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 引入语文课程

合集下载

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三种课型探究

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三种课型探究

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三种课型探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三种课型——导读课、推进课和总结课,并分析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先对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详细介绍三种课型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和教学方法,最后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这三种课型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和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应运而生,它既是适应教育改革需求的产物,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背景在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单篇短文的阅读,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难以形成系统的阅读思维,也难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而“整本书阅读”则要求学生完整地阅读一本书,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的主题、人物和情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点和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在初中阶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整本书阅读初三语文教案

整本书阅读初三语文教案

整本书阅读初三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教师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让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2.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的价值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任务和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4.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文学作品的创作活动,如写作文、作诗歌、进行小说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采用讲授、讨论、分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脑等,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四、评价方式。

1.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

3.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安排,整本书阅读初三语文教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教师们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学安排,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更好的效果。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教案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教案

读书有方法,开卷见朝花——《朝花夕拾》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目录和《小引》,找到阅读整本书的门径。

2.通过阅读书中精彩片段,感知本书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初步了解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目录和《小引》,找到解读整本书的门径。

2.感知本书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目录和《小引》,找到解读整本书的门径。

教学准备1.《朝花夕拾》读本。

2.浏览目录,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阅读《小引》,画记有感触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大家还记得他吗?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明确: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是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他见多识广,会捕鸟、会刺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有很多念念不忘的人和事,伴随着他的成长岁月——多年后,他把其中最有趣的、总让他回忆的人和事写进了一本书——《朝花夕拾》。

二、课堂活动读前热身:了解“整本书阅读”这是我们第一次在语文课上接触到读“整本书”,为什么要读整本的书?要读哪些整本的书?要怎样来读整本的书呢?我们要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1.为什么要读整本书?读一篇课文和读整本有什么区别?仅仅是篇幅的差距吗?课本里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

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足够了。

只因单篇短什分量不多,要做细磨细琢的研读功夫,正宜从此入手,一篇读毕,又读一篇,涉及的方面既不嫌偏颇,阅读的兴趣也不致单调。

——叶圣陶读整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2.初中时期我们将要读哪些书呢?你了解这些书吗?跟同学简单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

3.了解整本书的阅读方法阅读教材的“阅读指导”部分,理解归纳精读、略读、浏览各自的特点、具体方法。

引入整本书阅读,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引入整本书阅读,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引入整本书阅读,让语文课堂更高效【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关系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

教师可以引入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通过整合阅读资源、开放阅读策略、点拨阅读方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整本书阅读是一种新颖的阅读训练方式,相较于单篇课文阅读,更加注重阅读的深度和厚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储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兴趣,打造不一样的语文课堂。

一、重视前期准备,精心设计阅读(一)明确教学目标,展开整本书阅读设计整本书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应当围绕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展开,因此在制订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做到阅读内容科学,目的明确有层次,阅读方法简单可操作。

当制订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时,教师需遵循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围绕语言学习能力、篇章思考能力和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等多个目标开展整本书阅读设计,使学生通过参与整本书阅读学习,在实现语文阅读技能提升的同时,也能实现文学素养的增强。

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深奥的词汇还无法完全掌握,更加侧重于故事情节较强、内容通俗易懂的书籍阅读。

在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带领他们阅读一些童话书籍。

例如,关于论述友谊的书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夏洛的网》,让学生观察和对比夏洛和威尔伯是如何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建立起友谊的。

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高年级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此时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哈利波特》系列丛书,让学生通过观察三位主人公在遇到危险时的互救行为,体会友谊的珍贵。

通过精心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阅读对开阔自身眼界、吸收语文知识带来的作用。

伴随着阅读设计的不断深入,学生持续大量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最终能够在有效的训练过程中提升文学审美能力。

新课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新课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新课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新课标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完整的一本书籍来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选择一本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提前准备教学素材,包括教学PPT、教学课件等。

