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赏析

合集下载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赏析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赏析

【导语】五⾔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下⾯是®⽆忧考⽹分享的唐诗三百⾸五⾔律诗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篇⼀】唐诗三百⾸五⾔律诗赏析:终南⼭ 唐代:王维 太⼄近天都,连⼭接海隅。

⽩云回望合,青霭⼊看⽆。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处宿,隔⽔问樵夫。

赏析 王维之诗⾃古有“诗如画”之说。

品其诗如赏中国画。

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江⼭,恢弘壮阔。

诗中⼀句⼀词,点点滴滴,尽是诗⼈豪情万丈。

《终南⼭》就是这样⼀⾸王维⼭⽔诗的亮点之作。

“太⼄近天都,连⼭到海隅。

”⾸联是说,巍巍的终南⼭⾼⼊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

绵亘不绝的⼭峦,延伸到遥远的⼤海之滨。

⾸联写终南⼭的远景,借⽤夸张的⼿法勾画了终南⼭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是终南⼭的别称。

中南虽⾼,去天甚远,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终南⼭西起⽢肃天⽔,东⾄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连接不断,直到海隅,⼜何尝符合事实?然⽽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

⽤“连⼭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愈见真实。

“⽩云回望合,青霭⼊看⽆。

”次联是说,我在深⼭前⾏,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回头望去,⽩云⼜在⾝后合成了茫茫的⼀⽚。

我朝濛濛的青霭⾛去,⼀到⾯前却杳然不见。

次联写近景,“回望”既与下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终南⼭⽽“回望”,望的是刚⾛过的路。

诗⼈⾝在终南⼭中,朝前看,⽩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步,就可以浮游于⽩云的海洋;然⽽继续前进,⽩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云⼜合拢来,汇成茫茫的云海。

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经历的⼈并不陌⽣。

千古名联诗词赏析

千古名联诗词赏析

[转载]千古名联诗词赏析千古名联诗词赏析——佳联共赏,佳句同参佳联共赏林则徐自题(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题(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自题(三)应视国事为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曾国藩自题(一)老老实实作人,知恩报恩;明明白白处事,敬德怀德。

曾国藩自题(二)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忧患亦畅天怀。

刘宗周自题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梁章钜自题闲看秋水心无事;静听天和兴自浓。

孙星衍自题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包世臣自题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

翁同□自题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

周恩来自题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佚名述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

佚名自题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科名始读书。

题蒋心馀宅内堂彭元瑞欣戚相同,为人莫想欢娱,欢娱即是烦恼;福命不大,处世休辞劳苦,劳苦乃得安康。

题居室张应昌扫地焚香,清福已具;粗衣淡饭,乐天不忧。

题居室王氏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题居室陆秀和近市声喧,清风明月不用买;家贫客少,鸟语花香自可人。

题厅堂处世无奇,唯忠唯恕;治家有道,克俭克勤。

题厅堂不悲镜里容颜瘦;且喜心头疆域宽。

题书斋邓子龙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

题书斋傅山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题书斋奇书手不释;旧友心相知。

题书斋陈白崖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题书斋曾国藩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题宣南小园乌尔衮木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一亩种菜,一亩栽花。

题厨房寻常无异味;鲜洁即家珍。

题湖南抚署但愿民安若堵(du);何妨署冷若水。

题河南法院李石冰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已;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势,做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赠林则徐程恩泽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赠瞿秋白何溱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心同怀视之。

霜降的诗词对联文学创作与赏析

霜降的诗词对联文学创作与赏析

霜降的诗词对联文学创作与赏析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代表了秋天渐入深秋的时刻。

在农历的十月初五左右,夜晚的寒气逐渐加重,早上地面会出现白露或轻霜,这也是人们用来划分季节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随着天气的转凉,霜降也成为了诗人们创作诗词对联的主题之一。

本文将从文学创作和赏析两个方面,探讨霜降与诗词对联文化的关系。

一、文学创作1. 古代霜降诗词对联霜降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受到了许多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和创作。

他们以霜降为题材的诗词,既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又展示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李白在《望北山》中写道:“次阳山关代,平泽矗孤标。

