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4)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4)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4)时间
住院第4-6天
(普通病房第1-3天)
住院第7-9天
(普通病房第2-5天)
住院第8-14天
(出院日)






□ 上级医师查房: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评估
□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完成“转科记录”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血运重建术(PCI或CABG)患者术后治疗
□ 预防手术并发症
□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预防并发症
□ 再次血运重建治疗评估,包括PCI、CABG
□完成择期PCI
□ 心功能再评价
□ 治疗效果、预后和出院评估
□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 康复和宣教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 通知出院处
□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 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
□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 二级预防的方案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床旁活动
□ 低盐低脂普食
□ 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或ARB治疗(酌情)□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路径应用研究(最全版)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路径应用研究(最全版)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路径应用研究(最全版)关键词:临床路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92例符合条件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将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药物占总收入比例、6个月再入院率、病人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按照临床路径的病人住院天数由11.82d±2.36d下降至8.57d±3.22d,平均住院费用由5165.97元±232.57元下降至3015.41元±374.11元,药物占总收入比例由63.52±4.2%降至52.34±3.7%,6个月再入院率由6.52%降至2.17 %,病人满意度由91.3%上升至97.8%,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由39分±3.20分增加至57.3分±2.70分。

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实施临床路径,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和药物占总收入比例,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水平、重塑医院的外部形象。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医生、护士以及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多专业小组,对特定疾病诊断或手术,制定顺序和时间做出最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减少资源浪费和延迟康复,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服务[1]。

自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由国外引进临床路径以来,已在许多城市的三级甲医院试点使用。

特别是变异性较小的外科、妇产科应用较多,在变异性较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诊治中医疗、护理、医技精诚合作实施临床路径难度较大,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路径已得到了验证。

在我国尚未见文献报道。

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科医护人员将临床路径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治疗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应用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6年6月~2008年6月入住我科的92例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1997年缺血性心脏命名和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3例,女性39例。

(整理)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年版).

(整理)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年版).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不稳定心绞痛

不稳定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一、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ICD10:I20.001)(二)诊断依据:根据《冠心病》(陈在嘉、高润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患者表现为急性胸痛但不伴有持续性心电图ST段抬高,而是伴有持续或一过性ST段压低或T波倒置、低平或假性T波正常化,或者当时没有表现出心电图改变。

以下均为不稳定心绞痛的表现:(1)初发劳力型心绞痛:劳力心绞痛病程1个月内;(2)自发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发生心绞痛;(3)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稳定劳力心绞痛在1月内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且程度加重;(4)卧位型心绞痛:静息平卧时发作心绞痛;(5)混合型(劳力+自发型)心绞痛;(6)梗死后心绞痛;2.尽早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判断危险分层:高危因素包括以下任何一个:顽固性或反复心绞痛发作,有动态心电图ST-T改变,TNT、TNI或CK-MB水平升高,心力衰竭,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合并糖尿病,既往冠心病病史(心肌梗死,6个月内的PCI,CABG术)。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冠心病》(陈在嘉、高润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2.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必须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决定血运重建治疗方法,PCI或CABG;(1)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症状发作24小时以内):建议对顽固性或反复心绞痛发作,有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心力衰竭,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

对于高危患者应尽早行PCI或CABG治疗(症状发作72小时以内)。

对于发展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按相关治疗流程处理;(2)对于非高危患者,可根据病情进行无创性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择期冠脉造影,并依据病情、无创检查结果和冠脉造影结果决定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或血运重建);3.一般保守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包括无反复发作胸痛,无心力衰竭表现,心电图无异常或6-12小时复查无动态演变,就诊时和6-12小时后检查无TNT、TNI或CK-MB水平升高,在必须药物治疗基础上可进行保守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冠心病各种危险因素的对应措施和药物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编码;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090617