2. 引入整本书的背景知识和作者介绍,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第二步:整本书阅读1. 分配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计划和进度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2. 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的讨论和小组分享活动,促进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步:阅读辅导1. 教师定期组织阅读辅导活动,例如答疑解惑,整本书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解读。

2.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促使学生在整本书中找到主题思想,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第四步:阅读评价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的学习笔记整理和书评写作,评价学生对书籍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 学生之间进行书评交流,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总结归纳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课程总结和反思,让学生表达自己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阅读笔记、书评、课堂表现等方面,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辅导。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用于导入与阅读辅导。

2. 教学课件:用于整本书背景知识和作者介绍的展示。

3. 参考书目:提供一些优秀的中文经典文学作品供学生选择。

七、教学反思此教学设计结合了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和重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阅读和书写能力。

三年级语文稻草人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稻草人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稻草人》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享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

3.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深入文本,欣赏作品,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稻草人》整本书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走进作品从来没有一本书能给我如此大的感触,更没有一本书让我体会到这回味无穷的快乐,也没有一本书让我读完后竟有淡淡的忧伤,然而,它出现了它就是叶圣陶的作品集----《稻草人》……5. 阅读叶圣陶的作品,会让你真正认识到:“爱,生趣和愉快”是“世界的精魂”。

二、前期调查,提炼方法了哟!2.游戏一:趣味故事猜一猜:(4道题)分组抽题,每道题10秒①燕子受伤后,把它捧在手心替它擦去背上的伤的是()。

②一条碧清的溪旁,有一所小小的破屋。

墙壁穿了,风和太阳光月亮光在那里自由出进。

柱子露出了,好像粗松的酥糖,因为蛀虫在那里居住……这里居住着()③为地球上的人造出了许多机器,让地球人想要什么,只要按一下机关,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的是()。

④依据情节猜故事《富翁》A.孩子们从开始啼哭开始吃奶的时候就接受这样的教训。

B.好农夫,我们要买粮食。

不论多少金子,我们都愿意给,只要你说出数目来。

C.所有的富翁都饿得不成样子了。

2.游戏二:精彩情节忆一忆(抢答)有一种动物,它们从来没有经过可怕的事情,所以不懂得怕、逃和防备。

它们是,最后(它们的眼泪就救了自己,回到了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要警惕危险,当危险来临,要勇敢面对)(读完故事,静静思考,领悟故事的道理。

这个故事就真正融入了我们的心里。

)三、品味语言,分享积累(1)分部分出示《梧桐子》插图,猜故事名,能用你的语言说说图片内容吗?(2)从书中找到与这一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出示段落:许多梧桐子,他们真快活呢。

他们穿了碧绿的新衣,一齐站在窗沿上游戏。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学目标: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学生应能够: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题、理解文本中的细节和推理作者意图等。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包括对作品背景、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为例进行阅读教学。

1.教学前导引入《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为后续的阅读打下基础。

2.整本书的整体阅读让学生了解整体阅读的重要性,并教授相关技巧和策略,比如预读、快速阅读和主题识别等。

学生可以先整体浏览《红楼梦》的内容,了解整个故事的梗概和主要人物。

3.分章节的阅读与讨论将《红楼梦》分为若干章节,每周安排学生阅读一定的章节,并组织课堂讨论。

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章节中的重点和亮点,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4.文学作品分析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红楼梦》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从文学手法、人物形象、情节布局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讨论和研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写作任务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对《红楼梦》的理解,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

可以是针对某个人物的角色分析、对故事情节的补充或改编等。

通过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评价方式:1.阅读理解测试: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测试,包括对文章主题、细节和推理作者意图的理解。

2.课堂讨论和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和贡献度。

3.写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写作任务中的表达能力、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4.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收获,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教学资源:1.《红楼梦》原版小说2.相关参考书籍和文献3.阅读辅助材料,包括练习题、讲义和PPT等。

小结: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一本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

