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昏迷病人、咯血病人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
(3)呼吸道护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呼吸困难、紫绀时给予氧气,必要时行气道切开并按气管 切开护理。 ③每2-3h翻身拍背,避免受凉,预防肺部感染。
2、皮肤黏膜护理 (1)压疮预防及护理: ①床单位保持清洁、干燥、平整。 ②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④骨隆起处出现局部红肿、硬块者,可用50%乙醇按摩。 ⑤如出现溃破可使用红外线照射以保持创面干燥,每天做好 压疮换药。 ⑥増加营养摄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咯血
一、护理常规
1、抢教处理
(1)迅速清除积血(血块)
①体位引流:取头低足高位引流,同时轻叩患者胸背部促使咯出 凝块;对大咯血已有室息征象者立即抱起患者下半身使其倒立, 并轻拍背部;尽量采取患侧卧位。
②器械吸引。
③充分给氧。
(2)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时,给子呼吸兴奋剂。
(3)迅速开放静脉输液通道,遵医给予子有效止血药。
3、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支持。
咯血抢救流程
评估: ①喉头发痒,自觉有腥味;②血随咳嗽而出,常与痰液混合,颜色是粉 红色或者鲜红色,有时带泡沫;③量多可达200-300ml;④恐惧甚至昏倒
初步判断 咯血
立即通知医生
紧急处理 ①取头低足高位(头部倾斜40°-60°),引流;②器械吸引,保 持呼吸道通畅:③充分给氧;④建立静脉通道;③备血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备①血遵医嘱给子垂体后叶素及止血剂;②使用少量镇静剂 ③协助行纤支镜检査与治疗;④咯血伴高热者患侧胸部可置冰 袋冷敷;⑤支气管动脉栓塞或手术止血
保持舒适: ①保持病室安静、清洁,温度和湿度适宜,卧床休息,减少声
谢 谢!
初步判断
昏迷
立即通知医生
紧急处理 ①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②吸氧;③留置导 尿管;④建立静脉通道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①遵医嘱给子脱水剂降颅内压;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③必要时配合做气管切开手术,做好气管切开手术护理 ④禁食3-5d后遵医嘱给予鼻饲;③低温冬眠疗法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通常指体温超过38度。
高热病人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本文将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监测体温和病情高热病人需要经常监测体温和病情,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应该每4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下来。
如果病人的体温超过39度,应该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措施降温。
二、保持病人的水分和营养高热病人容易出现脱水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护士需要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病人应该每天喝足够的水和其他液体,如果不能口服,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护士还应该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
三、维持病人的舒适度高热病人通常会感到不适,护士需要采取措施维持病人的舒适度。
护士可以给病人换衣服,更换床单和枕头套,保持室内的清洁和通风。
病人还可以使用冷毛巾或冰袋降温,缓解症状。
四、预防并发症高热病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脑炎、肾炎等。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此外,护士还应该协助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和体位转换,预防肺部感染。
五、提供心理支持高热病人通常会感到害怕、焦虑和不安,护士需要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病人的情绪。
护士可以与病人交谈,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
六、防止交叉感染高热病人通常需要隔离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
护士需要采取措施保持室内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床铺、器具和环境。
护士还应该遵守隔离标准,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总之,高热病人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护士需要监测体温和病情,保持病人的水分和营养,维持病人的舒适度,预防并发症,提供心理支持,防止交叉感染。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热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高热病人的护理查房
高热病人的护理查房1. 背景介绍高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症状,常见于感染性疾病。
对高热病人进行及时、全面的护理查房是保证患者安全、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
2. 护理查房的目的- 监测病人体温,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评估病情变化,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方案;- 提供及时的疼痛缓解和舒适护理;-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答问题,提供支持;- 促进病人的康复和早日出院。
3. 护理查房的内容3.1 体温监测- 定期测量病人体温,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注意记录体温与时间的关系,以掌握体温的变化趋势;- 如出现异常体温,及时报告医生,协助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3.2 生命体征观察- 监测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对异常表现进行及时记录,并汇报给医生;- 如出现生命体征异常,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3 病情评估- 观察病人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并做好相关记录;- 留意病人是否存在不适和疼痛,提供相应的疼痛缓解;- 观察病人的食欲和饮食情况,及时与营养师进行交流。
3.4 感染预防措施- 遵循洗手、戴口罩、戴手套等基本感染控制措施;- 协助病人进行口腔卫生、体位翻转、皮肤护理等;- 对标本送检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3.5 患者和家属沟通-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病情和需求;- 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积极与多学科团队成员进行协同工作,保证护理的连续性。
3.6 资料记录和交班- 在护理记录单上准确、清楚地记录病人的相关信息;- 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交班,将相关信息传达给接班护士;- 如有需要,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帮助制定护理计划。
