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公开课教案_1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圆锥的认识 北京版
圆锥的认识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北京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中的“圆锥的认识”,它是在认识学习了圆柱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圆锥体与圆柱的关系类似于长方形与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关系,但并不容易观察。
认识圆锥,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
因此教材把它安排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教材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在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沟通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联系,掌握圆锥的高及侧面展开图(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制作圆锥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实践操作中提升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制作圆锥的过程,逐步认识圆锥特征,建立圆锥空间表象。
教学难点:沟通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联系,掌握圆锥的高和侧面展开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实物、各种形状的纸片、剪刀、胶棒、筷子等。
教学过程:一、在对比观察中,初步认识圆锥各部分名称。
1、沙漏引入,激发兴趣,初步认识圆锥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沙漏)师:它用来干什么的呢?(计时间)师:没错,沙漏是根据沙子漏完的时间来计时用的,沙漏中的沙子看上去近似什么形状?你知道吗?(圆锥)师:看来同学们课前对圆锥就有了一些认识,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2、出示多种实物,辨析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观察屏幕中的这些物体,哪些可以看成是圆锥形状的?师:我们将圆锥形状的物体隐去实物,留下几何图形,再来观察这些圆锥,它们有什么特征呢?预设:①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顶点②圆锥有一个面是圆③圆锥的侧面是曲面④圆锥有高有矮板书:1个顶点1个底面:圆形1个侧面:曲面高师:我们分别从上、下、侧面观察圆锥,能看到什么形状呢?(圆和圆心、圆形、等腰三角形)二、通过制作圆锥的活动,沟通二维平面图形与三维圆锥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精品】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圆锥的认识 ︳北京版(2014秋)
圆锥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它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通过观察圆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从实物抽象到几何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圆锥形的实物,圆锥模型,木板,多媒体课件,米(或沙子),三角板,长方形,半圆形硬纸片。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出示圆锥形物体,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二、新课1.学生爱上圆锥师:我们来学习有关圆锥的知识。
在生和生产中哪些的地方应用了圆锥或哪些的地方有圆锥?学生举例?生:火箭头、蒙古包上半分、铅笔、吊线锤……师:请注意观察哪些地方应用了圆锥有什么好处?教师出示课件启发生:减少阻力、稳定、东西容易往下滑动、美观如果你是工程师、设计师、科学家,你怎样利用圆锥来进行发明创造?今天,请同学们4人一组,组成一个研究团队,把自己的设想与小组成员交流。
然后确定下来。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课件演示测量过程,教师叙述:①把圆锥的底面放平;②用一块木板水平的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同桌相互配合,动手测量手中圆锥的高。
教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有其它的方法吗?教师:如果是圆锥形的沙堆和粮堆,又怎样测量它的高呢?(学生合作实验,并相互交流)4、做一个圆锥请把同学们的发明创造制作出来。
请注意用上圆锥5、旋转三角形后得到一个圆锥三、巩固练习1、下面哪些是圆锥。
2、指出下面圆锥体各部分的名称。
3判断题①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 )②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也是长方形。
( )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叫做圆锥的高。
( )④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
( )4、指出下面零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四、总结五、板书:圆锥的特征底面1个圆形侧面曲面(展开:扇形)高1条顶点到圆心的距离。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
2、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同学们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采取小组合作、质疑问难、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同学们观察、猜测、分析、比较、综合的学习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让问题来源于生活为了创设生活化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我先让学生看电脑显示,(在海边堆沙堆的画面),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沙堆都是近似圆锥形的,接着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他们想知道的知识,有的的同学想知道圆锥的特点,还有的多学生都想知道沙堆的体积有多大,从而确定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圆锥的认识和体积。
这样一来教学问题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习现场从生活实际巧妙地引进课堂。
这一环节的处理,使问题来源于孩子们,来源于生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体是圆锥体的?通过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圆锥体的图片,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学生对圆锥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制作圆锥体,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纸做的扇子、铅笔、转笔刀、直角三角形等材料,让学生在制作的的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了圆锥,从而概括出圆锥的特征。
同时用课件演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并通过指一指实物圆锥的高,从而明确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才是高。
同时置疑,从实物中我们无法看出圆锥的高,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它的高呢?我将先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测量方法,并根据汇报出示课件,然后再实际测量自己制作好的圆锥的高。
