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九 改良与革命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B10120102 毛文炜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自1940年被帝国主义用大炮打开大门之后,就一直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于是乎,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开始兴起,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
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人们开始试图拯救衰败的国家,一部分人开始维新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
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
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
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
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
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改良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
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能够使一个国家和平的渡过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
改良可以使得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得变革更为持久。
在中国最为著名的就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同时也是革命的先声。
戊戌变法的主导者是资产阶级,发动变法的,目的一是为了挽救民族威望,二是发展资本主义。
说到底也是为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
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候,维新派变法图强,救亡图存,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希望能够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
另外,维新派试图通过变法来发展资本主义,这次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希望能够在政治上变革社会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这符合了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历史前进的方向。
但是此次的改良运动却以失败告终。
除了与当时的环境有关,也与他们自身的局限性有关。
由于两千年封建主义经济牢固的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地下,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不足以抵抗强大的封建阶级。
改良与革命2
改良与革命,并非只是以其是否成功来判断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当时是为了解决太平天国的内部混乱和外国列强入侵等问题问题,对技术等进行改良。
虽然没有达到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的目的,但也不能绝对反对其历史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而且是近百年来一系列改造和变革社会的伟大开端。
戊戌维新同以往自发的农民运动不同,它是奠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上,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改良运动。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迫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内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民族责任感,是越来越多爱国者、社会阶层等一一投入到改良中国的道路中去。
因此改良也是这一时代的一大主题。
维新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爱国运动。
它是一次资本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次变法后,使得了西方思想在中国传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因此,从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来看,改良并非在做无用功,它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在此基础上,清政府还进行了清末新政,这也是一次改良。
但是似乎改良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当时存在的问题,改变中国的现状,因此。
可以说这次改良是失败的。
然而,我们必须明确,并非所有的革命者一开始就决意要革命的,即便是孙中山本人,最开始是要上书李鸿章想走“改良”路线,只是在“改良”被拒之后,他才立志“革命”辛亥革命不是靠革命党的煽动才发生的,而是封建统治阶级逼出来的,是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革命往往是各种和平改造社会的道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近代中国的改良和革命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改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也称戊戌变法)革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生)改良一般是自上而下发起的,而革命则是自下而上推翻当权者的统治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
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
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洋务官僚中分化出一批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①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③维新派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④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观中国近代之改良与革命
我观中国近代之改良与革命中国的近代史,一方面是一部不断被西方列强欺侮沦陷的屈辱史,另一方面,却又是一部自我解救,自我探索,抵御西方列强的抗争史。
而改良与革命则是近代中国自我解救,自我探索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改良,是统治阶层在内部对限制阻碍自我发展的制度进行变革,以期能够达到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进而维护,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稳定的,温和的,不流血的,不触碰其根本利益的方式。
而革命,则是用暴力的手段推翻现有制度或统治的一种极端的,流血的,惨烈的方式,这即是狭义上的革命。
换言之,在本质上,改良的目的在于保护统治阶级的根本核心利益,而革命的目的在于对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
因此,正是背后所代表的利益的不同,才导致了中国近代改良与革命的争锋相对。
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改良与革命的密不可分。