4. 注意事项- 在查房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隐私和尊严;- 不得随意泄露病人的个人信息;-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 高热病人的护理查房要有条不紊,不得马虎和草率。
护理查房是保证高热病人安全和康复的重要环节,要求护士具备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帮助医生及时制定治疗计划。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四篇)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收集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全身状况、文化程度,对高热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发热的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2.降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
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
高热患者体温一般在39℃以上时,应予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
30min 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
(1)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湿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灸等,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
①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____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部,5~____分钟更换____次。
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
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②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拭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
③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____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2)化学降温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
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应遵医嘱给予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
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病人每4h测____次体温,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
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二、饮食护理1.营养的补充:家人应对病人加强营养,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清淡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挂面、蔬菜粥、牛奶、豆浆等,并少量多餐,以增强抵抗力。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范本模板】
高热的中医护理一、高热的概念:一般指由外感时邪热毒及内伤疾病等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实热”、“日晡潮热”、等发生在许多疾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
常见于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中暑、风湿恶性肿瘤或临床输血、输液出现反应时。
二、护理评估:1、评估高热的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发热多由六淫之邪侵袭肌表,伤及肺卫,邪正相争,致使营卫不和,阳气蒸越于外而发高热。
内伤发热,多由情志不畅,郁而化火,或因瘀血内阻,久而化热,或因食积滞而发热。
2、评估高热的病位:脏腑、气血阴阳。
3、评估高热的病性:⑴外感发热①风寒之邪:风寒之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故恶寒,寒气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则发热,寒性收引,经脉拘急,筋骨失于温养,则头身疼痛,邪寒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寒性凝滞,腠理致密,玄府不开,故见无汗.②风热之邪:风热之邪侵袭卫表,卫气阻遏不能布达于外,故风热,微恶寒,热邪上犯肺失宣降,气逆于上则咳嗽,热邪伤津故口干,舌边尖红,脉浮数为邪热在卫表的征象。
③暑热之邪:暑热之邪多直入气分,正盛邪实,交争剧烈,初起即见状热、汗多、烦渴、脉洪大等症状,且易伤气耗津,故可出现津气欲脱危重之变。
⑵内伤发热①五志过极化火: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器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久则阳而化热。
②邪郁化火:瘀血、食积导致机体阳气的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
阳热之气过盛,火热燔灼急迫,气血沸涌,则见发热、壮热,面赤,舌苔黄而干燥,脉洪大,邪热迫津外泄,则汗多,阳热之邪耗伤津液,则见口渴喜冷饮.4、评估高热的病程一般来说,大部分外感发热者,由于正气未衰,邪正相搏,正气可以抗衡邪气,经过正确的治疗均可及时痊愈,部分病人感热毒之邪太盛,邪毒内陷,或脏腑原有宿疾,正气损伤已久,易产生惊厥闭脱之变证,病情凶险,预后多有不良.三、常见护理问题:⑴体温过高。
⑵活动无耐力.⑶体液不足.⑷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四、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病室环境:高热病人的病室温度要适宜,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过高易使体温上升,过低易复感外邪而加重病情.室温可保持在20℃~22℃。
医院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医院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
体温升高,口温超过 37.2℃称发热,口温达 39℃~40.9℃称为高热,体温超过41℃称为超高热。
1.护理评估
(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与热型。
(2)注意病人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与血常规变化。
(3)严密观察病人末梢循环与尿液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发冷、发绀等提示病人病情加重。
(4)观察病人有无抽搐、惊厥、昏迷、休克等。
(5)病人的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
2.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
(3)病人卧床休息,注意安全,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
(4)提供病人合适的休息环境。
(5)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