在这一过程中,我充当了一名引导者,提示着研究方向,我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作品。
圆锥的认识教案(完整)
圆锥的认识教案(完整)第一章:圆锥的基本概念1.1 圆锥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顶点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直线(称为母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1.2 圆锥的组成解释圆锥由底面、侧面和顶点三部分组成。
强调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连接圆周上各点和顶点的曲面。
1.3 圆锥的性质介绍圆锥的底面半径、斜高、母线等基本几何特征。
解释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第二章:圆锥的底面和侧面2.1 圆锥底面的特征探讨圆锥底面的直径、半径、周长等性质。
引导学生理解底面的面积与圆锥体积的关系。
2.2 圆锥侧面的特征解释圆锥侧面的斜高、侧面积等概念。
引导学生了解侧面展开后形成扇形的弧长与底面周长的关系。
第三章: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3.1 圆锥体积的计算引导学生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 = (1/3)πr²h。
解释如何通过底面半径和斜高来计算圆锥体积。
3.2 圆锥表面积的计算介绍圆锥表面积的计算公式:A = πr²+ πrl。
解释如何通过底面半径和斜高来计算圆锥表面积。
第四章:圆锥的种类和应用4.1 圆锥的种类介绍等边圆锥、椭圆锥、双曲锥等不同种类的圆锥。
探讨各种圆锥的特性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2 圆锥的应用举例说明圆锥在工程、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圆锥在其他领域可能的用途。
第五章:圆锥的绘制和模型制作5.1 圆锥的绘制方法介绍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绘制不同种类的圆锥。
强调绘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准确测量和正确使用绘图工具。
5.2 圆锥模型制作指导学生制作圆锥模型,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使用刀具和加热设备时的安全操作。
第六章:圆锥的相似性质6.1 圆锥相似的定义解释相似圆锥的概念,即具有相同形状但不同大小的圆锥。
强调相似圆锥的底面半径和斜高成比例。
6.2 相似圆锥的性质探讨相似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关系。
引导学生了解相似圆锥的侧面积、斜高等几何特征的对应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学生会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看大屏幕,你能发现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吗?
预设:上面尖尖的下面是一个圆
师: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便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PPT)。
像这些物体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是圆锥体,简称为圆锥。
圆锥作为圆柱的好兄弟,它又有哪些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
(教师板书:圆锥的认识)
师:你还知道哪些圆锥的物体?
预设: 铅笔、沙子堆、帐篷
师:请欣赏以下几幅图,你能找出其中的圆锥吗?看谁是火眼金睛。
师:你能发现其中一个不一样的圆锥吗?
圆锥的特征不因它的位置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二、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也制作了几个圆锥,拿出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摸一摸,
有什么感受。
预设:尖尖的、滑滑的、平平的
教师讲解并指出圆锥的顶点(一个)、底面(圆形一个)、侧面(曲面一个)。
师:上课之前同学们已经把圆锥的侧面剪开,是一个什么图形?(扇形)
师:我们也把黑板上圆锥的特征补充完整。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教案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教案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3〜20页。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认识圆锥,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锥各部分名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索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圆锥,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锥各部分名称,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一、探索新知。
活动一:引入课题。
1、出示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帽子铅锤谷堆2、师: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都是圆锥体,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尖顶,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下图。
教师指出:上面这些图形都是圆锥。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锥,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活动二:认识圆锥。
(1)认识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先出示一个圆锥形教具,向学生介绍圆锥的底面、底面半径、底面直径、顶点等概念。
并让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分别指一指。
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圆锥的高。
师:(指着图说明)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圆锥形物体?(3)完成教材第16页的第一题(指出下面图中的圆锥)。
活动三: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1)猜想。
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2)实验。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如下操作实验。
把等底等高的实心圆锥和圆柱分别没入水槽中,看水槽里的水位各升高了多少,并分别记录下来。
(3)讨论。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①通过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如下两点:圆柱、圆锥没入水中后,水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它们的体积。
②圆柱没入水中后,水位上升的高度是圆锥没入水中后上升高度的3倍,这就说明: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教学设计王孟庄完小花艳芝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0~42页。
教学目标1、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2、尝试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3、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4、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锥的特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公示的推导。
