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9篇)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3 大气的压强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6210d9844769eae109ed82.png)
2020-2021学年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强教案(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强教案(第一课时)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是有压强的,这个压强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
认真的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就会体验到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
一、倒不满水的杯子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细长颈玻璃瓶1个水实验步骤:1.将瓶子里加满水。
2.把玻璃杯倒扣在瓶口上。
3.把瓶子与玻璃杯同时倒置过来后,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从瓶中流入玻璃杯里了吗?水会从玻璃杯里溢出来吗?4.向上提一下瓶子,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的水面时,瓶子中的水又会流入到杯子里一些,直到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出。
(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当瓶口在玻璃杯中水面的上方时,瓶子里的水就会流入到玻璃杯里,只要瓶口低于玻璃杯口边缘的高度,玻璃杯里的水就不会倒满。
现象解释: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时,水会从瓶子里流入到玻璃杯里,在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中的水再流出,瓶内气体的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
当瓶内气体的压强与瓶内水柱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时,瓶内的水便不再流动;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水面时,空气由瓶口进入瓶内,瓶子里的水又会流出来,直到瓶口再次被玻璃杯内的水没过,瓶内的水又会停止流动。
二、瓶吞鸡蛋实验器材:玻璃瓶(装酸奶用的)1个熟鸡蛋1个热水实验步骤:1.将熟鸡蛋的硬壳皮剥掉。
2.往玻璃瓶中加满热水,过几分钟后倒出玻璃瓶中的水。
3.瓶中的热水倒出后,迅速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玻璃瓶口上,使鸡蛋竖直,并用手稍微压一下鸡蛋,让瓶口吸住鸡蛋后松开压鸡蛋的手,这时鸡蛋就会压实在瓶口上。
(如图2(1)所示)4.一会儿鸡蛋就会挤入瓶口中,再过几分钟的时间,鸡蛋就会挤入瓶子中,落到瓶底。
(如图2(2)~(6)所示)5.换用一个大一点的鸡蛋做一做,观察一下鸡蛋哪一端在下面时实验容易成功。
实验现象:鸡蛋被瓶口吸住后,然后慢慢的挤入瓶中,落到瓶底。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2b493f1de80d4d8d05a4fd2.png)
活动3:
因为塑料袋贴近瓶壁,之间气体很少, 压强小,塑料袋外存在大气压作用, 压强大,所以不能将袋从瓶内拉出来。
思考与讨论:
2、为什么吸盘能牢牢贴在瓷砖表面 紧压砖表面,挤出里面空气,吸盘 就在大气压作用下,紧贴瓷砖表面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时, 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 皮塞上再插一根针头软管?
一般称之为排气针头。 因为吊瓶中的液体向下 滴之后,瓶中的空气压 力会减小而小于大气压 ,这样会使液体不再往 下滴了。需要这样的排 气针头使空气进入吊瓶 ,维持气体压力的平衡 。
拓展
你还能举一些与大气压强有 关的生活例子或现象吗?
马德堡半球实验
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1标准大气压 = 760毫米水银柱 = 76厘米水银 = 1.01×105帕 = 1柱0.3米水柱
粗略测量大气压大小
吸盘
四、常见的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填空: 1、大气压大小可以用____和____测量; 2、空盒气压计的单位分别为____和____; 3、1mm汞柱约为____帕
二、大气压的大小
1、测量工具: ① 空盒气压计
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01×105
帕
标准大气压
算一算
想一想
1、人的手掌面积约为50cm2,大气压作用 在手掌上的压力有多大? 2、这么大的大气压,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
因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 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1、有一种用塑料或橡胶制造的挂钩,中间有一个空 的皮碗,贴在光滑的墙壁或玻璃上,在挂钩上再挂
第3节 大气 的 压 强
如何去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生活在水中的鱼受到水的压强,如果把笼罩着地球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2.3.1大气的压强的教学课件共28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2.3.1大气的压强的教学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8bffffa2161479161128a6.png)
1标准大气压= 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计算:一块砖头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约为1000帕。已知一块砖头的厚度约为5厘米,
则标准大气压( 1.01×105帕)相当于叠多高的
砖头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解:
n=
1.01×105帕 1000帕
= 101块
h=101×5cm
=505cm
=5.05m
答:相当于叠5.05米高的砖头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这么多的砖 块压在我身 上 有压强
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不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
(粗测)
P=F/S
误差:1、不可能将注射器
内空气完全排尽 2、密封性差,
有摩擦
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 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 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 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 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29.9 N.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
空气受到重力且空气具有流动性 2、大气产生压强的原因:
牛奶吸完后继续吸,盒中空气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盒发生形变。 原因:瓶内气体受热离开瓶体,使瓶内气体减少;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
![2.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82271868762caaedd33d4ae.png)
一.大气存在压强
大气压: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强
大气压强方向如何? 大气压强方向如何?你可以用实验证 明吗? 明吗?