革命促使改良,而改良又为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即是革命的前奏。
中国的改良,历史悠久。
从春秋战国的商鞅变法,赵武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北宋王安石新政,再到明朝张居正变法……这些改良,让地处偏隅的秦国成为霸主,为秦始皇雄灭六国定下基础;让原本不堪一击的赵国成为战国七雄;让文化落后的鲜卑更好的统治中原;让积弱的北宋渐渐强盛;让落日中的大明帝国重新焕发光彩……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改良是有基础的,改良是可取的,改良是有积极意义的。
然而,近代中国的改良却又是中国改良史上的一朵奇葩。
因为中国近代的改良是在内有革命火焰熊熊燃烧,满清统治摇摇欲坠,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西方先进资本主义文明不断侵入的大背景下实施的,这本身就已经超越了历史。
而这又决定了中国近代改良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中国近代的改良始于洋务运动,衰竭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其后的戊戌变法,立宪新政则更多的是一种表面形式,小打小闹,难以形成气候。
我以为,中国近代的改良,纵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
即便从唯物辩证的角度看,益处是有的,但于大局实乃杯水车薪,难逃最终的灭亡。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提要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
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1、相关定义1.1、基本概念(一)舆论舆论一词并非古来有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缓慢而渐进的形成过程。
”舆” 字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当时的含义是一种”车子”,后来,舆字与人连用表示造车的人,称为”舆人”。
到春秋末期,舆人这个词被赋予抬轿子的人的意思,并逐渐取得”下等人”的含义。
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舆人之诵”、”舆人之谤”、”舆人之谋”这些表达下层意见的概念,并广泛应用起来。
舆论一词的出现是在三国时代,《三国志,王郎传》中写道:”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4)虽然”舆论”一词早在三国时就己出现,但它与我们今天舆论的概念还有相当大的差别。
关于舆论的概念,国内外的研究者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下面仅列举我国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我国舆论学研究者刘建明教授的《基础舆论学》一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本舆论学专著,在这本书中,刘教授对舆论的概念的形成与观点作了一番考察,他在总结和批判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舆论这一概念做了自己的解释。
他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兰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舆论思想研究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
(5) 从事舆论调查研究的喻国明教授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6) 孟小平认为:”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
(7) 舆论学研究领域著述颇丰的陈力丹教授在考察当代学者的论述后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8)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舆论概念的解释各不相同,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当代学者对舆论概念的逐步完善过程。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提要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
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仍是不彻底 的胜利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 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 亥革命的果实,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 军阀手中
▪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 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 有完成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 程碑!
▪一个王朝终结了,一个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 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灭亡了,一个共和制 的国家在亚洲诞生了!
▪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 放,自此之后“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 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地主阶级洋务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也行不通的
北洋舰队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 洋务派三十余 年的“ 富强” 设想也被打得粉碎
酝酿已久的维新变法思潮便形成一股富有朝 气的政治力量出海领航
戊戌变法(1898年)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 一九三三年刊出的一篇论文 中指到 :康氏及其伙伴代 表中国的统治者—满清朝廷 找出了第三条的道路—
昙花一现
变法不足一百天就失败了,又称百日维新
▪原因 ▪代表中国资产阶级,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社
会基础相对狭窄 ▪只能把实行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
绪皇帝身上 ▪加上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教训
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的第一次表演, 竟失败的这么快
这不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 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 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主义的自上而下的变 政的道路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简述近代中国的⾰命与改良简述近代中国的⾰命与改良摘要:⾰命与改良就好像历史的两⼤车轮,推动着近代中国的不断前进。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改良与⾰命只是近代中国⼈改造中国的不同道路的选择,尽管它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不尽相同,但它对于推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进步作⽤都是不容抹煞的。
⾰命是“⽤暴⼒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产关系发⽣⽭盾⽽到⼀定的时机就要⽡解的上层建筑。
