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跳伞表演》的教案与反思

合集下载

通过跳伞表演提高数学能力—一年级教学教案

通过跳伞表演提高数学能力—一年级教学教案

跳伞表演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运动。

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教师,我认为这项运动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

我设计了一份有关通过跳伞表演提高数学能力的教案。

一、教案背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在尝试通过创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作为数学老师,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误解和抵触情绪,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我开始探索如何通过一些有趣而极具挑战性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知识和兴趣。

通过一些资料搜集和研究,我发现对于一些学生而言,跳伞运动是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运动。

跳伞需要强烈的勇气、耐力和决心。

同时,在跳伞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各种数学计算,例如速度、高度、重力等。

我决定将跳伞表演纳入教学计划,并通过这项运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帮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

3. 通过跳伞表演培养学生的勇气、耐力和决心。

4. 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了解跳伞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向学生介绍跳伞表演的基本流程、设备和注意事项等。

2. 掌握跳伞中的数学计算方法。

为了在跳伞表演中准确计算速度、高度、重力等,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数学计算方法,例如比例、角度计算等。

3. 组织跳伞表演活动。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后,我会组织跳伞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运用。

在活动中,学生将分为小组,并且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表演。

四、教学策略1. 模拟实践法:引导学生模拟跳伞表演过程,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数学计算方法。

2.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学生在团队中负责不同的任务,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跳伞表演活动中的各项任务。

3. 游戏式学习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来上课,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掌握跳伞表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考试、测试、实际活动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程度。

跳伞表演:一堂轻松有趣的数学课—一年级教学教案

跳伞表演:一堂轻松有趣的数学课—一年级教学教案

跳伞表演:一堂轻松有趣的数学课—一年级优选教学教案前言数学这门学科还是有很多人害怕的,尤其是小朋友们,许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繁琐、枯燥、难以理解的学科。

但实际上,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创造了人类许多奇妙的发明和科技成果。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让小朋友们爱上数学的学习方式:跳伞表演。

一、教学目的1、提高小朋友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2、让小朋友们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

3、运用实际操作进行教学,让小朋友们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通过跳伞表演来锻炼小朋友们的勇气和胆量。

二、教学内容1、如何计算跳伞表演的高度、速度、时间等数值?2、如何利用数学公式进行跳伞飞行轨迹的计算?3、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来确定跳伞飞行轨迹?4、如何合理地计算跳伞表演中的重心和平衡点?5、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际装备的负载计算?6、如何降低跳伞着陆时的着陆速度?三、教学过程1、前置知识铺垫在教学前期,教师可以向小朋友们讲解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如:运动、速度、力、质量等,这些基本知识能够为后期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习跳伞表演的数学知识什么是跳伞表演?跳伞表演是以跳伞为基础的一种表演型运动,它需要跳伞者在空中进行各种表演,通过跳伞中运用的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可以计算出各种数据和表演轨迹。

计算跳伞表演的高度、速度、时间等数值通过使用高度计和速度计等装置可对跳伞表演的高度、速度和时间等数值进行准确测量。

跳伞表演中运用的数学公式通过运用数学公式可计算出跳伞飞行轨迹的各种数值,如飞行距离、高度、速度等等。

实际操作确定跳伞飞行轨迹在实践中,跳伞者需要依照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跳伞动作,这需要跳伞者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需要小朋友们对跳伞表演的各种技巧进行学习和掌握。

计算跳伞表演中的重心和平衡点跳伞表演中的重心和平衡点的计算尤为重要,这能够确保跳伞者在跳伞表演中保持平衡,并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跳伞动作。

实际装备的负载计算跳伞装备需要注意负载计算,跳伞者需要根据自己的体重、装备重量等来选择合适的跳伞装备,这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计算。

《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1.4跳伞表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2.学习内容分析:本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教材呈现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此类问题都可以用减法来解决,此类问题都可以用减法来解决,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减法意义的联系,是本节课的重点。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

2.难点: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算一算。

(2)看图填一填。

2.导入新课师:今天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你们想看吗?学生:想。

师: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动物们的“跳伞表演”。

板书课题:跳伞表演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通过交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任务一: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师:观察上图,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1:我看到天上有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降落伞。

