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2计算器的使用作业设计含解析新版冀教版0808151.docx
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数轴作业设计含解析新版冀教版0808150.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在数轴上与﹣3的距离等于4的点表示的数是()A. 1B. ﹣7C. ﹣1或7D. 1或﹣7试题2:数轴上原点和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A. 负数B. 正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试题3:如图所示,数轴上A、B两点分别对应有理数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第3题图)A. a+b>0B. ab>0C. |a|﹣|b|>0D. a﹣b>0试题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A. 正数B. 整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试题5:如图,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在该圆的4等分点处分别标上0、1、2、3,先让圆周上表示数字0的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再将数轴按逆时针方向环绕在该圆上.则数轴上表示2015的点与圆周上表示数字的哪个点重合?()评卷人得分(第5题图)A. 0B. 1C. 2D. 3试题6:如果在数轴上的A、B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x、y,且|x|=2,|y|=3,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A. 5B. 1C. 5或1D. 以上都不对试题7:若有理数m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为M,且满足m<1<﹣m,则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A.B.C. D.试题8: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向右移动8个单位后,得到它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 ( )A. 4B. -4C. 8D. -8试题9: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大小关系是()A. a<bB. a>b C. a=b D. 无法确定(第9题图)试题10:如图所示,点A表示________ ,点B表示________ ,点C表示________ ,点D表示________ .(第10题图)试题11: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试题12:数轴上表示“2”的点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则此时该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试题13:数轴上离开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试题14:设数轴上表示﹣3的点为A,则到点A的距离为5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__.试题15:在数轴上,表示-7的点在原点的 ________侧.试题16:数轴上点A表示﹣1,则与点A距离3个单位长度的点B表示________.试题17:在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________个,它是________.试题18:.一辆货车从百货大楼出发负责送货,向东走了4千米到达小明家,继续向东走了1.5千米到达小红家,然后向西走了8.5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返回百货大楼.(1)以百货大楼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你在数轴上标出小明、小红、小刚家的位置.(小明家用点A表示,小红家用点B表示,小刚家用点C表示)(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多远?(3)若货车每千米耗油1.5升,那么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多少升?(第18题图)试题19:如图,指出数轴上的点A、B、C所表示的数,并把﹣4,, 6这三个数用点D、E、F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第19题图)试题20:如图,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0,﹣2.5,﹣3,1 .(第20题图)试题21:已知数轴的原点为O,如图所示,点A表示﹣2,点B表示3,请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是什么图形?数轴在原点右边的部分(包括原点)是什么图形?数轴上表示不小于﹣2且不大于3的部分是什么图形?请你分别给它们取一个合适的名字;(2)请你在射线AO上再标上一个点C(不与点A重合),那么表示点C的值x的取值范围.(第21题图)试题22: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4,﹣10,10.(1)AB等于多少?BC等于多少?(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D试题2答案:D试题3答案:D试题4答案:C试题5答案:A试题6答案:C试题7答案:A试题8答案:B试题9答案:B试题10答案:1;-1;2.5;-1.5 试题11答案:﹣3或3试题12答案:±3试题14答案:﹣8或2试题15答案:左试题16答案:﹣4或2试题17答案:两;2或﹣8试题18答案:解:(1)如答图.(第18题答图)(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4﹣(﹣3)=7(千米);(3)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4+1.5+8.5+3)×1.5=25.5(升).答: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7千米,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25.5升.试题19答案:解:由数轴可得,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是:﹣2.5、0、4;﹣4,,6这三个数用点D、E、F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如答图.(第19题答图)试题20答案:解:将各数用点在数轴上表示如答图.(第20题答图)其大小关系如下:﹣3<﹣2.5<﹣<0<1 .试题21答案:解:(1)数轴是直线,叫做直线AB(BA、AO、OA、OB、BO都行);数轴在原点及原点右边的部分是射线,叫做射线OB;数轴上表示不小于﹣2,且不大于3的部分是线段,叫做线段AB;(2)由数轴可得x>﹣2,试题22答案:解:(1)由图象可知,AB=(﹣10)﹣(﹣24)=14,BC=10﹣(﹣10)=20.(2)设运动时间为t秒.∵BC﹣AB=(20+7t﹣3t)﹣(14+t+3t)=20+4t﹣14﹣4t=6,∴BC﹣AB的值与时间t无关,∴BC﹣AB的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七年级数学上册1.12计算器的使用课件新版冀教版071739

知2-讲
(2) -1. 32+1. 24 ,A,B两种型号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为 (-) 1 . 3 x2 + 1 . 2 yx 4 = 显示器显示的结果为0.383 6, 所以-1. 32+1. 24 =0. 383 6.
(来自《教材》)
总结
知2-讲
一个数的平方,可以利用x2键,也可以利用yx键进行输入.
知2-练
1 按键顺序为 (-) 5 yx 6 + 2 = ,能计算出下列式 子中( B )的值.
