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芘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措施
浅谈三种致癌物质对食品的污染与防治措施
浅谈三种致癌物质对食品的污染与防治措施沈霞【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106-107)【作者】沈霞【作者单位】辽宁省大石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正文语种】中文污染食品的致癌物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类化合物和3.4一苯并芘三种强致癌物。
一、黄曲霉毒素酷暑季节,空气湿热。
大米、花生等粮食常常要长霉。
在霉菌中有一种菌,叫黄曲霉菌,这种菌会分泌出一种最厉害的致癌毒素,人们称它为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菌最喜欢湿热的环境,当温度在30~38℃.湿度达到80~85℃,粮食含水量在20~25%时,黄曲霉菌就能迅速繁殖起来。
当温度达刭了28~32℃时,湿度在70%以上时,黄曲霉菌就可产生毒素。
因此,在我国南方湿热地区受污染较重,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一般很少受到污染。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是很大的。
它的毒性比敌敌畏大100倍,致癌强度比3.4-苯并芘大4000倍。
1960年英国的一家养鸡场用霉变了的花生喂火鸡,结果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死了十万多只火鸡。
最近还有一个15岁的男孩吃了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的甘薯后,才6天就死去了。
1974年,印度西北部的一百多个村子,在收获玉米时适逢阴雨连绵,使玉米发了霉,人们吃了这些霉玉米后造成了约400人中毒,100多人死亡。
黄曲霉素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蓝紫色或绿色的闪闪萤光,根据荧光颜色及结构从这类毒素中又分离出B1、B2和G1、G2等多种结构类似的分支,其中以B1的致癌性最强,平常所说的黄曲霉素都是以B1为代表,黄曲霉毒素往往导致肝癌,凡是人们食用黄曲霉素污染较多的粮油,肝癌的发病率就高。
我国江苏启东县和广西扶绥县是肝癌的高发地区,其原因就是那里的玉米、花生等粮食容易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所造成的。
黄曲霉菌如此凶恶而又无孔不入,那么我们怎样去对付它呢?首先要控制粮食的温度和水分,以防霉变,应做到适时收获,及时曝晒,使粮食充分干透,然后要及时入库、装缸、加盖密封。
苯芘的介绍 文档
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亚硝胺。
研究表明,食品本身并不含或很少含上述三种致癌物,但在种植、加工、运输、贮存和烹调过程中,往往受到污染,尤其对于苯并芘的污染最为严重。
美国科学家皮埃特教授指出:人类癌症65%以上是因食物被污染所引起的。
因此,了解苯并芘的结构性质,控制食品苯并芘的污染,减少污染食品的摄入量,掌握食品中苯并芘的检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从而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机率。
1.苯并[a]芘的结构与性质苯并Le]芘,又称3,4—苯并芘。
它是一种由5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分子式为C20H12,分子量为252。
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常温下苯并[a]芘为浅黄色针状结晶,可分为单斜晶或斜方晶,性质稳定,沸点310~320℃(10mm汞柱),熔点179~180℃,在水中溶解度为0.004—0.012mg/L,易溶于环己烷、己烷、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甲醇。
在常温下不与浓硫酸作用,但能溶于浓硫酸,能与硝酸、过氯酸、氯磺酸起化学反应,人们可利用这一性质来消除苯并[a]芘。
苯并[a]芘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苯并(a)芘在有机溶剂中,用波长360nm紫外线照射时,可产生典型的紫色荧光。
2、食品中苯并[a]芘的来源苯并[a]芘是已发现的,200多种多环芳烃中最主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它是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热解的产物,煤、石油、天然气、木材等不完全燃烧都会产生。
而这些物质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大量应用,导致了苯并[a]芘的广泛污染。
可以说各种动植物性食品都可能受到苯并[a]芘的污染。
大多数加工食品(如熏制食品、烘烤食品和煎炸食品等)中的苯并[a]芘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过程。
2.1在熏烤、烘烤过程中形成熏烤制品有熏鱼片、熏红肠、熏鸡及火腿等动物性食品。
烘烤制品有月饼、面包、糕点、烤肉、烤鸡、烤鸭及烤羊肉串等食品。
熏烤、烘烤常用的燃料有煤、木炭、焦炭、煤气和电热等。
由于燃烧产物与食品直接接触,烟尘中的苯并[a]芘直接接触食品而污染。
22151239_浅谈食用植物油中苯并_[α]_芘的风险管控
质量控制2010年8月,国内最大生产茶油厂商生产的产品被查出含有超出国家标准6倍的强致癌物苯并芘。
事件发生后,产品被下架,问题产品被召回,公司被停产整顿,事件导致市场损失过亿。
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重点项目,苯并[α]芘一直备受来自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植物油中苯并[α]芘的危害、风险及其风险管控展开讨论与研究。
1 危害多环芳烃(Polycyelic aromatic hydrocarbon,简称PAH)广泛分布在环境中,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苯并[a]芘是多环芳烃的一种。
它的致癌性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775年,英国报道烟囱清洁工阴囊癌的发病率高,经多年的研究证明苯并[a]芘是一种主要的致癌因素,苯并[a]芘对人类和动物来说,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自最初发现其可导致皮肤癌后,经深入研究发现其对机体各脏器如肺、肝、食道、胃肠等均具有致癌性。
苯并[a]芘还具有致突变性,可引起形态和结构及功能改变,遗传物质复制错乱,导致遗传缺陷和疾病。
2 风险食用油脂本身并不含有或很少含有苯并芘,但在种植、加工、运输和烹调过程中,往往会被污染。
在日常检测中发现,芝麻油、花生油、油茶籽油和葵花籽油等具有特色风味和色泽的油品更易受到苯并芘的污染。
这些油在制取过程中,需要高温炒籽或蒸胚,高温蒸炒产生植物油特有的风味和色泽的同时,伴随着有害物质的产生,苯并[a]芘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1]。
3 去除在油脂精炼工艺中,常使用漂白土和活性炭进行吸附,可在碱性除酸过程、脱色和脱臭等工艺过程中降低油脂中苯并[a]芘的含量。