学生2:我数了数,发现有14个,有6个,有7个。

师:这三种降落伞中,谁最多?学生独自比一比,然后回答:最多。

师:用与和比一比,说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1:比多,比少。

学生2:比多,比少。

让学生说说获取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然后再比一比,初步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伞表演》教案(精选4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伞表演》教案(精选4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伞表演》教案(精选4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伞表演》篇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减8的减法基础上创设了跳伞表演这一情景来学习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圆片。

教学过程:一、创新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1.谈话导入。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你们想看吗?(生答)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动物们的“跳伞表演”(指向黑板课题:跳伞表演)。

请看大屏幕。

(出示:从美丽的大森林伸展到蓝蓝的天空,再到陆续飞落的降落伞)2.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3.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是蚂蚁队和*降落伞是蜗牛队在比赛;蚂蚁有11只、蜗牛有7只在比赛;大树上有一些小动物在观看跳伞表演……(师板书:蚂蚁和蜗牛的数目)4.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

5.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蚂蚁和蜗牛一共有多少只?)生2:蚂蚁比蜗牛多几只?6.谁多?(生:蚂蚁多)多几只?(多4只)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1-7=4【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解题策略1.11-7=4的4要怎么算出来的。

(1)教师示范先摆了11个圆片,然后拿走7个,剩下4个。

(2)学生说说教师刚才做的过程。

(3)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拿走7。

班级实践: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教学效果检验

班级实践: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教学效果检验

班级实践: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教学效果检验一、教学背景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是针对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教学方法以跳伞表演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数据,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而设计的。

本次教学主要测试该教学方法的效果,以便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此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成果。

二、教学目的(1)学生能观察、分析并计算数据;(2)学生能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3)学生能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4)学生能养成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通过跳伞表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表达、分析和计算,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教师将一份跳伞表演的数据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计算每一位跳伞运动员的得分情况,以此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指导式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表演的数据;2. 探究式教学:学生动手实践,自己发现一些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计算;3. 讨论式教学: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计算方法;4. 辅助式教学:教师通过一些实例和提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五、教学结果分析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测试,发现:学生们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愿意参与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成绩。

六、教学过程规划1. 开始前:提前做好教案准备,提供表演数据;2. 教学第一步:让学生观察表演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得分情况;3. 教学第二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计算方法;4. 教学第三步:教师介绍正式的计算方法,并为学生做题;5. 教学第四步:教师讲解表演背后的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6. 教学完成后:学生完成测试并总结。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方法在探究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上,注重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并注重了细节处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与反思教学目的:1、经过详细情境和实践操作,进一步体会比拟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厚对减法意义的看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并能处置相关效果。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络,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践效果。

教学难点: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践效果的方法的进程。

教学进程:一、情境导入同窗们喜欢看特技扮演吗?植物园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跳伞扮演,你们想不想和教员一同去看一看?二、探求新课1、说说从图中你取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红伞14个,黄伞6个。

2、哪种颜色多?多几个?红伞比黄伞多几个?你是用什么方法指点哪种颜色多?a.数一数b.画一画3、为了使我们看得更清楚明白,我们一同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图中的信息。

用○表示红伞,用△表示黄伞。

一个一个对齐。

说明:要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只需把红伞和黄伞一样多的局部拿走,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

就是要求14个比6个多几个,也就是从14个外面去掉6个。

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可以用减法来计算,怎样列式?14-6=8〔个〕4、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从图上看一看,少的局部也就是刚才红伞比黄伞多出来的局部。

因此,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和黄伞比红伞少几个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5、蓝伞比红伞少几个?画图,再列式。

14-7=7,并说说各数表示的意义。

追问:蓝伞比红伞少几个?也就是红伞比蓝伞多几个?6、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效果,用减法计算,把大数减小数。