实验:用抽气机把空可乐瓶里的空气抽掉, 实验:用抽气机把空可乐瓶里的空气抽掉, 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可乐瓶变瘪了,是大气压强压瘪了可乐瓶。 可乐瓶变瘪了,是大气压强压瘪了可乐瓶。 可乐瓶变瘪有方向性吗?这可证明什么? 可乐瓶变瘪有方向性吗?这可证明什么?
1标准大气压 =760毫米水银柱 760毫米水银柱 =76厘米水银柱 76厘米水银柱 =1.01×105帕 1.01× =10.3米水柱 10.3米水柱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得出来的。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得出来的。
h=76cm
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 1厘米汞柱= 10 厘米汞柱= 毫米汞柱
1、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的( A、B )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的( A 大气存在压强 C 大气不存在压强 B 大气的压强很大 D 大气的压强很小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下列现象中, ( C) (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 易被倒出来 (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C)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 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 头进入针管
二、大气压的大小
1、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 气压计(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气压计(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133帕 2、单位: 1毫米汞柱=133帕 单位: 毫米汞柱=133 3、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105帕 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 =760毫米汞柱=1.01× 4、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1ppt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26df4b6bec0975f565e246.png)
可编辑课件PPT
1
实验:
1. 在玻璃杯里盛满水, 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 片,先用左手托住纸 片,将杯子倒转过来。 当左手拿开后,水是 否会流出来?
可编辑课件PPT
2
当手拿开以后, 水不 会流出来,这是什么原 因呢?
这是因为大气压从 下方牢牢的把水压 在密封的杯中。
可编辑课件PPT
垂直方向 从下往上流动 从上往下流动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可编辑课件PPT
32
为什么低压区多阴雨天?高压区多晴天?
由于空气的上升,使地表面的气压下
降,形成低气压;而上升的空气中都含有
一定量的水蒸气,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升高
而下降,水汽逐渐凝结,在高空形成云,
云积聚后可能形成降水。反之,如果大气
下沉,地表面气压加大形成高气压,由于
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
拉开。对于这个实验
,同学们想试一试吗
?现在,我们模仿马
德堡半球实验。来体 会一下大气压强的存 在,并想一想这是为 什么?
抽出金属半球内空气,两个金属半 球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 在一起,因而很难把它们拉开。
可编辑课件PPT
10
马德堡半球实验
可编辑课件PPT
11
阅读:吸盘——动物 身上的马德堡半球
1、大气压的特点:
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_减__小___
2)、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
_不__一__定___相同
3)、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
__不__同___。
大气压是经常变化的
可编辑课件PPT
31
大气压对天气有什么影响呢?