”改良则是以渐进的、较为缓和的⽃争⽅式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
它们既相互依存,⼜相互对⽴,⼆者交叉的出现。
关键词:关键词: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中国现代化、孙中⼭⾰命1895年4⽉,甲午战争战败,⽇本逼迫中国在⽇本马关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样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叙述严峻的形势,同时提出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但还是对清政府触动并不⼤,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上海、天津各地创办报纸、组织学会、开设学堂,宣传变法主张,变法维新运动在全国逐渐⾼涨起来。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时局更加危急。
1898年6⽉,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颁发了⼀系列在政治、经济及社会⽣活⽅⾯推⾏新政的谕旨。
维新派企图通过⾃上⽽下的变法维新,逐步在中国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君主⽴宪制度,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宣传转到政治实践。
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社会制度的运动,⽽且是近百年来⼀系列改造和变⾰社会的伟⼤开端。
戊戌维新同以往⾃发的农民运动不同,它是奠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上,适应民族资本主义⽣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改⾰运动。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的紧迫感、责任感,催促着⼀切爱国的中国⼈、社会集团、社会阶级和阶层,在千钧⼀发的时刻做出⾃⼰的抉择,投⼊改造中国的运动。
尽管在19世纪末中国民族新⼯业尚很薄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刻不容缓的时代紧迫感却敦促着这个阶级的代表⼈物尽早地袍笏登场,演出维新、变⾰、图存的壮烈场⾯。
革命和改良
一、肯定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新政的现实可能性。
可以肯定,辛亥革命的发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但是,这种历史必然性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
作为一次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一样,都表现为一种现实偶然性,它们具有相似的历史境遇。
事实上,在满清政权的权威性尚未受到根本动摇时,改良与革命都只是潜伏着的因素,它们并不具有谁现实谁不现实的问题。
只有当满清政权因为内忧外患而风雨飘摇时,改良与革命才由潜伏状态跃升成为显在因素,表现为现实社会的两难选择。
历史表明,在满清政权还有足够的权威资源维持其统治地位时,体制内的改良必然成为首选。
只有当这种改良运动因为种种偶然性因素失误的积累而导致丧失其主导地位时,作为体制外的革命才跃居新的主导地位。
辛亥革命正是以这种“异质的转化”成为新的必然性的。
因此,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并不就意味着否定清末新政成功的旧的现实可能性。
两者是新与旧的交替,有着时间上的单向性和事物发展环节的不同步性,因而是不可直接比拟的。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的满清政权顺应历史潮流,采取了灵活、明智、有效的改革措施,就不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辛亥革命就不会轻易爆发。
政治的暴力革命无疑是激进的,没有足够的革命激情是不可能干革命的。
所谓“激进主义产物说”,只应是事实描述,它并不具有历史上的道德审判功能。
或许,争论双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至于双方对它的褒贬不一,只是反映了争论者之间不同的愿望和立场。
相对地说,当改良尚处于现实可行阶段时,激进的革命就是贬义的;当改良已走入死胡同而革命形势日趋成熟时,渐进的改良就是贬义的。
绝对地说,改良与革命还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问题。
只要改良或革命服从于人类社会客观规律要求时,它们就是值得肯定、欢迎和拥护的。
因而是褒义的;反之,若违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要求,它们就是应当否定、排斥和反对的,因而是贬义的。
二、政治革命主要具有毁灭作用。
政治的暴力革命无疑是一场烈火,它以自身特有的大无畏英雄气慨扫荡一切,行使着人类社会“代司杀者杀”的无上权力。
近代中国史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社会客观地本能地同时存在两种需要、两种发展趋向,即“激进”与“改良”,它们是交织在一起,是可以统一的。
近代的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社会,古代的东西与近代的东西杂混蜕变,本来就不好清理。
思想文化范畴的理念与政治范畴的理念并用于救国斗争,越发显得头绪多多。
用“激进”与“改良”来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思想派别或人物,情况就大为复杂了。
梁启超在改良与革命之间反复,已经隐约感悟到上述的两种需要;但他更偏重于改良,对两种历史需要的理解有失偏颇。
民初他主张在共和制下实行开明专制,无意间,已经找到了中国近代史两种需要的统一方式:先革命,在先进国体的外壳下,进行改良,实行符合社会历史条件的制度。
在改良与革命的两难之间,梁启超已隐约参悟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雷颐指出,“辛亥革命”这些年来几乎成为“激进”的代名词,其实,被尊为“辛亥之父”的孙中山并非一开始就想“干革命”的,起初也是想方设法、最后通过王韬上书李鸿章,想走“改良”路线的。
只是在“改良”被拒之后,他才立志走上“革命”一途的。
有人对清政府的“新政”“立宪”被辛亥革命“打断”而深感遗撼。
不经革命的大动荡大破坏而收革命之实效,当然是值得追求的理想状态,作为一种良好的愿望,更是无可指责。
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于民众之影响者几希,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屈居一隅的少数人信念,不足为意。
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以缓危机,民众忍无可忍最后抱定与汝偕亡之心,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此时此刻,惟最激进者最有吸引力,暴力肯定不断升级,愈演愈烈,最终火焱昆岗,玉石俱焚。
我们搞历史的总是养成一个习惯,从事实中看它是怎么样造成的,或者说我们对一个巨大的社会运动,也可能很不喜欢它,也可能是从价值上否定它,但是这么巨大的社会运动来了,那么多人走进去,那么多人支持它,恐怕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它,造成这个社会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得仅从主观上说这个过激,那过激,我们对巨大的社会运动和历史思潮,我们就是要分析它是怎么产生的。
浅谈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提要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
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良与革命
为什么辛亥革命选择的是革命而不是改良朱沿生(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1002班01 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1911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便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虽然革命以失败告终,但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其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
