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高一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18课《科技要与人文并重》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1课《我很重要》ppt课件1
3 .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我很重要”之前,作者先介绍“我不重要”的观点,有什 么好处?
欲扬先抑,表达了对社会僵化思想的不满,喊出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2)第7~15自然段 每四位同学组成一个互相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①自由朗读第8~15自然段。
②在这几段中,作者是从哪个角度阐述“我很重要”的?作者有 哪些“我很重要”的理由?
第三部分(30—40:“我对自己小声说。”至最后):激励自信心,肯 定自我很重要。
五.品读·揣摩
第1~6自然段 1. 为什么“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
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2. 这部分有很多个“不重要”,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五个“不重要”,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有很大联系。 我国是一个讲究谦虚的国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求突出别人和集体, 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是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熏陶。 如果有一个人反其道而行之,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目光,视此人为异类, 并且可能会受到“群起而攻之”的“待遇”,正所谓“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毁之”,或者叫做“枪打出头鸟”。
(3)品读第16~29自然段
1、同学们,这部分有好多精美的句子,请找找看,找到后,分析一下句子的修 辞特点和意思。
例如:
①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 平洋为之涨潮。
(夸张,写出父母的伤悲。) ②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 一模一样的成品。面对这般友情,我们还好意思说我不重要吗?
总结:作者多角度阐述“我很重要” 的依据,用“我很重要”这条红线 把文章这部分的语言像颗颗珍珠一 样串连起来(一线串珠)。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金大力》课件
——汪曾祺
汪曾祺:一个吃货作家的灵魂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是一位跨越了现、当代的著 名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 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之后被视为以沈 从文为首的“京派”的最后一个传人。 80年代初先后发表了《受戒》、《大淖 记事》等以苏北高邮地区历史生活为背 汪曾祺(1920-1997) 景的系列小说,以其冲淡优雅的语言, 情淳意朴的风情开“寻根文学”风气之 先,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
勤劳质朴 提,捆"脚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 做事认真 两担水来,用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
和黄泥。
傍晚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 看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 是会看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 火,瓦匠里有抽烟的)。
朴实善良 他是个瓦匠,上工时不照在例人也前在炫腰耀带里掖
hè 附和
应和
huó 和面 和泥
huò 和药 洗三和
相 xiāng 相信 xiàng 面相
互相 丞相
斗 dǒu 星斗 dòu 争斗
初读课文,理解框架
介绍其名字由来(1)
介绍当瓦匠头儿的原因(2-7) 介绍金家茶炉生意(8-9) 总结 概括金大力的特征(10-11 )
四、课文赏析,分析金大力的人物形象
一把瓦刀,手里提着一个抿子。可是他的瓦 刀抿子几乎随时都是干的。他一天使的家伙 就是铁锹抓钩,他老是在和灰、和泥。他只 能干这种小工活,也就甘心干小工活。他从 来不想去露一手,去逞能卖嘴,指手画脚
金大力是个瓦匠头儿,可是拿的工钱 很低,比一个小工不多贪不钱了多少。同行师傅 们过意不去,几对为次生他提活人很出着知要想足给金头儿涨涨工 钱。金大力说:"不。干什么活,拿什么钱。 再说,我家里还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我不 比你们指身为业。这我就知足。"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16课《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word教案
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教学目标1.领会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明白时代的发展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与共建的道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定筛选目标,通过把握课文中心句、重点句的方式筛选信息,提高依据目标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领会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设定并围绕目标快速、准确筛选信息。
教学难点通过把握课文中心句、重点句的方式筛选信息,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由电影《阿凡达》导入。
(有条件的可播放电影片段,或者由老师、同学概述电影主要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拥有了高科技的地球人最终却败给了原始的土著纳威人?与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相比,地球人最缺乏的是什么?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人类要和谐健康发展,既离不开科技的发达,也离不开精神、道德的提升。
进而导入本课——“科学人文,和而不同”。
二、走近作者杨叔子: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
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约30所高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
他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绿色教育”,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应邀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约百余所院校举办人文讲座两百余场,吸引了近二十万人次的听众。
三、解读题目(一)“和而不同”的本义:1.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释义:和,和睦;同,苟同。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3.解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18课《科技要与人文并重》
将我们的视线向 上移,我们看到 的是一片植物.
2 10
100 m
在这个距离,我 们看到了树林的 边界以及给我们 的教诲
3 10
1 km
现在我们将从米 进入到千米.. 现在有可能需要 降落伞了...