通过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的理解,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四年级下语文整本书阅读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整本书阅读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整本书阅读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下语文整本书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课:《小兔子乖乖》1. 导入:通过观看图片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小兔子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小兔子乖乖》。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4.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小兔子的行为和故事的寓意。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小蝌蚪找妈妈》1. 导入:通过观看图片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小蝌蚪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小蝌蚪找妈妈》。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4.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小蝌蚪的坚持和勇敢。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课:《白兔的礼物》1. 导入:通过观看图片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白兔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白兔的礼物》。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4.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白兔的善良和友善。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课:《蓝蓝的天》1. 导入:通过观看图片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蓝天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蓝蓝的天》。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感受。

4.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5. 总结: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五课:《小猪佩奇过大年》1. 导入:通过观看图片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小猪佩奇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小猪佩奇过大年》。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课例导入

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课程形态-课例导入

课前学生提前两周读了《鲁滨逊漂流记》,然后完成了一些读书笔记。

一、谈话导入1.你们喜欢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你们知道了什么吗?(1)学生说:我知道了故事大概内容。

(2)看来这本书波动了大家的心弦,总而言之一句话,引导你往里读,往里走。

鲁滨训再次航海,但是却遇到了飓风,他是唯一的幸存者,被推向了一个孤岛。

造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通过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们关注的是他28年的孤岛生活,今天的读书会,就再次跟随他的生活去走进他的生活。

二、新授1.在大家的眼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2.鲁滨逊一切都能勇敢地面对,对这28年的荒岛生活,你对哪一段印象最深刻,请你和大家交流交流。

一边读书一边理解我们的生活,坐过山车是个娱乐项目,一边读书一边联系自己的生活,会有更多的感受。

3.让我们看看鲁滨逊在荒岛中究竟有怎样的困境呢?看录像,他的狗朋友死了,无比痛苦地埋葬了狗……没有一个人和他交流,听不见一个人和他说话,他来到山谷,哪怕听到自己的回声也是好的……(1)看了这一段,你们有什么想说吗?4.书中还有哪些鲁滨逊的经历让你很感兴趣?(1)鲁滨逊的目光很远,为了让自己有东西吃,他捕捉山羊他的智慧是哪里来的?这是生活教他的,是生活所逼的。

还有他捕捉山羊失败了而取得的经验,我觉得是他父亲遗传给他的……(2)同学们还有感兴趣的一段经历吗?学生:我对第十一章感兴趣,他在巴西种植园中学习的知识让自己生存下来了。

学生:我对荒岛家园很感兴趣。

他要求自己很乐观,要求自己向着乐观方向前进。

这张表带给他什么?5.不要小看这张表格。

在荒岛上险恶的环境,天变成了星期,星期变成月,月变成了年,二十八年是什么,支撑鲁滨逊从黑夜是什么呢,迈向成功的明天呢?学生说:是他的智慧和勇气;是他的希望,希望过看看他心中不灭的希望,……看录像。

失望、绝望,希望之火不断地被扑灭,不断地生起,对于明天永远要抱有希望。

师:还有什么?大家围绕到都是鲁滨逊自身的情况,还有什么想法呢?求生的渴望,奋斗的精神,岛上的物产,幸运之神的眷顾……绝望的尽头是希望的火星……当然还有那只猫,6.同学们,我们走到这里,就走进我们的心里,我们和鲁滨逊在书中相遇了,对于鲁滨逊来说这是多么宝贵的生命财富啊。

新课标要求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新课标要求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新课标要求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摘要:阅读是中学时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就要多读多看,阅读的书本多了,语文学习的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其实,通过初中学语文的学习,学生们都会明白,阅读和语文学习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就要在不断地阅读之中积累。

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将语文阅读和语文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完成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整本书阅读”理念的提出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式,通过语文阅读和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有效结合,提升中学生阅读的效率,同时加强中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引言“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孩子注意力更多地被ipad、手机和网络游戏吸引,易沉溺于游戏中从而挤占学习和阅读时间。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一)突破阅读教学困境的需要整本书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其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教师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型。

