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西各地方言的差异与起源
江西方言
14.“天光滴”指什么? A.今天 B.明天 C.后天 D.天亮
15.“接来”是指什么? A.接...来 B.难于承受 C麻烦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情景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如果别人说“恰滴北类”,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回答: A.“北好恰” B.“恰摸了” C.“好恰” D.恰滴
乐平方言考级
1. 乐平话一般是怎么说“洗澡”的? A洗水 B冲凉 C洗白白 D洗澡
2. 乐平话“谢谢你”怎么说? A多吓你 B承蒙你C函黑很 D以上都对。
3. 乐平话“尼滴”相对于普通话中的词汇为? A 你好。 B 早上好。 C 白天。 D你的。
4. 乐平话中“路反”相对于普通话中的词汇为? A做饭。 B路反了。 C做什么。 D以上都不对.
江西方言
——景德镇乐平方言
说说江西省里的方言
• 江西全省的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话、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 赣语,是江西省最主要的方言,集中分布在江西省中 部和北部,覆盖了全省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
• 客家语,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南部的17个县和中部的遂 川县、井冈山市、万安县等以及西北部的铜鼓县、修 水县西南部。
❖ 乐平话 普通话
❖ 吃价
了不起
❖ 割孽
打架
❖ 索死爬仂 钥匙
❖ 妈末 爹爹
祖母 父亲
❖ 姆末
母亲
❖ 八北
大伯
❖ 护腕 高统
叔父 上面
❖ 娘娘
姑母
漫或蛮 长、高
❖ 艾婆
外祖母
乐平话 普通话
木 滚
公仂 么仂 眸 杯
说说咱的家乡话丁俊钦:历年学者对赣州官话方言岛形成原因的分析
说说咱的家乡话丁俊钦:历年学者对赣州官话方言岛形成原因的分析图1 赣州八境台赣GANZHOU州赣南自唐代起便成了汉民族客家民系主要聚居地,生活在这里的数百万计多万客家人,使用的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的客家方言。
作为客家先民向南迁徙抵达的第一站,赣南山区是客家的最初摇篮。
但赣州老城墙内,在这个客家方言的“汪洋大海”中央,却矗立着与客家方言截然不同的西南官话方言岛。
为什么在通行客家方言的赣南地区,会产生赣州城区这样一个西南官话方言岛呢?什么是方言岛?关于方言岛的研究,学界以董同龢(1948)在年对四川凉水井客家话的调查研究为发端,至今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有学者对方言岛这一术语给出具体的定义。
庄初升(1996)较早地提出“历史上操相同或相近方言的一部分人迁入操另一种方言的人的地盘,他们所带来的方言在本地方言的包围下,就如大海上的岛屿,即是通常所说的方言岛。
”游汝杰(2000)对方言岛的涵义进行了具体论述,对方言岛这一术语进行了详细的界定,他认为方言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岛的外缘明确,同时岛内居民所说的方言具有单一性,并提出了狭义方言岛和广义方言岛的概念:“狭义的方言岛,岛上的方言与包围它的方言必须分属两大不同的方言。
换句话说,岛内外的方言必须差别较大,广义的方言岛,岛内外的方言,在方言系属上同属一大类,但是分属两小类。
”但是游汝杰这种对方言岛严苛的定义,尤其是把界于两种或以上方言之间的方宫排除在方言岛之外,在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
如丘学强(2002)提出“被一种或多种以上的人数较多的或覆盖面积较大的方言环绕或包围的小方言就可以称为方言岛。
”所以无论采用哪种定义,即使以最严格的界定来说,赣南的官话方言都是典型的方言岛,这个方言点远离西南官话的大本营,被赣南客家方言紧紧包围着,成为客家方言“大海”中的西南官话方言孤岛。
图2 赣南方言地图(信丰县城也属于西南官话方言岛)方言岛形成的几种假说01王阳明推广说在赣州民间流传最广泛的是王阳明推广说。
江西方言南北各有不同知道你说的家乡话是哪里的方言吗?