4 10
10 km
我们由此可以看 到整个城市的面 貌,但是我们确 实已经看不清每 栋房子了
2、科学特征
科学是经验的 科学是命题式的 科学是逻辑的 科学是趋于抽象的 科学是操作的 科学是系统的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科学性
3、科学精神
求真 务实 理性 批判
学习的三个层次
①学已有的知识; ②学发现(已有) 知识的工具和方 法; ③学未知领域,发 现与创新。
5 10
4 10
有一个问题跳进我们的大 脑... 我们是谁?我们将去什么 地方?我们从何而来?
3 10
或者...在宇宙中,我 们代表什么?
2 10
这次旅行中,“往上走 ”把我们带到了10的 23次方的距离。
1 10
现在,我们转向另一个 方向,去挖掘事物的内 部...
0 10
现在我们回到了本次旅行的 起点,这个距离我们能用我 们的手臂够到...
1 万亿 km
此刻,太阳看起来 就是众多恒星中的 一颗...
16 10
1 光年
从1光年的距离看 ,太阳看起来很小 了
17 10
10 光年
在这个无穷大的 宇宙里,我们什 么也看不到....
18 10
100 光年
“什么也没有” 看到的仅剩下恒 星和星云...
19 10
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ppt课件
1
内容提要
一、科学文化VS人文的概念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
一、科学文化VS人文的概念
3
1、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结构层次中最基础的部分。这
个结构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 :
精神理想、信仰、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文学艺术
社会制度、体制
物质(商品)
10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11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缘起
1、科学与人文分立的萌发
公元前5至4世纪古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所发生的重大转变,即 从早期以研究自然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也就 是格思里(W.K.C.Guthrie)在《希腊哲学史》中指出的:从 智者和苏格拉底开始,哲学研究的兴趣“从宇宙转向人,从宇 宙论和本体论的有吸引力的理性问题转向更迫切的人生事务和 行为的问题。”
古典时期被称为智者的哲学家很多,现在知道的就有二十多人,主要代 表有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等。如普罗泰戈拉喊出的响亮口号“人是万 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它标志着人的自我意识也即理性的觉醒;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则把人的理性进一步提升为“理念”,认为善、
公正、正义是第一类的道德伦理价值和审美领域的理念。
• 人道主义,重视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把人的自 由、平等、博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追求的目标;
• 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
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所以人文主义有时也被称作
“人本主义”。
9
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人文主义的升华,其内 涵主要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珍视 与关怀,包含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 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 准则的不懈追求,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 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科技文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科技文【本讲主要内容】第三单元——科技文这个单元我们学习四篇科学小品。
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要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说明能力和阅读科学类文章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了解以下方面的内容:1. 了解并体会一般科学说明文与科学小品的不同风格,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点和要求。
2. 学习本文按照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组成部分以及有关问题确定说明顺序,学习其说明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使用确凿事实说明问题的方法。
3. 学习文章用词造句凝练、比喻贴切而深刻的语言艺术。
4. 学会筛选重要的信息。
篇目举例:《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神奇的极光》(曹冲)《这个世界的音乐》(刘易斯•托马斯)【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 各课知识点分析《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一)关于作者: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老科普作家。
他生于一九○一年,浙江省海宁人。
他从小热爱自然,喜爱生物,对花、鸟、虫、鱼特别感兴趣,经常到野外采花、捉虫、捕鱼。
一九一五年秋天,他考进设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经常阅读介绍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成就的杂志。
一方面积极参加民主运动,一方面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许多有关生物方面的中外书籍,决心在生物学方面下苦功夫。
他当过小学教师,后考进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厂所属的模型标本部工作。
