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题型及分数
中考语文的五大题型解析
中考语文的五大题型解析中考语文的五大题型解析一、考查要求和范围(一)考查要求一是会认:能识记基本课文中常用字的字形;二是会写:能正确书写基本课文中的常用字;三是能改:能修改题目中出现的常见错别字。
(二)考查范围字形始终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汉字书写和汉字构造。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最主要的是考查汉字书写。
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也出现考查考生先找出错别字,再纠正错别字的试题。
1.对汉字构造的考查。
近几年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对形声字的了解,同时着眼于形声字的结构辨析,各地中考试题中这类题比较浅近。
但近一两年的中考试题,也淡化了对形声字知识的考查。
2.对汉字书写的考查。
主要考查考生对常用字的音,形,义的辨识和改正错别字。
这类试题,借考查字的书写能力,着重考查的是常用词语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大多数考题设计精巧并有较高的难度,迷惑性强,因此同学们要有加强识字、书写训练的指导思想。
二、字形题目解析一般题型例1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A.疏浚匿名感慨良深姹紫嫣红B.狭隘矫健辨伪去妄改邪归正C.雏形上溯声色俱历自出心裁D.妖娆惘然才疏学浅勃然大怒【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
解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在此基础上,逐项辨识,须无一遗漏地找出。
当然,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错别字,那么答案即可确定。
此题A、B、D三项中四个词语都没有错别字,C项中“历”应为“厉”。
【答案】C【复习建议】初中三个学年六本语文书中重点词语和短语,考生应熟练掌握,因为该题考查的内容是近年来中考常见内容之一,应予以重视。
例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忧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B.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这是性命悠关的一座桥。
那桥不论修得怎样简陋,可仍是美好的。
C.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
崇左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崇左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崇左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很多参加中考的学子会疑问要怎么样去提高中考的语文成绩,其实想提高中考语文成绩可以多做一些历年的中考语文试题。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崇左市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蓬蒿(gāo) 亵渎(dú) 静谧(mì) 镂空(lóu)B.污秽(huì) 狩猎(shòu) 狡黠(jié) 殷红(yīn)C.怂恿(sǒng) 归省(shěng) 荣膺(yīng) 决眦(zhì)D.黄晕(yùn) 陨落(yǔn) 酬和(hè) 确凿(zá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嶙峋谰语赋闲五彩斑澜B.告罄诓骗狼籍张皇失措C.羸弱荫庇慰藉面面相觑D.聒噪诘责睥睨粗制烂造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比尔•盖茨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
B.比赛开始了,田径运动员前仆后继往前冲,勇争第一。
C.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客厅里,各省劳模正襟危坐地等待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D.崇左石林里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参天大树,真是精巧绝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参加智慧阅读活动,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B.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
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D.在水流湍急和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潜水员进入“东方之星”沉船搜救,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极其困难。
5.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B.小明为了阻止过道上乱停车的行为,贴出标语:乱停车则放气!C.医院欢送康复病人的临别赠言:但愿您身体健康,哪怕我们的药生虫也不怕。
中考各科题型及分值比例
南京中考各科题型及分值比例语文:南京中考语文试卷共120分,其中有3分时书写分,117分为答题分。
一、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二、选择题10分,共四小题,其中前两题个2分,后两题个3分。
三、辑古诗2分,品诗句3分,写寄语2分。
四、文言文阅读12分,五、现代文阅读28分。
六、作文50分。
七、书写3分。
数学南京中考数学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简答题,共12小题,其中17——19题每题6分,20——22题每题7分,23题9分,24——28题每题8分,共88分。
英语:南京中考英语满分120分,其中试卷分96分,口试分30分,计算总分是折合成24分。
所以满分为120分。
试卷分为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单项选择,共15题,每小题一分,共15分。
二、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阅读理解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非选择题部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填空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此部分分为三部分,A部分是根据汉语意思写出对应的英语,5小题。
B部分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C部分,根据对话内容,从方框中选择适当的短语填空,此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二、阅读填空,此部分分为两个部分,共20分。
A部分是根据文章,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词,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B部分为首字母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三、书面表达,15分。
物理物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二、填空题,共11小题,28空,每空1分,共28分。
三、简答题,共9小题,有的小题需要有相应的解答过程,共48分。
化学:南京化学试卷满分为80分,分为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其中1——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上海历年中考语文题型与分值
8分
课外文言文
《顾学林着书》
12、加点字解释。4'
13、句子翻译选择。3'
14、查找原因一一文中语句。2'
15、人物心态概括3'
12分
现代文
(48分)
说明文阅读 (或议论文)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
