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年中考语文题型与分值.docx
2014-2020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课内文言文篇目集锦】
历年课内文言文考试篇目
2008年《核舟记》 2009年《小石潭记》 2010年《记承天夜游》 2011年《捕蛇者说》 2012年《卖油翁》 2013年《口技》 2014年《为学》与《孔孟论学》比较 2015年《核舟记》 2016年《捕蛇者说》 2017年《登泰山记》 2018年《小石潭记》 2019年《伤仲永》 2020年《橘逾淮为枳》《公输》
八年级上 填空)
七年级上
基础积累(表格)+内容理解( 概括)
九年级下
文学常识+句子翻译+内容理解 (选择)
九年级下
文学常识(选择)+句子翻译+ 内容概括
七年级下
内容理解(选择)+句子翻译+ 内容概括
六年级下
文学常识+句子翻译+内容理解 (填空)
六年级上 文学常识+句子翻译+内容理解
八年级下 (选择)+人物形象(填空)
特别关注诗词鉴赏的第7或8题。一般会从诗词 的内容、主题、作者的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偏重诗 词的整体解读。做题时先排除错误明显的选项,着重 辨别干扰项。
【课内文言文篇目集锦】
历年课内文言文考试篇目
2008年《核舟记》 2009年《小石潭记》 2010年《记承天夜游》 2011年《捕蛇者说》 2012年《卖油翁》 2013年《口技》 2014年《为学》与《孔孟论学》比较 2015年《核舟记》 2016年《捕蛇者说》 2017年《登泰山记》 2018年《小石潭记》 2019年《伤仲永》 2020年《橘逾淮为枳》与《公输》比较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2018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空山新雨后,。
(王维《山居秋暝》)2.,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青山绿水, 。
(白朴《天净沙·秋》)4.,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月上柳梢头,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
(2分)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小石潭记(节选)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
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
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34分)1.默写与运用(1)醉里挑灯看剑,O(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枯藤老树昏鸦,o(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小张去夏日西湖游玩时,看见了美丽的花朵,浅浅的草坪,他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来表示。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庆历末,妖贼王则盗据甘陵,贾魏公镇北门,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
公日夜忧思,有指使马遂者白公曰:“坚城深池,不可力取,愿得公一言。
”公壮其言,遣行。
见贼偶坐,为陈朝廷恩信:“尔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
若守迷自固,天子遣一将,提兵数千,不日城陷。
”辞甚激切,贼不答。
遂度终不能听,遂急击贼仆地,扼其喉几死。
2.甲文选自《》一书。
3.下列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故不为可得也()A.暂且B.假如C.随便D.已忘(2)遂度终不能听()A.度过B.揣测C.测量D.准则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下列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表现出了战争胶着C.引出下文马遂前去与敌军谈判D.突出贾魏公的无能6.甲文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乙文马遂的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论点。
中考上海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
(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
(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的林嗣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11.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12分)闻公有一册历①,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空山新雨后,。
(王维《山居秋暝》)2.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似与游者相乐。
10.11.12.A.B.C.D.13.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kùsì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见右图)。
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
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
“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
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
1969 年,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
2012 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
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
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结构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结构一、概述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秉承了往年中考试卷的一贯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
