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式美原则
浅谈建筑的形式美

■理论探索建筑是造型艺术,因而也需要贯彻对称、均衡、比例、韵律、对比、统一等基本原则。
一、建筑形式美的表现1.对称与均衡处于中心轴两侧的形象相同或相似称作对称。
对称是美的法则之一。
我国的古建筑造型形式中常用对称的构图。
例如北京故宫的房屋、大殿、天安门城楼及金水桥均采用对称的形式。
对称是我国建筑和民居布置中传统的手法。
对称形式包括反射、平移、旋转、扩大四种。
均衡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构图的各方面保持平衡关系,它在视觉上产生形态的安定感。
形态即点、线、面的平衡,涉及重量、数量及色彩几个方面。
两点中心的支点是平衡点;水平线有平稳安定感;对称中心的面,安定感更强。
建筑物及其装饰,大为重、小为轻;多为重、少为轻;暗为重,亮为轻;粗糙为重、光洁为轻。
建筑物的前后、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应该给人以平衡,可以在造型上安排一边竖向高起和一边低矮平铺,或一边用一个大体积和一边用几个小体积,以取得体积和数量上的均衡。
2.比例与稳定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美是由一定数量关系构成的和谐。
他指出:直线分割短比长相当于比全的分割关系,即“黄金分割”:将一线段分为长短两段,使“短比长等于长比全”,其长短相差所得的面积也具有同样的比例即1:1:618或5:8、8:13,建筑史上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如古希腊神庙建筑、哥特式天主堂建筑以及法国的凯旋门建筑均采用黄金分割的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比例与尺度是建筑物的整体与局部、建筑物与人体之间的关系。
中国庙宇为横长形、西方神庙为纵长形,都有良好的比例。
适宜的尺度给人以美的享受。
尺度效果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人体的大小来度量建筑的实际大小。
幼儿园中各种尺度与其他学校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种是夸张尺度,一般适用于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其崇高、凝重的效果来满足需要。
第三种是亲切尺度,比实际生活尺度小,以示亲切、温和、舒适。
稳定,对于建筑物是一项重要原则。
在人们视觉中,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重心较低的物显然具有稳定感。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尽管建筑形式千差万别,尽管人们的审美观各不相同,但这些建筑美的规律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创作历史发展中的总结,也是普遍被人们接受的.在设计中应遵循这些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创造出符合美的规律的建筑体形与立面。
建筑的形式美原则主要有:(一)统一与变化(二)均衡和稳定(三)对比与微差(四)韵律(五)比例与尺寸(一)统一与变化统一与变化,即“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法则。
它是一种形式美的根本规律,广泛适用于建筑以及建筑以外的其它艺术,具有广泛的规律性和概括性。
任何建筑,无论它的内部空间还是外观形象,都存在着若干统一与变化的因素。
如学校建筑的教师、办公室、卫生间,旅馆建筑的客房、餐厅、休息厅等,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形成空间大小、形状、结构处理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必然反映到建筑外观形象上,这就是建筑形式变化的一面。
同时,这些不同之中又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如使用性质不同的房间,在门窗处理、层高开间及装修方面可采取一致的处理方式,这些反映到建筑外观形态上,就是建筑形式统一的一面。
因此,建筑中的统一应是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以及使用功能的统一,变化则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又使建筑形象不至于单调、呆板。
复杂体量的建筑,根据功能的要求,常包括有部分及附属部分。
如果不加以区别对待,都竟相突出自己,或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分主次,就会削弱建筑整体的统一,使建筑显得平淡、松散,缺乏表现力.因此,要强调主次分明的统一。
在建筑体形设计中常可运用轴线处理,以低衬高及体形变化等手法来突出主体,取得主次分明、完整统一的建筑形象。
(二)均衡和稳定建筑造型中的均衡是指建筑体形的左右、前后之间保持平衡的一种美学特征,它可给人以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均衡必须强调均衡中心,均衡中心往往是人们视线停留的地方,因此建筑物的均衡中心位置必须要进行重点处理。
根据均衡中心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
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

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艺术的美的规律和原则的学科,是建筑艺术的理论基础。
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形式美、结构美、色彩美、比例美和空间美等方面。
首先,建筑的形式美是指建筑的外形和轮廓所表现出的美。
建筑的形式美受到建筑师设计意图、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一个建筑的形式美应该符合其功能和环境的要求,同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形式美的实现需要建筑师对建筑的整体形象进行把握,通过线条、比例、对称等手法来塑造建筑的美感。
其次,建筑的结构美是指建筑内部结构的美。
建筑的结构美体现在建筑结构的合理性、稳定性和美观性上。
一个结构美的建筑应该能够有效地承担荷载,同时结构的布局和形式应该符合审美的要求,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构美的实现需要建筑师对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行精心的考虑和规划,充分发挥结构形式的美感。
此外,建筑的色彩美是指建筑外部和内部色彩的美感。
色彩是建筑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能够赋予建筑以生动的形象和情感。
建筑的色彩美需要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同时也要考虑色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
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色彩方案,使建筑在色彩上达到和谐统一的美感。
另外,建筑的比例美是指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比例和协调关系的美。
建筑的比例美是建筑整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建筑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协调一致,既不能显得过于庞大和笨重,也不能显得过于瘦小和不稳定。
建筑师需要通过对建筑的尺度和比例进行精确的把握,使建筑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的比例美。
最后,建筑的空间美是指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美感。
建筑的空间美不仅包括建筑的布局和空间的利用,还包括空间的开敞、通透和光影的变化等方面。
