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习题课件沪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背记手册课件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背记手册课件沪教版
则该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在一定条件下,向某溶液中加入某物质,看其是否继续溶
解,从而判断该溶液是否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易错提示
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但还 可以溶解其他溶质。
【规律总结】 溶液的“饱和”与“浓稀”的关系 (1)饱和溶液_不__一__定_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__不__一__定是稀溶液。
பைடு நூலகம்
注意: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某一因素时,设计实验时 要保持其他因素相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在_一__定__温__度__下、_一__定__量__的溶剂里,____不__能再溶解某种 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_一__定__温__度___下、__一__定__量___的溶剂里,___还__能_继续溶 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常温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其溶质氢氧化钙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很弱,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很小,所以该饱和溶液 就是稀溶液;在60 ℃时,将100 g硝酸钾加入到100 g水中, 混合均匀后,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但 其中硝酸钾的浓度已经很大,属于浓溶液。 (2)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 液浓度大。)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叫做 这种物质的溶解性。
注意:溶解性只能_定__性__地__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2.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__溶__剂__的__种__类__、 _溶__质__的__种__类___、 _温__度___三个因素有关。大多数固体,如硝酸钾,在水中的 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少数固体,如氯化钠,在 水中的溶解性几乎不受温度影响。极少数固体,如氢氧 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九年级化学下册 6.3(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课件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6.3(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课件 (新版)沪教版
[思考(sīkǎo) 交流]
第十九页,共38页。
第6章 溶解(róngjiě)现象
[归纳(guīnà) 提升]
增加溶质、恒温蒸发(zhēngfā)溶剂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增加溶剂一定能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 液。对于改变温度而言,应根据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的具体 情况区别对待,大多数物质升温会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少数物质例外,如氢氧化钙,当温度升高时溶解能力减弱。
[方法点拨] (1)当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时,可向溶液中加入相应 的溶质,看加入的溶质是否溶解(róngjiě)。如果溶解(róngjiě),表明 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不溶解(róngjiě),则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2)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时,就看固体溶质是否继续溶解(róngjiě), 如果继续溶解(róngjiě),表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不溶解 (róngjiě),则原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探究点四 饱和、不饱和溶液(róngyè)与溶液 (rón[g情yè景)浓稀的关系 (qíngjǐng)展
示]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第6章 溶解现象
[问题(wèntí) 探究]
“饱和溶液(róngyè)一定是浓溶液(róngyè),不饱和溶液 (róngyè)一定是稀溶液(róngyè)。”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第十四页,共38页。
第6章 溶解(róngjiě) 现象
[课堂(kètáng) 速记]
第十五页,共38页。
第6章 溶解 (róngjiě)现象
[应用 (yìngyòng)示
例]
例2 2014·雅安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bù
tónɡ)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1.(易错题)现有30 ℃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 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溶液的质量。
用序号填写以下各空。
(1)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①_____。 (2)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_。
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 5.(2017·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B______。
(5)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
A中是否也全溶?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不是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 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C )
7.要将一瓶接C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
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化学九年级下沪教版第六章溶解现象基础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下沪教版第六章溶解现象基础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下沪教版第六章溶解现象基础知识点第六章溶解现象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液:物质相互分散,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1、混合物状态不同: 悬浊液:存在固体小颗粒(不均一,不稳定,会形成沉淀)乳浊液:存在液体小颗粒(不均一,不稳定,会分层) ※ “均一”是指溶液各组成成分和性质完全相同。

※ “稳定”是指当条件不变是,长时间放置,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也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

2+2+※ “颜色”不是判定溶液的标准:如溶液中含有Cu会显蓝色;含有Fe(亚铁)的溶液显浅绿色;显3+黄色的溶液中一般存在Fe,高锰酸钾(紫红色)、2、物质的溶解是构成物质的离子或分子分散的过程。

※ 像氯化钠NaCl、氢氧化钠NaOH等物质溶解是由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的阴阳离子。

+-+- NaCl = Na + Cl ; NaOH = Na + OH※ 像蔗糖的物质,它们是由分子构成的,溶于水只是其分子脱离晶体表面,分散到水中的道理。

硝酸铵NHNO的溶解使溶液温度下降(吸热) 433、溶解现象: 像氯化钠NaCl等物质的溶解不会造成溶液温度发变化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HSO、生石灰CaO溶解时放热,造成溶液温度上升。

244、洗洁精能使难溶于水的油以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称为乳化现象。

乳化的应用:油污清洗、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石油开采、污水处理、制剂合成及纺织印染。

※ 用纯碱、汽油和洗涤剂的水溶液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其实它们的原理各不相同: 纯碱是与油污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汽油是将油污溶解 ;洗涤剂是和油污发生乳化作用。

