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梅岭三章一、积累运用1.根据语境回答问题。

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sì nüè( ),冰雪冷酷无情地(______)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

这时候,蜡梅,你却清醒着,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bèi lěi ( )。

—任寒风把它们( ),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吗?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所戎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正确的词语。

(2)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封冻封锁摇动摇撼(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指出语病并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总之,实干型的人会全心全意追求目标,而且有着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勇气。

①他们信奉努力比聪明更重要②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可能是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老师、成功的玩伴等③如果他们既努力又聪明,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实干型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陈毅,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B.《梅岭三章》中的“章”字,原意是乐曲告一段落。

三章,就是三首,并且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

因此,这三首诗形式上不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是一个整体,每首诗各有侧重。

C.诗歌中常常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第15课《梅岭三章》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梅岭三章》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梅岭三章》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旌.旗()阎.罗()血雨腥.风()捷.报()当.纸钱()即.为家()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梅岭章节风烟取义成人B. 烽火国门悬涯血雨腥风C. 诸君创业阎岁人间遍种D. 投身革命牺牲断头今日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断头今日意.如何()(2)创业..艰难百战多()(3)此去泉台..招旧部()(4)旌旗..十万斩阎罗()4. 文学常识填空。

《梅岭三章》是______同志在______时期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

这三首诗表现了诗人______的革命精神和______的坚定信念。

5. 默写诗句。

(1)投身革命即为家,________________。

取义成仁今日事,________________。

(2)断头今日意如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旌旗十万斩阎罗。

(3)南国烽烟正十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人间遍种自由花。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梅岭三章》其一,完成6 8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6. 首句“断头今日意如何”有何作用?7. 请简要赏析“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两句诗。

8.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梅岭三章》其二,完成9 11题。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9. “南国烽烟正十年”一句中“烽烟”指代什么?10. 请分析“此头须向国门悬”这句诗的含义。

11.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三)阅读《梅岭三章》其三,完成12 14题。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2. “血雨腥风应有涯”中“涯”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信念?13. 如何理解“取义成仁今日事”?14.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三、综合实践15. 陈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诗人。

湖南邵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梅岭三章》同步训练(含答案)

湖南邵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梅岭三章》同步训练(含答案)

《梅岭三章》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梅岭三章》的作者是现代革命家,这篇诗作的体裁是()A.现代诗B.格律诗C.自由诗D.古体诗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暖花开时节,樱花基地游客特别多,下午三、四点钟还有人来。

B.你问我原定的《梅岭三章》为什么换成了《驿路梨花》?我怎么知道?C.张华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南翔技校,我在一家公司当了文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D.《黄河大合唱》演唱开始,班长紧张地指挥我们:“风在吼,马在叫,预备——叫!”二、现代文阅读天寒又见梅花开①也许是受古代文人的影响,我一直喜欢顶霜傲雪的梅花。

②进入腊月,天寒地冻。

太阳挂在空中,很明艳,却总好像放不出一点热量的光芒。

一排排落尽树叶的杨树树梢吱吱地奏着寒冷的冬曲,更加衬托出寒彻刺骨。

街上行人渐稀,都给寒冷的北风逼仄到温室里去了,只剩下一天一地的寒潮。

这时日,一场大雪铺天盖地的降临,那真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天寒又见梅花开。

我家室内阳台上的那株腊梅又开花了。

正所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寒舍内腊梅花瓣纷纷扬扬张着,俨然薄薄的红唇,有些不胜娇羞的样子,抿着嘴,红着脸,各尽其志,散发着馨香。

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花诗意盎然的气息。

③到过广州南雄梅岭的游客或许知道,在梅关古道南坡的“半山亭”旁,安放着一块勒石.上面镌刻着何香凝的一首《咏梅》诗:“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

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

”初绽的梅花让何香凝想到北伐战争的艰难曲折和革命志士的坚定的革命精神。

1926年12月7日,何香凝来到广东大余县时,正值冬日,梅岭为大雪覆盖,只有红白的梅花盛开,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了何香凝,以致她在岭下等船时,又独自返回梅岭观赏。

