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
游岳阳楼记袁中道翻译
题目游岳阳楼记袁中道的翻译全文答案解析游岳阳楼记(明)袁中道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浩森,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九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亦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墓,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炉,排水当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诗人李白之“×”、张碧之“碍”,如怜小儿者,呼美为丑,非贬词也.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谈,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墓,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谍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屏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已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共17页文档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游高粱桥记
你能读准吗?
léi pàn biāo chuǎn
羸马
dǐ
微泮
lì lì
飚风
yī
舛
diāo
邸
hú
砾砾
mái
噫
zhuó qiú
貂帽
餬
烟霾
着重裘
写景方法:
白描手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用简 练的笔法勾勒出来,这种手法没有夸张、 烘托、渲染。
作者在第二段如何通过不同的感官来描写 风势的?
比较探究
•两篇游记同是写高梁桥,可是所写景致和感受大 相径庭,原因是什么?
袁宏道:仕途顺畅,心情愉快。 袁中道:屡次求官未获,心情苦闷。 • 两篇游记有什么异同?
内容: 同写高梁桥、同一
月份。
相同 不同
内容感情: 前者侧重写情,以美
景抒发愉悦之情。 后者侧重议论,以恶 劣的环境引发人生感悟。 法: 前者侧重于白描手法。 后者既有白描又有对比手法。
写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
游记小品两篇
《游高梁桥记》
龙子心中学 吕巧贞
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
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为“公安派”的创始者。其文学主张的核 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文学要表 现个性,写出真情。
诵读课文
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 理解文意
写
请练笔
请根据两篇游记的写法,自己试着写段文 字,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游记小品两篇
游高粱桥记
袁宏道 袁中道
三袁长兄——袁宗道(1560~1600)
▪ 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 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 礼部会试第一,殿试成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 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为公安派的代表 人物之一。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十一月四日 (12月9日),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 40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为人神清气秀, 稳健平和。居官15年,“省交游,简应酬”, “不妄取人一钱”,身为东宫讲官,死后竟仅余 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
了自己。
▪ 游览天气不同——袁宏道所遇天气应是风和日丽;袁中道则遇 到了沙尘暴。
▪ 游览感受不同——袁宏道是享受悠游之乐;袁中道则感到百苦 而急归。
▪ 表现主旨不同——袁宏道是借景抒情,抒发超凡脱俗的雅士情 怀;袁中道则描写客观,通过江南春景的反衬直抒自己的人生 感慨。
▪ 侧重点不同——袁宏道侧重写景。袁中道侧重议论。 ▪ ……
通假字
缙
▪谭
见课本注释
▪志
古今异义
人物:古:人和物;今:人,画中。
御:古:戴上;今:抵挡;驾驭。
穿:
词类活用
▪ 精兰棋置 名词作状语 ▪ 城中仕女云集 名词作状语 ▪ 山色微岚 名词作动词 ▪ 着重裘以敌之 名词作动词 ▪ 然则是游也宜书 名词作动词
一词多义
三袁仲兄——袁宏道(1568~1610)
▪ 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 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在文学上反对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 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 合称“公安三袁”。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吏 部郎中,正五品。博学多才,为官勤勉,任吴县县令仅 一年,吴县大治。当朝宰相申时行曾感叹:“两百年来 无此县令”。43岁病逝于沙市,葬于白鹤山。他是“公 安派”的领袖人物,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一生著述丰 厚,传世诗歌有1700多首,游记、杂文等600多篇,其 中多篇诗文被选入大中学课本。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 《袁中郎全集》。
游高梁桥记(袁宏道)纯原创,逐句翻译,已修改网络版本的错误
• ①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②两 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 底者,鳞鬣皆见。③精蓝棋置,丹楼珠塔, 窈窕绿树中。 • 高梁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风景最优美的地 方。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十余里, 水流又急又清,鱼沉到了水底,鱼鳞和鱼鳍 都看得清楚。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在 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秀雅。
• ④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 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 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⑤少顷, 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 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 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 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而我们也在偷 笑在这里设下宴席的人,喧嚣怒骂,和这美景 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过了一会儿, 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黄炜,他刚拜访完朋友出 来,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 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程,突 出作者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情怀。
• 第一段:写高梁桥的景致及游览盛况。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第二段
• ①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 ②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 管夹岸。③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 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 以为戏具。
• ①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②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 岸。③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 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字词
• • • • • • 精蓝棋置办 鳞鬣(liè) 窈窕(yǎotiǎo) 几席(jī) 缙绅(jìn shēn) 趺坐(fū) • 痴禅者(chán) • 筵中人(yán) •喧嚣怒诟(xiāo gòu) •了不相属(zhǔ) • 岚(lán) • 侑(yòu) •茗(mí ng)
《游岳阳楼记》带翻译
作者的与滕子京的思想有何不同?
