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讲座PPT课件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b1bf110c22590103029d86.png)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警惕无声的杀手
.
1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高血脂
.
2
高血压
.
3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的定义: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叫做血压。 血压的表示方法:收缩压/舒张压
收缩压:俗称高压,是心室收缩时的血压。 舒张压:俗称低压,心室舒张时的血压。 高血压: 经过非同日,三次测量
• 我国糖尿病的现象,是近20年才出现
.
37
患病率急剧增高的原因
.
26
有效控制高血压步骤三
.
27
降压药的种类
药物种类
主要产品
利尿剂(Diuretics) β受体阻滞剂(BB)
氢氯噻嗪、吲哒帕胺 美托洛尔、普萘洛尔
钙通道阻滞剂(CCB)
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贝那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培朵普利、福辛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缬沙坦、 氯沙坦、厄贝沙坦
当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时, 血压急剧升高,硬化的血管破裂出血, 造成脑溢血
.
8
高血压如何导致冠心病
高血压加速心脏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同时 使心脏的需氧量增加 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管腔变窄,血流 变细或中断,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
9
高血压如何导致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 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
一、合理饮食:多蔬菜水果少脂肪, 多含钾钙少含盐
二、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可降低 血压,散步、慢跑等
三、戒烟限酒:吸烟及大量饮酒会 加重高血压
四、心理平衡: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 保持好心情,有助于血压稳定。
警惕无声的杀手
.
1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高血脂
.
2
高血压
.
3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的定义: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叫做血压。 血压的表示方法:收缩压/舒张压
收缩压:俗称高压,是心室收缩时的血压。 舒张压:俗称低压,心室舒张时的血压。 高血压: 经过非同日,三次测量
• 我国糖尿病的现象,是近20年才出现
.
37
患病率急剧增高的原因
.
26
有效控制高血压步骤三
.
27
降压药的种类
药物种类
主要产品
利尿剂(Diuretics) β受体阻滞剂(BB)
氢氯噻嗪、吲哒帕胺 美托洛尔、普萘洛尔
钙通道阻滞剂(CCB)
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贝那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培朵普利、福辛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缬沙坦、 氯沙坦、厄贝沙坦
当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时, 血压急剧升高,硬化的血管破裂出血, 造成脑溢血
.
8
高血压如何导致冠心病
高血压加速心脏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同时 使心脏的需氧量增加 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管腔变窄,血流 变细或中断,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
9
高血压如何导致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 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
一、合理饮食:多蔬菜水果少脂肪, 多含钾钙少含盐
二、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可降低 血压,散步、慢跑等
三、戒烟限酒:吸烟及大量饮酒会 加重高血压
四、心理平衡: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 保持好心情,有助于血压稳定。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a1ce87650e52ea5418987e.png)
17.10%
脑血管病
12.60%
高血压
0%
34.20%
10%
20%
30%
40%
50% 患病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 1991~2000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 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 24: 447-51.
8
糖尿病人群伴发高血压相当常见,我国糖尿病患高血 压占28~40%,国外达40~80%。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大血管病变的筛查 控制血糖 控制高血压 改善血脂异常 抗血小板治疗
应严格控制所有可治疗的危险因素,以最大限度 地降低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而不能只关注血糖!
14
大血管病变的筛查
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发病前5~10年就已存在,大约50%的2型糖尿 病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存在大血管并发症,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 次诊断时就应该筛查有无大血管并发症。
77%
正常血糖
糖尿病前期
新诊断的糖尿病 (OGTT) 新诊断的糖尿病 (空腹血糖) 已知的糖尿病
Da-Yi Hu.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6) 27, 2573–2579.
7
心血管疾病合并高血糖的现象在中国更为显著!