不稳定性心绞痛090617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一、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ICD10:I20.80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由运动或其它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5分,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2.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0.1mV ,胸痛缓解后ST段恢复;3.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MB,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不升高;4.劳力型心绞痛症状稳定在1个月以上。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2.药物治疗;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4.介入治疗;5.冠脉搭桥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805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疾病编码;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ECG;2. 血常规+血型;3. 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4. 尿常规+酮体,便常规+潜血;5. 肝肾功能、离子、血糖;6. 凝血功能;7. 血气分析;8. 血沉,抗链“O”抗体,C-反应蛋白;9.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10.胸片;11. 心脏超声评价心脏结构和心功能。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 脑钠肽;2. D-二聚体;3. 24小时动态心电图;4. TnT、TnI(七)选择用药: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抗凝药物;2. 受体阻滞剂、硝酸酯、钙拮抗剂(变异性心绞痛首选);3.ACEI/ARB类药物;4.他汀类调脂药;(八)手术时间为入院后2-4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手术方式: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3.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4.术中用药:抗血栓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5.住院术后第1天需检查项目:心电图、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血常规、尿常规。

冠脉介入临床路径

冠脉介入临床路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胸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一、胸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应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TCD 编码:BNX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制订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ACC/AHA与ESC等相关指南。

2.证候诊断(1)寒凝血瘀证主症: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多因气候与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

舌脉:舌黯淡,苔薄白,脉沉紧或促。

(2)气滞血瘀证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加重,或兼有胸脘胀闷,矢气则舒。

舌脉:舌暗淡有瘀斑,苔薄或薄腻,脉细涩或细弦。

(3)气虚血瘀证主症: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愈甚,伴有倦怠乏力,头晕,声息低微,面色恍白,易汗出。

舌脉: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者结代。

(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主症:心胸隐痛或刺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或间有手足心热,或伴五心烦热,口干盗汗,颜面潮红。

舌脉: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数或结代。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胸痹心痛和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患者。

2.病情分级:NYHA分级1、2级。

3.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肌钙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尿酸、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糖;心电图;肺部CT;腹部B超、心脏超声、冠脉造影。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加强国际交流, 分享治疗经验
和技术
开展国际合作 研究,提高治
疗效果
引进国际先进 技术和设备, 提升治疗水平
参与国际学术 会议和培训, 提高医生专业
水平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缺点
手术风险: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 手术风险,如血管损伤、血栓形 成等
费用较高:介入治疗费用相对较 高,可能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术后并发症:介入治疗后可能会 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律失常、 血管再狭窄等
技术要求高:介入治疗需要较高 的技术水平,对医生的技术要求 较高
适用范围和限制因素
添加标题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或器械直接输送 到病变部位,进行局部治疗。
添加标题
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球 囊扩张等。
介入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通过介 入治疗,减轻 或消除不稳定 性心绞痛的症 状,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意义:介入治 疗是一种微创 手术,可以减 少手术创伤, 降低手术风险, 提高手术成功
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观察:密 切观察患者生 命体征,如血