对他来说,这是学习钻研生物学的很好条件。
几年后,他成为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博物部编辑。
六十年来,贾祖璋写了大量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共创作、编著、翻译二十多种科学知识读物。
其中有科学专著,如一九三一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鸟类概论》,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一九三七年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国植物图鉴》(与贾祖珊合著,六十多万字,两千四百多幅图,印行至六十年代),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植物分类学专著。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18课《科技要与人文并重》ppt课件1
历史与科学——科学史
• 从科学内部去求解——内史;代表人物柯瓦雷 (Koyre Alexandre)
• 从科学外部求解——外史;代表人物默顿 (Robert King Merton)。
科学内史之争
• “微粒说”: 牛顿为代表。成功地解决了光的 直线传播、折射、反射等光学现象。
• “波动说”:惠更斯为代表。很好的解释了光 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 中国人最高的人性是“仁”; “仁”的人文形 式是“礼” ;“礼”的教化方式“ 动之以 情” ——“子为父隐”
• 西方人最高的人性是“自由”,“自由”的人 文形式是“科学”; “科学”的教化方式“晓 之以理”——“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亚里斯多德 )
• 科学:基本上指的是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 ,而natural science通常指的是数 理科学,数理科学通常是以牛顿科学为典范。
• 第一:是确立了既有别于传统的神学又有别于 新兴的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导 致了今天人们所说的人文学科 (Humanities);
• 第二,铸成了一个新的信念体系,即认为人本 身是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把 人确立为价值原点。
•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哥拉
中、西文化对“理想人性”的 差异
近代西方的科学传 统
• 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 • 笛卡儿把“思”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从某种意
义上说他是继承了希腊人的理性传统。“我” 出来了,主体性出来了。 • “我”当然不是某一个人,是“大我”。 •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是近代科学理性化的 一面旗帜。 • “唯人主义”的一个证据。
• 第一步是对象的理性化------自然的数学化;
科学哲学及其发展历程
《洽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口语交际【高教版】1
1
二、洽谈的方法和技巧 1.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2.示之以利,略述其弊 3.急人之急,动之以情 4.强调一致,激发认同 5.首尾并重,突出主题
2
1.假如你是一名打印机的销售人员,要向你所在城市的 商场和潜在用户推销一种新型打印机,你应该怎样与客户洽 谈业务?设想一下你与客户的业务经理洽谈的过程,并和同 学讨论洽谈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应对。
6
三、说明书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切中要害 2.条理比较混乱,不能使人一目了然 3.用词不当,晦涩难懂 4.格式不完整,造成阅读困难
7
8
1、活动目的 (1)掌握洽谈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洽谈业务的能力。 (2)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模拟洽谈,为就业或创业打基础。 (3)在活动过程中初步培养谈判能力。
3
2.阅读文字材料(见课本),回答文后问题。 问题: (1)文字材料中阿奈特是如何说服销售商的? (2)面对销售商的讨价还价应该怎么办? (3)通过对本例的分析,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4
一、说明书的类型 1.产品说明书 2.使用说明书 3.安装说明书 4.戏剧演出说明书
5
二、说明书的格式 1.标题 说明书的标题一般用“产品名称+‘说明书’/‘说
•
有的学生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点,讨厌坐在前面。和老师眼神交会非常有负担,稍微做点儿小动作就会被老师发现,非常不方便。而且坐在前面说不定还会被问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
但是,那却是提升成绩最快的方法。学习要带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感,坐在前面,自然而然就会紧张起来。没有必要自己费心思集中精神,那种环境就能帮助你做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太方便,但其实那才是最便于学习的位置。
精选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1课《我很重要》ppt课件2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 因为,我真的很重要
因为我很重要,所以——
• 我提什么要求你都得满足我 • 我讲的话就是“圣旨” • 我的利害得失是一切的出发点 • …… ……
• 我会爱惜自己 • 我会好好活下去 • 我不会随意离开自己的岗位 • 我会努力承担责任 • …… ……
讨论
• 强调“我很重要”与“我最重要”甚至“惟我独尊”是否相同, 为什么?
• 链接1:沉痛地告诉大家.doc • 链接2:贴在BBS上的.doc
• 我,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的过程也往往令我无法捉摸, 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却在于我自己掌握。我
郑重许诺:绝不辜负生命
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加重要?