滕子京:虽遭贬谪,但具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思想,能笑对人生。
作者:官场不顺利,加上胞兄病故,内 心抑郁难以排遣,流露消极倾向。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行
1、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原因是什么? (即“所以奇也”的原因)
第一,是“九水”,九条江的水汇集了,才有湖 的规模。
第二,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 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水
结构分析 (第二段)
第二段:游洞庭湖美景,触景生情,抒发自己 怀才不遇,壮心日灰,内心悲伤的情感。
也可分为两个层次,以“泫然不能自己也。” 为界。
第一层:写游览所见之景,按时间顺序,描写 了静、快、汹涌之景象。
第二段:触景生情,叙述了滕子京博大的胸襟, 表达了滕子京不应悲伤的缘由,抒发自己怀才 不遇,壮心日灰,内心悲伤的情感。
9、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
后来执掌法律的官员以耗费国家资财的罪 名上奏弹劾。
10、第以束发登朝。
第,但是。束发,指成童。
但是他年纪轻轻的就做了大官。
结构分析 (第一段)
第一段:主要写楼之观。(得水而壮, 得山而妍。) 给第一段分层: 分为两个层次,以 “穷其吞吐之变态, 此其所以奇”为界。 第一层主要写巴江水势(与九水对 比),交代了岳阳楼之所以有奇特之 名的原因。 第二层主要写君山之秀,用君山之秀 衬托出岳阳楼的美观。
作者介绍
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学家, 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四 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徽州府教授,后历 任国子博士、南京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
袁中道与其兄袁宗道、袁宏道被称为公安 派。在“三袁”中,他的成绩仅次于宏道。 其文学主张与宏道基本相同,强调性灵。袁 中道的著作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 录》(即《袁小修日记》)20卷。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文中第二段所说的人物滕子京是范公在初中课文
(题目)中提到的,在文中作者指出古仁人面对不同景物产生的心情是“ ,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参考答案:
11、(2分)(1)我 (2)停止
12、(3分)B
13、(5分)(1)亦甚雄快(愉快) (2)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悲伤,泪流不止)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予时四望惨淡( ) (2)泫然不能自己也( )
1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数谏故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屠惧,投以骨
13、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上面的语段概括作者的心情。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现在的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滕子京说:“简直要扶着栏杆大哭一场才觉得痛快”。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作为而发的感慨。定州一役,滕子京增高城墙招摹士卒,告慰死者犒劳生者,边疆得以安宁。但后来执掌法律的官员却以耗费国家资财的罪名上书弹劾,以后朝廷如此用人,(把滕子京贬官到岳州),怎么能不心生感慨呢。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入朝做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出统领军队是知名的武将,年轻时就稍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贬官)不久政绩卓著至极,有什么值得哭的呢?而我,被诗文写作束缚,一下子就是四十多年,没有得到国家任何任用,黑色的鬓发已经白了,往日的壮志已经心灰意冷,近来又遭遇兄弟病故,我像冬日的大雁孤身一人,飘零天涯,这才真的值得哭啊,值得大哭一场啊!