低气压
高气压
大气压强PPT教学课件(1)
![大气压强PPT教学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ed1eaab0722192e4436f656.png)
段探测地外文明的奥兹玛(Ozma)计划实施以来,
科学家通过种种努力,尚未找到一个知音,虽然人
们没有气馁,还在继续寻找,但希望似乎很小很小。
空间探测表明,只有地球拥有液态水,这是形
成地球上生命的前提。另外,地球离太阳不远不近,
温度适当,大气中有丰富的氧,这些得天独厚的条
件孕育着各种生物,使地球充满生气。在这种和谐
§2.3 大气的压强 (第一课时)
(空气的力量)
一、大气压是存在的
1、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
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低 。 3、内外、上下的气压差可以使物体变形或发
生运动。 4、马德堡半球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二、利用大气压解释现象
饮料是怎样进入口中的?
二、利用大气压解释现象
让我们用心灵去 感受世界!
第2章 地球和宇宙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
地
们
球
的
家
——
园
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古代盖 天 说 中国人
古代印度人
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据 《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 盖笠,地法覆磐,天地各中高外下。 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 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 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 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 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按照 这个宇宙图式,天是一个穹形,地 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 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 “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 辰绕之旋转不息。
思维方向:逆向思维 空气 —— 托住——纸片不掉下来 没有空气——托不住——纸片掉下来
提示:演示实验——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 播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399b4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0.png)
托里拆利实验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计算大气压 强的大小。
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强变化
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由于空气密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因此大气压强也随海拔升高而减小。
高原反应
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大气压强较低,人体适应能力较差时会出现高原反应, 如头痛、恶心等症状。
托里拆利实验
总结词
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
详细描述
托里拆利实验是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的著名实验。该实 验通过测量一个长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来计算出大气压 强的数值。这个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为后来 的气压计和气象观测提供了基础。
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关系实验
总结词
探究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当阀门关闭时,气瓶内的气体 压力会增加;当阀门开启时, 气瓶内的气体压力会降低。
气瓶压力的调节需要遵循安全 操作规程,确保气瓶在使用过 程中不会发生爆炸或泄漏等安 全事故。
高压锅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高压锅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通过提高锅内压力,使水的沸点升高,从而提高烹饪 温度和效率。
使用高压锅时,需要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确保安全。
02 大气压强的产生
大气压力的来源
地球引力作用
地球对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产生的引 力作用,使气体分子被吸附在地球表 面,从而产生大气压力。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
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也是产生大 气压力的原因之一,气体分子的频繁 碰撞使得气体分子具有动量和压强。
大气压强的计算公式
帕斯卡原理
大气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大气压力,计算公式为 $p = frac{F}{S}$,其中 $p$ 为压强,$F$ 为作用力,$S$ 为受力面积。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
![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6张)](https://img.taocdn.com/s3/m/131419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d.png)
计
空盒气压计 一般使用的是空盒气压计。
2 自制气压计 1. 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带颜色的水。
2. 取一根玻璃管,画上刻度,通过橡皮 塞插入水中。 3. 向管中吹入少量气体,使水沿玻璃管 上升到瓶口以上。
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大于 大气压。 拿着它从山下到山上,视察玻璃管水柱有什么变化?
3 大气压的变化 山下 山上
有力地证实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02
大气压的大小
1 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水银气压计,通过测量水银柱的变化可以计算得出气压,但携
带不方便。
气压变化时,金属盒厚度会产生变化,通
水
过传动装置将变化转变为指针的偏转,指
银
导出气压。单位:百帕(hPa)、毫米汞
气
压
柱(mmHg)。1毫米汞柱≈133帕。
大气压强的存在
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方 向也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 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产生原因:
空气受重力作用, 且具有流动性。
大气压能把铁桶压瘪,它到底有多大?
1654年,格里克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了一个著名实验——马德堡半 球实验。他把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 气机抽出球内空气,最后用16匹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它们拉开。
课堂小结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 气
覆杯实验
压
气压的大小
小
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标准大气压: 1.01×105帕
及时巩固
1.如图所示,小关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将一个空易拉罐 里的空气抽走后,易拉罐变扁了,压扁易拉罐的力是 (A )
A.大气压力 B.易拉罐的重力 C.易拉罐对地面的压力 D.地面对易拉罐的支持力
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ppt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上2.3《大气的压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8dac69be23482fb4da4c8d.png)
4. 将细玻璃管插入烧瓶的软大塞小孔中,用两
用气筒抽去烧瓶中的空气后,迅速把玻璃管插
入盛水的烧杯中,将会看到烧瓶中有小喷泉出
现。 烧瓶内空气被抽出后,水在 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烧瓶内
阅读书本看看动物身上的吸盘,你还知道哪些动物 身上也有吸盘吗?