江西方言南北各有不同知道你说的家乡话是哪里的方言吗?江西方言也就是分布在江西省的汉语方言,从北端的九江市到南端的赣州市,从东边的上饶市到西边的萍乡市,不同城市的你和我,如果没有普通话的这个桥梁,可能你听不懂我说什么,我也不明白你在表达什么,这是非常有趣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谈一谈江西方言的分布和来龙去脉。
江西省的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赣语江西省最主要的方言,集中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覆盖了全省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
全国使用赣语的人口在5500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左右,世界排名第三十八位。
赣语主要以南昌话、抚州话、宜春话等为代表。
赣语内部各方言之间的互通程度较高。
赣语历史十分悠久,还保留着许多远古时的印记,比如“站”是普通话中最普通的词汇,而赣语族群却说成“企”,商周时的华夏族就是这么说的。
“企”的甲骨文和金文描绘了一个侧立的“人形”,特别强调了“脚掌”,生动的表示了“站立”的意义。
后来随着隶书的出现,“人”和“企”开始分离。
在“企鹅”一词中,“企”字仍然保存了古义,说明它不是普通的鹅,而是站立着的鹅。
客家语客家语,省内主要分布在南部的17个县和吉安、宜春、萍乡、抚州和九江的部分市县。
全国客家语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社区。
提到客家语,不得不说一下客家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中国族群都是经历过历朝历代的迁徙而发展至今的。
而客家人,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无疑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的大规模迁徙无疑都伴随着当时国家的动乱,如东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中原大地汉人几乎被胡人屠戮殆尽,因此大量汉人南逃,到了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宋朝时期的靖康之难,都造成了大规模的汉人南迁。
直到清朝入关,太平天国起义,都还影响着移民狂潮。
客家人不仅在国内迁徙,甚至迁徙到了海外,现在的东南亚华裔都是客家人的后代。
方言之江西
方言之江西方言,是一种地方语言文化,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地区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分化和统一造成的。
江西方言可以说是中国方言里一大块分支了,江西共有31处的方言被列入国家保护工程。
江西很多地方县与县之间甚至区与区之间都是语言不通的。
江西省的汉语方言主要分为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六个大类,也有分为五个大类。
其中赣语,是江西省最主要的方言,覆盖全省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
赣语片中又可为昌都片、昌靖片、宜浏片、吉茶片、抚广片和鹰弋片等地,他们的发音也是不尽相同的。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江西各地市的说话常用语,让大家能更快的了解江西人。
南昌话南昌话,从南昌建城算起,应该有2000多年历史了;就算是从两宋时期赣语人文格局形成算起,也有近千年历史。
身为南昌人,肯定要有着一口'全建不带万'的标准南昌话。
(难度指数四颗星)九江话九江话,属北方方言江淮官话区。
九江虽然属于江西省管辖,但同赣州一样,不通行赣语。
而九江管辖的大部分县则通行赣语,唯独九江市区、九江县、庐山区、瑞昌市等地区不使用赣语。
九江话的音乐性特点主要取决于声调的高低升降过渡的协调性,以及大降调的入声韵的可延长性。
(难度指数四颗星)景德镇话景德镇话即景德镇赣语,是指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区、乐平市的居民所使用的赣语方言,属于赣语的一种。
景德镇话通常被语言学家划入赣语鹰以一片,但是和南昌话在语感上最为接近引。
从地域处所看,景德镇市属于徽语和赣语过渡地带。
但是市区语言几乎没有徽语影响,与周边相邻县市语言也迥然相异,却与250公里以外的赣方言代表语—南昌话很相近似。
两地语言有显著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有很大差异。
(难度指数三颗星)宜春话宜春话即宜春赣语,是赣语宜春片的代表方言,或称之为宜春浏阳片。
宜浏片的特点是去声今读分阴阳(或阴去与阳平合流),入声大多不分阴阳。
大部分地方入声不分阴阳(分宜、萍乡市无入声,丰城、万载声分阴阳)。
丰城话方言发展历程
丰城话方言发展历程
丰城话方言是江西省丰城市地方的一种方言,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丰城人口稠密,经济繁荣,这种独特的环境为丰城话方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丰城话方言主要受到汉语官话的影响。
在古代,丰城市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很多经商的人来往于此,他们带来了当时的汉语官话,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居民逐渐吸收了汉语官话的部分特点,并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逐渐形成了丰城话方言的基础。
在清朝时期,丰城话方言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丰城市成为商贾云集的地方,丰富多样的商业交流使得当地方言吸收了更多的外来词汇和语法结构。
同时,长期以来的农耕文化也对丰城话方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种方言在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的使用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现代丰城话方言的面貌。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影响,丰城话方言面临着新的挑战。
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或者受外部方言影响的方言,使得丰城话方言在年轻人中的传承面临困难。
然而,在一些老年人和农村地区,丰城话方言仍然被广泛使用,并传承给下一代。
总的来说,丰城话方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它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又融合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虽然现代社会对方言的传承带来了一些困难,但丰城话方言仍然在特定
的社会群体中得以保留和传承,为丰城市的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江西语言:方言中的文化特色与魅力