游高梁桥记中道兄
游记小品两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积累文言文的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体会景物描写的方法二、自学指导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湖广公安人,明代文学家。
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号“三袁”,被称为“公安派”。
作品多写士大夫的闲适生活,部分篇章反映了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有所批判。
袁中道,明代散文家,字小修,诗文豪迈,属于公安派,著有《珂雪斋集》。
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
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
本文写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他与其兄袁宏道一起进京,再次求官不成,本文就写于这个时期。
《游高梁桥记》袁宏道译文:高梁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十余里,水流又急又清,鱼沉到了水底,鱼鳞和鱼鳍都看得清楚。
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
而从西山为游人所设下的坐席上看到的景致早晚都不一样,仿佛是故意用来娱乐游人的一样。
当春意正浓时,城里的达官贵人,只要不是特别的没空都会来这里游览一番。
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览。
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
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浪影好似劝人畅饮的音乐和锦帛一般,清清的水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一般,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
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
而我们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诟,和这美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
过了一会儿,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黄炜,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
《游高梁桥记》袁中道译文:高粱桥原有一条清澄的带子般的河水,杨柳绵延几十里,刚好天气比较晴好和暖。
袁宏道拉我和王章甫一道前去游览。
那时市民都在疏通渠道的淤泥,淤泥堆积在路上,瘦弱的马无法行走,我们步行来到西直门外。
这时已是三月中旬,柳树还没有发芽,冰刚刚融化,我们坐在靠近水边的枯柳树下喝酒。
《游高粱桥记》译文
《游高粱桥记》译文(袁宏道)高粱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最优美的地方。
两条河夹着河堤,地上杨柳绵延十几里,水流湍急而清澈,沉在水底的鱼,鱼鳞鱼鳍都看得见。
佛寺像棋子一样分布,红楼珠塔,亭亭玉立在绿树丛中。
在坐席间望见的西山,早晚变换着色彩使有人赏心悦目。
每当春意浓盛的时节,城中的男男女女像云一样聚集(在这里),官僚、有地位的文人,如果不是忙得没有一点空闲,没有一个不到这个地方来的。
三月一日,我和书生王章甫,僧人寂子一同出去游玩。
那时,柳树梢头刚刚吐出新绿,山中蒙着薄薄的雾气,河水和堤岸平齐,两岸飘扬着音乐声。
我们双脚交叠坐在古树根上,把饮茶当做饮酒,以波纹树影来助饮,把鸟的飞翔,鱼的潜泳,人物的来来往往,当做演出来观赏。
堤上的游人看见我们三个人呆坐在树下像傻和尚似的,都互相看了看认为可笑。
而我们也私下认为,那些设席饮酒的人,喧闹怒骂,跟领略山水的情意,完全没有关联,有什么乐趣。
过了一会儿,遇到同忙登科的黄昭质拜访完客人出来,我喊他下来,和他说话,步行到极乐寺观赏梅花后返回。
《游高粱桥记》译文(袁中道)高粱桥原有一条清澈的带子般的河水,柳色绵延几十里,刚好天气比较晴好和暖,中郎拉我和王章甫一道前去游览。
那时市民都在疏通沟渠里的淤泥,(淤泥)堆积在路上,瘦弱的马不能前行,(我们一起)步行到西直门外。
这时已是三月间了,杨柳还没有发芽,冰稍微融化,(我们)靠近水便坐在枯柳下小酌。
交谈得刚刚畅快,暴风从北边袭来,尘土遮蔽天空,面对面看不见人,击中眼睛,冲进嘴里,嚼着有声响。
冰冻的树枝被刮落,古老的树木在号叫,乱石相互撞击。
寒气刺骨,我们一起戴上貂皮帽子,穿上厚皮袄,来抵挡寒冷,可是还不能忍受,就急忙返回。
已经黄昏时分,我们还在沟渠间狼狈不堪,经历百般辛苦才到达住所,做到三更时,嘴里含的沙子还在。
哎!江南的二三月,草色青青,城乡杂花烂漫,风和日丽,初春已能郊游,为什么京城的苦况到这般境地,如果不是很不得已,而风尘仆仆来到这里,我看是很荒谬的。
游高梁桥记
❖ 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像 傻和尚一样,都相互看了看,认为好笑。而我们 也私下认为那设下宴席饮酒的人,喧闹怒骂,和 这美景全不相关,有什么乐趣。过 一会儿,遇 到了同榜登科的黄炜拜访过客人出来,叫他下来 ,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乐寺观赏(guānshǎng) 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
袁宏道醉心于自然超然物外自得其乐游人筵中人及眼中景物都视为戏具以自娱显示了余等几人的高雅情趣袁中道思恋江南家乡的温暖舒适厌恶仕途奔波之1袁宏道文与小石潭记在对水的描写上有什么异同
同学们,这是何处(hé chǔ)?你知道吗
精品文档
❖ 这是北京西郊的高梁桥,明清时这儿是一处 胜景(shènɡ jǐnɡ),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绿荫 藏酒肆。文人雅士,常聚于此,吟诗论技。 明代诗人朱茂瑞吟诵:“高梁河水碧湾还, 半入春城半绕山。”乾隆帝赋诗:“凤城北 转石桥边,秋水澄泓可放船。”在他们的笔 下,高梁桥景美怡人。然而正是这一景致在 兄弟二人心中却呈现不同的观感,正所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们就一起感受 一下。
并称三袁
❖ 袁中道:(1570——1623
部(lìbù)
公安县人。 公安派”
精品文档
字词
❖ 鳞鬣(liè) 窈窕(yǎotiǎo) 几席(jī) 缙 绅(jìn shēn)趺坐(fū) 痴禅者(chán) 筵中人(yán) 烟霾(yān mái)(mái) 喧嚣怒诟 (xiāo gòu) 了不相属(zhǔ) 岚(lán) 侑(yòu)茗(míng) 羸马(léi) 微泮 (pàn) 飚风(biāo) 舛(chuǎn) 邸(dǐ) 砾砾(lìlì)