然而,当前部分教师还是缺乏对整本书阅读价值的认识,加之课时紧张和考试升学压力巨大,迫使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出现功利化倾向[1]。

简要介绍名著主旨内容、勾画考试要点、大量练习名著试题等教学行为成为一种常态,这导致名著专题的教学无法走向深入。

(二)落实语文新课标的需要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的“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中单篇阅读、群文阅读的必要补充与提升。

新课标针对该任务群的价值定位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开展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创新,既是落实语文新课标要求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需要。

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7篇

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7篇

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7篇篇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与意义整本书阅读是指让学生围绕整本书进行阅读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活动。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更广泛的阅读领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这些素养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3.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整本书阅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 课堂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整本书进行阅读理解、讨论和评价。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深入理解书籍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2. 课外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学,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书籍和知识领域。

通过课外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阅读活动与比赛。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如读书节、读书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策略在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中,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践策略:1.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书籍。

整本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整本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整本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整体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整本书为单位进行语文阅读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分析整本书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方面内容。

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和教学要求,可以选用不同的经典文学作品或散文集,以满足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

教学步骤:一、整本书导读在开始阅读之前,引导学生对整本书进行导读,包括了解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和主题等。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阅读分析1. 阅读技巧培养教授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如快速阅读、略读、深度阅读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2. 主题分析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主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讨论主题的设立、主题的表达方式、主题与人物关系等问题,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理解。

3. 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整本书的结构,包括章节设置、故事线索等,帮助他们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和变化。

4. 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整本书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了解他们的性格、命运和角色等,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细腻观察和描写能力。

5. 语言运用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整本书的语言运用,包括修辞手法、隐喻、象征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风格。

三、阅读策略训练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需求,设计相关的阅读策略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四、批判性思维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整本书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可以组织小组或班级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写作任务根据整本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相关的写作任务,如读后感、书评、文学作品仿写等,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评估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为例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为例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为例摘要:自统编教材使用以来,“语文要素”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词之一,落实语文要素,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伴随着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公布,整本书阅读教学也越来越收到关注,教师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也需要落实对应的语文要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语文要素是具有阶段性、单元性特点的,本文将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探讨和分析如何在整本书阅读中落实语文要素。

关键词:语文要素;整本书阅读;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叶圣陶的《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并且被具体地写入了2022版的《语文课程标准》。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大方向。

教师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把整本书放到课堂上进行全部的讲解,这是不现实、不科学的。

通观统编教材的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有序安排语文要素,那么,聚焦聚焦语文要素,以语文要素为抓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就能落地、落细,走向高效。

下面将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的内容为例,进行探讨和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这个单元编入了《桥》《穷人》《金色的鱼钩》三篇课文,引导学生接触小说,在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上体会情节、环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烘托。

这个单元安排的“快乐读书吧”栏目,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推荐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等三本小说,把学到的语文要素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教师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在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推进课、提升课[1]中,要把握好语文要素的主线,把它灵活设计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推动语文要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在课时安排上虽然只有一个课时,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展不同的课型。

开展初中语文整本书课堂阅读活动的对策

开展初中语文整本书课堂阅读活动的对策

开展初中语文整本书课堂阅读活动的对策一、引入活动1. 课前活动:可以在课堂前设置一个相关问题或谜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猜测故事的内容或主题。

2. 显露故事线索:在开始读之前,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小段文字,让他们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增加他们的期待和兴趣。

3. 同学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类似故事或者情节的经验,引发同学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1. 多样化的书单:制定一份丰富多彩的书单,包括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品,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书籍。

2. 视听阅读:选取部分故事制作成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使用耳机或者观看屏幕进行阅读,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3. 小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阅读一本书,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开展互动探究1. 提问引导: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故事中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情节预测:在每章节或每一部分的开始前,让学生预测故事的情节,然后在阅读过程中验证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观点交流:让学生在阅读后,以小组或整个班级的形式进行观点的交流和分享,促进思想碰撞和相互影响。