问法虽然不同,但表示的含义一样。

7、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三、稳固练习课本第11页:试一试四、课堂小结明天学习了两数相差的实践效果,知道用减法计算,用大数减小数,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跳伞扮演红伞比黄伞多几个?16-6=8〔个〕蓝伞比红伞少几个?14-7=7〔个〕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让先生初步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践效果的方法,并把十几减8、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5、4、3、2、当中去,在教学中创设植物跳伞扮演的情境,引导先生发现数学效果,并在处置数学效果的进程中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计算方法。

让孩子爱上数学—跳伞表演教学教案

让孩子爱上数学—跳伞表演教学教案

让孩子爱上数学—跳伞表演教学教案跳伞表演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强大的体能、技能和勇气。

这项运动并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有趣的数学教学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一种跳伞表演教学教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跳伞表演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一、教学目标通过跳伞表演教学,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 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1. 数学知识概述数学是一门与跳伞表演息息相关的科学。

在跳伞表演中,运动员需要计算其高度、速度、风速和风向等变量,根据这些变量做出正确的跳伞动作。

数学知识对跳伞表演的成功至关重要。

2. 跳伞表演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安全知识。

包括跳伞前的安全检查、跳伞时的安全措施以及跳伞后的贵重物品保护等。

(2)跳伞技巧。

包括跳伞起飞、穿过云层、打开降落伞等。

(3)数学知识应用。

根据运动员的身高、重量和速度等因素,计算跳伞的高度、速度、风速和风向等变量。

(4)团队合作。

作为一支跳伞表演队,成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在跳伞过程中互相协作、提供支持。

三、教学过程1. 制定教案制定跳伞表演教学教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实际情况,细化教学内容和任务。

2.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讨论,让孩子们了解跳伞表演的概念和基本安全知识。

3. 实践演练孩子们跳伞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训练和演练,在教练的带领下,不断提高技能和勇气。

4. 团队合作跳伞表演需要队员之间的密切合作,所有人在跳伞过程中各司其职,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四、教学效果跳伞表演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勇气,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跳伞表演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种教学方式,在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成绩的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组织学生演绎跳伞表演剧本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组织学生演绎跳伞表演剧本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组织学生演绎跳伞表演剧本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组织跳伞表演这一活动来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学生能够通过跳伞表演来了解数学问题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在跳伞表演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二、教材分析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字,数量和数学意义是最基本的概念。

跳伞表演教案旨在通过组织一个有趣的跳伞表演,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本教案将教导学生如何通过组织跳伞表演来应用数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通过跳伞表演来体验数学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在活动中将学生的创造力及合作意识发挥到极致。

四、教学准备1.准备足够数量,大小不一的降落伞或其他材料,并将它们标号(请在准备过程中避免使用易碎、锋利和有害的物品)。

2.准备一份跳伞表演规则手册,详细介绍跳伞表演的流程和规则,以及学生的作用和任务。

3.准备足够数量的安全带和其他防护措施。

4.提前与校方、家长和学生做好充分的沟通,让他们了解活动内容和安全事项。

五、教学过程1.介绍跳伞表演和规则手册。

在教学过程的开始,应给学生介绍跳伞表演和规则手册,并详细说明跳伞表演的流程和规则。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规则,确保他们快速而安全地完成任务。

同时,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设计跳伞表演内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定出最好的表演方案。

2.设计跳伞表演的内容。

跳伞表演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也可以由教师指导。

在设计内容时,应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启发下发挥创造力,让跳伞表演更加有趣。

例如,可以利用物品的不同重量、大小和形状,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计算和测量,然后在跳伞表演中进行展示。

3.制定组织表演的计划。

在组织跳伞表演之前,应该为所有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

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提前准备和跳伞表演的具体安排。

学生们应该按照计划来进行活动,确保所有步骤的顺畅进行。

4.组织学生进行跳伞表演。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和理解“5”的概念。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教材第5页例2及相关练习题。

2.课件、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跳伞表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内容。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二、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跳伞表演的人数,并提问:你们能数出有多少人吗?2.学生分组讨论,数出跳伞表演的人数。

1.教师出示教材第5页例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是谁?2.学生回答:看到了5只小鸟,分别是小猫、小狗、小兔、小鸭和小鸡。