(6)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7)酌情口腔护理2~3次/d 或进食前后漱口。
(8)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衣服干燥、平整,防止受惊。
(9)加强心理护理,保持病人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术后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术后高热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恢复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术后高热病人护理措施如下:一、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若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应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 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皮疹、瘀斑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二、环境与体位1.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
2. 患者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减轻腹部压力。
三、降温措施1. 物理降温:使用冰袋、冰帽、冰敷等方法,降低患者体温。
2. 药物降温: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 注意观察降温效果,如患者体温下降后再次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
四、饮食与水分1. 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牛奶等。
2.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如患者食欲不振,可给予流质饮食或营养支持。
五、口腔护理1. 患者术后高热,口腔黏膜易受损,应加强口腔护理。
2. 每日进行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漱口。
3. 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有溃疡、感染等,及时报告医生。
六、皮肤护理1. 保持患者床单、被褥干净、整洁,定期更换。
2. 观察患者皮肤有无压疮、瘀斑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鼓励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七、心理护理1. 术后高热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安慰。
2. 向患者解释术后高热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八、预防感染1. 保持病室清洁、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2.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及时报告医生。
3.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九、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术后高热的原因、表现及护理措施。
2. 教育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遵医嘱进行降温治疗。
高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的护理日期:汇报人:CATALOGUE目录•高热病人的定义与病因•高热病人的观察与评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高热病人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高热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总结与展望CHAPTER高热病人的定义与病因01高热病人的定义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常见的高热病因生理影响心理影响潜在并发症030201高热对病人的影响CHAPTER高热病人的观察与评估0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注意体温计的准确性和清洁定时测量体温监测病情观察评估病人的舒适度CHAPTER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03环境调整物理降温退烧药物降温措施对于不能口服补充水分的病人,可通过静脉注射补充生理盐水等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水分静脉补液鼓励饮水遵医嘱用药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皮疹、恶心、呕吐等,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观察药物反应避免滥用抗生素药物护理04高热病人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CHAPTER监测出入量准确记录病人的摄水量和尿量,以评估其体液状况,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补充水分高热病人因出汗增多,易导致脱水。
护理中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或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静脉输液,确保体内水分平衡。
选择适当饮品建议病人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果汁,避免饮用过多的含糖饮料,以免加重脱水症状。
03遵医嘱给予抗痉挛药物01观察病情02维持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监测体温及感染症状预防肺部感染05高热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CHAPTER提供安慰与支持解释病情与治疗方案缓解病人的焦虑积极的态度护理人员应展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病人相信治疗的效果和身体的康复能力,以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成功案例分享适当分享一些成功治疗高热的案例,让病人看到希望,并相信自己也能够战胜疾病,加快康复。
增强病人的信心1 2 3高热常识普及预防方法指导及时处理的重要性教育病人及家属关于高热的常识和预防方法CHAPTER总结与展望06体温控制舒适度提升预防并发症护理高热病人的重要性未来高热病人护理的新方法与技术智能化监测技术新型降温技术个性化护理方案提高专业技能关注病人需求探索新的护理方法个人行动计划与目标THANKS 感谢观看。
高热的急救护理要点
高热的急救护理要点
高热的急救护理要点如下:
1、补充水分。
病人在此期间一般会大量发汗,汗液丢失可能会导致机体需水量的增加,此时需要及时地补充水分。
2、更换衣物。
高热病人退热时会出汗较多,导致衣物潮湿,需要及时更换衣物,并擦干身体,避免再次受凉,导致病症加重。
3、清洁口腔。
高热病人容易出现口腔黏膜干燥、发苦等不适,进而易出现口腔炎症感染,需要注意口腔方面的清洁护理,尤其是在进食之后及时清洁口腔。
4、调整饮食。
由于自身能量的消耗,可能会使病人营养严重缺失,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5、降温处理。
高热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药物降温,常见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尼美舒利颗粒、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高热病人的护理