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患病率高
下肢血管病
5.20%
心血管病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NCEP-ATPⅢ) 指出,既往无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 险与既往曾患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相似。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医学的发展,西方国家普通人群中冠心 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是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疾 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却日益增加。
糖尿病血管病变-PPT课件
![糖尿病血管病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a8be08482fb4daa48d4b18.png)
• 病理诊断: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 其他:GFR、高(低)分子血浆蛋白尿检测、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
检测、细胞因子测定、肾小管蛋白尿检测、糖尿病肾病易感性检测 等
许曼音,糖尿病学:425-427
预防措施
• 早期诊断,早期控制DN • 系统教育、系统监测、系统治疗糖尿病 • 持久而良好的控制血糖达标 • 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微量白蛋白尿 • 控制血压的昼夜节律异常和高血压
-初发症状多较局限,所以症状较轻,或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 -首发症状多为起床时某一肢体乏力,自主活动受限,肌力下降,可能在较短的时 间内有明显缓解。由于颅内压多无明显升高,故头痛多不严重或不明显。
-发病多见于较长时间安静少动,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突然。
胡绍文,郭瑞林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2019:315
降低大血管及微血管 事件发生率
53 66 60 62
大血管病变32% 减少微血管事件,但 未减少大血管事件 未减少心血管事件 未减少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72%,大 11.5年 血管病变 40%
10年
大血管病变 35%
1. N Engl J Med 2019;359:1577-89. 2. N Engl J Med 2019;358:2560-72. 3. N Engl J Med 2009;360:129-39. 4. N Engl J Med 2019;358:2545-59.
糖尿病肾病
• 分为五期:
I期: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II期: 运动后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III期:微量白蛋白尿期 IV期:临床蛋白尿期 V期: 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 临床诊断
微量白蛋白尿——目前优选的早期诊断指标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平均病程已超过5年 若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确定 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损害,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蛋白尿、肾功 能不全,就要考虑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11c1de0975f46527d3e1b2.png)
UKPDS血糖与并发症观察性研究结论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与患者的高血糖明 显相关
• 与HbA1c正常者(<6%)相比,血糖愈高并发症发生率愈高
不存在明显的发生并发症的血糖阈值 • 提示降低血糖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微血管病变与血糖升高的关系更为密切 • 大血管病变与血糖升高也有关,但还有其他致病因素,血
1、科学饮食
忌烟、忌酒、调整不合理饮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适当限 制脂肪及氯化钠的摄入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尽量多吃蔬菜,保 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在并发心梗或心衰时,应 尽量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这样不但有效保持血糖平稳,同时也减轻 心脏负担,预防疾病恶化。应改变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心 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这样既能有效控制血糖,也能有效控制血压 及血压波动,减慢心率,对预防心梗、心衰、心律失常及脑血管意外 起着积极作用。 注: ①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②粗细粮巧搭配,蔬菜餐餐有, ③每餐八分饱,下顿不饥饿。主食的品种以全麦粉、大米、小米、玉 米面为主,尽量少食荞麦、莜麦等难以消化食物,以防止对胃肠道的 刺激。米面杂粮都要吃,还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也要吃鱼类、 瘦肉、鸡蛋(每周4~7个)、牛奶、豆制品、蒜、醋等。少吃动物油、 糖、奶油及咖啡。每天食盐应减少至5克。务必控制体重。提倡每天 清晨喝一杯温开水。每天不少于六杯水。食量可依据身 高体重,劳动强度而定。蛋白质以动物蛋白为主,辅以 植物蛋白,但肾病患者应限制蛋白摄入量,每日每公斤 体重在0.8克以下,脂肪在每日一两植物油左右为宜。
2、合理运动