江西语言:方言中的文化特色与魅力江西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化。
在江西,方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各个地区都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词汇,这也体现了江西的文化特色与魅力。
江西的方言可以分为七大系统:赣语、吉安话、撤回话、吴语、宁都音、英寨话和庐山话。
其中,赣语是江西最为广泛使用的方言,被视为江西的“魂”。
赣语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为江西的文化营造了独特的氛围。
赣语的语音特点是浊音化和长音化。
比如,汉语普通话中的“声母f”,在赣语中会变成浊音“b”。
而某些汉字的声调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普通话中的第三声,“走”会发音为“走儿”,给人一种柔和、婉转的感觉。
这种音调特色使得赣语在文学和表演艺术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被视为江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江西的各个地方方言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词汇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比如,吉安话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词汇“克米”,它是指一种特别香的米。
而撤回话中则有一个独特的词汇“摸凌”,它意味着人们在饥饿时通过吃一些零食来填充肚子。
这些词汇的存在反映了江西人民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江西的方言还体现在民间歌谣和戏曲中。
赣剧作为江西的代表性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特色的方言演唱方式广受欢迎。
赣剧中的方言歌唱和表演形式,更能够表达出江西人民的热情和豪迈。
而民间歌谣中的方言演唱则记录了江西人民的智慧和生活哲学,传承着江西的文化记忆。
江西的方言也在社交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江西人民热爱聚会和唱歌跳舞,他们通过使用方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交流思想。
在江西,人们在闲聊、庆贺、互动中都会使用独特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这让交流更加亲切、自然。
方言成为江西人民交流的桥梁,也是江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的方言文化既有独特的词汇和语音特点,又有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社交功能。
它代表了江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展示了江西人民的习俗和民间传统。
在时代变迁的同时,方言文化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演化和发展。
江西以及江西方言
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江西自此而得省名,又因“章”“贡”二水汇合而成的赣江自南而北贯穿全境而简称赣。
在这片物产丰厚的沃土上运用着特色各异的方言。
前不久,在某论坛里,哪里方言最像普通话让九江和赣州网民互喷口水。
江西没有权威方言从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江西省的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话,另有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分布。
其中,赣方言是江西省最主要的方言,它不仅覆盖了全省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甚至还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邻省的部分地区。
而客家话主要分布在该省南部的17个县和西北部的铜鼓县。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研究中心的胡松柏教授认为,赣方言从统计上覆盖了省境内62个县市,是江西的主流方言,但没有形成权威方言。
作为赣方言代表的南昌话,只在南昌地区通用。
南昌话与同样属于省会城市方言广州话相比较,远没有广州话那样强大的对粤方言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赣方言内部差别是比较大的。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江西省内的赣方言区,可以分为南昌片、宜春片、吉安片、抚州片和鄱阳片。
虽然同属赣方言区,能听懂南昌话的人不一定就能听懂萍乡话或余干话。
江西吴语保存了较多古吴语特点吴越是古老的东方民族的民系之一,春秋时期吴越虽为两个敌对的国家,但其实又是同民族,同文化,同语言的兄弟国家。
一般认为,越代表广义土著,吴代表古中原来迁,最早的吴越矛盾大概源于此。
但春秋以后,尤其是孙权剿抚山越以后,吴越再无敌对关系。
江西吴语指赣东北信江上游玉山、广丰、上饶一带的方言。
江西吴语与浙江南部的吴语属于南部吴语。
赣东北是江西和福建、浙江、安徽的交界地区,方言种类颇多。
信江上游玉山、广丰、上饶一带南面有武夷山,北面有怀玉山,南北交通都不方便,而东西之间水陆可通,与浙江的联系密切,语言也自然比较接近。
南宋辛弃疾曾在上饶留下了“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著名词句,说明上饶一带说吴语已有悠久历史。
但江西吴语也有一些跟浙南吴语不同的说法,如玉山、广丰称“穿衣”为“着衫”,上饶也有不少地方叫“着衫”。
南昌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与共性的探求
南昌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与共性的探求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存在于各个国家与地方之间,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因为我国广博的地理环境,现代汉语就分为七大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客家方言区和赣方言区。
那么,研究各地区方言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每个地区的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方言的形成,从而有助于完善共同语,对整个语言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人的家乡是江西南昌,属于七大方言区中的赣方言区,南昌方言是赣方言的代表之一。