高热病人的护理1.疑似传染病时,先行一般隔离,确诊后按传染病隔离要求隔离。
2.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谵妄、惊厥者,加床栏,防止坠床,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
鼓励患者多饮水,出汗多时注意补充含盐饮料。
4.对体温在39℃以上者,可实施物理降温。
在头部、腋下与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置冰袋,或采用32~36℃的温水擦浴(血液病患者除外),或采用冷盐水灌肠。
如患者出现颤抖,应停止降温。
5.经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但对原因不明的高热,慎用药物降温。
对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注意药物剂量。
6.高热期间,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4小时1次,必要时随时测量。
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7.保持衣着及被盖适中。
大量出汗时,及时更换衣服。
体温骤降时,应给与保暖,避免直接吹风,防止着凉。
8.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9.及时采集各种标本。
颅内高压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宜抬高头部15º~30º,头偏向一侧。
2.吸氧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拍背,避免头部屈曲。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必要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4.遵医嘱应用脱水、利尿剂,控制液体总摄入量。
应用脱水剂时,静脉输注速度应按要求执行,并防止液体外渗或外漏。
5.保持大便通畅。
6.高热按高热护理常规。
疼痛护理1.保持病室安静,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减轻疼痛。
2.积极做好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自我放松,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疼痛。
3.给予任何有创伤性检查或治疗之前,应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向患者说明检查或治疗目的,操作过程及配合要求等,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4.遵医嘱给予缓解疼痛药物,并及时评估疼痛缓解的程度。
水肿护理1.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同时避免摄入产气食物,营养不良性水肿患者,鼓励摄入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2.限制钠盐及水分的摄入。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引言在医疗护理中,面对高热病人,护理措施的正确应用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高热病人护理措施不仅包括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监测,还涉及到对病人身体温度的调节、饮食和药物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高热病人护理的一些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以便护士们能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正文1. 环境温度调节高热病人的温度调节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
护士们应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且稳定,通风良好。
可以使用电风扇、空调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同时可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被褥和床单的厚度,确保病人的舒适度。
2. 测量体温测量高热病人的体温是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护士应使用可靠且准确的体温计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仪器的卫生、病人的合作和技术的正确操作。
护士还需要纪录每次体温测量结果并及时通报给医生,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3. 体温调节措施针对高热病人的体温调节,护理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持病人体温平衡:根据病人体温的升高或降低,灵活调整被褥的厚度和床单的覆盖程度,以维持病人的体温平衡。
•冷敷:使用温度适宜的湿毛巾或冰袋进行局部冷敷,减少病人体温的升高。
•洗澡:根据病人情况,可以选择湿浸、半身浸或全身浸洗澡,帮助病人降低体温。
•定期更换衣物:湿热的衣物容易导致病人体温过高,应定期更换干爽的衣物,保持病人的舒适度。
4. 药物管理高热病人常常需要药物干预以降低体温或缓解症状。
在给高热病人使用药物时,护士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确定准确的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根据医嘱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正确给药。
•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给医生。
•定期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和剂量。
5. 饮食护理高热病人饮食的合理安排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稀饭、面汤、果汁等,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根据病人的口味和需求,提供多种口味的食物,增加病人的食欲。
•注意病人的卫生饮食,包括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
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的文案:哎呀,说起高热病人的护理,这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就拿我之前遇到的一个事儿来说吧。
那是一个忙碌的夜晚,我在医院值班。
突然,病房里推进来一个小朋友,小脸烧得通红,迷迷糊糊的,他妈妈在旁边急得直掉眼泪。
这孩子就是因为在学校里疯玩出了一身汗,然后吹了冷风,一下子就发起高烧来了。
咱先来说说环境方面的护理。
房间的温度和湿度得合适,一般温度保持在 20 22 摄氏度,湿度 50% 60% 就挺好。
为啥呢?温度太高,病人会更烦躁;温度太低,又不利于身体恢复。
湿度不合适的话,病人会觉得口干舌燥,更加不舒服。
就像那个小朋友,我们赶紧给他调整了房间的温湿度,让他能稍微舒服点。
饮食护理也特别重要。
高热病人消化功能弱,不能吃太油腻、太难消化的东西。
要多喝水,多吃点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水分。
就像那个小朋友,一开始啥都不想吃,我们就给他准备了一些清淡的粥,还有切好的水果块,慢慢地哄着他吃一点。
再说说病情观察吧。
得密切留意病人的体温变化,每隔几个小时就量一次体温。
还要看看病人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咳嗽、喉咙痛、拉肚子啥的。
那个小朋友,我们一直盯着他的体温,就怕突然烧得更厉害了。
物理降温也是常用的方法。
可以用湿毛巾擦擦额头、腋下、大腿根这些地方,帮助散热。
或者用冰袋,但得用毛巾包着,别直接接触皮肤,不然会冻伤的。
给那个小朋友擦身子的时候,他还哼哼唧唧不愿意呢,不过为了能快点好起来,还是乖乖配合了。
药物护理也不能马虎。