• 合理运动是治疗糖尿病,防止心脑血管病 的有效方法,运动不同于每日的劳动,它 不需要胰岛素就能使血糖下降,且能调节 精神,强健心肺功能,因此应高度重视。 其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时间应选择在餐后,尤其是晚 餐后。晨起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并不科学, 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医学课件)糖尿病与血管病变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糖尿病与血管病变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ffce12d64afe04a1b071deb8.png)
AGEs形成
AGEs(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是以蛋白质、脂 肪及核酸的氨基和还原糖(葡萄糖、果糖、戊糖等)为原 料,在生理环境中发生非酶催化反应
14
AGRs的清除
15
16
17
C肽与微血管并发症
• C肽的生物学作用 • C肽引起微血管并发症的机理 • C肽在微血管并发症中的治疗作用
毛细血管:交换血管(内皮细胞和基膜)
5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中膜钙化(Monckeberg硬化)
• 冠状动脉疾病 • 外周血管疾病 • 脑,肾血管
微血管病变: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
• 糖尿病肾病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性心肌病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TG
dsLDL
HDL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CETP)
VLDL LDL
HPL
CHE
Hale Waihona Puke 28血脂异常与大血管并发症
• Strong Heart study
– LDL-C每升高2.6mmol/L, CVD增加12% – HDL-C每下降2.6mmol/L,CVD增加22%
29
血压与血管并发症
• UKPDS study
• C肽缺乏 • 其它:血糖波动等
8
多元醇通路
9
己糖通路
GFAT:谷胺酰氨:6磷酸果糖转氨酶
10
11
HBP:能量感受器
• HBP正常情况下只占整个糖代谢的1%~3% • GFAT为限速酶,使整个反应在能量过荷时又
不至于反应太剧烈 • GFAT活性受底物激活和产物抑制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PPT课件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27acae81c758f5f71f6733.png)
3.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4. In Textbook of Diabetes 1997.
7
5.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78–S79.
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65%
IDF Diabetes Atlas, 4th ed.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09.
糖尿病 有关终点
糖尿病 有关死亡
脑卒中 微血管终点
风险降低百分率(%)
(p=0.0de Mbanya(IDF主席). 2012CDS年会大会报告.
3
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外周动脉疾病
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中指国南》2型(2糖01尿0)病.防治指南》(2010).
外周血管病变 导致非创伤性下肢截 肢手术的主要原因5
微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确诊时50%的患者已存在并发症
1.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2.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13
防治大血管并发症强调综合管理
控制高血糖
HbA1c<7% 或<6.5%
生活方式干预
严格降压
<130/80mmHg
积极调脂
LDL-C水平
无CHD: <2.6mmol/L 有CHD: <2.1mmol/L
预防微血管并发症
降低大血管事件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讲座PPT课件
![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b1bf110c22590103029d86.png)
.
30
服用不同降压药的时间
•短效作用药物:餐前服用吸收好,一天三次。某些短 效药物会引起医源性的糖尿病、肾病、冠心病。 •长效作用药物:受饮食影响不大,每天只需服用一次 ,最佳时间是起床后半小时内服用 •控释剂药物:一般都不能咀嚼或压碎后服用。最好饭 后服,饭前服容易影响释放量,引起胃部不适。
选择一天服用一次的长效制剂,起床清醒后服药 ,既保证了一天24小时血压平稳,又不易忘记,避免 了漏服药的情况。
• 吃水果有讲究:挑选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如火龙果、草 莓、猕猴桃、桃、梨、桔子、柚子等等。不宜吃香蕉、柿 子、红枣、山楂等含糖量高的水果
.
47
糖尿病患者宜适量运动
运动需坚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持之以恒,活 动时间以餐后1.5-2小时以后最好。
运动方式
• 走路 • 体操 • 骑车 • 慢跑 • 上下楼梯 • 跳舞
.
49
冠心病
.
50
心脑血管疾病—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
• 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
• 脑中风: 脑梗死、脑出血
.
51
冠心病, 头号杀手
全世界,每年约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死亡率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急剧上升
危险人群: 40岁以上 男性多于女性 脑力劳动者居多
.
5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的
糖尿病 神经 病变
糖尿病 足病
脑血管 病变
心血管 病变
蛋白尿、尿毒症
脑梗塞、脑出血
.
