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等

合集下载

药物代谢与药物作用

药物代谢与药物作用

药物代谢与药物作用,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药物代谢指的是药物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药物作用则是指药物在人体内发挥的疗效或影响。

药物代谢和药物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了解药物代谢和药物作用的原理,对于合理使用药物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内。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其承担了大部分药物的代谢任务。

药物在肝脏内被分解成为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会进一步被排泄出体外。

药物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活性,也可能没有活性。

对于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它们的作用可能会比原药物更强烈,或者更持久。

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代谢产物对于身体的影响。

药物代谢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药物自身的性质。

一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非常慢,可能需要花费数天的时间才能完全排泄清除。

这类药物容易在体内积累,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

一些药物则在体内代谢非常快,需要频繁地使用才能维持其疗效。

此外,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使用时间长短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速度。

对于病人的个体差异和不同情况下的药物代谢,临床医生应该适当调整药物的用量和用药方式,以保障疗效的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药物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有时候甚至还未被完全理解。

一般来说,药物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

直接作用是指药物直接与人体内的分子或组织发生作用。

这种作用方式通常会在药物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发生。

例子比如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止痛药则能够干扰神经传递的过程,从而减轻疼痛。

间接作用是指药物与人体内的代谢物或信号分子发生作用。

这种作用方式一般需要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化产生其代谢产物,然后才能发挥出效果。

例如,吗啡与其代谢产物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受体,从而发挥止痛作用。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药物的代谢密切相关。

药物代谢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例如,药物代谢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药物太快地被氧化和排泄,从而减弱了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药代动力学内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代动力学内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代动力学内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药代动力学内标在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而内标则是在药物分析中引入的外部标准物质,用于量化和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引入内标,可以消除样本处理和仪器分析过程中的误差,优化方法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内标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因此,正确选择和应用内标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药代动力学内标的概念、作用和选择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药代动力学内标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本文的目的。

引言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了解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将深入介绍药代动力学的概念,以及内标在药代动力学中的作用。

同时,将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内标,并对不同内标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正文部分致力于让读者了解内标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内标技术。

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内标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同时也会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以期引起读者对内标技术在药代动力学领域的更多关注和研究。

1.3 目的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内标的选择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内标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与选择,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通过对内标的选择原则和方法的探讨,我们也希望能够促进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正文2.1 药代动力学概念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经历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学科领域。

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指导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物剂量的调整。

药物代谢的四个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物代谢的四个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药物代谢的四个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药物代谢是指人体对药物进行利用和消除的过程,其中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代谢是药理学和临床药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它能够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

了解药物代谢的四个步骤对于合理用药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药物代谢的四个步骤,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述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章节组成和各个章节内容的概述。

整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药物代谢的四个步骤,并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引出药物代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概括性地介绍了药物代谢的四个步骤。

文章结构部分则列出了本文的大纲,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并展示了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

- 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药物代谢的四个步骤: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每个步骤将通过解释其定义、过程、相关机制和影响因素等内容来展开讨论,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 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四个步骤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强调药物代谢在药理学研究中的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同时提出对药物代谢研究的启示和思考,为读者留下深入思考的空间。

1.3 目的:药物代谢作为药物在体内经历的重要过程,对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毒性和药效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药物代谢的四个步骤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掌握药物代谢的关键环节,从而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剂量的调整和个体差异等问题。

同时,本文旨在强调药物代谢的重要性,促进人们对药物代谢研究的关注,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药物代谢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为临床药物应用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药物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生物药剂学概述

生物药剂学概述

生物药剂学概述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剂型因素(出小题,判断之类的)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生物因素(小题、填空):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6、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答: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1、生物膜的结构:三个模型细胞膜经典模型(lipid bilayer),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晶格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组成:①、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②、少量糖类③、蛋白质生物膜性质膜的流动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膜结构的半透性2、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吸收的过程。

细胞旁路通道转运:是指一些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间连接处的微孔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3、药物通过生物膜的几种转运机制及特点(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被动转运:是指药物的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