4 检测由于苯并[α]芘是多环芳烃中具有代表性致癌力强烈的一种物质,因此,大都以苯并[α]芘作为检测对象,同时鉴于苯并芘的强毒性,且80%来自食物,世界各国对其含量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欧盟委员会法规(EC)NO1881/2006规定,可直接消费或作为食品成分的油类和脂肪类(不包括可可油)中苯并[a]芘的最高残留限量为2 μg/kg。
不要忽视苯并芘的危害
1.不要忽视苯并芘的危害1.1. 引言最近一段时间,北京的空气很不好。
我有咽炎,这样的天气里就特别难受,忍不住抱怨下。
其实,抱怨的何止我一个人,生活在帝都,大家应该都感同身受。
在微博里@上海广播电视台陆兰婷也忍不住为帝都捏一把汗。
近年来,关心环境的人越来越多。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也为北京的空气污染而担忧[1],他最担忧的是孩子的健康,因为“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很多不良影响”。
在我抱怨北京空气差的同时,有台湾媒体报道,韩国6款知名泡面检出致癌物苯并芘。
对此,台湾多家卖场表示已将相关商品下架[2]。
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感觉更加沉重。
苯并芘,食物中的毒物苯并芘是多环芳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苯环稠合在一起形成的芳香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一种。
多环芳烃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其中含五个苯环的苯并芘更臭名昭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苯并芘归在致癌物的第一组(已经明确对人类有致癌作用)。
苯并芘在食物中也有,在高温、长时间烹调的食物中会产生苯并芘。
新鲜油脂不含多环芳烃,但长时间油炸后含量会迅猛上升。
碳火烤肉、熏制鱼肉中苯并芘含量非常高,炒菜锅过火的高温也会促进其产生。
目前,我国对常见食物中苯并芘的限量标准为:肉制品、粮食的食品卫生标准为5微克/千克以下,植物油为10微克/千克以下,熏烤动物性食品为5微克/千克以下[3]。
但实际生活中烹烤肉制品时苯并芘的含量却经常超过这个标准。
早在1964年,《科学》(Science)杂志上就报道了炭火烤牛排中的多环芳烃,其中苯并芘的含量为8微克/千克[4]。
不光是牛排,我们的北京烤鸭也难以和苯并芘撇开关系。
2011年4月,《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北京烤鸭的论文,论文测定了挂炉烤鸭、电热制作的烤鸭以及闷炉烤鸭三种方法制作的烤鸭中苯并芘的含量,结果发现,用挂炉方式烤出的烤鸭,其表皮中苯并芘的含量达8.7微克/千克,瘦肉中苯并芘的含量低于1微克/千克,而用其他两种方式制作的烤鸭表皮和瘦肉中苯并芘含量均低于1微克/千克[5]。
苯并芘的来源及防治
苯并芘的来源及防治英文名称: 3,4-Benzopyrene分子式: C20H12分子量: 252.313,4苯并芘是由5个苯环构成多环芳烃,是1933年第一次由沥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致癌物。
常温下为浅黄色晶状固体,熔点179~179.3℃,沸点312℃.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易溶于苯、甲苯、二甲苯、氯仿、乙醚、丙酮等等有机溶剂。
碱性情况下稳定,遇酸易起化学变化。
环境中3,4苯并芘的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机动车辆排出的废气;加工橡胶、熏制食品以及纸烟与烟草的烟气等。
据报道,一包香烟内含有0.32微克的3,4苯并芘,每烧1kg煤,可产生0.21mg;100g煤烟中含6.4mg;汽车排气中的炭黑、每1g中就有75.4微克,这种汽车每行驶1h,就排出大约300微克的3,4苯并芘。
大气中致癌物质有3.4苯并芘、二苯并芘等十多种多环芳香烃。
由于3,4苯并芘较为稳定,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且与其他多环芳烃化合物的含量有一定相关性,所以都把3.4苯并芘作为大气致病物质的代表。
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的增加,呼吸道癌症发病率、肺癌死亡率显著增加。
3,4苯并芘是一种强的环境致癌物,可诱发皮肤、肺和消化道癌症,是环境污染主要监测项目之一。
沥青在改性过程为全封闭搅拌,放入浸渍槽后为敞开操作,沥青在热熔条件下因高温会产生一定量的沥青烟气。
由于缺乏监测资料,我们收集了绍兴市监测站对同类企业绍兴市橡胶有限公司防水卷材生产线沥青烟气的监测资料,以此类比估算本项目沥青烟气发生源强。
绍兴市橡胶有限公司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年产规模为14万米,浸渍工艺产生的沥青烟气同样采用集气罩收集,经管道引入螺旋分离机和汽液过滤器处理后15m高空排放,根据监测结果尾气沥青烟气浓度15mg/m3,有组织排放量为0.025t/a,整个处理工艺集气段收集效率按80%计,系统对沥青烟气的去除效率按90%计,推算浸渍工段沥青烟气发生量为312kg/a,折每万米防水卷材沥青烟气发生量为22.3kg/万米。
苯并芘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流行病学研究案例: ➢冰岛人胃癌发病率很高,与居民爱吃烟熏食物有一定的关系,当地每千克烟熏 食物中苯并芘的含量高达几十微克
概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概
念
产生与污染
改进食品烹调加工方法
➢ 控制避免直接接触炭火 ➢ 好加热的温度和时间 ➢ 厨房内安装排气设施
制定允许含量标准, 提高污染残留量的检测技术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概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概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概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概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苯并芘
氧化还原反应
7,8-环氧化苯并芘
CYP1A1
致癌
反式-7,8-二羟-9,10-环氧化物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尿液、胆汁排出Biblioteka 概农心方便面 召回
* ***** ***** *******
概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苯并芘 黄曲霉毒素 亚硝胺
三大强烈致癌物质
由五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烃化合物 属于一级致癌物
概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苯并芘是如何产生的呢, 是怎样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呢
概
念
产生与污染
代谢与毒性
预防措施
概
苯并芘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品安全学
Name Affiliation