5、较快溶解物质的方法:?用玻璃棒搅拌;?提高溶解的水温;?使固体变成粉末颗粒二、水溶液的性质:1、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 冬天厨房中最易结冰的是( ) A、酱油 B、米酒 C、食醋 D、水※ 寒冬里,为什么水缸往往会冻裂,而装有腌制食品的水缸却不会冻裂, ※为什么建筑工地向水泥砂浆中掺入氯化钙可以防冻,※沸腾的汤的温度为什么比沸腾的水温度高,三、溶液的组成:1、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m(溶液) = m(溶质) + m(溶剂); V(溶液) < V(溶质) + V(溶剂) ——分子间有间隙;.2、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也可以是固体:如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盐酸、氨气的水溶液,氨水(NHHO);32液体做溶质:稀硫酸,酒精的水溶液;固体做溶质:碘酒、食盐。

巩义市八中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 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课件

巩义市八中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 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课件

1/5
氧气的体
本章总结提升
测定装置
现象分析

白磷燃烧,产生大 通过物质
量的烟,开始时活 氧气反应
塞向右移动,冷却 使密闭容
后活塞向左移至刻 减少,减
度4处
积即为氧
本章总结提升
测定装置
现象分析

铜粉变黑,注射器
活塞向右移动,冷 通过物质
却至室温后,注射 氧气反应
器内减少的气体体 使密闭容
积约为注射器内和 减少,减
潮汐能
地热能
氢能 生物质能
核能
原子弹爆炸
核能 核能发电示意图
太阳能
太阳灶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 太阳能发电装置
风能 澳大利亚风力发电
风能
生物能
其他新能源 阿里地区地热田
其他新能源 冰岛地热
其他新能源 羊八井地热电站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开 启 化
研究 物质 的性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物质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
学 化学 质和 之 研究 变化 门 些什

物质 物理变化 变化 化学变化
表现出来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否有_新__物__质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空气的组成及氧气
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本章总结提升
开 启 化 学 之 门
〔遵义专版〕沪教版初三化学全册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激发正能量 唤醒大智慧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沪教版)

第六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溶解1、溶解的概念: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二、溶液的形成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如泥土分散在水中。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植物油分散在水中。

3.乳化:在油与水的混合物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油能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4.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乳浊液所起到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5.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b、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6.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是否搅拌、固体颗粒物的大小(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温度等。

三、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溶解时吸热:如:硝酸铵(NH4NO3)、硝酸钾溶解(KNO3)溶解溶解时放热:如:氢氧化钠(NaOH)、生石灰(CaO)、浓硫酸(H2SO4)溶解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NaCl)四、水溶液的某些性质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水溶液的特性使水的沸点升高是水能导电具有导电性溶液能够导电的条件:溶液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第3节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课件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第3节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课件沪教版

溶质 溶剂 溶解性
A.水 B.酒精
碘 水 微溶
C.汽油 D.苯
酒精 可溶
汽油 易溶
C )
苯(有毒)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3.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一定能达
到目的的是( B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易错易混警示】 1.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里一定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
物质。
2.恒温蒸发溶液中的溶剂,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 剂,则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若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由于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溶 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下列因素:①水的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有( C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
【重点难点提示】 1.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1)在一定温度下,观察溶液中有没有剩余溶质存在。 (2)在一定温度下,加溶质,观察能否再继续溶解。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之间的关系 (1)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3.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应注意 (1)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的溶剂量。 (2)强调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1)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 A、B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 C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 KNO3,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 D 液的是 。 (5)在一定温度下,向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全溶,A中是否也 B 全溶? 。 不是

九下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习题沪教版

九下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习题沪教版

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 )
实验序号 溶质 溶剂 温度
1
蔗糖 水 20 ℃
2
蔗糖 水 40 ℃
3
食盐 水 40 ℃
4
食盐 植物油 40 ℃
A. 溶质种类 B. 溶剂种类 C. 溶液温度 D. 颗粒粗细
【点拨】 对比实验2、3可探究溶质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
影响;对比实验3、4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 的影响;对比实验1、2可探究溶液温度对物质溶解 性的影响。
碘的水溶液呈黄色,碘的汽油溶液呈紫红色,说明 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D正确。 【答案】B
9 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把一瓶接 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的具体措施有:①加入 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 蒸发水;⑥通入少量CO2气体。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①②⑤
【点拨】 由图可知,振荡前,无色的汽油在上层,黄色
的碘水溶液在下层;振荡静置后,上层呈紫红色, 说明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下层呈无色,说明是 水。该实验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 同时也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A、C 正确;由该实验无法得出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的结论,B错误;
(2)除(1)中的因素外,你认为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外 界条件___温__度___有关。
4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浓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其他任何溶质的溶液 D.稀溶液
【点拨】 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
解该物质的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A正确;浓溶 液、稀溶液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在一定 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不 一定是稀溶液,B、D错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 饱和溶液能够继续溶解其他溶质,C错误。 【答案】A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课题:沪教版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材及学情分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章《溶解现象》是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溶液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也是学生在上册的化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类物质(如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却缺乏深入的了解,也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