霜降分辙石,烟萝出寒梅。

”通过描绘大自然中霜降的景象,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2. 现代霜降诗词对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霜降诗词对联在现代有了更广泛的运用。

现代的诗人们不仅延续了古人对霜降的描摹,同时还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融入其中。

一位现代诗人在他的作品中写道:“霜降一行行字,寒意融入纸上。

秋景草木霜浓,寒风裹挟凉爽。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念以及内心的寂寞之情。

二、赏析1. 霜降诗词对联的艺术特点霜降诗词对联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它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出霜降带给人们的冷峻气息,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

其次,霜降诗词对联往往能融合作者的情感,在形式上富有变化,引人入胜。

最后,霜降诗词对联能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让人们回味其中,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力量。

2. 霜降诗词对联的欣赏价值霜降诗词对联在赏析中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首先,它可以让人们在享受到美的同时,对季节变迁有更深的感受。

其次,由于其文字表达生动、意境深远,霜降诗词对联可以唤醒读者内心丰富的情感,在感受美的同时引发思考。

最后,霜降诗词对联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和传承,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李白五言律诗鉴赏

李白五言律诗鉴赏

李白五言律诗鉴赏李白五言律诗鉴赏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此体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五言律诗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典型的唐律。

李白诗才奔放,适宜于纵横错落的歌行句法。

碰上律诗,就象野马被羁,只好俯首就范。

这首诗是他的谨严之作,风格已逼近杜甫了。

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开头二句就写明送别之地。

北郭东城,不宜死讲,总在城外山水之间。

看到这种修辞方法,不必提出疑问:到底是在东城呢,还是在北郭?反正你可以体会作东北郊,也就差不多。

如果作者说北郭南城,或西郊东野,那就该研究一下了。

第三句紧接上文,点明题目,底下即承以“孤蓬万里征”一句,说明这位朋友是孤身漂泊,远适异乡。

可见主客双方,都不以此别为乐事。

萧士赟注此句云:“孤蓬,草也。

无根而随风飘转者。

自喻客游也。

”(见《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他说此句是作者自喻客游,大误!被他这样一讲,这首诗变成“别友人”而不是“送友人”了。

这一联诗句,从思想内容来讲,是一个概念,或说二句一意:我们在此地分别之后,你就象蓬草似的飘零到远方去了。

上句与下句连属,都不能独自成为一个概念。

但从句子形式来讲,它们是很工稳的一对。

词性结构,毫不参差。

它们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样,也是一副流水对。

不过,“一为”对“万里”,也有人认为不够工整。

“为”是虚字,“里”是实字。

凡词性不同的对仗,例如以状词对名词,象“云雨”对“长短”之类,又如这一联的以虚字对实字之类,晚唐以后的诗人都尽量避免。

宋人称为这是犯了“偏枯”之病。

但在初、盛唐诗中,经常可以见到,当时不以为是诗病。

“浮云”、“落日”一联是即景抒情。

友人此去,成为万里孤蓬,他的心情,岂非宛如眼前的浮云;送行的老朋友,对此落日斜阳,更有好景不长、分离在即之感。

曾国藩文集《诗词联语第八》译文与赏析

曾国藩文集《诗词联语第八》译文与赏析

曾国藩文集《诗词联语第八》译文与赏析诗词联语第八寄弟昔我初去家,诸弟各弱小。

阿季两髦,觑人眸子了。

后园偷枣栗,猱升极木杪。

叔也从之求,揖我谓我矫。

分甘一不均,战争在毫秒。

余时轻别离,昂头信一掉。

老弟况童,乐多忧愁少。

瞥然成六秋,光明如过鸟。

世味一饱尝,甘心厌荼蓼。

梦里还乡国,沟涂苦了了。

朝企恒抵昏,夕思或达晓。

君诗忽见慰,回此肝肠绕。

生世非一途,处身贵深窈。

众万奔恬愉,圣贤类悄悄。

二陆盛张,鹤唳悲江表。

夷齐争三光,岂不在俄殍!我今寄好语,君其听勿藐!一愿先知命,再愿耐擗摽。

【解析】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年入京做翰林,诗中一句“瞥然成六秋”,可推断,该诗作于道光二十六年。

