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遗诏
行走在博南古道上的灵魂——杨慎
梳理历史脉络凸显地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责任编辑:刘倩投稿邮箱:**************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离合人生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的人生离合,除了与家人、朋友的悲欢离合外,更加刻骨铭心的是他自我的离合。
在巅峰与谷底间找到适应的感觉,需要修为的基础和洒脱的心性。
杨慎的一生72年,恰好一分为二,上半辈子36年处在权贵中心的高位上,下半辈子处在罪恨离愁的低位上。
但是假如没有烟瘴之地云南的履历,恐怕难以成就他“明朝第一才子”的称谓。
在云南,大多数时候和场合,杨慎都被人们称为“杨状元”,人们大多谈到的是他一些传奇故事;在四川,大多数时候和场合,人们都习惯称杨慎为杨升庵,人们谈到的大多是他的一生成就和他的家史。
所以云南人关注杨慎大多是状元郎在云南的风流倜傥、潇洒旅居;四川人关注的大部分是杨慎显赫的家世、绝世的才华,以及无可企及的成就名声。
明朝最大的政治事件“大礼议”是杨慎从京城到云南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一生非同一般的分水岭。
作为“大礼议”的首倡者,杨慎因此而遭遇了史上绝无仅有的跌宕起落。
如果是常人,一定是粉身碎骨了;但杨慎却在不同地域环境的文化风情塑●张继强行走在博南古道上的灵魂——杨慎文化·大理讲坛造下,有了两面传奇:一个是顺风顺水充满传奇色彩的风流倜傥形象,一个是以才立世却命运多舛的悲剧人物。
史籍上的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四川(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出生名门望族,少年时期就显现过人天资,24岁高中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
其殁后7年,穆宗皇帝即位,颁布了《嘉靖遗诏》,赦免杨慎戴罪之身,官复原职,并追赠他为光禄少卿。
杨慎生平著述400余种,内容涉及文学、戏曲、史学、哲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音乐、宗教、民俗、金石等,后人多有“冠绝前儒”“罕有匹比”“博学鸿文”“学者恨难睹全”和“为古来书最富第一人”等类辞藻冠以其名。
明朝那些事儿
一徐阶与严嵩的内斗1.严嵩的倒台严嵩与其子严世蕃被判贪污后,由于严党的势力强大(案子的处理由三法司会审,也即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被判其贪污八百两,发配雷州(也即今天的雷州,古代为荒凉之地,去了十有八九回不来的)充军。
而这位兄台走到半路不知怎地就逃跑了,逃回了江西,并堂而皇之的住下来了。
而严嵩对于嘉靖来说算是身边养了二十多年的狗,也有感情的,因而下旨免其罪行。
2.一块砖头引发的血案事情的关键人物罗文龙(此人为严世蕃的知交,严嵩倒台后他没有逃到江西,反而投奔了特德敌人倭寇。
)此人,心胸狭窄,好挑是非。
经常对人大声疾呼“必取邹应龙与徐阶首级,方解我心头之恨”而此话被徐阶听到,从而成为了徐阶诛杀罗文龙余严世蕃的利器。
某日,严世蕃找来四千多名民工,为其修豪宅,刚好一个路人叫郭谏臣(时任袁州推官)被一名民工用砖头砸中,从而与其仆人大吵一顿,大祸从此中下。
于是,郭将其饱受的其辱与愤怒写给其好友林润(著名的写弹词专家,高官都惧怕他三分)。
于是,嘉靖大怒,逮捕严世蕃。
3、诛杀严世蕃诛杀严世蕃与罗文龙,主要靠的是徐阶的那份奏疏,其罪名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罗文龙勾结倭寇,聚集海匪,并企图里通外国,逃亡日本,也即严世蕃也如此了;二,他们勾结汪洋大盗,图谋不轨;三,所占据的土地,是一块有王气之地。
而事前,严世蕃曾大肆宣传杨继盛为其陷害之事,并声称其最害怕的就是此件事情,因此其他首辅上的奏疏内容既是如此。
然而,他们并不是了解嘉靖皇帝。
因为杨继盛虽为严氏父子所害,但斩首的旨意却是皇帝下达的。
而嘉靖的秉性是从不认错的,吧这条罪状放上去的话,皇帝颜面何存?因而,很快两位被处决了。
严嵩家也被抄了(共计黄金三万两,白银三百万两,名人书画不计其数,抄了一个多月,其财务清单整理成册,取名为”天水冰山录”)。
至此,严嵩彻底绝望,儿子死了,抓牙散了。
此后,严嵩的被赶回老家,沿街乞讨维持生计,两年后荒野中悲惨死去。
由此,三十多年来,徐阶从一个刚正不阿、直言上jian的愤青,变成了圆滑处世、工于心计的政治家二、徐阶与高拱的时代徐阶在斗倒严嵩后,势力渐渐壮大,此时的他的权势极大,也有力的把皇上控制在掌心之中,就连皇帝想修个大楼,没有徐阶的同意,也不准他从国库里拿钱。
大宋宫词遗诏内容
大宋宫词遗诏内容大宋宫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珍品之一,以其质朴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文学风格闻名于世。
其中不乏涉及政治、人生、爱情等各个方面的文章,成为了历代文学爱好者推崇的经典之作。
而在这许多珍品当中,遗诏成为了一篇特殊的存在。
一、政治篇章宫词遗诏的第一部分是政治篇章,写作目的是传承大宋建国初期的理念和政治文化,并让后人了解自己的治国思想。
文章通过回顾历史,概括了大宋由建国到盛世的历程,并点出了国家的成就和政治理念,体现出了宋朝官制科学、百业兴旺、教育完备、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情况。
