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跳伞表演教案(3) (新版)北师大版
跳伞表演-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跳伞表演-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主要适用于北京师范大学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数与运算”中,第一节“数的认识”。
本节课旨在通过数的认识,让学生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灵活运用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数的大小关系,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基本的大小关系问题。
3.学生在跳伞表演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际运用,培养数学兴趣。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认识数的大小关系,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教学内容1.数的大小关系。
2.比较大小的方法。
3.跳伞表演活动。
(二)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数的大小关系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2.体验法:通过跳伞表演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运用和意义。
(一)导入新知识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数的大小关系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2.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要求学生比较大小关系,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数的大小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比较大小的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四)跳伞表演活动1.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跳伞的流程和常识。
2.学生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跳伞表演。
3.学生根据表演中的数字大小关系,灵活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六、课堂练习1.学生口算两组数字的大小关系。
2.学生通过比较数字大小,解决简单的大小数学问题。
七、巩固练习1.随堂练习。
2.作业练习。
八、布置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比较大小的案例。
记录下来并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本课通过跳伞表演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运用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以达到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修订稿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跳伞表演》学习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10-11页《跳伞表演》。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3、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学习难点:1、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和圆片。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你们想看吗(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
请看大屏幕。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二、探究解题策略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3.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黄色降落伞和蓝色的降落伞在比赛;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
(师板书:蜗牛的数目)4.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
5.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生2: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4、刚才同学提出了“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三、学生操作,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和圆片,先摆14个红色的圆表示红色降落伞的个数,再摆6个黄色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
注意两种颜色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教师巡视、指导。
点名汇报。
(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根据所摆学具列出算式。
板书:14-6=8?让学生说出14、6、8表示的意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5《跳伞表演》说课稿_(3)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学校的一年级数学教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跳伞表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跳伞表演》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十至十一年级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大小、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跳伞比赛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问题提出能力。
教材中的主题图展示了跳伞比赛的情景,并提出了两个问题:“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和“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这些问题都需要运用减法来解决,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了解,我认为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具备以下特点:1. 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大小、比多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有一定的认识。
2.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对于跳伞比赛这一情境具有一定的兴趣。
3. 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能够从主题图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4. 学生在之前的课堂学习中,对于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能够简单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跳伞表演
跳伞表演【教学目标】1.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道理,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以及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根据所给情景,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播放课件)星期天,这么多人跑到广场去看什么呢?快看丁丁、聪聪这些小朋友也来到了广场上,看呀,天空中飞来了这么多架飞机!快看呀,从飞机上跳下来的是什么?……丁丁和聪聪是爱思考问题的好孩子,他们在看到的这么热闹的场面里,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利用跳伞比赛的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充分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学生认真观察后回答。
生1:我发现了天空中有许多降落伞。
生2:我发现这些降落伞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蓝色的。
生3:我数了数,黄色的降落伞有6个。
生4:我发现蓝色的降落伞有7个。
生5:我发现红色的降落伞有14个。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竟然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黄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2.黄色降落伞和红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3.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多少个?4.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多少个?5.-共有多少个降落伞?设计意图:课一开始。
教师就让学生提问,使学生体验到什么是问题,为什么要提问题。
然后将提问题的要求提升,引导学生提问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当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问题以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转入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探究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1)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多少个”“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多少个”这两个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5《跳伞表演》北师大版_(3)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年级下册数学《跳伞表演》这一节课。
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和减法(一)》中的内容,主要教学15以内的加减法。
一、教材分析《跳伞表演》这一节课,教材通过呈现跳伞运动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不同颜色伞的数量,从而引出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问题。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加减法的应用。
教材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15以内的加减法,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
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问题提出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计算15以内的加减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计算15以内的加减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我会通过出示跳伞运动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不同颜色伞的数量,引出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问题。
然后,我会提问:“红伞比黄伞多几个?蓝伞比红伞少几个?”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自主探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加减法解决这些问题。
每组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汇报交流各组会汇报他们的探究结果。
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每组的方法,并鼓励他们提出不同意见。
