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学设计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原因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皮肤擦伤等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2.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介绍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现场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其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
3. 学会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进行现场处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损伤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和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育与健康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实物演示器材。
2. 学具:笔记本、运动损伤处理道具(如冰袋、绷带、碘伏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案例为背景,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的关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其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演示(10分钟):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现场演示处理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损伤类型,并提出处理方法。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原因2. 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做好热身活动使用适当的运动器材遵循运动规则加强运动技能训练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扭伤、拉伤: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骨折:固定、拨打急救电话擦伤:清洗、消毒、包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份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指南。
2. 答案: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指南:1. 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提高关节柔韧性。
2. 运动时遵循规则,避免危险动作。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现场急救原则与具体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现场急救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急救包、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安全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
(2)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3)现场急救原则与具体处理方法。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运动损伤情景,制定预防措施和急救处理方案。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3. 现场急救原则与具体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2)举例说明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2. 答案:(1)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组织损伤。
(2)预防措施:加强锻炼、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正确使用运动器材等;现场急救处理方法: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压迫、抬高),及时就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体育与健康》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措施;现场急救处理原则及方法;康复训练与恢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及预防原则,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
2. 学会识别和处理常见运动损伤,提高学生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现场急救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践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受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方法。
(3)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
3. 实践操作:(1)现场急救处理原则及方法。
(2)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常见运动损伤,讨论其识别与处理方法。
4. 例题讲解:以踝关节扭伤为例,讲解识别、处理及康复训练方法。
5. 随堂练习:(1)分组模拟急救处理场景,进行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及方法。
3. 常见运动损伤识别与处理。
4. 现场急救处理原则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3)谈谈你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认识。
答案:(1)运动损伤是指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组织损伤。
(2)如:①皮肤擦伤:清洁伤口,涂抹红药水;②肌肉拉伤:冷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③踝关节扭伤:冷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进行复位。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防备及处理教案运动损伤的防备及处理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章节,本次课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占紧要地位,侧重于让同学学会如何防备运动损伤,及显现后的正确处理,为“健康体育,安全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教的对象是六班级一班全体同学,他们的年龄为13—14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本身,该班男生多女生少,男同学特别喜爱体育,但身体素养不是很好,活泼好动、古怪心强是这个班同学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安全学问,深刻认得安全意识的作用2、技能目标:运用本身学习的《运动损伤的防备及处理》的学问,使本身在运动中,尽量避开不必要的损伤,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育同学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本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同学学好运动前的防备,运动中的保护本领,避开损伤难点:一旦运动损伤发生后,如何更好运用‘运动损伤处理学问,有效减轻苦痛。
五、教法和学法1、教法:本节课我将采纳多媒体教学,把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分成六点,认真的给同学讲解出来,然后再讲解如何避开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后讲解当运动损伤不可避开时,我们应当如何处理,把损害降到最低。
2、学法:在教法上,我贯彻的教学思想是把“学习的自动权还给同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同学积极思考、讨论,发挥想象,联系自身在运动中的情况,理论与实践结合。
六、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提问:同学们平常在体育磨练中受过伤吗?受伤的部位是那里?你又是怎样处理的?同学回答问题老师小结:我们在平常的`体育磨练中都可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损伤,一旦损伤发生都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麻烦,损伤虽然不能避开,但是我们能防备。
今日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几种常见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症状、处理与防备方法,让我们在今后的体育磨练中尽可能避开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精品教案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运动医学基础》教材第五章“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详细内容涉及:运动损伤的分类与原因、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与措施、预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
2. 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措施和预防策略。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运动过程中自我保护与紧急处理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措施及预防策略。