四、阅读评价和奖励机制1. 阅读笔记:要求学生阅读时做好笔记或读书感悟,将其作为阅读评价的一项内容。

2.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外对所读书籍进行评价和总结,或者创作相关作品,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阅读展示:可以设置学生作品展示的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并激发其他学生的兴趣。

五、激发阅读的动力1. 明确目标: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明确阅读目标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阅读的价值,并明确阅读的目的。

2. 阅读挑战:为学生设定一些阅读挑战,例如每个学期阅读完一定数量的书籍,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3. 阅读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中的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小剧场表演,增加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语文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语文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语文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并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本设计以《红楼梦》为例,分为四个部分:导入活动、整本书阅读的准备、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和评价反思。

一、导入活动在本部分,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对《红楼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以下是一些导入活动的示例:1. 观看相关视频:播放与《红楼梦》有关的视频片段,如《红楼梦》的电视剧片段或相关纪录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 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猜测《红楼梦》的内容或讨论与书中有关的话题,例如宴会文化、春节习俗等。

3. 朗读精彩片段:选择《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由学生朗读或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以展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二、整本书阅读的准备在本部分,通过一些活动,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做好准备,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以下是一些准备活动的示例:1. 预读导论:对《红楼梦》的前言、导论进行解读,解释书中的背景知识、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让学生对书中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组织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读书的习惯和技巧,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3. 阅读目标设定:引导学生设定阅读目标,例如每周阅读几章,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同时,教师也要设定合理的目标,要求学生对书中的一些关键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三、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在本部分,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并针对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

以下是一些实施活动的示例:1. 阅读计划制定: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整本书的阅读计划,包括每周的阅读任务和截止日期。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和理解情况,提前或延后完成任务。

2. 阅读笔记记录: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包括人物关系、情节发展、重要细节等。

同时,教师也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以便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解和指导。

超级语文课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超级语文课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超级语文课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超级语文课是一种集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

它旨在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技巧以及综合语文素养。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为读者设计一堂超级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一、教学目标本次超级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和习惯;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在进行超级语文课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图书;2. 分析图书的主题、情节和语言特点;3. 根据图书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和任务;4.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辅助工具。

三、教学步骤本次超级语文课的教学步骤如下:1. 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书封面、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或是给学生播放与图书相关的视频等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和思考。

2. 阅读理解阶段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阅读内容,并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理解并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将问题分为基础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语言表达阶段在学生完成阅读理解任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就所读内容进行个人或团队的语言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或是其他形式的媒介表达来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总结归纳阶段在学生的语言表达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内容,并与其他小组的表达进行比较和交流。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深入的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对故事和人生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5. 拓展延伸阶段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创作续篇或是与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等。

整本书阅读下的初中语文名著教学

整本书阅读下的初中语文名著教学

LiberalArtsGuidance2024年第13期(总第517期)文理导航No.13,2024Serial No.517本书阅读下的初中语文名著教学整【摘要】语文是一门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学科。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整本书阅读是针对以往学生阅读的碎片化和零散化提出的。

名著阅读作为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与名著的阅读教学相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在立足整本名著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摆脱以往零散化和碎片化的认知现状,形成更清晰的名著结构网络,引起和提高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进行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整合多方资源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近年来,整本书阅读是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具有知名度的一个教学概念。

语文作为一门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读。

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引入初中语文的名著教学模块,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以往的对名著的碎片化和零散化认知的整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完整的名著结构框架,还能推动学生自主阅读,积极交流分享,在阅读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名著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在推动名著的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这两个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一、什么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近年来在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借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把整本书当作整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助”,“读整本书,不仅可以练习精度和速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化知识和问题阅读的训练”。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标准中,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语文课程中出现的单篇阅读和群文阅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和提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升学生四大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整本书阅读引入语文课程