可是,近来很多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少数激进主义煽动的结果,革命带来了动荡与破坏。
因此,改良比革命好。
那么,孙中山先生为什么选择的是革命而不是改良?当然,辛亥革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在封建统治下和平的改良道路都走不通时所做的无奈之举,是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
它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其破坏作用,意义是远大的。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与改良,革命的必然性一个世纪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动荡与叛逆的中国,全国各地各阶层人民的风起云涌。
从1902年之1911年间,各地较大规模的民变,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斗争,农民、手工业者抗捐,抗税,抗阻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商人的罢市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高达1300余起[1]。
一场子资产阶级革命正蓄势待发。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的经济势力。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的赔款,清政府一次次追加税收,致使民怨沸腾。
中国的民族危机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于是,便出现了上面所描述的一系列的动乱。
而在此之前,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相继失败,清政府的“新政”也以破产告终,在各种救国道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便是辛亥革命。
虽然,辛亥革命最后以失败告终,革命派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仅存三个月便夭折。
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后,造就了中国封建军阀混战的局面。
但是,革命仍旧拥有者巨大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与改良问题分析短短一个多世纪,在中国大陆上就发生了数次影响国民命运的历史事件,从1840年到1949年,究竟是革命还是改良,我们只能从各个方面分析讨论。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
即为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
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
而同一时期的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已有长足发展,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
这就是改革与闭塞的原因所导致的不同的结果。
19世纪初叶,中国封建社会已从“康乾盛世”的顶峰上往下跌落,封建传统思想的两大支柱“宋学”与“汉学”也逐渐走向穷途末路。
而产生于明末清初由黄宗羲、顾炎武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却受到社会的注重。
这种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思想变革的主要表现。
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胁下,不但对中国的经商贸易有所动摇,而且西方的思想文化也蜂拥而至。
鸦片战争前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会危机四伏。
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
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技,抵抗侵略,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
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交替时期思想界出现的一大进步。
一方面,它针对当时社会的严重弊端和民族危机,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对国计民生具有积极作用,它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沉闷风气,初创了“开眼看世界”的全新观念,迈出了向西方国家探寻真理的步伐,充当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启蒙的先驱,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它主要是服务于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因此依然有着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改良与革命——精选推荐
题目:有人说: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改良比革命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答: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改革特点方面中国近代改革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改革家们不直接暴露改革意图,而是披上各种伪装;二改革在外交、军事与商业部门取得的成绩较大,而与西方挑战关联较小的部门取得的成绩较小;三改革家都是地主阶级,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四除“戊戌变法”外大都没有政府公开发布的系统的政策纲领,也从未形成全国范围的全面余统的改革运动。
不彻底性,妥协性,没有实力局限性。
这些方面远远不如革命彻底。
(二)改革内容1.力倡南浦海运,。
革除油运积弊2. 整顿吏治力挽预风3.锐意改革盐法,革除盐务积弊4.兴修水利上裨国计下益民生5.严禁吸食鹅片,掀起禁烟离潮6.学习西方长技抵抗西方侵略这种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民族国家的利益,也反映了人民的要求,打破了“…万马齐暗”的沉闷空气,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充当了近代维新改革的先驱,更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
但是也有缺陷:1.在中华民族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中,坚持反对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积极寻求富国强兵之道,是和人民的利益一致的但是,在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尽管他们一定程度上同情人民的疾苦,而归根到底是站在地主阶级一边的。
他们“安贫”正是为了“保富”他们的改革,并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封建土地制度2.尽管他们赞赏西方的民主制度,但主观上并不主张改变封建制度,即使他们提倡学习西方长技,却又是以保护封建制度为前提的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他们还把道与势对立起来,认为势可变而道则永不可变, “其不变者道而已,势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
3.在反抗外国侵略中,他们很重视人民群众作用,有进步意义。
但也有消极一面,即是为了“收养游手,消其不靖之心”。