压、心率等
药物治疗:遵 医嘱使用抗凝、 抗血小板、降
脂等药物
饮食指导:低 盐、低脂、高 纤维饮食,避 免刺激性食物
运动康复:在 医生指导下进 行适当的运动, 如散步、慢跑 等,以促进血 液循环和心肺
功能恢复。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实 施效果
适用范围:适 用于不稳定性 心绞痛患者, 尤其是急性心
肌梗死患者
优点:可以快 速缓解症状, 降低死亡率和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 120.0/20.1/20.9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曰标准住院日7-14天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急诊科时间:年月日时分时间到达急诊科(0 —10分钟)到达急诊科(0—30分钟)主要诊疗活动□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描记“18导联”心电图,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明确诊断,立即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有禁忌除外)□开始常规治疗(参见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常规治疗)□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急会诊□迅速危险分层,评估尽早血运重建治疗或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定急诊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直接PCI和急诊CABG治疗方案□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尽快将患者转入CCU1续治疗,再次评估早期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及风险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吸氧临时医嘱:□描记“18导联”心电图,胸片□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建立静脉通道□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记24小时出入量□卧床□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吸氧□镇静止痛:吗啡(酌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主□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要护理工作“入院手续”等工作□静脉取血□特级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到达急诊科(0—60分钟)住院第1天(CCU对需要进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呼吸、药物反应等情况的高危患者:□观察穿刺点及周围情况;观察有无心电图变化;检查有无□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措施血色素下降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主□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监护强度和治疗效果评估,要□行“急诊介入”治疗制订下一步诊疗方案诊疗□术前服用足量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活林及氯吡咯雷)□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动□术前水化(肾功能不全者)□预防手术并发症□维持合适的血压、心率、心功能和重要□预防感染(必要时)脏器功能,能承受急诊造影及血运重建□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再次危险分层,评价□完成常规术前医嘱(预防性抗菌素)手术必要性及风险,对于中、高危患者应在入院后12-48 小时内完成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长期医嘱:□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吸氧□病危通知□卧床或床旁活动□流食或半流食□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保持大便通畅□ 3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ACEI (如无禁忌症:低血压、肺淤血或 LVEFC0.40、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在 24小时内口服。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剂量 4 4 20 46 20 250 250 250
剂量单 给药途径和 位 方法 支 瓶 ml ml mg ml ml ml 静脉推注 静脉推注 输液接瓶 膀胱冲洗 输液接瓶
频次 q.d. q.d. q.d. q.d. q.d. q.d. q.d. q.d.
备注说明 备用 备用 备用
76%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 第2天 0.9%氯化钠注射液 (手术 临时医嘱 硝酸甘油注射液 日) 0.9%氯化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Ⅰ级护理 吸氧 R 长期医嘱 测血氧饱和度 记24h出入量 保持大便通畅 β 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比索洛 尔(博苏)、卡维地洛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欣 康) 他汀类: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阿乐)、辛伐他汀、瑞舒 伐他汀(可定)、氟伐他汀(来适可)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泰嘉) 第3天 (术后 长期医嘱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齐征) 第1天) 或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法安明) 肝素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凯斯) 0.9氯化钠溶液(外用盐水)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 长期医嘱 ACE I类:培哚普利(雅施达)、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蒙 诺)、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洛汀新) ARB类:厄贝沙坦片(安博维)、缬沙坦(代文)、坎地沙坦、 替米沙坦(美卡素) 一般专项护理 留置导尿(不含材料) 碘皮试 临时医嘱 微量血糖测定 冠脉造影术后+PCI术后护理 测BP,P 长期医嘱 注意穿刺处渗血情况 注意右手末稍血运情况 0.9%氯化钠注射液
q1h q1h
23.75 30 20 0.1 75 5000 5000 1.25万 100 2 5 45 4 0.15