整本书阅读引入语文课程

整本书阅读引入语文课程整本书的阅读是目前小学语文多样化阅读的重要表现,我感觉它的盛行其实储藏着某些理念的改革。

我以前试试着把整本书阅读同传统的课外阅读进行过一些比较。

比方,从阅读的性质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定位于课外的阅读,也就是讲堂以外,学校以外的阅读,属于弹性课程。

学生的阅读行为,基本处于自觉状态,时间和成效难以获得保证。

我们再从功能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定位于教材的延长,服务于教材。

处于课程的边沿地带,而整本书阅读,它拥有独立的价值,也是课程的一种形态。

再从课程内容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我们更多的阅读内容根源于成人本位,教师对小孩文学比较隔阂,而此刻的整本书阅读,我们更为重申小孩性和文学性的交融。

我们从阅读文本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以单篇为主,短缺整本书的阅读,阅读的量难以获得保证。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我采纳的比许多的是班级念书会的款式。

记得大体是从零三、零四年开始,我进行班级念书会的试试。

那次我给孩子介绍的是黄蓓佳的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

这是一本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

孩子们特别喜爱。

我联合这本书的特色,精心选择了几个有张力的话题。

比方说,“给人物画个像”、“在书里找到了谁的影子”、“好孩子的标准”、“做回小记者”、“感谢您,蓓佳阿姨”。

联合这些话题,孩子们进行谈论、访谈、沟通、笔述。

孩子们的感觉特别丰富。

他们的话语,他们的文字里边,有欢喜有悲伤有笑声也有烦忧。

就拿“好孩的标准”这个话题来说,有的同学采访了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有的同学采访了爸爸,爸爸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好孩子的标准”;有的同学的姥姥很存心思,说“好孩子的标准应当是孝敬”。

有的同学以为,“天下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假如实在要说有坏孩子的话,那么坏孩子长什么样?假如实在要说有坏孩子,那也是让你们大人给逼的”。

在“感谢您,蓓佳阿姨”这个话题中,有的同学向作家袒露着自己心里最真切的感觉,有的说:“我总思疑自己智力出缺点,这本书让我变得有信心了”;有的说:“这本书把我这个后进生唤醒了,我信心做一个好孩子了。

引入整本书阅读,让语文课堂更高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引入整本书阅读,让语文课堂更高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引入整本书阅读,让语文课堂更高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摘要: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推荐与选择阅读书单,积极融入趣味活动,高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文本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策略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方式使得知识的碎片化程度逐渐加重,容易导致小学生在阅读的心理较为浮躁,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和探究,使得阅读浮于表面,收获较少。

而整本书阅读能使小学生感受作者的创作背景、思维、情感等,能在拓展他们阅读面,同时有效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比传统的阅读方式更加具有系统性、整合性和渐进性。

通常小学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上,会将课内外阅读教学相结合,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并最终形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来说:第一,运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是对教材资源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虽然包含大量的文、形、美的文章,但因篇幅的限制,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内容极为局限,而对某些经典之作的认识,也仅限于节选或切片。

而通过实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可以为学生开辟出一个更宽广的读书领域,让他们可以接触到的读书材料变得更多,从而可以扩大他们的阅读来源。

第二,运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是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是一项综合素质,它的形成离不开对学生进行的大量的、持续的、有效的阅读培训。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广泛与更高质量地进行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审美能力和情绪领悟能力,从而高效性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书阅读引入语文课程
整本书的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多样化阅读的重要体现,我觉得它的兴起其实蕴藏着某些理念的变革。

我曾经尝试着把整本书阅读同传统的课外阅读进行过一些比较。

比如,从阅读的性质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定位于课外的阅读,也就是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阅读,属于弹性课程。

学生的阅读行为,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时间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我们再从功能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定位于教材的延伸,服务于教材。