梅花傲立雪中,悄然开放,何香凝感慨无限,赋诗一首《重游大庾岭》:“十月重观岭上梅,黄花笑雪傲霜开。

梅兰菊竹同时会,羡煞庾山独占魁。

”表达了自己相信革命终有一天要胜利的信念。

④见过梅花绚丽灿烂之后,会让人放下那些沉重的心事。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原卷版)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原卷版)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旌.旗()诸.君()阎.罗()捷.报()当.纸钱()血.雨腥.风()()2.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得.诗三首()虑不得.脱()说话得.体()A.能够B.适合C.完成D.得到(2)旋.围解()战士凯旋.()飞机在天上盘旋.()A.旋转B.不久,随即C.返回,归来D.圈儿(3)意.如何()词不达意.()出其不意.()A.想B.意思C.心愿D.意料,料想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和运用的修辞方法。

(1)南国烽烟..正十年意思:_____ 修辞:_____(2)血雨腥风....应有涯意思:_____ 修辞:_____(3)取义成仁....今日事意思:_____ 修辞:_____(4)人间遍种自由花...意思:_____ 修辞:_____4.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命的说法,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了,耐人寻味。

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能更容易地让读者理解。

D.使诗中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5.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 )A.断头今日意如何B.南国烽烟正十年C.投身革命即为家D.创业艰难百战多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钢铁旌.旗红映日,丹心碧血写诗篇。

红色,七月永恒的主题。

往昔的战火虽已熄灭,但红色的印记在每个人心中依然传承。

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流了多少鲜血啊!让我们的心灵跨越时空与历史契合,阅读或聆.听爱国人士先进事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祭拜革命先烈,深切湎怀烈士的不朽功绩,铭记烈士的英名和壮举,hóng扬爱国主义精神,做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少年。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

《梅岭三章》预习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旌旗(jīng)腥风(xīng)丛莽(mǎng)B.捷报(jié)取义成仁(rén)诸君(zhū)C.烽烟(fēng)崭新(zhàn)捷报(jié)D.天涯海角(yá)诸君(zhū)斩首(zhǎn)2.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B.南国烽烟正十年C.投身革命即为家D.创业艰难百战多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

B.文中“阎罗”指的是阎罗王,鬼世界的审判主,诸鬼中的大王。

C.“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表明心迹: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D.这三首诗把现实与想象、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绝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诗的小序可有可无。

C.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表达不同的意思。

D.“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取义成仁今日事”这三句分别运用了借喻、借代、引用的修辞手法。

5.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与下面哪一句诗的意境相同?()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B 4.B 5.A《梅岭三章》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1)意如何:(2)阎罗:(3)泉台:(4)旧部:2.填空:《梅岭三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_,三章的“章”就是__________,从古体诗的角度看,这三首诗可称之为____________。

3.诗中运用借喻手法来表现共产主义理想得以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梅岭三章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梅岭三章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梅岭三章》同步测试习题一、基础训练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旌旗(jing) .国门悬(xuan).B.当纸钱(dGng) *C.应有涯(ya) *D.从莽(mang) *2 .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3 .下面语句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南国烽烟正十年。

(借代,“烽烟”代指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B.人间遍种自由花。

(借喻,“自由花”喻革命成功、人民获得自由)C.取义成仁今日事。

(引用,“取义成仁”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为真 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D.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疑问,表现作者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 败敌人的憾恨感情)4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 ,人间遍种自由花。

(2)此去泉台招旧部,。

5 .“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志士仁人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课文中的 “”就是对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6 .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引用了旧时死了也要上“泉台”集合“旧部”革 “阎罗”命的说法。

下列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耐人寻味。

即为家(ji ) * 遍种(zh6ng ) *B通过召集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入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使诗中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二、能力提升7.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B南国烽烟正十年C.投身革命即为家D.创业艰难百战多8.下列对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

B.这三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引用“阎罗”的典故和“取义成仁”的传说。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满分:45分,时间:3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8分)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丛莽()旌旗()当纸钱()fēng()烟 jié()报血雨xīng()风2.根据要求填空。

(6分)(1)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所畏惧的人生姿态。

《梅岭三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同样有这种气势。

(2)《梅岭三章》中表现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的同志们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仁人志士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4)《梅岭三章》中作者预言反动派必败,革命必将胜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投身革命/即为家B.取义成仁/今日事C.人间遍种自由/花D.血雨腥风/应有涯4.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南国烽烟正十年。

(借代,“烽烟”代指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B.人间遍种自由花。

(借喻,“自由花”喻指革命成功、人民获得自由。

)C.取义成仁今日事。

(引用,“取义成仁”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为真理、为人民的解放而勇于牺牲。

)D.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疑问,表现作者对自己面临死境、尚未彻底打败敌人的憾恨感情。