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何会发生运动损伤,如何预防与处理。
2. 新课导入:介绍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运动中遇到的损伤经历,讨论如何处理与预防。
4. 例题讲解:讲解运动损伤处理原则、措施及预防策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不同运动损伤,设计处理与预防方案。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提问,解答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2. 内容:运动损伤分类与原因常见运动损伤临床表现运动损伤处理原则与措施运动损伤预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表现。
(2)阐述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措施和预防策略。
2. 答案:(1)运动损伤分类、原因及常见运动损伤临床表现,详见教材第五章。
(2)运动损伤处理原则、措施和预防策略,详见教材第五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运动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了解更多的运动损伤处理与预防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互动环节的开展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完整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体育与健康》第十二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提高预防意识。
2. 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3. 学会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运动中灵活运用预防措施,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运动损伤处理手册、实物演示道具。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运动损伤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2. 基本概念: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3. 预防措施:介绍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如充分热身、合理运动、加强肌肉力量训练等。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运动中遇到的损伤经历,讨论如何预防类似情况发生。
5. 例题讲解: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等。
6.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案,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
2.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预防运动损伤,从你我做起(1)充分热身,提高身体适应性。
(2)合理运动,避免过度训练。
(3)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
(4)正确使用运动器材,避免不合适的运动环境。
(5)遵循运动规则,减少危险动作。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并简述其处理方法。
(1)肌肉拉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患处,抬高伤肢,必要时进行按摩。
(2)关节扭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患处,固定关节,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
(3)骨折:保持冷静,避免移动伤肢,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运动保健”部分的第三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措施;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康复训练与重返赛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分类、原因及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受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运动损伤问题,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新课内容:(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措施。
(3)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4)康复训练与重返赛场。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校医进行现场演示,如何处理急性运动损伤。
4. 例题讲解: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原因。
2. 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预防措施。
3. 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答案:预防措施包括充分热身、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遵循运动规则等;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为:保护受伤部位、冷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及时就医。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并说明其识别方法及处理措施。
答案:示例:踝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
识别方法:观察受伤部位的外观、询问受伤者感受等。
处理措施:根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冷敷、加压包扎、固定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教案(1)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六章第三节“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具备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损伤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
(2)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
(3)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膝关节扭伤为例,讲解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
2.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七、作业设计2. 答案:参照课堂讲解与讨论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运动损伤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更多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与答案的详细程度。
一、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1. 肌肉拉伤:立即冷敷,防止肿胀,24小时后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 骨折:保持伤处稳定,及时就医,切勿擅自移动伤肢。
3. 关节扭伤:采用RICE原则(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Elevation抬高伤肢)进行处理。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教案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保健学》第五章“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重点讲解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提高运动安全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处理方法及预防策略。
难点: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实际操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践操作材料(如绷带、冰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篮球比赛中,一名同学因抢篮板时落地不稳,导致膝关节扭伤。
2. 理论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
(2)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3)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3. 例题讲解:例题1:关节扭伤的处理方法。
例题2:肌肉拉伤的处理方法。
例题3:骨折的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演示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如绷带包扎、冰敷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运动损伤的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识别与处理方法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3. 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的处理方法。
请列举至少三种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