红》——
选自《科学画报》2010年2期
16、说明方法及作用一一作比较。3'
17、某次能否删去一一“依次"。4'
18、关联词选择3'
19、列举红色代表喜庆的例子。2'
20、填写表格:①篇名、出处;②说
明角度;③某角度的内容要点。10'
22分
记叙文阅读
《蘑菇转了一个弯》
21、某词在文中的含义:“扫街"。2'
22、改写成反问句。2'
23、行文脉络概括6'
24、人物性格分析4'
25、主旨的理解选择4'
26、运用描写,补写文章。8'
27、600字左右
60分
试题 模块
具体划分
题目
题型及分值
分值
文百文
(42分)
诗义默写
3分/空
1一一6:共6空,每空3分;错一字 扣一分。
18分
诗词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7、某词的意思一一太清4'
8、诗意理解选择2'
6分
课内乂百乂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9、选文与作者信息2'
10、句子翻译。3'
10、句子翻译。3'
11、理解选择3'
河南08-14年中考语文题型及分值分布详细分析
中考语文考点分析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是在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按题型分布,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二、阅读(42分);三、作文(50分)。
1、积累与运用 28分T1-2, 4分考察字音字形,多为读音相同或不同,有无错别字。
要求学生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2、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会标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3、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T3, 8分考察古诗文默写,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要求学生熟背古诗文80篇,其中包括古诗文默写部分及后面的古文(课内文)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从08年至14年这7年的中考语文卷来看,主要考察的的是八年级和九年级的背诵,其中以八下分值最多。
T4, 4分考察名著阅读部分,考察内容包括:1、人物:姓名、绰号、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主要事迹、2、故事情节:人物事例3、教育意义4、仿写。
要求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常考名著有:中国文学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童年》、《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格林童话》、《格列佛游记》、《繁星·春水》、《名人传》...T5-6, 12分综合性学习考察学生语文基础综合运用能力,一般题型包括:句子排序,修改病句,新闻题材,材料分析等。
句子排序,只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以及一些关联词语的运用;修改病句要求学生掌握常考的八种病句类型,历年中考病句部分是重复再重复,翻来覆去就这几个类型,几乎要重复原题了(但2013、2014年没考);新闻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材料分析一般是给出材料或图片,按要求概括内容。
注:以上除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名著考察是历年中考必考内容外,其他题型都有简单的变动和调整。
分值也相应由1-2分上下浮动。
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复习的知识点比较多,,在复习的时候如果勤做一些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通过多读好书,于和__________散文中感受温馨,于热辣杂文中感受ruì____________智,于爽朗诗歌中感受浪漫,于善变戏剧中感受丰富.--选自黄争荣《读书养气》②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lǚ____________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__________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选自范君问《陋室吟》2.请在下边的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A.____________子可教意思:B.耳____________目染意思:____________.3.古人造字,源起象形,依样画葫,栩栩如生.请将下列古体字的序号对应填入简体字的括号里.4.请根据字义,将文段后的4个选项分别填充到恰当的横线内.古人发现月有四相,并据此以订历法.于是,有了旧历.旧历每月初一无月谓之①____________,十五圆月谓之②____________,初七初八见上弦月谓之③____________,每月最后一天谓之④____________.算来一个月分四段,与古犹太人每月四个星期之制相同.A.弦B.朔C.晦D.望.5.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当年南开校门侧,曾悬一大镜,镜旁镌有箴词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①____________:勿傲、勿暴、勿怠.②____________:宜和、宜静、宜庄.”学生出入,知所儆戒.A. 颜色B. 气象.一、纵情诗酒真名士,安贫乐道醒世人.6. 陶潜之略传◆房玄龄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未尝有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②畜:通“蓄”. ③徽:系琴弦的绳子.(1)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尝____________愠____________辍____________但(2)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例句:高卧北窗下.答句:(3)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5)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6)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7)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竹里馆》一诗中王维在竹林独自弹琴的诗句.二、花中君子不争春,千年菊馔益心神.7.菊馔之流变◆贾祖璋①我国以菊入馔(zhuàn,饭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②屈原之后,魏国人钟会有赋,称菊花是神仙之食.晋人傅玄,亦有赋称菊花“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主要是食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年四季都在食菊,他春食菊苗,夏食菊叶,秋食菊花,冬食菊根.③我国的菊馔,最早是生嚼,所谓“无物咽清甘,和露嚼野菊.”后来,菊馔的烹制方法才逐渐丰富起来.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记有三种食菊的方法,即油煎、煮食和作羹.“春来叶苗洗焯,用油略炒熟,下姜盐作羹,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尤妙”;“紫茎黄色菊英,以甘草汤少许焯过,候粟饭稍熟同煮,久食可明目延龄”.④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亦记有菊花的油煎法和凉拌法.油煎法为:“甘菊花春夏旺苗,嫩头采来…以甘草水和山药粉拖苗油焯,其香美佳甚.”凉拌法为:“凡苗采来洗净,滚汤焯起,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遵生八笺》中还介绍了菊花饼的制法:“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⑤我国食菊最有名气的地方,是广东中山市.该地历代有60年一度的“菊花会”,相传此俗源于南宋.