教具学具: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型容器,一些沙子。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炫我两分钟主持学生指名叫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2.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3、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并说明利用哪个公式计算。
①底面积是7平方厘米,高 8厘米,体积 = ?②底面半径是 3分米,高10分米,体积 = ?③底面直径是 6分米,高10分米,体积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主持炫我两分钟,使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引入本节所学知识。
】二、创设情境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锥体。
圆锥体可以简称圆锥。
(教师出示图片)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是圆锥形状物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圆锥有哪些特点,怎样计算体积呢?(师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和体积)下面我们就共同来探索吧!【设计意图:在谈话、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求知欲望。
】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1、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2、尝试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3、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4、培养同学们动手操作与小组协作的能力。
三、主题研究主题一(课前)、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师:老师让大家课前结合教材认真观察圆锥形的物体或图片来完成以下两个问题,大家完成了吗?1、认识圆锥各部分都叫什么名称?(指名到台上说一说)2、圆锥有哪些特征?(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然后出示ppt共同汇报)圆锥由1个()面和1个()面2个面组成,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有()个顶点,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用字母()表示,只有()条高。
六年级下《圆锥的认识》数学公开课教案(和教学评析)教案
六年级下《圆锥的认识》数学公开课教案(和教学评析)教案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供的这套新课标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二册第49_50页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同学探索并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使同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思维能力目标:◆提高同学实践操作、观察比较、笼统概括和逻辑推断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使同学获得胜利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同学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探索圆锥体积方法和推导过程。
四、教具准备:不同型号的圆柱、圆锥实物和容器若干套;水、沙、米、橡皮泥;多媒体课件一套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故事情景渗透转化上课伊始,师:你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多媒体屏幕显示画面)2、圆锥实物揭示课题①教师出示一筒米,师:将这筒米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同学猜测后教师演示)②揭题:圆锥的体积③师:在这堂课上,你希望学到哪些知识呢?(生自主回答,确立学习目标)师:好,我们一起努力吧!(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直观引入直觉猜测①教师演示刨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
②引导同学观察,并考虑:你觉得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体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有什么联系?③教师鼓励同学大胆猜测。
2、实验探索发现规律(1)小组讨论填写资料单,有顺序地领取资料领料单圆柱体容器圆锥体容器实验资料1号2号3号1号2号3号水沙米(2)小组合作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实验方法发现结果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第三次实验结论:(3)汇报结果,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够描述圆锥的几何特性和定义。
②学生能够识别和应用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2.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操作来探索圆锥的性质。
②学生学会使用数学工具(尺、计算器)来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能够欣赏圆锥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②学生对解决几何问题持有积极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1、圆锥模型或实物(如交通锥、蛋糕模等)。
2、数学工具:尺子、计算器、几何画板软件。
3、作业纸、笔。
4、相关应用实例图片或视频。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①展示不同的圆锥实物或图片,提问学生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
②引导学生总结出圆锥的基本特征。
圆锥的底是一个园,侧面是一个曲面。
2. 讲解圆锥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①讨论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轴线等属性。
②展示圆锥的展开图,解释如何从平面图形得到立体的圆锥。
3.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15分钟)①用倒沙子的方法测量发现圆锥的体积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V圆锥 = 13V圆柱= 13Sh②通过实例计算练习这两个公式的应用。
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0分钟)①展示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冰淇淋锥、交通锥、帐篷等。
②让学生讨论这些物体为何采用圆锥形状。
5. 课堂练习与小结(10分钟)①完成几个有关圆锥体积的练习题。
②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6. 布置作业(5分钟)①给学生布置几个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计算现实生活中圆锥物体的体积或表面积。
②提醒学生下节课前完成,并准备分享解题过程。
四、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互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2. 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3. 通过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圆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反思与改进:在课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调整教案。