3.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的吸收
外用药物时由于皮肤角质层仅可使 脂溶性高的药物通过,皮脂腺的分泌 物覆盖在皮肤表面,可阻止水溶性物 质通过,所以完整皮肤的吸收能力差。 但脂溶性很高的药物可经皮肤吸收, 如硝酸甘油、敌百虫。
呼吸道给药主要由肺泡吸收,肺泡血 流丰富且表面积较大,吸收极其迅速, 凡气体或挥发性药物可直接进入肺泡; 药物溶液经喷雾器雾化后,可到达肺 泡迅速吸收。
化学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如酸碱反 应和沉淀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 有电子的转移(或电子对的 偏移),反应物和生成物在 前后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2 Part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在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1)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2.注射部位的吸收
临床常用的皮下或肌内注射,药液沿结 缔组织或肌纤维扩散,穿过毛细血管壁进 入血液循环。其吸收速度与局部血流量和 药物制剂有关。由于肌肉组织血管丰富、 血流供应充足,故肌内注射较皮下注射吸 收快,休克时周围循环衰竭,皮下或肌内 注射吸收速度减慢,需静脉给药方能即刻 显效。静脉注射时无吸收过程。
2 Part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 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 、HNO3等; 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 、FeCl3等; 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2 Part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 的实质是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 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 的实质是原子得到电子的过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biophamacy)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3、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 of drug)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4、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5、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6、生物转化(biotranformation)又称代谢。

同上7、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8、药物转运(transport)药物吸收、分布、排泄过程的统称。

9、处置(disposition)药物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10、消除(elimination)代谢和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成消除。

11、膜转运(membrane transport)物质通过生物膜的现象。

12、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指药物的膜转运服从浓度梯度扩散原理,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13、膜孔转运(pore transport)药物通过含水小孔转运的过程。

14、载体媒介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借助生物膜上载体蛋白的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称为载体媒介蛋白15、促进扩散/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16、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过程。

17、膜动转运(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者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

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教学内容](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1.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口服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进入肝脏就被肝药酶代谢,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称为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

经过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与实际给药量的相对量和速度,称生物利用度。

药物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中的跨膜转运有多种形式,但多数药物是以简单扩散的物理机制转运,扩散速度除取决于膜的性质、面积及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外,还与药物的性质有关。

分子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通过生物膜。

药物的解离度也因其pKa(酸性药物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及所在溶液的pH不同而不同。

非解离型(分子态)药物可以自由通过生物膜,离子型(解离型)药物不易通过生物膜。

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分子态多,易通过生物膜;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由于膜两侧pH不同,当分布达平衡时膜两侧的药量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2.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是指药物从血循环系统到达组织器官的过程。

影响分布的因素①药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分子大小、脂溶性、pKa等)。

②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药不能通过生物膜,只有游离药物才能向组织分布。

③组织器官的屏障作用,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④细胞膜两侧体液的pH。

如细胞内液pH(约为7.0)略低于细胞外液(约7.4)、弱碱性药在细胞内浓度略高,弱酸性药在细胞外液浓度略高,根据这一原理,弱酸性药苯巴比妥中毒时,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可使脑组织中药物向血浆转移,并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加速自尿排泄。

分布容积(Vd)等于体内总药量(mg)与血药浓度(mg/L)的比值。

即Vd=A (mg)/C(mg/L),单位为升(L)。

3.药物的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多种药物代谢酶(尤其肝药酶)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就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转运和转 化的规律,并以数学公式或图解表示。 化的规律,并以数学公式或图解表示。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药物在其发挥作用的部位或血浆中形成的浓度与 其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其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发挥并维持药物的作 用,形成和维持药物在体内有效浓度是十分重要 为此, 的。为此,必须按照药物的体内过程的规律及药 物代谢的动力学特点,制订给药方案, 物代谢的动力学特点,制订给药方案,如给药剂 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 量、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结果 与蛋白质的结合对药物的转运和药理活性的影 响很大。 结合后的药物分子变大不能通过毛细血管而暂 时“储存”在血液中,生理活性暂时消失。由于这 种结合是可逆的,则在血浆中的结合型药物与自由 型药物之间处于动态平衡,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就 成为一种暂贮形式,使药物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而致 转运(分布或排泄)缓慢、从而使得药物作用的持 续时间延长。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自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 药物自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 为四个过程:吸收(Absorption) 、 为四个过程:吸收 分布(Distribution) 、 分布 代谢(Metabolism)、 、 代谢 排泄(Excretion)。 。 排泄 简称ADME系统。 系统。 简称 系统
分布
1)概念: 分布是药物自用药部位吸收后,通过各种 生理屏障从血液转移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2)影响分布的因素: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局部器官血流量 体液pH值 组织亲和力 体内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
药物在血浆中或组织中可与蛋白质结合 (binding)成结合型的药物(bound drug), 未被结合的药物称为自由型药物(free drug)。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 疏松的、可逆的 非特异性的、呈动态平衡 饱和性 竞争性抑制现象