临床路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17 4
有效治疗方法 , 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并 易于医务人员掌握 , 可
在 基 层 医院 开展 。 参 考文 献 【 高惠娟 , 婕 , 1 】 蔡 黄荷 凤 . 孕 患者输 卵管 炎症 的处理 以及 后续 治 不 疗[ . 用妇产 科杂 志 ,0 5 2 ( ) J实 】 2 0 , 18 .
临床 路 径 (l i p ̄w yC ) 按 照 某 一 疾 病 的 预计 住 院 ene a a ,e 是 i  ̄
天数 , 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将医疗护理行为进行程序化 、 规范 化管理, 以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 医疗 费用
的 目的【 。护理 工作 者不 仅 要 为患者 提 供全 方 位 的护 理服 务 , 1 1 还 口人 院评估病人 的一般情况 : 主诉及病史 、 过敏史、 压疮风险评估 、 跌倒坠床风 险评估 、 各种 管道 风险评估 、 冉理能 力评估 、 二便及睡眠评估、 心理状态评估。 要将 “ 尽早 康复 ” “ 可 能少 的 医疗 费用 ” 为 医疗 服务 的 目标 。 和 尽 作 ‘口一级 护理 , 观 察 , 病情 监测生 命体 征 。 20 年 我 国 内地新 医 改方 案 将优 化 服 务流 程 、规 范 诊 疗行 为 作 09 为公 立 医院改 革试 点 的主要 内容 , 生 部启 动 了临 床路 径管 理 工 卫 口入 院宣教 : 院制 度 、 视制 度 、 住 探 环境 、 主管 医生 、 主管护 士 、 房安全 。 病 作。2 1 年 6 01 月我科开始将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不稳定性 口人 院评估病人 的一般情况 : 主诉及病史 、 过敏史、 压疮风险评估 、 跌倒坠床风 心绞 痛患 者介 入治 疗 中 , 到 良好效 果 , 道 如下 。 收 现报 险评估 、 各种管道风险评估 、 自理能力评估 、 二便及睡眠评估 、 心理状态评估。 1 资料 与方 法 口一级护理 。 病情观察 , 监测生命体征 。 1 一般 资料 : 择 2 1 年 6 一 0 入住 我 科 符合 人径 标 准 : _ 1 选 01 月 1月 第 第 2 天 口一级护理 , 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 诊 断 为不 稳 定性 心 绞 痛行 冠 状 动脉 内介 入 治疗 者共 计 4 例 , 8 口完善各项检查 , 疾病知识 宜教 , 药物知识宣教。 男3 , 1例, 6例 女 2 年龄 3— 2岁 。 机分 成 实验 组 ( 08 随 临床路 径组 ) 口饮 食 指导 。 2 例 和 对照 组 ( 规护 理 组 )4例 , 4 常 2 两组 一 般 资 料 等 比较 差 异无 术前1 口 一级护理 , 天 病情观察 , 监测生命体征。 显著 意义 ( 0 5 , 可 比性 。 . )具有 0 口术前宣教 : 手术 目的、 方式 、 过程 、 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 1 方 法 . 2 口术 前 准备 : 左上 肢 留置 留置针 , 区备皮 , 时做 碘过 敏试验 , 术 必要 手术 1 .护 理方 法 : 组采 用 传 统 工作 模式 进 行 护理 , 由上 班人 .1 2 对照 即 日展 无需 禁食 , 不宜 过饱 。练 习床 上大 小便 。 但 员按照护理常规进行 , 对具体计划 、 时间、 步骤不做统一规定 。 口心 理 护理 , 消除 紧 张情绪 , 眠困难 者遵 嘱给 予镇 静剂 。 睡 实验组首先成立临床路径小组 ,成员 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组 手术 日 口一级护理。 病情观察 , 监测生命体征 。 注意心电图变化。 成 , 集资 料 、 估 、 析共 同制 定 临床 路 径 表 , 括 主要 诊疗 工 收 评 分 包 口术 前 : 继续 给予 心理 支持 , 更衣 , 导管室 交接 送病人 至导 管室 。 协助 与 作 、 点医嘱、 重 主要 护理 工 作 、 情 变 异记 录 4大 内容 , 患 者从 病 将 口桡动脉穿刺者抬高术肢 , 定时减压. 6 减压完毕 。 4 h — 根据情况更换 3 M敷料 , 平卧 人 院到出院所涉及和所需求 的护理 内容全部列出、 归类 , 借用表 6 ,4 下地活动。股动脉鞘管拔除后沙袋压迫 6 , 剪除绷带.4 h2 h h8 h 2h下地活动。 格打钩的方式, 设计了临床路径护理文本。对全科人员进行临床 口观察生命体征、 末梢血运、 足背动脉搏动及有无迷走神经反射、 手术部 路径知识培训, 要求严格按照路径设定 的时间、 内容进行工作, 由 位有 无 出血 、 血肿 、 尿潴 留等并发 症 的发生 。 指定的责任组长、 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实施 , 医疗文本 的医嘱安 按 口协助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 鼓励饮温水 10"0( . 00- 0 观察尿量 6>0m。 2 O1 h80 l 排 每 日的护理 工 作 , 现 医疗 与 护理 工 作 的 元 缝 隙对 接 , 士长 体 护 口观察 并询问病人 木后舒 适度 , 8 后无 特殊情况 协助患者取舒适 体位 , 好生活护理 。 h 做 随机检查评价、 督导, 以实现并达到预期 目的。制作表格如表 2 。 术后 1 天 口二 级护 理 。 1 .评价指标 : .2 2 观察 患者住院天数、 并发症 、 满意度作为效果评 口指导 、 协助患者 下地活 动, 并密切 观察生命体 征及穿刺部位有 无出血等。 价 指标 , 意度 采 用 自行设 计 的 问卷 调 查 表 , 满 在患 者 出 院时发 放 . 口 讲解药物治疗的目的、 用药指导。 住院费用因患者 自身血管病变不 同, 置入支架数量不同 , 选择进 口 了解患 者介 入体 会 , 与其他 病 友分 享 。 口、 国产支架不同, 存在显著差异 , 故不具可比性。 口冠心病预防知识教育 。 1. .3统计 学处 理 : 资 料 的 比较采 用 t 2 两组 检验 和 x 检 验 ,< . : P0 5 0 为 差异 有显 著性 意义 。 术后 2天 口 二 级 护 理 。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科治疗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科治疗临床路径与表单(2020年版)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科治疗临床路径(2020年版)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 or I20.1 or I20.802)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ICD-9-CM-3:88.55-88.57)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三、治疗方案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四、标准住院天数≤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0 or I20.1 or I20.802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编码。