整份试卷既体现了对经典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又突出了时代特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下面将对试卷的题型、分值分布和考试时长进行详细分析。
二、题型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析、文学常识等内容。
这类题型旨在通过快速、客观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知识点的准确理解。
这类题型通常涉及诗文名句、文言实词、虚词的填空等,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回忆并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3.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注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而文言文阅读则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言词汇、句式的掌握以及文意的理解能力。
4.写作:写作部分通常包括小作文和大作文。
小作文可能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文写作,如便条、通知等;大作文则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或话题,撰写一篇完整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旨在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三、分值分布根据往年经验,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的分值分布大致如下:1.选择题:约占试卷总分的30%,每题分值根据难易程度有所不同。
2.填空题:约占试卷总分的10%-15%,每空分值通常为1-2分。
3.阅读理解:约占试卷总分的40%-45%,其中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的分值比例大致相当。
4.写作:约占试卷总分的20%-25%,其中小作文和大作文的分值根据具体要求而定。
四、考试时长上海中考语文科目的考试时长通常为100分钟或120分钟,具体时长以教育部门发布的官方信息为准。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学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能够完成所有题目并留出足够的检查时间。
五、考察重点和难度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的考察重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三个方面。
上海历年中考语文题型与分值
8分
课外文言文
《顾学林着书》
12、加点字解释。4'
13、句子翻译选择。3'
14、查找原因一一文中语句。2'
15、人物心态概括3'
12分
现代文
(48分)
说明文阅读 (或议论文)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
红》——
选自《科学画报》2010年2期
16、说明方法及作用一一作比较。3'
17、某次能否删去一一“依次"。4'
18、关联词选择3'
19、列举红色代表喜庆的例子。2'
20、填写表格:①篇名、出处;②说
明角度;③某角度的内容要点。10'
22分
记叙文阅读
《蘑菇转了一个弯》
21、某词在文中的含义:“扫街"。2'
22、改写成反问句。2'
23、行文脉络概括6'
24、人物性格分析4'
25、主旨的理解选择4'
26、运用描写,补写文章。8'
27、600字左右
60分
试题 模块
具体划分
题目
题型及分值
分值
文百文
(42分)
诗义默写
3分/空
1一一6:共6空,每空3分;错一字 扣一分。
18分
诗词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7、某词的意思一一太清4'
8、诗意理解选择2'
6分
课内乂百乂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9、选文与作者信息2'
10、句子翻译。3'
10、句子翻译。3'
11、理解选择3'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一、文言文(42分)(一) 默写(18分)1、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2、,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3、凤箫声动,,一夜鱼龙舞。
(《青玉案·元夕》)4、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5、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6、,百废俱兴。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来源:]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8、下列明白得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安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期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记承天寺夜游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本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1、下列明白得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刻、地点和起因。
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乐趣相投。
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D、第④句显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
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
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闻名学者。
12、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上海市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不够恰当
缺的,酌情减分。
分项得分
17—14分
17—14分6—Βιβλιοθήκη 分32题意理解偏颇,
语句不通顺,
思路不清楚,
D等基准分28分,基
D
I
中心不明确,
用语不恰当,
结构不完整。
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
24
选材不合理,
病句比较多
准分;其中一项在C、
分
内容空洞
D之间,酌情加分。
