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辨析题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题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淆点第一单元

题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淆点第一单元

题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易混易错1.不同文化内涵的界定文化在当前有众多的解释和定义,但总体上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和界定文化(如下图):2.文化本质与文化作用的关系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决定了其发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即对人的激励、引导等作用。

这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但不能等同于物质力量。

3.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区别:①从起源上看,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文明一般是以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等为开端。

②从性质特征上来看,文化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

③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既有人类活动积极成果,也有其消极成果。

(2)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与合理成分的总和。

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

4.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决定作用吗?不能。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归根结底对社会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社会的发展是由其自身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5.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

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的情况,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1)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表现文化的某些方面不能超越经济而发展,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教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大、中学校的入学率较低,特别是在农村,有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甚至上不起学。

(2)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表现①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同步,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却出现了许多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

②文化的发展可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文化生活选择题辨析填空

文化生活选择题辨析填空

《文化生活》选择题辨析(高考冲刺)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是()特有的经济现象2、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和()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和()文化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载体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活动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5、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和()6、处在较好的文化环境中不()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7、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因此文化()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8、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是()、()文化熏陶的过程9、三观一经形成,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的影响10、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11、()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成长12、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量,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作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4、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6、()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7、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又要尊重( )要遵循( )8、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9、建筑,被称为()艺术。

中国国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10、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11、()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12、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变化,也( )着文化的发展13、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文化的特定功能14、文化创新的源泉是()15、推动()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16、()是文化创造的主体1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www文化生活辨析题

www文化生活辨析题

wwww文化生活辨析题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2.精神文化越占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3.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4.文化是综合同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6、“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7.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8.网络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牛活,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9.文化惠民卡的发放能够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10.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11.民俗节日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2.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13.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14、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15.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16.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活、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

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7、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18.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9.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20.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21、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22、繁荣我同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3.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24.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25.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26.教材增加古诗词篇目是为了呵护民族文化的基因,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民族复兴的推动力。

27.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8.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29.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30.让春晚贴近群众是因为文化作品要有面向群众扎根生活31、的风格,文化创作者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32.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33.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墓。

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综合训练(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这体现了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这句诗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3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就不同。

(×)4哲学与社会科学属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范畴。

(√)5“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6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们创造全部财富的总和。

(×)7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8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9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10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1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

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尔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

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

这表明( )答案B解析茶文化是源于茶的种植和消费,说明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英国女王品茶的感受与赞叹,说明人们享用着实践中创造的茶文化,B项正确。

A、D两项不符合题意。

C项没有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产生不同影响,错误。

12《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日歌曲响彻中华大地,折射出百年来国人面对列强侵略的激愤,激励着千百万爱国将士和民众奔赴救亡图存的战场。

毛泽东曾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②透过行为活动能感受人们的精神世界③文化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精神力量④一定程度上,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折射出百年来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侵略的激愤,说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反映;这些歌曲激励着千百万爱国将士和民众奔赴救亡图存的战场以及毛泽东的评价,体现了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①③正确。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诊断及例题汇编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诊断及例题汇编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诊断及例题汇编《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诊断及例题汇编易错点1把自然现象等同于文化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

矫正题例1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易错点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这种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得文化的发展先于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矫正题例2河南安阳殷墟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易错点3不能准确理解文化的作用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贬低文化的作用,认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最重要的,文化建设可有可无。

二是夸大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理解文化的作用。

矫正题例3在庆祝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手控对接成功的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C.文化有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时是自发形成的D.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易错点4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力。

矫正题例4“软实力”是同由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高三政治题型专项指导与训练(辨析题)

高三政治题型专项指导与训练(辨析题)
衰微的时间和原因
只有中共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再创辉煌,续写壮丽。
博大
精深




中华文
学艺术
特点: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风格鲜明独特
作用: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中国科
学技术
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特点:实用性、整体性
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爱国主义地位和作用、内涵
民族精神
的发展
丰富和发展的体现
民族精神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大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六大精神。体现了继承和发展、弘扬和培育的统一
为何要弘扬和培育
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内文化的相互激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重要性:三个需要(提高民族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总体上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文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的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对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热情欢迎、主动推动)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文化
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的继承
传统文化
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
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两面性)
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纯自然)
文化素养非天生,而是在教育和实践中形成
精神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通过物质载体透视精神文化)

文化生活开放式辨析题精选精要

文化生活开放式辨析题精选精要

1、2012年10月27日,第三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在重庆黔江开幕,本次比赛为期四天,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选手参赛。