食物中的苯并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1)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课程论文课程食品毒理学年级班级2013级02班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姓名段雅楠学号222013324012023评分目录1.了解苯并芘的性质 (1)2.食物中苯并芘的来源(从农田到餐桌即从原料到成品进行分析) (1)3.苯并芘的毒性及危害 (2)3.1致癌作用 (3)3.2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3)3.3 隐匿性和长期性 (4)3.4 光致毒效应 (4)4.苯并芘的检测方法 (5)4.1 荧光分析法 (5)4.2 高效液相色谱法 (5)4.3 气质联用 (6)4.4 酶联免疫吸附法 (6)4.5 其它方法 (6)5.苯并芘的控制 (7)5.1 从环境着手控制 (7)5.2 从加工方面着手 (7)5.3从包装和运输着手 (8)5.4制定严格的限量标准 (8)6.结语 (8)参考文献: (8)食物中的苯并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摘要:近年来,食物中的苯并芘含量越来越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来源也越来越广。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发现苯并芘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不出意外的越来越严重。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地去研究苯并芘的性质、来源、毒性、危害、检测方能找出控制苯并芘给我们造成的食品现状。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键词:苯并芘毒性危害控制1、了解苯并芘的性质苯并芘又称3,4-苯并芘,简称BaP,由一个萘环和一个芘分子稠合而成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12,相对分子质量为252.32,常温下以结晶状态存在,颜色浅黄,沸点310-312℃,熔点178℃,在水中溶解度为0.5-6μg/L,能溶于苯、丙酮等有机溶剂,稍溶于甲醇和乙醇。
碱性环境下稳定,而易与硝酸、过氯酸、氯磺酸等反应。
苯的种类约有十余种,较为常见主要有1,2-苯并芘,3,4-苯并芘及4,5-苯并芘,其中4,5-苯并芘是1,2-苯并芘的同分异构体,没有致癌作用;其余都有或强或弱的致癌作用。
最早在1933年,英国科学家J.W.Cook等人从沥青中分离出苯并芘纯品,合成证明了其化学结构,并进行动物实验,诱导小鼠产生皮肤癌,而证明了苯并芘为第一个化学环境致癌物。
减少苯并芘摄入的措施
减少苯并芘摄入的措施引言苯并芘(Benzo[a]pyrene)是一种常见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燃煤、石油、木材燃烧、香烟烟雾等各种环境中。
苯并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定为一种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因此,减少苯并芘的摄入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减少苯并芘摄入的措施。
措施一:减少室内燃烧源的使用苯并芘主要存在于燃煤和石油的烟雾中。
因此,减少室内燃烧源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减少燃烧源的使用方法:1.使用电力替代燃煤:尽量使用电力来代替煤炭作为供暖或烹饪的能源。
这样可以在室内排放苯并芘的同时减少空气污染。
2.使用无烟燃料:选择使用无烟燃料,如液化石油气(LPG)或天然气,可以减少苯并芘的排放。
3.改善通风系统:在使用燃煤或石油燃料的时候,确保室内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减少苯并芘积聚的可能性。
措施二:降低食品中苯并芘的含量苯并芘还存在于食物中,尤其是烤肉和烧烤食品中。
以下是一些降低食品中苯并芘含量的措施:1.炖煮食物:与直接烹煮相比,炖煮食物时苯并芘的生成量较低。
同时,炖煮的过程可以将苯并芘溶解在水中,从而减少摄入量。
2.减少高温烹饪:苯并芘在高温下会生成较多。
因此,尽量减少高温烹饪方式,如烧烤和油炸。
3.去除食物表面的碳烤部分:苯并芘主要存在于食物表面烤糊的部分,如肉类的炭烤表面。
在食用之前,尽量去除食物表面的烤糊部分。
措施三:减少环境中的暴露除了室内燃烧源和食品,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环境中苯并芘的暴露,特别是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1.使用空气过滤设备:在工作场所和家中使用空气过滤设备可以减少苯并芘的浓度,从而减少人体的暴露。
2.禁止吸烟:吸烟是苯并芘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室内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显著降低苯并芘的暴露。
3.个人防护措施:在高风险场所工作的人,如焊工和煤矿工人,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和手套,以减少苯并芘的接触。
结论苯并芘是一种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减少苯并芘的摄入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苯并(a)芘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苯并(a)芘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环境科学3班,魏友钦,46号)摘要:苯并芘[benzo(a)pyrene,B(a)P]是多环芳烃中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它广泛存在于汽车尾气、厨房油烟、烟草焦油和直接熏烤的食品中。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环芳烃类中致癌性最强的化合物之一———苯并(a) 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污染来源和危害、研究建议及污染防治。
关键词:苯并(a) 芘健康危害防治Benzene and (a) pi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ealth danger Abstract : Benzo ( a) Pyrene is one of most severe carcinogen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 Itwidely has in food which in the automobile exhaust, the kitchen lampblack, the tobacco tar and smokes directly roasts。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one of in multi-link aromatic hydrocarbon class carcinogenicity strongest compound.The benzene and (a) pi to the human body health harm, the pollution originate and harm, the research suggestion, and polluti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Key words : Benzo ( a) Pyrene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harm to health,prevention and cure概述:苯并芘(Pí)是一类具有明显致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有害有机物对食品的污染