下面就以南昌方言为例,来探求其与普通话的差异与共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整个赣方言的发展历史与分布情况: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以及湖北省东南角,是受周围方言影响较大的一种方言,由于其与邻近方言的界线不够清楚,所以,赣方言受到了南部客家方言,北部下江官话,和西部的湘方言影响,而南昌话是赣方言中使用人数较多的一种,占整个汉语总人口的2.4%左右。
而赣方言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自秦汉以来发展逐渐成熟,通过对江西地区历史上出现的人口迁移、融合现象的考察,我们初步勾勒了赣方言形成发展的历史轮廓是:秦汉到唐末五代,来自中原地区的大量移民与江西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形成了一代代新的土著,随着人口的融合,中原方言与江西土著语言也发生融合,至晚在唐末五代形成了汉语7大方言之一赣方言;而宋以后至明清的江淮移民和闽粤客家移民所操的江淮方言和客家方言深刻地改变了赣方言的面貌,使今日赣方言与其他南方方言相比呈现出与北方方言关系更为密切,而内部特征又极为复杂的状况。
因此可以推断,研究赣方言与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是有价值的。
赣方言在语音上有以下主要特点:1古代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不论平仄,一律变成送气清声母,这一特点与南边的客家方言相同,比如古并母字“盆,平,败”等字都读[ p‘]声母;古定母字“唐,同,大,豆”等字都读[t‘]声母;古群母字“求,琴,巨”等字都读[tζ‘]声母,古从母字“从,才,在”等字都读[ts‘]声母。
江西省方言片区
赣方言
学术上称赣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江西省内通行赣方言的有60多个县市。包 括南昌、鹰潭、萍乡、宜春、抚州、吉安六个地区的各区县市;上饶、九江
两个地区的大多数县市;景德镇的珠山、昌江、乐平也使用赣方言
客家方言
习称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素有“客家摇篮”之称的赣州市,其他则分布在吉安 市的中部和南部,以及赣西北的铜鼓、修水、万载、奉新、宜丰等县。此 外,靖安县罗湾乡、躁都镇,高安市华林乡,武宁县石门乡,赣东北横峰县 龙门乡上源排,戈家村等也说客家话。其他有的县份也有零星客籍,如莲花
县荷塘乡等。
吴方言 习称吴语,主要通行于上饶市的信州区、广丰区、广信区、玉山县仙岩镇。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分布在九江市的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瑞昌市等。
徽方言
习称徽州话。主要通行于景德镇市的浮梁县,上饶市的婺源县及其周边乡镇 。
注:江西的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不说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只说当地的汉语方言 。
浅谈赣方言
浅谈赣方言“赣”是江西省的简称,但“赣方言”不等于江西方言。
赣方言在语言学上是指分布在赣北、赣中以及邻近的安徽省西南部、湖北省东南部、湖南省东南部、福建省的东北部具有较大相似性的方言,包括近一百个县市,使用人口约3000万,是汉语十大方言之一。
江西境内的赣方言主要分布在赣北、赣中一带,面积和人口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是江西境内第一大汉语方言。
一、江西客家方言分布和主要特点客家话主要分布在赣南十七个县和赣西五个县,赣南十七县基本上为纯客家住县,赣西的五个县客家与说赣语的本地人杂居。
客家居住在山区,说赣语的本地人居住在城镇、平原以及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带。
从语音特点来看,客家方言与赣方言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一)赣南客家赣南客家在语音上的共同点:1、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都读送气清音;2、有唇齿音浊擦音声母[V] 。
例如:“微”、“无”、“维”、“王”、“横”等。
3、古全浊、次浊上声字都有一部分读阴平。
(二)赣西客家赣西的客家大多迁自福建、广东和赣南。
参考刘伦鑫《赣南居民的迁徙层次和赣南客家话内部的语音差异》中对铜鼓三都镇黄田村、万安高陂镇谷中村、遂川草林镇草林村、靖安罗湾乡这4个方言点的调查,这4个客家方言语音的共同点有:1、入声分阴阳;2、去声不分阴阳;3、全浊上声和次浊上声部分归阴平。
二、江西官话方言分布和主要特点官话方言区主要分布在九江市、九江县、瑞昌县和赣州市、信丰县。
九江市、九江县和瑞昌县在赣北,属于江淮官话,赣州市、信丰县在赣南,是西南官话。
参考陈昌仪《赣方言概要》,这里介绍江西江淮官话的语音特点。
1、塞擦音时,一般平声送气,逢仄声不送气。
2、中古入声今仍读入声,没有入声韵尾。
3、三、江西吴语的分布和主要特点吴语区主要分布在上饶市的广丰县,玉山县和上饶县。
吴语区在赣东北,与浙江省毗邻。
江西境内吴方言的特点:1、有丰富的鼻化韵母;2、入声韵收喉尾音;3、古四声今八调,平、上、去、入各分阴阳。
丰城话方言发展历程
丰城话方言发展历程
丰城话是江西方言的一种,属于赣南片,主要在江西省九江市丰城市地区使用。
丰城话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逐渐形成独特的语言特点。
丰城话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秦朝和汉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丰城地区是九江山地的重要部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丰城话在这个时期受到了汉族的影响,开始逐渐形成,并与当地土著语言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城话的雏形。
在隋唐时期,丰城区域成为九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个时期,丰城话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行政和商业语言。
丰城地区的人口迅速增长,人们开始用丰城话进行日常交流,丰城话也开始持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明清时期,丰城地区成为商业繁荣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丰城话开始与周边区域的方言进行交流和融合,吸收了更多的语言元素,丰富了词汇和语法结构。
在这个时期,丰城话逐渐形成了现代丰城话的基本框架。
20世纪初期,丰城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迅速。
丰
城话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传播。
在这个时期,丰城话开始与全国各地的方言交流,吸收了更多的外来词汇和语法规则,丰富了自身的表达方式。
目前,丰城话已经成为丰城地区的主要方言,并且在九江地区
有一定的影响力。
丰城话的发展得益于丰城地区的独特地理和人文背景,同时也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方言交流和文化交融的影响。