这些消极因素,都是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当然,我们也不应苛求于前人.在内容方面与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不全面,不够彻底。
关于中国改良与革命问题分析
三、改良与革命之关系
改良与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革命者的革 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 命。反过来,改良的很多措施也客观上为 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某种意义 上说,改良就是革命的先声。
四、从历史角度看改良与革命: 纵观中国近百年历史,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改良 与革命。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 的时代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强国。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 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 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人民意识到 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 种情况下,才能虚心地吸取西方的先进文明。
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问题分析
陈晓依 彭世飘 施秀芳 平 怡 徐玉婷 王煜莺 宋 扬 周 扬 刘元峰
一、改良
1、背景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发动了一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发动了一 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 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鸦 片战争前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 会危机四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 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 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 危机的良策。
3、失败的原因: 改良运动随着维新变法的失败而全盘皆 输,究其原因,经我们小组讨论有以下几 点: 1、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2、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3、缺乏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和一个坚实的 阶级基础
二、革命
随即而来的事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 称为是“ 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 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
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 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 外提倡学习西技、制度,以抵抗侵略,从 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 社会思潮。先后出现了以改良为主的洋务 运动、维新变法这些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九 改良与革命
(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
•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 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 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 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 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 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 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 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
• 而一旦守旧派操刀反击,维新派也就没 有丝毫反抗的能力。谭嗣同慷慨就义前 的临终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正 反映了这一点。“回天之力”存在于亿 万民众之中,这就是维新派的志士们所 没有认识到的。
谭嗣同图
•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暴露了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 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 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 ,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 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 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 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抗战前期西方列强牢牢控制了中国的 经济命脉
• 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煤产 量的55.2%,新法采煤量的77.4%,冶铁 工业的95%,石油工业的99%,发电量的 77.1%。在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 外国资本占到了71.6%。外国银行资产也 要比华商银行多1/3。外国资本不仅垄断 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 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 业。
• 改革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 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 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 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 ,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 主立宪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 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 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 力。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作者:周世良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8期摘要:近代中国,要改良还是要革命?为此争论不休。
实际上,这不是二选一问题,而是既要改良,又要革命,革命引起改良,改良又为革命作量变积累,二者是相互联系,共同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重要动力。