精品文档
内容摘要
同学们,这是何处。侧看高梁桥 则又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三、 体会(tǐhuì)作者的心情对文章内容的影响。袁宏道:(1568——1610) 明代文学 家 字中郎 号石公。与兄宗道、弟中道 并称三袁 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袁中道:(1570——1623) 字小修 湖广公安 今属湖北 人。王国维 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两人的心境不同,观感也就不同。袁中道思恋江 南家乡的温暖舒适 厌恶仕途奔波之苦 故眼中之景便为苦境。柳文以鱼、 石、光、影作侧面衬托 不写水却显水之至清 。作者在苦苦挣扎中想到了 江南的春天的美景。拓展延伸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原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原文游岳阳楼记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
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
九水方奔腾浩森,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
竭九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
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亦沙,为云梦。
澄鲜宇宙,摇乾坤者,八九百里。
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墓,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
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炉,排水当面,林木可数。
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
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
诗人李白之“×”、张碧之“碍”,如怜小儿者,呼美为丑,非贬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
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谈,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墓,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夫定州之役,子京增谍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
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屏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已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翻译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翻译
意思:高梁桥下的水,从西山深涧中流来。
出处:《极乐寺纪游》是明代文学家袁宗道创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节选: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
译文:高梁桥下的水,从西山深涧中流来,经过这里流入玉河。
流水如白练千匹,微风吹过水面,漾起了罗纹纸一般的波纹。
堤在水中央,两面水波相夹。
整体赏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
这篇游记,记述了宗道游极乐寺时的所见所感,以描绘景物见长。
全文不过二百十四字,写景文字就占了三分之二以上。
他的写景是与叙述游览过程相结合的,足迹所至。
目力所及,辄相伴以景。
如文章开头就是“高梁桥水”,可见作者已站在这座桥上了,由桥及水,在交代其来龙去脉之后,便用“白练千匹”三句着力描绘眼前的微风吹拂下的流水。
然后由流水而堤岸,于是出现了堤上诸景,如绿荫垂条等;再放眼望去,便是岸北的佛庐道院,和对面的远树、水田,目力所及,乃至状如螺髻的西山。
作者的眼睛如同一架摄像机,把镜头由近而远,随时捕捉那些能使他心领神会的景物。
因此,笔下的景物次第出现,显示了一种流动性、变幻性,在流动中变幻,在变幻中流动,使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游高梁桥记袁宏道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高梁桥记》(袁宏道)郓城五界中学季明朕【导入】明清之时,在北京的西直门外有一处胜景,此处白桥卧波跨长河,碧水荡漾似玉带,拂堤杨柳藏酒肆,古刹林立连西山,阳春三月,王公必至、士女云集,车如流水马如龙,俨然燕山脚下一幅“清明上河图”。
这里就是风景迷人的高梁桥。
让我们跟随明代公安派文学家袁宏道的足迹,领略高梁桥的美景。
【学习目标】1、朗读全文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2、学习和体会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情感。
【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
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
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生性直爽,喜游山水。
【正音诵读】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正音:鳞鬣(liè)窈窕(yǎotiǎo)几席(jī)缙绅(jìn shēn)趺坐(fū)痴禅者(chán)筵中人(yán)喧嚣怒诟(xiāo gòu)了不相属(zhǔ)3.学生自由朗读诗歌5分钟。
朗读节奏指导:①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②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4.指名读。
【疏通文意】1、重点字词积累。
棋:像棋子,名词作状语娱:使…娱乐,使动用法云:像云一样,名词作状语翠:吐翠,形容词作动词2、句子疏通鱼之沉水底者沉到水底的鱼。
(定语后置)茗饮以为酒把喝茶当成喝酒(宾语前置)【赏读胜景】问题1、为什么说高梁桥是“京师最胜地也”?【品读乐情】预设问题:1、游高梁桥时,景色如何?2、作者怎样欣赏山水的,体现怎样的情趣?【课堂小结一】水清柳翠山设色,茗饮赏胜怡然乐。
可叹喧嚣筵中客,不解山水犹笑我。
【拓展延伸】我们还学过古诗词中哪些描写的水的诗句。