树蛙
湿玻璃 片重叠
玻璃
设计图 :
水
为什么湿玻璃难分离?
2、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和直角弯管插入瓶塞中, 直管的一端套有一个小气球。 除了直接吹气球外, 还有什么方法使气球鼓起来?并说明原因。
3、某同学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了适量的水,用一 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入水中,通过玻璃管 向瓶内吹入少量的气体,管中水面如图.如果该同学记 录了在紫金山脚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把这个装置移到 山顶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和在山脚的高度相比较( ) A、偏高 B、相等 A C、偏低 D、无法判断
设计图:
杯中取袋
请说明袋子取不出来的原因。 画出此时大气压的方向。
用吸管 喝饮料
设计图1:
思考:饮料为什么会进入吸管?
你能否继续设计实验让大家更深地体会到大气压强 将饮料压上去的? 设计图2:
吸的最牢的秘诀吗?
看看动物身上也有像这样的吸盘,你还知道哪些动 物身上也有吸盘吗?
§2.3 大气的压强 (第一课时)
请用桌面上的物品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对处于其中的 物体会产生压强”?四人一组请将你的实验以设计图 的形式画在任务单中。
覆杯实验
实验 设计
杯中取袋
用吸管 喝饮料
湿玻璃 难分离
吸盘
覆杯实验
设计图:
将放手后的实验现象记录在纸上。 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2.3大气的压强
![2.3大气的压强](https://img.taocdn.com/s3/m/a12c6acaa6c30c2259019efe.png)
第周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个2.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一、教学背景《大气的压强》是初中科学第三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对于大气,学生是熟悉的,但对于大气产生的压强学生是完全陌生的。
因此,学生往往习惯于用气体所具有的特点来预测大气压,容易产生理解误区,成为学生学习的思维障碍。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发现本节课对于学生的要求主要在于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和能对一些现象进行解释,所以我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探究式的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是:教师提供情景,让学生去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和液体内部的压强进行对比得出大气内部压强的特点,感受大气压的大小,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形成过程。
毫无疑问,这是一节思维含量较高的探究课。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及其产生原因(2)能举例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3)了解大气压的特点(4)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设计、评价及解释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实践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及乐于合作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大气压强》是初中科学第三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继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之后的又一重要内容,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为此,我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但因为大气压强的探究需液体压强公式的支撑,所以在课上我采取让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来自己得出大气压强的特点。
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奖给学生一瓶瓶口塞有塞子的可乐喝,学生需费很大的劲才能吸上来。
实验2递给学生第二瓶矿泉水(事先在底部戳有小孔),学生刚一打开,水就从瓶底涌了出来。
这两个实验很快就把学生带入了课堂,并在学生的讨论声中引入课题——大气压强。
并说明什么是大气压强,即说明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
![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c6cb40caaea998fcc220edb.png)
3、影响因素: 大气压跟大气密度直接相关。 下降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
两者有什么关系?
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 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 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 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2.3大气的压强(一)
![2.3大气的压强(一)](https://img.taocdn.com/s3/m/80de49d4bb4cf7ec4afed0fb.png)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并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2、能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及标准大气压的数值3、介绍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动手实验观察和思考。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1、知识回顾:液体内部压强有哪些特点?2、思考: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
生活在江河湖海中的鱼类会受到水的压强,那么大气是否也会对我们产生压强呢?3、家庭实验:活动一:“覆杯”实验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实验(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活动二:在空塑料瓶里灌些热水,然后倒掉,再旋紧瓶盖,过一会儿,看到了什么现象?通过实验思考: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4、讨论:(1)结合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2)阅读书本56至57页中图2-13、图2-14、图2-15,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5、阅读书本57页“马德堡半球实验”,思考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6、阅读书本58页,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有哪些?有什么优点?(2)单位有哪些?(3)大气压与大气密度有怎样的关系?(4)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少?7、思考:大气压这么大,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课后小结】学完了本节课,你能画出本节内容的知识树吗?【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钢笔吸墨水B.用吸管吸饮料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D.用高压锅煮食物2、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A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B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C 瓶塞遇冷收缩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B.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中的空气D.医生用注射器吸取药液4、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b18873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e.png)
离心式水泵是怎样将低处的水抽往高处的?