分项得分
13—11分
13—11分
42
基本符合题意,
语言基本通
思路基本清楚,
C等基准分36分,基
C
I
中心基本明确,
顺,用语基本
层次基本清楚,
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
33
选材基本恰当,
规范
结构完整但不够
准分;其中两项较好
分
内容不够充实
合理,详略安排
的,酌情加分;有欠
不够恰当
缺的,酌情减分。
分项得分
17—14分
17—14分
6—5分
32
题意理解偏颇,
25—22分
25—22分
10—9分
到B,可评为AD
52
符合题意,中心
语言通顺,简
思路连贯,
B等基准分47分,基
B
I
明确,选材恰当,
洁,用语规范
层次较清楚,
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
43
感情真实,内容
结构完整,
准分;中心与材料或
分
较充实
能注意详略
语言有一项较好的,
分项得分
21—18分
21—18分
8—7分
2024上海中考语文卷
202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 (1)清晨入古寺,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3)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4)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画面配字幕。
【答案】(1). 初日照高林(2). 白水绕东城。
(3). 东风无力百花残。
(4). 先天下之忧而忧(5). 青山绿水,(6). 白草红叶黄花【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主要靠平时的背诵和积累。
做题过程中注意:一、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默写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初、绕、残、忧、黄花”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甲】橘逾淮为枳(节选)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
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启用前☆机密试卷类型:A上海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整理:青峰弦月【一】文言文部分〔一〕默写〔18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3. ,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4.当年万里觅封候,。
〔陆游«诉衷情»〕5. ,思而不学那么殆。
〔«论语?为政»〕6.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4分〕8.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那么吾斯役之不幸,未假设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那么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
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那么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x&ua cute;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那么弛然而卧。
上海中考语文分值分布
上海中考语文分值分布上海中考语文分值分布如下:上海中考语文科目分为两部分,分值为150分。
具体分值分布如下:一、必考题部分(总分100分):1. 阅读理解(总分40分)- 短文阅读(总分30分)- 长文阅读(总分10分)2. 语法填空(总分10分)3. 改错(总分10分)4. 综合填空(总分10分)5. 写作(总分30分)二、选考题部分(总分50分):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学生需从四个选考题中选择三个进行作答,三个选考题共计50分。
总结:上海中考的语文科目分值分布为必考题部分占100分,选考题部分占50分。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上海中考语文分值分布的一些特点和相关内容。
首先,必考题部分占总分的2/3,共有100分。
其中,阅读理解是必考题部分的重点,占总分的40分。
阅读理解包括短文阅读和长文阅读两个部分。
在短文阅读中,学生需要阅读多篇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而在长文阅读中,学生需要阅读一篇较长的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考查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语法填空、改错和综合填空是必考题部分的基础题型,共占30分。
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法运用和辨析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运用技巧。
最后,写作是必考题部分中的重点,占30分。
写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或话题进行写作,并展示出良好的思维逻辑、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选考题部分。
选考题部分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学生需要从四个选考题中选择三个进行作答,共计50分。
选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题目内容涵盖了不同的文学作品、人物经历、社会问题等,要求学生具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
总结以上分析,上海中考语文分值分布的特点是注重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
通过阅读理解、语法填空、改错、综合填空和写作等题型,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阅读理解、思维逻辑和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2018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空山新雨后,。
(王维《山居秋暝》)2。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
青山绿水,。
(白朴《天净沙·秋》)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
月上柳梢头,。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