药理名词解释药物的吸收

药理名词解释药物的吸收

药理名词解释药物的吸收一、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和不适,而药物则是我们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药物治疗的核心是通过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一系列过程,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中,药物的吸收过程是药物在体内进入循环系统的最初步骤,也是决定药效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药物的吸收进行详细解释。

二、药物吸收的定义和过程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内循环系统的过程。

在吸收过程中,药物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达到有效浓度以发挥治疗作用。

一般来说,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皮肤贴剂、注射、吸入等途径,而不同途径的吸收过程也存在差异。

1. 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的一种给药方式。

在消化道中,药物首先会受到胃酸和胃液的作用,有些药物会被破坏或降解,而有些则能够保持稳定。

药物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其中主要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行吸收。

吸收的速度、程度和机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性质、肠道环境、消化液的分泌等。

2. 皮肤贴剂给药皮肤贴剂是一种给药方式,药物通过贴在皮肤上逐渐释放,然后被皮肤吸收。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具有较强的屏障功能,所以皮肤贴剂给药的吸收速度相对较缓慢。

然而,皮肤的吸收能力也因药物性质、贴剂制备方法等因素而异,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不良或过量吸收的问题。

3. 注射给药注射给药是将药物通过注射器等器具直接注入体内,绕过口服和皮肤吸收的过程。

由于直接注射到血液或组织中,药物吸收速度较快且更直接。

注射给药可分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方式,不同的注射途径对药物吸收的速度和吸收程度也有所不同。

4. 吸入给药吸入给药是指通过呼吸道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肺部进行吸收。

呼吸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血供,使得药物能够快速进入血液。

吸入给药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哮喘、慢支等。

三、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药物性质: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以及分子量等特性会影响其能够渗透细胞膜的能力。

药物代谢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药物代谢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药物代谢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药物代谢是指人体内对药物的化学转化过程,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代谢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影响药物的药效、副作用和毒性,同时也能够影响药物治疗的可靠性和效果。

本文将从药物代谢的概念、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探讨药物代谢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药物代谢的概念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转化的过程,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代谢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代谢,即药物在体内直接进行化学转化;另一种是间接代谢,即药物在体内先转化成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再进一步代谢。

药物代谢是由许多酶催化完成的,这些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和一些其他的器官和组织中。

药物代谢酶药物代谢酶是指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的酶,主要由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酶)家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家族、醛脱氢酶(ALDH)家族、酯酶家族、羧酸酯酶家族等组成。

这些酶的活性和表达量的变化会影响药物代谢速率和药物的药效、毒性和副作用。

CYP450酶是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之一,它可以参与许多药物的代谢。

CYP450酶家族包括几个亚家族,每个亚家族又包含着多个等位基因。

不同的亚家族和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药物代谢的速度和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毒性和副作用。

除了CYP450酶外,UGT家族、ALDH家族、酯酶家族和羧酸酯酶家族也参与药物的代谢。

这些酶的基因型与药物代谢的速度和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之间存在关联,因此它们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同样重要。

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药物代谢的速率和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老化等。

遗传因素是影响药物代谢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前所述,CYP450酶、UGT酶、ALDH酶、酯酶和羧酸酯酶等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速率和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存在影响。

个体差异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不同人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不同。

药学 药理学

药学 药理学

药学药理学
药学是研究药物(包括其发展、制备、质量控制、药物运用及药物管理等)的学科,其目标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的健康。

药学包括药物化学(研究药物的合成和结构)、药剂学(研究药物在制剂中的配方和制备方法)、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和机制)、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管理学(研究药物管理、药物政策等)等专业领域。

药理学是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安全性和副作用等方面。

药理学家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包括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药理学还研究药物分子和生物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疾病发展和治疗的影响。

药理学对于开发新药物、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都至关重要。

药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药物如何作用于患者身上,从而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物、确定剂量和监测治疗效果。