1、大气压的定义:大气会从各个方向对处于 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2、大气压的大小:P大气压 = 1.01105帕 = 760毫米汞柱
= 1标准大气压 3、测量工具:水银气压计 空盒气压计 4、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大气压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小
5、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明天是不是该学 大气压的影响了?
高度越高,大气的密度减小,大气压越小。
生活中哪些用品是利 用大气压工作的?
三、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把棉被枕头等物品存放在真空紧缩袋有什么好处?
可节省空间,还可防霉、防蛀、防菌、防 等。
吸尘器是如何工作的呢?
吸尘器结构和原理
吸尘器工作时,将里面的空气排出,形成一个低压区 ,外界空 气在大气压 的作用下带着尘垢进入吸尘器。
2.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空盒气压计
携带方便 有两行刻度
百帕为单位 毫米汞柱为单位
水银气压计
测量准确 读数是:毫米汞柱
大气的不同高度的地方的压强一样吗?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大气的密 度随高度而减小,所以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3、影响因素: 大气压跟大气密度直接相关。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降__落___
液体有压教室长10米,宽8米,高3 米,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 , 请计算一间教室空气的重力为 多少? 3034牛,相当于6
个同学的重力!
大气也有压强吗?
“覆杯”实验
空杯
通过这些例子,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一、大气向( 各个方向) 对处于其中的物 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称为( 大气压强 ), 简称( 大气压 )。
下课了。。。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 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吗?
八年级科学上册2_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2_3大气的压强第1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d5902004a1b0717ed5dd1d.png)
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课时安排本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大小;第二课时为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若是时刻许诺有条件的学校还能够安排第三课时为飞机机翼模型的制作;第四课时为习题课。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一个多学期的科学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观看、实验、分析和归纳能力已初步形成,也切躯体验到了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对科学有了必然的爱好和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希望教师能知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取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缘,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欢乐。
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爱惜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发学生探讨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觉察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探讨式学习的主角。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 能例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说明有关现象。
(2) 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和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2.进程和方式:(1) 观看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是一种客观存在。
(2) 观看演示,感知大气压的大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熟悉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阻碍。
(3) 通过探讨实验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科学探讨精神。
教学重点确认大气压的存在,能例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实例,并能用大气压说明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感知大气压的大小。
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师:大伙儿都看过魔术演出,常常被超卓的节目深深的吸引,对魔术师的精湛技艺赞不绝口。
今天老师就过一回魔术师的瘾,给大伙儿演出两个小魔术。
魔术一:“倒不出的水”ppt1在空玻璃杯口覆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想放手后纸片会可不能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后观看纸片会可不能掉下来。
在玻璃杯里盛满水,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想放手后纸片会可不能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学生观看水有无流出来,纸片有无掉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大气的压强(第一课时)刘纪树教材分析本节是作为讲述大气的一个物理性质安排在第二章的,也是对压强知识的补充。