)5.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出台对华为的经济制裁,要求所有使用美国半导体设备的企业,停止给华为供货从此,伤痕累累....的“中国芯”,一直牵动我们的心。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培优卷)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培优卷)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培优卷)一、基础知识题1.理解性默写(1)《梅岭三章》中“”是统领三章的句子。

(2)《梅岭之章》中表现共产党一定到来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3)《梅岭三章》中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和归的气概的是:,。

(4)引用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典故,表达陈毅革命不成功,死不瞑目的诗句是:,。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怀言志②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能更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③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④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⑤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如何如何,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净化人们的灵魂A.①③④②⑤B.③④①⑤②C.②①③⑤④D.①④②③⑤二、语言综合运用3.学习了《梅岭三章》,班准备召开“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需要人人参与的分享坏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

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4.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以“爱国”为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右图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请概述他“弃医从文”的故事。

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2)的故事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朝花夕拾书写和蔼师长下联:5.所谓“人才”,指品德、才能出众的人。

21世纪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我们应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列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旌.旗(jing) 国门悬.(xuán) 召旧部B.丛莽.(mǎng) 旋.围解(xuàn) 应有崖C.阎.罗(yán) 正.十年(zhèng) 取义成仁D.遍种.(zhòng) 当.纸钱(dāng) 血雨惺风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去泉台招旧部..(过去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B.此头须向国门..悬,(城门)C.旌旗..十万斩阎罗(旗帜的总称)D.后死诸.君多努力(许多,各位)3.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引用了旧时死了也要上“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命的说法。

下列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耐人寻味。

B.通过召集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入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使诗中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2)此去泉台招旧部,旗旌旗十万斩阎罗(3)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变种自由花5.回望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仁人志士共赴国难,浴血坚持,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传唱不衰的壮丽诗篇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中学拟开展有关“革命文化”的系列活动。

为了更好地宣传本次活动,学生会决定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革命文化”的标语,请你拟写一条标语。

(要求:内容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5字)6.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梅岭三章》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文句中空白处相应的词语。

陈毅虽然身处juéjìng_ ,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shǐzhìbùyí_ 。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无数志士仁人都在反侵略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B.吟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慷慨赴死。

取义成仁。

C.九月,校园胜利的捷报频传:艺术节最佳创意,篮球比赛第一,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又一个火热的开学季!D.回顾过去,瞻望未来,陈毅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前面的记叙性文字叫小序,介绍了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主题。

B.古诗词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鸿雁”代指信。

C.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D.“头悬国门”是一个典故,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这个典故与夫差和伍子胥有关。

4.根据提示填空。

(1)《梅岭三章》中“”是统领三章的句子。

(2)《梅岭三章》中表现共产主义一定会到来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

(3)《梅岭三章》中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诗句是:,。

(4)引用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典故,表达了若革命不成功,作者死不瞑目的诗句是: ,。

5.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 )(2)旌旗十万斩阎罗( )(3)血雨腥风应有涯。

()(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狱中题壁戴望舒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2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一单元2*梅岭三章基础过关全练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捷.报(jié)旌.旗(jīn)B.丛莽.(mǎng)烽.烟(fēng)C.诸.君(zhū)即.为家(jì)D.阎.罗(yán)血.雨腥风(xiě)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旋.围解(周旋)B.取义成仁....今日事(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C.虑.不得脱(考虑,估计)D.旌旗..十万斩阎罗(借指军士)3.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投身革命/即/为家B.取义/成仁/今日事C.人间遍种/自由/花D.血雨腥风/应/有涯4.根据提示填空。

(1)第一章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誓死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诗句是“,”。

(2)第二章中表现诗人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的诗句是“,”。

(3)第三章中借用典故,表现诗人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献身,预言反动派必败、革命必胜的诗句是“,”。

5.下列关于《梅岭三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用反问总领全诗,把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给整个组诗奠定了一种悲壮的基调。

B.“旌旗十万斩阎罗”用“旌旗”借指军士,形象地表现出盛大的气势,用“阎罗”来影射世上反动势力。

C.“捷报飞来当纸钱”这一出人意表的想象,透露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临危之际,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

D.“取义成仁今日事”运用成语表达对人民的赤胆忠心,甘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壮烈的气概!能力提升全练6.(2022江西景德镇乐平期中,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是时代的引领者。

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坚忍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