1、水体污染中酚类物质和石油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酚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低浓度酚促进庄稼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酚对作物无害,高浓度则产生蓄积;植物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酚类化合物,同时从含酚水和土壤中吸收外源酚,酚进入植物体后,植物具有多种能分解酚的酶类,有分解酚的能力,能将进入的酚进行合成或代谢为二氧化碳,因此,植物在积累酚的同时,也能代谢酚,由于酚在作物体内的这种显著的代谢过程,酚在作物体内残留累积处于较低水平,一般较少形成问题;酚在作物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产品的品质;污水中的酚对鱼类的影响是,低浓度时能影响鱼类的回游繁殖,高浓度能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
2)石油的影响:石油的工业废水来自炼油厂,石油废水不仅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危害,还会影响食品的品质:高浓度石油废水灌溉土地,生产的稻米,煮成的米饭有汽油味,花生榨出的油也有油臭味,生长的蔬菜(如萝卜)也有浓厚的油味,这种受到石油废水污染而生产的食品,人食用后,会感到恶心;石油废水中还含有致癌物3,4一苯并芘,这种物质能在灌溉的农田土壤中积累,并能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进入植物,引起植物积累;石油废水能对水生生物产生较严重的危害,高浓度时,能引起鱼虾死亡,特别是幼鱼、幼虾。
当废水中石油浓度较低时,石油中的油臭成分能从鱼、贝的腮粘膜侵入,通过血液和体液迅速扩散到全身。
2、食品中3,4-苯并芘的污染源自哪些方面?(10分)(1)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a)烟熏烟熏食品含水量少,产品比较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食品不易腐败变质,吃时有特殊的香味.但由于熏制过程中,食品与烟直接接触,使食品中3,4—苯并芘含量有明显增加。
b)烘烤如烤肉、烤鸭、烤乳猪等都是采用烘烤的方法制作。
一般烘烤食品常用的燃料有木炭、煤、焦炭、煤气和电热等。
烤制时食品与燃料的燃烧产物接触,除烟尘中的3,4-苯并芘使食品受到直接污染外,另外由于烘烤温度较高,食品所含的脂类等有机物质经高温热分解.聚合而生成3,4-苯并芘.脂肪含量越高, 3,4-苯并芘含量越高。
食品安全避免食品中的致癌物质残留
食品安全避免食品中的致癌物质残留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然而,由于一些不当的饮食习惯以及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食品中的致癌物质残留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健康威胁。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常见的致癌物质以及避免食品中致癌物质残留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状态。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中存在的致癌物质残留往往是由于不合规的生产加工过程、使用劣质原料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保障食品安全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致癌物质1. 农药残留:农药是一种常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但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导致农药残留。
其中,部分农药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如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等。
2. 重金属:重金属污染是指在食品生产或储存环节中,由于工业废气、废水等排放的重金属物质被食品吸收,从而引发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
常见的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3. 烟熏食品:烟熏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苯并芘等多环芳香烃物质,这些物质被认为是强致癌物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烟熏食品的摄入。
三、避免食品中致癌物质残留的方法1. 合理选购食品: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销售的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或过期食品。
同时,注意查看食品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2. 食品存储及烹饪:正确存储食品可以降低其受到污染的风险。
将食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食品受潮发霉。
在烹饪食品时,应尽量减少高温加热时间,避免产生致癌物质。
3. 多样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膳食,增加不同种类的食物摄入,有助于降低单一食物中致癌物质的摄入量。
例如,适量食用蔬菜水果,可以增加抗氧化物质的摄入,减少致癌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4. 定期体检:食品中的致癌物质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苯并芘的致癌机制
对苯并芘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建议
加强苯并芘风险评估和预警
建立和完善苯并芘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苯并芘污染,保护人体健康。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对苯并芘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苯并芘的致癌风险与接触剂量呈正相关,接触剂量越大,致癌风险越高。