二、爱情篇章宫词遗诏的第二部分是爱情篇章,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故事的本身,主要写述的是皇帝与妃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从初见时的误解和挑战到彼此间的互相探索和区别之后,两人最终成功地走到了一起。
这个故事情节的变化和经历,既卓有成效地表达了人性本质中富有激情和朝气的一面,又表达了个体在情感上互相认同和共存的基础。
第二个层面是文化的美感,其美,即在于表现形式的诗意化。
三、人生篇章宫词遗诏的第三个部分是人生篇章,写作目的是传承大宋时代的人生哲学和生命智慧,让后人领悟一些人生的真谛。
文章中,皇帝通过自己的经历,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哲学,深刻体现了“天意人事同”的思想,以及“后会有期”的精神和“行而不思则罔”的哲理。
综上所述,宫词遗诏包含了政治、爱情和人生三个方面,既包含了传承大宋建国初期的理念和政治文化,又表现了人性本质中富有激情和朝气的一面,也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这对后人的思想志愿有着非常好的参考价值,也使得老百姓们能够更好地领悟一些生命的真谛,提高自我修养和内涵。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明世宗朱厚熜11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 年号嘉靖, 庙号世宗, 嘉靖四⼗五年(1566年)⼗⼆⽉⼗四⽇,朱厚熜卒于乾清宫,年60岁。
在位四⼗五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明神宗,庙号世宗。
葬北京昌平永陵。
明世宗朱厚骢,明代第11位皇帝。
嘉靖皇帝并不是武宗的⼉⼦,也不是孝宗的孙⼦。
由于武宗荒淫,没有留下⼦嗣,孝宗则是单传,只有武宗⼀个孩⼦,因此,孝宗⼀脉到了武宗驾崩也就断了⾹⽕,皇位继承⼈就要从最近⽀的皇族中选出。
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次⼦兴王朱佑沅被确定为最近⽀的皇室,当时兴王已经去世,因此就⼜他唯⼀的⼉⼦朱厚骢来继承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议礼之争” 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就爆发了“议礼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
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们就迎接的礼仪发⽣了争执,结果以朝⾂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母进京,⼜发⽣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做了让步。
这两件事可是说是议礼之争的导⽕索,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并不⼗分信任,⽽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的⾝份来⼊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的亲⽣⽗亲为皇帝,这⼀点标榜尊崇先师孔⼦礼教的⼤⾂门是⽆法同意的,众⼤⾂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世宗喘不过⽓来,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个叫张璁的⼈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个忙。
他写了⼀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的⽗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领(当时的反对⼤⾂们称为护礼派)。
朝中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由于嘉靖皇帝的⽀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双⽅的⽃争也⽇趋激烈,经过⼏回合的你来我往,终于爆发了“⾎溅左顺门”事件。
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三⼈,翰林⼆⼗⼈,给事中⼆⼗⼀⼈,御使三⼗⼈等共⼆百余⼈的庞⼤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哭声,喊声震天。
开州王氏与嘉靖圣旨
开州王氏与嘉靖圣旨河南省濮阳县档案馆现藏有三幅明代圣旨,是嘉靖帝追赠给南京礼部尚书王崇庆及其父母、祖父母的诰命。
这三幅诰命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维护中央集权的政策举措、封建官吏的封(追)赠制度、古代公文的撰写程式、历史人物生平思想的考证等方面,都是珍贵的第一手史料,有着独特的文献价值、书法价值和文物价值。
一王崇庆(1484~1565年),字德徵,号端溪,人称端溪先生,开州(今河南濮阳)人。
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以建言获罪,下锦衣卫狱,谪广东肇庆府寿康驿丞。
后起复,历官至南京吏部、礼部尚书。
生平事迹具嘉靖《开州志》卷七《选举志》“明正德戊辰进士”条下。
王崇庆为官廉洁耿直,且敢于廷诤直谏,深得嘉靖帝赏识。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明世宗诰赠南京礼部尚书王崇庆之祖父王琮为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诰赠其祖母李氏为夫人。