得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给病人吃药。
吃药的时候要注意剂量和时间,可不能吃错了。
心理护理也不能少。
病人发着高烧,心情肯定不好,容易烦躁、焦虑。
这时候就得耐心安慰他们,让他们别害怕,告诉他们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那个小朋友一直哭着说难受,我们就一直陪在他身边,给他讲故事,分散他的注意力。
最后,等病人的体温慢慢降下来,恢复正常了,也不能掉以轻心。
还是要让病人多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再次着凉。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二、高热病人不宜做运动三、高热病人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1、密切观察病情与热型,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必要时监测血压。
1.2、注意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与血常规变化。
1.3、观察末梢循环与尿液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发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1.4、观察有无抽搐、休克等并发症。
1.5、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
2、高热病人的饮食原则
2.1、感冒发烧时多喝水,吃点清淡的如稀饭,不要吃油腻,大鱼大肉的食品,多睡眠,盖被子睡出身汗就好了。
2.2、感冒发烧时煮点白粥喝,买一斤新鲜的香菇,肉质薄薄的比较好,只放水和一点点盐,煮开后小火炖15分钟,趁热喝汤吃香菇,不能吃辣的。
人在发烧时能量消耗比较大,抵抗力也较弱,更需要补充一些营养。
3、高热病人的饮食禁忌
3.1、鸡蛋: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3.2、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
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高热病人护理
高热病人护理高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增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
高热是指体温在39—41℃,过高热在41℃以上。
常见于感染、各种传染病、恶性肿瘤、血液病、胶源性疾病等,发热时人体各系统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如新陈代谢加强,呼吸心跳次数增加,特别是细胞对高热更敏感,可发生神经细胞变性,严重时可出现谵妄,神志不清,全身抽搐,甚至昏迷,因此对高热病人应急速降温,细心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高热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每日摄入总热量为2000至3000卡,水份应在3000ml左右。
不能进食者,应按医嘱从静脉路补充营养及水份,并观察尿量,以便掌握补液情况。
4、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并可按病情随时测量。
5、体温39℃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冷敷、温水擦浴、冷生理盐水灌肠。
以降低代谢率,减少耗氧量。
6、给物理降温仍不能下降者,按医嘱给予退热药物,服药后30分钟应测量体温,观察热型。
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内衣,防止感冒,如急骤退热,大量出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应立即保温,一般降温不得低于37℃,以免引起虚脱。
7、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口唇干裂的涂甘油润剂。
8、高热抽搐时,按医嘱给镇静药物。
防止咬伤舌部,可用开口器置于上下齿间,如舌后坠用舌钳拉出,注意呼吸情况,必要时给氧气吸入。
出现谵妄,昏迷时加床档,以防坠床。
9、室内空气应新鲜,通风换气时勿使患者受凉。
防止感冒。
10、在未确诊前或可疑传染病者,应做好床边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发热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发热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症状,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了解并掌握发热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与发热相关的护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措施,以便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发热患者的护理工作。
1. 护理问题发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1 高温带来的不适发热患者由于体温偏高,会感到不适、疲倦和焦躁。
这种不适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
1.2 大量出汗引起脱水发热患者体温升高时,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中水分的丢失,从而引发脱水的问题。
脱水会导致患者口干、体力下降、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1.3 引起传染发热可能是由于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具备一定的传染性。
护理人员在照顾发热患者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自己被感染并将疾病传播给其他人。
2. 护理措施针对发热患者的一些护理问题,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供有效的护理。
2.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散热,可以减轻患者对高温环境的不适感。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室内温度,打开窗户或者使用电风扇等方式来改善室内空气流通情况。
2.2 控制室内温度在护理发热患者时,应尽量控制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患者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可以通过使用空调、调整暖气温度等方式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2.3 提供充足的液体发热患者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问题。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充足的液体,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滴注的方式给予液体,具体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定。
2.4 定期测量体温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发热患者的体温,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测量体温时需要使用准确的体温计,并严格遵循消毒规范,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5 做好个人防护发热患者可能具备一定的传染性,护理人员在照顾患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穿戴无菌衣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哪里?