A.(-5)6+2 B.-56+2 C.-(5×6+2) D.-(56+2)
(来自《点拨》)
2 输入1 5 的按键顺序是( 7
C
)
A. 1 ab/c 7 ab/c 5
B. 1 7 ab/c 5
C. 1 ab/c 5 ab/c 7
8=
A型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5,B型计算器显示的结
果为 1「5,所以
1 4
5 8
1
7 8
=
1 5
.
算出
1 4
5 8
1
7 8
=后15
,如果继续按
ab/c
键,
就将分数转化成了小数的表示形式. (来自《教材》)
知2-练
1 用计算器计算: (1)(-6.25)+(-3.41)-31.7; (2)- ÷1 ;2(3)1-26÷5.
A. (-3)2+5
B. -32+5
C. -(32+5)
D. -(3+5)2
(来自《典中点》)
知2-讲
例 3 用计算器计算: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2 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2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2 计算器的使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计算器的使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耐心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的习惯,提高计算效率。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计算器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计算器。
2.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设计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时如何使用计算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器的使用。
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如数字键、四则运算键、小数点键等,并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可以设置为逐步增加难度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器使用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1.12 计算器的使用 课件 2023-—2024学年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显示结果是否正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略.
3.用第二功能键 2ndF 关闭计算器,并与同学交流 2ndF
键的使用方法.
按一下2ndF键,再按ON/C键关闭计算器;略.
预习导学
用计算器计算
1.利用手中的计算器完成课本“例1”中的计算,并与同学
交流以下问题.
(1)怎样输入负数?怎样计算乘方?
略.
预习导学
(2)你会利用计算器计算(-1.3)2吗?与计算-1.32
同时应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说明书学习计算器的用法.
预习导学
原始人用石子和结绳计数→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
算→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又广泛使用算盘→公元1643年,法国数
学家发明了第一台机器演算的工具→计算器→计算机.同学们
感受到科学前进的脚步了吗?本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计算器的
使用方法.
预习导学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方法
第一章 有理数
1.12 计算器的使用
素养目标
1.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
算.
2.能用计算器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
的优越性.
◎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预习导学
·导学建议·
提前让学生购买科学计算器,提醒学生不要丢弃说明书,
…
(2)规律:ถ = ถ 0 ถ 9;111110888889,
个
(−)个 (−)个
1111111088888889.
合作探究
【变式演练】请你计算下列各式,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6×7=
42 ;66×67=
4422 ;666×667=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1.【题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约为1.1×105㎞/h,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30m/s,试比较这两个速度的大小.【答案】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析】根据千米/小时乘以1000,除以3600,可得米/秒,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得答案.【解答】解:1.1×105km/h×1000÷3600=30556m/s,30556m/s>330m/s,所以地球公转的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利用单位间的关系化成同一单位是解题的关键.2.【题文】据测算,我国每天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l50000000元,若一年按365天计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答案】5.475×1010【分析】用一天的经济损失乘以365天,然后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解答.【解答】解:150 000 000×365=54 750 000 000=5.475×1010.答:我国一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475×1010元.方法总结: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3.【题文】已知光的速度为300000000米/秒,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500秒,试计算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约为多少千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答案】1.5×108【分析】先根据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等于光速乘以光到地球的时间计算,再把单位转化为千米,最后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即可.【解答】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约为300000000×500=3×108×5×102=15×1010=1.5×1011(米)=1.5×108(千米).方法总结: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为整数,n为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4.【题文】纳米技术已经开始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已知l米等于1000000000纳米,请问216.3米等于多少纳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答案】2.163×1011【分析】先将米转化为纳米,然后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即可.【解答】解:216.3米=216.3×1000000000纳米=216300000000纳米=2.163×1011纳米.5.