本节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事实让学生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和测量工具。
后一部分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由气体推广到液体。
建议分两课时完成。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
但大气压强更为抽象,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
对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更为困难,在教学中应做好探究实验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
教学目标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压强计和空盒压强计。
3.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1、大气压存在的证明2、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难点:1、大气压的大小2、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教学用具水杯、纸片、水槽,吸盘、玻璃、牛奶、胶头滴管、马德堡半球、抽气机、矿泉水瓶、喷泉实验装置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探究、媒体演示教学过程引入:先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片(显示海底图片),海底的鱼被海水包围,它们受到压强吗?受到谁的压强?它的哪些部位会受到水的压强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再欣赏图片(网球场上的运动员),运动场上的人们周围被大气包围,与水中的鱼相比较,请做出一个大胆的猜想。
(猜想:大气中的人是否也受到压强的作用?)一、大气压的存在1、器材:一杯水(染成红色),一个空杯,一个胶头(或橡皮套),一根玻璃管(两端开口,粗细均匀,长20cm,内径约5~10mm均可)2、演示过程1).出示玻璃管,将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然后向管内倒水,可看到水从管底流出。
2).左手拿管,并且用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的下端,仍然向管内注入水,至满。
3).教师提问:为什么水不会从下面流出?(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由于管底被手指堵住,所以手指对管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支承住了水柱。
接着置疑:若此时将管倒拿,使其开口端朝下,水会不会流出?学生纷纷猜测,形成悬念。
4).左手拿管不变,同时用右手中指抵住玻璃管的上口,然后将管倒置,(倒置过程中,手指不要松开)。
5).接着故意缓慢移开右手指,使下面的管口露出。
这时可见红色水柱并没有流出来!6).启发:虽然我们看不见管口有物堵住它,但管口附近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没有呢?学生茅塞顿开――有空气存在。
因势利导:在管口四周存在着我们看不见的大量空气,这些气体起到了手指的作用,堵住了管口,使管内的水竟然无可奈何地呆在里面。
这说明了这些大气对管底的水面有向上的压强,支承着水柱。
——大气压强确实存在.液体在各个方向上存在压强,气体是否也一样呢?把玻璃管转向各个方向,水有没有掉下来?这说明什么?7).这时,仍有学生半信半疑,可进一步说明:因为现在管内的水只有下面受到了大气压强的支承作用,所以很难流出;但如果同时有大气作用在管的上水面,那么上、下作用的气压相互抵消,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来。
8).松开左手食指,水应声落下。
(学生开始相信大气有压强)【演示实验】抽出矿泉水瓶中的气体实验现象:矿泉水瓶变瘪实验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对其中的物体都有压强【学生实验】在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有很多,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玩具,规则:用桌上的玩具随意玩,看你能玩出哪些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对产生的现象作出你们的解释。
(玻璃杯、纸片、滴管、空牛奶盒、吸盘、玻璃)①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挡住,倒立玻璃杯,纸片不脱落,如图1.说明向上有大气压.②空的牛奶盒,吸掉里面的空气,牛奶盒变瘪了,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对处在其中的物体都有压强。
③滴管为什么能吸水?倘若没有大气压强作用在液体的表面,各种液体就不可能被抽吸起来。
从这个含义上讲,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④体会吸盘的作用:把吸盘里的空气挤压出来,吸到玻璃上就不会掉下来了。
是谁把它压住了呢?如果把两个吸盘按在一起,就不能拿下来了,说明大气压强很大。
讲述: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早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就在马德堡市公开表演了马德堡半球实验。
他将两个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马时,才把半球拉开。
【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现象:两个半球需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开提出疑问:是什么力使两个半球合得那么拢?讨论后得出:是大气的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的,进而让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
如果半球内为真空,那么要拉开半球需要的力约为7065牛。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二、大气压的大小【设问】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刚才我们都看到了大气压强能托住玻璃管内的水柱,那么,如果换用长的玻璃管,大气压还能托住水柱吗?可惜老师手头没有这么长的玻璃管,做不了实验,但有一个人,用一根很长的玻璃管做了这个实验(播放实验录象)。