2. 答案:关节扭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就医。
肌肉拉伤:立即停止运动,冷敷、休息、抬高受伤部位,必要时就医。
骨折:保持冷静,避免移动受伤部位,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误区,需加强个别辅导。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2.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3.让学生学会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情景:篮球比赛中,一名同学因摔倒导致手腕骨折。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
3. 举例讲解: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5.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如擦伤、扭伤、拉伤等。
6. 演示与实操:教师演示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学生进行实操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2.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份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指南。
2. 答案:(1)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2)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3)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操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运动项目的损伤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加强家校合作,提醒家长关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实操环节:学生在实操环节中对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优质教案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八章“运动损伤的防治”,内容包括:1. 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症状;3. 运动损伤的现场处理方法;4.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2. 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症状识别和现场处理方法;3. 培养学生具备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提高运动安全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症状及现场处理方法。
难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其在实际运动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2. 学具:笔记本、笔、运动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安全的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知识讲解:a.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常见原因;b. 常见运动损伤的症状识别和现场处理方法;c.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自己参加的运动项目,分析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4. 例题讲解:讲解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 随堂练习:学生相互扮演伤者和急救员,模拟现场处理运动损伤;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常见原因;2. 常见运动损伤的症状识别、现场处理方法;3.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自己参加的运动项目,列出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2.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运动损伤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指导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2. 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 使学生学会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概念与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概念、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
2. 演示法:展示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模拟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运动损伤在日常运动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分类、原因及预防措施。
3. 演示与讲解:展示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讲解处理原则及急救方法。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练习,模拟运动损伤的处理过程。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模拟练习中的运动损伤处理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测试,评估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教材。
2. 演示材料:图片、视频等演示材料,用于展示运动损伤案例及处理方法。
3. 练习器材:模拟运动损伤的道具,如护具、急救包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2课时。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讲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分类、原因及预防措施;第二课时讲解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及实践练习。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医生或教练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加运动损伤防范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学设计—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身体健康方面的内容,其具体要求是:了解运动损伤及预防和处理;了解运动损伤对运动者的影响;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整理、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以及防治运动损伤的方法;通过学习熟悉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手段,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2)技能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知道体育锻炼的方法,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并能够力所能及的指导帮助身边的人进行预防运动损伤的处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一)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把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预防的方法等书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生活技能。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我们的体育课根据上课的场所不同有哪几种?学生:室内、室外。
老师:今天我们将在教室里进行室内的教学。
你在平时的运动中受过伤吗?学生:我摔伤过腿,我擦破过胳膊。
老师:看来很多同学在运动中有过受伤的经历。
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活动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是为了让我们抵抗力增强,但是如果在运动中受伤了,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发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多的不便,所以我们要避免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让我们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导出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三)概述体育运动中,不管任何原因造成的损伤都称为运动损伤(四)运动损伤的原因1.年龄小、骨骼发育未成熟2.技术能力差3.身体状况不良4.心理素质差5.自然环境影响6.人工环境影响四、常见的运动损伤1.网球肘多发生在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投掷等项目中。
打球时由于用力过猛,球的冲击力作用于腕伸肌或被动牵扯造成的。
肘关节外侧剧烈疼痛,并放射,尤其在前旋前臂是加剧。
2.踝关节扭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5篇《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理》教案(一)在运动中看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运动中受伤的经过。
学生:举手回答。
2.教师小结,导出本课学习内容。