4. 总结规律我会根据学生的汇报和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1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会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加减法的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计算15以内的加减法。
5. 巩固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15以内的加减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跳伞表演》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10以内的减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现减法的意义,并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减法的过程。
教材还配有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法”,对于减法,他们可能刚开始接触,但对于生活中的减法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直观的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减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学会用减法计算10以内的减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学会用减法计算10以内的减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跳伞运动员跳伞的表演,引导学生关注跳伞运动员的数量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数量变化,引出减法的概念。
3.教学讲解:教师通过实物操作,讲解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分组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延伸: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减法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减法进行解答。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成跳伞运动员的图片,上面标注减法的公式,如“10-5=5”。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跳伞表演》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1.5《跳伞表演》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跳伞表演》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册,主要讲述了利用数轴和简单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跳伞表演的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轴表示物体的位置,并利用加减法计算跳伞员距离地面的高度。
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识数、基本的加减法运算等数学知识,但对数轴的认识和利用数轴解决问题还较为陌生。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及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学会在数轴上表示物体位置,并利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轴的概念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利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时,对跳伞员高度变化的判断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设置跳伞表演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发现数轴的规律;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数轴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轴教具、跳伞员模型、课件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数轴纸,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跳伞表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跳伞员的位置变化。
提问:“跳伞员在空中是如何运动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来表示他们的位置呢?”呈现(10分钟)1.教师介绍数轴的概念,讲解数轴的构成、表示方法等。
2.引导学生观察跳伞员的位置变化,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人准备一张数轴纸,用彩笔表示跳伞员的位置。
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跳伞表演》教案教学设计跳伞表演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具准备:铅笔、圆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了“谁比谁多几”的内容,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还记不记得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演示:左手拿3枝铅笔,右手拿2枝铅笔,老师提出问题:说说哪只手拿得多?多多少枝铅笔?)(列式的方法:3-2=1)2、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答得真棒!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美丽的大森林举行的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
3、投影出示10页的主题图,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我看到飞行员在表演跳伞,降落伞有红色的、蓝色的,还有黄色队。
(2)我想到了红伞比黄伞多多少个?蓝伞比黄伞多多少个?红伞比蓝伞多多少个?(3)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黄伞比蓝伞少多少个?蓝伞比红伞少多少个?(4)红伞和黄伞共有多少个?红伞和蓝伞共有多少个?黄伞和伞队共有多少个?二、探究新知。
三、1、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3)用圆片或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14—6 =8 蓝伞比红伞少几个?14—7 =7 2、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2、小结: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三、比一比,算一算1、说一说片所表达的内容,找到数学信息。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跳伞表演》北师大版(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跳伞表演》北师大版 (3)一. 教材分析《跳伞表演》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跳伞表演这个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数、识数、写数的基本能力,对加减法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对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用加减法表示生活中的简单情境,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加减法表示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以及加减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模型、跳伞员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练习卡片、小奖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跳伞表演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跳伞员的人数变化。
提问:“跳伞员们一共有多少人?”,“每次跳伞后人数怎样变化?”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表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跳伞员图片,呈现跳伞表演的情境。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跳伞员的人数变化,引导学生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年级数学下册 跳伞表演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2.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课本11页“试一试”第2题)
3.谁摘得多?多几个?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补评: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14-6=8(个)
学生汇报:14-6=8(个)
(2)整理算法。
用○表示红色的跳伞,用△表示黄色的跳伞。
投影出示:
○○○○○○○○○○○○○○
△△△△△△
引导学生明确:红色的跳伞比黄的的跳伞多8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蓝色跳伞比红色跳伞少几个?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三、理解运用,巩固练习
1.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课本11页“试一试”第一题)
教学重点:比较物体数量,说出谁多,多几。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了“谁比谁多几”的内容,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大家还记不记得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教师出示实物:左手拿2枝铅笔,右手拿1枝铅笔。问:哪只手拿得多源自多多少支铅笔?列式:2-1=1
2.导入新课。
回答得很棒!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板书:跳伞表演)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欣赏了精彩的跳伞表演,那个小朋友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天空中有很多的跳伞,有红色的跳伞,有蓝色的跳伞。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红色跳伞比黄色跳伞多几个?
2.解决问题
(1)尝试解答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子上。
跳伞表演(十几减5,4,3,2)
教学内容
跳伞表演(十几减5,4,3,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2.分数的读写:
- 7/10,读作“十分之七”;
- 9/12,读作“十二分之九”;
- 1/100,读作“百分之一”。
3.分数的加法:
- 2/5 + 1/5 = 3/5
- 3/4 + 1/4 = 4/4 = 1
- 5/8 + 3/8 = 8/8 = 1
4.分数的减法:
- 5/6 - 1/6 = 4/6 = 2/3