这幅诰命品相一般,为蓝绫卷轴三色织锦制品,卷轴及天地为蓝底鸿鸫织锦,织锦上印有祥云图案。
现存载体长295厘米,宽29厘米。
卷首为升降龙所环绕的“奉天诰命”四字,与卷轴蓝绫上的祥云图案均为金线织成。
正文起首六句为皇帝制词,中间十二句叙被封赠者的官阶、姓名、功德、封赠的品秩、袭次等,结尾六句赞词,馆阁体正楷书写。
后有颁发时间,钤盖“制诰之宝”、“广运之宝”两枚朱文方印。
诰命内容如下: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人皆有昌后之愿,然积善靡厚,则庆泽不长;人皆有追远之心,然建业未崇,则显扬弗逮。
斯二者厥惟艰哉!尔王琮乃南京礼部尚书崇庆之祖父,孝友著于家庭,信义孚于乡曲,殆古隐君子之流欤。
厚植深培,祚流再世。
眷尔孙子,为朕名卿。
溯乃庆源,宜申褒恤。
兹特赠为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有赫隆名,永绥庙柘。
制曰:自古君子秉范作则,以燕翼其子孙,匪独身之行谊然也。
将其室家,必有同德之助焉。
故追命之制并及祖妣者,盖隆数也。
尔李氏乃南京礼部尚书王崇庆之祖母,庄敬辑躬,慈仁速下;储祥毓祉,笃启闻孙。
遗诏的规律
遗诏的规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遗诏这档子事儿。
你说遗诏,不就像是皇帝留给后人的一份特别嘱托嘛!就好像咱普通人给家里人留个遗言啥的。
咱想想啊,遗诏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呀!皇帝在里面会交代好多重要的事情呢。
比如说,皇位传给谁呀,这可太关键了,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走向呢!要是传错了人,那不乱套啦?这就好比一个球队的队长,得选对了人才能带领球队走向胜利呀,对吧?还有啊,遗诏里可能会对国家的发展提些要求和期望呢。
就像咱家里长辈对咱的期望一样,希望咱能有出息,能把日子过好。
皇帝也希望自己打下的江山能越来越好呀,这多正常。
而且遗诏有时候还会包含一些对大臣们的安排呢。
哪些大臣要重用呀,哪些大臣得小心点呀。
这就好像咱工作中,领导对员工的评价和安排一样,得心里有数呀。
你说遗诏这东西,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它可不只是一张纸那么简单,那背后蕴含着多少故事和心思呀!它就像一个神秘的盒子,打开了才能知道里面到底装了些啥宝贝。
咱再想想,要是遗诏被人篡改了,那可不得了啦!就好像你本来要去一个好地方,结果有人给你指错了路,那你不就走偏啦?这国家不也得跟着乱套嘛。
遗诏也得写得清楚明白呀,可不能含糊其辞的。
不然后人怎么知道该怎么做呢?这就跟咱说话一样,得把意思表达清楚,不然别人听不懂呀。
你说皇帝写遗诏的时候得有多慎重呀?那肯定是字字斟酌,反复思考呀。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影响了国家的命运呢。
遗诏这玩意儿,真的是很神奇呢。
它承载着皇帝的心愿和期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它,说不定能从里面学到不少东西呢。
你说呢?反正我觉得遗诏这事儿啊,挺值得我们去琢磨琢磨的。
嘉靖敕谕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郭宗皋考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20期 337嘉靖敕谕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郭宗皋考于 杰 / 烟台市福山区文管所【摘 要】明代皇帝最常用的公文为诏和敕,“敕谕”用途相对广泛。
山东省烟台福山文管所藏明嘉靖帝颁给郭宗皋的一道敕谕,书写于龙文缘边黄纸,保存较完好。
其主要内容为嘉靖帝督促郭宗皋整饬边备,打理事务,并要求其借鉴山西受胡虏侵犯之鉴,力保地方平安。
郭宗皋为明代嘉靖至隆庆年间山东福山人,为人刚正不阿,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正一品。
此类明代敕谕现存数量不多,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敕谕,明代,价值,历史 烟台福山文管所藏明嘉靖帝于嘉靖二十八年三月初十颁给督察院右佥都御史郭宗皋的一道敕谕,为郭氏后人捐赠,其文如下:皇帝敕谕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郭宗皋:今命尔巡抚宣府等处地方,整饬边备,训练军马,防御贼寇。
务先抚恤士卒,养其锐气,俱要衣甲整齐,器械锋利。
城堡墩台坍塌,以时修治坚完;官军骑操马匹,督令餧养臕壮。
仍督理屯田、粮草等件,并预备仓粮。
禁革管军头目,不许科克下人,及私役耕种。
其钱粮出纳之际,尤须关防严谨,不许官吏人等侵克作弊。
所在词讼,即与受理,或发巡按御史究治。
职官有犯不法等事,轻则量情发落,重则奏闻区处。
若内外官员及权豪势要之人,有侵欺盗卖粮草及沮挠屯种等项者,审勘的实,奏闻重治。
凡有益于边备、利于军民者,听尔便宜处置。
一应边务,该与镇守总兵等官计仪者,从长计议而行。
分守(参)将、游击、守备等官,俱听节制。
近者,山西地方累被虏寇侵犯,大肆猖獗。
杀伤抢掠,惨不可言,皆因各该抚巡等官怯懦寡谋,坐贻患害,深为可恶,已各革任讫。
朝廷以尔素有风力,特兹简命。
尔须益竭忠诚,展布方畧,随宜设备,互相策应,必使胡虏不敢南犯,地方无虞。
庶副委托之重,毋得背公徇私,怠忽误事,有负委任。
尔其慎之,慎之!故谕。
嘉靖二十八年三月初十日(敕命之宝)[图1]图1这份敕谕长173cm,宽53cm,保存相对完好,主要内容为:嘉靖帝督促时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的郭宗皋整饬边备,打理事务,并要求其以山西因官员懈怠而受胡虏侵犯为鉴,力保地方无虞。
永乐大典正本陪葬了嘉靖帝?