(-)运动损伤发展的原因14分钟1 .活动目的:明确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认识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唤起对运动损伤预防的思考。
2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老师小结。
3 •具体步骤:(1)学生自学教材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内容。
(2)教师给出讨论题目:结合体育锻炼和自主学习,你认为哪些因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怎样做才能预防运动损伤?(3)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选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4)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补充)。
(6)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
4 .教师小结:大家知道,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人体魄强健、体型健美,还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体育学习 提高部分锻炼中,可能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场地不平整、器械失修,或因疲劳和其他原因引发运动伤害事故。
一旦发生损伤,既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学习和生活。
因此,在体育锻炼中要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预防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和锻炼身体。
(-)预防运动损伤的要求13分钟1活动目的:掌握运动前预防措施,明确运动前应做哪些准备,知道运动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5.活动形式: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6•具体步骤:(1)教师给出讨论题目:为了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前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在运动过程中预防运动损伤有哪些基本要求。
(2)提出讨论要求,各组推荐讨论主持人和记录员。
(3)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学生讨论信息。
(4)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汇报人,代表本小组讨论结果(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做相应的补充)。
(5)在学业讨论、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补充、归纳和讲解。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2. 让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3. 让学生学会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运动损伤的定义和分类2. 运动损伤的原因3.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4.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5. 运动损伤的康复与恢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和康复训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 演示法:展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训练和处理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 演示与实践:展示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损伤经历,讨论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5.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加深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作业的完成质量。
七、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材、PPT、演示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场地与器材:准备适合进行运动损伤预防训练和处理练习的场地与器材。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来讲解他们的运动损伤经历和预防处理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运动医疗中心,了解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反馈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知识,整理重点内容。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运动医学》教材第四章“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方法,以及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现场急救处理能力,能够在遇到运动损伤时迅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康复的重要性,掌握简单的康复训练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方法,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教学重点: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包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运动损伤急救手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运动损伤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关注,从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a. 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b.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c. 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方法。
d. 损伤后的康复训练。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常见运动损伤,讨论其成因和预防措施。
b. 教师演示现场急救处理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c. 学生互相练习康复训练方法。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a. 讲解一道关于运动损伤成因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b. 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2. 内容:a. 运动损伤定义、分类、成因b. 常见运动损伤预防措施c. 现场急救处理方法d. 损伤后康复训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并说明其成因和预防措施。
b.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十二章“运动安全与损伤预防”部分,具体包括:第一节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详细内容涉及运动损伤的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预防措施以及基本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损伤的分类,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和预防方法。
2.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损伤成因的理解、预防措施的落实、损伤处理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分类、预防原则、常见损伤的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运动损伤处理模型、急救包。
学具:笔记本、运动损伤预防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运动损伤的图片和实例,引发学生对运动安全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运动损伤的分类、成因、预防原则及常见损伤的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分类2. 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预防3. 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自己或身边同学在运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损伤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运动损伤成因的理解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运动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指导。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体育与健康》第十二章“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3. 让学生学会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在遇到运动损伤时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难点:对不同类型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及在实际运动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模型、急救箱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运动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案例,引起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