【题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中国森林面积有128630000公顷,(2)2008年临沂市总人口达l022.7万人,(3)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50000000千米,(4)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1光年大约是950000000000千米,(5)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预算收入为140000000美元,(6)一只苍蝇腹内的细菌多达2 800万个,(在使用科学技术法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如1万=104,1亿=108)【答案】(1)1.2863×108;(2)1.0227×103万;(3)1.5×108;(4)9.5×1011;(5)1.4×108;(6)2.8×107;【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中国森林面积有128630000=1.2863×108公顷,(2)2008年临沂市总人口达l022.7=1.0227×107人,(3)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50000000=1.5×108千米,(4)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1光年大约是950000000000=9.5×1011千米,(5)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预算收入为140000000=1.4×108美元,(6)一只苍蝇腹内的细菌多达2 800=2.8×107个.方法总结: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6.【题文】如图,某花坛由四个半圆和一个正方形组成,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求该花坛的周长.(π=3.1415,计算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答案】该花坛的周长约是25.1cm.【分析】先利用面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四个半圆正好是两个圆,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因为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16cm2,所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cm所以半圆的半径r是2cm,花坛的周长=2×2πr,=2×2×3.1415×2,=25.132≈25.1.答:该花坛的周长约是25.1cm.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公式以及近似数与有效数字,需要熟记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7.【题文】某同学测得一本书的长、宽、厚分别为x=23.7cm、y=16.8cm、z=0.9cm,试推断x、y、z的取值范围.【答案】23.65≤x<23.75;16.75≤y<16.85;0.85≤z<0.95.【分析】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可知23.77cm、16.8cm、0.9cm可能是后一位入1得到,也可能是舍去后一位得到,找到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确定范围.【解答】解:当x舍去百分位得到23.7,则它的最大值不超过23.75;当x的百分位进1得到23.7,则它的最小值是23.65.所以x的范围是:23.65≤x<23.75;当y舍去百分位得到16.8,则它的最大值不超过16.85;当y的百分位进1得到16.8,则它的最小值是16.75.所以x的范围是:16.75≤y<16.85;当z舍去百分位得到0.9,则它的最大值不超过0.95;当z的百分位进1得到0.9,则它的最小值是0.85.所以z的范围是:0.85≤z<0.95.故x、y、z的取值范围是:23.65≤x<23.75;16.75≤y<16.85;0.85≤z<0.95.8.【题文】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任选1,2,3,…,9中的一个数字,将这个数乘7,再将结果乘15 87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试着解释一下原因吗?【答案】所选数字是几,所得结果就是由几组成的六位数.【分析】因为15873×7=111111,所以再乘以1,2,3,…,9中的一个数字,得到的结果都是六位数且这六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相同.【解答】解:所选数字是几,所得结果就是由几组成的六位数.因为15 873×7=111 111,所以只要选1,2,3,…,9中任一数字,结果都是六位数,且这六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就是所选数字.9.【题文】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99×12=________;999×12=________;9 999×12=________;99 999×12=________.根据你发现的规律,求9 999 999×12.【答案】1 188 11 988 119 988 1 199 988;119 999 988.【分析】通过计算,所得结果前两位数是1,后两位是8,中间数9的个数是被乘数中9的个数与2的差.【解答】解:99×12=1188999×12=119889 999×12=11998899 999×12=1199988从而发现:所得结果前两位数是1,后两位是8,中间数9的个数是被乘数中9的个数与2的差.9 999 999×12=119999988.10.【题文】用计算器计算并填空:152=________;252=________;352=________;452=________.(1)你发现了什么?(2)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算出852,952吗?【答案】225 625 1 225 2 025(1)发现后两位均为25,前面的数等于原数中十位数乘比它大1的数.(2) 7 225, 9 025.【分析】(1)通过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可以发现:后两位均为25,前面的数等于原数中十位数乘比它大1的数.(2)根据(1)发现的规律可求出结果.【解答】解:152=225;252=625;352=1225;452=2025.(1)通过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可以发现:后两位均为25,前面的数等于原数中十位数乘比它大1的数.(2)852=7225,952=9025.11.【题文】用计算器计算并填空:①11-2=______=(3)2;②1 111-22=______=(33)2;③111 111-222=_________=(333)2;④11 111 111-2 222=_______=(3 333)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_____________-222 222=(333 333)2.【答案】 9 1089 110889 11 108 889 111…11(12个1)【分析】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可以发现规律.【解答】解:①11-2=9=(3)2;②1 111-22=1089=(33)2;③111 111-222=110889=(333)2;④11 111 111-2 222=11108889=(3 333)2.-222 222=(333 333)2.12.【答题】用计算器求243,第三个键应按( )A.4B.3C.y x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 【解答】用计算器求243,按键顺序为2,4,y x,3,=.选C.13.【答题】用计算器计算时,其按键顺序为:则其运算结果为( )A.-8B.-6C.6D.8【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 【解答】根据按键顺序可得:,选A.14.【答题】计算器上键的功能是( )A.开启计算器B.关闭计算器C.计算乘方D.清除当前显示的数或符号【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 【解答】在电子计算器上OFF是关机键,选B.15.【答题】在计算器的键盘中,表示开启电源的键是()A.OFFB.AC/ONC.MODED.SHIFT【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 【解答】解:根据科学记算器的使用,开启电源的键是AC/ON.故本题选B.16.【答题】用操作计算器的方法计算(3.1×105)×(7.6×108),按的第5个键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计算器的运算程序的特点与计算器的解题方法,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按照计算器的基本应用,打开计算器先按键2ndF,STAT,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用计算机求(3.1×105)×(7.6×108),按键顺序是2ndF,STAT,3,•,1,×,10,x y、…∴按的第5个键是:1,故答案为: D.17.【答题】按键能计算出下列哪个式子的值( )A.(﹣4)5+1B.﹣(45+2)C.