剂量-反应关系
苯并芘是多种多环芳烃中的一种,其他多环芳烃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多环芳烃
苯并芘可能与其他环境因素(如吸烟、紫外线辐射等)相互作用,增加致癌风险。
其他环境因素
苯并芘与其他致癌因子的联合作用
概率模型
基于概率模型的评估方法,考虑了多种致癌因素,可用于评估个体或群体的癌症风险。
细胞周期调控
苯并芘可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导致细胞增殖异常和恶性转化。
细胞凋亡调控
苯并芘可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生存时间,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苯并芘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调控
苯并芘的致癌风险评估
03
苯并芘的致癌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发现,长期接触低剂量的苯并芘会增加癌症的风险,但具体阈值仍在研究中。
苯并芘的致癌剂量
苯并芘的危害
苯并芘的致癌机制
02
苯并芘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进入机体,在肠道和肺泡中与脂肪酸、胆固醇等结合,以苯并芘-脂肪酸复合物形式进入细胞。
苯并芘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苯并芘的吸收
苯并芘进入细胞后,经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作用,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包括苯并芘二醇、苯并芘酚等。
苯并芘的代谢
苯并芘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胆汁和尿排出,部分被肠道微生物降解。
加强健康教育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苯并芘超标原因
苯并芘又称苯并(а)芘,英文缩写BaP,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
苯并芘释放到大气中以后,总是和大气中各种类型微粒所形成的气溶胶结合在一起,在8微米以下的可吸入尘粒中,吸入肺部的比率较高,经呼吸道吸入肺部,进入肺泡甚至血液,导致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在水体、土壤和作物中苯并芘都容易残留。
苯并芘存在于煤焦油、各类炭黑和煤、石油等燃烧产生的烟气、香烟烟雾、汽车尾气中,及焦化、炼油、沥青、塑料等工业污水中。
金浩茶油苯并芘超标原因对于金浩茶油苯并芘超标,行内企业的一种说法是,为了提高出油率,农户在加工茶饼的时候,农户可能对茶籽反复烘烤、蒸炒,如温度控制不好,容易导致烧焦现象,生成苯并芘,残留在茶籽的外壳上;而压榨后苯并芘就全部残留在茶饼中,在萃取茶饼中的残油时,残留的苯并芘也被大量萃取出来,通过高温又与溶剂油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导致浸出后毛茶油苯并芘含量不断提高。
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王瑞元表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是油饼中就有苯并芘”,“加工茶饼过程中的烘烤、蒸炒等环节,并不会产生苯并芘或者增加含量,所有植物油料都需要蒸炒,才能有香味”。
王瑞元指出,导致苯并芘超标的有三个原因:一是茶籽中混入了作为润滑剂的机油;二是茶农在柏油马路上晾晒茶籽,高温让融化的沥青混入茶籽中,三是茶籽原料发生了霉变,这也会产生苯并芘超标。
一个食用油生产企业也告诉记者,“由于环境受到污染,苯并芘超标可能存在于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
另外,如果企业使用浸出法,食用级溶剂可能没被彻底清除,这也会带来苯并芘超标。
”苯并芘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用水泥、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处理再废弃。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烧烤肉类食品产生苯并芘自给式呼吸器。
食用油苯并芘标准
食用油苯并芘标准### 食用油苯并芘标准#### 1. 引言食用油苯并芘标准是保障人们饮食健康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规范食用油中苯并芘含量,以减少人们摄入致癌物质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用油苯并芘标准的相关要求和实施细则。
#### 2. 食用油苯并芘的定义食用油苯并芘是指在油烟中可能存在的一类致癌物质,主要来自食用油的高温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
苯并芘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癌症等疾病。
#### 3. 食用油苯并芘标准的制定目的食用油苯并芘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规范食用油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生产行为,降低致癌物质的摄入量,减少食品安全隐患。
#### 4. 食用油苯并芘标准的主要内容- **苯并芘含量限制**: 食用油中苯并芘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超出限制的产品不得销售。
- **生产环境要求**: 食用油生产企业应保证生产环境清洁,减少苯并芘的污染源,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 **质量检测要求**: 食用油企业应定期对产品进行苯并芘含量检测,确保产品安全合格。
一旦发现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整改,并公开相关信息。
- **标识要求**: 食用油包装上应标明苯并芘含量,并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相关的安全食用提示,提醒消费者关注。
#### 5. 食用油苯并芘标准的执行与监督食用油苯并芘标准的执行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对苯并芘含量进行抽检,严格执行标准规定。
同时,鼓励消费者加强食用油产品的选择和监督,对发现问题的产品及时举报。
#### 6. 结语食用油苯并芘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人们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希望商家和消费者都能共同遵守标准,共同维护饮食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希望食用油苯并芘标准的内容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遵守,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环境。
什么是苯并芘污染?