(2)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
(3)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4)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参与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4. 例题讲解:讲解实际运动损伤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设计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2. 内容:(1)运动损伤的定义与分类(2)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3)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4)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2)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3)结合实际运动,设计一份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方案。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运动损伤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仍有待提高,需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或运动队,了解更多专业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教案:《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相关章节。
2. 详细内容:介绍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及原因。
2. 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运动损伤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分享运动损伤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严重性。
2. 知识讲解:介绍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运动损伤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并解决实际运动损伤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运动损伤类型2. 运动损伤原因3. 预防措施4. 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运动损伤,并说明预防措施。
2. 答案:常见运动损伤:扭伤、拉伤、骨折等。
预防措施:充分热身、注意运动姿势、佩戴护具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运动损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对运动损伤类型的理解和记忆,原因的分析能力,以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介绍运动损伤类型时,需要详细讲解各种损伤的特点和表现,以便学生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及时识别。
在分析运动损伤原因时,要引导学生了解内在和外在因素对运动损伤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观念。
在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的讲解中,要注重实际操作的演示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对运动损伤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在实际运动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教学设计
运动损伤(de)预防和处理一、教材分析新课程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本课运动损伤(de)预防和处理正是把学生(de)“健康”放在首位,面对水平四(de)学生,掌握和运用本教材(de)思想和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使我们(de)体育运动更有声有色.对于终身体育意识(de)培养都起到了不可低估(de)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发生(de)原因,知道只有掌握安全(de)锻炼方法才能预防运动损伤.2、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运动损伤(de)简易处理方法.(二)、重难点;重点:运动损伤(de)预防难点:常见(de)运动损伤(de)处理方法(三)、教法与学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调查问卷、合作学习二、选用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积极提倡(de)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de)精神,结合安全教育工作在我校广泛开展,我将运动损伤(de)预防和处理项目选作现阶段(de)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旨在通过对该项目(de)学习,激发学生(de)安全意识和积极参与运动锻炼(de)热情,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精神.因而,我选择了运动损伤(de)预防和处理为本课主教材.三、重难点及突破:经过对运动损伤(de)预防和处理理解与分析,我认为本节课重点为:运动损伤(de)预防,培养学生(de)合作精神.难点:具备正确(de)常见(de)运动损伤(de)处理方法技能.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思想上,轻理论讲解教学,重实际操作.在教学方法上,轻讲解,重启发,并通过大量(de)练习和多层次(de)评价,来增强学生对操作技术动作(de)理解四、学情分析10-1班(de)学生活泼好动,好于模仿,乐于冒险,对体育活动兴趣浓厚,然而处于青春期(de)他们对安全运动(de)常识了解有限,而且中学生(de)骨骼正处于生长期,弹性较差,易于损伤.了解运动损伤(de)预防和处理方法对学生来说可谓终身受益.三、本课(de)设计思路及主要特点:根据“兴趣是最好(de)老师,好奇是学习(de)动力”及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de)巨大变化,利用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de)特点,采用情景模拟(de)教学方法“寓教育与活动之中,寓创新与教学之中”(de)总体设计思路,创设适合学生身理心理发展,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de)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反复练习(de)过程中将运动技能(de)学习与健康教育专题(de)学习结合起来.(一)、设计意图:着名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过“教学艺术(de)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要把学生(de)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而兴趣来自于学生(de)体验、好奇心和鼓励本课我们在教学(de)四个环节中都着重了学生(de)体验,让学生说自己身边(de)故事,结合自己(de)生活做自测问卷,通过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掌握知识和技能,时时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de)能量充分展示出来.(二)、教学程序:为了体现健康第一,学生主体(de)课改思想,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设计:1、故事导入,揭示课题通过讲述我们身边(de)“马大哈”导入,来揭示课题.这些马大哈全部来自于学生生活(de)周围,熟悉(de)人和熟悉(de)事,能很快地激起学生(de)学习兴趣,为下文(de)学习做了良好(de)铺垫.这一部分大约用时三至五分钟.2、自我测评,提高意识类似于调查问卷(de)自我测评,让学生在检测中对自己(de)安全意识有一个初步(de)了解,同时也对运动损伤有一个初步(de)了解,这一部分时间约为五至八分钟.3、合作学习,掌握知识老师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先自学了解运动损伤产生(de)原因,再根据原因进行讨论,找到有针对性(de)预防方法,分工合作做好摘录.四人合作小组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了解运动损伤产生(de)原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de)自主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de)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de)能力,同时学生合作学习(de)轻松氛围更好地解决了本课(de)重点.这一部分(de)时间约为五至八分钟.4、动手操作、掌握技能借助课件,通过老师介绍几种常见(de)运动损伤(de)处理方法,使学生对常见运动损伤(de)处理有一个初步了解.再通过同学间(de)操作演示学会几种常见运动损伤(de)处理,巩固所学知识.老师(de)介绍和演示给予学生初步(de)了解,学生间相互(de)操作演示给了学生实际经验(de)积累,而本课(de)难点也在学生动手操作(de)过程中突破了.这一部分(de)时间约为十分钟5、自主作业、巩固知识出示四道作业题,两人小组,选择其中之二完成.(1)、说出三种你认为最易造成运动损伤(de)原因.(2)、说出三种你认为最易造成运动损伤(de)原因.(3)、简单说一下肌肉痉挛(de)处理方法.(4)、说一说擦伤(de)简易处理方法这一部分时间约为五至八分钟6、小结小结课时内容. 