﹣45+2D.45﹣2【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解答】根据计算器的按键顺序和功能可得按键能计算出−45+2的值,选C.18.【答题】用计算器计算:7.783+(﹣0.32)2=______(精确到百分位)【答案】471.01【分析】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 【解答】7.783+(−0.32)2=470.910952+0.1024=471.013352≈471.01.故答案为:471.01.19.【答题】用计算器计算:×(3.87﹣2.21)×152+1.35≈______(结果精确到0.1)【答案】190.5【分析】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 【解答】×(3.87−2.21)×152+1.35≈×1.66×225+3.713=186.75+3.713≈190.5.故答案为:190.5.20.【题文】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99×12=________;999×12=________;9 999×12=________;99 999×12=________.根据你发现的规律,求9 999 999×12.【答案】1 18811 988119 988 1 199 988;119 999 988.【分析】通过计算,所得结果前两位数是1,后两位是8,中间数9的个数是被乘数与2的差.【解答】解:99×12=1188999×12=119889 999×12=11998899 999×12=1199988从而发现:所得结果前两位数是1,后两位是8,中间数9的个数是被乘数与2的差.9 999 999×12=119999988。
《1.12计算器的使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冀教版12七年级上册

《计算器的使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计算器在数学运算中的优势与必要性,并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现代科技工具辅助学习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计算器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器的种类、功能及操作方法等。
2. 操作实践:学生需在家中自行准备计算器,按照教材中的指导,进行计算器的开关机、输入输出等基本操作练习。
3. 数学运算实践:利用计算器完成教材中提供的数学运算题目,包括加减乘除、平方根、百分比等基本运算。
4. 作业记录:学生在完成操作与运算后,需详细记录操作步骤及解题过程,以便于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进行操作实践时,需按照教材中的步骤进行,确保每一步操作准确无误。
2. 在完成数学运算实践时,学生需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理解每一步运算的逻辑与意义。
3. 作业记录要详细清晰,每一步操作和解题过程都要有明确的记录,方便回顾与复习。
4.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保证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记录、操作准确性和解题过程进行评价。
2. 对于操作准确、记录详细、解题思路清晰的学生,给予表扬与鼓励。
3. 对于操作中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指导与辅导,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4. 作业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2. 学生需在课后根据教师的讲解与指导,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改正,并加强练习。
3. 对于优秀作业,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分享,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
4. 教师将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与支持。
通过以完成这一系列作业设计和教学流程,期望能够达到预期的作业目标,提升学生的计算器操作技能,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学习成绩。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用计算器求243,第三个键应按()A. 4B. 3C. y xD. =【答案】C【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熟练应用计算器,熟悉使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用计算器求243,按键顺序为2、4、y x、3、=.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2.【答题】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下表中的x与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x﹣2﹣10123y﹣5﹣214710当从计算器上输入的x的值为﹣10时,则计算器输出的y的值为()A. ﹣26B. ﹣30C. 26D. ﹣29【答案】D【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熟练应用计算器,熟悉使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得:x与y之间的关系为y=3x+1,当x=−10时,y=−10×3+1=−29.选D.3.【答题】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计算,其按键顺序为:则输出结果为()A. ﹣288B. ﹣18C. ﹣24D. ﹣32【答案】D【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熟练应用计算器,熟悉使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根据计算器的按键顺序,得:=−32,选D.4.【答题】利用计算器,按照下列步骤按键,显示结果为()A.﹣10B.﹣32C.﹣2.5D.﹣7【答案】B【分析】【解答】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由图可得出,(﹣2)5=﹣32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求值,知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5.【答题】按键能计算出下列哪个式子的值()A. (﹣4)5+1B. ﹣(45+2)C. ﹣45+2D. 45﹣2【答案】C【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根据计算器的按键顺序和功能可得按键能计算出−45+2的值,选C.6.【答题】用科学计算器求35的值,按键顺序是()A. (A)B. (B)C. (C)D. (D)【答案】A【分析】先按底数,再按乘方键,最后按指数.【解答】选A.7.【答题】用计算器计算230,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A.B.C.D.【答案】D【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正确的按键方法是选D.8.【答题】用计算器计算时,其按键顺序为:则其运算结果为()A. -8B. -6C. 6D. 8【答案】A【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根据按键顺序可得: ,选A.9.【答题】用计算器计算-83的按键顺序是( )A.B.C.D.【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根据计算器计算乘方的步骤输入得出,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选D.10.【答题】计算器上键的功能是( )A. 开启计算器B. 交换功能C. 清除当前显示的数D. 关闭计算器【答案】B【分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计算器功能键的准确使用.【解答】解:计算器上键的功能是交换功能;选B.11.【答题】计算器上用于开启计算器,使之工作的键是( )A.B.C.【答案】D【分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计算器功能键的准确使用,在计算时及时清除和输入数据.【解答】解:计算器上用于开启计算器,使之工作的键是,选D.12.【答题】计算器上键的功能是( )A. 开启计算器B. 关闭计算器C. 计算乘方D. 清除当前显示的数或符号【答案】B【分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计算器功能键的准确使用.