视前区-下 丘脑
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
外周温度感受器:包括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分布在皮 肤、黏膜、内脏中。
中枢温度感受器:包括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分布 在下丘脑、脑干、脊髓等部位。
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产热不能补偿散热 时,体温将降低,导致代谢紊乱。 • 由于环境中温度太高或其他环境原因导致体内产 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体温将升高,导致代 谢紊乱。医学上称为中暑。 • 由于疾病(如病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不能 正常调节体温时,人虽然处于炎热的环境中也会 觉得寒冷,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升高, 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发热。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 物理降温(头部冷敷外)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应用,原 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 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 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 物降温效果。 • 但是有研究发现应用退热药物后随即给予温水擦浴降温 效果更佳,及时使体温下降,预防高热惊厥并使患者有 舒适感。 温水擦浴后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提前发挥 解热药的作用,以达到出汗散热的目的。解热药与物理 降温相结合,在一定时间内较理想地控制了体温回升。
• 发热的过程及表现: • 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主要表现为疲乏无 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 • 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 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 吸脉搏增快、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全身不适、 软弱无力。 • 退热期: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 加强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四次,高热 时应每四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或2次。 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高 热病、人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安,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 时用床档、约束带固定患者。当患者出现头晕、呕吐、抽搐时(高 热惊厥),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抢救。 (2)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有无解除,发热的诱因可有受寒、饮食不 洁、过度疲劳;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 素等);老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 (3)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4)观察饮水量、食物摄取、尿量及体重变化。
• 正常体温范围
部位
口温 肛温
平均温度(℃)
37.0 37.5
正常范围(℃)
36.3-37.2 36.5-37.7
腋温
36.5
36.0-37.0
• 生理变化 可以随着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化, 但变化的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1.0℃。 • 1.昼夜:正常人体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 午后13-18时最高。 • 2.年龄:儿童、青少年体温要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体温要低于青、 壮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使 体温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做 好防寒保暖措施。 • 3.性别:成年女性体温平均要比男性高0.3℃,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 经周期呈现规律性变化,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 温升高,这与孕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 4.活动:剧烈的活动可使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 • 5.药物:麻醉药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并能扩张血管,增加散热使机 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降低,因此对手术患者做好术中、术后保暖。 • 此外像进食、情绪激动、环境温度的变化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
低热
37.5-37.9℃
中等热
38.0-38.9℃
高热
39.0-40.9℃
超高热
41.0℃以上
• 发热实际上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吞噬细胞功 能增强,白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增加,这些都有利于杀灭细菌和病 毒,一般只要不是高热,医生不主张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一些不 明原因的发热,不能急于降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抑制机 体的免疫功能。 • 高热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 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范畴,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 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损害,使机体代谢增加,加速器官衰竭, 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对于高热患 者要及时降温。 • 研究表明人体最高耐受温度40.6-41.4℃,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 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h常导致 休克及严重并发症。
• 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 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 体抵抗力。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每日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消 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热期间会有寒战、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导致 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 的问题,作好心理护理。对于长期高热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其心理反 应。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给予相关 的知识教育。