3.教师提问:谁能数出小鸟的数量?4.学生数数,并回答:5只小鸟。

1.教师出示教具,展示5个相同的小物件(如:小石子、小玩具等)。

2.教师提问:谁能用这些小物件摆出数字5?3.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小物件摆出数字5。

4.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给予评价。

1.教师出示教材第5页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相互交流答案。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三、巩固新知1.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5个不同的物品(如:苹果、香蕉、橘子、葡萄和桃子)。

2.教师提问:谁能数出图片中有多少个水果?3.学生数数,并回答:5个水果。

4.教师提问:谁能用这些水果摆出数字5?5.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水果摆出数字5。

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5个不同的动物(如:大象、长颈鹿、猴子、老虎和狮子)。

2.教师提问:谁能数出图片中有多少个动物?3.学生数数,并回答:5个动物。

4.教师提问:谁能用这些动物摆出数字5?5.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动物摆出数字5。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数字5。

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数字5的认识难点:让学生理解数字5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代表数量的一种表示。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分享

如何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这是每个小学教师小学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

教师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授课方式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

通过我们的学习,我们发现一种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新颖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那就是跳伞表演。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与您分享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

一、教学目标1、能自由掌握数的大小,能称出物品所需重量。

2、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促使孩子们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本次跳伞表演的主题是购物。

通过游戏,让学生们了解购物中需要使用的单位和概念,比如:“元”、“角”或者“分”等等。

该活动除了涉及数学知识以外,还可以培养孩子们购物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1、通过展示或动画等形式给孩子们呈现购物环节,带领孩子们一起想象自己需要买什么东西。

2、给每个孩子分发一个购物清单和购物车等装备,为他们讲解货币概念和货币单位。

“元”、“角”、“分”等概念都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呈现。

让孩子们模拟购物,自己选择需要买的东西,并使用相应的货币进行付款。

3、在完成购物之后,教师可以给每个孩子一个包装好的商品,再让他们通过助教的指导,称重并添加贴纸,为物品上的包装添加合适的重量标记。

4、在一个环节,教师带领孩子们完成跳伞表演。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抛物线,他们需要根据自己所购买的物品的重量,选择合适的伞来标记重量,并且将产品扔到相应的伞上,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本次活动可以从学生的数学技能、购物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比如,在参加这个游戏之后,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掌握货币单位,能否在购物时正确使用货币变量等等。

通过跳伞表演这个游戏,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游戏中学习到新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和兴趣,以最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孩子们数学知识。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精选12篇)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精选12篇)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精选12篇)《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1这节课是在解决“比多比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的计算。

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开课时,通过观察空中跳伞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

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

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

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

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四、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

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开课时,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时,变“书本中”的作业为“情境中”的作业,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2在“买铅笔”的情境活动中,重点解决的是十几减9、减8的减法,而本课时教学重点解决的是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

在“跳伞表演”的情境中,主要安排的是两种动物进行的跳伞表演。

教学时,我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展示了两只动物进行表演的情境,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分别数一数两种小动物的'只数,如后请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2024年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范文大全

2024年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范文大全

2024年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跳伞表演》教案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跳伞表演的情境,理解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简单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理解跳伞表演中涉及的数学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数学运算与具体的跳伞表演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跳伞表演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跳伞表演中有哪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跳伞表演学习加减法。

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仔细观察跳伞表演的图片或视频,指出其中涉及的数字,如跳伞人数、跳伞高度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跳伞表演中,如果有一部分人先跳,再有一部分人跳,怎样用数学表示这两次跳跃的人数关系?”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运算的概念。

探索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教学用具(如小木块、计数器等)模拟跳伞表演中的加减法运算。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如:“先有3个人跳伞,再有2个人跳伞,一共有多少人跳伞?”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巩固与应用设计一些与跳伞表演相关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跳伞表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加减法?”总结与反思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情景教学:通过跳伞表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跳伞表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跳伞表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伞表演》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理解“从简单情境中体会同一物体或现象在不同角度或时间的形状、大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某些属性(如位置、远近、形状和大小)不变,由此积累有关物体或现象位置、远近、形状和大小相对性的经验”。