《永乐大典》正本陪葬了嘉靖帝?说起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型图书,很多人都会想到《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永乐皇帝直接主导编纂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成祖朱棣下了一道诏谕1403年盛夏的南京,明成祖朱棣刚刚登上皇位的第二年,就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了一道诏谕。
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是起兵把自己的侄子、朱元璋亲选继位的建文帝赶下台(下落不明)后,登上皇帝宝座的。
朱棣的这道诏谕,用白话来说是这样的:天下自古至今所有的事物,都分散收载在各种书籍之中,这些书籍品种多、文字长,从中寻找可供参阅的内容很不容易。
我想将各种书籍中所载的事物,以分类的方法放在一起,用在韵目下分列单字的方法,编集在一部书中,这样查考起来就像探囊取物那样方便……你们要按照我的意思,凡是自有书籍以来,所有经、史、子、集百家的书,甚至于包括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方面的言论,都将它们辑录到这部书中来,不要怕内容繁多而浩大。
朱棣一代豪杰,气魄很大。
他要编的这本书,气魄也很大。
朱棣的设想并不算独创,他要求编的其实是一种类书。
类书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种工具书,它是从许多种古籍中辑录某些章句、片段甚至是全书,或分门别类、或按字顺加以编纂而成,目的是为了便于查检和使用,从中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就内容广泛这一点来说,类似于今天的百科全书,但更恰当地说,类书是百科资料汇编。
我国编纂类书的做法起源于三国时的曹魏,也是由皇帝首创并组织实施的。
曹操次子曹丕代汉称帝后,诏令文士们集五经群书,以分类辑录的方法编纂一部类书,定名为《皇览》,总字数达到800余万字。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
自此以后,类书的编纂盛行于唐、宋各代。
其中唐代著名的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和《白氏六帖事类集》四大类书,宋代著名的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四大类书。
嘉靖帝祖母邵太后及其亲属考探
嘉靖帝祖母邵太后及其亲属考探
任祖镛
【期刊名称】《江苏地方志》
【年(卷),期】2022()3
【摘要】明代历史上,嘉靖帝朱厚熜是信奉道教最虔诚、最有名的皇帝。
他在西苑修持,常常不上朝,却每天都隆重地给太上老君上香、焚青词,他任命的宰辅个个都是写青词的高手。
兴化人李春芳是他钦点的状元,且6次不经朝臣会推,都由他亲自提拔,成为宰辅。
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因为他的祖母邵太后就是兴化人,故与兴化人比较亲近,但现在知道邵太后是江苏兴化人的并不多。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任祖镛
【作者单位】兴化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6
【相关文献】
1.瀚海都督伏帝难考论——回纥琼墓志再探
2.蒋太后与嘉靖前期政治
3.羿、浞僭夏、帝相流亡、少康中兴及其都城探考
4.从《嘉靖遗诏》看嘉靖帝生平
5."五帝"及帝挚、帝禹生卒、帝位年考——兼论"五帝"时期帝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朝太庙9个正席,嘉靖想让父亲的牌位进太庙,他是怎么做的?
明朝太庙9个正席,嘉靖想让⽗亲的牌位进太庙,他是怎么做的?前⾔:嘉靖皇帝是明朝的第11位皇帝,他这个皇位可以说是捡来的,明孝宗朱祐樘是⼀个不好⾊不乱来严格执⾏计划⽣育的模范,他只有⼀个妻⼦⼀个⼉⼦,⽽他的⼉⼦明武宗朱厚照是⼀个喜欢整天和基友打打闹闹,四处游玩的享乐皇帝。
捡来的皇帝位,初次与⼤⾂见⾯就开⽕朱厚照31岁那年,在豹房外⾯划船时落⽔,三个⽉之后驾崩了。
⽽他忙活了⼀辈⼦,连个接班⼈都没有,不但没有⼉⼦,连兄弟也没有。
按照⼤明朝的祖制,皇帝驾崩之后没有⼉⼦,可以使⽤“兄终弟及”的⽅案,没有亲兄弟就可以使⽤堂兄弟。
当时⼤明⾸辅杨廷和以朱厚照的名义发布了⼀号⽂件,让朱佑樘的侄⼦朱厚熜以嗣皇帝的⾝份继承皇位。
朱厚熜当时只有14岁,刚死了亲⽣⽗亲,突然接到了让⾃⼰当皇帝的任命,这可真是中了头奖。
⽽朱厚熜偏偏是⼀个⼗分孝顺的⼈,继承皇位就意味着他⾸先得认明孝宗朱祐樘做爹,这个问题就让他⼗分头痛?朱厚熜也不是⼀个软柿⼦皇帝,还没上任之前就敢和⼤⾂交⽕,当朱厚熜在湖北接到去北京担任皇帝的通知后,便带着⼀群⼈去北京上任,按照当时的规定,需要⽤太⼦的礼仪在东华门迎接朱厚熜进⼊皇宫,然后居住在⽂华殿。
这个礼仪的意思就是,从进宫那⼀刻开始朱厚熜就是明孝宗朱祐樘的⼉⼦,明武宗朱厚照的亲兄弟。
但朱厚熜是个孝⼦,明显不想受这个委屈。
就对⾝边的右长史袁崇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皇⼦也。
意思就是说,先皇的遗诏是让我直接当皇帝的,不是让我来当皇⼦的。
双⽅僵持不下,但是当时作为国家⼆把⼿的⾸辅杨廷和,已经⽤皇帝的命令将此意思发放到全国了,这时如果不让朱厚熜接班,也⽆法向全国⼈民交代,最后只得是太后和⼤⾂们作出让步。
所以第⼀轮嘉靖皇帝与⼤⾂们的交⽕,以嘉靖皇帝完胜告终。
为⾃⼰⽗亲进太庙,再次交⽕继位后不久,嘉靖皇帝与⼤⾂之间爆发了⼤冲突,这个事件的起因就是嘉靖皇帝想让⾃⼰的⽗亲进太庙。
从⽴法的⾓度来说,嘉靖属于过继,由⼩宗到⼤宗,应该封朱厚照为先皇,皇考,但朱厚熜坚决不同意,⾮要尊⾃⼰的⽗亲为皇考。
高拱与张居正的斗争
从一份书稿里摘出了一些内容揭政治斗争的本质。
这里主要把明嘉靖朝至万历朝的三位风云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现出来。