同时,药理学也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

六、药物代谢酶 药物代谢酶是特指细胞色素(cytochrome ) P-450。它首先发现于1962年,由于与一氧化碳结 合产生特异的450nm吸收峰而得名。 细胞色素P-450包括许多亚型,称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哺乳动物的各种P-450参与固醇和类固 醇的生物合成和代谢,各种脂类生物因子,包括二十 碳酸、维生素D3、类维生素A的代谢。另外的一个 重要功能是参与对外来疏水性化合物的氧化代谢, 使其易于排出体外。一部分研究者还关注各种化合 物对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作用和抑制作用。
许多药物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种属差异与解剖 和生理生化因素有关。只要按动物种属更换有关参 数,同一生理模型可适用于不同种属的动物。许多 病理过程可以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其机制常与某 些生理生化参数的改变有关,生理模型也有助于研 究病理过程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应当看到,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决非易 事。首先,检验这个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其次, 对于人,组织样品的采集是不可行的,而有时人与 动物又有较大差异,不可替代。另外,微分方程的 求解需用大型计算机。
决定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除了药物本身的理 化性质之外,机体的生理与生化状态也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生理模型就是企图在药物体内过程与生 理生化参数之间建立一定的数学联系。 生理模型需要的资料包括:解剖方面,如器官 的体积和组织的大小;生理方面,如血流速度和酶 反应;热力学方面,如药物和蛋白结合的等温线; 转运方面,如膜的通透性。 生理模型也是由对应于解剖组织上的若干房室 组成的,房室之间按血液循环途径排列,进入每个 房室的药量等于从该房室输出的药量,然后为每一 房室列出一个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组就是这种药物 的生理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多数药物是弱酸、弱碱型的有机化合物,在溶 液中处于离子及非离子型的动态平衡状态,其比例 取决于本身的pKa及环境的pH,只有呈非离子型时 才可穿过生物膜。酸碱本身的pKa(或pKb)以及 外界的pH决定了它们离子型与分子型的比例。 有一些易形成离子型的化合物,如季胺类化合 物,在胃肠道也有一定的吸收,其原因是与粘蛋白 结合,形成复合物,可以进行被动扩散。由于这种 复合物是离子对,所以称为离子对转运。

体外药代动力学

体外药代动力学

体外药代动力学体外药代动力学是药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指的是药物在体外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即药代动力学过程。

在临床药物应用和药物研发中,了解药代动力学过程对于合理调节用药剂量、评价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或药物研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方面分析体外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相关方法。

一、药物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内血液循环的过程,是药物作用的第一步,对于药效和副作用产生、给药途径和剂型等有重要影响。

药物吸收过程受到药物的物性、生物性质、药物剂型、给药路径、局部和总体血流灌注、肠道蠕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可分为药物相关因素和生物相关因素。

药物相关因素包括:(1)药物物性:药物的分子大小、水溶性、油溶性、离子化状态、粉末形态等对药物吸收有影响。

水溶性好的药物易于吸收,脂溶性好的药物则难以穿过水层,药物分子量大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表面积才能被吸收。

(2)药物剂型:药物在不同的剂型中吸收情况有所不同。

如溶液、注射液和咀嚼片的吸收快;而片剂、胶囊和缓释制剂的吸收时间长。

(3)药物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有不同的影响。

如口服制剂需要经过胃肠道消化和吸收,肌肉注射制剂需要穿过肌肉,皮下注射制剂则需要通过毛细血管,静脉注射制剂则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生物相关因素包括:(1)胃肠道营养状态:空腹给药时药物吸收更快,但食物的存在可以减缓药物吸收速度,而高脂饮食可以增加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2)局部和总体血流灌注:药物吸收需要足够的血流灌注,肠道和皮下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会影响药物吸收。

(3)胃肠道蠕动:胃肠道蠕动越快,药物的吸收就越快,反之则越慢。

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口服、静注、肌注、皮下注、直肠给药、气道吸入、皮肤贴制等。

药物吸收的过程一般可以通过口服给药方法进行测试,如测定药物血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出吸收速率和吸收级别等。

药物的体内过程名词解释

药物的体内过程名词解释

药物的体内过程名词解释
药物的体内过程指的是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其中,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血液循环和组织液扩散到不同的组织器官;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肝脏等器官的代谢作用,被分解、转化或降解成无活性物质,同时产生副作用或药效;排泄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肾脏、肺、肝等器官的排泄作用,从体内排出。

药物的体内过程对药物的作用效果、副作用、药代动力学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过程

物体内过程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常把吸收和分布称为处置,而将代谢和排泄称为消除。

药物代谢也称药物的生物转化,而吸收、分布和排泄称为药物的转运。

定量地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规律的科学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规律,是药理学的内容之一(药理学的另一个内容是药效学,即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规律的科学)。