所以让学生集中和系统的学习一些溶液和溶解现象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对溶液和溶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是很必要的,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有关溶液的知识去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本节内容包括了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结晶现象及其应用等知识;各1课时教学时间,共分3课时。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能力,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电教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实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习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液是否饱和及转化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2.建立内因与外因对事物发展共同影响的辨证观教学重点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能对实例进行转化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实例进行转化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媒体及实验设计1.多媒体课件2.合作探究实验(每4人一个实验小组):(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10ml水中分别溶解NaCl、KNO3和Ca(OH)2②10ml水和酒精中分别溶解碘③10ml水在不同温度下溶解KNO3(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①溶质、溶剂的改变;②温度的改变创设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问题(①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②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某种物质?③溶液是否饱和应确定哪些条件?)组织、指导科学探究(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反思评价)应用提高现象:10ml水和酒精中分别溶解碘“为什么呀?”糖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为什么再加糖也不会更甜方案①:方案②:通过以上实验,再次强调条件,从而得出结论(板书);;。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六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六章 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s3 s1
s2
t1 t2
下列(xiàliè)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1×101 kPa、20 ℃ B.2×101 kPa、10 ℃
C.2×101 kPa、20 ℃ D.1×101 kPa、10 ℃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t℃ 加水







(bǎo hé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食用油
食用油
食用油在水、汽油(qìyóu)中溶解能力相同吗?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bù tónɡ)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ù
tónɡ)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加KNO3
升高温度(wēndù)后水中能溶解更多的KNO3 ?
同一种(yī zhǒnɡ)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rónɡ yè)
A
加KNO3 B
升高(shēnɡ 温度
ɡāo)
恒温(héngwēn)蒸降低温度 发
C
D
E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液状态 ⑤溶质质量分数 ⑥溶解度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三、结晶(jiéjīng)
1. 晶体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jīngtǐ)
2. 结晶 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操作步骤依次是 。
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在一定温度下,该 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⑴查找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6.气 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压强减小而减小。1.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5 )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A.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bǎo hé rónɡ yè)。B.降低温度时,不饱和食盐水可能变成饱和食盐水。g.趁热过滤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6.3 物质的溶解性(1)课件

第五页,共十四页。
资料(zīliào)
呢绒、毛、丝绸等高级衣料用水洗会引起皱 缩、变形和损伤,或不易洗净,故常采用干洗 的方法。干洗剂(xǐ jì)是由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表 面活性剂和少量水(或不加水)及乳化剂组成 的。有机溶剂的作用是溶解衣物上的油污(常用 的有轻石油烃和氯代烃),表面活性剂能防止 溶于溶剂的污垢微粒再沉积。干洗剂尽管对清 洁油性污渍非常有效,但对水溶性污渍的去污 效果却不明显。
不饱和溶液
3、检验饱和溶液方法:
取样,加入少量该溶质,观察能否继续溶解。
4、浓溶液和稀溶液: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⑵相同温度,同一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6章 溶解现象。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 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的溶质多。
√ (6)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在相同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 (8)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
溶液还是饱和溶液 。
第十页,共十四页。
1、下列因素不会影响(yǐngxiǎng)物质溶解性的是( )
A.溶质的性质
第六页,共十四页。
干洗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它只是用溶剂来去除油垢或 污渍。由于溶剂中几乎不含任何水分,所以称之为干洗 。干洗的溶液可以溶解及去除衣物上的油垢,例如羊毛 及丝类的天然纤维,水洗后很可能会缩水、变形及褪色 ,但是干洗就可以处理得很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课件(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课件(新版)沪教版
3.在0 ℃时,图6-13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 序是 硝酸钾、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铵、食盐、 硝酸钠、硝酸铵。
4.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50 g。80℃时140 g硝 酸钠溶于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__不__饱_ 和 (填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0℃时,用100g水配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溶 液加热到70℃(不考虑水的蒸发),从溶液中可析 出氢氧化钙约 0.07 g。
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
和溶液来获取硝酸钾晶体;
(2)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的
固体溶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
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




溶 液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使晶体析出
在生产上,人们常用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提取溶质。 如盐厂用海水晒盐。
借助日光和风力 把海水引入海滩




