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说课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特点
编 写 特 点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及教学 需求和生产实际修订而成的。
三、教学资源
2、教材特色 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导向,充分 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实用教材。 另外,注重内容的使用与更新,最大限度减少基 层岗位不直接应用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增加实用知 识与技能内容。 3、师资队伍状况 本系从事《分析化学》及其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有: 曲霞、汪媛媛、贾顺杰、崔玲等,且均取得讲师资 格,具有多年教学经验。
本课程的建设。
谢 谢!
分析化学说课
说课内容:
课 程 设 置
培 养 目 标
教 学 资 源
学 情 分 析
课 程 内 容
课 程 考 核
教 学 改 革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我系《分析化学》课程以定量分析为重点,强调应用, 注重实训,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学科,是石油化工、 应用化工、工业分析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定位 使学生掌握化学分析法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培养 严谨的学习态度,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从 事实际分析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 能基础。
二、培养目标
知识培养目标
掌握基本分析 仪器的使用 掌握滴定分析 方法及原理 掌握有关误差 的基本理论 熟悉数据处理 的常用方法,建 立一个量的概念
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较好的综合 逻辑思维能力及分 析能力 具有对真实样品 分析进行方法选择 及独立完成 分析实验的能力 具有运用分析化 学理论知识解释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素质养成目标
具有严肃认真、 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和严谨的工 作作风 具有良好的职 业道德和职业习 惯,自觉爱护仪 器、规范操作 具有高度的质 量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资源
1、教材特点
①面向高职教育,
以“实用”为基础 ②每章节有“学习 目标”、“实用问 题解答”、“小结” 等 ③章节习题都附有 参考答案
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学资源
4、实验设施
配有专门的电子分析天平实验室一个,分析化学 实验室三个,滴定管升级为四氟酸滴定管,大大减 少了漏液、老化等难题,其它玻璃仪器、药品配备 齐全,能完成多种滴定分析实验,保证了学生的学 习需求。
三、教学资源
实验室部分设备
玻璃仪器、电子分析天平、 超纯水机、酸度计、自动 电位滴定仪、水浴锅、电 烘箱、马弗炉等。
五、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重、难点
重点:第三、四、五、六章,主要讲述了溶液四大
平衡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和滴定操作要求,重点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的分析化验能力(职业资格考试:化
学分析工、化学检验工) 。 难点:1、定量分析数据处理 2、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五、课程内容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逻辑关系
本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按照专业教学 计划要求一般都设置在第三学期开设,承接上一学期 开设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 用。
“活”学:采 取多种形式 进行学习 “广”学:利 用网络平台, 了解分析化学 “博”学:利 用图书馆,多 查阅相关资料
五、课程内容
1、课程教学安排
课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教学内容 概述 滴定分析法概述
理论
实验
小计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重量分析和沉淀 滴定法 复习考核 合计
≤59:不及格
七、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本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除
了基本的理论讲解、课程讨论等教学方法外,还要
结合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适应高职教学的要求, 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等实践教学 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
七、教学改革
2、课程内容改革思路
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理论与社会实践需要相 结合的总原则,通过“以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形成教学与实际应用互动的机制,从而有力地促进
自动电位滴定仪
实验室
现有的实验条件完全可以满 足分析化学技术的实训要求
四、学情分析
授课 对象
学生 情况 应对 措施 循序渐进、 突出重点、 强调难点 课堂讲授与 讨论、加强 学生习题练 习、结合实 际应用讲解 学习 方法
石油化工 应用化工
工业检验
炼油技术 二年级学生
知识水平参 差不齐 接受知识的 能力存在很 大差异 学习热情较 低
本课程对后续开设的其他化工类课程,如油品分析 、 工业分析与检验等相互衔接,并为这些课程的开设打 好理论基础;符合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最主要使学 生在学习这些后续课程时易于理解接受相关知识点。
六、课程考核
平时 成绩 (15%)
期中 考试成绩 (25%)
平时成绩指 考勤、上课 态度、作业
≥90:优秀
80-89:良好 总评 60-79:及格
期末 考试成绩 (60%)
≤59:不及格
六、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指考勤、实 验操作、态度、卫生 实验报 告包括 上交情 况、书 写规范、 数据记 录与处 理
平时 成绩 (15%) 实验 报告 (25%) 期末 操作考核 (60%)

≥90:优秀
80-89:良好 总评 60-79:及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