【解答】解:在电子计算器上OFF是关机键,选B.13.【答题】打开计算器后,要启动计算器的统计计算功能应按的键是()A. SHIFT ACB. MODE 1C. MODE 2D. MODE 3【答案】C【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解:根据科学记算器的使用,打开计算器后,要启动计算器的统计计算功能应按的键是MODE 2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计算器的基础知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14.【答题】用计算器求243,第三个键应按()A. 4B. 3C. y xD. =【答案】C【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用计算器求243,按键顺序为2、4、y x、3、=.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15.【答题】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下表中的x与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x ﹣2 ﹣1 0 1 2 3 y ﹣5 ﹣2 1 4 7 10当从计算器上输入的x的值为﹣10时,则计算器输出的y的值为()A. ﹣26B. ﹣30C. 26D. ﹣29【答案】D【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得:x与y之间的关系为y=3x+1,当x=−10时,y=−10×3+1=−29.选D.16.【答题】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计算,其按键顺序为:则输出结果为()A. ﹣288B. ﹣18C. ﹣24D. ﹣32【答案】D【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根据计算器的按键顺序,得:=−32,选D.17.【答题】用计算器计算124×,按键的顺序为()A.12x y4×1ab/c1ab/c5=B.124x y×1ab/c1ab/c5=C.12x24×1ab/c1ab/c5=D.124x2×1ab/c1ab/c5=【答案】A【分析】分别根据计算器的基础知识,用计算机计算出124×1即可,按键的顺序:对于含有幂指数的,应先按底数所指的那个键、按x y那个键、按指数所指的那个键、按×键,对于1,应按1、ab/c、1、ab/c 5,由此可求出其按键顺序.【解答】解:由题意可得:124×1按键的顺序为:12x y4×1ab/c1ab/c5=.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计算器的基础知识,应根据计算器的基础知识求出按键顺序即可.18.【答题】按键能计算出下列哪个式子的值()A. (﹣4)5+1B. ﹣(45+2)C. ﹣45+2D. 45﹣2【答案】C【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根据计算器的按键顺序和功能可得按键能计算出−45+2的值,选C.19.【答题】用科学计算器求35的值,按键顺序是()A. (A)B. (B)C. (C)D. (D)【答案】A【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先按底数,再按乘方键,最后按指数.选A.20.【答题】用计算器计算230,按键顺序正确的是()A.B.C.D.【答案】D【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正确的按键方法是选D.。
《1.12计算器的使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冀教版12七年级上册

《计算器的使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熟悉计算器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识计算器:学生需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键,如数字键、运算键、括号键等。
2. 操作练习:学生需进行计算器的开关机操作、数字输入、运算过程等基本操作练习,并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 数学问题解决: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计算器,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简单数学应用题等,通过计算器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三、作业要求1. 操作规范:学生需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计算器的开关机、数字输入和运算过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错误。
2. 独立思考: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独立思考,理解题意,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 准确记录:学生需在作业中准确记录每一步操作和计算结果,以便于检查和反馈。
4. 合理利用:计算器是辅助工具,学生需合理利用,避免过度依赖,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操作计算的正确性、速度和规范性进行评价,同时考虑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计算器的合理使用情况。
2. 评价方式: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需认真检查学生作业,对操作错误和解题思路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2. 学生反馈: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和建议,及时改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 家长反馈:家长需关注孩子作业完成情况,与孩子共同分析错误原因,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孩子数学学习的进步。
通过以以上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能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还能够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期待通过作业的反馈与评价,师生间、家长间、及学生自身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交流和反思,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2计算器的使用教案新版冀教版

③执行键 .
④第二功能键 .
说明:其中①②③项各键学生基本上都已掌握,个别学生不是很清楚的,可请同桌指点一下,对于第④项键,可让学生讨论,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2.乘方键的运用.
请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
(1)1.22;(2)1.23;(3)1.24;(4)1.25.
说明:
(1)可由学生独立尝试,再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请学生上台演示.
2.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习题第1,2题.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1.12计算器的使用
1.计算器的构造
2.乘方键的运用
3.分数键的运用
1.12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简单使用方法,并能进行复杂的运算.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重难点】
重点:利用计算器解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求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些计算器可以进行哪些运算?
(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师让学生对比一下简易计算器和课本上的科学计算器,可以发现科学计算器比简易计算器多了些功能,本节课主要探究如何使用科学计算器帮助我们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计算器的构造:显示器、键盘.
①开启计算器与清零键 .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计算问题,如到市场去买菜,到超市去买生活用品,到银行去存款,到商店去买学习用品等都会遇到计算问题,大家发现人们是怎样计算的?