冠心病、心肌梗塞
42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
痛觉过敏或痛觉丧失 肢端麻木
阳痿
.
活动受限、 肌无力、 肌萎缩
便秘
腹泻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PPT课件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2819f725c52cc58bd6bef1.png)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
7/2/2020
糖尿病神经病变
非外伤性远端截肢 的首要原因
大血管病变
心脏:冠心病等,表现为胸闷、胸痛、 头晕、心慌、呼吸困难
大脑:缺血性脑病、出血性脑病、脑卒 中:表现为头痛、恶心、昏迷、 四肢活动障碍
下肢:周围血管病变:表现为下肢疼痛 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
7/2/2020
4.高糖使纤维蛋白糖基化,导致血栓结构改变,不 易溶解
7/2/2020
(三)氧化应激
1.高糖时,细胞内的葡萄糖氧化增加,炒股呼吸链 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发生单电子传递,线粒体内活 性氧化簇(ROS)产生增加
2.ROS可导致细胞凋亡、组织损伤、加重胰岛素抵 抗、慢性炎症和血栓前状态,从而加重氧化应激, 形成恶性循环,引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3.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强调综合治疗,要按 照指南达标
7/2/2020
7/2/2020
血脂、家族史
7/2/2020
(二)器械检查:
1.动态心电图可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运动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心肌显像可
诱发心肌缺血:如发现左室室壁运动异常,可提 示糖尿病性心肌病
7/2/2020
(三)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如:1.休息时心率(坐位)高于100次/分 2.握拳时舒张压过度反应 3.体位性低血压 4. 心率变异性减小
心梗、心绞痛、外周动脉病、缺血性脑卒中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年龄:男>50,女>60
是
·年龄:男<50,女<60,但合并下列≥1项因素:
使用阿司匹林
①高脂血症②吸烟③心血管疾病家族史④蛋白尿
总结
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是 糖尿病的主要死因
糖尿病防治(社区讲课)PPT课件
![糖尿病防治(社区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1165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b.png)
双胍类药物
通过抑制肝糖原输出和增加外周组织 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如二甲 双胍等。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适应症
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2型糖 尿病口服降糖药无效或合并严重 并发症等。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和剂量, 注射部位轮换,避免低血糖反应 等。
其他治疗手段如中医药等
中医药治疗
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 汤剂、针灸、拔罐等手段 调理身体,改善糖尿病症 状。
餐次分配和能量控制方法
01
定时定量进餐
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避免饥饿 或暴饮暴食。
03
食物交换份法
采用食物交换份法,灵活调整食 物种类和数量,实现饮食多样化
。
02
三餐分配合理
早餐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 午餐占30%-40%,晚餐占30%-
35%,同时可适量安排加餐。
04
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个体情况适当减少总能量的 摄入,以达到控制体重和血糖的
行为改变
部分学员分享了自己在课程后的行为改变,如调整饮食、增加运 动等,以及这些改变带来的积极效果。
问题与困惑
学员们提出了一些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如如何选择 合适的药物、如何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糖尿病防治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创新药物 和治疗手段问世,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 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 预等。
三级预防:延缓并发症发生
血糖控制
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 式干预,将血糖控制在 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血压和血脂控制
糖尿病的心血管保护PPT演示课件
![糖尿病的心血管保护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0fe3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4.png)
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个人行为的改变
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增加运动等,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医疗保健体系的完善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筛查和监测,提供个性 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同时开展糖尿病心血管保护的宣传 和教育活动。
政府政策的支持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糖尿病心血管保护的 研究和应用,同时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 病心血管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早期采取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助 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以减 轻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 使其更好地享受生活。
良好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可以使 糖尿病患者更加自信和积极地 参与社会活动。
降低医疗负担和社会成本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可以降低 医疗负担和社会成本。
心血管事件的治疗通常需要大量 的医疗资源和费用,预防心血管 事件可以显著降低医疗费用和资
源消耗。
社会也可以从预防心血管疾病中 受益,因为这可以减少因心血管 事件导致的生产力损失和社会负
担。
03 糖尿病心血管保护的策略
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了解血管结 构和弹性状况。
其他相关检查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其他相关检查, 如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检查, 全面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
04 糖尿病心血管保护的最新 研究进展
新型降糖药物在心血管保护方面的研究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关注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PPT参考幻灯片
![关注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86e44fb8bb4cf7ec4bfed051.png)
22
心血管疾病-预防
然而,在服药方面,
! 患者存在误区
小片:老张的言行有什么问题吗?
