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归因助成功教学设计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
面对挫折,合理归因教案--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2. 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和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避免消极情绪。
2. 如何培养学生合理归因的能力,克服困难。
3.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面对挑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影响以及合理归因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 情境模拟法: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包括挫折的普遍性、影响、合理归因方法等。
2. 收集一些典型挫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准备一些关于积极心态和人生观的名言警句,用于激励学生。
4. 准备相关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心理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4. 方法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6. 情境模拟:设计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面对挫折。
7.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合理归因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还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你曾经遇到过的一次挫折,并说明你是如何应对的。
2. 学习本节课后,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挫折?请提出你的建议。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班会课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合理归因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进行解释时所采用的原因归属方式。
合理归因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班会课中进行合理归因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1.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合理归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2.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方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合理归因的概念和原理。
2.合理归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常见的合理归因方式及其特点。
4.培养正确的归因方式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原理和方法,解释案例中的行为结果。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归因方式和经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体验不同的归因方式,并讨论其结果和影响。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合理归因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合理归因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归因方式和经验。
4.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他们运用合理归因的原理和方法,解释案例中的行为结果。
5.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体验不同的归因方式,并讨论其结果和影响。
6.总结归纳:对学生的讨论和角色扮演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正确的归因方式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结果,运用合理归因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解释。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合理归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十课 积极合理归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
《积极合理归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归因理论,了解影响个人成败的归因因素。
2. 学会积极看待失败和成功,进行合理、积极的归因。
3. 培养积极归因的习惯,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合理的归因,理解并掌握归因的因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归因理论,调整心态,提高应对失败和成功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归因理论。
2.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素材。
3. 准备教室互动环节所需道具,如卡片、笔等。
4. 预先录制一些积极、鼓励性的话语,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分享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让学生思考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归因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课主题:积极合理归因。
(二)新知讲授1. 讲解归因理论: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2. 探讨积极的归因方式:(1)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尽力和能力,这种归因方式能够增强自大心和成就感,同时激发继续尽力的动力。
(2)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不佳、任务难度大等,这种归因方式能够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自责。
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归因方式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4. 强调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一理论。
(三)案例分析1. 展示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采用了何种归因方式。
2. 讨论不同的归因方式对案例中人物的情绪和行为有何影响。
3. 引导学生总结出积极合理归因的特点和优势。
(四)实践活动1. 安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尝试运用积极合理归因的方式进行诠释。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归因经验,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积极合理归因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3. 教师点评和指导: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
初中心理健康_4.合理归因助成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理归因助成功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归因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会直接影响我们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积极合理的归因有助于我们产生努力的愿望,对未来充满希望。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养成积极合理的归因倾向,能对其自我认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有促进作用,促使其愿意投入学习、激发积极力量。
【活动目标】1.体验生活中的归因,认识合理归因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掌握合理积极的归因方式。
3.运用合理归因方法,指导学习生活。
4.学习消极/不合理归因向积极/合理归因的转化。
【活动重点】认识合理归因的意义;掌握合理积极的归因方式。
【活动难点】运用合理归因方法,指导生活实际;尝试消极/不合理归因向积极/合理归因的转化。
【活动准备】1.纸、笔:方便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想法2.Lefcourt等人编制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左手抓,右手逃”活动规则:1.左右相邻同学之间,左手掌心向下,右手食指朝上,左手放在紧挨的同伴的右手食指上。
2.老师喊:“1,2,3,1,2,3,4……”随机的喊出“4”时,左手掌抓别人食指的同时逃脱自己的右手食指。
3.做完一轮回到预备状态。
分享: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成功的多,还是失败的多?2.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它让你对后面的发挥有什么影响?3.失败的时候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它又怎么影响你的发挥的?总结:一个小小的游戏不同的同学卖弄对结果有着不同的解释和感受。
同时这种理解又会进一步影响你后面的想法和行动。
这个过程,心理学上称为归因。
(二)穿越童年在学习之初,我想带大家玩一次小小的穿越。
(请闭上眼睛)14岁的你穿越回到4岁的童年。
有一天开心地在小路上跑跳的你突然摔了一跤。
这时陪伴你的奶奶赶紧跑到身边扶起你之后的下一个动作回是什么?想好的请睁开眼睛。
(出示图片)有过这样经历的请举手——“都是地不好,把宝宝摔疼了。
”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都会这么做。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合理归因助成功——考后心理调节教学ppt课件设计
甚至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失败
自己不努力等 不稳定因素
会使自己产生侥幸心理 不再努力
运气好等外在因素
成功
自己能力强 努力程度高等
内在因素
会使自己重燃希望 变得努力
则会增强自信心、 自豪感,但需防止 滋生骄傲自满情绪
13
小结:
对学习 结果的 情感体验
对后续 学习的 期望
学习的努 力程度
不 同 的 归 因 方 式
从归因的维度上划分: 1— 10选项属于内部归因、 可控制归因; 11— 17选项属于外部归因、 不可控制归因。
根据自己的选择, 对照说明,看看 自己倾向于哪种 归因模式
11
思考交流:
你的归因模式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12
分析:
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
对自己丧失信心
自己脑子笨、能力差、 学习难度大等稳定因素
8
四个要素
运气
04
努力
03
02 01
考试难度
能力
9
三个维度 内归因
能力、努力
稳定的归因
能力、难度
可控制归因
努力
1 2
3
外归因
难度、运气
不稳定的归因
努力、运气
不可控制归因
考试难度、运气
10
考试自我归因分析
说明:
从归因的要素上划分: 1—6选项属于努力程度要素, 7— 10选项属于能力要素 , 13— 14选项属于难度要素, 15— 17选项属于运气要素。
更无须别人裁判 明确努力的方向, 积极、乐观的状
保持自信
态投入到紧张的
学习生活中。
祝福大家 梦想成真!