同时,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物体或现象在不同角度或时间的形状、大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某些属性(如位置、远近、形状和大小)不变。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或现象位置、远近、形状和大小相对性的经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同一物体或现象在不同角度或时间的形状、大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某些属性(如位置、远近、形状和大小)不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在观察和交流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同一物体或现象在不同角度或时间的形状、大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某些属性(如位置、远近、形状和大小)不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交流,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交流互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

3.实际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跳伞运动员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用来画一画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跳伞运动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表演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态度价值观: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准备:彩笔、白纸、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热情活动一: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图片:跳伞表演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飞行员在表演,有红色队和黄色队;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飞行表演。

二、探究解题策略。

(一)活动二: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二)活动三:重点研究11减几的算式。

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出示图片:圆片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方法2:出示图片:小棒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 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连续减。

11-1-6=10-6=4 方法5:把减数7凑成10,多减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

因为:4+7=11 所以:11-7=4 课间游戏:小朋友们,累了吧?咱们一起说个歌谣吧。

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三)活动四:培养思维有序性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11-2=9 11-9=211-3=8 11-8=311-4=7 11-7=411-5=6 11-6=511-6=5 11-5=611-7=4 11-4=711-8=3 11-3=811-9=2 11-2=9三、培养数学技能。

如何利用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何利用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前言】数学是一门普及程度很高的学科,几乎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数学,因此,数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数学素养是指人们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处理现实问题、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兴趣、爱好和信心等能力。

而利用《跳伞表演》这一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何利用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一、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习《跳伞表演》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里实际操作一些跳伞的情景,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孩子们可以使用自己的小人偶,让他们在家中的公共场所进行一次“跳伞表演”,时间、高度等数据都是孩子们可以自己去测定和记录的。

通过这种实践,孩子们可以学到“测量”这一数学概念,并能够了解到实际测量的方法。

二、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跳伞游戏,比如计算跳伞过程中出现的速度、高度等。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比如使用速度公式、计算高度等等,提高孩子们的运算水平。

三、通过扩展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加强知识扩展,比如研究物体的受力等。

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力的基本知识,例如:力的大小、力的方向等。

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清晰地理解跳伞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物理和数学素养。

结语:《跳伞表演》这一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孩子们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实践、游戏和知识扩展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线性运动和速度等物理概念,同时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孩子们将会拥有一定素质和能力,在未来的科学领域里有更广泛的发挥空间。

跳出课堂外的数学学习—一年级跳伞表演教学教案

跳出课堂外的数学学习—一年级跳伞表演教学教案

向日葵跳出课堂外的数学学习一年级跳伞表演教学教案前言数学是一门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学科,它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现今的学习中,我们常常把数学理解成一种单调、严谨、枯燥的学科,很多孩子对其却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和多样化。

如何能让孩子在学习数学时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呢?本次教学则着眼于推动孩子跳出课堂的狭窄境界,通过一年级的跳伞表演教学,让孩子对数学的了解更多维度。

一、教学目标1、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并区分加、减、乘、除的概念2、通过实际的跳伞表演,复习教学生字的认识3、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和勇于挑战的精神二、教学准备1、加减乘除四种符号的图片2、纸板、画笔、颜色笔等3、跳伞的场地、跳伞伞具、安全保护措施等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完成新概念的教学- 单元开头:老师先带孩子们一起看一下精心准备的表演实例视频,激发孩子们对跳伞表演的兴趣,通过图片、板书等形式对加减乘除四种符号以及其符号的写法进行简单的教学,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符号的意义。

2、设计跳伞表演的教学- 让孩子们以团队为单位,一起讨论跳伞表演的内容,确定具体表演内容的方式,通过数学问题与跳伞拼接的方式,例如“我们要跳伞从多高的搭建平台跳下来才能将“30”这个数拼成减法?”,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在团队中进行独立思考,在思考后得到答案或方法后,继续与其他团队员分享思路并讨论,之后再来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最优,形成解决问题最优的方法。