现代研究证明,药物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性与药物体内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推动新药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提高药物治疗学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药物进入机体以后,其作用经历着增长-平衡-消除的变化过程。

这种过程反映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即药物的时间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简称药-时曲线)加以描述。

药-时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药物的某些数量特征(如血药浓度、尿药浓度)为纵坐标所做的曲线。

借助于这些曲线可以分析并阐明药物的动力学特征。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1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这是因为多数药物的药理效应强度和持续性与其在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变化度密切相关,而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一般可成比例地反映其在作用部位的变化;收集血标本比较方便,而且先进的分析测试方法可以用极少标本测得微量药物浓度。

此外,也可用尿液、唾液等其他标本进行研究。

模拟药物体内过程的数学模型为了研究药物在体内转运的量变规律,药代动力学分析采用数学模型模拟药物的体内过程,线性乳突型模型是应用较广、研究较多的模型。

这种模型抽象地将机体看作一个系统,再根据药物转运的特征将系统划分为一个或几个房室,从而得到一室或多室模型。

常用的有一室模型、二室模型和三室模型。

一室模型将机体视为一个均匀的系统,药物进入机体即迅速分布,瞬间达到平衡。

在动力学处理中,不考虑分布问题,药物只是从体内消除。

这种模型适用于在体内迅速分布的药物,其特点是简单,但对大部分药物体内过程的分析不够精确。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生物转化
图 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的主要组份
*示e 和 2H+来自NADH-黄素蛋白-细胞色素b5或来自NADPH-黄素蛋白
生物转化
肝药酶的特点: (1)专一性低:不仅可对许多脂溶性高的药物发挥 酶促作用,也能对一些内源性生理物质起酶促作 用。 (2)活性有限:数种药物合用后易达饱和,会发生 竞争抑制现象。 (3)个体差异很大,除先天性遗传性的差异外,生 理因素(年龄、营养状态、应激反应等)、病理 因素(肝脏疾病等)均可影响它的活性。 (4)可以受某些药物的诱导:活性增加(肝药酶诱 导)或活性减弱(肝药酶抑制剂)。
体内药量的时-量(效)关系
时-量(效)关系曲线
时-量(效)关系曲线
图 多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后的时-量曲线
a.静脉注射;b.静脉注射(D/t1/2);c.静脉注射(2D/t1/2);d.静脉注射首次量2D、后D/t1/2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 又称为下山转运,即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 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 特点: ① 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 ② 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③ 受药物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等因素 的影响。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 状态时就停止转运。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 参数及其概念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的时间过程。 房室模型: 用抽象的数学模型即房室模型来模拟机体,把机体 看作由许多房室构成的体系,将药物转运速度相似的都归为 同一房室,如:一室、二室、多室模型。 表观分布容积: 用来测定药物在体内的表观空间,是通过药 物在体内的总量(A)除以初始血药浓度(C0)计算出来的 参数(Vd)。 Vd = A(总药量)/C0(初始血药浓度) 生物利用度:服用某种药剂后,药剂中主药到达体循环的相对 量和相对速率。F 半衰期: 一般是指血浆半衰期(t1/2),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 一半所需的时间。

吸收的定义药理学

吸收的定义药理学

在药理学中,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吸收、分布和代谢。

吸收阶段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

这个阶段通常包括药物在肠道、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吸收。

药物的吸收速度取决于药物的性质、给药途径、剂量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分布阶段是指药物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分布情况。

药物的分布速度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分子量、电荷状态和组织类型等因素。

药物的分布范围也会受到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的影响。

代谢阶段是指药物在体内被代谢的过程。

药物的代谢速度取决于药物的代谢酶、个体差异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药物的代谢产物通常会通过肾脏和肝脏排泄出去。

药物的吸收是药物作用的关键环节之一,它的速度和程度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了解药物的吸收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亦称药动学,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的血药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一、药物的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药物吸收(absorption)。

1、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如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剂型、制剂工艺和给药途径等。

1.1、给药途径不同。

给药途径不同,吸收的速度及程度必然不同。

1.2、服药的方法不同。

同一种药物,饭前、饭中、饭后服用不同。

有的人把本应饭前吃的药改为饭后服用,怕药物引起胃肠刺激。

但就吸收而言,还是空腹吸收速度快,吸收完全。

1.3、药物剂型决定吸收速度。

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有短效、中效、长效之分,因为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又如各种缓释片剂,能在12小时或24小时内以平均速度向体内释放;再如,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片剂,决定它的吸收速度是舌下含咽而不是口服。