丰城话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演变过程,也是丰城地区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的体现。
丰城话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了解丰城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赣州方言的发展历程
赣州方言的发展历程
赣州方言是江西省赣州市及周边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属于汉语方言系统中的吴语分支。
赣州方言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吴越文化的影响,并且受到江西周边方言的影响逐渐演变形成。
赣州方言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吴越文化阶段:赣州地区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很大,在吴越文化的统一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方言体系。
2. 明清时期阶段:明清时期,赣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比较繁荣,这种繁荣也促进了赣州方言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赣州方言受到了北方方言的一些影响,逐渐形成了与周边方言有所区别的特点。
3. 现代发展阶段:随着交通和信息的发展,赣州方言逐渐与其他方言融合,并受到普通话的影响,逐渐向普通话靠拢。
然而,赣州方言仍然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点和词汇。
赣州方言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与其他方言相比,赣州方言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特点,与现代普通话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方言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交流的加深,赣州方言的使用逐渐减少,但仍然在赣州地区有一定的使用群体。
论江西各地方言的差异与起源
论江西各地方言的差异与起源作者:钟佳成既然要说到江西的各市方言,那就得从江西的历史起源开始。
江西古称豫章郡,与西汉高祖年间设立,这是能追溯到最早的江西历史,郡治南昌。
后汉武帝时撤豫章郡,将现江西大部归为扬州,三国两晋时期又在江西大部设置江州,治所是现今九江。
至隋唐时期则对江西进行进一步划分,分为洪州(南昌)、饶州(上饶)、虔州、吉州(吉安)、江州(九江)、袁州、抚州和信州。
唐太宗时则将江西各州划归为江南西道监察区,至此江西一称便有,且江西基本行政区域划分清楚。
宋则改为江南西路,后元设江西行省,将现江浙安徽及两湖一带管辖。
明清时期则在江西设布政司,将江西划为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民国时期,江西全境改县,共辖八十一县,婺源由安徽改属江西,黄梅改属湖北。
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此文不在过多阐述。
现在进入本文正题,从江西各县市地理位置由北往南依次讲解方言。
九江,古称浔阳和江州,现今是江西的第二大城市,濒临长江,与湖北隔江相望,地理环境优越俗话说:“九江话吵架像聊天”,说明了九江话平和动听,婉曲轻柔,韵尾可以拉长,听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九江话的音乐性特点主要取决于声调的高低升降过渡的协调性,以及大降调的入声韵的可延长性源丰富。
九江话的来源我认为是来自于湖北的黄梅县,在建国之前黄梅隶属江西,且一直属九江管辖,加上黄梅戏为古代江南一大戏种,故对九江话影响深远。
正因为九江话受外来语音印象,与江西本地的赣方言有较大区别。
总结:九江话最大的特征便是说话最后一个字声调向上,例如“九江”九江话读成:“酒将”景德镇,古时并是一个单独的行政区,而是叫做昌南镇(昌江之南,也有一说中国现在的英文名称china的出处便来源于昌南这一世界闻名的地名),宋代景德年间,当地陶瓷业发达,所生产的瓷器远销全世界,又因瓷器有将生产年号写在底部的习惯,故写有景德二字的瓷器闻名全国,所以世人惯称此盛产瓷器之地为景德镇。
江西客家话的源头
江西客家方言的源流摘要:客家方言的最远的源在中原汉语,较近的源与赣方言密切相关,现代客家方言的特征有别于现代赣方言的特征。
关键词:客家方言;源;流;赣方言客家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中汉族南迁形成的一个独特稳定的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
而客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语言—客家方言,各地的客家人,语言基本上相同或相通。
这一特点,明显打上了客家先民历次南迁和闽粤客家人回迁的烙印。
客家方言的代表是广东的梅县话,它是客方言的“标准语”。
而客家方言的源头在哪里,客家方言是如何流传发展起来的呢?客家方言跟赣方言有什么关系呢?一、客家方言的分布范围今天客家人的子孙后代播布于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总人口已达5千多万。
全国九个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有客家人居住,这九个省是粤、赣、闽、桂、湘、川、黔、海南和台湾。
客家方言的主体部分在粤北、粤东、闽西、赣南,这是连成一体的地理单元,这也是客家方言的中心。
这里光纯客家县就有33个,是客家人上千年历史的开拓地。
客家方言北片的闽西赣南实际上是客家民系的摇篮地,赣南的赣县、南康、信丰和大余北部,兴国和于都南部,上犹和崇义东部等地区,位于赣江上游,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抵达赣南的第一站。
汀州宁化(今福建省宁化县)石壁村是宋元以前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方言的南片(粤北粤东及闽西赣南的边界)是客家民系的中心地,梅州市、兴宁、大埔等地是明末清初客家人的中转站。
这里有公认的嘉应(梅州)文化中心,客家人把祖上传下来的语言视如神圣。
到处都有“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之类的俗谚。
因此,这一带,包括从这里迁出的湘、赣、川、桂、黔、琼等省乃至海外各国的客家方言岛,虽然星散各地,人口不多,口音还是相当一致,通话无问题。
梅州话则有代表方言的绝对威信。
广西客家方言岛分布在桂东、桂西等地。
四川的客家方言岛在简阳、仁寿、仪陇等县。
湖南的客家方言区主要在湘东南的平江、浏阳、攸县、桂东、宜章、江华、江永一线。
江西方言
a
7
乐平方言考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乐平话一般是怎么说“洗澡”的? A洗水 B冲凉 C洗白白 D洗澡
2. 乐平话“谢谢你”怎么说? A多吓你 B承蒙你C函黑很 D以上都对。
3. 乐平话“尼滴”相对于普通话中的词汇为? A 你好。 B 早上好。 C 白天。 D你的。
4. 乐平话中“路反”相对于普通话中的词汇为? A做饭。 B路反了。 C做什么。 D以上都不对.