建筑师需要通过对建筑空间的设计和处理,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舒适感的空间环境,使人们在其中得到愉悦和满足。
综上所述,建筑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形式美、结构美、色彩美、比例美和空间美等方面。
这些内容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建筑的整体美感。
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

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形式美是指事物的外在形式或形态具有美感,即外观或形状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愉悦感。
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是指在保持多样性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统一性来创造美感。
多样性是指事物具有不同的形态、样式或特征。
而统一性是指事物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或相似性,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一致的特征或形式。
在设计、艺术、建筑等领域,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被广泛应用。
在设计中,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首先,可以通过形状、色彩、纹理等多样的元素来丰富设计。
不同的形状可以传达不同的意义或情感,而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其次,可以通过一定的统一性来使设计更加协调和统一。
这可以通过选择相似的颜色、纹理或形状来实现。
例如,在设计中使用相似的色调或纹理可以使整体效果更加统一。
最后,可以通过排列、布局或比例的统一来增强设计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网页设计中,采用相似的排列方式和比例可以使页面更加平衡和谐。
在艺术创作中,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绘画作品中可以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来表达不同的意义。
而通过一定的统一性,艺术家可以使作品更具整体性和内在的联系。
例如,在绘画作品中使用相似的色彩或形态可以使作品更加协调和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建筑物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展现不同的功能和风格。
例如,不同的建筑物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材料和装饰来表达其独特的特征。
而通过一定的统一性,建筑物可以在整体上呈现一致和谐的效果。
例如,在建筑群中使用相似的色彩或风格可以使整个建筑群更加统一和协调。
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在保持多样性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统一性来创造美感。
在设计、艺术和建筑中,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协调和有内在联系。
同时,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也能够使观众或受众产生愉悦感,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案例如何提现形式美原则

案例如何提现形式美原则案例一: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它要求建筑物的外观形式要美观、和谐、富有创意,并且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以下是一些符合形式美原则的建筑设计案例:1.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悉尼歌剧院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采用了独特的壳状结构,外观优美、流线型。
这个设计不仅成为了悉尼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建筑界的经典之作。
2. 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老城堡之一,它的外观具有浪漫主义风格,饰以精美的雕刻和装饰。
城堡建筑群的整体形态和比例感非常协调,给人一种宏伟和谐的感觉。
3. 罗浮宫(Louvre Museum)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罗浮宫的建筑设计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它采用了玻璃金字塔作为入口,这个独特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群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一种现代感十足的视觉冲击。
4. 吴哥窟(Angkor Wat)作为柬埔寨的国家象征,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
它的外观设计充满了神秘与庄严,建筑上采用了大量的雕刻和装饰,形成了独特的气势和美感。
5. 清华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设计注重了现代感和功能性。
它的外观简洁大方,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使得整个建筑显得明亮通透。
同时,图书馆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舒适、便利的学习环境。
6. 佛罗伦萨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佛罗伦萨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它的外观设计以哥特式建筑为主,具有高耸的尖顶和华丽的立面雕刻。
这个建筑不仅在形式上独具特色,也成为了佛罗伦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7. 雅典卫城(Acropolis of Athens)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重要遗址之一,它的建筑设计体现了古希腊的经典美学。
卫城上的神庙和柱廊都具有高度的比例感和协调性,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

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形式美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平面设计、雕塑、绘画、建筑、室内设计、以及装饰艺术在审美和艺术追求上联系到一起的思想。
形式美是设计者和艺术家关注外观、形状、空间、颜色、质地、平面结构、及空间层次的过程,以及创造出综合性的审美经验的手段。
形式美的追求有一定的法则,以下是一些最重要的法则:一、和谐统一和谐统一是形式美的核心原则,它要求各个层面的设计和空间的组合要保持和谐统一。
在色彩设计、空间分布、构造元素的配置上,必须保持有机的整体性,达到一种协调性,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
二、简洁大方在形式美设计中,简洁大方代表着一种精致而不失典雅的特质。
它反映的是一种简单、高雅的审美,突出了基本的形状,使空间不加修饰地跳脱出浮华,展现出真实的审美美感。
三、强调风格风格是指设计作品和空间所具有的独特感受,强调风格要求设计者在建筑、装饰中运用独特的手法,达到独一无二的效果。
艺术对比、色彩突出、形体较量、尺度变化、抽象处理等,都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个性的审美感受。