同学们的回答肯定是各种各样的:口算、用计算器、用算盘、电脑等,综合同学们的回答作如下引导,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些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口算快捷用于简单的运算;算盘用于较为麻烦的运算,但是使用的人越来越少;计算器使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男女老少都能用;电脑在银行、超市中使用准确、快捷.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 有理数 计算器的使用 (2)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数据;数据 2C
3A 4B 5 见习题
6 见习题 7 见习题
答案显示
1.计算器主要由显示器和键盘组成,其中,显示器用来显示输 入___数_据______和计算的结果,键盘用来输入__数__据____或执行 指令.
2.计算器上的 AC 或 DEL 键的功能是( C ) A.开启计算器 B.关闭计算器 C.清除全部内容或清除刚输入的内容 D.计算乘方
D.0
5.用计算器验算下列等式是否成立:32+42=52,332+442=552,
3332+4442=5552,通过验算总结规律,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
结果:
(1)3 3332+4 4442=__5_5_55_2_____;
(验算略)
(2)
+
=____________.
6.用计算器探究: (1)①10 101×11=__1_1_11_1_1____;
①10 101×88;
②10 101×99.
解:①原式=888888; ②原式=999999.
7.用计算器求值: (1)4.822+2.452;
解:原式=29.2349;
(2)52×25-(-4.7)3+3.7;
原式=170.023;
(3)1.422×3-(-5)×(-1.2)3.
原式=-2.5908.
②10 101×22=__2_2_2_22_2____; ③10 101×33=__3_3_3_33_3____; ④10 101×44=__4_4_4_44_4____. 写出你发现的规律.
规律:10101×(11×n)=111111×n(n为正整数).
(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2 计算器的使用 学案

计算器的使用【学习内容】计算器的使用【学习目标】1.了解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利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过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1.能利用计算器解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能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科学计算器的面板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2.计算器有哪些常用的功能键?请举例说明。
3.计算28+42.5这个式子,按键顺序是什么?4.请指出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式子时的按键顺序。
①-7.2-10②46×(-0.25)③3.6÷1.2二、合作探究1.地球的半径是6378千米,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吗?2.地球的半径是6378千米,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地球的表面积吗?3.地球的半径是6378千米,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地球的体积吗?三、通关检测1.计算器的面板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计算器计算0.25+1.38的过程为:键入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
3.如果进行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时,只要按算式的_________顺序输入,计算器就会按要求算出结果。
4.用计算器求(-0.802)3的按键顺序是______________。
5.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24.12×2+3.452×4.2;(精确到0.1) (2)(2.42-1.32)×3.1+4.13;(精确到0.01)6.已知圆环的大圆半径R=4.56cm,小圆半径r=2.47cm,•试用计算器求圆环的面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取3.142)。
7.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细菌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十个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分裂繁殖成多少个?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12 计算器的使用-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用计算器计算0.25+1.38的过程为:键入______,结果是______.【答案】 0 · 2 5 + 1 · 3 8 = 1.63【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0 · 2 5 + 1 · 3 8 = 1.63 .2.【答题】用计算器探索: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如果从中依次选出若干数,使它们的和大于0.5,那么至少要选______个数.【答案】7【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解:从最大的开始,从大到小逐个求和,即+…,当它们的和大于0.5时,停止.统计一下,用了7个数.3.【答题】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345)+421=______;(2)12.236÷(-2.3)=______;(3)135=______;(4)-1553=______;(5)(3.2-4.5)×3-=______.【答案】76,-5.32,371293,-3723875,-4.3【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解:(1)(-345)+421=76;(2)12.236÷(-2.3)=-5.32;(3)135=371293;(4)-1553=-3723875;(5)(3.2-4.5)×3-=-4.3.4.【答题】用计算器计算:(1)-3.22+(-4.7)3=______;(2)0.76×32-18.3÷6=______【答案】-114.063,21.27【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解:(1)-3.22+(-4.7)3=-114.063;(2)0.76×32-18.3÷6=21.275.【答题】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下表中的x与y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x ﹣2 ﹣1 0 1 2 3y ﹣5 ﹣2 1 4 7 10上面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是______.【答案】+,1【分析】本题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应用计算器,会用科学记算器进行计算.【解答】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得:x、y之间的关系为:y=3x+1,则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是“+”和“1”。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2 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12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12计算器的使用,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容易接受新知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器的使用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耐心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的习惯,提高计算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功能,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计算器的操作技巧,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讲解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准备相关的数学题目,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制作PPT,展示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计算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吗?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计算器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开机、关机、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结果查看等基本操作。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跟随操作,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计算错误的题目,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北京版2024)

第1章 有 理 数
1.12 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主讲:
学习目标
1
目标
1.熟悉计算器的各功能键,并能正确使用;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 重点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3 难点
用计算器探求规律。
(1)26.3 ×102+109÷0.8; (3)-5.2×(2.6-1.24)+2.2×(-1.6); (5)372÷16+42×12.6.