可能需要考虑课堂上学生的理解速度,以及是否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
教学
反思
1.引导学生思考: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有什么特征?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圆锥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圆锥பைடு நூலகம்认识。
(1)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个圆锥形的物体有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触摸圆锥形实物。教师结合实物讲解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特别强调:圆锥曲面上的线不是圆锥的高,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师边演示边叙述测量方法: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把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
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课件演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学生观察。
(反复演示其操作过程,使学生明确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4.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指导学生利用学具。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硬纸板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教材32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对学生及时辅导)
2.完成教材35页1题。
(指导学生自由观察,并说一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或圆锥组成的)
四、课堂总结。(5分钟)
六年级数学圆锥的认识教案
课题
圆锥的认识
编写教师
授课时间
总第课时
累计课时
教学
内容
圆锥的认识
三维
目标
1.认识圆锥,了解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锥的特征。2、经历自主探究圆锥基本特征的过程3、体验用数学思想探究问题的乐趣
新北京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圆锥,了解圆锥的基本特征,掌握圆柱与圆锥在特征方面的异同点。
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经历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猜测、游戏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
教学重点:认识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圆锥的侧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外形是圆锥以及外形像圆锥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突出需求教师:同学们,下面哪些物体上有圆锥?教师与学生一同进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标志物(圆锥)、高脚酒杯(圆锥)、斗笠(侧锥)、瓶装醋(四棱锥)、铅锤(圆锥)、盒装方便面(圆台)、漏斗(圆锥)、儿童饮品(四面体)、盒装饼干(三棱柱)。
教师:上面的图形都是圆锥。
(板书:圆锥的认识。
)教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图形的实物?(准备好圆锥形跳棋和圆锥形冰激凌包装,配合学生发言,出示如下实物。
)【设计意图】从生活引入丰富学生观察素材的、与圆锥有关的物体的种类和角度,配合学生举例进行课件演示,并补充一些不能展示实物的圆锥形物体图片,适当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探索交流,学习圆锥的特征1.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认识圆锥的特征。
教师:拿出学具,根据你以往的学习经验,试着说说圆锥都有哪些组成部分。
教师:看一看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形状?摸一摸圆锥的侧面有什么特点?师生一起总结圆锥的特点:尖顶,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教师:说一说盒装方便面(圆台)、瓶装醋(四棱锥)的外形为什么不是圆锥?2.示范画圆锥的透视图。
教师:首先画出底面(用椭圆表示),标出底面圆心,其次在过圆心的垂线上画出顶点,最后将顶点与底而连接(见下图,(板书:圆锥示意图。
)3.巧妙迁移,自学圆锥的高。
教师:观察下面的等高的一个圆柱与几个圆锥,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教师:先想一想什么叫圆柱的高,再议一议什么叫圆锥的高?教师小结: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5篇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方法:创设情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动口、动手又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自主学习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回顾强化课件演示: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
教师问:同学们这支铅笔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生:是圆柱体。
它的特征是: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有一个侧面是曲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
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课件:用转笔刀削铅笔,把削成的笔尖部分(圆锥体)垂直切下来。
问:这还是圆柱体吗?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呢?生:不是。
是圆锥体。
师揭示课题: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所学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板书课题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你也可以把课下收集的圆锥形物体拿出来给大家看。
生1:冰激凌外壳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2:有的帽子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3:漏斗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生4: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生可能提出:1、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
2、我想知道圆锥有几条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3、我想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4、我想知道圆锥的体积应怎样计算?5、我想知道圆锥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锥(一)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锥(一)圆锥的认识教学
设计
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
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圆柱体,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并
在实物或几何图形中指出。
3.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几何体——圆锥。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圆锥体吗?
