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2)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⑴、熟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⑵、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温室效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⑶、知道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难点:一氧化碳的性质【知识链接】我们都知道木炭在空气中能够燃烧,那么怎样用化学方程式来体现呢?, 。

【学法指导】CO和CO2的组成是相同的:都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的分子构成不一样,其中一个分子比另一个多一个氧原子。

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氧原子,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CO和CO2性质差异很大。

到底有哪些差异呢?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吧。

【学习过程】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探究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密度(请看大屏幕) 实验步骤:将CO2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底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课本P114)实验现象:塑料瓶变扁了。

实验结论:。

1. 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常温下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易升华。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当人们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水井、山洞之前,都要做来检验这些场所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序号ⅠⅡⅢⅣ实验现象紫→红紫紫紫→红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上册导学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人教版化学上册导学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科第章第6单元(章)导学案
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能力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情感目标: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
重点
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2、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师提问]请问1×104 L空气中含多少CO2?为什么几亿年来空气中CO2的含量(即体积分数0.03%)一直没有太大的增减?
[教师活动]
(1)总结实验现象;
(2)得出结论。
[板书]l.CO2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
[教师活动]
(1)介绍装置;
(2)提问如果将CO2倒入这一装置中,大家假设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
讨论问题、回答;
(2)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讲述]
(1)“屠狗洞”的故事;
(2)提出问题:故事的原因,
[板书]课题3 二化碳
[学生活动]观察CO2
[教师活动]演示向矿泉水瓶(充满CO2)中倒入近半瓶水。
[学生活动]叙述现象,并解释原因。
[教师提问]在实验室内,大家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来比较一下CO2与空气密度的大小?
[学生讨论、回答]
[讲解]我选用一种类似于天平的简易装置,做实验,大家观察。
[学生活动]观察、体会CO2能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提问]如果空气中没有了CO2,会不会对自然界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回答。
[教师活动]放投影、碳循环图解,并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最后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其用途。

教材还介绍了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关于一氧化碳的教学,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它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一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1)充有一氧化碳的贮气瓶、导管、烧杯、试管、铁架台、玻璃管、酒精灯、单双孔塞;(2)澄清石灰水、新鲜鸡血、抗凝血剂、cuo、干冰学生用具:(1)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集气瓶、烧杯、酒精灯、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软塑料瓶;(2)石灰石、稀盐酸、木条、蜡烛、石蕊溶液、花、稀醋酸。

课时安排2课时二氧化碳集气瓶、烧杯、试管、玻璃片、铁架台、橡皮塞、导气管、吸管、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铁皮、锥形瓶。

石蕊、石蕊试液、石蕊试纸、稀硫酸、蜡烛、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

思考1、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可以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思考2、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变硬变白的原因是什么?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可以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是白色固体物质并且较坚硬。

【知识回顾】1.制取二氧化碳用一般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2.实验室久置的石灰水会久至于空气中为什么会变质?3.植物光和作用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有哪些?4.将汽水瓶盖打开后,轻轻振荡瓶子,可以看到有有气泡冒出,那是什么气体?5.人们灭火通常使用的是什么气体?6.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有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7.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电影院,教室等地方为什么要注意通风?8.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从化学角度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二氧化碳气容量是碳酸饮料一个特征性指标,足够的二氧化碳气容量能使饮料保持一定的酸度,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喝碳酸饮料可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二、推进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师: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了解温室效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4、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难点:一氧化碳的性质【知识链接】我们都知道木炭在空气中能够燃烧,那么怎样用化学方程式来体现呢?【学法指导】CO和CO2的组成是相同的:都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的分子构成不一样,其中一个分子比另一个多一个氧原子。

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氧原子,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CO和CO2性质差异很大。

到底有哪些差异呢?带着问题进入新可的学习吧。

【学习过程】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阅读课本113-115页,你能填写下列空白吗?1A. 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常温下是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易升华。