(2)(23.2+4.2)×3.42-3.7; (4)6.23-(4.26-3.19)×(-5.2);
解: (5)372÷16+42×12.6=552.45
学以致用
基础巩固题
2.用计算器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1)5.433-[27.9-5×(4.37-2.4) 5]
(2)8−.25×.6(×3(.1−72−.14).52+72)−132×.4343
解: (1)5.433-[27.9-5×(4.37-2.4) 5]=280.5576473785≈280.56
先按一下SHIFT键,再按AC键,执行第二功能, 即关闭计算器.
新课讲授
科学计算器的记忆系统有保留中间运算结果的作用,在做有 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只要依照算式原来的顺序进行输入,就能得 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典例分析
例 1 用计算器计算:
(1)-5.2×(2.97+1.63)÷(6.22-3.62); (2) 2×3.13×4.23-8.2×1.6( 精确到0.001) .
(4)6.23-(4.26-3.19)×(-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校xx学年xx 学期xx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应先按键进行乘方运算,再按键进行乘除运算,最后按键进行加减运算B.输入﹣5.3的按键顺序是C.输入1.58的按键顺序是D.按键能计算出(﹣3)2×2+(﹣2)×3的值试题2:用计算器求25的值时,按键的顺序是()A. B.C. D.试题3:用完计算器后,应该按()A. B. C. D.试题4:用操作计算器的方法计算(3.1×105)×(7.6×108),按的第5个键是()A. B. C. D.试题5:用计算器计算124×,按键的顺序为()A.12x y4×1ab/c1ab/c5= B.124x y×1ab/c1ab/c5=C.12x24×1ab/c1ab/c5= D.124x2×1ab/c1ab/c5=试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应先按键进行乘方运算,再按键进行乘除运算,最后按键进行加减运算B.输入0.58的按键顺序是C.输入﹣5.8的按键顺序是D.按键能计算出(﹣3)2×2+(﹣2)×3的值试题7:.在计算器的键盘中,表示开启电源的键是()A.OFF B.AC/ON C.MODE D.SHIFT试题8:用操作计算器的方法计算(205)2,第5个按键是()A. B. C. D.试题9:小华利用计算器计算0.000 000 129 5×0.000 000 129 5时,发现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如图的结果,对这个结果表示正确的解释应该是()(第9题图)A.1.677025×10×(﹣14) B.(1.677025×10)﹣14C.1.677025×10﹣14 D.(1.677025×10)﹣14试题10:在计算器上按照如图的程序进行操作:当从计算器上输入的x的值为﹣10时,则计算器输出的y的值为()(第10题图)下表中的x与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x ﹣2 ﹣1 0 1 2 3y ﹣5 ﹣2 1 4 7 10当从计算器上输入的x的值为﹣10时,则计算器输出的y的值为()A.﹣26 B.﹣30 C.26 D.﹣29试题11:计算器上的SHIFT键的功能是.试题12:是键,是键,按键能完成运算.试题13:当发现刚输入的数据错误,需要立即更正时,应按键.试题14:用计算器计算:(1)348×24+693÷21= ;(2)5.2×23+6309÷9﹣4.8= .试题15:用计算器计算:95= .试题16:用计算器求(﹣5)3的按键顺序是(填键名).试题17:输入2×(﹣1)+3,输出.试题18:用计算器计算:20﹣4×(﹣5)的按键顺序是:显示:.试题19:计算器按键顺序为(﹣ 4 )x2 ﹣ 1 . 5 =结果是.试题20:选做题(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如果做了两题的,只按第(Ⅰ)题评分).(Ⅰ)≈(用计算器计算,结果精确到0.1).(Ⅱ)绝对值大于2且不大于5的所有整数是.试题21: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任选1,2,3,…,9中的一个数字,将这个数乘7,再将结果乘15 87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试着解释一下吗?试题22:用计算器计算(写出按键顺序).﹣3.6×7.8﹣0.9;试题23:用计算器计算(写出按键顺序).(﹣2.5)3;试题24:用计算器计算(写出按键顺序).(﹣2)4×(2.56﹣1.27)2+(﹣1.69).试题25:用计算器求值:(3.173﹣1.25)÷5.23(结果保留三位小数).试题26:.试题27:.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如图.(第24题图)下表中的x与y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上面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是.x ﹣2 ﹣1 0 1 2 3y ﹣5 ﹣2 1 4 7 10试题28:用计算器计算(写出按键顺序).(1)(﹣15)3÷52;试题29:用计算器计算(写出按键顺序).﹣10+8÷22﹣(﹣4)×(﹣3).试题30:用计算器计算(写出按键顺序).= ,= ,= .试题31:用计算器计算(﹣3.75)2+7.124÷(﹣2.74)(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试题32:.借助你的计算器分别得出,,,的循环节.试题33:.9的迷魂阵:探究9的有趣规律,进而得出这些规律产生的原因.(要求利用计算器从1,2,3,4,5,6,7,8,9中任选一个数与9相乘后,所得结果乘123 456 789,观察结果的变化规律).