这一部分时间约为三分钟(三)课程设计特点说明;在课(de)构思中,从教材(de)重难点入手,通过细致(de)分析,结合学生(de)身心特点,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了本节课(de)设计与安排.在课(de)讲述中,淡化教学进程,突出教学环节,通过"发现--练习--体验--交流"(de)环节,强调学生(de)能力培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de)快乐,成功(de)快乐,培养终身体育(de)习惯.在教学方法上,轻讲解、重启发,采用分层次教学(de)形式,让学生在不同难度(de)组别中练习,既增强了学生学习(de)兴趣和信心,又提高了学生掌握技术(de)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de)主观能动性,使学生(de)思想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de)实现.运动损伤(de)预防和处理(教学过程)运动损伤(de)预防和处理(教学反思)根据课堂反馈结果显示,大多数(de)学生都能够知道运动损伤产生(de)原因以及能够掌握一、两种简单损伤(de)处理方法.学生在掌握知识(de)过程中也表现出及高(de)兴趣,动手操作时非常(de)认真,从而为以后(de)技术课、运动等等做了良好(de)铺垫.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在故事导入中说出了很多(de)运动损伤(de)事例,这样就可能给学生带来副面(de)影响,所以在在这个时候我着重就强调运动(de)未知性,在运动前要做好充足(de)准备活动,以及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等,从而加强了安全教育;二、自我测评,首先先给学生对常见知识有了一定(de)了解,为下面掌握知识做了铺垫;三、合作学习,掌握知识.这种同学间合作(de)学习方式学生比较(de)喜欢,改变了以往只是老师讲学生听(de)方式,通过学生间(de)小组合作,在轻松(de)氛围中学得知识,同时解决了本课(de)重点.这是本课(de)一个亮点;四、动手操作、掌握技能.动手(de)过程就是知识学得(de)过程,利用课件中绷带、三角巾等对虚拟损伤部位进行处理.课件(de)操作演示给了学生实际经验(de)积累,从而也解决了本节课(de)难点.五、自主作业、巩固知识.学生有选择(de)进行练习,这种作业模式学生比较(de)轻松,而且给了学生很大(de)选择余地,是学生非常喜欢(de)作业形式,而且作业(de)质量也很高.在设计过程中,安排(de)内容偏多,所以学生活动展开(de)时间偏少了,这样好多学生可以在动手过程中自我发现(de)机会就少了.所以在以后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de)时间去自我探讨、发现.练习中一部分学生对掌握损伤(de)预防和处理理解不够,学生(de)动作完成质量不是很高;最后评定环节,对学生(de)奖励和点评也不足,没能更好(de)调动起师生共同参与(de)气氛.在今后计划教学内容时,我会增加学生学习方法(de)设计,让学生更多(de)了解知识.我要多花心思,让引导(de)方式更丰富,使引导(de)效果更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设计与说明
黄石有色一中体育组王军
一、设计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健康教育的学习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育运动与健康意识的结合,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学生乐于助人的合作精神。
在塑造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培养其健康的心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享受快乐体育、健康体育。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选用依据:新课程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本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正是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结合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面对高一的学生,掌握和运用本教材的思想和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使我们的体育运动更有声有色。
激发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的热情,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同时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另外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学生为高一年级,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针对这个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于模仿,乐于冒险,对体育活动兴趣浓厚,然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安全运动的常识了解有限,而且是正处于生长期,易于损伤。
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学生来说可谓终身受益。
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的知识,可以为其参加体育运动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促进“健康运动,快乐体育”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掌握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的基本
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几种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增强保护身体的意识和责任
感。
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五、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和方法
难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六、教学策略:
1、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多媒体信息教学、教师启发指导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懂得形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措施。
2、全课的组织结构以服务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3、全课教学方法及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句话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然后提问,“那么到现在你在体育运动中都受过哪些伤呢?”“是什么样的伤呢?”“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事后你知道如何避免类似的损伤再发生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引入本次课。
二、新授课:
1、运动损伤的定义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对运动损伤的伤害程度认识不足
2)组织纪律混乱或违反活动规定
3)体格与技能
4)身体状况不良
5)自然环境影响
6)心理素质差
3、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同学之间相互协作。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
1)擦伤:运动时皮肤受搓致伤。
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擦磨器械受伤,擦伤后皮肤出血。
处理方法:
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2)肌肉痉挛:抽筋,是肌肉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常见小腿腓肠肌,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大腿。
原因:1、大量的排汗
2、肌肉快速连续收缩
3、寒冷的刺激
预防:1、补充盐分
2、先做热身运动
3、衣服宽松、心情要放松。
才能使血液循环畅通,四肢肌肉协调良
好。
3)韧带拉伤:
易发生的部位:是踝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
治疗方法:主要是止痛和加快消肿,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
如何预防:支持保护带;减少冲撞;多做关节练习;不平整场地做好保护。
4)肌肉拉伤:
常见的几种拉伤:大腿拉伤、背阔肌拉伤等
原因:1、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量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
2、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有的伸展程度,引起拉伤。
预防:1、准备活动
2、量力而行
3、不用力过猛
4、注意练习场所的温度,拉伤后重新锻炼
5)踝关节扭伤:
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
多发与篮球、足球、跳远、跳高、赛跑、滑雪和溜冰等运动中。
原因:踝关节的准备活动未充分做好,跑跳时用力过猛,落地的姿势不当,地面不平等。
治疗方法:停止锻炼,高抬伤肢,24小时候需热敷。
进行按摩或治疗,恢复性练习。
预防: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平时应注意生产生活安全,尤其活动前应做准备运动
6)骨折:
表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能丧失、出现畸形等。
治疗:停止活动,进行急救。
固定包扎,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的碰撞,注意运动中的保护。
5、归纳总结:
体育锻炼中要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损伤的恶性后果是残酷的,预防运动损伤更是重要,千万不可忽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八、教学场地器材:
多媒体教室及设备
九、预计教学效果: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