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讨点
有没有关注课堂目标?如何确立目标的?课标 的作用? 主体参与、合作探究,是否就是新课堂?(新旧 课堂的区别、模式、策略的应用) 如何对内容进行取舍、加工? 教师的作用发挥的如何?新课堂后教师作用的 变化? 课堂上有没有生成?如何做到?为什么没做到? 教师某一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
操作程序:情境、问题、假设、推理、检验 操作条件:教师的资源意识、设计意识、文化意识、 发展意识 评价: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了教师的 主导作用
不同模式没有优劣
课型的多样性与教学策略的灵活运 用
如何看待洋思中学的经验? 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洋思的办学思想); 讲求实效、持之以恒(洋思的德育教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的课堂教学模 式);深化改革、发展产业(洋思的办学 体制改革);从严治校、科学管理(洋思 的学校管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洋 思的教师队伍)。
使用的教学时机
在教学时机上,教师应根据教学之需给以准确 的把握和灵活的创造。 1学生思维受阻时。此刻,学生的内心往往产 生了最大程度的学习需要,同时学生之间也往 往产生了强烈的合作需要,无疑是实施小组合 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2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 度和理解的深度、广度有差异,意见往往有分 歧,这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这时, 让学生互相说说理由,不仅问题会越辩越明, 而且学生间的互动意识、合作技能也会得到及 时的培养。
分析结论:
1、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 教学质量和效果评价是从目标出发的 2、不同性质的知识目标采取不同教学策略 3、不以主观爱好来设计教学
问题解析(二)课型解析: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带来课型变化:有没有一个固定课型?
一组概念: 课程形态、课程类型、课的结构
思品课的性质与课型的关系?
反思
挑战权威、挑战自我,超越教材、超越自我、
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
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 慧 实践知识因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 和探索性特征,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 练才能获得和确认。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 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 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在对现实教学实践分 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某种教学理论为背景提出 的关于教学活动的范式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 区别
教学模式的构成
模式主题 模式目标 操作程序 操作条件 评价体系
两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模式 活动探究模式
课的结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策略方法:活动性策略、生活性策略 民主化策略、合作学习策略 反思课改背后的理念:学术中心向儿童中心倾 斜,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单一知识传授到 综合能力发展
问题解析(二)课型解析:
课型的多样性与教学策略带来课堂结构的 变化,课堂结构以什么为主,采取什么策 略,取决于什么?
一、课例研磨
观察记录:师生活动、时间进程
需要——审视分析的态度,你的感受, 为什么? 现象中包含的问题是什么?从评课中你 发现的问题是什么?
你们评课如何评?
评课:课程论视角
目标达成度如何? 内容处理如何?(重难点处理,对教材的深加 工) 运用了什么资源,是否得当? 采用了什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课堂氛围、师生关系如何?所表达的课堂文化 课堂上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本课程给 学生留下了什么?几天后,几年后还会有什么?
传递——接受模式的结构分析
模式主题:旧“三中心” 模式目标:知识传授 操作程序:激发动机、感知教材、理解 教材、 巩固运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 操作条件:教学基本功、对内容的加工处理 评价:知识的再认、重现、理解
活动探究模式
模式主题:学生主体、活动、经验 模式目标:学生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目标层次: 知识——记忆 领会 ——理解 应用——简单应用 分析 综合——综合运用 评价——创造
教学目标举例
单项能力的教学——神态与动作描写训练 这个教学目标暗示着要学习一些言语信息,即什么是神态和动作 描写。但却并非如此简单,教师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运用神 态与动作描写的写作规则指导自己的写作过程。在这个例子中, 通过分析可将教学目标描述如下: 目标(1):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对人物神态与动作描写的词语。 目标(2):能说出所提供的材料中对人物神态与动作描写的作用。 目标(3):能对学生习作中一些对人物神态、动作描写上的不妥 处进行修改。 目标(4):能根据所给的材料较形象地续写一段描述神态、动作 的文字。
情感目标的表达
体验性目标:潜在性、反刍性、后摄调控性 体验性目标的结构:反应 认同、体验 体会、 领悟(内化)三个层次。
生成性目标[案例] 高年级《关于近视问 题的研究》综合实践课的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测查视力的活动,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 2、对全班、全年级、全校的视力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学生中存在 视力及用眼问题; 3、 通过各种探究活动,了解眼球的结构及人们用眼的基本原理,寻找 造成近视的原因; 4、通过实验了解眼镜的秘密并学会正确使用眼镜; 5、寻求防治近视的策略; 6、能以适当的方式向全校发布研究的成果;
新策略的应用
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通过 教师指导下组员之间的积极互动、有效合作来 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需要五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积极 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人责任、社交 技能和小组分工。