四、利用细微变化设计细节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细节的变化可以使空间变得更具有魅力,也可以起到突出一项设计或空间的作用。
细节的变化可以体现材料的特性,也可以改变整个空间的氛围,最终达到将艺术与空间紧密融合的效果。
五、强调动态变化强调动态变化是形式美的一种重要技巧,它能够将艺术与时间相融合,使混凝土抽象感受得以表达出来。
动态变化进一步提升了艺术品的美感,使它比静态美更加饱满而活泼,增强了空间的审美感受。
以上就是关于形式美法则的一些介绍,它们共同构成了形式美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让人们在审美和追求美的过程中,都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
形式美法则的应用使设计者们得以在创作中实现自我的空间表达,将自然的美活泼的艺术与抽象的形式完美融合,从而达到一种独特而完整的美感。
建筑形式美法则

建筑形式美法则
在设计建筑前,设计师必须考虑到多方面的风格和形式美学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呈现出良好的外观。
当设计师面对建筑形式美学上的挑战时,它们可以依靠一套叫做“建筑形式美法则”的指导原则,以便在设计过程中正确使用不同的形式元素。
本文将介绍“建筑形式美法则”的基本原则,并讨论其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形式美法则”分为三个基本原则:比例、对称性和对比。
比例是指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之间的关系。
比例通常有视觉上的功能,可以使建筑物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
建筑物的对称性是指各个角落的外观是一致的,这有助于建筑的统一和稳定性。
最后是对比,对比是指利用形状、色彩等元素之间的对立来营造建筑的图景,使建筑物变得更具特色。
此外,“建筑形式美法则”还包括另外两个原则:材料及纹理。
材料是指建筑物外部覆盖的表面材料,而纹理指的是建筑物表面上的纹路和质感,两者都可以改变建筑物及其外观的外观。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地形、地面和光线、气候等多种因素,以确定材料的类型并考虑到其外观的影响,确保设计的完美实现。
此外,“建筑形式美法则”还可以用来理解和分析不同风格和形
式的建筑,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背景。
正是建筑形式美学的指导原则使得建筑得以按照主要设计理念设计出许多独特而具有特色的
建筑。
总而言之,“建筑形式美法则”是一套指导原则,可以用来指导
建筑设计。
在设计建筑物时,设计师应根据风格和形式美学的要求,利用比例、对称性、对比、材料及纹理等元素来构建建筑外观,以达到视觉上的最佳效果。
此外,“建筑形式美法则”也可以用于了解和分析不同的建筑形式,了解其历史发展背景。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是指视觉艺术中的一种美学原则,它强调作品中的形式和结构对于整体美感的重要性。
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形式美法则的应用。
案例:巴塞罗那圣家堂
巴塞罗那圣家堂是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圣家堂整体呈现出向上延伸的形状,由18个塔楼和多个大型艺术装饰组成。
圣家堂的设计充满了形式美的法则,下面将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称性:圣家堂的设计非常注重对称性,整体呈现出左右对称的结构。
例如,圣家堂的正面设计了三个门廊,在外观上形成了对称的效果,体现了对称性的美感。
2. 节奏感:圣家堂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形状的变化,营造出了一种动态的节奏感。
例如,圣家堂的塔楼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上,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静态中的动感。
3. 比例感:圣家堂的设计讲究了良好的比例感,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和关系都经过精心计算和安排。
例如,圣家堂的主立面上的装饰物件与整体结构的比例相协调,不会显得累赘或者失衡。
4. 统一性:尽管圣家堂拥有复杂而独特的建筑元素,但整体设计仍然保持了一种统一性。
这主要是通过颜色和材料的协调来
实现的。
例如,圣家堂的外墙采用了相似的颜色和材质,使得整个建筑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综上所述,巴塞罗那圣家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形式美的法则。
通过对称性、节奏感、比例感和统一性的运用,圣家堂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美感和和谐感。
这个案例表明,形式美的法则可以被应用于不同的艺术领域,为作品增添视觉上的魅力和吸引力。
形式美八大法则

07
和谐性法则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和谐性法则是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在视觉艺术中各元素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以达到整体美感的效 果。
概念
和谐性法则认为,在视觉艺术中,各元素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 舒适感。
和谐性法则的应用
色彩搭配
在色彩搭配中,应遵循和谐性法 则,使色彩之间相互协调、相互 衬托,以达到整体美感的效果。
2
律动性法则强调的是动态美,通过动态的变化和 重复,使设计作品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 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律动性法则在设计中应用广泛,如建筑、平面、 产品等设计领域,都可以通过律动性法则来增强 设计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律动性法则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运用律动性法则,创造出具有节奏感和动态感的建筑外观,如运用重复的线 条、图案或元素等,使建筑外观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
在质感方面,可以通过 粗糙与光滑、软与硬等 对比来增强触感和视觉 感受。、大小等方面的对比,突出主题和 重点信息,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使海报更加引人注目。
在网页设计中,通过运用对比性法则 ,可以突出重点内容,引导用户视线 ,增强用户体验。
不对称平衡
通过调整画面中元素的数量、形状、 大小等,使画面在不规则中寻求平 衡,以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动态平衡
通过画面中元素的动态变化,如方 向、重心等,使画面保持动态的平 衡,以达到动态美感的视觉效果。
平衡性法则的案例分析
中国的传统建筑
中国的传统建筑在布局和设计上非常注重平衡性法则的应用 ,如故宫的建筑群,通过左右对称的设计,使整个建筑群显 得庄重、稳定、和谐。
重点性法则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对称

形式美法则对称对称在设计中是一种重要的美学原则,它能够给人一种和谐、平衡和稳定的感觉。
形式美法则对称是指在设计中使用对称的形式元素,如图形、线条、颜色等,使整体造型呈现出平衡和谐的效果。
对称是一种反映均衡和相等关系的设计手法,它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整体的稳定感和视觉的和谐感。
对称可以分为水平对称和垂直对称两种形式。
水平对称是指以水平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两侧的形式元素对称呈现。
这种对称形式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被应用,如宫殿、教堂、大型商业建筑等。