2A. 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燃烧,也不燃烧,还不呼吸。

与水化合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化学方程式为。

3A. 二氧化碳的用途主要表现在:、、化工原料、。

(思考)4B.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灯火试验(即先将燃着的蜡烛缓缓放入菜窖中,若蜡烛不熄灭,则是安全的;反之,则不安全)原因是什么?5C.“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B、先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红后变紫知识点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阅读课本115-117页,你能填写下列空白吗?6A.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等。

(思考)7C. 现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应如何鉴别?知识点3: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阅读课本117-119页,你能填写下列空白吗?8A.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CO是色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般用法收集。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3.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和发现,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
4.联系实际,提升素养: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实际议题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通过研究性学习、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探讨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和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策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总结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危害及应对策略。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实验方案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所需材料等,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和展示。
4.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阅读后,学生需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气体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操作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责任感。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二氧化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仓”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天然的粉刷匠”;环境师则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 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里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开汽水、啤酒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以上两个生活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讨论交流 讨论相关原因。

探究实验课堂讨论低处的蜡烛先熄灭说明CO2有什么样的性质?归纳总结 CO2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知识拓展和氧气、氢气类似,在加压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冷却成无色液体、雪花状固体。

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其含义“外形似冰,融化无水”,干冰在101KPa,-78.5℃升华。

干冰易升华。

探究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提出问题 1.在探究CO2的密度实验时,两支蜡烛都熄灭说明CO2有什么样的性质?2. CO2能供给呼吸吗?讨论交流学生结合上述实验和生活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CO2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但对有些物质也有助燃性,例如镁带可以在CO2中燃烧。

因此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来灭火。

(2)CO2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CO2含量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处,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能使人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或溶洞,应进行灯火实验,以探明其中CO2含量是否过量。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探究实验下层阶梯上的蜡烛先熄灭,课堂讨论上述四个实验如果去掉其中任何一个,还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为什么?实验Ⅰ在探究二氧化与水的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归纳总结如果把Ⅳ中得到的红色小花小心加热,红色消失,小花又变为紫色。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学习目标: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并能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现象。

3.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并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信息。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113-P115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 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 , 它可以用来 。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常用( )A .燃者的木条B .水C .澄清的石灰水D .紫色石蕊溶液3.下列属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A .CO2比空气密度大B .CO2可与水反应C .CO2可制干冰D .CO2没有颜色课堂导学:活动一:实验6-4演示:现象是: 由此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 、 。

实验6-5演示:现象是 由此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 。

活动二:阅读实验6-6(提示:第一朵花变红是因为醋酸是酸性溶液,它能使石蕊变红)。

讨论:1. 设计实验II 、III 有什么目的?(提示:第二朵,第三朵花都没变红)由此能得到什么结论?2. 由实验IV 能得到什么结论?在该反应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提示:花先变红,烘干后又变成紫色)活动三: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写出该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反馈:1、 现有两瓶气体:二氧化碳和氧气,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别观察颜色 B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C 分别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 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2、 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A .二氧化碳能与不燃烧的物质反应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C 二氧化碳可以变成干冰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通常不支持一般物质燃烧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 )4.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会有一层白膜,该物质是____,要洗净该试剂瓶宜采取的方法是___ 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导学案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2、认识并关注温室效应。

学习要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导航:1、知识回首:(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填同样或不一样)由于:(2)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于空气;能使焚烧的木条:、能使澄清石灰水:;2、自主学习,亲密协作:仔细阅读、达成问题:(1)察看二氧化碳倾倒图片,能够获得相关二氧化碳的哪些信息?;(2)看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由该试验所得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否是独一结论?;(3)固态二氧化碳又称:;干冰能够:;它在升华时汲取大批的热,该性质可用于:、。

(4)达成表格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二氧化碳(5)图6-14中:①喷稀醋酸的目的是:②喷水的实验目的是: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的实验目的是: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的目的是:;(6)写出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7)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固体二氧化碳还可作:;在汽水制造上利用了CO2的性质(8)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由:温室效应的危害:防备温室效应的举措有:3、试试练习:(1)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说以下现象,能些方程式的写出反响的方程式:①久未开启的地窖、干枯的深井、深洞在进入以前为什么要做灯火实验?②翻开汽水、啤酒、饮料喷出大批泡沫?③石灰浆抹墙,刚开始墙壁湿润,渐渐变应变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优选的比较优异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顺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异篇目、出色段落,对提升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此刻,许多语文教师在剖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