“菊花会”的内容是赏菊和餐菊.据聂凤乔先生记中山市的“菊花会”盛况云:家家都要采清晨带露的清新菊花瓣,随采随用,以求其鲜.其餐菊名食,是菊花肉与菊花鱼.⑥“菊花肉”的制法是:先将菊瓣加糖煮成糊状晒干成末,再用猪肉条入菊花末腌制三四天,再把腌后的肉入菊花糖浆内煮熟,最后每块肉外面再滚上新鲜带露的菊花瓣.“菊花鱼”的制法是:鱼肉制成丸,将菊瓣滚拌在鱼丸上,入滚汤汆.⑦金色的秋天,可欣赏多姿的菊花,可品尝美味的菜馔,真可谓其乐无穷.--节选自《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1)阅读②③自然段,简要说说菊馔的药用价值有哪些?(2)菊花饼的制法为:“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请问最后一道工序的“印饼”是什么意思?(3)请在第⑦自然段的横线内填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4)请在下边读书卡片的横线处设计一个恰当的问题.(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向往赏菊的诗句.三、茶道精神和静怡,清饮一盏性情真.8.茶道之精神◆佚名①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配料来泡喝;另一类是“清饮”,.“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①”;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②”;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③”;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④.②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③茶道追求“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④“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是指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合.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虚怀若谷、心中常乐.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⑤“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这种怡悦性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⑥“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①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②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③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1)请根据“混饮”的定义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叫“清饮”.(2)请将下列有关“清饮”的四个层次按适当的顺序填充到第①段的横线上.A.品茶B.茶道C.喝茶D.茶艺(3)下边的句子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请问还原到哪两个自然段之间最合适?句子: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4)作者认为“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那么,“和”在茶道精神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5)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请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入第⑥段的横线上.A.情B.性C.道(6)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浣溪沙》中有关“酒困思茶”的两句诗.四、精舍一脉天地气,艺苑常驻大千魂.9. 摩耶之艺魂◆冯骥才①摩耶精舍在台北的正北面,毗邻台北故宫博物院,面朝一条从山林深处潺潺而来的溪水.一边是儒雅的人文,一边是天然的山水.大千先生的故居貌不惊人,一座朴素的门楼静静地立在一条弯弯曲曲上坡的小道边,倘若门楣上不是悬挂着台静农题写的“摩耶精舍”的墨漆木匾,谁知这是一代大师的故居?②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为自己“创作”的作品.他把一座别出心裁的双层楼式四合放在这块土地的中间.前后有花园,中间也有花园.前园很小,植松栽竹,引溪为池,大小锦鲤,游戏其间;房子中间还有小园,立石栽花,曲廊环绕,可边走边赏.至于后园与前边的园子就大不一样了.来到这里,视野与襟怀都好像突然敞开,满园绿色似与外边的山林相连.大千先生还在园中高处搭了两座小亭,以原木为柱,棕榈叶做顶,得以坐观山色溪光晨晖暮霭林木飞鸟.③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在园林的营造上,大千先生一任天然,稍加修整而已,好似他的泼墨山水.园内的地面依从天然高低,开辟小径蜿蜒其间;草木全凭野生野长,只选取少许怪木奇花栽种其中;水池则利用地上原有的石坑,凿沟渠引山泉注入其内.院中有一长条木椅,式样奇特,靠背球样地隆起,背靠上去很是舒服.他每作画时间长,便来院中坐在这椅子上,一边歇背一边赏树观山,吸纳天地之气.④细细琢磨,大千先生这后花园构思真是极妙.矮矮的围墙外是一片自然的天地,园内园外大气贯通,合为一体.房子里边也一样融入了这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到处陈放他喜好的怪木奇石,一排挂在墙上的手杖全是山间的老枝、古藤、长荆、修竹,根根都带着大自然生命的情致和美感.这情致与美感到了他的画上,一定就是绝妙山水了.⑤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精神的巢和心灵的床.这里既没有鄙俗的器物与艳俗的色彩,也不见世俗的享乐和物欲的张扬,更不是名利的展厅与文化的秀场,而是无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这就更使我明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中国画坛如日中天的大千先生,为什么会忽然远赴大西北的敦煌,举着油灯去临摹幽暗洞窟中那些被历史忘却的千年壁画了..⑥现在,我们把敦煌的大千先生与这里的大千先生合在一起,就认识到了一位大师的精神之本,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艺术之魂,这便是故居的意义.--选自2011年《中国艺术报》(1)作者在重点介绍后花园之前,为什么还要用简洁的笔墨介绍前园和中园?(2)作者认为“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那么,请概要说说后花园“景”与“物”的构思理念是什么?(3)细读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原文中选4个字精要概括张大千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主要做了一项什么工作?张大千____________.(4)你认为张大千先生的精神之本和艺术之魂究竟是什么?(用原文回答)(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吴均《山中杂诗》的后两句.五、恂恂儒者开生面,豪迈先生继绝学.10.儒者之豪迈◆徐百柯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①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1)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3)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4)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之.(5)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读书方法的句子.【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七、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0分)11.