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答案)梅岭三章第一部分:1、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⑴意如何:⑵阎罗:⑶泉台:⑷旧部:2、用“/”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用“·”标出重音: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3、填空:《梅岭三章》的作者是,三章的“章”就是,从古体诗的角度看,这三首诗可称之为。

4、用四字短语概括《梅岭三章》每首诗的内容。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5、诗中运用借喻手法来表现共产主义理想得以实现的诗句是。

6、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两句诗是。

7、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B、南国烽烟正十年C、投身革命即为家D、创业艰难百战多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

B、这三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引用阎罗的典故和取义成仁的传说。

C、“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表明心迹: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D、这三首诗把现实与想象、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绝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小序和三首诗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艰难环境中一气写成的。

C、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表达不同的意思。

D、“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取义成仁今日事”这三句分别运用了借喻、借代、引用的修辞手法。

10、请将左右两边意思相同的诗句用线联结起来:①此去泉台招旧部,a、王师北定中原日,旌旗十万斩阎罗。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后死诸君多努力,b、生当作人杰,捷报飞来当纸钱。

死亦为鬼雄。

③取义成仁今日事,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人间遍种自由花。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读选文,回答问题: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1、“断头今日意如何?”从全诗看,这句起何作用?1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河北】《梅岭三章》同步练习

【河北】《梅岭三章》同步练习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一、课内积累[2024原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2题。

在_______的战争年代,无数英勇的烈士_______,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应努力并且牢记先辈“后死诸君多努力,jiébào飞来当纸钱”的殷.切希望。

1.根据拼音写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①jié bào _______ ②殷.切_______2下列依序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血雨腥风取义成仁B.呼风唤雨两肋插刀C.血雨腥风两肋插刀D.呼风唤雨取义成仁3.[2024北京朝阳区调研]小文同学对下面语段中的加点词语进行了赏析,下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西山山脉在蓝天的映衬..的建队仪式在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举行。

广场上屹..下显得格外苍翠,庄严立着四位英雄的塑像,粗犷的线条雕刻..出英雄们坚毅的面庞、不屈的灵魂。

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们默默祈祷,希望英雄们在静谧..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得以安息。

A.“映衬”在语段中是形容词,写出了西山山脉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的样子。

B.“庄严”在语段中是褒义词,表现了建队仪式的庄重严肃。

C.“雕刻”在语段中是名词,表现了英雄们不屈服的精神。

D.“静谧”在语段中是贬义词,写出了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宁静,表达了我们向英雄学习的决心。

[2024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改编]下面是两位同学在主题团日活动上的发言稿,请你帮忙完成4~5题。

张同学:军人是国家的钢铁长城,他们以炽热的家国情怀为基石,铸就起坚不可摧的屏障。

你看,祖国每一寸土地上都镌刻着他们战斗的足迹。

在抢险救援一线,_______;在反恐维稳一线,__________;在撤侨护航一线,______________……王同学:这个时代的我们能幸福生活,是因为有最可爱的人保家卫国。

我们应该学习军人忠诚正直、不怕吃苦、勇担责任。

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岁月静好,他们甘愿负重前行,迎刃冲锋…4.将下面三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下列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们枕戈待旦冲锋在前,迎着子弹决胜疆场②他们将险情挡在身后,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③他们把危险揽入怀中,将最安全的道路留给返乡同胞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③②D.①②③5.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九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九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一单元 2 梅岭三章1.(原创)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梅岭三章》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

诗人以“泉台”“烽烟”“血雨腥风”等意象,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征程的艰辛,表达了对牺牲者的缅怀,又以“斩yán luó”的十万“旌.旗”、纷飞的“jié bào”、遍种人间的“自由花”等意象,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斩yán luó阎罗旌.旗jīngjié bào捷报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D)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虑.不得脱估计(2)旋.围解不久、随即(3)断头今日意.如何想法(4)取义成.仁今日事成全、实现4.(20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C.“一带一路”将在非洲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D.许多内地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

5.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与下列诗句意境相同的一项是(A)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 D.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6.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命的说法,对这样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用阎罗来比喻凶恶残暴的人,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耐人寻味。

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形象,用在此处能更容易地让读者理解诗意。

15 梅岭三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5 梅岭三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5梅岭三章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崖。

”这是说自己从参加革命之日起就把革命当作自己的家,并决心为之奋斗终身;虽然自己一直处于艰难斗争之中,眼前祖国大地还处于血腥残暴的危局之中,但黑夜既将过去,黎明必会到来。