剖析完以后,学生见效甚微,没过几日便忘的干干净净。

造成这类事半功倍的难堪场面的要点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假如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引学生频频阅读课文 ,或细读、默读、跳读 ,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诵 , 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意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能够在读中自然增强语感 ,增强语言的感觉力。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2)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运用对比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归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和还原性原理。

三、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对比探究,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由结构掌握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角度出发归纳整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利弊。

(二)引入:复习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出问题:CO与CO2的性质是否相同?(三)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分段阅读并自学课本相应内容(四)师生互动完成教学学习内容一: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收集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17并填写学案【实物展示】CO气体(装于集气瓶中,并加上双孔塞和分液漏斗)【提问】CO的物理性质【列表总结】CO2与CO的物理性质【思考与讨论】 CO2与的CO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不同。

学习内容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17-118并填写学案。

【提出问题】CO2与的CO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还是不同?【投影】CO2的化学性质:①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与水反应生成酸;③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④本身无毒但不供给呼吸。

的化学性质相似【假设】CO与CO2【验证】1、点燃纯净的CO气体,并用干冷的锥形瓶罩于火焰的上方,再往锥形瓶中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2、将CO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3、将CO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观看CO气体的毒性视频。

【学生讨论并总结】CO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2)毒性。

【反思与拓展】1、煤炉里的煤在燃烧过程中,从下至上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2、CO的还原性——CO还原氧化铜(观看视频,学生讨论总结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碳的氧化物》 导学案

《碳的氧化物》 导学案

《碳的氧化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碳的两种主要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理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知识回顾1、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2、碳单质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分别是什么?三、学习内容(一)二氧化碳(CO₂)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俗称“干冰”。

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例如,将点燃的木条伸入到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会熄灭。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化学方程式为:CO₂+ H₂O = H₂CO₃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H₂CO₃= H₂O + CO₂↑(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为:CO₂+ Ca(OH)₂= CaCO₃↓ + H₂O这一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3、用途(1)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3)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4)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等。

4、对环境的影响(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臭氧、氟氯代烷等。

(2)温室效应的危害: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人教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温故知新]1.常温下二氧化碳是______、______的气体,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固态的二氧化碳叫。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①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③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2.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空气中;另外也产生CO2。

[我会自学]1.二氧化碳本身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如要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试验。

2.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决定,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②③④。

3.是由于空气中CO2含量升高引起的,造成此效应的气体还有、O3等,防止其进一步增强的措施有①②③。

4.CO常温下是一种色、味的体;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现象;还具有还原性,CO 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现象:色固体变色,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还具有性,其生理过程是: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

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相同吗?分子构成相同吗?它们的性质是同还是不同?为什么?[我会探究]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它对人和其它生物的生存起什么重要的作用,是不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自然界的CO2含量为什么会是相对恒定的?哪些能够产生CO2?哪些能够吸收CO2?(2)但是近几年来为什么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增加?二氧化碳的增加给我们的周围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3)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广泛的用途?3.结合课本的知识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①研究煤炉中的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探究CO的可燃性(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及用途赵强同学在家中观察煤炉中煤的燃烧,写了如下关于煤炉中煤燃烧的研究报告.请你帮助赵强同学完成这份报告.(1)当空气充足时,煤中的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煤炉的煤层上方看到蓝色的火焰,这是_____气体在燃烧,该气体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成上述(2)中可燃性气体的可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_____.②观察CO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探究CO的还原性(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及用途操作顺序:开始时先后目的是,结束时先后目的是澄清石灰水的作用;为什么要在尾部点燃酒精灯;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可以怎样改变后面的装置?③毒性(原理):思考:怎样预防一氧化碳的危害?冬天使用煤炉的注意事项及原因。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导学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班级:姓名:CO直至玻璃管冷却;但需对尾气处理,方法是将CO点燃转变CO2(或收集起来)。