5.乐平话“烦拧”的意思是? A生气! B生性梗直! C反应迟钝 D E生性鲁莽。
6乐平话“吊天”是什么意思? A挂电线. B长的很粗鲁。 C聊天。 D以上都不对。
7. 乐平话“忘记”怎么说?选择最贴切的答案。
A添忘。 B唔记得。 C来a记滴。 D不晓得。
8
8. 乐平话单词中"妹条了”的意思,最符合的是。 A 女飞贼。 B妹妹。 C女孩子。 D很瘦的小女孩。
• 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北部的九江市区、九江 县、瑞昌市等地。
a
2
我的家乡话
乐平话
乐平话即乐平赣语,属于赣语鹰弋片,它保 留了赣语的诸多共性,同时也不乏自身的特 色。赣语鹰弋片以鹰潭话话为代表,通行于 江西的鹰潭市、贵溪、余江、万年、乐平、 景德镇市(部分)、余干、鄱阳、彭泽、横 峰、弋阳、铅山。
乐平市由景德镇市管辖,可是文化上 却有很大差别,就比如语言方面,就 有很大不同。
a
3
称汉何“被于有法落江如 很消中有与乐 呼语地你保交着,苏浙: 多失还较江平 与很来从留通大可是一我 已的存大西话 用像”哪了不量以古带们 很古在的许其 词呢,里下便的想代的把 难老一区多实 ,?这来来,越象吴人茄 考的些别地很 与还是”。当国,国也子 证用其。方有 其有不,我时移古越叫称 。语它乐都意 它的是说们的民代国落落 和地平不思 地一和“问语,乐的苏苏 文域话同的 区些古从 言由平叫。, 言已语,,
关于赣方言
5赣方言地区差异 由于江西地形以丘陵为主,所以各个地 区之间相对比较封闭,这就造成了各个 地方之间的语言差异极大。仅仅隔着一 座山头的两个村庄所使用的方言之间的 差异大到根本无法进行交流的程度。赣 方言内部存在的差异可见一斑。
赣方言的发展历程
远古时代的赣方言 夏商之时,江西为古代苗民生活的地区,春 秋战国时期,古越人在江西聚居,江西先后 属于吴、越、楚的管辖范围,当时居民所 使用的语言应属古越语和楚语系统。在 历次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中原汉语与当时 接近吴语、楚语的土语不断融合形成了 今天内部比较复杂的赣方言。
秦汉三国时期-赣方言的初步发展
3 词缀问题。 赣方言在说问句的时候,习惯性地在句 尾加上一个词缀,词缀可能为“不 拉”“撒”等等。 例如 :你吃饭去么? 他们会说成: “你吃饭去不拉?”(ni qia fan qu bu la?) 或者“你吃饭去撒”(ni qia fan qu sa?)