你知道,政治牵涉到或明或暗各方面的利益,政治人物之间的矛盾往往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人与人之间的过节,大多牵涉到各自的执政理念、学术思想等等等等。
我曾听某讲坛上的名师讲解这一段历史时,说高拱由于小心眼,就如何如何。
这样的话,大家能不信,尽量别信。
历史人物之间的矛盾都不是一句两句话能概括出来的。
时间:明朝隆庆六年(1572)前后人物简介:人物1: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
籍贯:湖广江陵人(今属湖北荆州市)科第: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职业:内阁次辅,少傅,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性格特点:勇于任事,以豪杰自许,对人和事物的洞察力极强,属于典型的“哑巴狠”性格。
最反感徒有虚名、只说不做的人。
主要事迹:参与起草《嘉靖遗诏》,截至此时,帮助首辅高拱实施新政。
人物2:高拱,字肃卿,号中玄籍贯:河南新政人,也是黄帝的故乡科第: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职业:内阁首辅,少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性格特点:愤世嫉俗,为人特别执拗,能力强脾气硬,应该算一位不错的哲学大师。
最厌恶做事无脑、满嘴仁义道德的伪文艺的人。
主要事迹:隆庆帝最尊敬的老师,出色的吏部尚书,隆庆新政的主要实施者。
两人关系:高拱和张居正先后做过隆庆帝(那时称裕王)的老师。
在国子监是同事(祭酒、司业=正、副校长)一同共事,实施隆庆新政,完成了了不起的俺答封贡,有相近的志趣和抱负。
有一点不和的是,张居正是前首辅徐阶的得意门生,而徐阶和高拱有很深的矛盾,但这并不是他俩之间最要命的矛盾。
简说矛盾:有句话说的好,中国人办事,两人共事必闹意见,三人共事必生党派。
到这里,有必要理一下高拱和张居正的关系了,很微妙。
自《嘉靖遗诏》那里开始,两人关系出现了芥蒂。
不过,也一直听说这么一句话,谁和谁破镜重圆,重归于好。
没错,他们两人的价值观和做派也相同。
但问题是,镜子破了,即便修好了,中间不是还有一条缝吗?哪能重圆呢?尤其是到了信任和性格的层面上。
1539年嘉靖皇帝承天之行
1539年嘉靖皇帝承天之⾏嘉靖朱厚熜(1521-1566)是明朝的第⼗⼀位皇帝,他的⽗亲兴献王是弘治皇帝的弟弟,就藩湖⼴安陆。
正德帝是弘治帝的独⼦,早逝⽆嗣。
内阁⾸辅杨廷和举皇明祖训⽰之⽈:"兄终弟及,谁能渎焉。
兴献王长⼦,宪宗之孙,孝宗之从⼦,⼤⾏皇帝之从弟,序当⽴。
" 于是,时在湖⼴安陆府、年仅15岁的朱厚熜匆忙赴京继位(1521),次年改元嘉靖。
嘉靖⼗⼋年,朱厚熜回到了故乡承天府。
这次南巡,是嘉靖有史以来的第⼀次离京,它有着特殊的原因。
嘉靖⼗七年,朱厚熜⽣母章圣皇太后蒋⽒去世了。
在如何安葬母亲问题上:究竟是把显陵北迁⾄京师,还是把母亲的梓宫南葬在显陵呢?武定侯郭勋和⼤学⼠夏⾔主张把蒋太后的梓宫南祔,直⾪巡按御史陈让却主张 " 奉睿宗皇帝遗⾐冠与章圣皇太后合葬于⼤裕⼭,⼜以章圣皇太后遗冠帔奉以合葬于显陵 " 。
群⾂的建议不⽆道理,但当他从⼤裕⼭视察回来以后,却萌⽣了把慈宫南祔的念头。
在礼部尚书严嵩的建议下,嘉靖诏令锦⾐卫指挥赵俊星夜驰赴显陵,启视显陵⽞宫,发现地宫渗透有⽔。
这引起了嘉靖的担忧,于是他决定南巡承天,亲⾃考察显陵地宫的建制,并加以调度和安排,使⽗母圣体安⼼。
⼀、嘉靖南巡⾏程及停留时间嘉靖⼗⼋年正⽉,朱厚熜在锦⾐卫和官军万余⼈护卫下开始承天之⾏。
随⾏⼈员包括翊国公郭勋、成国公朱希忠、京⼭侯崔元、⼤学⼠夏⾔、礼部尚书严嵩、左都御史王廷相等⼀⼲重⾂及道⼠陶仲⽂。
这次南巡路途遥远,⾏程艰难。
三⽉⼗⼀⽇,嘉靖及其随⾏⼈员终于车驾⾄承天府。
朱厚熜按捺不住内⼼的喜悦之情,即兴赋七⾔律诗《麦浪》⼀⾸:故国瞻依纯德⼭,礼制亲裁肃驾还。
途边遮马⽲苗长,道畔拂舆麦穗斑。
迎风激叠苍云合,向⽇明堆翠雾间。
成实愿饱吾民腹,须得灵膏⾃帝颁。
三⽉⼗⼆⽇,嘉靖拜谒了隆庆殿,祭告⽂在宸翰中。
⼗三⽇,楚王朱显榕朝见嘉靖于⾏在旧邸。
同⽇,嘉靖拜谒纯德⼭,诏令 " ⽴表于皇考陵寝之北,命改营焉 " ,钦定陵号 " 显陵 " ,赋五⾔诗⼀⾸,即《初谒纯德⼭喜⽽⾃得》。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5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1我从小喜欢历史,所以,我也比较喜欢看有关历史的书籍。
我原先是三国迷,《三国志》、《三国演义》我都看过了,所以我一直觉得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丰富多彩的阶段。
一直听闻《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很好的书,语言幽默,但又不乏鲜艳的笔墨;以小说的笔法来写,但又以历史为基础。
所以,在这个寒假,我充分利用了我的空余时间看《明朝那些事儿》。
虽然并没有看完,但是我已经感慨万分。
《明朝那些事儿》一共有七本,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余年发生在明朝的事情。
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让我对皇帝对大臣们都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我的心一直被震撼着。
说到明朝,我们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人物,应该就是朱元璋了。
朱元璋,本是布衣,生活艰苦,没有读过书,然而,他从一个卑微的贫民走向成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让我深感佩服。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人也一样,在经历痛苦和艰难的磨炼之后,方才会成功。