曾国藩兄弟五人,他为长兄,下有四个弟弟,分别为四弟国潢字澄侯、六弟国华字温甫、九弟国荃字沅甫、季弟国葆字贞干。

他们四人除了四弟国潢在湘乡原籍经营家业外,其余三个弟弟都投笔从戎,跟着曾国藩走上了剿灭太平天国的道路。

六弟在三河战役中战死,季弟在南京染瘟疫而死,九弟曾国荃则是大清重臣,曾被封为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太保衔,官至两江总督,光绪十六年在南京病卒于任上,终年66岁,谥号“忠襄”。

道光二十五年,四弟、六弟来到京城,在曾国藩家中读书。

曾国藩希望诸弟以后能够成才,总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治学经验、生活阅历传授给弟弟。

诗中先是回忆六年前别家时诸弟幼小的情景,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继而提及自己经过六年的官宦生涯,饱尝世间各种人生滋味,看透官场的险恶势力,袒露心扉。

此时的曾国藩已升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名位渐显,但他却处处以盈满为戒,而以“求阙”的态度处世。

于是,他便借助陆机陆云和伯夷叔齐的故事告诫弟弟:人生在世,要胸襟豁达,眼界高远,操守贞节,懂得修己治人之道,不要被世间所谓的利益所迷惑,也不要被世人眼中的功名所束缚。

诗中典故丰富,很好地诠释了曾国藩所要表述的内涵,思想明确,立意深远,不仅教诲了诸弟,也省悟了后人。

小池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

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蟠。

古诗瀑布联句翻译赏析

古诗瀑布联句翻译赏析

古诗瀑布联句翻译赏析《瀑布联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香严闲禅师、李忱。

其古诗全文如下: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鉴赏】唐宣宗曾经遁迹山林为僧。

有一次与香严闲禅师同行。

禅师说他吟诵瀑布得到一联诗,但后面的接不上了。

宣宗愿意续成。

于是禅师说出前两句,宣宗续出后两句,合成了一首气势磅礴、富于激情的千古名诗。

联句: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依次出句,相联成篇,可以一人出一句、两句或多句。

这种方式很难写出佳作。

壑:沟,山沟。

涧:两山之间的溪流。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素娴诗文,曾书瀑布诗“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云云,以赋壮怀。

他的诗就是由这一首唐诗改易数字而成。

此诗中瀑布形象充分人格化,写得有气魄,为冯云山激赏不是偶然的。

此诗的首句是瀑布的溯源。

在深山之中,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涓涓细流,腾石注涧,逐渐汇集为巨大山泉,在经历“千岩万壑”的艰险后,它终于到达崖前,“一落千丈”,形成壮观的瀑布。

此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

“不辞劳”三字有强烈拟人化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可与《孟子》中一段名言共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艰难能锤炼伟大的人格。

此句似乎隐含这样的哲理。

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

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川”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

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

“出处高”则取势远,暗逗后文“终归大海”之意。

写瀑布经历不凡和气象高远,刻画出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同时酝足豪情,为后两句充分蓄势。

第三句忽然说到“溪涧”,照应第一句的“千岩万壑”,在诗情上是小小的回旋。

当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

文天祥《南安军》古诗词赏析

文天祥《南安军》古诗词赏析

文天祥《南安军》古诗词赏析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意思相近即可)
2.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意思相近即可)【解析】
1.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诗歌颈联“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的意思是: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诗句将“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诗人因国沦丧的沉痛心情。

2.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诗句“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的意思是: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诗句运用了“采薇”这一典故,是说要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爱国情怀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据此理解作答。

杜甫的诗词《望岳》赏析

杜甫的诗词《望岳》赏析

杜甫的诗词《望岳》赏析《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本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诗写望岳,首联为远望之色,次联写近望之势,三联为细望之景,末联则为极望之情。

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即“一定要”的意思,体现出了诗人登岳的坚定决心。

这两句,诗人借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不仅突出了泰山的高峻雄伟之势,且写出了诗不畏艰难、敢于登攀,傲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表现出诗人的阔大的心胸气魄。