把长玻璃管抽成真空,再打开阀门,大气压强便把水压上玻璃管,大约10米高,也就是说大气压强约等于10米高水柱产生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出大气压强约为1.01×105Pa.师:同学们再想一想,刚才的实验,我能不能在教室里边做啊?能不能?生:不能师:房子太矮,我们是没有办法的,问题是出在这玻璃管实在太长了,我们可不可以想办法让玻璃管变得尽量短一些来完成这个实验呢?同学们想一想。
生:用其它液体代替师:用什么?生:用水银师:为什么?生:因为水银的密度大补充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说明、数据读数和分析,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中的水银柱。
如果换成水银的话,玻璃管就不用这么长了,1米就够了,从图中看出,大气压强能托住760毫米高的水银柱,我们可以说成标准大气压为760毫米汞柱,表示在海平面测得的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当大气压发生变化的时候,水银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
从中说明水银气压计的原理。
1、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水银气压计的优点:读数精确。
缺点:笨重。
随身携带不方便。
【出示】空盒压强计(或叫金属盒压强计、无液压强计)观察:其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为单位,一行以毫米汞柱为单位。
说明它的原理和构造。
【简单比较】:两种压强计的优缺点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爬山的人,想了解山顶的气压情况,你会带哪种气压计上山?当你从山脚爬到山顶的时候,你认为气压计的读数会变化吗?为什么会变小?2、大气压的变化:1)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解释:大气压的产生是由于大气有重力。
2) 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释: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
【讨论】一块砖头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帕,已知一块砖头的厚度约为5厘米,则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叠多少块砖产生的压强?将叠多高?【问题】这么大的压强,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解释: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思考:神六回家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全国人民为之感到兴奋与无比的自豪。
但中国人民是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宇宙的探索,接下来我们将要去实现太空行走。
在太空行走时,宇航服总是鼓鼓的,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了保持身体内外气体压强的平衡,防止身体受到剧烈挤压损伤。
)情景展现:火车站的站台上,标有一道平行于铁轨的直线,当列车驶过时,不允许人站在这条线内,保证人体与铁轨有足够的距离。
为什么?(学生思考、议论)实验1:两张纸的实验(请一位学生上来做一下这个实验)观察现象:当沿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两纸条反而向中间靠拢。
分析:当吹气时,两纸条(内)侧气体流速较大,(外)侧气压较大。
得出规律:气压与流速有关: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师:现在你能解释火车站的现象了吗?学生回答: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容易把人推向列车而发生危险。
实验2:对玻璃管吹气(请一位学生来做,并鼓励其他学生回家自己试验),为什么会有水从管中吹出?生:通过①管吹气,②管上方的压强减小,②管内的空气就会向外扩散,使②管内压强减小,依靠大气压,将水压入②管内,所以水就从②管中被吹出。
读图:两船相撞的原因说明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它们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阅读:飞机的升力作业:必做:课后练习,作业本选做:有兴趣的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一做课后练习中几个乒乓球的实验、对玻璃管吹气的实验。
板书设计:大概念: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气大气压的大小:1标准大气压=760mmHg压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强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密度有关: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两个比较吸引人的实验引起学生思考,试管可以自己上升,瓶子会吞鸡蛋,这些奇怪的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引起学生思考,带入本节课的主题:大气的压强。
再通过几个实验,让学生意思到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倒过来的水杯纸片不会掉下来,倒完热水的瓶子会变瘪,吸管是怎样吸上来的,采用对比实验。
让学生明白这是由于大气压强引起的,在慢慢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通过马德保半球实验让学生明白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通过情景展示:火车站的站台上,标有一道平行于铁轨的直线,当列车驶过时,不允许人站在这条线内,保证人体与铁轨有足够的距离。
为什么?引出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设计探究实验影响气体、液体压强的因素,通过几个实验加强:吹水、吹乒乓球!让学生更加明确加深印象。
本节课教材这么处理没什么问题,但是内容由点过多,对某些实验解释的不到位,实验设计的比较好但是没有及时的解释清楚,开课是定位不太清楚,上课时有点混乱,没有较好的驾驭课堂能力,应该及时的调控课堂,让学生回到的问题及时引导课题的中心。
板书设计应该更加到位,对教材的整合时要注意取舍。
缺少对教材处理的火候,还应多好好学习,争取持续进步,不断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