朱元璋告诉我们,获得胜利的关键在于隐忍的耐心和准确的判断,而这也体现出朱元璋一生的信条: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朱元璋,他是明朝皇帝的典范,他的勇猛,他的坚强果断,他的信念,都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有的人说朱元璋刚愎自用,疑心太重,杀人太多杀人从不手软,心狠手辣,但是,这是他为了维护巩固自己的政权而已,他也无非是想让天下不要那么黑暗。
毕竟人无完人,他依旧是一个很成功的皇帝。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2今年暑假,我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俏皮的语言风格、独特的观察视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以汤显祖为主角的“稀泥谢幕”最让我感慨万千。
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曾任南京礼部主事,官居六品。
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二十岁时,汤显祖就考中了举人。
嘉靖遗诏
盖愆成昊端伏,后贤皇子裕至。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勉修令德,勿遇毁伤。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祭用素馐,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郡王,藩屏为重,不可擅离封域。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可擅去职守,闻丧之日,各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并土官俱免进香。郊社等礼及朕祔葬祀享,各稽祖宗旧典,斟酌改正。
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方士人等,查照情罪,各正刑章,斋蘸工作采买等项不经劳民之事悉皆停止。于戏!子以继志述事并善为孝,臣以将顺匡救两尽为忠。尚体至怀,用钦未命,诏告天下,咸使闻之。 ( 明通鉴 )
现代文:
我作为皇族宗室继位当皇帝,在皇帝位上坐了四十五年。当皇帝的时间很长,之前从没有过(这么久的)。这样说起来,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但想到我在远尊崇圣人的教导,在近受到父亲的教导,一想到这写诚挚恳切的事,本应该以尊敬上天爱护百姓为己任,只是因为我常生病,过分的追求长生,于是导致奸邪小人趁机欺骗,结果天天祷告,年年建宫殿,对宗庙的拜祭不够,礼仪废弛,不仅违背宪令,也违背了我的初衷。后来上天提醒了我的初衷,我才改过,然而得了疾病,没法改正过错,每次想到这里就倍感羞愧遗憾。
皇子裕王。天生仁厚孝顺,聪明潇洒。应当遵从祖宗的教诲,顺应大家的愿望,即皇帝位。让他行德政,不要批评他。我的丧礼遵循老规矩,来换皇帝,二十七天后就脱掉丧服,祭拜我用素菜,不要禁止民间娱乐、嫁娶。宗室的王爷应以国事为重,不能擅自离开封地。各地的地方官员也不能擅离职守,知道我死之后,都在自己所在地哭丧,三天后烧香,派人代理。知府、知州、知县等人不用烧香了。我的葬礼和陪葬品,都遵照祖宗的老规矩,看情况适当改变。
自我继位到现在,因为进谏获罪的众位大臣,还活着的就找来做官,死的给抚恤,关在牢里的释放且官复原职。那些道士,查清他们的罪过,都依法处置,求神等荒诞劳民的事都停办。唉
从《嘉靖遗诏》看嘉靖帝生平
作者: 王敏敏[1]
作者机构: [1]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出版物刊名: 理论观察
页码: 102-10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嘉靖;遗诏;大礼议;建醮修道
摘要:明世宗嘉靖帝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他的当朝作为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极大影响。
他当政初期,革新时弊,推行改革,诛杀佞臣,整顿朝纲,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但后期,日益腐化,大兴土木,沉迷方术,任用佞臣,边事废弛,开了明亡的先河。
在其死后,在由徐阶和张居正撰写的《嘉靖遗诏》中,对嘉靖皇帝及嘉靖一朝的政治得失进行了概括总结,虽然字数寥寥,但将这个历史上有名的皇帝的形象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嘉靖帝。
明代的遗诏
明代的遗诏
赵轶峰
【期刊名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6)001
【摘要】遗诏是帝制时代以大行皇帝名义向天下臣民发布的政治遗嘱,于随后国家政治及公共生活关系重大.明代遗诏为皇位交替之际最重要的正式文献,即使在已经立有储君的情况下,仍然是嗣君即位合法性的必要基础;由于遗诏由文臣起草,士大夫有可能借草拟遗诏之机,渗透自己政策更革主张,故遗诏颁行,通常带来一定政策调整,这反映出遗诏作为士大夫群体纠正皇帝弊政的潜在途径的意义;官私史书中常混淆遗言与遗诏,论者当加辨析;明代太后所发遗诏中,仅仁宗皇后张氏遗诏具有国政安排涵义,可资查见明代后妃预政现象之变迁;明代矫拟遗诏的说法甚多,然大致都难视为确然事实;明成祖遗诏仅传两句之事,可能掩盖重要史事.
【总页数】9页(P46-54)
【作者】赵轶峰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8
【相关文献】
1.明代阁臣代皇帝起草遗诏和即位诏书的政治功能 [J], 洪早清
2.明代皇帝遗诏与即位诏关系初探 [J], 马维仁
3.从《嘉靖遗诏》看嘉靖帝生平 [J], 王敏敏
4.中国古代遗诏研究回顾与展望 [J], 任孟
5.《新遗诏圣书》《钦定旧遗诏圣书》《钦定前遗诏圣书》跋 [J], 罗尔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嘉靖是怎么把父亲从藩王拔高为皇帝?遗诏也有漏洞吗?