(3)实验法:设计分数比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实验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示跳伞表演的图片和视频,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分数的概念。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大小比较方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分数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分数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分数。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分数在跳伞表演中应用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设计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分数学习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分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教学软件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实物教具:使用实物教具(如水果、剪刀等)进行分数的比较和分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物教具的运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分数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的是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学生在前面部分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相对会容易一些,教材中设置了跳伞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理解求一个数比求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2,3,4,5等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求谁多,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2、难点: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课本第10页跳伞主题图)谈话:今天大森林里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跳伞比赛,大家看一看,有哪些动物结伴参加了?(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课题:跳伞表演二、讲授新课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说一说蓝跳伞有多少个?红跳伞有多少个?黄跳伞有多少个?1、讨论红跳伞比黄跳伞多几个?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说出思考的过程。
指名让学生列出算式14-6=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来。
14-6=8(个)2、提问:还能提出不一样的减法算式吗?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蓝跳伞比红跳伞少几个?算式14-7=7(个)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个也就是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个。
3、课件出示课本11页的“试一试”提问: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再提问:应该如何列式?11-5=?如何计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提问:十几减5会做了,那十几减4,3,2呢?让学生先试着算,并汇报结果。
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先讲清题意,再说出解题的办法,列出算式。
教师巡视,辅导后进生。
2、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通过图说清题意,再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3、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3,4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十几减几”的问题,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什么方法解答?五、作业完成课本第12页第5,6题板书设计跳伞表演14比8多多少? 14-8=67比14少多少? 14-7=7。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跳伞表演教案
此类应用题。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盘点重点:会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应用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课件,教师准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角星纸片,学生每人准备 14 个三角形纸片,6 个圆形纸片和1根小棒。
界黑喊蜜堀蜜柒条鹿糊费叁集患粮糊麻泉务案泉唾泉靠票量味我充盖嘉•嘉奈塞事塞塞事事畏■勘卷•融春*始靠充裕案靠炭城崇嶷有摒■软■鑫妄箱祟祟惠城身李柒鼎事靠番事事♦择君g 法春/豪海棠 复习铺垫复习旧知,启迪思维。
☆☆☆☆比一比,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多多少?少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一一对应比较)【设计意图: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认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跳伞表演。
(教材第10~12页的内容)1.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 数学过程■ _!」⑴。
⑵□□□□□□□□ △△△这一开放性问题为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自主探索1.创设情境。
(出示跳伞课件)师:这是什么表演?生:跳伞表演。
师:漂亮吗?生:漂亮。
师:那「是多还是少呢?师小结:在比多少时,一定要有一个标准才能比较。
例如:以说 .比多……像这样的比较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很广。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2.探究新知,理解算理。
刚才,我们知道两数比较时,要先知道谁和谁在比较,谁多,多的数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它和少的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它比少的数多的。
多的这部分,应该怎样计算呢?比较,:是标准,所生1:、多,因为它比生2:、少,因为它多几个呢?同桌合作可以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做一做。
那么 比汇报解题思路。
师:谁与谁比?谁知道•“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请学生上来分一分(画虚线),指指这两部分。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跳伞表演-北师大版
跳伞表演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第10——12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具准备:铅笔、圆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了“谁比谁多几”的内容,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还记不记得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演示:左手拿3枝铅笔,右手拿2枝铅笔,老师提出问题:说说哪只手拿得多?多多少枝铅笔?)(列式的方法:3-2=1)2、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答得真棒!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美丽的大森林举行的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
3、投影出示10页的主题图,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我看到飞行员在表演跳伞,降落伞有红色的、蓝色的,还有黄色队。
(2)我想到了红伞比黄伞多多少个?蓝伞比黄伞多多少个?红伞比蓝伞多多少个?(3)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黄伞比蓝伞少多少个?蓝伞比红伞少多少个?(4)红伞和黄伞共有多少个?红伞和蓝伞共有多少个?黄伞和伞队共有多少个?(二)探究新知。
1、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3)用圆片或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14—6 =8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14—7 =72、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3、小结: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跳伞表演-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跳伞表演-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学生能准确地使用数词和数量词描述数据。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作图,并从中寻找规律和结论。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跳伞表演中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确定数据的范围,识别数据中的数量词和数词,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分析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规律和结论。
•通过跳伞表演这个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作图和计算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跳伞表演的照片或视频,并给出一些数据,如表演高度、持续时间、距离等,引导学生猜测表演者和伞的数量,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展开2.1 探究数据教师将一张数据表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词和数量词读出数据,并在课堂上讨论这些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理解数据中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为后面的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2.2 计算平均值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数据表,并让学生计算出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理解平均值的概念,并从中找出数据的规律。
2.3 作图寻找规律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利用线性图和柱状图作图,让学生将数据转化为图像,并从中寻找规律。
同时可以引入单调性、凸性等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2.4 数据分析通过跳伞表演这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可以根据表演者的身高、体重、跳伞高度等数据,进一步分析和预测表演的可能性和难度。
3. 总结结合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观点,给出本节课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同时,可以邀请一些同学分享他们的数据分析思路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三、拓展与应用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在家庭、社会、科研等领域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伞表演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了“谁比谁多几”的内容,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还记不记得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演示:左手拿3枝铅笔,右手拿2枝铅笔,老师提出问题:说说哪只手拿得多?多多少枝铅笔?)
同学们回答得真棒!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美丽的大森林举行的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
投影出示10页的主题图,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罗列问题:
(1)我看到飞行员在表演跳伞,降落伞有红色的、蓝色的,还有黄色队。
(2)我想到了红伞比黄伞多多少个?蓝伞比黄伞多多少个?红伞比蓝伞多多少个?
(3)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黄伞比蓝伞少多少个?蓝伞比红伞少多少个?
(4)红伞和黄伞共有多少个?红伞和蓝伞共有多少个?黄伞和伞队共有多少个?
2、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圆片或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14—6 =8
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14—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