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首先需要选好合作学习的材料, 善于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只有那些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能激活 思维的学习任务才具有合作价值,如探索型学习任务, 其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后做出某种有价值的预测或发 现;拓展型学习任务,其要求学生多方面思考以寻求 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型学习任务,其要求学生 基于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以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佳路径。
反思过程
觉察 -----批判-----改换视角-----思考探究-----行动
二、教学问题解析:从课程视角反思课堂 问题
课程目标问题:多维目标的整合 课程结构问题:一堂课的结构、传统知识传授课的结 构与现代教学理念交杂产生的怪怪的课型 课程内容:如何看待教材问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课程实施:教师的教学设计智慧与课程的预设与生成 课程管理:课堂活了、课堂效率问题 课程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教育
“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 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的 多方面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给 教师的建议》 “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后所剩 下的东西”物理学家劳厄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新课 程将改变学生的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生活。
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新学习,敢于挑战传统、
教师反思成长与课堂问题解析
石家庄学院 邢秀茶
个人介绍
邢秀茶: 女,1965年生人,教育学教授,石家庄学院继续教育学 院副院长。省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石家庄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石家庄市有突出贡 献的中青年专家。 社科年鉴“课程与教学”部分主编,学院“教育学原理”重点建 设学科带头人,与中小学合作完成多项教育科学课题,主持完成 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文化生态取向下教师发展的行动研究》 的研究。
反思的特点
第四,自我性。反思是指向自我的,反思者既是反思 的对象,又是反思的承担者。 第五,过程性。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 索期和修正期。另外,教师的生涯要经过长期不懈的 自我成长过程。 第六,研究性。反思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 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 有研究的性质
案例:这是问题探究学习吗?
师:《尼布楚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 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进行探究,解答问题) 生:将课文有关的内容读出来。 师:展示尼布楚条约的示意图,并进行解释…… 师:尼布楚条约存不存在武力威胁? 生:不存在,是个平等条约。
讨论法的应用:
讨论的目的
复习扩展知识 测查观点与想法 解决问题 提高口语交流技能
讨论法的应用:
如何实施 准备:目的与主题 组织:分组、时间、形式 讨论的规则:要求、评估、发言 讨论的调控:组织者、观察者、记录者、批判 者、陈述者
课堂问题解析(三)如何看待各种模 式?
杜郎口模式
【三三六模式】 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 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 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 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 兵”“兵强兵”。
从课程视角反思上课问题
课堂目标: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关系,课堂目 标实现不了,拖堂成了必然,对新 课程目标 的理解问题(学生不知道目标、面面具到的目 标、过高的目标、能力目标的分解、情感目标 的表述 )
态度目标(整体目标、教育目标)
端正的学习态度 ↑ 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 ↑ 对学习的强烈愿望 ↑ 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 ↑ 对学校、学习的热爱、兴趣 ↑ 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产生
建构主义的知识建构观
知识不是简单地进行传授的,而必须通过学生 自身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作为认识主 体的学生与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 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获得。 教学本质是为“知识建构”创设良好环境与支 持的过程 教学设计就是创造“情境性”“协作性”的互 动环境。情境、协作、资源是建构主义所指的 “学习环境”的三个新要素。
教师问题:
知识教学还能否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教师上课是从哪里出发?
问题解析(一)上课目标的本真及其达成
知识、技能 过程与方法 态度、情感、价值观
教师的知识观透视与教学
关于知识的本质观:确定性、客观性还是猜测 性、假设性 知识的价值观: 知识的获得观:从掌握标准到意义标准 新知识观对教学的影响?
实践性 反观性 反省性 自我性 研究性 过程性
教学反思的特点
第一,实践性。教学反思以教学实践过程为主要对象, 对其施行计划、组织、监督、调节、控制、分析、评 价,进而改进教学。 第二,反观性。反思是对自己已经作的决策及其结果 进行的解剖分析、反观和思考。 第三,反省性。反思是对于教师自身实践情景和经验 立足于自我以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 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
使用的教学时机
3,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一般而言,适于合作探究 的开放性问题往往都没有唯一的答案,但面对这类问题, 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又可能流于单一。这时,可以采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多 向拓展,受到全方位的启发。
讨论法的应用:
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方式,目的在于 通过交流各自观点形成对某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 评价或判断。 讨论法的益处: 有益于知识的保持与进行高水平的思考 增强学习动机 转变学习态度 更多的参与度、增强成员间的满意度 有益于人际互动,处理更复杂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