嘉靖是怎么把父亲从藩王拔高为皇帝?遗诏也有漏洞吗?本文导读:正德十六年三月,后世褒贬不一的明武宗暴毙于豹房,因为其生前并无子嗣,也没有明确皇位继承人,所以在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的支持下,明宪宗之孙、兴献王之子、明武宗朱厚照之弟朱厚熜以“兄终弟及”的名义继承了大明皇位,史称嘉靖皇帝。
首辅杨廷和踌躇满志,准备将之前明武宗的一系列施政措施拨乱反正,但是他没有想到当时年仅十五岁的嘉靖皇帝却成了他的绊脚石,朱厚熜还没继位就掀起了一件长达三年多的政治事件——大礼议。
嘉靖皇帝像在这次事件中,一个内阁首辅(杨廷和)被迫辞职,一个新科进士(张璁)逐步走入权力中心、成为首辅,86名四品以上官员被停职,136名五品以下官员被下狱,其中16人被廷杖而死。
从数据便可以看出这场大礼议对明朝政治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政治权力从明武宗朝的残余势力完全流向了刚刚登基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手中,嘉靖皇帝也得以以外藩的身份坐稳了大明王朝的皇帝。
整个事情的过程,还得追溯到嘉靖皇帝朱厚熜刚刚继位的那个时刻。
朱厚熜继承了堂兄朱厚照的皇位,但是他的亲生父亲却不是皇帝,而是兴献王朱祐杬,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按照宗室法理,做了皇帝之后的朱厚熜不能认朱祐杬为父亲,而必须称伯父弘治皇帝朱佑樘为“皇考”(即父皇),自己的父亲只能被称作“皇叔考”(即皇叔),这让年轻但是偏执的嘉靖皇帝不能容忍,他决心为自己的父王讨回公道。
但是,事情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自己做皇帝便不能认父亲,而认了这个父亲之后便不能做皇帝,那怎么办呢?办法还是有的,就是把自己的皇帝追封为皇帝,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嘉靖皇帝世系表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的保守派官员认为,朱厚熜以前任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身份继承皇位,是小宗入继大宗,必须先入嗣大宗,即认大宗弘治皇帝(明武宗的父亲)为父亲,这样他才能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哥哥明武宗的皇位。
而嘉靖皇帝朱厚熜本人则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遗诏是怎么写的
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遗诏是怎么写的嘉靖遗诏嘉靖皇帝是一位非常聪明,也非常有政治手腕的一位皇帝,嘉靖皇帝去世的时候让自己的大臣起草了一份遗诏,在这份嘉靖遗诏中不仅仅可以看到嘉靖皇帝对自己的评价,也可以看到嘉靖皇帝对自己后事的安排,这份遗诏虽然并不长,但是却是非常中肯,也解决了嘉靖身后事的一份遗诏。
嘉靖皇帝剧照在这份遗诏中嘉靖皇帝说:他在皇帝的宝座上四十五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应该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但是自己由于受到奸佞小人的蛊惑,迷信道教,也做出了一些糊涂事,在这里自己真心的表示忏悔,如今自己如今病入膏肓,一想到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改正这些错误,自己心里就非常的难受。
他的儿子裕王即将登上皇位,希望诸位大臣都能够辅佐新皇帝。
他的葬礼一切都按照以前的规矩进行,自己去世之后不要禁止民间的娱乐、嫁娶,不要影响百姓的生活,各地的官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
自己死后要赦免那些因为进谏获罪的大臣,让他们官复原职,死去的给与抚恤,对于那些道士要给与惩治,民间要停止迷信等荒诞的活动。
在嘉靖遗诏中嘉靖皇帝交待了自己的后事,并且让自己的儿子裕王继承皇位,同时在这则遗诏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嘉靖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认识到了自己后半生一直都迷信的道教是不可信的,那些道士都是骗人的奸佞小人。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嘉靖要求对道士们进行惩治。
总而言之,嘉靖遗诏是一个交待的比较全面的遗诏,是古代遗诏的典范之作,也是嘉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和后事的安排。
嘉靖皇帝简介嘉靖皇帝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武宗死后没有留下子嗣,因此嘉靖皇帝被选中继承皇位。
嘉奖皇帝是一位极其聪明的人,也是一位拥有着非凡的政治才能和政治手腕的人,更是一位将所有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通过嘉靖皇帝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位创造了嘉靖中兴的封建帝王。
嘉靖皇帝画像嘉靖皇帝简介:1507年9月16日,嘉靖皇帝朱厚猩于湖北的兴王府。
在朱厚泻苄〉氖焙蚓驼瓜殖隽朔浅:玫奶旄常据说兴王教给他诗歌,只需要读几遍,朱厚芯涂梢源锏奖乘械牡夭健T谥旌泻苄〉氖焙蛐送蹙腿盟参与一些祭祀和典礼,所以朱厚写有【褪煜じ髦掷褚呛凸娣丁1519年,朱厚械母盖兹ナ溃朱厚谐邢了父亲兴王的王位。
明代皇帝遗诏原文
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位于世,定祸乱而偃兵,妥生民于市野,谨抚驭以膺天命,今三十有一年。
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意于民。
奈何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智,好善恶恶,不及多矣。