2020/2/14
23
心血管疾病-预防
常见的阿司匹林,就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服 用阿司匹林,相当于为糖尿病患者建了一道“防火墙”。
血小板“悄悄”聚集
2020/2/14
24
心血管疾病-预防
糖尿病患者本身就长期用药,可能会对长期服药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所顾虑。
17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初次诊断 糖尿病的患者
1/2 1/3 2/3
! 存在心血管疾病 ! 存在高血压 ! 存在高血脂
2020/2/14
18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
危害最大、致死率最高
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75%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亡原因
-----心血管疾病
2020/2/14
19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事实上,糖尿病患者更要树立坚持服用阿司匹林的意识。
只有长期坚持服用,才能够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
一定要坚持 长期服用哦
2020/2/14
25
心血管疾病-预防
糖尿病人的健康生活
2020/2/14
26
心血管疾病-预防
从“健康生活”预防心血管疾病
戒烟
控制体重
均衡膳食
2020/2/14
27
心血管疾病-预防
>=6.1
>=6.1
>=10.0 >=11.1
2020/2/14
10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
2020/2/14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内容 药物治疗 饮食控制 合理运动 血糖监测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 降压、降脂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ncet.1998;43)
下列情况时合并DM\IGT 不稳定心绞痛33% 急性心肌梗死33% 脑血管意外者34% 支架内再狭窄46% 普查高血压病36% 冠脉造影阳性20% 睡眠呼吸暂停10%
6
(国内会议资料荟萃)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流行概况
US2000年死亡原因排序
4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流行概况
平均每千人年发病人数
40
35
30
25
男性
20
15
10
5
0
糖尿病
非糖尿病
女性
糖尿病 非糖尿病
冠心病 间歇跛行 脑梗塞
5209例随访20年(Framingham study)
5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流行概况
2型糖尿病初诊时合并
视网膜病变36% 糖尿病肾病15% 神经病变约30% 心血管病变46% 外周血管病23% 血脂紊乱62% 高血压36%
AS形成
巨嗜细胞吞噬脂质 血管平滑肌细胞移动 局部血栓形成 纤维斑块、钙化
12
13
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不典型心绞痛
无痛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心梗 造影多支病变、介入治疗预后差 男女性别差异缩小、
心自主神经病变:静息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衰治疗效果差、静脉输液耐受差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
1
糖尿病引起死亡率增加
Age-adjusted Death Rate Relative to 198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1980
Diabetes Cancer CVD Stroke
1982
1984
1986
1988
Year
1990
1992
(心肌微血管狭窄以及间质纤维化使心室顺应性明显下降)
14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人种差异:东方人种糖尿病脑血管病更突出 性别差异:糖尿病女性脑血管病相对增多 病种差异:缺血性远多于出血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突出 预后差异:感染、高渗昏迷、易复发、脑功能障碍、痴呆
15
糖尿病性周围动脉病变
人种差异:西方人种下肢动脉闭塞性粥样硬化更突出* 性别特点:DM女性较非DM女性下肢病变增加突出于男性 不同部位: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基础
1994
1996
U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2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
60% 53.90%
50%
40%
36.40% 36.20%
30%
20%
11.40%
10%
0%
Eye
Foot Neuropathy
Stroke
1.90% 0.80%
MI
ESRD
冠心病的危险
HbA1c (1 %) 收缩期血压 (10mm Hg)
x 1.11 (1.02 to 1.20) x 1.15 (1.02 to 1.20)
LDL-胆固醇 (1 mmol/l)
x 1.57 (1.37 to 1.79)
HDL-胆固醇(0.1mmol/l)
x 0.15 (0.08 to 0.22)
DiabCare-China 2001
3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种类