但是,近代中国最后还是只能选择革命,因为:第一,社会制度初期、中期改良大多数都能成功,但社会制度末期改良大都会失败;第二,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转变中一般需采用革命或战争方式;第三,清朝是中国君主专制顶峰,发生革命是自然;第四,清朝是少数民族掌权国家,由于民族问题必会导致革命爆发;第五,清末改良以不推翻旧制为前提,注定会失败;第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更容易引发革命;第八,近代中国只有革命才能消除封建根基,避免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和振兴。
关键词:革命;改良;中国近代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3-0150-0320世纪初,保皇派与革命派曾经为了改良还是革命热烈争论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始,尤其是到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学者们对革命和改良关系又进行了一场激烈讨论,观点各异。
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意见:其一,改良更符合中国国情。
著名史学家袁伟时、张朋园先生持此观点。
他们认为:康梁的改良方式更好一些,不会流血,也不会造成后来几十年的军阀割据。
其二,革命是不能不做出的最后选择。
著名史学家金冲及、胡绳武、龚书铎等持此看法。
这一派认为:清朝像一棵快枯死的大树,再嫁接也活不了;所以,革命是最后不二选择。
那么,如无辛亥革命,清政府立宪真能为中国杀出一条血路,中国会比今天更好吗?其实,谁都知道,历史是不能假设的。
清末之所以出现革命,自有它的道理。
本文就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关系问题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社会改良与社会革命之理论诠释(一)社会改良社会改良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措施;社会改良一般是在社会形态量变过程中,当一定的社会制度经过量变发展,其基本矛盾开始尖锐,但是还未到白热化时,就需要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便更大程度上能适应生产力发展[1]121。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改良与改革这俩种道路
戊
光
戌 六
绪 帝 与
君
康 有
子
为 ,
梁
启
超
戊戌变法一场景
革命运动兴起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 质。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 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派发动了 连续不断的反 清武装起义, 坚决地以革命 的手段对付业 已成为“洋人 的朝廷”的清 朝统治势力, 掀起了反清革 命的浪潮,给 予清政府以沉 重的打击。
辛亥革命的失败
没有提出彻底 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 和依靠人民群
众
不能建立坚强 的革命政党
单击添加
辛亥革命未能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
近代中国需要的究竟 是什么
革命? 改良?
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 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帝国主义 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 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甲午战 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 义情绪和救亡热情。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 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 亡。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 人。
改良派:中国社会经组织优良,社会革 命只会引起中国的大动乱。 革命派:当时中国存在严重的“地主强 权”,“地权失平”的现象,必须进行 政治革命,从而实现社会革命。
改良运动——戊戌维新
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 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 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 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很 可惜,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近代中国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近代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的内在联系以20世纪初年的立宪运动来说,在1910年一年之内,立宪派就连续三次发动了全国规模的速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的请愿运动,先后签名参加请愿的人达数十万。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递交请愿书,声泪俱下,个别请愿代表竟不惜断指割肉以示自己的忠诚。
今天如果我们翻一翻当时的报纸,仍可以看到请愿代表断指割肉时印在报上的血淋淋的手印。
尽管立宪派作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但顽固的清政府仍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直到1911年5月,军机处才被撤销,成立所谓责任内阁,阁员l3人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是谓“皇族内阁”。
换汤不换药,朝廷面貌依旧。
预备立宪,朝野沸腾,也只不过换来个到宣统五年(1913年)实行立宪。
如此预备,连立宪派也对朝廷失望了。
以至于武昌起义爆发,立宪派大多不站到清廷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一边,而纷纷站到革命派一边了。
在辛亥革命爆发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立宪派和革命派都对自己的主张进行了大力的宣传。
在宣传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以法国大革命为例,极力宣传革命的可怕,宣称如果进行革命,必将造成社会秩序的破坏,引起列强的干涉,造成亡国的惨祸,但是,人们并没有被他们的宣传所吓倒,最终还是接受了革命,使革命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历史的事实已经表明:辛亥革命并不是靠革命党的煽动才发生的,而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逼出来的,是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
第二,帝国主义在近代中国革命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辛亥革命为什么要推翻清王朝?这是因为朝廷已经腐朽了。
腐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它是“洋人的朝廷”。
“量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宁赠友邦,勿与家奴”,是这个朝廷对外屈辱的写照。
革命派正是愤慨于这个“洋人的朝廷”,所以要发动民族革命;愤慨于这个朝廷的对内专制,所以要发动民权革命(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一身而二任的,它既是民族的,又是民主的,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反帝反封建的。