1.4、机体胃肠障碍和微循环障碍。

有些药物在胃肠道中很不稳定,容易被胃液或肠液破坏。

腹泻也可造成药物吸收不完全。

再就是休克病人微循环出现障碍,药物吸收速度就必然减慢或停滞。

2、常用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的影响:2.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oral administration,per os,p.o.)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其主要吸收部位为小肠,吸收方式主要为脂溶扩散。

影响药物口服吸收的因素很多,讨论如下:(一)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药物的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二)药物的剂型剂量相同的同一药物,因剂型不同,药物的吸收速度、药效产生快慢与强度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如水剂、注射剂就较油剂、混悬剂、固体剂起效迅速,但维持时间较短。

近年来药剂学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缓释制剂就是利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以达到非恒速缓慢释放的效果;而控释制剂则可以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或近恒速释放,以保持药物的恒速吸收。

(三)药物的制剂工艺即使剂量、剂型相同的同一药物,因制剂工艺的不同,也会对药物作用产生明显影响,而改变口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四)首关消除首关消除(首过效应)是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黏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一般不宜口服给药(如硝酸甘油、利多卡因等);但首关消除也有饱和性,若剂量加大,虽有首关消除存在,仍可使血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

(五)吸收环境胃排空、肠蠕动的快慢、胃内容物多少和性质等因素均可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

例如肠道功能亢进(如腹泻)或肠道功能减退(如消化不良)等,均会妨碍药物的吸收;空腹服药,药物的吸收速率一般都会增加。

另外,由于油和脂肪类的食物可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所以服用驱虫药时,应尽可能少进油性或高脂肪食物,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药物在肠道的驱虫疗效,又能降低药物吸收后产生的毒性。

2.2、直肠给药过去传统观点认为,直肠给药的最大优点在于可避开肝脏的首关消除,因而比口服药物吸收率高。

但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直肠内给药其实大部分药物仍可经痔上静脉通路进入门静脉到达肝脏。

因此,经直肠给药仍避免不了首关消除。

由于直肠吸收表面积很小(0.02 m2),肠腔内液体量又少,pH 高(约8.0),故对许多药物来说直肠内给药的吸收反而不如口服迅速和规则。

因此,直肠内给药的优点仅在于可避免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

2.3、舌下给药虽然口腔吸收面积仅0.5~1.0 m2,但此处血流丰富,故舌下给药吸收迅速,加之药物在该处可经舌下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无首关消除,特别适合口服给药时易于被破坏(如异丙肾上腺素片等)或首关消除明显(如硝酸甘油片等)的药物。

2.4、注射给药最常用的注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

注射后药物多可沿结缔组织迅速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内皮细胞间隙(d﹥400 nm)迅速通过膜孔转运吸收进入体循环,所以注射给药的最大特点是吸收迅速、完全。

另外,注射给药也适用于在胃肠中易被破坏(如青霉素G 等),不易吸收(如庆大霉素等)和在肝脏中首关消除明显(如硝酸甘油片等)的药物。

2.5、吸入给药吸入给药是指一些气体及挥发性药物(如吸入麻醉药、亚硝酸异戌酯等)经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由肺泡表面吸收,产生全身作用的给药方式。

由于肺泡表面积大(约200m2),又与血液只隔肺泡上皮及毛细血管内皮各一层,且毛细血管内血流量又大,故药物只要能到达肺泡,其吸收是极其迅速的。

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半球状囊泡。

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

肺泡的大小形状不一,平均直径0.2毫米。

成人约有3~4亿个肺泡,总面积近100平方米,比人的皮肤的表面积还要大好几倍。

肺泡是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也是肺的功能单位。

氧气从肺泡向血液弥散,要依次儿童的皮肤因含水量较高,经皮肤吸收的速率也比成年人快。

特别是当药物中再加入了促皮吸收剂,如氮酮(azone)、二甲基亚砜、月桂酸等制成贴皮剂或软膏,经皮给药后都可达到局部或全身疗效,如硝苯地平、雌二醇、芬太尼等制成的贴皮剂就可被皮肤吸收,产生全身疗效。

贴皮药还可制成缓释剂型,以维持持久的作用,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每日只需贴一次,就可用于全日预防心绞痛发作。