心血管疾病: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糖尿病患者 冠心病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8倍,且具有发 病早、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
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以中风较为常见,其发生率是 正常人群的2~4倍。
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累及外周血管,使患者产 生间歇性跛行。严重病例则出现坏疽。文献报道, 糖尿病患者坏疽截肢率为普通人群的10~20倍。
1. Diseases of heart 2. Malignant neoplasms 3.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4.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5. Accidents
6. Diabetes mellitus
7. Influenza and pneumonia 8. Alzheimer's disease 9. nephrosis 10. Septicemia
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高危险性
7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 +
心梗
+ +
中风
非糖尿病 2型糖尿病
+ +
心血管死亡
曾有心梗
Haffner, NEJM 1998, 2829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预后差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预期寿命为同龄人2/3 糖尿病心梗后心衰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2倍 糖尿病患者CABG、PTCA5年死亡率19%、35% 糖尿病心梗比无糖尿病心梗死亡率增加6倍
颈动脉病变预示脑血管意外、脑部缺血性症状 颈内动脉病变增加视网膜病变的危险 肾动脉病变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 预后不良:发生早、进展快、远端重、截肢多
(Haffner SM et al .Engl J Med .1998)
9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
糖尿病 一般人群AS高危因素 糖尿病
微量白 蛋白尿
高INS 血症
高凝 状态
蛋白 糖基 化
男性 年龄 吸烟 高血压
LDL水平增高 遗传易感性强
餐后代 谢紊乱
氧化 应激
PKC
活性增 强
脂质 三联征
10
3,055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7.4年, 335个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因素
(吸烟 比 不吸烟: x 1.6)
UKPDS, BMJ 191918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
内皮细胞损伤
胶原糖基化 LDL、RTL 高血压 氧化应激 吸烟 感染
炎症反应与增殖
血小板聚集及粘附
白细胞 血小板 平滑肌 胰岛素 内皮C
高胰岛素-PKC-生长因子:增殖反应 炎症因子:CRP、SAA 细胞因子:IL、TNF 、 VW 黏附分子:ICAM、VCAM 血小板聚集:各种血管因子、前列腺素
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
肾病12.8% 冠心病12.3% 脑血管病变16.4%
日本.坂本.9734例
肾病7.0% 冠心病54.5% 脑血管病11.3%
Joslin Clinic 4290例
Natl Vital Stat Rep 2002 Sep 16;50(16):1-85 N Engl J Med 2002 Nov 14;347(20):71585-92
下列情况时合并DM\IGT 不稳定心绞痛33% 急性心肌梗死33% 脑血管意外者34% 支架内再狭窄46% 普查高血压病36% 冠脉造影阳性20% 睡眠呼吸暂停10%
6
(国内会议资料荟萃)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流行概况
US2000年死亡原因排序
4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流行概况
平均每千人年发病人数
40
35
30
25
男性
20
15
10
5
0
糖尿病
非糖尿病
女性
糖尿病 非糖尿病
冠心病 间歇跛行 脑梗塞
5209例随访20年(Framingham study)
5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流行概况
2型糖尿病初诊时合并
视网膜病变36% 糖尿病肾病15% 神经病变约30% 心血管病变46% 外周血管病23% 血脂紊乱62% 高血压36%
AS形成
巨嗜细胞吞噬脂质 血管平滑肌细胞移动 局部血栓形成 纤维斑块、钙化
12
13
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不典型心绞痛
无痛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心梗 造影多支病变、介入治疗预后差 男女性别差异缩小、
心自主神经病变:静息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衰治疗效果差、静脉输液耐受差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
1
糖尿病引起死亡率增加
Age-adjusted Death Rate Relative to 198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1980