当然,诗人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登泰山顶峰,更是要攀登人生的巅峰。

杜甫早年就“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己任,因此这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是与他的理想壮志不能分割的。

扩展阅读:杜甫的诗歌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等人的新乐府创作。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社会矛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人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也像杜甫一样用律诗反映当时的抗清斗争,慷慨激昂。

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朝以后。

王禹、王安石、、、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

研究资料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

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爱国忧民古诗赏析

爱国忧民古诗赏析

一、《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前两联写景。

首联写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的氛围。

颔联移情于花鸟,衬托自己的感情。

2.颈联中“抵万金”极写家书的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尾联描写了诗人的情状,表现他的感情。

二、《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颈联巧借“”,“”两词的谐音,表表现了诗人的处境。

2尾联是千古名句,句中的“丹心”指的是,“汗青”指代,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上阕中“醉里挑灯看剑”,表现出词人怎样的情感?2.根据对词句意思的理解填空。

(1)全词描写了闻角、、奏乐、、杀敌等军中生活的情景,勾勒了一个爱国志士驰骋沙场志遂功成的全过程。

(2)下阙中“”这一句,与上阕中的“”一词相呼应,表明又回到了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有力地表现了词人的感情。

四、《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风格豪放,上阙以“狂”字统领,试分析“狂”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下阕抒写的是之志,“射天狼"指的是。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这首曲从山,、形势三方面着笔,突出潼关地势的特点。

再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来表现。

2.结尾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锦瑟》诗歌全文及赏析

《锦瑟》诗歌全文及赏析

《锦瑟》诗歌全文及赏析原文内容:《锦瑟》唐代: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如此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起来才感到无限怅恨呢?即使在当年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作者: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注释锦瑟:装饰华美的瑟。

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

怨怪之词。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

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赏析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赏析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赏析【篇一】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赏析: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赏析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

品其诗如赏中国画。

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

诗中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豪情万丈。

《终南山》就是这样一首王维山水诗的亮点之作。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首联是说,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

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中南虽高,去天甚远,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

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次联是说,我在深山前行,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回头望去,白云又在身后合成了茫茫的一片。

我朝濛濛的青霭走去,一到面前却杳然不见。

次联写近景,“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

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的云海。

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历的人并不陌生。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

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杜甫曲江二首赏析

杜甫曲江二首赏析

杜甫曲江赏析杜甫曲江二首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曲江二首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曲江二首杜甫【其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其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曲江二首阅读答案:(1)首联主要意象是什么?写的是何时之景?答:飞花暮春(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答:① 以小见大,以景物写人事。

②承上启下,为下文直抒胸臆,寄寓感慨做铺垫。

③练字:巢卧④ 以实写虚以动写静(3)诗中“物理”的含义是什么?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①惜春伤春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③凝结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曲江二首翻译:(一)一片春花飞落,春随花落而渐去。

风吹落花万点,煞是愁人。

且看飞花随风飘去,不要因感伤太多而厌酒。

江边的明堂上有翡翠筑巢。

芙蓉苑边,有石麒麟卧在墓道旁。

细细想来,还是应该及时行乐,人生何必为浮名所累。

(二)每天退朝归来,都要典衣沽酒。

常常到曲江边举杯畅饮,尽醉而归。

因赊酒太多,处处留有酒债。

人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

蝴蝶在花丛中穿行,时隐时现。

蜻蜓缓缓飞动,时而点着水面。

我要对春光说,请与蝴蝶、蜻蜓一同流转。

须得片刻欣赏,莫误时机。

曲江二首字词解释:(1)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

(2)减却春:减掉春色。

(3)万点:形容落花之多。

(4)且:暂且。

经眼:从眼前经过。

(5)伤:伤感,忧伤。

江上小堂巢翡翠巢翡翠:翡翠鸟筑巢。

(6)苑边高冢卧麒麟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花。

冢:坟墓。

(7)推:推究。

(8)物理:事物的道理。

野望颔联和颈联

野望颔联和颈联

《野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颔联和颈联是该诗的重要部分,以下是对这两联的赏析: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描述了诗人在山林中偶遇鹿的景象,同时提到在正午时分,山林中听不到钟声。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山林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颈联:“日斜吾同立,黄昏独倚栏。