2.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课件演示:圆锥的形成)
3.圆锥的认识(课件演示:圆锥体的认识)
三、展示圆锥
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侧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4.测量圆锥的高(课件演示:测量圆锥体的高1或2)(1)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2)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
5.圆锥侧面的展开图(继续演示课件:圆锥体的认识)想象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
四、随堂练习
1.说出圆锥的特征。
2.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3.指出下右边各图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
五、全课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六、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教案(完整)
圆锥的认识教案(完整)第一章:圆锥的基本概念1.1 圆锥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顶点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直线(称为母线)组成的几何体。
展示圆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圆锥的特点。
1.2 圆锥的名称讲解圆锥的名称由两部分组成:底面圆的名称和圆锥的名称。
举例说明,如一个底面为圆的圆锥称为“圆锥”,底面为正方形的圆锥称为“正方形锥”。
1.3 圆锥的顶点解释圆锥的顶点是母线与底面的交点。
引导学生通过触摸实物或模型,感受圆锥顶点的位置。
第二章:圆锥的底面2.1 底面的定义讲解底面是圆锥的一个圆形面,与顶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展示不同大小的圆锥底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2 底面的半径解释底面的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圆锥底面的直径,计算出半径的长度。
2.3 底面的周长和面积讲解底面的周长是圆的周长,与半径有关。
引导学生通过底面周长公式(C=2πr)计算底面的周长。
讲解底面的面积是圆的面积,与半径有关。
引导学生通过底面面积公式(A=πr²)计算底面的面积。
第三章:圆锥的高3.1 高的定义解释高是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展示不同高度的圆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2 高的测量讲解如何通过直尺和圆规测量圆锥的高。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不同圆锥的高。
3.3 高的性质讲解圆锥的高与底面半径和斜高(从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之间存在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几何证明或计算验证高的性质。
第四章:圆锥的体积4.1 体积的定义解释圆锥的体积是指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
展示不同大小的圆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体积差异。
4.2 体积的计算讲解圆锥的体积公式(V=1/3πr²h),其中r是底面半径,h是圆锥的高。
引导学生通过底面半径和高的测量数据,计算圆锥的体积。
4.3 体积的应用讲解圆锥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圆锥形容器的容量。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圆锥形容器的体积。
圆锥的认识教案(完整)
圆锥的认识教案(完整)第一章:圆锥的基本概念1.1 圆锥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圆锥是由一个圆面和一个顶点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点(称为顶点)组成的几何体。
1.2 圆锥的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圆锥的形状,了解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由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上各点的直线段组成的。
第二章:圆锥的性质2.1 圆锥的底面让学生掌握圆锥底面的性质,包括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等。
2.2 圆锥的高引导学生了解圆锥的高是指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并学习如何计算圆锥的高。
第三章:圆锥的面积和体积3.1 圆锥的面积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圆锥的面积,并掌握相关公式。
3.2 圆锥的体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并掌握相关公式。
第四章:圆锥的分类4.1 直圆锥和斜圆锥让学生了解直圆锥和斜圆锥的定义及其特点。
4.2 圆台引导学生了解圆台的定义及其特点,了解圆台与圆锥的关系。
第五章:圆锥的应用5.1 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圆锥形的沙堆、圆锥形的饮料杯等。
5.2 圆锥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圆锥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圆锥形的几何模型、圆锥形的测量工具等。
第六章:圆锥的绘制6.1 圆锥的画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绘制一个圆锥,包括确定底面圆的半径和高度。
6.2 圆锥的展开图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圆锥的展开图,理解圆锥的侧面展开后形成的扇形与圆锥的底面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圆锥的切割与组合7.1 圆锥的切割让学生了解如何沿高切割圆锥,并探讨切割后的图形特点。
7.2 圆锥的组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两个或多个圆锥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几何体,例如组合圆锥和圆柱。
第八章:圆锥的透视图8.1 圆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教授学生如何画出圆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理解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8.2 圆锥的俯视图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画出圆锥的俯视图,并理解俯视图与圆锥的实际形状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圆锥的母线和斜高9.1 圆锥的母线让学生掌握圆锥母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母线在圆锥几何中的作用。
(完整版)圆锥的认识教案(完整)
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的例1 和“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 题。
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形模型、一块平板,一把直尺, 主题图、flash 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一些常见的圆锥形的物体。
二、探求新知(一)、认识圆锥的特征1、引出新知(1)出示主题图(挂图)观察这些非物体的形状质疑:①天坛的屋顶是什么形状?②小丑的帽顶什么形状?③舞台上的光束形成什么形状?④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思考后回答(2)通过课件了解圆锥的形状课件展示:蓝色圆锥形积木,圆锥形沙堆。
(仔细观察他们的形状)移走实物剩下轮廓,抽象出圆锥形的几何图形。
(3)教师小结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形,简称圆锥。
(4)列举生活中的圆锥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物体?(锥形漏斗、锥形吊灯、铅笔笔尖)看来圆锥形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我们只有对它的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利用它。
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2、圆锥的基本特征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锥形,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课件展示:闪烁的两个点是圆锥的顶点和圆锥底面的圆心用字母0表示,闪烁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侧面的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想象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动态演示绕圆锥侧面转一周和圆锥侧面展开过程学生观察发现得到: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4、圆锥的高大家知道圆柱的高尚两底面之间的距离较圆柱的高。
那么,圆锥的高呢?它几条高?(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课件演示:底面直径和高的产生过程圆锥只有一条高,在圆锥的内部5、测量圆锥的高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精选13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教案(精选13篇)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认识》篇1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二、新课1、圆锥的认识(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2、小结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3、测量圆锥的高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
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的认识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1—32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建立圆锥的几何模型,能明确指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能准确测量圆锥的高,发挥动手操作的能力,逐步形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3、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图形和旋转实验,直观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
建立圆锥的几何模型,能明确指出圆锥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四、教学难点
能准确测量圆锥的高。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锥的认识》名师教学课件、圆锥的模型,尺子等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回忆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圆柱特征的?它的特征是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2)收集生活中圆锥形的物体,并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一些圆锥形的物体,谁来展示一下?
