料数量计算每车的铺筑面积(K34+510—K34+530 虚铺厚度按照1.5m 控制,K34+530—K34+670按照1m控制),自卸车的装料数量为8m3/车,划格尺寸虚铺1.5m 按照2.3*2.3m 一车控制,虚铺1m 按照2.5*3.2m 一车控制。
在下承层上放样划格,由专人指挥卸料,每个格网内卸一车填料。
6、夯击施工1)、强夯机参数:夯锤重量10T,夯锤直径2.3m,夯锤落距10m, 每击夯击能860 KN - nr- 1000KN- m2)、填料摊铺整平后,在填筑区标出第一遍夯击点位置,并测量试验段填前高程。
夯击布点按照3*3m 梅花形(即正三角形)及3*3m 正方形布点控制(具体布置见附图夯击布点图)3)强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用水准仪测量夯前的锤顶高程(每次都观测夯锤同一个点,用红漆标示)。
4)、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 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 放下吊钩, 测量锤顶高程,并与夯前标高相减,即为第一击的夯沉量。
若发现因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5)、重复上述步骤4),夯击次数根据夯点的相对沉降量控制,(采用最后二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3.5cm 及最后二击每击夯沉降量极值不大于5cm 的双控指标控制)当夯击沉降量满足要求时,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6)、移动夯机到下一夯点,重复3)至5)过程,至到完成全部夯点的夯击。
为了进行强夯试验段质量检测及数据采集,在全部夯点夯击完毕后,用推土机进行推平,在用平地机进行精平,最后用20T 振动压路机振压2 遍,然后再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九、试验段检测结果在虚铺1.5m 和1.0m 试验段施工完成后,进行了相对沉降量、动力触探、弯沉、固体体积率、虚铺系数和包边土压实度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如下:1、夯沉量:检测记录每夯点每击的相对沉降量,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不大于3.5cm及最后二击每击夯沉降量极值不大于5cm,达到上述要求,虚铺1m 的夯击次数约为7 击左右,虚铺1.5m 的夯击次数约为9 击左右。
2、相对沉降量:采用20T 振动压路机强振2 遍,观测各布置点前后的高差。
所有检测点均w 2mm,检测记录表后附;3、动力触探:采用锤重为63.5kg 的重型触探仪进行检测,锥入10cm的锤击数为14 —21之间;K34+514 K34+530段(虚铺1.5m)锤击数平均值为16击,K34+53L K34+670段(虚铺1m)锤击数平均值为15击;4、弯沉值:K34+516- K34+560段平均弯沉值为94.4X 10-2mm, 代表弯沉值为142.2 X 10-m;K34+56AK34+670段(虚铺1m)平均弯沉值为86.2X 10-m,代表弯沉值为149.76 X 10-m;5、固体体积率:挖坑检测,颗粒嵌挤密实均匀,由上至下进行固体体积率检测,上下层差值不明显。
平均固体体积率达到85% 虚铺1.5m固体体积率平均值为85.2%,虚铺1m固体体积率为85.15%;6、虚铺系数:虚铺1m平均为1.42,虚铺1.5m平均为1.37。
7、包边土压实度: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根据压实层次分层检测,所有压实度均大于94%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k34+516--k34+530强夯试验段成果汇总表(1.5m区)k34+516--k34+530强夯试验段测量汇总表(1.5m区)备注:由于K34+670为强夯试验段终点,在终点位置松铺厚度由于施工原因只有0.7m k34+660-k34+670松铺厚度由1m逐渐渐变为0.7m。
同时在此段落(k34+660 —k34+670)布料中存在部分黄砂岩。
考虑试验段主要目的是总结规律指导施工,此不规则段并未参与计算与检测。
十、从强夯试验中得到的初步总结1、夯击规律根据夯击情况,各夯击点的夯击序次和夯击量的关系看有以下规律:1) 同一击点,同一夯击能的夯沉量随着夯击数序的增加而渐减小,说明路基的密实度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2) 同一击点,后一遍的夯沉量基本上小于前一遍的夯沉量,说明每一遍强夯后,路基密实己得到改善。
2、夯击遍数确定强夯时同时满足夯击最后二击平均下沉量不大于3.5cm及最后二击每击相对沉降量极值不大于5cm两个条件;根据强夯施工记录,虚铺1.5米一般需要对路基填料强夯9-10遍,大部分夯点在夯击9遍后可以满足要求;虚铺1米一般需要对路基填料强夯7-9遍,大部分夯点在夯击7遍后可以满足要求。
3、夯击点布置试验段采用了两种布点方案,一是正三角形布点(梅花形) ,夯点间距3*3m ;二是正方形布置夯点,夯点间距为3*3m。
经试验段试验,三角形布点优于正方形布点,同一面积内三角形布点与正方形布点比较点数多布5%,平均单位面积夯击能要大。
另三角形布点的机械施工效率高于正方形布点,相对可减少强夯机械移位频率。
各试验区参数一览表4、虚铺厚度确定试验段虚铺厚度有1.0m与1.5m两种,在单位夯击能相同的条件下,虚铺1.5m比虚铺1.0m在同一夯点上多夯2-3次左右,即可达到同样的夯击效果,各项检测指标接近并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方面综合考虑,强夯虚铺厚度确定为1.5m较适宜。
5、机械组合根据试验段施工方案安排,以及试验段填料准备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挖运最佳挖运机械组合为每1m挖掘机一台配8m自卸车四辆。
铲车配合推土机推平,推平后采用夯击能为860 KN叶1000KNM (夯锤重10T,落距10R)按梅花形(即正三角形)布点进行夯击。
本层路基强夯填筑完成并检验合格后,以本层夯坑标高作为上层填筑的基准标高,直接进行下一层路基强夯填筑6、施工人员安排试验段施工中的施工技术人员配置基本能够满足试验段施工的需要,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每一路基填筑施工段的人员配置如下:施工负责人1 名,负责施工现场的总体安排和机械材料的调度;施工员1 名,负责施工段的现场施工;测量技术人员2 名,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虚铺厚度控制和夯击沉降量控制等测量工作;试验员2 名,负责施工段的试验检测;质检员1 名,负责施工段的质量检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