水平对称的特点是具有庄重肃穆的氛围,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
垂直对称是指以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上下两侧的形式元素对称呈现。
这种对称形式常常出现在平面设计中,如海报设计、书籍封面等。
垂直对称的特点是给人以稳定和谐的感觉,同时也能够凸显出图形的均衡美。
除了水平和垂直对称,还有对角对称和辐射对称等形式对称方式。
对角对称是指以对角线为对称轴,两侧的形式元素对称呈现。
这种对称方式常见于装饰和细节设计中,如花纹图案、地板砖等。
对角对称的特点是能够营造出一种动感和活力的效果。
辐射对称是指以一个中心点为轴心,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形式元素对称呈现。
这种对称方式常见于标志和图标设计中,能够使设计更加有活力和吸引力。
形式美法则对称在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能够提升设计作品的外观美感,还能够传递一种秩序和和谐的感觉。
对称能够让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加平衡、稳定和整洁,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在进行对称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称设计需要保持平衡。
左右对称的形式元素应该保持数量和大小的相等,避免出现明显的不对称感。
其次,对称设计需要考虑整体的效果。
对称并不代表所有形式元素都完全相同,可以通过某些细节的变化来增加设计作品的灵活性和个性。
最后,对称设计需要注意空间的利用和布局。
尽量合理安排对称元素的位置,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元素之间的距离和间隔。
形式美法则对称是一种重要的设计原则,能够给人一种平衡、稳定和和谐的感觉。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名词解释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名词解释
建筑造型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是指建筑构图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等。
总体来说也就是两个原则。
1、多样统一原则,既是建筑艺术形式的普遍法则,同样也是建筑创作中的重要原则。
如对比、主从、韵律、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
2、搭配原则:建筑艺术形式的构图任务,要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结合一定的创作意境,巧妙地运用这些内在因素的差别性和一致性。
扩展资料
建筑构图的组成部分:
1、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包括承台,基础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标高、构件编号,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绘出放坡示意。
2、标明结构承重墙与墙垛、柱的位置与尺寸、编号,当为混凝土结构时,此项可另绘平面图,并注明断面变化关系尺寸。
3、标明地沟,地坑和已定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无地下室时±0.000标高以下的预留孔与埋件的位置、尺寸、标高。
4、提出沉降观测要求及测点布置(宜附测点构造详图)。
5、说明中应包括基础持力层及基础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地基的承载能力特征值,基底及基槽回填土的处理措施与要求,以及对施工的有关要求等。
形式美法则的总原则

形式美法则的总原则形式美法则是指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遵循一些基本规则和原则,以达到视觉美感和艺术效果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形式美法则的总原则。
1. 平衡性平衡性是指在设计中要保持各个元素之间的平衡,使整体呈现出稳定和谐的感觉。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
对称平衡是指将元素按照中心轴线对称排列,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对称式布局;不对称平衡是指将元素按照不同比例和位置排列,但整体仍然保持平衡,如现代建筑中的不对称式布局。
2.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以增强整体的统一感和连贯性。
重复可以体现在形状、颜色、线条等方面,通过重复来表达主题或强调某个元素的重要性。
例如,在网页设计中,可以使用相同的字体、颜色和排版方式来组织页面,使页面看起来更加整齐和统一。
3. 对比性对比性是指在设计中使用不同的元素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和产生视觉冲击。
对比可以体现在颜色、形状、大小、纹理等方面,通过对比来突出某个元素或传达特定的情感。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可以使用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来增强视觉效果,使设计更加生动和有趣。
4. 重点突出性重点突出性是指在设计中强调某个元素或信息,使其在整体中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
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大小、形状等手法,将重点元素与其他元素区分开来,使其在视觉上更加突出。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可以使用大号字体、醒目的颜色来突出标题,吸引人们的注意。
5. 简约性简约性是指在设计中尽量去除冗余和繁杂的元素,保持简洁和直观的效果。
简约设计注重以简单的形式和少量的元素来表达设计意图,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细节。
简约设计常常采用大面积的留白和简单的排版方式,使设计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6. 节奏性节奏性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元素的有序排列和重复运动来产生一种节奏感和动感。
节奏可以体现在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通过元素的有序变化来引导视线和产生一种有序感。
例如,在网页设计中,可以通过元素的有序排列和交互效果来引导用户的阅读和操作,使用户体验更加流畅和舒适。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1.功能性和实用性:建筑首先需要满足其所承载的功能和使用的需求。
无论是住宅、商业建筑还是公共设施,都应该以符合实际需求和功能为前提,形式美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2.协调性和统一性:建筑的外观应该与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相协调和统一、建筑物的大小、比例、形状、色彩等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其他建筑相搭配,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3.独特性和创新性:建筑形式美应该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新颖的造型、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现力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筑师可以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例如折线、曲线、立体形状等来实现这种独特性和创新性。