2.除外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等疾病。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一)必需的检查项目:1.三大常规、尿酮体、大便潜血、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2.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B超、胸部CT (≥64排)。

3.寇脉造影检查。

(二)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1.脑钠肽、D-二聚体、血沉、C-反应蛋白或高敏C-反应蛋白;2.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3.心脏负荷试验、心肌缺血评估(低危、非急诊血运重建患者)。

七、用药选择1.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对拟行介入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

2.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等。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沈阳枫嘉中医院胸痹心痛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实施方案用于西医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III级或Ⅳ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的住院患者。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ICD-10:I20.0/20.1/20.9)。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病(TCD编码:BNX020)。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1995年)。

(2)西医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并参照2011年ACC/AHA指南建议。

(3)临床表现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 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胸痹心痛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临床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概述了心血管医院临床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细则。

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应用中,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计划、有预见的护理模式。

标签:临床路径;不稳定心绞痛;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疾病[1]。

目前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理是指在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冠脉内膜下发生出血、冠脉内斑块破裂、破损的地方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栓塞冠脉动脉远端小血管,导致急性或亚急性的心肌供血供氧减少,最终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

如果能恰当及时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患者就不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相关部门和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医疗护理程序,该程序为已确诊为某种疾病的一组病人制订的跨学科的、综合的、有顺序的、有预见性的一整套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它是以病人为中心,继整体护理之后出现的新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2]。

1 不稳定心绞痛护理临床路径细则值班护理人员和责任护理人员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详细内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合理护理,护士长随机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并持续改进,具体为,①入院0~7 d: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的状态,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电,给予吸氧,准确描记心电图,引导患者完成一些相关检查环节;在特殊情况时可给予镇静止痛,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并进行强化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为患者介绍住房环境、相关仪器设备和临床护理路径详细内容,掌握患者入院前的服药史、对疾病认知度及对手术的理解度,为其普及介入治疗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对急诊血运重建的重要性进行评价,仔细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准备工作;②手术当天:维持患者会阴部和口腔的清洁状态,告知患者放松心情,及时解大小便,准备进行手术;术后转入CCU 病房,给予重症监护,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电,注意心电图变化情况、穿刺点和其附近情况,告知患者饮水和卧床休息的重要意义,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③术后1~3 d:保证足够的卧床休息时间,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电,注意心电图变化情况、穿刺点和其附近情况,观察是否出现心肌损伤指标物上升和血色素降低现象,继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药物治疗,饮食保证低脂低盐状态,保证大小便通畅,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危险程度引导患者进行恢复期的康复训练;④术后4~6 d:转出CCU 病房,适当下床活动,继续保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药物治疗和低脂低盐饮食,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危险程度引导患者进行恢复期治疗、活动及二级预防教育;⑤术后7~9 d:引导患者进行室外或者室内活动,继续保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药物治疗和低脂低盐饮食,指导患者进行疾病恢复期的活动,继续术后二级预防教育、康复活动及相关康复治疗等;⑥出院指导: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状态,通过合理运动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调整生活方式,严格控制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告知患者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 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① 山东省新泰市第- A民医院 - 通讯作者 : 明菊 朱
山东
新泰
2 10 720
3 讨 论
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 ) <. 。 5
近几 年来 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模式也逐渐转变 , 人们 对护理工作 的要求提 高了,由功能制 护理 模式转 换成 以
综上 所述,对 于不 稳定 型心绞痛的患者,临床 护理 路径
心绞痛患者的l床资料 , 临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 例 , 予常规 护理措 施 , O 给 观察组 4 O例,给予 临床护理路径措 施。观察比 较两组患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住 院时间、费用 和满意度 。 结果 : 在对疾病知识 的掌握程 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比较差异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 ) 在住院时间和费用上 ,观察组 少于对 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C < . ) 结论 : PO 5; 0 P 0 5。 0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 痛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满意度 和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的程度 , 临床 E 在 值得广泛推广
1 一般资料 选 择本院 2 1-0 1 . 1 002 1 年收治的 8 0例不稳定型 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 4 0例和观察组 4 0例,两组患者均符合不
心绞痛的患者,年龄 3 ̄7 47 岁,男 4 例,女 3 例。采用随机分 间要普及心 绞痛相关知识教育,提 高患者对 此病的认知 ,出 8 2
1 方法 . 2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无时 间的限制进行治疗 疾病认知能力检测表进行评 估。疾病 知识 认知能力的测定 内 用的用 药注意事项 ,护理的意义 ,休息,活动,每 一项满分
是 5允 0分 是没有掌握 ,3 分是 基本掌握 ,5 分是 掌握 ,总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