随着麻将大师赛及世界麻将锦标赛的相继举办,一些人为麻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举行了万人签名活动,由此引发了激烈争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赞成麻将‚申遗"的理由反对麻将‚申遗‛的理由麻将是中华民―创的古老益智游城,文化内涵丰富,涉及数学、逻辑学、统计学、心理学、博弈论等知识。

麻各牌中的图案设计、工艺设计、选材设计等殖涵箸丰富的美学思想。

打麻将是常见的赌博方式之一,由麻将引起的家庭矛盾、违法犯罪屡见不鮮。

麻将不是健康的"文化遗产",为它"申遗"是对文化的嘲弄,更是民族的耻辱。

如果连麻将都要‚申遗",那么缠足要不要‚申遗"?你赞成还是反对麻将“申遗”?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12分)答案赞成“申遗”的理由:①麻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6分)②麻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申遗”有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6分)反对“申遗”的理由: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麻将作为赌博的一种工具,会对人产生不良的影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6分)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用麻将赌博属于文化糟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消极的。

麻将不应该“申遗”,应该予以改造和剔除。

(6分)(回答任意一种观点即可)2、201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的文章,就外来语的使用发表评论,“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赞成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如今类似于Wi-Fi、CEO、MBA、PM2.5、HTML、CBD这样的‚零翻译‛外来语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给相当部分的读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理解障碍。

文化生活辨析题

文化生活辨析题

文化生活辨析题1、不同特色的文化好似各种不同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形成带有新的风味、新的特质的文化,因此,有人说“只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1).该观点是不科学的。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即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文化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5).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2、材料: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挟政治、经济、科技上的强势力量,在全球推广和散播欧美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辨题: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商品、资源在全球的流动,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不可避免地推动了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分)(2)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世界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世界文化繁荣的基本前提。

文化的一体化抹杀了文化的多样性,不符合世界的多样性特征。

(4分)(3)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过程。

鼓吹文化一体化的实质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

(2分)(4)题中观点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体化等同,而与文化多样性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

(1分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辨析题训练

辨析题训练

辨析题训练1、2007年3月16日,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首个汉语班开课。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非赢利性公益机构。

它禀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月30日,人民日报头条报道了“胡锦涛会见内罗毕孔子学院师生”的新闻。

这个成立才一年多、师生共有29名的小小学院,引起总书记如此重视,引人深思。

据此有人认为,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应多输出民族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进行渗透、同化,应该少输入外来文化。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①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②对外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能够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③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不能盲目排外。

④我们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并非渗透、同化,而是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共同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同时也坚决反对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广东高考题)辨析题: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山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灿烂悠久的齐鲁文化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生活辨析题

文化生活辨析题

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1分,满分22分。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9.(11分)自从1992年麦当劳在北京腹地王府井开设了第一家分店之后。

走当劳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被中国的广大年轻人接受;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设的“孔子学院”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远播到世界的许多角落。

辨题: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就是为了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39.参考答案:(1)文化交流,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互相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活动。

文化的交流从来就是双向的。

(3分)(2)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频繁密集,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2分)(3)开展文化交流,既是为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促进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也是为了主动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

传播民族文化,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问的理解和信任,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5分)因而,上述观点对文化交流的理解是片面的。

(1分)39.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39.答:(1)辨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1分)(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分)(3)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4分)(4)文化创新既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4分)39、文化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提高我国软实力,所以要尽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9、(1)文化有先进、健康、进步与腐朽、落后之分。

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进步发展。

并且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

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人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4分)(2)只有发展先进、健康的文化。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6分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

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3)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6分)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例5.(2008年海南高考,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海南建省20年以来,根据本省特点,坚持生态立省,加强文化建设,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显著成就,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一海南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海南文化公园。

该公园总投资约6亿元,包括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公园配套设施等。

海南文化公园为开放性文化主题公园,体现以人为本、群众性、大众化的特点,不设围墙、不售门票,以文化普及、艺术生产为主,休闲健身为辅,兼顾文化商业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社交范围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

材料二从1999年到2006年,海南省共投入120多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生态建设,目前90%以上的省内大中型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从建省到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1倍,同时生态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度假天堂。

(1)谈谈海南省加大文化投入,建设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

(1)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2)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3)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4)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15.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素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在道德修养上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文化生活辨析题专题训练

文化生活辨析题专题训练

文化生活辨析题专题训练1、辨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

(11分)答案要点:(1)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因此,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有一定的合理性。

(2分)(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分)(3)此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2分)(3)仅仅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归结为汉字和史书典籍是片面的。

(1分)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答案要点:⑴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分)⑵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