【积累背诵】背诵:袁宏道《游高梁桥记》第二段。
【课外练笔】请为高梁桥写一段导游词。
【板书设计】游高梁桥记袁宏道写胜景抒乐情。
游高梁桥记正稿解析
2020/10/15
游记小品两篇
游高梁桥记 袁宏道
作者介绍
袁宏道:(1568——1610) 明代文学家,字中 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今湖北省公安县 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 “公安派”的创始者。
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广公 安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 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
重点字“之”
1.鱼之沉水者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西山之在几席者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与鸟之飞沉 (助词,的) 4.人物之往来 (助词,的) 5.忽而下,与之语 (代词,代人)
2020/10/15
重点词“以”“以为”
1.朝夕设色以娱游人(连词,表目的) 2.茗饮以为酒 (介词, “以之为”,“把…当作”) 3.浪纹树影以为侑(把…当作) 4.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把…当作) 5.皆相视以为笑(连词,而) 6.着重裘以敌之(用来) 7.予以问予(因此)
诗歌欣赏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020/10/15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 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 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 接卢敖游太清。
《游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
《游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游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游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游岳阳楼记》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创作的一篇游记。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翻译袁中道原文高梁旧有清水一带,柳色数十里,风日稍和,中郎2拉予与王子3往游。
时街民皆穿4沟渠淤泥,委积5道上,羸马6不能行,步至门外。
于是三月7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8,临水坐枯柳下小饮。
谭锋甫畅9,而飙风10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11目塞口,嚼之有声。
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寒气凛冽,相与御12貂帽,着重裘13以敌14之,而犹不能堪15,乃急归。
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16,坐至丙夜17,口中含沙尚砾砾18。
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19已可郊游,何京师之苦至此20。
苟非大不得已21,而仆仆22于是,吾见其舛23也。
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24,为官职也。
游客山人25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为衣食也。
今吾无官职,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
而家有产业可以餬口26,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27沙尘之乡,予以问予28,予不能解矣。
然则是游也宜书,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29,颠倒而无计算也30译文高粱桥原有一条清澄的带子般的河水,杨柳绵延几十里,刚好天气比较晴好和暖。
袁宏道拉我和王章甫一道前去游览。
那时市民都在疏通渠道的淤泥九象,,淤泥堆积在路上,瘦弱的马无法行走,我们步行来到西直门外。
这时已是三月中旬,柳树还没有发芽,冰刚刚融化,我们坐在靠近水边的枯柳树下喝酒。
交谈的刚刚畅快的时候,暴风就从北而来,灰尘遮蔽了天空,就连对面的人都看不到。
沙石击中眼睛,堵塞口鼻,嚼一嚼就能发出响声。
冻住的树枝被吹落,古树呜呜号叫,石头相互撞击。
十分寒冷,一起戴上貂皮帽,穿上厚皮袄用来抵挡暴风,然而仍不能忍受,于是就急忙回家。
到黄昏时,十分狼狈地走在沟渠间,历经千辛百苦才到家,坐到半夜,口中还有碎沙。
哎,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城乡杂花烂漫,风和日丽,正月就己经可以去郊游,为什么京都恶劣到这种地步。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而风尘仆仆来到这里,我看是很荒谬的。
游高粱桥记原文及翻译
游高粱桥记原文及翻译游高粱桥记原文及翻译《游高梁桥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两兄弟游高梁桥时写的两篇游记小品。
下面的是游高粱桥记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你!游高粱桥记原文及翻译原文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
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
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
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译文高梁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十余里,水流又急又清,鱼沉到了水底,鱼鳞和鱼鳍都看得清楚。
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
而从西山为游人所设下的坐席上看到的景致早晚都不一样,仿佛是故意用来娱乐游人的一样。
当春意正浓时,城里的达官贵人,只要不是特别的没空都会来这里游览一番。
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览。