• 在家里,你是唯一或约等于唯一,但你是否重 要?是否被需要呢?(家人对你是否有心理期 待?你是否能给家人带来别人带不来的快乐?)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高教版高一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第17课《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
文理交融是必由之路教材分析:本文是季羡林先生读了吴全德的《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一书后写的读后感,文中大量引用了吴全德书中的语句,也转引了许多名家之言,既有原文的直接引用,也有大意的间接引用,并借这些引言来引发和阐释自己的观点。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这些引言的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和理解作者的观点。
.本文在思想内容上与本单元前一篇课文密切关联,所以可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学习,更深地体会“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更切实地理解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为深奥和枯燥,不易引起中职学生特别是工科专业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尽量运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本文的教学要深文浅教,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用科学与艺术交融、文与理交融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切实领会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明白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及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文章大量引用名家之言,请学生梳理并理解这些引言,找出课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提高自己筛选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进一步认识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自觉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科技与人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教学难点:梳理并理解引言,找出课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提高自己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导读教学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课前请学生小组分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一)作者季羡林。
(二)吴全德和《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技术与人类文明》。
(三)课文中提到的著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的资料。
(四)科学与艺术交融的例子。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word教案1
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教学目标1.领会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明白时代的发展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与共建的道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定筛选目标,通过把握课文中心句、重点句的方式筛选信息,提高依据目标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领会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设定并围绕目标快速、准确筛选信息。
教学难点通过把握课文中心句、重点句的方式筛选信息,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由电影《阿凡达》导入。
(有条件的可播放电影片段,或者由老师、同学概述电影主要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拥有了高科技的地球人最终却败给了原始的土著纳威人?与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相比,地球人最缺乏的是什么?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人类要和谐健康发展,既离不开科技的发达,也离不开精神、道德的提升。
进而导入本课——“科学人文,和而不同”。
二、走近作者杨叔子: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
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约30所高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
他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绿色教育”,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应邀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约百余所院校举办人文讲座两百余场,吸引了近二十万人次的听众。
三、解读题目(一)“和而不同”的本义:1.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释义:和,和睦;同,苟同。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3.解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01 第二单元学习任务解读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4课 通讯
第5课 新闻评论
第6课 诗歌
学习提示 分别在3篇通讯后,1篇新闻评论后,2首诗歌后。
以任务为核心,突出真实情 境下的语文实践活动
单元学习任务
主要以核心任务为引领,整合单 元全部学习内容进行设计,是从人 文素养提升、阅读表达能力培养、 综合实践素养发展等多个方面设计 的结构化的语文实践活动。
单元 学习任务
1.人物通讯要深人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精神,并在 其中体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阅读本单元的三篇人物通 讯,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其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和作 者立场。
与1篇新闻评论有关的学习资
源 单元导语
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辨析和把 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
学习提示
单元学习任务
双线组元
[人文主题] 劳动光荣
[学习任务群] 实用性阅读与交
流
第一单元
人文主题 青春激扬
必修上册 学习任务群
文学阅读与写作(一)
人文主题
必修下册 学习任务群
中华文明之光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二)
第二单元
劳动光荣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
良知与悲悯
文学阅读与写作(四)
第三单元 生命的诗意
文学阅读与写作(二)
确把握新闻评论的观点 新闻评论提纲。
、立场,分析事实与观
点的关系,学习阐述观
点的方法。
单元设计
【任务单】
(群—单—群)
一、研读教材文本,明确新闻稿的标准(课上)
1.阅读3篇人物通讯,草拟“优秀新闻稿标准”,并说明依据。
(2课时)
2.阅读1篇新闻评论,完善“新闻稿标准”,说明依据。(1课时)
二、广泛阅读报纸,选择并推介本组认为最佳新闻稿,并能说
2020高考作文预测:科技与人文 课件 (49张ppt)
科技与人文的并重
近日,诺贝尔奖各奖项相继揭晓。值得注意的是,诺贝尔奖不但奖 励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等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还奖励和平、文学、 经济等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方面的成就。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科技和人文就好比飞机的两翼,推动着人类 从茹毛饮血、衣不遮体的野蛮和蒙昧状态,不断走向启蒙和开化,最终 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在这条筚路蓝缕的艰难路途上,我们首先 看到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强大推动力。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三次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是新石器革命;第二次是工业 革命,以蒸汽机和电力的相继广泛使用为标志;第三次是始于20世纪中 叶、当前正在发生的新技术革命,包括核能、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信 息化、通讯技术等等方面。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 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科学技术革命,更是迅速
科学技术在实证的基础之上,通过可测量的手段去研究整个自然 界,试图提示一切现象和过程的实质,掌握它们的规律,为人类利用自 然规律寻找各种可能的途径。人文学科则从人类的立场出发,思考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关注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 和德行,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 进行维护、追求和关切。从根本上说,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两者殊途同 2归02,0/6共/6同指向实现人性的丰富、完整和提升。
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三大关系”的冲击,就有可能面临危
机。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工业革命后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生产力的
发展并没有带来理想中的“美丽新世界”,相反,工业文明对“三大
