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的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球疾病系指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病。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病因不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系指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中肾小球损害,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为遗传变异基因所致的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它占肾小球疾病中大多数,是我国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一、发病机制多数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一般认为,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疾病的始发机制,在此基础上炎症介质(如补体、白细胞介素、活性氧等)参与下,最后导致肾小球损伤和产生临床症状。在慢性进展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一)免疫反应体液免疫主要指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在肾炎发病机制中作用已得到公认,细胞免疫在某些类型肾炎中的重要作用也得到肯定。 1.体液免疫可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形成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IC)。(1)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某些外源性抗原(如致肾炎链球菌的某些成分)或内源性抗原(如天然DNA)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在血循环中形成IC,CIC在某些情况下沉积或为肾小球所捕捉,并激活炎症介质后导致肾炎产生。一般认为肾小球系膜区和/或内皮下IC常为CIC的发病机制。(2)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系指血循环中游离抗体(或抗原)与肾小球固有抗原(如肾小球基底膜抗原或脏层上皮细胞糖蛋白)或已种植于肾小球的外源性抗原(或抗体)相结合,在肾脏局部形成IC,并导致肾炎。一般认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侧IC主要与原位IC发病机制相关。 2.细胞免疫微小病变肾病肾小球内无IC证据,但研究显示病人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可释放血管通透性因子。急进性肾炎早期肾小球内常可发现较多的单核细胞。近年来有动物肾炎模型提供了细胞免疫证据,故细胞免疫在某些类型肾炎发病机制中重要作用得到认可。但细胞免疫可否直接诱发肾炎,长期以来一直尚有某些不同看法。(二)炎症反应临床及实验研究显示始发的免疫反应必须引起炎症反应才能导致肾小球损伤及其临床症状。炎症介导系统可分成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两大类,炎症细胞可产生炎症介质,炎症介质又可趋化、激活炎症细胞,各种炎症介质间又相互促进或制约,形成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关系。 1.炎症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等。炎症细胞可产生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外基质,造成肾小球炎症病变与慢性进展性损害相关。肾小球固有细胞(如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具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和炎症介质受体,能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外基质,它们在肾小球免疫介导性炎症中并非单纯的无辜受害者,而有时是主动参与者。 2.炎症介质补体、活性氧、细胞粘附分子、酶类(如胶原酶)、凝血及纤溶系统因子,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如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多种生长因子(如白细胞介素)、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5-羟色胺等。(三)非免疫机制的作用免疫介导性炎症在肾小球疾病致病中起主要作用和/或启始作用,但在慢性进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非免疫机制参与,有时甚至成为病变持续、恶化的重要因素。剩余的健存肾单位可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促进肾小球硬化。另外,大量蛋白尿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此外,高脂血症是加重肾小球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作临床及病理分型。(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5.肾病综合征。(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依据世界卫生组(WHO)1982年制定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学分类标准: 1.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2.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1)膜性肾病。(2)增生性肾炎: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4)致密沉积物性肾小球肾炎。5)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隶属于轻微肾小球病变,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均隶属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病变。尽管
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和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联系,但肾活检仍是确定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要手段,正确的病理诊断又必须与临床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