体温的调节
• 人体的体温能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维持相对恒定, 是由于机体具有自主性体温调节功能和行为性体 温调节功能。 • 自主性体温调节:即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 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生 理现象,是非意识的。 • 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指人类有意识的通过各种行 为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如随着季节的变化增 减衣服,使用空调等。
(3)冷湿敷:用毛巾浸于冰水中,取出后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宜),每 3~5分钟换敷一次。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不适,如发抖、面色发 灰、肢端冷等症状,应立即停敷。 (4)冰敷:以冰块或冰水作成冰帽,冰袋,冰枕等冷敷头部及腋下腹股沟 等处.重点降低颅脑部温度,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以减少并发症 和后遗症。 (5)冰盐水灌肠:28-32℃冰盐水大量不保留灌肠(对菌痢引起的高热 更适宜,既可降温又有治疗作用),中暑用4℃,鼓励患者尽量保留 30min后排便,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 (6)冰毯降温:一般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亚低温冬眠治疗中应 用,此时需要应用亚低温冬眠药物诱导后,再给与冰毯冰帽降温, 使体温逐步控制在32~34°C之间,不能降温过快,防止心血管方面 并发症发生,一般每小时降低1°C。 物理降温无效时及时通知医师进行药物降温。
•
• • • •
•
热型(fever-type)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 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 型。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 ①稽留热: 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但24小时内体温波 动范围不超过I ℃,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肺炎。 ②弛张热: 是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超过1℃,体温最低时仍高于 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③间歇热:是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 正常水平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与无 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④不规则热:是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 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 中枢性发热:是由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损害,体温调节 • 症状:
中枢受损而导致的发热,体温骤升,持续数小时、数日。 (1)突然高热, 体温可直线上升, 达40~41℃, 持续高热数小时 至数天直至死亡;或体温突然下降至正常。 (2)体温分布不均匀,躯干温度高, 肢体温度次之, 双侧温度可不 对称, 相差超过0.5℃。 (3)虽然高热, 但中毒症状不明显, 不伴发抖。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 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 (4)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 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5)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一般无效, 这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 损, 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 所以不产生降温的临床效果。
护理措施
• 物理降温
(1)温水擦浴:一般水温为32~34℃,通过温水擦浴,使皮肤血管扩张血 流量增加,达到传导散热之目的。 (2)酒精擦浴:用纱布沾取30℃25~35%的酒精,反复擦洗颈部、腋窝、 腹股沟区等血管丰富的区域,通过蒸发降温,同时酒精还可以扩张血 管,加强散热效果。一些研究对酒精擦浴的温度进行观察对比,发 现41-43℃酒精擦浴降温效果优于传统的酒精擦浴法。原理是热酒 精挥发快,从机体带走的热量多,同时,热酒精可刺激皮肤毛细血 管扩张,机体散热增加,产热减少,酒精温度高于皮肤2-3℃,有 利于血管扩张,血流增快,皮肤表面温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加,毛 孔扩大,出汗时带走体内大量的热,因而降温效果更加明显,而且, 由于酒精的温度与患者皮肤的温度接近,擦浴时不会因刺激引起不 适。
• •
• • • • •
对冷敏感的病人不易用任何方法的物理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 现寒战,使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 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的同时,都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 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尤其是冰敷头部应重视,降头温可增加脑组织对缺 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降低机体代谢率。一般认为,体温下 降1度脑细胞代谢率可降低6.5%,颅内压可降低5.5%。所以,头部降温对 颅脑损伤的病人尤为重要。 掌握好用冷时机,病人在高热时多数有畏寒或寒战,表皮及肌肉收缩,如 在此时给予冷的刺激,肌肉更加收缩,产热增多,体温上升。 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 特别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擦浴禁擦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低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采取降温措施30分后测量体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 神态变化。
• 促进患者舒适
(1)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高热者需卧床休息, 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为患者提供室温适宜、环境安 静、空气流通等合适的休息环境。 (2)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 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 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揩干汗液,更换衣服 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患者, 应协助其改变体位,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