找1—2名学生展示。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大家欣赏。
我收集的与你们收集的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课件出示圆锥立体图)
这节我们一起来认识圆锥。
板书课题。
2.问题探究
(1)圆锥的特征
①迁移类比,引发思考
师:我们在认识圆柱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认识它的?
独立思考后,自由发言。
引导小结:从底面、侧面、高和侧面展开图。
师:现在认识圆锥,它与圆柱有没有相像的地方?你想从哪方面来认识它?
预设:底面、侧面、侧面展开、高等(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②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师:现在借助手中的圆锥实物来认识它?
同桌两人合作。
③汇报展示,归纳小结
预设1:圆锥的面
生汇报交流。
引导小结: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有一个顶点。
预设2:圆锥高的认识
师:高在哪里?谁愿意指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价。
师: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
学生评价判断。
师:那什么是圆锥的高呢?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引导小结: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师: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
小结: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
课件演示画高,标上字母h。
预设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师: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猜一猜,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应该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自由发言。
验证猜想:请一名学生上台,借助老师准备的教具把圆锥体侧面沿着顶点到圆周的一条线段剪开验证。
小结:圆锥体的侧面展开是扇形。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圆柱特征探求的过程,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迁移类推出从哪些方面探求圆锥的特征,在自主探求的过程中,一直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认识并归纳出圆锥的特征,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
考查目标1】(2)圆锥高的测量
师:圆锥的高看不见,怎样测量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三人一组,测量你手中的圆锥体的高,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再利用手中的工具,动手试试看。
汇报测量的步骤及测量结果。
(请2—3组同学上台演示)
师:其实,老师让你们测的黄色圆锥和绿色圆锥的高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太一致呢?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圆锥底面要放平、放在顶点上面的平板也要放平、尺子必须竖直、刻度处理等)
师:为什么上下的平板都要放平,尺子要竖直?
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在测量高的过程中,通过提出疑问,研究探索,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感知科学的探讨对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
(3)从旋转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圆锥
师: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圆柱)如果把一张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想一想,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学生猜想后,动手操作。
小结:把一张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转出来的形状是圆锥。
旋转轴所在的直角边就是圆锥的高,而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底面的半径,斜边就是顶点到底面周长上任意一点的连线。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从旋转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圆锥,为后面灵活运用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做准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3.巩固练习
(1)课本第32页的做一做。
(2)判断。
①圆锥有无数条高。
()
②圆锥的底面是一个椭圆。
()
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
④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
()
(3)下面图形以红色线为轴快速旋转后会形成什么图形?连一连。
4.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你还有什么疑问?
(三)课时作业
1.圆锥的横截面和纵切面各是什么形状?剪一剪,切一切。
答案:圆锥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形,并且越靠近顶点横截面越小,越靠近地面横截面越大。
圆锥的纵切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解析:通过圆锥横截面和纵切面的探究,深化学生对立体几何的认识。
【考查目标1】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长8厘米和6厘米。
①以长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圆锥的底面直径是多少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②以短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答案:
以长边为轴,长边即为圆锥的高,短边即为圆锥底面圆的半径。
所以此时圆锥的地面直径是6×2=12(厘米),圆锥的高即为8厘米。
以短边为轴,短边即为圆锥的高,长边即为圆锥底面圆的半径。
所以此时圆锥的底面积就是π×82=64π=200.96(平方厘米),圆锥的高即为6厘米。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练习题目,既考察了学生对圆锥的整体认知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圆锥的特征——底面圆和高的综合运用能力,符合学生对圆锥的整体认知,同时,此题看似基础却又需要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综合的运用为学生形成空间直观做了很好的铺垫。
【考查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