⑶毒性: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中毒。

五、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一)想一想,填一填(4分×11 + 8分×2=60分)1.氢气和一氧化碳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都是______颜色,_____气味的气体,____溶于水。

相似的化学性质是都有_______性和_______性。

工业上常用它们冶炼金属,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_____性,还常用作气体燃料,是利用它们的______性。

2.将一束红亮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燃烧一会儿,然后趁热迅速插入充满CO气体的集气瓶内,整个过程中看到铜丝的颜色变化情况是:红色 ____色 ____色。

3.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CO,CO2,和氮的氧化物(如NO)等物质,因而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1)尾气中的_________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2)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的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则E的化学式是_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聪明的选择(5分×4=20分)5.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6.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

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用液态氢作燃料发射火箭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D.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7.CO和CO2相同的是()A.物理性质相同B.化学性质相同C.组成元素相同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火焰 ( )A.淡蓝色 B.蓝色 C.黄色 D.苍白色9.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A.CO2 B.CO C.H2 D.C(二)算一算更清楚(20分)9.在试管里加入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后试管里剩余物质的质量比原来石灰石和稀盐酸的质量之和少2. 2g,计算(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2)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2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目标引领,自主学习【导学目标】1、通过预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说出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有关问题。

3、通过观看视频和研讨,能归纳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并理解记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117下半部分和P118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碳的氧化物有种,分别是,因CO2分子比CO分子多一个,所以二者性质有很大的__________。

2.CO的性质:⑴物理性质:色气味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般用法收集。

⑵化学性质:①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在中点燃时,能产生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强调】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须先。

②还原性:CO还原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_____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_____色,石灰水__ _.CO还原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石灰水。

注:①实验前,先通一会儿CO气体,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目的是__ 。

②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

防止。

③剧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结合,从而使,造成生物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3.CO的用途:因CO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

二、创设情境,启发思考2.CO燃烧放出热量并产生色火焰,说明CO具有_性,它是煤气的主要成份。

13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为什么能使人毒?怎样防止煤气中毒?■实验发现碳在高温下可以跟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此反应吸收热量。

化学方程式。

【观察】观看视频CO还原CuO的实验,思考交流以下问题:1.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第六单元课题3中的课后练习题,重点是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应用与防护等方面的题目。
-选择题:检测学生对一氧化碳基本概念的理解。
-填空题:考查学生对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掌握。
-简答题:培养学生运用一氧化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氧化碳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个人对于一氧化碳安全意识的认识和体会。
4.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一氧化碳的制备与性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5.收集与一氧化碳相关的新闻、案例等资料,下节课分享,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道家庭实验题目,要求学生在家中利用简单材料进行实验,观察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例:用蜡烛、火柴、小烧杯等材料,观察一氧化碳的燃烧现象,并分析其可燃性。
3.撰写一篇关于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护的小论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包括:
-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b.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c.举例说明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化学性质上的区别。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进行讲解。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理解。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应用与防护等方面。
(二)讲授新知
1.介绍一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详细讲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等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验证。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课时)第二课时[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

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观察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现象分析[交流]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讲解并板书]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板书]3.一氧化碳有剧毒[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3.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总结]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2、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知道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学习重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蜡烛、梯形台、塑料瓶、纸花、石蕊溶液、稀醋酸等学习过程:一、自学: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CO2CO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也不,不能呼吸。

(2)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化学方程式为:,本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现象化学方程式可燃性还原性4、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对生活的影响①促进植物的作用。

②由于其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

③生产化肥及作气体肥料④固体CO叫,升华时大量的热,可作人工降雨、制冷剂。

2⑤制作饮料。

(2)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①概念大气中的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②危害全球气温,两极冰川,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③防治措施A、减少使用等化石燃料。

B、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如等。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5、一氧化碳的用途(1)CO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