4保留古字 在江西上饶市广丰县这个地方,当地的 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的方言还留有 一些古汉语字。比如动词“曰”“食” 等等,他们把“说话”说成“曰”,济上的需 要,组织了一系列强制性的人口迁移,拉开 了中原汉族人民南迁江西地区的序幕。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种种社 会政治经济原因,北方人南迁的次数很 多,而在南方各地中,江西人是接纳北 方人最多的。这就促进了赣方言的形成。
两宋时期——赣方言的最终形成
两宋时期。江西进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 年代,出现了令后世惊羡的政治、经济和 人文景观。此时赣方言已完全形成。不 过,因江西的地理位置及其地貌特征,各地 区相邻方言各异,移民来源不同,赣方言内 部必定存在差异。
综述
综上所述,盛于明清的闽粤客家移民潮所 带来的客家方言在江西南部乃至中部(如 遂川)、西北部(如铜鼓)等,同化、取代了 当地赣方言,形成了客方言另一支——— 江西客家话;在江西其他地方则因客家话 与赣方言的交互影响,使两方言在同一区 域内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江西吴城方言研究
江西吴城方言研究同吴、粤等方言相比,目前对赣方言的研究,无论从研究者的人数还是从学术成果看都略显逊色。
李荣先生说,从自己的母语入手研究方言,可由易到难,少走许多弯路。
笔者是江西吴城镇人,通过对吴城话作长期、深入调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并将吴城话跟与其相近的南昌话作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及相互的影响。
吴城位于江西省鄱阳湖畔,是一座千年古镇,明、清时曾盛极一时,现属江西省永修县。
吴城方言属典型的赣语。
深入了解吴城话的原貌,能为研究赣方言的发生发展演变提供重要的资料和线索,也为弄清赣语与湘语、吴语、客家话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赣方言内部分区分界提供有力的证据。
本文分为引言、四章和结论。
引言部分介绍了吴城镇的人文地理、历史概况,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语音,含语音系统、同音字汇、古今比较、文白异读、例外字、本字考、语流音变等。
横向看,从静态研究的角度,整理出了吴城方言的语音系统,分析了单个字声韵调之间的配合关系;在“同音字汇”里,力图穷尽地收集吴城人口头上常说到的字。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两字相连时的语流音变现象。
纵向看,探讨了今音与古音的对应关系,揭示了古音演变的规律,考证了本字。
并从声、韵、调等方面列举了吴城方言的例外字,尝试着解释了造成例外的成因。
在历史层次问题上,讨论了吴城话文白异读的四种现象;第二章语汇,主要收录了《南昌方言词典》未收的词条,按意义分为二十六类,注音释义周详。
第三章语法,重点讨论吴城话的程度表达式。
从[+程度]这一语义特征切入,分析了与之相关的语法形式。
对于描写性成分,从结构形式、表义特点和语法功能诸方面进行探讨;对于限制性成分,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进行考察。
第四章比较,含对新、老派的比较、与南昌话的主要区别、吴城方言的归属及其社会语言学背景。
结论部分阐明了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以吴城话口语为对象,以语言事实为准绳,以共时描写为主,共时比较、历时探源为辅,全面考察与重点挖掘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江西各地方言的差异与起源
作者:钟佳成
既然要说到江西的各市方言,那就得从江西的历史起源开始。
江西古称豫章郡,与西汉高祖年间设立,这是能追溯到最早的江西历史,郡治南昌。
后汉武帝时撤豫章郡,将现江西大
部归为扬州,三国两晋时期又在江西大部设置江州,治所是现今九江。
至隋唐时期则对江西进行进一步划分,分为洪州(南昌)、饶州(上饶)、虔州、吉州(吉安)、江州(九江)、
袁州、抚州和信州。
唐太宗时则将江西各州划归为江南西道监察区,至此江西一称便有,且江西基本行政区域划分清楚。
宋则改为江南西路,后元设江西行省,将现江浙
安徽及两湖一带管辖。
明清时期则在江西设布政司,将江西划为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
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民国时期,江西全境改县,共辖八十一县,婺源由安徽
改属江西,黄梅改属湖北。
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
此文不在过多阐述。
现在进入本文正题,从江西各县市地理位置由北往南依次讲解方言。
九江,古称浔阳和江州,现今是江西的第二大城市,濒临长江,与湖北隔江相望,地理环境优越俗话说:“九江话吵架像聊天”,说明了九江话平和动听,婉曲轻柔,韵
尾可以拉长,听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九江话的音乐性特点主要
取决于声调的高低升降过渡的协调性,以及大降调的入声韵的可延长性源丰富。
九江
话的来源我认为是来自于湖北的黄梅县,在建国之前黄梅隶属江西,且一直属九江管辖,加上黄梅戏为古代江南一大戏种,故对九江话影响深远。
正因为九江话受外来语
音印象,与江西本地的赣方言有较大区别。
总结:九江话最大的特征便是说话最后一个字声调向上,例如“九江”九江话读成:“酒将”
景德镇,古时并是一个单独的行政区,而是叫做昌南镇(昌江之南,也有一说中国
现在的英文名称china的出处便来源于昌南这一世界闻名的地名),宋代景德年间,当
地陶瓷业发达,所生产的瓷器远销全世界,又因瓷器有将生产年号写在底部的习惯,故写有景德二字的瓷器闻名全国,所以世人惯称此盛产瓷器之地为景德镇。
景德镇古
代方言据考证多为安徽的方言,但凡是现在居住在景德镇市区和去过景德镇的人都会