试问,可以从这个革命中把民族革命的内容分离出来吗?正是因为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得不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承认,尽管孙中山是真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下,中国农村的经 济日益陷入绝境。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的低下 ,农村无法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 品粮、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等条件,这 就从根本上严重限制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占 全国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过着极端贫困的 生活。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土地荒芜,路 断行人,家有饿妇,野无壮丁”的惨象。 • 正因如此,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 彻底改革,就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 项基本任务。
(二)中国封建专制势力的残酷剥削 • 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政府当局对 中国农民的盘剥。 • 1、地主依靠占有大量土地,向农民收 取苛重的地租。据1934年统计,全国 22个省区的实物地租占农业产值的比 重一般为45%左右,有的地区甚至高 达5成、6成乃至7成以上。
• 政府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 削制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重的赋税 等直接对农民进行掠夺。首先是征收田 赋。其次是征收盐税。再次是征收各种 杂税。1929年至1933年,全国农村共 有188种不同名目的捐税。1937年,杂 税名目达到1756种。最后是强迫农民 服劳役(如修筑公路、碉堡等)和服兵 役。
二、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 原因
•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 政治上:不敢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君主制 度,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 行”,通过和平、和法的手段,实现自 上而下的改良,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 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
• 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 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
• 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西学,却仍要 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 古改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 想
• 戊戌维新派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 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维新派尖锐地揭露了俄国侵华的事实, 却幻想依靠与英、日结盟来抵抗俄国。 有人甚至建议聘请日前首相伊藤博文来 中国任维新的顾问。英、日帝国主义虽 然表面上同情维新派,但实质上只是为 了乘机扩大在华的侵略势力,并寻找他 们在中国的代理人。
(四)论战的意义
•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 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 形势的发展。对于这场论战,《新民丛 报》在1907年作出如下结论:“数年以 来,革命论盛行于国中,今则得法理论 、政治论以为之羽翼,其旗帜益鲜明, 其壁垒益森严,其势力益磅礴而郁积, 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而身行 破坏”,立宪党人则“气为所摄,而口 为所钳”。
• 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 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 资本。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 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 脉。
• 垄断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 金融业方面开始的。国民党政府通过加入 “官股”、改组有关机构等,将原北洋军 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即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控制起来。随后又成立了“国家的”中央 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不仅完全主宰了全 国的金融业,而且直接操纵着全国的经济 。
• 总之,官僚资本不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 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而是官僚资产阶 级利用超经济的特权,主要从事金融和 商业投机的过程中,通过掠夺广大劳动 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 • 正因为如此,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 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 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
– 我们的告别,并非否定以往屡次革命的理由和它所 起的历史作用。但是,我们否定“革命神圣”的观 念,否定革命乃是“历史必然”(历史必由之路) 的观念。我们认为,历史总是提供革命与改革两种 选择的可能性,不是一种可能性。而中国一百年来 ,从辛亥革命开始总是选择暴力革命的办法,并把 它视为唯一合理的办法。但是,历史经验证明,这 种办法付出的代价过于惨重,后遣症太大。 – ---刘再复 关于《告别革命》1997年
抗战前期西方列强牢牢控制了中国的 经济命脉
• 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煤产 量的55.2%,新法采煤量的77.4%,冶铁 工业的95%,石油工业的99%,发电量的 77.1%。在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 外国资本占到了71.6%。外国银行资产也 要比华商银行多1/3。外国资本不仅垄断 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 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 业。
王也扬《客观历史的可能性与研究者》
• 我们考察各国史,均可看到,在革命危机生成的过程 中, “假如”历史当事人中的主导一方能够在为时未 晚的阶段或关节上,采取正确的举措,来调和矛盾、 化解危机、达成妥协,那么革命这种非常态性事件是
四、正确看待革命与改良的论争
• (一)20世纪90年代流行“告别革命”论
– 辛亥革命是在一些人“丧失理性”、“发 疯发狂”的“情绪化”的鼓动下发生的 – 许多人犯了“革命崇拜症”
– 辛亥革命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
– 20世纪选择革命方式是“令人叹息的百年
疯狂与幼稚”,“给社会造成了大破坏”
– 李泽厚:“现在看来,中国当时如果选择 康梁的改良主义道路会好得多,这就是说 ,辛亥革命其实是不必要的。这样我就否 定了孙中山最重要的革命业绩。”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