关系”的冲击却迅速显现: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阶级分化、社会矛
盾激化、贪欲膨胀和人性道德的沦丧等。由于人类无法妥善处理国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渭职专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科技要与人文
并重
主备人 南悬明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过程与方法了解历史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两大助力,科技与人文。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在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明确:科技与人文的并重,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
它们将如同飞机的两翼,推动人类飞向更高的文明形态。
教学重点科技与人文的并重,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
教学难点科技与人文的并重,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明确科技与人文的并重,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
过程设计授课人
授课班级
授课人备注
一·学生自读
1·解决疑难字词
2·标出自然段
3·自主理解课文
二·分小组讨论,概括段意
明确:
1·诺贝尔奖不但奖励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等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还奖励和平、文学、经济等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方面的成就。
2-3·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共同为人类文明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4·从根本上说,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两者殊途同归,共同指向实现人性的丰富、完整和提升。
5·二者在发展的历程中又并不总是同步的、协调的,而是常常表现出断裂、矛盾甚至互相冲突的关系。
6·人和技术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使人文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伦理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7·如果我们不加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和弘扬,不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不提升人类的教养和德行,不维护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那么“单方强大”的科学技术就有可能对人性和德行构成侵蚀和破坏,对社会秩序和人类精神世界造成危机。
8·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科技与人文的并重,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
它们将如同飞机的两翼,推动人类飞向
更高的文明形态。
文章思路:
诺贝尔奖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两方面的成就——科学技术和
人文科学共同为人类文明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两者殊途同归却又矛盾甚至互相冲突——不重视这种矛盾就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形成危机——可喜的是这种现象有所改观。
三·主旨
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科技与人文的并重,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
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
它们将如同飞机的两翼,推动人类飞向更高的文明形态。
四·交流延伸
人文教育:
一般来说,人们谈到的人文教育,并不是一种确定的公认的含义,而常常
表达着多种含义,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人文主义教育,二是人文学科教育,三
是关于"成人"的教育。
下面是这三种表达的基本含义。
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这是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人性论出发,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蒙昧主义教育的统治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提倡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为教育理想并据此进行教育革新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其基本精神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着有益的启示。
然而,由于其历史的局限和随后发展中脱离现实的倾向,以及越来越注重于知识掌握的目的,这种教育思想对当时以及以后欧洲的教育也产生过一些不利影响。
关于人文学科的教育,系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
这种教育在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和希腊的"七艺"教育传统中就已有体现。
早期的人文学科教育更加重视其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不以培养专家为目的。
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及学科分化的日益加剧,教育的专门化日益显著,人文学科教育也走上了不断专业化的道路,脱离了它的初衷。
同时人文学科教育在教育的根本目的上也常常受到文化视野的局限,仅仅囿于纯人文学科的范围,这对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形成了不应有的障碍。
关于"成人"的教育。
这是针对教育中无视人、把人当作工具,或者强化人的片面发展,忽视人的身心协调发展而言的,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半个人"或者"机器人",强调给人以广博训练而不仅仅是专业训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
近代以来以人本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多次教育改革和一些大学所采取的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普通教育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是这一教育思想的体现。
当然,这一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关于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
导致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
应试教育是导致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
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因素。
(1)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过高。
当代中国家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一家
人精心培育一个孩子,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通过读书进入社会主流阶层上。
目前,家长心目中子女成功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日后的择业上。
上海市一家教育研究机构对家庭教育现状所作调查显示,上海市区和郊区有57.8%的家长要求孩子
“样样争第一”;对于孩子的职业,市区91.48%的家长希望自己孩子从事脑力劳动,成为白领阶层。
(2)生存就业竞争空前激烈。
当今社会上就业困难,不但有一部分人下岗,就是新的本科毕业生捧到饭碗也不易,这样一来,就更助长了就业竞争向高考竞争的延伸,更引起家长对高考的关切。
(3)部分社会媒体在教育宣传报道方面存在许多误区:一是片面地炒作“热点问题”,在教育方针的导向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追求独家的“政策解读”,盲目追求时效,不怕一知半解,不惜断章取义;三是倾向于报道教育的负面新闻。
这不仅造成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的被动,也在社会上产生了错误导向。
(4)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日趋激烈。
一些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带入教育这块净土。
五·自读总结
客观的说,当前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较差,远远不如那些普通高中的学生。
想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再去加强人文方面的教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特别是在激发学生潜能和发现学生才能的方面,人文教育更是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切入点。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关于应如何加强人文教育的探索短文。
板书设计科技要与人文并重
封寿炎
诺贝尔奖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两方面的成就——科学技术
和人文科学共同为人类文明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两者殊途同归却又矛盾甚至互相冲突——不重视这种矛盾就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形成危机——可喜的是这种现象有所改观。
课后反思
备课要求:1、每篇课文的备课稿都要求分课时备成详案。
2、每课时教案环节要齐全,按照导入,检查预习,初读感悟,重点研读,课堂训练,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的基本步骤来备课。
3、每篇课文的备课初稿必须按规定的时间提交教研组,经教研组集体讨论修改后由主备人负责提前一周印刷并分发给授课人。
4、授课人把个人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独特感悟及新颖的教法记录在授课人备注中,并做好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