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
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浪影好似劝人畅饮的音乐和锦帛一般,清清的水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一般,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
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
而我们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诟,和这美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
过了一会儿,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黄炜,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
樛木的原文及翻译《樛木》作者:佚名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袁宏道《极乐寺纪游》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极乐寺纪游【明】袁宗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
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2】作六桥【3】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注释:【1】袁宗道(1560-1600), 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
【2】进贤冠:古时儒者所戴的一种表示身份的缁布冠。
【3】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称“跨虹六桥”,风景优美。
(1)解释下面加粗字词的含义。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________何日挂进贤冠___________(2)从唐宋到元明清,愈往后发展,古代的散文愈灵活多变,形式多样。
可谓文无定格,惟求其新颖生动,具有真实的情感和体验。
而晚明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宗道就是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而著称。
他的散文清新活泼,“一扫王(世贞)李(攀龙)去雾”,对散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而本文就是这样一篇不拘格套的典范之作。
请写一段赏析文字,说说与一般的游记文相比,本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200字左右)(3).请用斜线(/)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2】作六桥【3】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参考答案(1)大约;弃官而去(2)在写法上,本文完全打破了一般游记文的“格套”。
第一段以大量篇幅,描写高梁河一带的景色,绝口不提极乐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译文
袁中道《游高梁桥记》原文及翻译
袁中道
原文
高梁旧有清水一带,柳色数十里,风日稍和,中郎2拉予与王子3往游。
时街民皆穿4沟渠淤泥,委积5道上,羸马6不能行,步至门外。
于是三月7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8,临水坐枯柳下小饮。
谭锋甫畅9,而飙风10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11目塞口,嚼之有声。
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寒气凛冽,相与御12貂帽,着重裘13以敌14之,而犹不能堪15,乃急归。
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16,坐至丙夜17,口中含沙尚砾砾18。
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19已可郊游,何京师之苦至此20。
苟非大不得已21,而仆仆22于是,吾见其舛23也。
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24,为官职也。
游客山人25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为衣食也。
今吾无官职,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
而家有产业可以餬口26,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27沙尘之乡,予以问予28,予不能解矣。
然则是游也宜书,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29,颠倒而无计算也30
译文
高粱桥原有一条清澄的带子般的河水,杨柳绵延几十里,刚好天气比较晴好和暖。
袁宏道拉我和王章甫一道前去游览。
那时市民都在疏通渠道的淤泥,淤泥堆积在路上,瘦弱的马无法行走,我们步行来到西直门外。
这时已是三月中旬,柳树还没有发芽,冰刚刚融化,我们坐在靠近水边的枯柳树下喝酒。
交谈的刚刚畅快的时候,暴风就从北而来,灰尘遮蔽了天空,就连对面的人都看不到。
沙石击中眼睛,堵塞口鼻,嚼一嚼就能发出响声。
冻住的树枝被吹落,古树呜呜号叫,石头相互撞击。
十分寒冷,一起戴上貂皮帽,穿上厚皮袄用来抵挡暴风,然而仍不能忍受,于是就急忙回家。
到黄昏时,十分狼狈地走在沟渠间,历经千辛百苦才到家,坐到半夜,口中还有碎沙。
哎,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城乡杂花烂漫,风和日丽,正月就己经可以去郊游,为什么京都恶劣到这种地步。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而风尘仆仆来到这里,我看是很荒谬的。
况且地位高的人之所以不得不居住在这里,为的是担任官职,出游的人。
从事卜卦、算命等职业的人之所以不得不到这里,为的是谋取吃穿。
现在我没有一官半职,屡屡谋求却得不到,效果也是可以看得见的了。
而家里本
来有产业可以维持生计,却舍去享受山水花鸟风光的乐趣,而奔跑在充满浑浊的烟气沙尘的地方,我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无法解释。
既然如此,那么这次出游也应当写下来,写下它用来记下我的着迷于仕途钻营却不知羞耻,本末倒置而缺乏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