“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宜昌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通过多读好书,于和xù散文中感受温馨,于热辣杂文中感受ruì睿智,于爽朗诗歌中感受浪漫,于善变戏剧中感受丰富.--选自黄争荣《读书养气》②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lǚ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jué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选自范君问《陋室吟》【考点】注音;根据拼音写字词.【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重点词解释,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解答】“和煦”的“煦”不要写作“xùn”,“睿智”不要写作“锐智”,“不绝如缕”不要写作“不绝如履”,“倔强”的“倔”不要读作“juè”.答案:①xù 睿; ②缕jué2.请在下边的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A. 孺子可教意思:小孩子B.耳濡目染意思:沾染,受熏陶.【考点】字词的含义.【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书写和意思,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对成语的中可能遇到的形近字要注意辨析.【解答】不要把“孺子可教”写作“儒子可教”,不要把“耳濡目染”写作“耳孺目染”.答案:A.孺:小孩子;B.濡:沾染,受熏陶.3.古人造字,源起象形,依样画葫,栩栩如生.请将下列古体字的序号对应填入简体字的括号里.【考点】文学常识.【分析】此题旨在通过浅近古体字的辨识,重点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对汉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解答】①中间几根横线代表鸟的羽毛,这个是“鸟”;②这个“水”的象形字和“水”是非常接近的,很好辨认;③整个字看起来就是一个“虫”字被外面的“草字头”“绞丝旁”裹着,就是“茧”④整个字就像“一个人伸出双手怀抱因饥饿而张开大口的孩子”,就是“乳”.答案:A.③B.①C.④D.②4.请根据字义,将文段后的4个选项分别填充到恰当的横线内.古人发现月有四相,并据此以订历法.于是,有了旧历.旧历每月初一无月谓之① B ,十五圆月谓之② D ,初七初八见上弦月谓之③ A ,每月最后一天谓之④ C .算来一个月分四段,与古犹太人每月四个星期之制相同.A.弦B.朔C.晦D.望.【考点】文学常识.【分析】此题旨在通过汉字字义的理解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答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解答】A.弦:半圆形的月亮.B.朔:农历每月初一.C.晦: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D.望: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根据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对应的选项:①B ②D ③A ④C答案:①B ②D ③A ④C5.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当年南开校门侧,曾悬一大镜,镜旁镌有箴词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① B :勿傲、勿暴、勿怠.② A :宜和、宜静、宜庄.”学生出入,知所儆戒.A. 颜色B. 气象.【考点】古今异义.【分析】本题旨在通过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箴言考查学生对古今字义差异的掌握情况,答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颜色”和“气象”的古义.【解答】颜色:古义,脸色的意思;气象:古义,人的举止、态度.根据空格后的语境,“勿傲、勿暴、勿怠”是指人的态度,“宜和、宜静、宜庄”指人的脸色、神色.所以,第一空选用“气象”,第二空选用“颜色”答案:①B ②A一、纵情诗酒真名士,安贫乐道醒世人.6. 陶潜之略传◆房玄龄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未尝有喜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②畜:通“蓄”. ③徽:系琴弦的绳子.(1)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尝曾经愠生气,发怒辍停止但只,只要(2)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例句:高卧北窗下.答句:未尝有喜愠之色(3)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5)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6)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7)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竹里馆》一诗中王维在竹林独自弹琴的诗句.【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分析】参考译文:陶潜,字元亮,年少时便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追求真性率直而自得其乐,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说:“(我的住所)四壁破败萧然,不能挡风遮阳.穿着简陋粗布衣服,纠结破敝,盛食的箪瓢常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说确实是这样.他的亲朋有时带着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十分满足地酣睡.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要遇到酒就喝.有时没酒,也照样不停地吟诵.夏天月亮高悬的晚上,散淡而闲适,在北窗边的床上躺着,清风轻轻吹着.感觉自己就是羲皇一样的高尚之人了.他天生不懂音乐,却收藏有一张素琴,琴弦和琴徽都不齐备,每当参与朋友们喝酒的活动,也抚着琴一起唱和,还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在意琴的声音呢?”【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尝:曾经.②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愠:生气,发怒.③也照样不停地吟诵.辍:停止.④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但:只,只要.(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高卧北窗之下”的意思是“在北窗边的床上躺着”,“之”为结构助词“的”,文中句子“未尝有喜愠之色”、“每朋酒之会”中的“之”的意思为“的”.(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
中考试卷语文各题型分数
一、选择题(20分)1. 词语辨析(5分):考察学生对词语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一般要求学生在给出的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填入句子中,或者从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与句子意思不符的词语。
2. 语音辨析(5分):考察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
题目一般要求学生在给出的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读音正确的词语。
3. 语法辨析(5分):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题目一般要求学生在给出的四个句子中选择一个语法正确的句子。
二、填空题(20分)1. 词语填空(10分):考察学生对词语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题目一般要求学生在给出的句子中填入一个合适的词语。