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图6-18 结晶实验 从上述实验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固体物质 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硫酸铜晶体
食盐晶体
重铬酸钾晶体
硝酸钾晶体
硫酸亚铁晶体
明矾晶体
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
结晶的方法 (1)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或称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
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见教材P20页)
(2)曲线法
图1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图2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填空。
1.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是 温度升高,物质溶解度增大 。
2.图6-13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 硝酸铵 , 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食盐 。

第6章 溶解现象教案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第6章 溶解现象教案第1课时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判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以转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教学难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一、导入新课设置疑问: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举出例子,说出你的想法。

二、推进新课活动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提出问题】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实验假设】有可能影响硫酸铜晶体溶解快慢的因素是:假设1:温度假设2:溶质颗粒的大小假设3:搅拌【设计实验】使三个因素中的两个因素保持不变,只改变一个因素,来比较硫酸铜晶体溶解的快慢。

(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如烧杯的大小、溶剂的质量等)【实验内容】【实验结论】见下表:【注意事项】(1)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时,要保证“设计条件的公平性”。

(2)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是否搅拌、固体颗粒物的大小、温度的高低等。

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固体颗粒物的体积越小,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多指固体物质)。

【强化练习】引导学生完成P11《状元导练》“课堂导学”知识点1的相关内容。

活动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也不同。

那么一种物质在一种溶剂中能否无限溶解下去呢?【活动与探究】请同学们按教材P17“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验1、实验2、实验3,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交流现象】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

【分析小结】实验现象:实验1中留有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中,分别加入2 g硝酸钾晶体,不会溶解;实验2中加入5 mL水,未溶解的硝酸钾又继续溶解了;实验3中加热B烧杯,未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

九年级化学溶液及溶解度笔记

九年级化学溶液及溶解度笔记

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一、溶解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特征:均一性:溶液内各部分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混合物:至少包含两种物质3、说明:均一稳定的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FeCl3溶液是黄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4、溶液的微观形成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扩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中,如图NaCl溶于水的微观过程5、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导电性,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能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使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水、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存在与水中,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离子,因此蔗糖水溶液很难导电二、溶液形成中的能量变化1、物质的溶解过程扩散过程(了解):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如:硫酸铵水合过程(了解):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如: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溶于水温度不变的物质:氯化钠三、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不稳定,静置分层2、悬浊液:一种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态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浑浊的混合物,如泥与水混合用力振荡后得到的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的液体就是悬浊液;悬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固体小颗粒会沉淀下来,故悬浊液可用过滤法分离3、乳化(1)概念: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的现象(2)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农药的使用:将农药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后,再溶解在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后制成的透明液体叫乳油→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洗洁精等乳化现象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一、溶质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通常是水,也可以是其他液体,如:酒精、汽油、氯仿等)溶液:溶解了某种溶质的混合物判断溶质、溶剂:(1)若气体、固体溶于液体,则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如食盐水、高锰酸钾溶液、盐酸(2)若液体溶于液体,质量少的为溶质,质量多的为溶剂;如碘酒(3)有水存在的溶液,无论水多少,水都为溶剂;如酒精溶液(4)如有化学反应,则应根据反应情况判断溶质、溶剂二、溶质浓度的表示——溶质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g)=溶液的体积(mL)×溶液密度(g。

6-3-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6-3-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搅拌或振荡 颗粒的粗细或大小
温度
溶质性质 溶剂性质
温度
老爸,我要喝 最甜的糖水, 还要加,一直
加……
老爸骗人,为什么糖 溶不进去却还能再溶
进去食盐?
儿子,现在最甜 的了,再加也不 会再变甜了……
嘿,别吵了, 我给个建议吧:
3. 加热后有什么变化 4. 继续加入5gKNO3固体,
用玻棒搅拌,观察是 否仍完全溶解 5. 将上述加热后的烧杯 ,静置冷却,观察现
实验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在烧杯中加20mL水,
再加入5gKNO3固体,用玻 棒搅拌,观察是否完全
溶解
KNO3固体刚开 始完全溶解;
再加入的KNO3
加到一定量之 后不再溶解;
加入的CuSO4 固体溶解了,
不再溶解 KNO3的溶液 ,不影响 CuSO4的溶解。
溶液变成蓝色;
什么溶液
(1)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的溶解是 有限的。
(2)配制溶液时,溶剂量越多,溶解的溶质量越多; 反之越少。
(3)温度升高时,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所能溶解的 质量也越多;反之越少。
2. 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还得看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3. 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解这种物质不能再溶,但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1、如何判断一瓶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①观察,溶液中是否有剩余的溶质。
②向原溶液中继续加入同种溶质, 若不减少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若 减少则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练习】 20oC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 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133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 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36 克,现在溶液 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136 克,再向此溶液加 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136 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