4.材料和技术的合理运用:建筑形式美需要考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来表现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例如,对于现代建筑,可以运用现代材料和工艺,例如混凝土、钢结构和幕墙等,来展现建筑的现代感和科技感。
5.尺度和比例的平衡:建筑的尺度和比例关系对于形式美至关重要。
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应该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避免过高或过大的建筑对周围环境造成压迫感。
6.空间感和动感的营造:建筑形式美需要注重空间感和动感的营造。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和立面处理,可以创造出舒适、开放的空间感和具有生命力的建筑形态。
7.社会文化因素的考虑:建筑形式美需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当地的历史、地域和文化特色。
建筑应该有一种与当地风土人情相契合的特色和风格,既能引领时代潮流,又能传承历史和文化。
总之,建筑形式美是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它体现了建筑的风格、特色和品位。
通过合理的功能性、协调性、独特性、材料和技术的运用、尺度和比例的平衡、空间感和动感的营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考虑,建筑师可以创造出富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建筑形态,使建筑成为城市的亮点和标志。
形式美的规律

形式美的规律形式美是一种对事物外在形式的审美追求,它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如建筑、设计、艺术等。
形式美的规律是指在这些领域中,人们对形式美的追求所遵循的一些规律和原则。
这些规律和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创造出更加美观、和谐的作品,使人们的视觉感受更加舒适、愉悦。
在建筑领域中,形式美的规律体现在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上。
建筑物的形式美要求其外观形态与功能相匹配,同时也要符合人们审美的需求。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常常运用到对称、比例、重复等规律,使建筑物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比如,大教堂的尖塔、圆顶的设计,以及建筑物外墙的装饰图案等,都是为了追求形式美而采取的设计手法。
在设计领域中,形式美的规律可以体现在产品的造型、色彩、布局等方面。
设计师常常运用黄金分割、对称、色彩搭配等原则来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设计作品。
比如,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会考虑衣服的版型、面料的选择以及色彩的搭配,使服装既符合时尚潮流,又具有艺术美感。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会运用排版、配色等技巧,使设计作品更加美观、易读。
艺术领域中的形式美规律更加多样化。
在绘画中,画家常常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画家可以运用对比、重复、平衡等手法来创造出独特的形式美。
在音乐领域中,旋律的起伏、音符的组合以及节奏的变化,都是为了营造出动人的音乐形式美。
在舞蹈领域中,舞蹈编排的动作、舞者的形态、舞台布景等都是为了创造出具有美感的舞蹈形式。
形式美的规律不仅存在于建筑、设计、艺术等领域,也体现在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中。
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都具有自己的形式美。
山川的起伏、河流的曲折、花草的细腻等都是自然界中形式美的表现。
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形式美,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形式美的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也指导着人们在创作和设计中的实践。
形式美的规律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事物本质和内在结构的认知。
形式美法则建筑

形式美法则建筑形式美法则建筑是指建筑物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遵循的一系列美学原则和规则。
这些原则涵盖了建筑物的外观、结构、比例、对称性、材料和装饰等方面,旨在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和谐感的建筑作品。
形式美法则建筑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外观上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让人们在建筑环境中得到愉悦和满足。
在形式美法则建筑中,建筑师和设计师通常会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 对称性:对称是形式美建筑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应该是左右对称的,这种对称性能够给人一种稳定和和谐的感觉。
对称性也可以让建筑物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2. 比例: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整体的美感至关重要。
比例的不协调会让建筑物显得笨重或者不稳定。
因此,在形式美法则建筑中,建筑师会精确计算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确保建筑物整体上看起来和谐统一。
3. 线条和轮廓:线条和轮廓是建筑物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畅的线条和清晰的轮廓能够让建筑物更加美观和有吸引力。
在形式美法则建筑中,建筑师会精心设计建筑物的线条和轮廓,使其在不同角度和光线下都能展现出美感。
4. 材料和装饰:在形式美法则建筑中,材料的选择和装饰的运用都至关重要。
优质的材料能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精美的装饰则能够提升建筑物的艺术价值。
建筑师会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装饰,使建筑物既美观又实用。
5. 功能性和实用性:形式美法则建筑并不是追求纯粹的外观美感,更重要的是要兼顾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建筑师会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需求,确保建筑物不仅外观美观,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形式美法则建筑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古代的古希腊神殿到现代的摩天大楼,形式美法则建筑一直在人类的建筑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古典主义的宏伟建筑,还是现代主义的简约建筑,都离不开形式美法则建筑的指导和影响。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形式美法则建筑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浅谈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摘要: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