知道,现在景德镇的方言发音明明更接近南昌。
经过我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原因是:景得宋代至今一直都是南方造瓷业中心,但四周多山陆路不便,且瓷器乃易碎品,陆
路车马颠簸易损坏,故多水运。
南昌是古代江西各朝各代治所和第一大城市,水路畅通,商业发达,故多南昌商人前往景德镇购买瓷器销往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景德镇
本地陶瓷商贩来往与南昌,故将南昌方言带往景德镇,又因为商业贸易的日渐繁荣,所以南昌话逐渐取代本地的徽话,像现在英美经济发达,所以全世界都在学习英语一样。
但景德镇话与南昌话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景德镇话没南昌话那么低沉,显得有些
高亢。
总结:景德镇话与南昌大体一致,方言发音“景德镇”叫作“精爹正”
上饶,古称饶州,隶属扬州,春秋时期更是吴越两国属地,所以上饶话的发音起源
于吴音,具有与吴音一样的发音特征:语素温软,音素娓婉,通俗易懂,娓娓动听。
上饶虽然在东汉初期便归入豫章郡也就是今江西管辖范围,但由于地处江西东部边境,与浙江和徽南一山之隔,故当地流行吴语的习惯依旧没变。
当然经过上千年的与赣文
化的交融,上饶话中有许多字的读音和用法又与赣方言相同,所以在外地人看来,尤
其是在江浙和江西地方的人看来,上饶话好懂但不易学说。
总结:上饶话是一种吴语与赣语相互融合形成的语言,以吴语为主,且赣语影响深远。
如“很痒”读成“麻麻痒”又如:“藏起来”读作:“抗起来”
现在来说说我一直期望很久的抚州话,抚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如陶渊明、文天祥、辛弃疾都是江西抚州人。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些抚州诗人所作的诗如果用抚州话读起来是不是又别有一番韵味呢?抚州话与江西其他地方方言最奇特的一处便是在于它的统一性,江西人都知道江西每个县每个市甚至乡之间多多少少都会在方言上有所区别,但是抚州除外,在我印象中抚州人不管是资溪的、临川的还是南丰的说的话都基本一致。
我分析的原因:因为附中自古以来便隶属江西,虽紧邻福建,但高山阻隔交通不便受外来语音影响少,故保持了一定的地方特色。
抚州话与南昌话的音调相反,南昌话高入低出,而抚州话低入高出。
抚州话与南昌话神似但不相同,南昌人可以很容易听懂抚州话,也很容易学好抚州话。
我一直认为抚州话和南昌话是最正宗的赣方言,这两地受本土文化影响最深厚受外来影响最少,所以才能保持着一定的同一性。
总结:抚州话高亢有力,如“抚州”二字读成“扶丢”。
南昌,文章写到三分之二才到省会南昌,身为一个在南昌居住了十年的人来说颇为不好意思。
正因为在南昌生活了如此之久,我相信我对南昌话的理解应该更深刻。
南昌地处江西中部,赣江第一大港口,江西第一大城市,历史上曾是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镇,因为经济繁荣贸易频繁,故南昌话受外来语音影响广泛,但也因为南昌本地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导致了南昌话的独立性明显于周边九江、宜春、上饶等市。
南昌话说起来高亢有力,掷地有声,一句很普通的话用南昌话一表述顿时感觉霸气外露,语气上的冲击力无法阻挡。
关于南昌话的来源我有这种猜想,南昌古属扬州,故古时应当说吴语,后又隶属楚地,也就是说楚音也曾进入过南昌,再加上南昌多中原移民,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南昌话是由吴语、楚音和中原官话所融合成的一种独特的语言。
这种猜想最明显的特征便在于——南昌话凡是南昌周边省市如九江、上饶、江浙、湖南、安徽都能很轻松理解,但又不能每字每句的听懂。
总结:南昌话是一种受吴音和楚语影响的方言,如“自己”和上海苏州地区的读音一样都为“址噶”。
又如“街”和“摔跤”发音和湖南地区一致发“该”和“答高”。
现在来说说本文所要简述的最后一种方言---赣州话和赣南客家话,这里先说明一件事,大部分江西人都认为赣州说的是客家话,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赣州市区所说的是一种非常独特,且当今中国很少使用的西南官话,也就是北方官话与赣州本地客家话说融合形成的方言。
赣州话语气平缓,发音柔和,语流音变不十分活跃,尖团音区分严格。
然而,解放后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赣州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受普通话的影响,赣州话无论语词和声调都出现了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向,年轻一代的赣州人说赣州话时,单音字已经没有了入声,尖团音也已趋消失。
赣州是从古至今赣南地区的行政中心经济终于,紧邻赣江可顺赣江北上中原,也可翻南岭至广东。
古代赣州地方官多为北方中央政权指派,故官方驻地赣州市区多说北方官话,但有客家人的移民大潮,故官话与客家话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赣州西南官话和赣南客家话。
全文到此就基本结束,我也就来对江西的方言来作一个总结。
江西话俗称赣语,在世界上有六千万人口使用,但江西话方言种类繁多,各地方言大多都是又多种语系融合演变而来,但江西各地方言发展至今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所以我们所为新时代的江西人、江西大学生更加应该保护好江西本土方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通往历史的桥梁,江西的方言如此繁多丰富,也证明了江西历史上的富强与繁荣,希望我们的家乡能够重现历史上的辉煌,江西崛起!
Ps:
老师大人。
这篇文章全是我原创的哦。
如果你怀疑我是抄的我会很难过的。
这篇文章只写了少数几个有代表性的方言,还有很多诸如鹰潭话、宜春话、新宇话和吉安话没说。
如果老师你看完这篇文章,对其他历史问题还有兴趣的话可以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