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危惧,虑恐不终。
今得自然万物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
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辅佐,以福吾民。
凡葬祭之仪,一如汉文勿异。
布告天下,明仁宗遗诏夜星金犯舆鬼,有星大如鸡子,色赤,见牛宿。
庚辰,上不豫,召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黄淮,杨荣至思善门,命士奇书敕遣中官海寿驰召皇太子。
辛巳,上疾大渐,遗诏天下,传位皇太子,诏曰:“朕以菲德,嗣承祖宗洪业,君临天下甫及逾年,上惟皇考太宗皇帝山陵永远迫功哀诚,下惟海内黔黎雕疗未复,忧劳夙夜,时用遘疾,奄至大渐。
夫死生者昼夜常理,往圣同辙,奚足悲念。
惟宗社生民必有君主,长子皇太子天禀仁厚,孝友英明,先帝夙期其大器臣民咸哉其令望宜即皇帝位,以奉神灵之统,抚亿兆之众。
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复有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丧制用日易月,中外皆以二十七日释服,无禁嫁娶音乐,在外亲王藩屏为重,不可輙离本国,各处总兵镇守备御重臣及文武大小官员亦毋擅离职守,闻哀之日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悉免赴阙行礼。
皇考太宗皇帝服制仍遵去年八月之令。
呜呼,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向仰咸南京,斯亦吾之素心,君国子民宜从众志,凡中外文武郡臣咸尽忠秉节,佐辅嗣君,永宁我国生民,朕无憾矣。
诏告中外,咸使闻知。
”是日,上崩于钦安殿宫中。
”明宣宗遗诏乙亥臣曰朕疾今不复起,盖天命也,其命长子皇太子祁镇嗣位,诸王宗室悉遵祖训,谨守藩国。
嗣君年幼,惟望圣母皇太后朝夕教训,尔文武大臣尽心辅导,家国重务必须上禀皇太后皇后,然后行丧礼,以日易月,上崩,遗诏天下。
诏曰:“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位,兢兢夕惕惧,弗克负荷,盖今十有一年矣,而德泽未洽于天下,心恒愧之,比者遘疾,日臻弥留。
嘉靖皇帝陵墓
嘉靖皇帝陵墓嘉靖帝死后葬于永陵。
永陵的营建在嘉靖帝登上皇位后的第十五个年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
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1528年)皇后陈氏去世之时。
当时,嘉靖帝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后选择陵地。
同时,他也在秘密地为自己的陵地做准备工作。
选址永陵的营建在世宗皇帝登基后的第十五年,系其在位时营建的寿宫,但其卜选陵址却是在嘉靖七年(1528年)皇后陈氏去世之时,当时,世宗命辅臣张璁及兵部员外郎骆用卿等人为陈皇后选择陵地。
同时,也秘密选好了自己的陵地。
骆用卿在嘉靖年间以通晓风水术闻名,他来到天寿山后,外观山形,内察地脉,为世宗选择了橡子岭和十八道岭两处吉壤,随后,世宗就带领从臣和钦天监官员到骆用卿为他选定的两处吉壤察看,看后,觉得十八道岭风水最佳,决定在那里建陵。
但还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带找来著名风水师杨筠松、曾文迪、廖三传的后人再次察看,最后十八道岭被确定为建陵地点。
世宗嫌十八道岭山名不雅,下诏更名为阳翠岭。
主要景点神道和石桥明十三陵坐落在群山环抱,溪流缭绕的天寿山南麓,为保持陵区庄严肃穆的气氛,各陵之前均铺设了神道,并依托溪流或人工挖掘的护城河修建了许多座石桥。
神道中间一般为石板或城砖铺成,象征龙脊;两侧铺以鹅卵石,象征龙鳞。
除了帝后棺椁、仪仗、祭品等可以在神道上前进之外,官员人等甚至前去谒陵的帝王都不能在神道上行走,只能走旁边的辅路。
永陵神道原从总神道北五孔桥向东北分出,经永陵功德碑直达永陵陵门,除开头极短的一段改为柏油路外,其余均完整保存,是十三陵保存最为完整的神道。
神道开头有一座单孔桥,尽头有三座单孔桥,但令人遗憾的是,永陵神道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经常可以看到重载卡车在神道上驶过,神道上的石板已有多处被轧碎或轧裂,令人十分痛心。
御路石雕御路石雕,指古代刻在宫殿内帝王专用的御路路面上的石浮雕。
永陵祾恩门和祾恩殿的基座中轴线上均有御路石雕,而且两个基座前后均有,共四块,雕龙凤戏珠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说,此文昭告天下后,许多文人纷纷讴歌此文,甚至有人放鞭炮大肆庆祝,从此可以反映出明世宗在位期间的统治下百姓民不聊生的情景。
盖愆成昊端伏,后贤皇子裕至。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勉修令德,勿遇毁伤。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祭用素馐,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郡王,藩屏为重,不可擅离封域。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可擅去职守,闻丧之日,各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并土官俱免进香。郊社等礼及朕祔葬祀享,各稽祖宗旧典,斟酌改正。
《嘉靖遗诏》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遗诏,但并非明世宗所写,而是由内阁首辅徐阶、翰林院学士张居正共同攥写。 这封遗诏在历史上很有名,内容是明世宗反省自己生前的错误。
全文:
朕以宗人入继大统,获奉宗庙四十五年。深惟享国久长,累朝未有。乃兹弗起,夫复何恨!但念朕远奉列圣之家法,近承皇考之身教,一念惓惓,本惟敬天助民是务,只缘多病,过求长生,遂致奸人乘机诳惑,祷是日举,土木岁兴,郊庙之祀不亲,明讲之仪久废补过无由,每思惟增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