本文以人们对建筑物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为基础,对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做了具体论述。
引发人们对建筑形式美,以及其表现形态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建筑属性构图原理多样化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由建筑物、建筑群和城市空问构成的形体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体验到有关美的信息。
当代建筑界巳经普追认为,美的创作应是建筑师的最高职责,从历时性角度上看,决定一座建筑物,一组建筑群,乃至一座城市重大价值的墓本上是美学标准。
建筑的形式的创新是建筑的艺术范畴中最突出的方面。
建筑形式的感知是一个二次解读的过程,每个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无视大众,要让大众理解和接受建筑形式有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建筑形式需要符合形式美法则。
我们以揭示建筑的属性为目的,去审查那些几乎世世代代都公认唯美的建筑物。
我们或许由此可以得出一套虽说不上设计的法则或者什么定律;但是会发现一组起着主导作用的、十分重要的属性值得我们注意。
这些建筑属性是: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对比。
下面我们就这些属性进行逐一的分析。
统一a)利用几何形状的协调来完成统一。
在建筑学中、最主要的、最简单的一类统一,叫做简单几何形状的统一。
三棱体、正方体、球体、圆锥体、圆柱体都可以说是统一的整体,而属于这种形状的建筑物,自然会具有在控制建筑外观的几何形状范围之内的统一。
埃及金字塔陵墓之所以有感人的威力,主要就是因为这个令人深信不疑的几何原理。
同样,古罗马万神庙室内之所以处理的成功,基本上就是因为在他里面正好能嵌得下一个圆球这一事实。
b)利用色彩的协调来完成统一。
在这方面,建筑倒是得天独厚,因为正确地选择建筑材料可以获得主导色彩,而且这常常是得到同意和协调的唯一方法。
建筑材料的不同如砖、石材、混凝土、钢材、玻璃等色彩的对比,也能产生一种戏剧性的统一效果,但有个前提,对比应该是重点点缀,而不要导致对比色或材料之间产生旗鼓相当的尴尬局面。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建筑美学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通过运用合适的建筑美学原则,可以使建筑作品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优雅,体现出艺术的魅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于实践。
一、比例与对称在建筑设计中,比例与对称是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
适当的比例和对称可以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加平衡、和谐。
比例的掌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比例关系来达到整体的美感。
而对称则是指建筑物的左右两侧呈现相对的平衡,从而使建筑物显得稳定而有序。
二、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建筑物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功能的实现。
形式和功能的统一是建筑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原则。
建筑物的形式应该能够适应其功能的需求,让结构和空间布局能合理地服务于使用者的需求。
形式美与功能实用性相辅相成,二者相互依存。
三、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材料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感、颜色和纹理。
在建筑美学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需要符合整体的风格和氛围。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木材传达温暖和自然的感觉,金属则给人冷硬和现代的印象。
合理运用材料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建筑表情和空间感。
四、光线与色彩的运用光线和色彩是影响建筑美感的重要元素。
光线的运用可以通过窗户和天窗来引入自然光,使室内空间明亮、通透。
同时,在室内设计中也可以利用灯光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色彩的运用可以通过建筑物外观的涂料和室内的装饰来实现。
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效果,因此需要根据设计的整体风格和氛围来选择合适的色彩。
五、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建筑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特征,同时也需要与之协调一致。
建筑物的外观和形式应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或城市氛围相融合,使其显得更加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原则是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析读建筑形式美的十大法则

析读建筑形式美的十大法则在许多伟大建筑面前,除了通过视觉的愉悦程度感受建筑的美外,还应该根据一定的法则在深一层次来欣赏建筑的形式美。
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在其专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提出了建筑美的十大法则,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统一统一,可以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和谐感,使主题得到加强。
统一包括自身的统一和与外界的统一,建筑物可以通过造型、色彩、材料的统一来达到自身统一。
造型的统一如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运用了许多形式相似的拱,大拱和小拱之间以及拱和中央大穹顶的协调,使统一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色彩统一,包括色调、色彩情绪和文化意味的统一。
均衡均衡给人在视觉和感觉上的稳定感,包括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两种形式。
静态均衡又包含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两种。
对称均衡表现为对称外观的中轴线两边的建筑物在形体和重量上都保持一致,如巴黎圣母院以玫瑰窗为中心两边高耸有力的尖塔;非对称的均衡指的是当构图中心两侧体形和重量都不一致,通过各种途径要保持平衡。
动态均衡是指建筑物采用曲线为主,起伏有致或盘旋上升,使静态的建筑获得一种动态,这种平衡的动态给人以稳定和安全的感觉,如悉尼歌剧院,各个倾斜的壳体构成一种动态,由于中心突出、分布均衡,所以均衡感由动中而生。
比例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指出,美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建筑各部分间和谐的比例。
比例包含微比和对比两方面,微比既可以抹去因规整形成的呆板,又使整个建筑在微比中获得一一种更亲切和美的统一;对比是指形体、线条、色彩等因素之间显著差异的比较,如著名的“流水别墅”,在几大简单几何形的大部件构成的一个和谐统一的基调上,几个大部件在方向上纵横交错,构成方向上的对比,同时黄色如金闪亮,褐色静穆肃然,形成强烈色彩对比,整个建筑活泼生动。