林+P2Y12受体拮抗剂)
+P2Y1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酌情)
□抗凝药物:可用低分子肝素或普 □质子泵抑制剂(酌情),优先选
通肝素或磺达肝癸钠,对高出血风 择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
险患者可应用比伐芦定,血运重建 □伴随疾病的治疗药物
术后应停用。如有房颤,可考虑应 临时医嘱:
用凝血酶原抑制剂或者Xa因子抑制 □心电图
□完成病历、病程记录、上级医师
(阿司匹林及P2Y12受体拮抗剂) □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查房记录
□术前水化(肾功能不全者) □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 □继续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药物治
□维持合适的血压、心率、心律、 □预防手术并发症

心功能和重要脏器功能,能承受急 □预防感染(必要时)
□对于保守治疗患者,随时评价进
治疗
血运重建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常规
□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常规
□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或二级护理
□一级护理或二级护理
□一级护理或二级护理
□卧床
□吸氧(酌情)
□床旁活动
□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 □病危通知
□低盐低脂普通饮食
测等
□卧床或床旁活动
□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
□ 配合稳定患者由CCU转至普通病
意事项

住院第3~6天 (普通病房第1~3天)
住院第5~7天 (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共34页PPT资料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共34页PPT资料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 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 I20.0/20.1/20.9)
•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 36.06/36.07)
(二)诊断依据。
• 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 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 可恢复。
•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 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 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 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必须复 查的检查项目。
(七)选择用药。
• 1.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 拟行介入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GPIIb/IIIa 受体拮抗剂。
• 2.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等。 • 3.抗心肌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
抗剂等。 • (1)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24小时内常规口服。 • (2)硝酸酯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静脉滴注维持,病
情稳定后可改为硝酸酯类药物口服。 • (3)钙拮抗剂:对使用足量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缺血症状
或高血压者,如无禁忌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 4.镇静止痛药:硝酸甘油不能即刻缓解症状或出 现急性肺充血时,可静脉注射吗啡。
• 5.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心律失常时应用。
• 6.调脂药物: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
• (2)CABG:对于左主干病变、3支血管病 变或累及前降支的2支血管病变,且伴有左 室功能不全或糖尿病者首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保持大便通畅
□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如无禁忌症:低血压、肺淤血或LVEF≤、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在24小时内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
□ 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 康复和宣教
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 通知出院处
□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 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
□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
□ 二级预防的方案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床旁活动
□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完成“转科记录”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血运重建术(PCI或CABG)患者术后治疗
□ 预防手术并发症
□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预防并发症
□ 再次血运重建治疗评估,包括PCI、CABG
□ 完成择期PCI
□ 心功能再评价
□ 治疗效果、预后和出院评估
□ 出院带药(根据情况):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等
□ 定期复查
主要护理工作
□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 二级预防教育
□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 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再次危险分层,评价手术必要性及风险,对于中、高危患者应在入院后12-48小时内完成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卧床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记24小时出入量
□ 镇静止痛:吗啡(酌情)
□ 心电图
□ 动态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
□ 床旁胸片、
□ 床旁超声心动图
主要护理工作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特级护理
□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2天(CCU)
主要护理工作
□ 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工作