什么是苯并芘污染?
1. 苯并芘的定义及特点
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烃类有机物,具有较高的毒性和致癌性。
它通常是由燃烧煤炭、石油和其他石化产品以及车辆尾气排放产生的。
苯并芘在大气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容易随着空气流动而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 苯并芘的危害及影响
苯并芘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长期暴露于苯并芘污染环境中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除了致癌性外,苯并芘还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同时,苯并芘还可能对水生生物、陆地动植物等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
3. 苯并芘污染的来源及排放途径
苯并芘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焚烧煤炭和垃圾、生物质燃烧等各种活动。
这些排放源会释放大量的苯并芘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中,进而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此外,苯并芘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类体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4. 防治苯并芘污染的措施
为了减少苯并芘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例如,加强对排放源的监管,控制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苯并芘浓度。
此外,还可以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源头上减少苯并芘的排放量。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人们不会因为摄入受污染的食物而暴露于苯并芘。
5. 未来发展方向及展望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防治苯并芘污染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探索苯并芘污染的新防治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环境监管的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共同为营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食品中苯并芘污染的检测与控制
食品中苯并芘污染的检测与控制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其中,苯并芘污染作为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存在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废气中,具有强大致癌性。
食品中的苯并芘污染主要来自于烟熏、烘烤、燃气炉等加工过程中的烟熏食品,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来说,如何科学有效地检测和控制食品中的苯并芘污染是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食品企业应该加强食材的选择和采购环节,确保食材的安全性。
食品原材料是制作食品的基础,而苯并芘污染一定程度上与食材有关。
因此,食品企业在采购食材时应首先要求供应商提供食材的产地、种植、养殖环境等详细信息,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的检验证明。
此外,食品企业还可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食材,减少苯并芘污染的可能性。
其次,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加热时间也有助于减少苯并芘污染。
苯并芘主要存在于加工过程中的烟熏产品中,因此,通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可以减少烟熏食品中苯并芘的生成。
食品生产企业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温度控制设备,并且严格按照食品加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另外,食品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食品苯并芘污染的检测和监控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监管部门可以建立食品苯并芘污染的监测体系,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食品中苯并芘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
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食品企业的检查力度,对存在苯并芘污染问题的企业进行惩处,形成食品企业自觉抵制苯并芘污染的氛围。
此外,在食品消费者方面,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消费者应加强对食品的了解,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认证的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烟熏食品。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关注媒体、参与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对苯并芘污染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总结起来,食品中苯并芘污染的检测与控制需要从食材采购、加工过程、监管力度、消费者意识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合力,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大米中的苯并芘
大米中的苯并芘大米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经常食用的主食之一,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而在大米中,存在着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的有害物质——苯并芘。
本文将围绕苯并芘展开,介绍其来源、危害以及防控措施。
一、苯并芘的来源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燃烧和烟草烟雾中。
在大米中,苯并芘的来源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
环境中的空气、土壤和水源污染,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可能导致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升高。
二、苯并芘的危害苯并芘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暴露于苯并芘可能会引发多种癌症,如肺癌、皮肤癌等。
苯并芘还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生殖功能异常等问题。
因此,苯并芘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三、苯并芘的防控措施为了降低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减少空气、土壤和水源中苯并芘的污染。
其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农药和化肥中含有苯并芘。
此外,通过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大米的品质,减少苯并芘的产生。
最后,在收获后,对大米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选,确保出厂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四、关于大米中苯并芘的监测与标准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相关部门对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制定了严格的监测标准。