2. 名词填空(10分):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题目一般要求学生在给出的句子中填入一个正确的名词。
三、阅读理解(40分)1. 篇章阅读(20分):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题目一般要求学生在给出的文章中找出正确答案,或者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2. 古诗文阅读(20分):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题目一般要求学生在给出的古诗文段落中找出正确答案,或者对古诗文进行赏析。
四、作文(60分)1. 写作要求(60分):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题目一般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总结:中考试卷语文各题型分数如下:1. 选择题:20分2. 填空题:20分3. 阅读理解:40分4. 作文:60分从分数分布来看,作文占据总分的一半,说明作文在中考语文中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作文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阅读理解则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中考语文题型
2024年中考语文题型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字音辨识: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的掌握情况。
2、词语辨析: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包括词义、用法、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区别。
3、语法结构:考查学生对句子成分、语序、语态等方面的理解。
4、标点符号: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5、文学常识: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包括作家、作品、文体等方面的知识。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1、文章内容理解:考查学生对所给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对文章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理解。
2、文章细节理解:考查学生对所给文章细节的理解,包括对文章中的具体事实、细节、数据等方面的理解。
3、文章推理判断:考查学生对所给文章的推理判断能力,包括对文章中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等方面的理解。
4、文章主旨概括:考查学生对所给文章的主旨概括能力,包括对文章中心思想、作者意图等方面的理解。
5、古诗词阅读: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包括对诗歌主题、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理解。
6、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包括对文章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理解。
7、阅读延伸题:考查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进一步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三、写作与表达:1、命题作文:根据给定的题目和要求,完成一篇符合题意的作文。
2、半命题作文:根据给定的半命题和要求,完成一篇符合题意的作文。
3、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的材料和要求,完成一篇符合题意的作文。
4、看图作文:根据给定的图画和要求,完成一篇符合题意的作文。
四、文化常识题:1、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包括对古代礼仪、制度、风俗等方面的了解。
2、现代文化常识:考查学生对现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包括对现代社会文化现象、文化事件等方面的了解。
3、文学常识: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包括对作家、作品、文体等方面的了解。
五、语言运用题:1、句子仿写:根据给定的句子结构和语境,仿写一个与原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023中考 语文 题型 分数
一、2023年中考语文题型分数分布2023年中考语文科目的题型分数分布如下:1. 阅读理解:40分2. 词语运用与综合填空:20分3. 短文改错:10分4. 作文:30分5. 书面表达:30分二、2023年中考语文各题型的特点和要求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科目的重要题型之一,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作者意图,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阅读理解题常见的题型包括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等。
考生在准备阅读理解题时,需要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词语运用与综合填空词语运用与综合填空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用法和语义的掌握能力。
题目一般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填写合适的词语或词组,或者根据语境填空。
考生在准备这部分题型时,需要注重词汇积累和语境理解能力的培养。
3. 短文改错短文改错是考查学生对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能力。
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文章,对其中的错误进行定位和纠正。
考生应在平时多加练习,提高对语言细节的把握能力。
4. 作文作文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题型,通常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题目或素材,自主构思文章,并进行书面表达。
考生在准备作文时,应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题目或素材,进行书面表达。
相比于作文,书面表达更加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考生应在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备考建议1. 针对不同题型制定备考计划: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针对性的备考计划,注重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和训练。
2. 多样化练习:通过做真题、模拟题和练习题,多角度、多层次地练习各个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3. 学科整合:在阅读理解、作文等题型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通过跨学科的综合训练,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中考语文必考题型都有什么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备战中考,所以小编在本文中总结了中考的必考题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基础知识及运用一般考书写、拼音、字、词、病句修改、古诗词填空、名著问题解答、文学常识、语言运用等。