”诗人继续描绘他在山林中的生活,提到在夕阳西下时,他与朋友一同站在栏杆旁,欣赏着美丽的夕阳。

然而,当黄昏来临,他独自一人倚在栏杆上,不禁让人感到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这两联诗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通过颔联和颈联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淡泊、热爱自然的诗人形象。

同时,这两联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总的来说,《野望》的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

这两联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两联诗也展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早春诗》原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早春诗》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1早春诗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

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

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

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

古诗简介这首优美的早春之曲,出于《荆楚岁时记》的宗懔之手。

宗懔初仕梁,后入北周。

诗篇虽然犹带齐梁锦色,但却缘情而发,思致清晰,深沉婉转,已然异于当时南方盛行的绮靡轻巧诗风。

赏析/鉴赏全篇紧扣早春着笔,以诗人特具的敏锐感受力,捕捉新春气息,谱入清词丽句。

“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

”昨暝,即昨晚。

诗的开篇,写昨日瞑色方临,春风乍起,一夜之间,春色已来天地。

这还只是泛叙,不见出奇。

读到第二联感到有点意思了,“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

”这一联出语天然,确实朴中见拙,虽为平行的句子,而上下句又含有因果关系。

由于第一声春莺巧啭,催开了郊原的数重花树。

鸣啭一两声的黄莺,这里起了催花使者的作用;“数重”与“一两”,在量的多少上也有意夸大,构成反差。

更有特色的图景,是第五、六句,“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

”熟谙荆楚岁时习俗的作者,给我们描摹了一幅新春风俗画。

画面上出现了初蝶、新梅,这就未免令人疑真疑幻,特别那散落新粉的初飞蛱蝶,栩栩穿花,真蝶呢,还是彩蝶?“剪彩”句写得明朗一些,那是彩花。

按《事物纪元·岁时·彩花》:“《实录》曰:晋惠帝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汉王符《潜夫论》已讥花采之费;晋新野君传家以剪花为业,有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剪梅若生之事。

按此则是花朵起于汉、剪彩起于晋矣。

”又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贴宜春二字。

“”散粉成初蝶”,亦无非剪彩制成之翩翩蝴蝶也。

复习三、赏析古诗、对联分析

复习三、赏析古诗、对联分析

对联分析
解题:对联又称为对子,是汉族传统 文化之一,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上联:出句 下联:对句 横批:横额 对联分析:(1)、语言格式优美。 (2)、内涵丰富深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分析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 (1)这幅对联语言格式优美。“洞中”和 “世上”都是名词,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对仗工整。“才”和“已”表示转折关系, “数月”和“千年”都表示时间。 (2)这幅对联内涵丰富、深刻。交代了革 命带来的变化之大以及革命志士乐观的革 命精神。
诗歌赏析
解题:何为赏析? 赏析是对相应的事物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欣 赏。 赏析的组成部分:第一步:整体介绍(作 者、诗歌的分类)第二步:内容的分析 (抓住相关的字眼,按照诗的前后部分两 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第三步:情感的分 析。(作者的情感再现)
例题分析
赏析《江畔独步寻花》 1、《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 诗人杜甫写的一首写景诗。 2、诗的前半部分抓住“满”、“千多万多” 写出了花的多,诗的后半部分借助“蝴 蝶”、“戏蝶”写出了花的美。 3、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热爱 之情。
书籍介绍
梗概:书本的主要内容的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讲的是一个名叫鲁 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遇险,流 落到一个荒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 岛上生活了26年的故事。
书本推荐语
何为推荐? 推荐指的是介绍,建议最好的让人去 选择。 推荐语:写出这本书的特别之处,让 读者有一定的认识和拜读心。
例题分析
1、走进文本,你会从中感受到坚强与毅力, 你会明白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该怎样去面对。 2、乐观是生活的态度,我相信读完这本书, 你定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3、这是一本含金量极高的作品,是值得大 家去思索和学习的范本。