根据标准,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食用大米的安全性。
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取样检测的方式进行,确保大米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和选择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提高对苯并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在购买大米时,我们可以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品牌,优先选择经过检测合格的大米。
此外,我们可以多了解大米的生产和加工过程,选择环境友好型、有机种植的大米,减少苯并芘的摄入。
同时,合理膳食结构,均衡摄入各种食物,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六、总结苯并芘作为一种致癌物质,其在大米中的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对苯并芘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大米中的苯并芘
大米中的苯并芘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由苯环和五个碳原子构成的。
它是大米中的一种重要物质,也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化学物质。
大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要粮食之一,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然而,近年来人们对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越来越关注。
苯并芘是一种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它是由苯环和五个碳原子构成的。
它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可以通过燃烧、焦油和汽车尾气等方式产生。
苯并芘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据研究发现,大米中的苯并芘含量与种植环境、种植方式、处理方法等因素有关。
在种植环境方面,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物浓度对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具有较大影响。
在种植方式方面,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会对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产生影响。
在处理方法方面,大米的烹饪和加工过程中,苯并芘的含量也可能发生变化。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降低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选择适合种植大米的土壤,避免土壤中重金属和污染物的积累。
其次,在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过量使用。
此外,在大米的烹饪和加工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减少苯并芘的产生。
对于消费者来说,正确的选择和烹饪大米也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有机大米和绿色食品,可以降低苯并芘的摄入量。
在烹饪过程中,避免高温油炸和过度烹饪,可减少苯并芘的生成。
苯并芘是大米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其含量与种植环境、种植方式、处理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降低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选择适合种植大米的土壤、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科学合理的烹饪和加工方法。
消费者在选择和烹饪大米时也应注意,选择有机大米和绿色食品,并避免高温油炸和过度烹饪。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大米中苯并芘的含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并芘对食品的污染及其预防措施摘要:对苯并芘的理化性质、食品中苯并芘的污染来源、危害性及预防措施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从食品的角度来看,苯并芘对人体具有非常明显和潜在的巨大危害.先时苯并芘的性质、污染来源及危害性有详细了解,后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引言:苯并芘又称苯并(а)芘,英文缩写BaP,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
3,4-苯并芘释放到大气中以后,总是和大气中各种类型微粒所形成的气溶胶结合在一起,在8微米以下的可吸入尘粒中,吸入肺部的比率较高,经呼吸道吸入肺部,进入肺泡甚至血液,导致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关键词:食品苯并芘污染来源危害性预防措施理化性质巨大危害防治措施叙述人体一、理化常数CAS号:50-32-8 中文名称:苯并(a)芘结构式英文名称:Benzo(a)pyrene;3,4-Benzy pyrene 别名:3,4-苯并芘缩写:BaP、B(a)P 化合物类别:芳烃类分子式:C20H12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针状、晶体(纯品) 分子量:252.32 蒸汽压:0.665×10-19kPa/25℃熔点:179℃沸点:475℃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溶于苯、甲苯、二甲苯、氯仿、乙醚、丙酮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1.35 稳定性:稳定主要用途:本品在工业上无生产和使用价值,一般只作为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随废气排放二、基本简介苯并芘(bǐ)是一类具有明显致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一个苯环和一个芘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目前已经检查出的400多种主要致癌物中,一半以上是属于多环芳烃一类的化合物。
其中,苯并芘则是一种强致癌物。
吸烟烟雾和经过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煮焦的食物、油炸过火的食品都会产生苯并芘。
对于苯并芘,日本人曾将其在兔子身上做过实验。
实验表明,将苯并芘涂在兔子的耳朵上,涂到第40天,兔子耳朵上便长出了肿瘤。
研究证明,生活环境中的苯并芘含量每增加1%时,肺癌的死亡率即上升5%。
三、代谢反应代谢和降解:据有关资料显示,BaP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和降解产物主要是:1,2-二羟基-1,2-二氢苯并芘,9,10-二羟基-9,10-二氢苯并芘,6羟基苯并,3羟基苯并芘,1,6-二羟基苯并芘,3,6-二羟基苯芘,苯并芘二酮,苯并芘-3,6-二酮(IRPTC)。
另外还有苯并芘-1,6-二酮,11羟基苯并芘,苯并芘-7,8-二氢二醇(Lehr.R.E.1978)。
BaP在大气中的化学半衰期在有日光照射下少于1天,没有日光照射时要数天,水体表层中的BaP在强烈照射下半衰期为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土壤中BaP的降解速度8天估计为53%~82%。
微生物能促使BaP降解速度加快,在河口底泥中3小时为71%,在无阳光照射下水中BaP的生物降解速度35至40天为80%~95%。
残留与蓄积在水体,土壤和作物中BaP都容易残留。
许多国家都进行过土壤中BaP含量苯并芘调查,残留浓度取决于污染原的性质与距离,在繁忙的公路两旁的土壤中BaP含量为2.0mg/kg,在炼油厂附近土壤中是200mg/kg;被煤焦油,沥青污染的土壤中,可以高达650mg/kg,食物中的BaP残留浓度取决于附近是否有工业区或交通要道。