这些知识靠平时识记积累、阅读积累及运用积累,要按要求答题哦!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一般是比较阅读,课内一篇,课外一篇。
一般考题是: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考查的都是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翻译句子:里面一些实词的意思和虚词的用法要掌握,才能答对哦!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是因为。
另外,这句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法,翻译的时候要把两个句子结合在一起,意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内容的理解:比较两文的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异同。
需要掌握课内文章,理解课外文章。
答对文言文阅读,要注重平时文言知识的积累,如通假字、实词含义、虚词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还有一些语法,如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宾语前置等;还有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等,都要积累,积累多了,读课外文言文就更容易读懂,容易读懂,就容易答对题。
(二)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大文体的阅读。
文体不同,考查的题也不同,一般根据文体特点出题。
考生要掌握这三大文体的区别,多练习常见题型,按要求答题。
1、记叙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不同,中考一般很少考写景文,另三种常考,考题一般为概括题、作用题、含义题、语言赏析题、人物性格题和开放性试题。
还考一些文体内的知识如描写方法、记叙的顺序等。
要求考生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准确答题。
如考的事情概括题,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要素一概括就可以了。
再如考情感概括题,挑出文中表现情感(心理活动)的词即可,如果文中没有,就根据文章内容来概括。
2、说明文:要判断类型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判断所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说明方法都是三个字的(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要掌握每个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还有说明文的语言类题型如某个词语能不能去掉等,答这类题,要先表态:不能去掉。
福建中考语文各题型及解题方法
福建中考语文各题型及解题方法一、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是语文中考试卷中的重要题型,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章,获取信息,理解作者观点,并进行分析推断。
2. 解题方法:1)仔细阅读题干和文章,了解问题需要解决的核心内容。
2)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旨,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注意细节,查找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
4)根据问题在文章中定位,可以使用标记法进行标记关键信息,有利于后续解答。
二、填空题1. 填空题是语文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合适的单词或短语。
2. 解题方法:1)通读全文,了解整个语境,理解文章的脉络。
2)结合上下文,根据语境大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3)注意词性和形式的变化,选词时要考虑语法和逻辑的匹配。
三、选词填空1. 选词填空是考察考生对词语辨析和文学语言运用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和词语的辨析选取合适的词语填空。
2. 解题方法:1)对比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它们的区别和通联。
2)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
3)根据句意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空格。
四、作文1. 作文是语文中考试卷中的重点题型,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运用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表述。
2. 解题方法:1)仔细审题,明确文章的立意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
2)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确保起承转合,逻辑清晰。
3)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文采,避免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
五、翻译题1. 翻译题是考察考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译文的翻译。
2. 解题方法:1)通读原文,抓住句子的主旨,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修辞特点。
2)根据句意和语境进行翻译,注意语序和词语的对应。
六、写作题1. 写作题是考察考生对于话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话题进行思考,合理安排语言,进行文学创作。
2. 解题方法:1)仔细审题,明确写作的主题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和立意。
中考语文试卷各题分数
一、选择题(共30分)1.字音题(共10分):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
题型包括单音节字和多音节字。
每小题2分,共10分。
2.字形题(共10分):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
题型包括形近字、形声字等。
每小题2分,共10分。
3.词语题(共10分):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题型包括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等。
每小题2分,共10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40分)1.文言文阅读(共20分):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题型包括文言文阅读、翻译句子、解释词语等。
每小题5分,共20分。
2.古诗词鉴赏(共20分):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
题型包括诗歌阅读、赏析诗句、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等。
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1.现代文阅读(共20分):考查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题型包括现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等。
每小题5分,共20分。
2.作文(共20分):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题型为作文,要求学生根据给定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每小题20分,共20分。
四、综合运用(共30分)1.综合性学习(共10分):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题型包括对联、名言警句、改写句子等。