处于课程的边缘地带,而整本书阅读,它具有独立的价值,也是课程的一种形态。

再从课程内容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我们更多的阅读内容来源于成人本位,教师对儿童文学比较隔膜,而现在的整本书阅读,我们更加强调儿童性和文学性的融合。

我们从阅读文本来看,传统的课外阅读以单篇为主,欠缺整本书的阅读,阅读的量难以得到保证。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我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班级读书会的样式。

记得大概是从零三、零四年开始,我进行班级读书会的尝试。

那次我给孩子推荐的是黄蓓佳的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

这是一本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

孩子们非常喜欢。

我结合这本书的特点,精心选择了几个有张力的话题。

比如说,“给人物画个像”、“在书里找到了谁的影子”、“好孩子的标准”、“做回小记者”、“谢谢您,蓓佳阿姨”。

结合这些话题,孩子们进行讨论、访谈、交流、笔述。

孩子们的感受非常丰富。

他们的话语,他们的文字里边,有欢乐有忧伤有笑声也有烦恼。

就拿“好孩的标准”这个话题来说,有的同学采访了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有的同学采访了爸爸,爸爸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孩子的标准”;有的同学的姥姥很有意思,说“好孩子的标准应该是孝顺”。

有的同学认为,“天下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如果实在要说有坏孩子的话,那么坏孩子长什么样?如果实在要说有坏孩子,那也是让你们大人给逼的”。

在“谢谢您,蓓佳阿姨”这个话题中,有的同学向作家袒露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有的说:“我总怀疑自己智力有缺陷,这本书让我变得有信心了”;有的说:“这本书把我这个后进生唤醒了,我决心做一个好孩子了。

谢谢您,改变了我的生活。

”有的同学甚至建议蓓佳阿姨再写一本《我要做好家长》。

非常有意思。

随着孩子之间阅读交流的推进,我又想到能不能把家长也纳入到我们的读书会生活当中。

因为这部小说揭示的这些教育观、人才观是非常有启示的。

我让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推荐这本书。

有的孩子告诉我,他的妈妈竟然抢着跟孩子看这本书;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不仅看了,而且推荐给同事阅读;有的同学说,我的爸爸妈妈看了两三遍,原先一直打牌的习惯都改了,并且开始关心我的学习了。

于是,我得寸进尺,建议家长们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下来,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一次笔述,进行一次笔谈。

为了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我还请了一些专家学者,也来参与我们读书会的讨论。

并且我把孩子们的读书感受寄给了作家黄蓓佳本人。

没想到,黄蓓佳竟然很快就给孩子们写了回信,让大家备受鼓舞。

一本书的阅读暂时告一个段落了,这时我又想到一本书的阅读不应该是一个句号,而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

于是我又引导孩子们去收集作家在创作这本书时候的背景性的资料。

去寻找作家的访问,阅读其他作家对黄蓓佳的人物素描。

同时还推荐给孩子们阅读作家其他相关的作品。

这样,由读一本书再到一套书再到一位作家,进行了一次立体的意义建构。

也就是从这本开始,我尝到了读书会的乐趣,开始进一步探索尝试读书会的
整本书阅读对课程内容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阅读,整本书阅读也给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环境——阅读交流的内容必然涉及到表达,中高年级基本上就是书面的文字表达了。

孩子们用文字表达什么?怎么表达?
先来看看一般的情形。

王荣生老师研究表明:
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大规模施行的文章体式(写作取向)可以概括为五方面:“闪光点”的记叙文、“格式化”的议论文、“生动”的说明文、“日常”的应用文、“小文人语篇”的“好作文”。

这种所谓“好作文”是为着应试的,往往是“做”出来的。

而只要读一读我们在拓展阅读资料中所附的周益民老师的学生在读了《我要做好孩子》后抒写的文字,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这绝对不是在“做”文章——这是孩子们与书中同龄人的对话,是与生活中的同伴对话,是与爸爸妈**对话,是与作者的对话,更是与自己的
对话。