尺度把一个作为参照物的尺杆引入建筑中,借人与建筑的关系反映人内心的微妙情感,尺度小则建筑显大,反之亦然。
自然尺度多为一般建筑,超人尺度可表达精神或权威等气质,亲切尺度可以拉近人与建筑的距离。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精彩摘录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是一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建筑美学理论的书籍。它不 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设计建议。这本书的精彩摘录让 我对建筑美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设计思路和灵感。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当我翻开《建筑形式美的原则》这本书的那一刻,我仿佛被引领进了一个充 满智慧与美感的建筑世界。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解析,让我对建 筑形式的美学原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阅读感受
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空白与虚实等原则,都在书中得到 了详细的阐述。这些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实际的 建筑设计中,这些原则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阅读感受
读完这本书,我对建筑形式美的理解得到了升华。我意识到,建筑不仅仅是 砖瓦和水泥的堆砌,更是设计师对美感的追求和探索。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我将更加注重对建筑形式美的研究和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设计能力。 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创造更美好的居住环境贡献自己 的一份力量。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是1987年百花文艺社的图书,作者是程大锦。本书主 要讲述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原则,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建筑的 美学原则。
目录分析
通过深入分析这本书的目录,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程大锦对建筑美学的独到见 解和深入的研究。以下是本书的目录:
目录分析
从以上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按照逻辑顺序,逐步深入地介绍了建筑形 式美的各个方面。每一章都以“引言”开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然 后通过一系列的细分主题,详细阐述了形式美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在每一章节 的结尾,作者还给出了“结论”,帮助读者总结并深化理解。这种结构使得整本 书既具有深度,又易于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形式美原则建筑体形的几何关系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圆、正方形、正三角形这样一些简单、肯定的几何形建筑形式美法则状具有抽象的一致性,是统一和完整的象征,因而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
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也称赞这些简单的几何形状是美的体形,因为它们可以清晰地辨认。
所谓抽象的一致性,就是指这些形状有确定的几何关系。
例如圆周上的任意一点距圆心的长度是相等的,圆周的长度是直径的π倍;正方形或正立方体的各边相等,相邻的边互相垂直;正三角形的三条边等长,三个角相等,顶端处于对边的中线上。
这些形状既然有明确、肯定的几何关系,就可以避免任意性。
这种观点对建筑构图影响很大。
古代许多优秀建筑作品不论是平面形状、体形组合,乃至细部处理,都以上述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构图的依据,从而获得了高度的完整统一性。
图1是罗马万神庙的圆形平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方形平面。
后来虽然突破古典建筑形式,出现了多种不规则的构图法则,但有时仍然借助于简单几何图形来达到构图上的完整统一。
建筑形式美法则主和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发现,自然界趋向于差异的对立。
他认为协调是差异的对立产生的,而不是由类似的东西产生的。
例如植物的干和枝,花和叶,动物的躯干和四肢等,都呈现出一种主和从的差异。
这就启示人们:在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各个组成部分是不能不加以区别的,它们存在着主和从、重点和一般、核心和外围的差异。
建筑构图为了达到统一,从平面组合到立面处理,从内部空间到外部体形,从细部处理到群体组合,都必须处理好主和从、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在一些采用对称构图的古典建筑中,对此作了明确的处理,如图2是A.帕拉第奥设计的圆厅别墅(上为透视图,下为平面图)。
现代强调形式必须服从功能的要求,反对盲目追求对称,出现了各种不对称的组合形式,虽然主从差异不象古典建筑那样明显,但还是力求突出重点,区分主从,以求得整体的统一。
国外一些建筑师常用的“趣味中心”一词,指的就是整体中最富有吸引力的部分,如图3美国亚特兰大桃树中心广场旅馆中庭(上为透视图,下为平面图)。
一个整体如果没有比较引人注目的焦点??重点或核心,会使人感到平淡、松散,从而失掉统一性。
对比和微差建筑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对比是显著的差异,微差则是细微的差异。
建筑形式美法则就形式美而言,两者都不可少。
对比可以借相互烘托陪衬求得变化,微差则借彼此之间的协调和连续性以求得调和。
没有对比会产生单调,而过分强调对比以致失掉了连续性又会造成杂乱。
只有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既有变化又谐调一致。
对比在建筑构图中主要体现在不同度量、不同形状、不同方向、不同色彩和不同质感之间。
不同度量之间的对比在空间组合方面体现最为显著。
两个毗邻空间,大小悬殊,当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时,会因相互对比作用而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利用这种对比关系获得小中见大的效果。
各类公共建筑往往在主要空间之前有意识地安排体量极小的或高度很低的空间,以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衬托主要空间(图4)。
不同形状之间的对比和微差在建筑构图中,圆球体和奇特的形状比方形、立方体、矩形和长方体更引人注目。
利用圆同方之间、穹窿同方体之间、较奇特形状同一般矩形之间的对比和微差关系,可以获得变化多样的效果。
如不来梅的高层公寓用有微差变化的扇形单元组成了整体和谐的构图(图5)。
建筑形式美法则不同方向之间的对比即使同是矩形,也会因其长宽比例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方向性,有横向展开的,有纵向展开的,也有竖向展开的。
交错穿插地利用纵、横、竖三个方向之间的对比和变化,往往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直和曲的对比直线能给人以刚劲挺拔的感觉,曲线则显示出柔和活泼。
巧妙地运用这两种线型,通过刚柔之间的对比和微差,可以使建筑构图富有变化。
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拱柱式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举折变化都是运用直曲对比变化的范例。