每小题2分,共10分。
2.口语交际(共10分):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题型包括口语交际情景模拟、自我介绍等。
每小题5分,共10分。
3.综合性学习(共10分):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题型包括活动策划、调查报告等。
每小题5分,共10分。
总分:150分各题型分数分布及解析如下:一、选择题(共30分)1.字音题(共10分):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包括单音节字和多音节字。
题目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多加积累。
2.字形题(共10分):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包括形近字、形声字等。
题目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重字形的识别和记忆。
3.词语题(共10分):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包括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等。
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中考语⽂试卷及答案 初三的同学已经开始复习中考考试了,语⽂的复习可以做些语⽂试卷的训。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中考语⽂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安徽省中考语⽂试卷 ⼀、语⽂积累与综合运⽤(35分) 1.默写古诗⽂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②,江春⼈旧年。
(王湾《次北固⼭下》) ③天街⼩⾬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部张⼗⼋员外》) ④,⼩麦覆陇黄。
(⽩居易《观刈麦》) 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题》) 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但愿⼈长久,。
(苏轼《⽔调歌头•明⽉⼏时有》) ⑧,断肠⼈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阅读下⾯的⽂字,完成(1)~(4)题。
(9分) 与泰⼭相⽐,黄⼭要⽂⽓⼀些,没有寺庙⾹⽕,像⼀个不ān世事的⼈,⾃然,质卧。
进⼭的⼈不求佛拜祖,不烧⾹许愿,它就这样敞开⾃⼰,接纳每⼀个有缘相见的⼈。
作为⼀座⼭,这正是它的本分。
⼭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风抽打到呜咽。
奇⽯耸⽴,云海变幻,黄⼭总在不经意间给⼈带来⼼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根据拼⾳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 (2)⽂中画线的句⼦中有错别字的⼀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三个义项。
⽂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A.严格B.严厉C.凶猛 (4)将下⾯的句⼦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座⼭,这正是它的本分。
3.运⽤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向了⼀回⽕,觉得⾝上寒冷,寻思:“却才⽼军所说,五⾥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活些酒来吃?”便去包⾥取些碎银⼦,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炭盖了,取毡笠⼦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中考语文题型试卷分类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题型】选择题、填空题【题目】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fēn zhi tà lái)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C. 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鸡飞蛋打(jī fēi dàn dǎ)D. 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它让我沉浸在一个奇幻的世界。
B.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让我了解了古今中外的许多知识。
C. 为了提高我的语文水平,我每天都会坚持阅读。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好,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答案】A二、古诗文阅读【题型】选择题、翻译题、赏析题【题目】1. 下列关于《登高》这首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杜甫通过描写登高所见,抒发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B. 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秋天景色。
C.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了诗人晚年孤独悲凉的心情。
D. 诗的最后两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翻译下列句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答案】千山之上,鸟儿飞得不见了;千条小路上,人的踪迹消失了。
三、现代文阅读【题型】选择题、简答题【题目】1. 下列关于《背影》这篇文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情景,表达了父子深情。
B. 文章中父亲的形象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对儿子关怀备至。
C. 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父子之间的亲情。
2022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卷题型及分值比例
2022新疆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试卷题型及分值比例语文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适当体现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思想,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
二、测试能力要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主要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三、测试内容初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根据乌鲁木齐市的语文教学和评价的实际,纸笔测验主要考查学生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三方面目标所达到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具体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积累与运用能识记基本的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A(1)识记常用汉字的普通话读音(2)识记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的字形(常用字表见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附录5)(3)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4)默写《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现行教材规定背诵的优秀诗文(以古代作品为主)2.应用 D(1)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包括和关联词语)(2)根据需要采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做到简明、连贯、得体(3)在具体的语文运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去解决问题。