(2)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6、思考感悟:(1)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好干涸的深井之前,为什么要先做灯火试验?(2)我们已经知道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那么点燃CO之前,是否需要检验其纯度呢?(3)为了使用石灰浆抹得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得更加潮湿?二、展示与交流: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a、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问:二氧化碳不能支持所有可燃物燃烧,对吗?b、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小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问:是二氧化碳气体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对吗?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中,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实验完毕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时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了解一氧化碳毒性的原理,明白利用一氧化碳的注意事项;(2)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明白一氧化碳泄漏后的应急方法;(3)了解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还原铜的装置及操作顺序。

2进程与方式:(1)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搜集一氧化碳时,搜集装置的异同,确立搜集有迫害气体的方式;(2)通过参照氢气的可燃性,推及点燃一氧化碳的操作要求,确立可燃气体的利用方式;(3)在观看一氧化碳气体点燃、还原氧化铜进程中,体验、反思实验步骤,初步把握大体实验技术,树立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小对化学实验的畏惧感,增强对有害气体的利用熟悉,激发学习化学的勇气;(2)培育斗胆、细致、实践的科学精神。

(3)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从而酷爱化学、钻研化学。

【重点】采纳活动与探讨方式研究一氧化碳的毒性、燃烧实验、还原氧化铜实验【难点】实验中装置的组装、步骤前后的分析【教学方式】情景引入、实验探讨、小组交流合作、多媒体教学【教学进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用意新引入创设情景,激发爱好具体实施:将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放在水中,水慢慢进入试管;将一支装有一氧化碳的试管倒放在水中,在水中打开塞子教师提问:与二氧化碳比较,后一种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通过对照得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教师乘隙提出;想不想明白该气体什么缘故气体?观看、试探学生们专门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致使试管中气压减小,水槽中的水进入试管,而后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大部份学生看到试管口有塞子,猜到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性,不能敞放,只有有少部份同窗说是空气或氮气,依据是它们不溶于水。

让学生对瓶中无色无气味气体是什么气体感到好奇也为探讨一氧化碳的水溶性作好铺垫,同时培育学生注意细节联系生活教师过渡:大伙儿对煤气有什么印象?提示学生:煤气中毒是因为其中的一氧化碳有毒,它最恐怖的地方是什么呢?煤炉中的煤在高温和空气充沛情形下是如何产生一氧化碳的?提问:若是一氧化碳泄漏,高处容易中毒仍是低处?如何判定?师生小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请大伙儿讨论一氧化碳的搜集方式学生在生活中对煤气有些耳闻,而且在碳单质一节已经明白煤炭不充分燃烧时就有一氧化碳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2013(上)--44 2013学年第一学期大墩中学化学科九(13)、(14)班学案 学习时间:13周1(11月25日) 编写:朝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小组 号
【学习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新课学习】
一、二氧化碳的用途
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并且阅读课本119-120页,完成以下填空;完成填空以后,把它的用途与对
应的性质连起来。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2、影响:会造成 ;
3、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4、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有:
(1)减少使用 ;(2)开发和利用 ;
(3)大力 ;(4)倡导“低碳”生活。

“低碳”就是 。

【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算“低碳”?说说自己的举措。

【检测反馈】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作燃料
B.作温室效应
C.用作气体灭火剂
D.用作碳酸类饮料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石墨用于电极材料
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3、下列的与对应不正确的( )
A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 .干冰能作致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
C .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D .二氧化碳能做温室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大气中CO 2的含量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1)造成大气中CO 2含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填编号) 。

①生物的呼吸 ②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③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 ④利用太阳能 (2)某同学为了验证CO 2对大气温度的影响,设计了如右图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 中气体的温度较高。

(3)实验A 的作用是 。

(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补充题】有关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计算 1、某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取四份
(1)经分析,在第1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2)表格中m = g 。

(3)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20g 样品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溶解,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

2、我国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它是石灰厂和水泥厂生产生石灰及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

某同学从当地石灰石矿取回若干块矿石样品,他用了以下方法检测当地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这种石灰石样品12g ,把8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1)12g 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为 g ; (2)m = ; (3)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4)石灰石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5)请在右边图中画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