进入食物链的量决定于烹调方法,不适当的油炸可能使BaP含量升高,但进入人体组织后,分解速度比较快。
水中的BaP主要是由于工业“三废”排放。
残留时间一般不太长,特别在阳光和微生物影响下,数小时内就被代谢和降解。
水生生物对BaP的富集系数不高,在0.1μg/L浓度水中鱼对BaP 的富集系数35天为61倍,清除75%的时间为5天。
迁移转化:BaP存在于煤焦油、各类炭黑和煤、石油等燃烧产生的烟气、香烟烟雾、汽车尾气中,及焦化、炼油,沥青、塑料等工业污水中。
肉和鱼中的BaP含量取决于烹调方法,水果、蔬菜和粮食中的BaP含蜈取决其来源。
地面水中的BaP除了工业排污外,主要来自洗刷大气的雨水。
水中的BaP以吸附于某些颗粒上、溶解于水中和呈胶体状态等三种形式存在,其中大部分吸附在颗粒物质上。
日光照射下,大气中的BaP化学半衰期不足24小时,没有日光照射为数日。
水中的BaP在强烈日光照射下半衰期为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土壤中BaP的降解速度8天约为53%~82%;对酸碱较稳定,日光照射能促使分解,速度加快。
水体、土壤和作物中BaP都容易残留,进入人体后,分解速度比较快。
水中的BaP主要来自工业排放,残留时间一般不太长,特别在阳光和微生物影响下,数小时内就被代谢和降解。
水生生物对BaP的富集系数不高。
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襄剂,但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细腻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受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
BaP不仅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而且与其它多环芳烃的含量不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一般都把BaP作为大气致癌物的代表。
长期生活在含BaP的空气环境中,会造成慢性中毒,空气中的BaP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国家的动物实验证明,BaP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四、相关影响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
是致癌物、致畸原及诱变剂。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是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烈致癌物。
急性毒性LD50500mg/kg(小鼠腹腔);50mg/kg(大鼠皮下) 慢性毒性:长期生活在含BaP 的空气环境中,会造成慢性中毒,空气中的BaP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分子式水生生物毒性:5μg/L,12天,微生物,阻碍作用;5mg/L,13小时,软体动物卵,阻碍作用,结构变化。
致癌BaP被认为是高活性致癌剂,但并非直接致癌物,必须经细胞微粒体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才具有致癌性。
BaP进入机体后,除少部分以原形随粪便排出外,一部分经肝、肺细胞微粒体中混合功能氧化酶激活而转化为数十种代谢产物,其中转化为羟基化合物或醌类者,是一种解毒反应;转化为环氧化物者,特别是转化成7,8-环氧化物,则是一种活化反应,7,8-环氧化物再代谢产生7,8-二氢二羟基-9,10-环氧化苯并[a]芘(如图),便可能是最终致癌物。
这种最终致癌物有四种异构体,其中的(+)-BP-7β,8α-二醇体-9α,10α-环氧化物-苯并[a]芘,已证明致癌性最强,它与DNA形成共价键结合,造成DNA损伤,如果DNA不能修复或修而不复,细胞就可能发生癌变。
其它三种异构体也有致癌作用。
动物试验包括经口、经皮、吸入,经腹膜皮下注射、均出现致癌。
许多国家相继用9种动物进行实验,采用多种给药途径,结果都得到诱发癌的阳性报告。
在多环芳烃中,BaP污染最广、致癌性最强。
BaP不仅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也较稳定,而且与其它多环芳烃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一般都把BaP作为大气致癌物的代表。
致畸1000mg/kg,妊娠大鼠以口,胎儿致畸。
致DNA突变。
40mg/kg,1次,田鼠经腹膜,染色体试验多种变化。
小鼠,遗传表型试验香烟多种变化。
昆虫,遗传表型试验多种变化。
微生物,遗传表型试验多种变化。
人体细胞培养DNA多种变化。
五、污染来源存在于煤焦油、各类碳黑和煤、石油等燃烧产生的烟气、香烟烟雾、汽车尾气中,以及焦化、炼油、沥青、塑料等工业污水中。
地面水中的BaP除了工业排污外,主要来自洗刷大气的雨水。
储水槽及管道涂层淋溶。
六、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用水泥、沥青或适当的热塑性材料固化处理再废弃。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烧烤肉类食品产生苯并芘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聚乙烯薄膜防毒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谨防其致癌性(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污染环境,用水漱洗鼻咽部的粉尘。
就医。
食入:误服者充分漱口、饮水,催吐。
就医。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
用水可引起沸溅。
七、研究进展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芳香环构成的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及其广泛。
由于多数PAHs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受到广泛的关注。
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去除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最佳方法,它不仅经济、安全,而且所能处理的阈值低、残留少,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研究设计并测定了几种菌株对高分子量多环芳烃苯并芘(Bap)的最佳降解条件。
结果表明在浓度为80mg/L、pH值为7.2、代谢底物为邻苯二甲酸的最佳条件下,2<'#>真菌(木霉)、6<'#>真菌(镰刀霉)、9<'#>细菌(动胶杆菌)降解苯并芘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1.7%、85.7%、87.8%,而且降解速度较快,菌株生物量较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多环芳烃的细菌的固定化处理系统以及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降解,并为研究苯并芘降解途径、分离纯化次生代谢产物建立了基础。
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降解通常以共代谢方式进行,比较了联苯、水杨酸、邻苯二甲酸、琥珀酸钠四种常用底物对于苯并芘的共代谢降解效果。
研究表明:以邻苯二甲酸作为共代谢底物时,上述3种菌株的降解效果较好。
此外,对非离子表面活性Tween-80增溶条件下,苯并芘的生物降解作了初步的研究。
八、相关事件企业茶油牛奶,政府与企业秘密召回事由早在2010年3月,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金浩公司)等即被查出致癌物“苯并芘”严重超标。
之后企业按要求进行整改,对相关产品进行召回。
金浩公司在其内部汇报材料中也称,相关超标部分原产地湖南、采用“浸出”工艺生产的茶油已下架。
但这一情况至今(2010年8月)未对公众公开,也没有公布被下架或召回的品牌及其产品型号。
2010年8月21日,在称金浩公司一天前公告“澄清被查出牛奶6倍的传言”之后,湖南省质监局迅速发布抽检合格结果公告。
一场关于“国家免检产品”金浩茶油“致癌”的“谣言风波”看似逐渐平息。
然而,据媒体调查发现,无论是湖南省质监局的抽检公告,还是金浩公司的“澄清公告”,均未提及一个关乎公众食品安全的重要事实。
根据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油苯并芘含量的最高上限为10微克/千克,而国家质检总局此前关于湖南省部分茶油的抽检结果显示,苯并芘含量已达到60微克/千克,为最高上限的6倍。
掩盖与谎言2010年8月中旬,网络上传出金浩茶油等部分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企业的若干批次产品苯并芘含量超标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