过江诗颈联赏析

过江诗颈联赏析

过江诗颈联赏析“过江诗颈”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非常著名的诗歌题材,它是指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江河的跨越之情。

而“联”则是指一首诗由两个或多个诗人共同合作完成,形成一个整体的诗篇。

过江诗颈联就是指两个或多个诗人共同创作的过江诗颈作品。

这种形式的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过江诗颈联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唐代,就有了一些著名的过江诗颈联作品。

比如著名的诗人王之涣和孟浩然合作的《过华阳江》就是一首著名的过江诗颈联作品。

在宋代,过江诗颈联更是达到了巅峰,有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曾合作创作过江诗颈联作品。

比如苏轼和黄庭坚合作的《过零丁洋》就是一首非常著名的过江诗颈联作品。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过江诗颈联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诗歌来表达人们对江河的跨越之情。

江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大地上的一条重要的水道,而且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江河的眷恋之情。

而过江诗颈联作品则更是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两个或多个诗人的合作,过江诗颈联作品能够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对江河的跨越之情,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更加丰富。

在过江诗颈联作品中,诗人们常常通过对江河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常常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江河的景色,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比如在苏轼和黄庭坚合作的《过零丁洋》中,诗人们通过对江河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江河的眷恋之情。

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江河的美丽景色,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这种通过对江河的描绘来表达情感的手法,使过江诗颈联作品更加生动,更加丰富。

除了对江河的描绘,过江诗颈联作品中还常常表达了诗人们对江河的思念之情。

江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被赋予了人的特质,诗人们常常通过对江河的赋予人的特质来表达自己对江河的思念之情。

【古诗词】旅夜书怀古诗赏析

【古诗词】旅夜书怀古诗赏析

【古诗词】旅夜书怀古诗赏析
《旅夜书怀》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

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

颈联正话反说,抒发休官的忧愤。

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旅夜书怀》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
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第五、六句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
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最后两句这一联借景抒情,以沙鸥自况,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耸桅杆的小舟停江边。

星星垂向广袤空旷平野,明月照射着奔流的大江,
我是因会写文章才得名?撤职是因为我年老体弱。

我漂泊的生涯像什么呢?就如天地间孤飞的沙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联鉴赏——
北京颐和园绣漪桥联
刘伟
今天我带来的这幅联是去北京旅游时游览颐和园走到绣漪桥看到的。

大家都知道楹联是我校的特色课程之一。

5年来,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感兴趣,以至于走到哪只要看见联就会走过去细细品味。

所以当走到绣漪桥时,听说这有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一幅联,我便把他记了下来。

这幅联是“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鉴赏】
1.螺黛:螺子黛的简称,画眉毛的颜料,这里指颐和园中的万寿山。

“一丸”则极其小。

站在这绣漪桥上看山,只是“螺黛一丸”。

把昆明湖比作“银盆”,也显然是对实景的缩小。

碧岫:指青绿的山峰。

从这里看座落在湖边的万寿山好象漂浮在湖水之上。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这简直把颐和园盆景化了,显得小巧玲珑。

下联“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专写湖水之美。

“鳞纹”象鱼鳞一般的水纹。

“千叠”是形容波纹细密,璧月:像璧玉一般的月亮。

夜晚的昆明湖,那微微波动着的湖水在碧月的照应下闪着亮光。

从全联看,很注重色彩的描述,“螺黛”“银盆”“碧岫”“璧月”“金波”都是很有色彩的词语,这与颐和园的湖光色是一致的,也是很协调的。

“浮”和“漾”两个动词用得很贴切,尤其是“浮”字化静为动,把静景“碧岫”写活了。

再说全联对仗工稳,这可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词性相对,结构形式相同,“螺黛”和“鳞纹”,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一丸”和“千叠”,两个数量词相对,“银盆”和“璧月”,两个偏正结构的词语相对,而上下联又是分别由两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所组成。

二是平仄相对,上联是: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是: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仅有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平仄不相对,这是可以平仄“不论”的。

以上是我对这幅联的理解。

注:叠:在古代是仄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