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
(2分)7。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小石潭记(节选)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
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
“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似与游者相乐.10。
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
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
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2019 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卷共26 。
2.卷分150 分。
考100 分。
3.将所有答案做在答的指定位置上,做在卷上一律不分。
一、文言文( 39 分)(一)默写( 15 分)1.会当凌,。
(杜甫《望岳》》2.草枯眼疾,。
(王《》)3.狼不敢前,。
(蒲松《狼》)4.,竭其之入⋯⋯(柳宗元《捕蛇者》5.枯藤老昏,,古道西瘦。
(致《天沙·秋思》)(二)下面两首,完成第6-7 ( 4 分)送友人黄楼李白崔青山横北郭,白水城。
昔人已乘黄去,此地空余黄楼。
此地一,孤蓬万里征。
黄一去不复返,白云千空悠悠。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晴川阳,芳草萋萋洲。
手自去,班。
日暮关何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两首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友人的愁情,《黄楼》写的愁情。
( 2 分)7.以下两首的理解正确的一是()(2分)A.“万里”“千”都有悠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人漂泊的身世。
(三)下文,完成第8-10 ( 9 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四句,并自其名。
其以养父母、收族意,一秀才之。
自是指物作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者。
邑人奇之,稍稍客其父,或以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于邑人,不使学。
余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家,于舅家之,十二三矣。
令作,不能称前之。
又七年,自州,复到舅家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于材人矣。
卒之众人,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也,不受之人,且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众人而已耶8.本文作者是(人名)。
(2分)9.用代翻下面的句子。
(3分)稍稍宾客其父10.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 11分)耕者王清臣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
语文中考试卷分值分布
一、选择题(共30分)1. 语音辨析(10分)(1)选择正确的读音。
(5分)(2)选择正确的字形。
(5分)2. 词语辨析(10分)(1)选择正确的词语。
(5分)(2)选择正确的词组。
(5分)3. 语法填空(10分)(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5分)(2)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1. 篇章理解(20分)(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0分)(2)分析文章结构。
(10分)2. 词句理解(10分)(1)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5分)(2)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5分)3. 答题(10分)(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5分)(2)对文章进行评价。
(5分)三、文言文阅读(共40分)1. 篇章理解(20分)(1)翻译文中的句子。
(10分)(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0分)2. 词语辨析(10分)(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5分)(2)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5分)3. 答题(10分)(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5分)(2)对文章进行评价。
(5分)四、作文(共60分)1. 写作要求(40分)(1)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20分)(2)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20分)2. 评分标准(20分)(1)立意新颖,主题鲜明。
(10分)(2)构思巧妙,布局合理。
(10分)五、综合测试(共20分)1. 名著阅读(10分)(1)根据名著内容回答问题。
(5分)(2)对名著进行评价。
(5分)2. 诗词鉴赏(10分)(1)分析诗词意境。
(5分)(2)评价诗词艺术价值。
(5分)总结:本次语文中考试卷共分为五个部分,总分150分。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作文部分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测试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全面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
201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一致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卷共26。
2.卷分150分。
考100分。
3.将所有答案做在答的指定地点上,做在卷上一律不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会当凌,。
(杜甫《望岳》》2.草枯眼疾,。
(王《》)3.狼不敢前,。
(蒲松《狼》)4.,竭其之入⋯⋯(柳宗元《捕蛇者》5.枯藤老昏,,古道西瘦。
(致《天沙·秋思》)(二)下边两首,达成第6-7(4分)送友人黄楼李白崔青山横北郭,白水城。
古人已乘黄去,此地空余黄楼。
此地一,孤蓬万里征。
黄一去不复返,白云千空悠悠。