另外,祖国医学的膏药也是经皮给药而产生局部治疗作用的。

因此,经皮给药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给药途径。

皮肤给药必须具有两条件:一是药物必须从制剂基质中溶解出来,然后透过角质层和上皮细胞;二是由于通过被动扩散吸收,故药物必须是脂溶性。

被动吸收是通过滤过、渗透、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需要载体)等几种形式,将消化了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这种吸收形式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一些分子量低的物质,如简单多肽、各种离子、电解质和水等的吸收即为被动吸收。

主动吸收,必须通过机体消耗能量,是依靠细胞壁“泵蛋白”来完成的一种逆电化学梯度的物质转运形式;这种吸收形式是高等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药物吸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服药时一定要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服用。

二、药物分布:药物分布是指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药物的理化性质、体液pH、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膜通透性等。

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

由于不同器官的血液灌注差异,药物与组织结合力不同,各部位pH值和细胞膜通透性差异等影响,药物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

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结合型药物,未被结合的药物则称为游离型药物。

一般以血浆蛋白结合率来表示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即血中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总药量的百分数。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由于结合型药物分子体积增大而不易通过血管壁,因此暂时“储存”于血液中,可见结合型药物起着类似药库的作用。

药物进入相应组织后也与组织蛋白发生结合,也起到药库作用。

此库对于药物作用及其维持时间长短有重要意义,一般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体内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长。

体内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透过生物膜,进入到相应的组织或靶器官,产生效应或进行代谢与排泄。

许多难溶于水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在血液中被转运,结合型与游离型药物快速达到动态平衡,游离型药物不断透过生物膜,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降低,结合型药物随时释出游离型药物。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血浆中蛋白有一定的量,与药物的结合有限,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饱和性,当药物浓度大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时会导致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急剧增加,引起毒性反应,(服用药品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剂量服用)。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浆蛋白过少(如肝硬化、慢性肾炎)或变质(如尿毒症)时,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也易发生毒性反应。

有些药物在老年人中呈现较强的药理效应,与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减少有关。

某些药物可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可发生竞争排挤现象,若两种药物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时而发生置换现象,使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可能导致中毒,如保泰松可将结合型的双香豆素游离出来,使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急剧增加,导致出血倾向。

药物也可能与内源性代谢物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如磺胺药置换胆红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可引起新生儿核黄疸症。

此外,注射白蛋白可与药物结合而影响疗效。

体液pH会对药物在体内分布和转运产生影响。

在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液的pH约为7.0,细胞外液的pH 约为7.4,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解离型少,容易进入细胞内,故细胞内浓度略高,而弱酸性药物则相反。

根据这一原理,如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可促进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由脑细胞向血浆中转移和从尿排泄,这是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

吸收的药物经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转运,药物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后向血流量小的组织转移,此称为再分布现象。

如硫喷妥先在血流量大的脑中发挥麻醉效应,然后向脂肪组织转移,效应消失。

经过一段时间后血药浓度与组织中浓度趋向“稳定”,分布达到“平衡”,但是各组织中药物分布是不均匀的,血浆药物浓度与组织中浓度也不相等。

这主要是由于药物与组织蛋白的亲和力不同所致,所以这种“平衡”称为假平衡现象,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可以反映靶器官药物结合量的多少。

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决定药物效应强弱,因此测定血药浓度可以估算药物效应强度。

靶器官也叫目标器官。

定义一: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定义二:指某一疾病、或某一药物专门影响、针对的器官。

如心脏、大脑、肾脏、血管是高血压的靶器官。

甲状腺是碘的靶器官。

定义三:因某种毒物或环境污染物的进入,机体内首先达到毒作用的临界浓度的器官,称为该毒物的靶器官。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需要跨越各种生理屏障,体内还存在两种特殊的生理屏障,即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这些生理屏障会影响到药物的转运。

(1)血脑屏障:脑虽是血流量较大的器官,但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一般较低,这是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

血脑屏障是血液-脑细胞、血液-脑脊液及脑脊液-脑细胞三种隔膜的总称,能阻碍药物穿透的主要是前二者。

由于这些隔膜的细胞间比较致密,比一般的隔膜多一层胶质细胞,因此外源性的药物不易通过而形成一道保护大脑的生理屏障。

只有分子量较小、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才有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

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其中枢神经易受药物的影响。

许多全身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癌药和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由于脂溶性差而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但在脑膜炎症时,局部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磺胺嘧啶、青霉素等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可进入脑脊液,治疗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