□ 静脉取血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特级护理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到达急诊科(0—60分钟)
住院第1天(CCU)
主要诊疗活动
对需要进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的高危患者:
□ 确定急诊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直接PCI和急诊CABG)治疗方案
□ 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尽快将患者转入CCU继续治疗,再次评估早期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及风险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 重症监护
□ 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临时医嘱: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胸片
□ 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 ACEI或ARB治疗(酌情)
□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心脏超声
□ 胸片
□ 肝肾功能、电解质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凝血功能
出院医嘱:
□ 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改善生活方式(戒烟)
□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主要护理工作
□ 配合急救和诊疗
□ 生活与心理护理
□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者恢复期的康复和锻炼
□ 配合稳定患者由CCU转至普通病房
□ 配合医疗工作
□ 生活与心理护理
□ 配合康复和二级预防宣教
□ 继续重症监护
□ 心电监测
□ 上级医师查房:评价心功能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和病程记录
□ 继续和调整药物治疗
□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转出CCU
□ 对于低危患者在观察期间未再发生心绞痛、心电图也无缺血改变,无左心衰竭的临床证据,留院观察家2-24小时其间未发现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可留院观察24-48小时后出院。
到达急诊科(0—30分钟)
主要诊疗活动
□ 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
□ 明确诊断,立即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有禁忌除外)
□ 开始常规治疗(参见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常规治疗)
□ 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急会诊
□ 迅速危险分层,评估尽早血运重建治疗或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4天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 到达急诊科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时间
到达急诊科(0—10分钟)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措施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 行“急诊介入”治疗
□ 术前服用足量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氯吡咯雷)
□ 术前水化(肾功能不全者)
□ 维持合适的血压、心率、心功能和重要脏器功能,能承受急诊造影及血运重建
□ 完成常规术前医嘱(预防性抗菌素)
□ 手术后将患者转入CCU或外科恢复室继续治疗
□ 血常规
□ 尿常规
□ 便常规+潜血
□ 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
□ 凝血功能
□ 感染性疾病筛查
□ 建立静脉通道
□ 其他特殊医嘱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记24小时出入量
□ 卧床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镇静止痛:吗啡(酌情)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 急诊血运重建治疗
临时医嘱:
□ 备皮
□ 造影剂皮试
□ 术前镇静
□ 预防性抗感染
□ 足量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斯匹林+氯吡格雷)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吸氧
□ 病危通知
□ 卧床或床旁活动
□ 流食或半流食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呼吸、药物反应等情况
□ 观察穿刺点及周围情况;观察有无心电图变化;检查有无血色素下降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 上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监护强度和治疗效果评估,制订下一步诊疗方案
□ 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
□ 预防手术并发症
□ 预防感染(必要时)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 心电图
□ 心肌损伤标志物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 卧床
□ 床旁活动
□ 低盐低脂普食
□ 保持大便通畅
□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或ARB治疗(酌情)
□ 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 低盐低脂普食
□ 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ACEI或ARB治疗(酌情)
□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
□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 钙拮抗剂(酌情)
长期医嘱:
□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室内或室外活动
□ 低盐低脂普食
□ 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 二级预防教育
□ 出院准备指导
□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
□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2]
□ 如果患者可以转出CCU:办理转出CCU事项
□ 如果患者不能转出CCU:记录原因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4-6天(普通病房第1-3天)
住院第7-9天(普通病房第2-5天)
住院第8-14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
□ 上级医师查房: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评估
住院第3天(CCU)
主要诊疗工作
□ 继续重症监护
□ 观察穿刺点及周围情况
□ 观察有无心电图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