试题1答案:.C【解析】A、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直接按书写顺序输入即可得出答案,故此选项错误;B、输入﹣5.3的按键顺序是,故此选项错误;C、输入1.58的按键顺序是,故此选项正确;D、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直接按书写顺序输入即可得出答案,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试题2答案:B【解析】在计算器中,先按2,再按y x,接着按5,最后按=即可.故选B.试题3答案:D【解析】根据计算器各键的功能可知,是关闭键,用完计算器后应该关闭计算器.故选D.试题4答案:D【解析】按照计算器的基本应用,打开计算器先按键2ndF,STAT,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用计算机求(3.1×105)×(7.6×108),按键顺序是2ndF,STAT,3,•,1,×,10,x y、…∴按的第5个键是:1.故选D.试题5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124×1按键的顺序为:12x y4×1ab/c1ab/c5=.故选A.试题6答案:B【解析】A、科学记算器能优先计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错误;B、正确;C、应最后选择符号,错误;D、应最后键入“=”号,错误.故选B.B【解析】根据科学记算器的使用,开启电源的键是AC/ON.故选B.试题8答案:B【解析】操作计算器的方法计算(205)2,前3次要依次按:(,2,0,第4个需要键入5次方,则要先按上置键,即,再输入5,故第5个按键是5.故选B.试题9答案:C【解析】0.0000001295×0.0000001295=0.00 000 000 000 001 677 025,=1.677025×10﹣14.故选C.试题10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得,x与y之间的关系为y=3x+1,当x=﹣10时,y=﹣10×3+1=﹣29.故选D.试题11答案:功能转化【解析】计算器上的SHIFT键的功能是功能转化.试题12答案:开机及清屏,清除,=【解析】是开机及清屏键,是清除键,按=键能完成运算.试题13答案:DEL【解析】当发现刚输入的数据错误,需要立即更正时,应按DEL键.试题14答案:8385;815.8【解析】(1)348×24+693÷21=8352+33=8385;(2)5.2×23+6309÷9﹣4.8=119.6+701﹣4.8=820.6﹣4.8=815.8.试题15答案:59049【解析】95按键的顺序为:9x y5=590 49;试题16答案:﹣5、x y、3、=【解析】按照计算器的基本应用,用计算机求﹣53,按键顺序是﹣5、x y、3、=.试题17答案:1【解析】分别输入:2,×,(,﹣1,),+,3即可得出1.40【解析】用计算器计算:20﹣4×(﹣5)的按键顺序是:显示的是20﹣4×(﹣5)的值为40.试题19答案:14.5【解析】(﹣4)2﹣1.5=16﹣1.5=14.5.试题20答案:190.5;±3,±4,±5【解析】Ⅰ)≈×1.66×225+3.71=186.75+3.71≈190.5.(Ⅱ)∵大于2且不大于5的整数绝对值是3,4,5,∴绝对值大于2且不大于5的所有整数是±3,±4,±5.试题21答案:解:∵15873×7=111111,设1,2,3,…,9中的任一数字为m.根据题意,得m×7×15873=mmmmmm,故只要选1,2,3,9中任一数字,结果都是六位数且这六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相同.试题22答案:﹣3.6×7.8﹣0.9=﹣28.98;试题23答案:(﹣2.5)3=﹣15.625;试题24答案:(﹣2)4×(2.56﹣1.27)2+(﹣1.69)=24.9356.试题25答案:在计算器上依次输入3.17,^,3,﹣1.25,=1.9355013;再依次输入÷5.23=可得结果为0.387.(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即(3.173﹣1.25)÷5.23的值保留三位小数为0.387;试题26答案:原式=﹣1+30×(+﹣)﹣2011=﹣1+12+25﹣32﹣2011=﹣2007.试题27答案: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得,x、y之间的关系为:y=3x+1,则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是“+”“1”.试题28答案:.解:(1)按键的顺序为: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35.则(﹣15)3÷52=﹣135.试题29答案:按键的顺序为: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20.则﹣10+8÷22﹣(﹣4)×(﹣3)=﹣20.试题30答案:解:=121,=12321,=1234321.试题31答案:解:在计算器上,依次键入:3.75“+﹣”x2+7.124÷2.74“+﹣”可得答案为11.4625;保留三个有效数字为11.5.试题32答案:解:=0.76 92;=0.58 823 529 411 764 ;=0.043 478 260 89 ;=0.34 482 758 620 689 655 172 413 793 .试题33答案:解:9×1×123456789=111 111 110 1;9×2×123456789=222 222 202;9×3×123456789=333 333 330 3;…9×9×123456789=999 999 990 9;从1﹣9这9个数字任取1个数,与9相乘后,再乘123 456 789,所得的结果是一个10位数,这个10位数的十位上数字为0,其余每位上的数与选取的数字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