中国古代积极的人生观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而“国家”和“国仇家恨”等词也说明家与国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血雨腥.风()截.然()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改为(2)改为3.下列词语属于形容词的一项是()A.中国B.黑夜C.积极D.创业4.对下列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怀言志。

②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能更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

③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

④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

⑤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如何如何,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净化人们的灵魂。

A.①③④②⑤B.③④①⑤②C.②①③⑤④D.①④②③⑤5.根据提示填空。

(1)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正气浩然、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梅岭三章》中的诗句“,”也同样有这种气势。

(2)《梅岭三章》中表现诗人勉励幸存的同志们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的两句诗是“,”。

(3)“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中国古代仁人志士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梅岭三章》中的诗句“”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体现。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狱中题壁戴望舒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15 梅岭三章 同步练(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15 梅岭三章  同步练(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梅岭三章【随堂字词】▶字音字形1.给加点字注音。

旌.()旗阎.()罗捷.()报血雨腥.()风解.()释/押解.()/浑身解.()数▶字义词义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泉台:旧部:旌旗:捷报:血雨腥风:取义成仁:【随堂常识】3.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课文回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小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5.朗读第一章:(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招”“斩”好在哪里?6.朗读第二章:(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7.朗读第三章:(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2)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中考预备】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设问形式】①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②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概括③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思路点拨】①找出诗歌里面出现的意象(一般是名词),列出来并根据修饰它的词语解释意思。

②将这些意象联系起来,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

③注意描述画面的时候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靶向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题《云山图》二首沈周①(一)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

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

(二)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

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还须云送君。

【注】①沈周,长洲(今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工诗善画。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侵晓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许白云分”所展现的画面。

2.下面的诗句都写到了云,意境与这两首诗最接近的一项是()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旌旗()阎罗()血雨腥风()
二、小序中加粗的两个“得”字意思不同:第一个“得”意思是________,第二个“得”的意思是________。

三、诗中划横线的词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1)旌旗:
(2)阎罗:
(3)自由花:
四、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捷报飞来当纸钱。

(2)血雨腥风应有涯。

五、情绪激昂地朗读这首诗歌,说说老一辈革命家有什么样的精神?
六、“断头”改为“杀头”、“牺牲”,好不好?为什么?
七、作为一位唯物主义诗人,始终带有迷信色彩,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军刀
赵恺
不是军人,我却拥有一把军刀。

不是真正的军刀,却是真正的好刀。

准确地说是一件金属雕塑作品:它追摹当年喜峰口大刀队的壮举,使金属获得物资之上的品质。

军刀出自一位军旅雕塑家之手,燕赵壮汉,宋哲元将军29军之后裔。

雕塑家赠我燕山刀,我赠雕塑家淮河酒,钢刀遇烈酒仿佛骨骼遇血。

酒酣耳热,胆气舒张,雕塑家缓缓抽出他的作品,砰一声插在我俩之间的桑木方桌上。

军刀闪闪晃动中,热酒在木桌上流成北方的河。

遥隔酒河,他给我讲述了一则关于军刀的故事。

1933年3月,日寇占领喜峰口西侧两个阵地,企图对主峰形成迂回包围。

宋哲元决心把鬼子赶下山去,筹划出一个出奇制胜、静夜袭营的方案。

他秘密约请精良工匠,认真锻打五百把上品军刀,并挑选五百士兵组成大刀队,充分准备,严格训练。

临战,宋哲元亲赴阵前送行。

巍巍长城脚下,五百男儿巍巍列队,仿佛天地之间矗起一座血肉长城。

刀柄在肩,刀背在背,硬瘦西风敲打在金属上,五百钢刀发出磔磔雷韵。

一个、一个、一个,宋哲元从五百条汉字面前一一走过。

士兵年轻得像是刚刚抽叶的红高粱,抚摸他们的肩膀,仿佛抚摸黑土地。

五百双眼睛映出一幅相同的画面:飞雪、长城、一只盘旋在长城上空的鹰。

宋哲元想,如果不是日本的侵略,他们当是在垄亩间劳作,还是在学堂里习字呢?如果不是日本侵略,此刻,夕阳西下,暮色将临,五百位母亲不是正依倚在五百扇门边,殷殷瞩盼着五百个
孩子回家吃晚饭吗?可是如今……想到这里,宋哲元兀然停下了脚步。