现代建筑运用直曲对比的成功例子也很多(图6)。
特别是采用壳体或悬索结构的建筑,可利用直曲之间的对比加强建筑的表现力。
建筑形式美法则虚和实的对比利用孔、洞、窗、廊同坚实的墙垛、柱之间的虚实对比将有助于创造出既统一和谐又富有变化的建筑形象(图7)。
建筑形式美法则色彩、质感的对比和微差色彩的对比和调和,质感的粗细和纹理变化对于创造生动活泼的建筑形象也都起着重要作用(图8a用石墙、木廊柱和瓦屋顶等不同质感材料作建筑构件所形成的对比和微差;b建筑立面用丰富的彩色图案表现色彩的对比和微差)。
建筑形式美法则均衡和稳定处于地球重力场内的一切物体只有在重心最低和左右均衡的时候建筑形式美法则,才有稳定的感觉。
如下大上小的山,左右对称的人等。
人眼习惯于均衡的组合。
通过建筑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均衡而稳定的建筑不仅实际上是安全的,而且在感觉上也是舒服的。
对称均衡对称本身就是均衡的。
由于中轴线两侧必须保持严格的制约关系,所以凡是对称的形式都能够获得统一性。
中外建筑史上无数优秀的实例,都是因为采用了对称的组合形式而获得完整统一的。
中国古代的宫殿、佛寺、陵墓等建筑,几乎都是通过对称布局把众多的建筑组合成为统一的建筑群。
在西方,特别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后期,建筑师几乎都倾向于利用均衡对称的构图手法谋求整体的统一(图9)。
不对称均衡由于构图受到严格的制约,对称形式往往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复杂的功能要求。
现代建筑师常采用不对称均衡构图。
这种形式构图,因为没有严格的约束,适应性强,显得生动活泼。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这种形式构图应用已很普遍(图10)。
建筑形式美法则动态均衡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形式通常是在静止条件下保持均衡的,故称静态均衡。
而旋转的陀螺,展翅的飞鸟,奔跑的走兽,所保持的均衡,则属于动态均衡。
现代建筑理论强调时间和空间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对人的感觉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促使建筑师去探索新的均衡形式??动态均衡。
例如把建筑设计成飞鸟的外形(图11)、螺旋体形,或采用具有运动感的曲线等,将动态均衡形式引进建筑构图领域。
建筑形式美法则稳定同均衡相联系的是稳定。
如果说均衡着重处理建筑构图中各要素左右或前后之间的轻重关系的话,那么稳定则着重考虑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
西方古典建筑几乎总是把下大上小、下重上轻、下实上虚奉为求得稳定的金科玉律。
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师则不受这些约束,创造出许多同上述原则相对立的新的建筑形式(图12)。
建筑形式美法则韵律和节奏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或现象,往往由于有秩序地变化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而激起人们的美感,这种美通常称为韵律美。
例如投石入水,激起一圈圈的波纹,就是一种富有韵律的现象。
蜘蛛结的网,某些动物(包括昆虫)身上的斑纹,树叶的脉络也是富有韵律的图案。
有意识地模仿自然现象,可以创造出富有建筑形式美法则韵律变化和节奏感的图案,韵律美在建筑构图中的应用极为普遍。
古今中外的建筑,不论是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乃至细部装饰,几乎处处都有应用韵律美造成节奏感(图13)。
无怪有人把建筑比喻作“凝固的音乐”。
表现在建筑中的韵律可分为下述四种。
连续韵律以一种或几种组合要素连续安排,各要素之间保持恒定的距离,可以连续地延长等,是这种韵律的主要特征。
建筑装饰中的带形图案,墙面的开窗处理,均可运用这种韵律获得连续性和节奏感(图14)。
渐变韵律重复出现的组合要素在某一方面有规律地逐渐变化,例如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变密或变疏,变浓或变淡等,便形成渐变的韵律。
古代密檐式砖塔由下而上逐渐收分,许多构件往往具有渐变韵律的特点。
起伏韵律渐变韵律如果按照一定的规律使之变化如波浪之起伏,称为起伏韵律(图15)。
交错韵律两种以上的组合要素互相交织穿插,一隐一显,便形成交错韵律。
简单的交错韵律由两种组合要素作纵横两向的交织、穿插构成;复杂的交错韵律则由三个或更多要素作多向交织、穿插构成。
现代空间网架结构的构件往往具有复杂的交错韵律(图16)。
建筑形式美法则比例和尺度谐调的比例可以引起人们的美感。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原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摄着宇宙中心的一切现象。
这个学派运用这种观点研究美学问题:在音乐、建筑、雕刻和造型艺术中,探求什么样的数量比例关系能产生美的效果。
著名的“黄金分割”就是这个学派提出来的。
在建筑中,无论是组合要素本身,各组合要素之间以及某一组合要素与整体之间,无不保持着某种确定的数的制约关系。
这种制约关系中的任何一处,如果越出和谐所允许的限度,就会导致整体比例失调。
至于什么样的比例关系能产生和谐并给人以美感,则众说纷纭。
模数比例一种看法是,只有简单而合乎模数的比例关系才易于辨认,因而是和谐和美的。
从这种基本观点出发,认定象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等具有确定数量制约关系的几何形状可以当作判别比例关系的标准和尺度。
至于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可以有不同的比,就存在一个什么是最佳比的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长宽比为 1:1.618的长方形最为理想。
这就是模数比例中的黄金分割原理(图17)。
建筑形式美法则相同比率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若干毗邻的矩形,如果它们的对角线互建筑形式美法则相平行或垂直,就是说它们都是具有相同比率的相似形,一般可以产生和谐的关系。
同这种情况相似的还有1:匇,1:呑,1:厾的长方形。
由于它们能够划分成为2个,3个,5个与原素比率相同的长方形,因而它们之间也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上述几种矩形中,1:厾的矩形最受推重,因为通过对古希腊神庙的分析,发现许多部分都符合这种比率关系(图18)。
建筑形式美法则模度体系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把比例和尺度结合起来研究,提出“模度体系”。
从人体的三个基本尺寸(人体高度1.83米,手上举指尖距地2.26米,肚脐至地1.13米)出发,按照黄金分割引出两个数列:“红尺”和“蓝尺”,用这两个数列组合成矩形网格,由于网格之间保持着特定的比例关系,因而能给人以和谐感(图19)。
建筑形式美法则理性的比例还有人认为良好的比例关系不能单纯按抽象的几何关系来确定。
他们强调功能要求、结构、材料以及民族文化传统都会对构成良好的比例发生影响。
良好的比例不单是直觉的产物,并且还应当符合理性的。
尺度同比例相联系的是尺度。
比例主要表现为整体或部分之间长短、高低、宽窄等关系,是相对的,一般不涉及具体尺寸。
尺度则涉及具体尺寸。
不过,尺度一般不是指真实的尺寸和大小,而是给人们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同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虽然按理两者应当是一致的,然而在实践中却可能出现不一致。
如果两者一致,意味着建筑形象正确反映建筑物的真实大小。
如果不一致,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而不见其大??实际很大,但给人印象并不如真实的大;二是小而不见其小??本身不大,却显得大。
两者都叫作失掉了应有的尺度感。
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也难免在尺度上处理失误。
问题在于人们很难准确地判断建筑物体量的真实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