孔子改制考和伊藤博文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 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 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 康有为在每次上书中都反复提醒光绪帝 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正因为没有 人民群众作后盾,所以当他们得悉守旧 派要发动政变时,只得打算依靠握有兵 权的袁世凯,结果反被袁世凯出卖。
二、戊戌变法的教训:依靠 少数精英分子的改良不能实 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
•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力 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 础相当脆弱。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 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 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
18764456266 lishigangyao@
第九讲 改良与革命
一、三座大山重压下近代中国所处的恶劣生 存环境 二、戊戌变法的教训:依靠少数精英分子的 改良不能实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三、辛亥革命胜利的经验:只有举起革命旗 帜,才能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 而一旦守旧派操刀反击,维新派也就没 有丝毫反抗的能力。谭嗣同慷慨就义前 的临终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正 反映了这一点。“回天之力”存在于亿 万民众之中,这就是维新派的志士们所 没有认识到的。
谭嗣同图
•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暴露了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 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 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 ,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 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 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 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 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革命可说是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主题。一九一一年辛
亥革命、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一九四
九年革命、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不
过其荧荧大者……其中,一九四九年革命所
造成的影响最为巨大。”“革命是否必要
或必然?政治领导人于此负有重大责任。
从辛亥到‘文革’都没有革命‘一定要发
生’的逻辑。”
•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 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良,土地 问题不是中国最主要的问题,不存在社 会革命的可能。社会革命只能导致中国 的大动乱。他们还攻击主张平均地权是 煽动乞丐流氓,主张土地国有是危害国 本,并表示在这个问题上“宁死不让” 。
• 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 “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 而“救治之法为何?则惟有实行土地国 有之政策”。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 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 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 题的出现。
三、辛亥革命胜利的经验 :只有举起革命旗帜,才 能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在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 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 良的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 治。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 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 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 《新民丛报》为阵地,展开了激烈论战 。
• 改革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 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 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 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 ,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 主立宪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 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 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 力。
(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二)要不要推翻帝制, 实行共和
•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智 力低下”,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 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 能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甚至宣称,“ 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 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只有劝告清政府 主动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而推行君主立 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
孔祥熙的宅院
• 官僚资本集团还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 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1935年国民党 政府成立的资源委员会垄断了全国主要 的重工业和矿业。1937年9月,国民党政 府又成立了工矿调整委员会,其任务是 扩大官营工业。 • 解放前夕,官僚资本已经占到整个工业 资本的2/3,工业运输业固定资本的80% 。它拥有电力的67%,煤炭产量的33%, 水泥产量的45%,织布机设备的60%,糖 产量的90%,轮船吨位的45%,铁路、公 路、航空运输的100%。
官僚资本在垄断金融的同时,利用自己 的政治特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从事 大规模的商业投机活动。如孔祥熙家族独 资经营的祥记商行专门贩卖煤油、颜料等 洋货;宋子文家族经营的华南米业公司享 有洋米进口免税、垄断洋米运销的特权。 他们借助于国民党政府实行的贸易统制政 策和专卖制度,控制了大量商品。他们以 低价收购,又以垄断价格出售,从而获取 高额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