为甚么停下脚步,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只是觉得,面对这个士兵有话要说。

大额头、方嘴唇,一副聪慧与质朴的自然组合——宋哲元心头pēng( )然一动。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报告军长——1班班长侯万山。


他问:“你身上背的是什么?”回答:“报告军长——是大刀。


他问:“背着大刀去干什么?”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他问:“不简单,还是个诗人,在家读过书?”回答:“报告军长——临上轿扎耳眼:我们队长现教的。


他问:“队伍明天就要出发,有话要说吗?”
一听这话,侯万山热泪訇然涌出,砰的一声给宋哲元跪下了。

宋哲元冷峻如铁:“你是男子汉吗?”侯万山仰面作答:“报告军长——是男子汉。


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抗日军人!”
侯万山含泪站起来作答:“我侯万山别无牵挂,只是家有一个临产之妻,如果我壮烈了,孤儿寡母能得军长体恤,我也就死而瞑目了。


听完,宋哲元认真望着侯万山那双闪烁的大额头和方唇之间的眼睛,之后,蓦然转脸作狮子吼:“军务处!”
军务处高声报告:“在!”
宋哲元说:“把侯万山的话记下来,也把大刀队全体官兵的要求记下来。

”说完面对侯万山也面对他的五百壮士,久久,久久,只轻轻讲了一句:“你们放心去吧。

”之后,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

喜峰口役,侯万山牺牲在长城脚下的罗文峪中。

目击者说,他一人砍死七个鬼子,直到军刀卷刃。

遵照诺言,宋哲元对烈士遗愿一一妥作安排。

他派人到侯万山老家,接来烈士的妻子和一对刚刚出生的双胞胎,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家里,还请来两个奶妈哺育幼婴。

他对部下郑重交待:侯万山的孩子就是第29军的孩子,就是我宋哲元的孩子。

这两个孩子一个就叫做宋记峰,一个叫做宋记峪。

作为对喜峰口和罗文峪的纪念。

18岁后,他们还随他们的父亲,改姓为侯。

我问:“从哪里得来这么动人的一个故事?”
他答:“家父所言——他当时是29军军务处的副官,侯万山的遗属就是他去接的。


说到这里雕塑家连喝三瓯,热泪顺着面颊砰然落下,滴滴溶进桑木桌上那条北方的河。

军刀兀自jié()立,磔磔闪动冷峻的光。

1、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1)pēng( )然一动(2)兀自jié()立
2、文中画线的句子都写了什么?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3、“侯万山回答:‘报告军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侯万山话的意思是什么?“宋哲元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是抗日军人!’”,宋哲元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
4、“他庄重立定,缓缓把手掌举向帽檐,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下,立成一座雪人”,请对这句话作简要赏析。

答:
5、文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答:
《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jīng、yán、xuè。

二、能够;做成。

三、(1)借代;
(2)比喻;
(3)比喻。

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使语言更形象、更生动,更富表现力。

四、(1)诗人借用烧纸钱纪念死者的民间习俗,生动形象地道出了他对于生者、对于战友的最大期望。

(2)表明诗人从“血雨腥风”的茫茫黑夜中已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五、不怕牺牲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六、“牺牲”一词比较概括,缺乏感情色彩;“杀头”带着口语色彩,而本诗是古典绝句,是比较高雅的一种诗体,故用“断头”,比“杀头”要贴切一些。

七、好。

明知人死了就没有感觉,却要说“纸钱”、“家祭”,对于抒情来说,不但可以自相矛盾,而且越是自相矛盾,感情越是强烈。

这就叫做“无理而妙”。

八、1、怦、孑。

2、长城、壮士、钢刀、西风,景物描写烘托了出征前悲壮的气氛,揭示了五百壮士为保卫长城,保卫家乡血战沙场的意义。

3、侯万山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军人,为了抗击日寇侵略,愿意献出身躯;宋哲元的意思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有重大的事要去做。

4、先是神态、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他对壮士们的无比崇敬;接着是在巍巍盘旋的苍鹰翅膀特定的背景下,运用拟人手法写他立成一座雪人,把他对壮士的敬重写得生动形象,形象地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5、详写了喜峰口战斗前宋哲元将军为五百壮士阵前送行的场面及与战士侯万山的对话。

略写了喜峰口的战斗经过。

因为本文的中心不是记叙这场战斗,而是重点歌颂我们中华民族这种团结一致不怕牺牲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