读完书后的写作,传统的做法是写读后感,读后感的面貌千篇一律,周益民老师把这种读后感描述为三部曲:开头先把书介绍,中间再来作检讨,最后争把决心表。

他想让孩子们把丰富的文学感受表达出来,于是结合《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的特点,从孩子的角度,精心选定了几个话题,诸如“好孩子的标准”“在书中找到了谁的影子”“给人物画个像”“做回小记者”“谢谢您,蓓佳阿姨”等等,不仅让他们讨论、笔述,还进行访谈、交流,忧伤、欢乐,笑声、烦恼,这些都在孩子的文字中具有了真切的力量。

王荣生老师认为,我国作文教学的种种难题,如学生“说真话进来,说假话出去”等,很可能是由于文章体式造成的。

而以上孩子们所写的是完全不同于王老师所概括的文章体式的,这样的表达意味着写作体式的变化——这正是写作课程内容变革的关键因素。

整本书阅读对写作课程将带来怎样的推进,值得总结,也需要继续探索。

整本书阅读带来的语文教学组织形态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

如果我的判断没有错的话,曾经,或者说现在最为常见的阅读教学组织形态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里,一般是教室里,面对着一个班的孩子,照着教科书的编排,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学下来;学习阅读一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是:读读议议中,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理解重点句子;课堂或课后的作业:按要求读读背背课文中有关内容,或口头或书面完成课后练习,抄写生字及词语,做一做配套的“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分层测试”等等。

整本书阅读带来了新的教学组织形态。

以目前比较通行的“班级读书会”为例,其教与学的组织方式与原来的语文教学就有很大不同。

按照岳乃红老师的研究与实践,班级读书会是一个分层管理的网络组织。

第一层级是作为总规划者、组织者的“教师”,第二层级是“班级读书会委员会”,负责具体打理教师所组织的相关活动,第三层级是各“书友队”,每个书友队一般5~6人,设有队长、书源报告员、读书交流员、读书笔记指导员、活动记录员等,还可以聘请一位家长作为校外辅导员。

从“班级读书会”看,学生的阅读活动可分为两种组织类型:一是书友队组织的阅读,尽管还是在班级授课的大环境下,而阅读活动的展开主要在各书友队进行;二是由教师组织的课堂阅读,主要是班级共读一本书之前的“导读课”,以及共读后的“交流课”,当然也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做读书笔记。

与围绕教科书课文学习的教学组织相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空间和课堂结构都有很大的变化。

第一,教学空间的扩大。

阅读教学空间扩大到了教室之外,学校之外。

原来的教学中,学生课下所做的主要是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的功课,学习的主体内容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班级读书会中,在一节导读课后,阅读主要是在课后完成,或阅读小组共读,或回家自读,同时还要准备相关话题的书面交流材料;阅读交流课上其实是阅读结果的交流,实际上读完整本书的任务主要是在课下,而不是在集体教学的课堂完成的。

这样,课堂与课外在整本书的阅读中连接成了一个整体,阅读课堂延伸到了家庭。

第二,课堂结构的变化。

在我们熟悉的阅读课堂里,基本上是讲台上的教师牵引着学生阅读课文。

在整本书阅读交流中,课堂完全是学生思想、体验的交流场,教师还可以站在讲台上,但更多地是走下讲台。

教师可以作为普通的读者参与讨论,可以作为相对成熟的读者在某些时刻点拨讨论引向深入,可以仅仅只是穿针引线,甚至可以不作为——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牵着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轨道,而是跟着学生的思想与体验,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

这实际上也是课堂人际关系的一种变化。

整本书阅读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它将推动一系列的变革。

试想,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评价适合整本书阅读吗?整本书阅读必然推动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

整本书阅读必然会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整本书阅读甚至还会影响课程开发的方式。

面对整本书阅读对语文课程的影响,最后想送给老师们一句话:
勇于实践,努力做我们能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