- 义工帮助:在完成上述问题后,为保障孩子的安全和准确性,寻求义工的帮助是很必要的。

安排一些有经验的义工来为孩子们的课外表演提供安全保障,并帮助他们从第二层台面上跳下来。

义工们应注意孩子们的状态并在必要时进行引导和鼓励。

3、教学内容的综合实践- 跳伞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做为一个监督员/资源支持者,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应用已学知识,例如,在孩子们与义工完成总废,老师会主动询问孩子这一过程中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以及他们在上课中学到过哪些概念是过程中得到了剖析,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年级的先生,留意力动摇性不强,他们往往就会被一些有关事物吸引而转移留意力,针对先生的特点,创设各种情境抚慰先生的感官,以趣致动。

这堂课由跳伞扮演导入,激起先生的兴味,并让先生发现效果---提出效果---处置效果。

这样更贴近先生的实际生活,促发了先生的思想。

让先生回答以下效果时,我总是尽量让更多的先生来回答。

普通都是先请后进的同窗先来试着说一说,他们虽然只能说出只言片语,我也鼓舞他们在课堂上多说话。

后让优生来说,他们所回答的曾经能提高一个层次了。

当然我给优等生适当的鼓舞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了。

我的本意想让不同水平的先生都取得成功的体验,才干真正完成新课标提出的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先生,完成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二、探求交流,处置效果让生提数学效果,先生提出了加法效果:有11只小蚂蚁参与跳伞扮演,有7只小蜗牛参与跳伞扮演,一共有几只小植物参与跳伞扮演?让第二个同窗也来提一提时,他说的和第一位同窗说的一样,这时,我就想到要求他们提不同的效果了。

再提问时,第三位同窗提出了减法效果:有11只小蚂蚁参与跳伞扮演,有7只小蜗牛参加跳伞扮演,小蚂蚁比小蜗牛多几只?这时,我还不满足,再次提问还有谁能提出不同的数学效果。

这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有11只小蚂蚁参与跳伞扮演,有7 只小蜗牛参与跳伞扮演,小蜗牛比小蚂蚁少几只?低年级先生学习比多比少的运用题,按以往的教学,先出示标题,让先生剖析条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式计算。

在这一进程中,先生掌握的是解题方法,知道这一类型用减法,那一类型用加法,基本有数学的对应思想而言。

假设我们换一种思绪,先出示一组实物图片,如11只小蚂蚁和7只小蜗牛,让先生先用物体来表示物体的数量,然后一同结对子,最后先生发现多出了4个。

在先生对少量的详细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我们把这些实物直接笼统成线段图,再让先生讨论哪一局部的线段之间是对应的;最后可以出示一组线段图,让先生依据线段图来举例说明理想生活的详细事物的对应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跳伞表演》的教案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跳伞表演》的教案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动物园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二、探究新课
1、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红伞14个,黄伞6个。

2、哪种颜色多?多几个?红伞比黄伞多几个?你是用什么方法指导哪种颜色多?a。

数一数b。

画一画
3、为了使我们看得更清楚明白,我们一起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图中的信息。

用○表示红伞,用△表示黄伞。

一个一个对齐。

○○○○○○○○○○○○○○
△△△△△△
说明:要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只要把红伞和黄伞一样多的部分拿走,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

就是要求14个比6个多几个,也就是从14个里面去掉6个。

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可以用减法来计算,怎么列式?14—6=8(个)
4、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从图上看一看,少的部分也就是刚才红伞比黄伞多出来的部分。

因此,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和黄伞比红伞少几个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5、蓝伞比红伞少几个?画图,再列式。

14—7=7,并说说各数表示的意义。

追问:蓝伞比红伞少几个?也就是红伞比蓝伞多几个?
6、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把大数减小数。

问法虽然不同,但表示的含义一样。

7、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1页: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两数相差的实际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用大数减小数,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
△△△△△△
16—6=8(个)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
△△△△△△△
14—7=7(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把十几减8、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5、4、3、2、当中去,在教学中创设动物跳伞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计算方法。

通过让学生画图,将具体情境转化为图形比较,再进行抽象,多数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其次,应多让学生讲,明白谁比谁多,反过来,即谁比谁少,仅是说法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

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对逆向思维仍不能很好的掌握,故在教学中形象的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