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4分)⑶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分)3、“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

答案要点:(1)“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

(4分)(2)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文化的继承,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从头开始。

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批判性继承;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还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训练易错点1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提醒】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矫正练习1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

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易错点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提醒】是汉字,不是文字。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矫正练习2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A.文字B.史书典籍C.汉字D.绘画易错点3错误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地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提醒】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矫正练习3(2010·广东高考)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

这表明()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易错点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提醒】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扬弃吸收,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矫正练习4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

近五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大题

近五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大题

近五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大题近五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大题及参考答案9.(2011高考安徽卷37)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2分)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中国国家形象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0.(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高三政治文化辨析题

高三政治文化辨析题

高三政治文化辨析题高三政治文化辨析题1. 材料一: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

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很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

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行居无竹,无肉今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行医。

”郑板桥的题竹诗喜闻乐见,百读不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百炼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坚韧的竹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l)结合材料一并依据所学的《文化生活》学问,谈谈古代“竹文化”对你有何启示。

(10分)1. (1)(10 分)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气。

要用先进文化塑造我们的人生。

(1分)先进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分)② 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旺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分)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l分)③ 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2 分)(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

其充溢浓郁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引起了广阔观众的共鸣。

它以精致的画面,快速、跳动的剪辑,充溢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相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乡、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运用文化创新的学问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缘由。

(12分)2.(12分)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舌尖上的中国》受到热捧的缘由之一就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辨析题专题训练2012-07-21 07:21:10| 分类:文化生活| 标签:文化生活辨析题专题训练|字号大中小订阅1、辨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完全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

(11分)答案要点:(1)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分)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因此,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有一定的合理性。

(2分)(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分)(3)此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2分)(3)仅仅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归结为汉字和史书典籍是片面的。

(1分)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答案要点:⑴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分)⑵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

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4分)⑶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分)3、“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

答案要点:(1)“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

(4分)(2)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文化的继承,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从头开始。

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批判性继承;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还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6分)(3)题目中的观点只看到文化创新的一个方面,是片面的。

(1分)4、(11分)辨题: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答案要点:(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分)(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分)(3)认同本民族文化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之一,但题中说法不全面,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分)(4)我国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2分)5、加强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就能推动我国的文化创新。

答案要点:(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实践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如果认为只要交流、借鉴就能推动文化创新则是不科学的。

(3分)(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首先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其次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再次,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必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文化创新。

(3分)(3)要推动我国的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这是我国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还应着眼于中华文化传统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旧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还应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4分)因此,题中观点片面的。

(1分)6、(11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消除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答案要点:(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否则气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4分)(2)由于各国、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着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和多样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尊重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4分)(3)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它们是统一的,思想文化越是多样,越需要主心骨,我们不应该把两者对立起来。

(2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1分)7、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答案要点: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是正确的。

(4分)②人有主观能动性。

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法选择,是错误的。

(4分)③人们应当提高识别先进与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3分)8、(11分)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

答案要点:(1)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1分)(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2分)(3)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及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使得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我国的影响将长期存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杜绝。

(3分)(4)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消除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但还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拒绝污染,对落后文化,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则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分)9、(11分)辨题:发展和谐文化,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

答案要点:上述观点是片面的。

(1分)(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发展和谐文化,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消除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3分)(2)封建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使得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我国的影响将长期存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杜绝。

(4分)(3)所以,我们既要大力发展和谐文化,又要拒绝污染:对落后文化,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则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分)10、(11分)世界文化是多样的。

在我国,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为了巩固“主心骨”地位。

答案要点:(l)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其有多样的。

(3 分)(2)我们既要认向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分)这是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分)(3)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充分巩固“主心骨”地位。

(2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

否则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l 分)题目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1 分)11(11分)辨题: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吹响文化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就必须只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答案要点:(1)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经济全球化要求加强各国文化间的交流、借鉴。

(3分)(2)文化是民族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和优点;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文化又是世界的,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分)(3)我们应立足于本国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其他优秀文化精华,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分)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1分)12.辩题: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艺工作者,文化创新来自于文艺工作者的灵感。

(11分)答案要点:(1)文化创新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工作,但文化创新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2分)(2)文化创新的确与文艺工作者的灵感分不开,但是文化创新的最终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2分)(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唯一检验标准和目的。

(6分)(4)题目夸大了文艺工作者及其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的作用,因此是错误的。

(1分)13.(11分)辨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

答案要点:(1)现阶段我国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这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它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这样文化才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4分)(2)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主心骨。

当今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的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息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