Diabetes Cancer CVD Stroke
1982
1984
1986
1988
Year
1990
1992
(心肌微血管狭窄以及间质纤维化使心室顺应性明显下降)
14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人种差异:东方人种糖尿病脑血管病更突出 性别差异:糖尿病女性脑血管病相对增多 病种差异:缺血性远多于出血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突出 预后差异:感染、高渗昏迷、易复发、脑功能障碍、痴呆
15
糖尿病性周围动脉病变
人种差异:西方人种下肢动脉闭塞性粥样硬化更突出* 性别特点:DM女性较非DM女性下肢病变增加突出于男性 不同部位: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基础
1994
1996
U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2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
60% 53.90%
50%
40%
36.40% 36.20%
30%
20%
11.40%
10%
0%
Eye
Foot Neuropathy
Stroke
1.90% 0.80%
MI
ESRD
冠心病的危险
HbA1c (1 %) 收缩期血压 (10mm Hg)
x 1.11 (1.02 to 1.20) x 1.15 (1.02 to 1.20)
LDL-胆固醇 (1 mmol/l)
x 1.57 (1.37 to 1.79)
HDL-胆固醇(0.1mmol/l)
x 0.15 (0.08 to 0.22)
DiabCare-China 2001
3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种类
心血管疾病: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糖尿病患者 冠心病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8倍,且具有发 病早、进展快、病情重等特点。
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以中风较为常见,其发生率是 正常人群的2~4倍。
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累及外周血管,使患者产 生间歇性跛行。严重病例则出现坏疽。文献报道, 糖尿病患者坏疽截肢率为普通人群的10~20倍。
1. Diseases of heart 2. Malignant neoplasms 3.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4.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 5. Accidents
6. Diabetes mellitus
7. Influenza and pneumonia 8. Alzheimer's disease 9. nephrosis 10. Septicemia
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高危险性
7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 +
心梗
+ +
中风
非糖尿病 2型糖尿病
+ +
心血管死亡
曾有心梗
Haffner, NEJM 1998, 2829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预后差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预期寿命为同龄人2/3 糖尿病心梗后心衰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2倍 糖尿病患者CABG、PTCA5年死亡率19%、35% 糖尿病心梗比无糖尿病心梗死亡率增加6倍
颈动脉病变预示脑血管意外、脑部缺血性症状 颈内动脉病变增加视网膜病变的危险 肾动脉病变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 预后不良:发生早、进展快、远端重、截肢多
(Haffner SM et al .Engl J Med .1998)
9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
糖尿病 一般人群AS高危因素 糖尿病
微量白 蛋白尿
高INS 血症
高凝 状态
蛋白 糖基 化
男性 年龄 吸烟 高血压
LDL水平增高 遗传易感性强
餐后代 谢紊乱
氧化 应激
PKC
活性增 强
脂质 三联征
10
3,055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7.4年, 335个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因素
(吸烟 比 不吸烟: x 1.6)
UKPDS, BMJ 191918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
内皮细胞损伤
胶原糖基化 LDL、RTL 高血压 氧化应激 吸烟 感染
炎症反应与增殖
血小板聚集及粘附
白细胞 血小板 平滑肌 胰岛素 内皮C
高胰岛素-PKC-生长因子:增殖反应 炎症因子:CRP、SAA 细胞因子:IL、TNF 、 VW 黏附分子:ICAM、VCAM 血小板聚集:各种血管因子、前列腺素
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
肾病12.8% 冠心病12.3% 脑血管病变16.4%
日本.坂本.9734例
肾病7.0% 冠心病54.5% 脑血管病11.3%
Joslin Clinic 4290例
Natl Vital Stat Rep 2002 Sep 16;50(16):1-85 N Engl J Med 2002 Nov 14;347(20):715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