浮云游子意,夕阳故人情。
晴川阳,芳草萋萋洲。
手自去,班。
日暮关何是烟波江上令人愁。
6.两国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友人的愁情,《黄楼》写的7.以下两首的理解正确的一是()(2分)A.“万里”“千”都有悠之意。
愁情。
(2分)B.“故人”“古人”都指曾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示意人流浪的出身。
(三)下文,达成第8-10(9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长生五年,未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四句,并自其名。
其以养父亲母亲、收族意,一秀才之。
自是指物作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者。
邑人奇之,稍稍客其父,或以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于邑人,不使学。
余之也久。
明道中,从祖先家,于舅家之,十二三矣。
令作,不可以称前之。
又七年,自州,复到舅家焉。
曰:“泯然大家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于材人矣。
卒之大家,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这样其也,不受之人,且大家;今夫不受之天,固大家,又不受之人,得大家而已耶(人名)。
(29.用代翻下边的句分)子。
(3分)稍稍来宾其父10.本文记述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后“”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4分)(四)阅读下文,达成第11-13题(11分)耕者王清臣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上海中考考题型分析
试题
模块
文言文(42 分)
现代文(48 分)
作文(60 分)
具体划分题目题型及分值分值
1—— 6:共 6空,每空 3分;错一字诗文默写 3 分/ 空扣一分。
18 分
《天净沙·秋》——7、诗词描述季节分析选择。
2 ’诗词鉴赏白朴8、小令描写的景物特点。
2’ 4 分
9、作者信息 2 ’
课内文言文《卖油翁》欧阳修10、句子翻译。
3 ’8 分
11、理解选择3’
12、加点字解释。
4’
13、句子翻译选择。
3 ’
课外文言文《太祖视事东阁》14、查找文中的态度词。
2’12 分
15、谏言目的选择3’
16、“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2’
17、关联词选择。
3’
18、仿写句子。
3’
议论文阅读《过有“容”的人生》19、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概括。
9 ’22 分(或说明文)20、论据应在文中的位置,并分析原
因。
5 ’
21、错别字改正。
2’
22、修辞效果——比喻。
3 ’
23、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 ’
记叙文阅读《第一声喝彩》24、表格填写:①事件概括;②对事26 分
件的反映;③结果概括;④文中语句
概括喝彩的价值。
6’
25、写作意图理解选择。
4 ’
26、选择描写角度,补写文章。
8分’
27、 600 字左右
《心里美滋滋的》60 分
试题
模块
文言文(42 分)
具体划分题目题型及分值分值
1—— 6:共 6 空,每空 3 分;错一字诗文默写 3 分/ 空扣一分。
18 分
7、某词的意思——浓睡 4 ’
诗词鉴赏《如梦令》李清照8、加点字解释2’ 6 分
9、选文与作者信息2’
课内文言文《捕蛇者说》柳宗元10、句子翻译。
3 ’8 分
11、理解选择3’
12、字词解释。
4’
13、句子翻译选择。
3 ’
课外文言文《韩魏公知北都》14、查找原因——文中语句。
2’12 分
15、人物品质概括3’
16、错别字改正。
2’
17、“眼前一亮”的文中意思。
3 ’
议论文阅读《向子典鞠躬》18、论证方法及作用;论文内容。
8 ’20 分(或说明文)雪景文19、论据应在文中的位置。
3’
20、用词选择4’
21、修辞效果——比喻。
3 ’
现代文22、心理状态概括。
4 ’
( 48 分)
23、原因概括:妈抹眼泪的原因3’
记叙文阅读《龙眼与伞》24、内容概括:①“阴晦留给自己”28 分
的表现;②“晴朗留给女儿” 的表现 6’
25、主旨选择。
4 ’
26、原因概括:内容与结构方面。
8’
作文
( 60 分)《悄悄提醒》27、 600 字左右60 分
试题具体划分题目题型及分值分值模块
1—— 6:共 6空,每空 3 分;错一字诗文默写 3 分 / 空扣一分。
18 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7、某词的意思——太清 4 ’
文言文诗词鉴赏孟浩然8、诗意理解选择2’ 6 分
( 42 分)
9、选文与作者信息2’
课内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0、句子翻译。
3 ’8 分
11、理解选择 3 ’
12、加点字解释。
4’
13、句子翻译选择。
3 ’
课外文言文《顾亭林着书》14、查找原因——文中语句。
2’12 分
15、人物心态概括3’
16、说明方法及作用——作比较。
3’
《中国红为什么这么17、某次能否删去——“依次”。
4 ’
说明文阅读红》——18、关联词选择 3 ’22 分(或议论文)选自《科学画报》 201019、列举红色代表喜庆的例子。
2’
年 2 期20、填写表格:①篇名、出处;②说
明角度;③某角度的内容要点。
10’
现代文21、某词在文中的含义:“扫街”。
2 ’
( 48 分)22、改写成反问句。
2’
记叙文阅读《蘑菇转了一个弯》23、行文脉络概括 6 ’26 分
24、人物性格分析4’
25、主旨的理解选择 4 ’
26、运用描写,补写文章。
8 ’
作文
( 60 分)《黑板上的记忆》27、 600 字左右60 分
试题
模块
文言文(42 分)
现代文(48 分)
具体划分题目题型及分值分值
1—— 6:共 6空,每空 3分;错一字诗文默写 3 分/ 空扣一分。
18 分
7、某词的意思——“王孙” 2 ’
诗词鉴赏《山居秋暝》王维8、诗意理解2’ 4 分
9、选文与作者信息, 2 ’
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柳宗元10、句子翻译。
3 ’8 分
11、理解选择3’
12、加点字解释。
4’
13、句子翻译选择。
3 ’
课外文言文《慈鸡》14、文中找句填空。
2’12 分
15、某词在文中所指:“一德” 3’
16、词语选择。
3’
《城市景观花卉装17、原因选择。
3 ’
说明文阅读饰》18、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
3’24 分(或议论文)19、说明内容概括。
9 ’
20、依照文中说明,解决实际问题 6 ’
21、看拼音写汉字 2 ’
22、原因概括:大家被感动的原因 3 ’
23、某词的所指内容:“这样” 3 ’
记叙文阅读《在可可西里回头》24、修辞效果——比喻。
4 ’24 分
25、画线句子理解选择。
4 ’
26、缩写文章。
8 ’
作文
( 60 分)《在学海中游泳》27、 600 字左右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