2023年广州市中考语文分值分数段
2023年广州市中考语文分值分数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成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语文作为中考的一项重要科目,其分数段的变化对考生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2023年广州市中考语文分值分数段的情况。
一、总体情况分析2023年广州市中考语文科目总分为150分,其中阅读理解占40分,写作占50分,语言知识占60分。
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作文题等,能全面考察考生的语文能力。
二、分值分数段预测1. 150-135分:优秀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在语文科目上取得了优异的表现,能够熟练掌握语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强,作文表达清晰流畅,语文综合能力突出。
2. 134-120分:良好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在语文科目上达到了良好的水平,基本掌握语言知识,阅读能力较强,作文表达较为清晰,整体语文能力较为稳定。
3. 119-105分:中等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在语文科目上达到了中等水平,对语言知识掌握一般,阅读能力尚可,作文表达略显生硬,需要在语文学习上有所加强。
4. 104-90分:及格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在语文科目上勉强及格,语言知识掌握较弱,阅读能力较差,作文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在语文学习上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
5. 90分以下:不及格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在语文科目上未能达到及格线,语言知识掌握严重不足,阅读能力极差,作文表达混乱,需要在语文学习上下大力气进行补习和提高。
三、应对策略建议1. 夯实基础知识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建议从基础知识学起,打好语文基础,掌握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
2. 提高阅读能力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议学生多读书、多做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提升作文表达能力写作是语文考试的重点,建议学生多练习作文,积累写作经验,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4. 合理规划复习时间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以时间充裕、计划合理为原则,保证复习效果。
五、总结2023年广州市中考语文分值分数段对考生的要求较高,学生需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作文表达能力。
杭州中考语文题型及分值
杭州中考语文题型及分值1 总体评价试卷整体难度不大,比去年更简单。
整体出题风格具有时代特色,回归课本,贴合生活情境,设问朴实无华,没有反套路创新,对考生非常友好。
基础设计了致敬英雄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只涉及情节人物等第二层次的考察,文学文本阅读“军民鱼水情”设问非常直接,一反去年反套路创新的模式,非连阅读选择了“祝融号”、“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的材料,时代色彩浓厚。
古诗文联读,非常重视课本古诗的理解鉴赏。
小作文没考说理类,考了常规的情境写作,大作文有内容可写,贴合学生现实情境,思辨性强。
基础基础板块以“致敬英雄”综合性学习为主题串联起整个版块,从理解英雄内涵、铭记英雄历史、感受英雄风范到发扬英雄精神,层层递进。
紧跟时事,展现红色主题,与今年建党一百周年的大事件相契合。
难度上整体比较简单。
题型上面,稳中求新。
既有一贯的字形、词语运用、古诗文默写,也在延续去年的对联知识、句子衔接。
需注意的是还考查了两年未考的病句和去年未考的文常,但是标点符号今年依旧没考,去年考了一次的稍微偏难的语言风格题也没有再度出现。
从这样的出题上来看,考察的知识点很常规,但是在出题形式上有不同,比如涉及对联知识的题干选项中加入了对联赏析的内容。
文学常识考察也变成了填空题。
名著考察内容延续去年的部分篇目,并且涉及篇目变少。
去年考察了《世说新语》《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简爱》《平凡的世界》《格列佛游记》,今年考察了《西游记》《格列佛游记》《儒林外史》《朝花夕拾》《名人传》《艾青诗选》,有三篇与去年重合,同时考察题型以填空简答为主,没有选择题。
与去年相比题目难度降低不少,回归名著本身,关注“情节人物”内容。
注意“叙述视角”、“典型事例”“意象情感”这几个知识点。
文学文本阅读《粮食》本次考察的文学作品,文体为小说。
主题为军民鱼水情,与往年考察较多的成长、自然、传统、社会的主题不同。
内容涉及解放战争,与学生实际生活场景较远。
上海市2018-2020年中考语文题型及分值分析
20、理解划线部分的句子(4分)
21、分析标题的作用(6分)
22、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中词语的作用(6分)
22分
综合阅读
关于面具
23、选择宣传语(4分)
24、排列语序(3分)
25、运用修辞手法写句子(4分)
10分
作文
(60分)
这事,真带劲
600字左右
60分
2020年上海市中考考题型分析
》
6、选自常识(2分)
7、句子翻译(3分)
8、理解文章内容(3分)
9、概括人物特点(4分)
12分
《刘弇遇东坡》
10、解释加点词(4)
11、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12、理解文言文内容(5分)
12分
现代文阅读模块
说明文
《植物也“聊天”》
13、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4、概括段落说明的内容(6分)
《小石潭记》
8、文章内容理解(2分)
9、句子翻译(3分)
10、文中水的特点,鱼的特点(4分)
9分
课外文言文
《文忠不谈诗,而极爱才》
11、解释加点词(4)
12、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3、理解文言文内容(4分)
12分
现代文阅读模块
说明文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14、字形(2分)
15、理解文中划线句子(3分)
2018年上海市中考考题型分析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试题模块
具体划分
题目
题型及分值
分值
诗歌阅读
(19分)
诗文默写
共5道题
1-5、诗歌直接默写:一个空3分,错一个扣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题型及分数
(100分为例)
卷面分析
一、基础:10分,5题,选择题
字形字音、成语运用、病句、语言连贯、文学常识
二、默写与运用:10分,古诗词填空,10个空
背诵+运用(理解+记忆)
三、文言文:9-10分,对比阅读
字+句+认识(感想、启示)
四、现代文:23-24分,类型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
方法+理解
五、名著阅读:4分,填空或简答题
积累+理解
六、作文:40+3=43分
记叙文、议论文
卷面外
一、心态:自我认识
客观+主观
二、意识:答题意识
分数的隐含信息、题目设置的意义(阅读题)
三、习惯:写题习惯
遇到不会的似是而非的题、写作文的程序、答题卡的涂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