都
谢谢大家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合理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解释和归结,通常通过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个人特质或外部情境因素来完成。
合理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根据行为结果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来解释行为。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使用合理归因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
下面是一节合理归因班会课的教学设计: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询问学生他们对"归因"一词的了解程度。
2. 教师简要介绍合理归因理论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何时和为什么人们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
3. 教师列举一些示例,让学生尝试通过合理归因理论解释这些行为。
二、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教师介绍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概念,并解释这两种归因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 教师与学生合作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运用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解释相关行为。
三、应用合理归因理论的方法(20分钟)1. 教师介绍合理归因理论在学习和教育中的应用,包括通过合理归因来改善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2. 教师与学生分享一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并引导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理论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3.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归因的实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并尝试从合理归因的角度解释和改善。
四、案例分析和讨论(25分钟)1. 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学习和行为案例,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理论分析这些案例。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归因结果并讨论不同归因对个人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3. 教师引导全班讨论,总结各组的归因结果,并指导学生基于归因结果提出改进行为的具体措施。
五、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总结合理归因班会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和研究合理归因理论的应用。
合理归因助成功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助成功教学理念:一个人的归因方式反映了他的个性特征,青春期正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认识事物具有片面性,致使他们对自己生活中的成败很难做出合理的归因,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的人格,阻碍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若能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地归因,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自我归因的特点。
2、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学会合理的思考方式。
情绪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合理归因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情感。
行为目标:形成合理归因的行为习惯。
教学对象:初二年级教学时间:35分钟+5分钟(组织学生进场+老师自我介绍)教学地点:报告厅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心理测验法、事例讲解法、问题考查法教学过程:1.解释“归因”的含义,呈现自我归因的特点 10分钟。
2.换个角度找原因,以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详细分析归因的类型及其合理性。
20分钟3.我在行动,以具体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理归因,6分钟。
4.总结提炼合理归因的意义问题考查法3分钟。
讨论归因的合理性小组讨论法5分钟辨析归因的合理性学生代表回答7分钟怎样归因更有利?总结提炼合理归因列表5分钟三、我在行动2个问题总结提炼合理归因的意义问题考查法5分钟生活也要积极归因1分钟四、总结填空总结3分钟五、作业测验自我归因的特点心理测验法1分钟一、解释“归因”的含义(3分钟)导入语:我们常问为什么,“为什么”今天我要做这些事,“为什么”这件事会这样的结果,有许多的“为什么”。
这种对事件的解释过程就是归因。
漫画(见附件1)呈现“归因”过程(7分钟)现在,请回忆自己最近一次的学业检测,你觉得满意吗:总结一下原因吧。
可以针对自己整体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只针对某一个学科。
当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以把你能想到的都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们分享。
1、2、3、4、5、畅游心世界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一般通过四个方面来解释成功或失败,分别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第十课_积极合理归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
《积极合理归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归因理论,能正确区份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稳定性不可控性归因等观点。
2. 学会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合理归因,发现并利用归因与学习动机之间的积极干系。
3. 学会在面对失败时,能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分析原因,提高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理解并掌握归因理论。
2. 难点: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能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分析原因,提高学习动机。
三、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相关PPT课件。
2. 准备一些实际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3. 准备一些与归因理论相关的视频或动画,以便在教室上进行展示。
4. 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教学PPT等。
2. 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二)教室导入1. 引入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积极合理归因的观点和意义。
2. 提出案例:展示一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
3.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新课教学1. 讲解积极合理归因的观点和特点:强调积极、客观、全面、理性的归因原则。
2. 传授归因因素的分类:将成功或失败的因素分为个人和环境两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归因因素的多样性。
3. 案例分析:针对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积极合理归因的原则进行分析和诠释。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归因观念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5. 教师点评与指导: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教室练习1.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积极合理归因,培养其归因的习惯和能力。
2. 教室讨论:针对课后作业中的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强化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五)总结与反馈1. 总结教室内容:回顾积极合理归因的观点、特点、方法和技巧,强调其重要性。
积极合理归因 初中 教案
积极合理归因初中教案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课时:1课时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合理的归因习惯,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合理的方式归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 归因的概念及其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演练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归因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归因的理解和经历。
二、讲解归因理论(10分钟)1. 教师讲解归因理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归因。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三、学习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合理归因的方法,如强调努力、可控因素、积极心态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四、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演练,练习积极合理归因。
2. 学生分享演练心得,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总结与感悟(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合理归因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积极合理归因的感悟文章。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归因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归因习惯变化。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感悟,让学生学会积极合理归因,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积极合理归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初中合理归因教案
初中合理归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合理归因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3.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4. 实践演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合理归因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合理归因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合理归因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的不合理归因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归因对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4. 方法指导:教授合理归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用合理归因的方法解决。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合理归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合理归因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演练,评估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悟和反馈,了解他们对合理归因的认识和应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演练道具:准备一些道具,方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合理归因方法。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合理归因的作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归因观念。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归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实践合理归因,并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提高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设计引言:合理归因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通过分析个人对于自身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方式来理解个体行为和情绪变化的原因。
在学校教育中,合理归因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育成就。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合理归因理论,设计并实施合理归因班会课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合理归因理论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归因的定义和意义b. 内部与外部归因c. 稳定与不稳定归因d. 控制性归因与非控制性归因2. 合理归因理论的应用案例a. 学习成绩的归因方式b. 失败的归因方式c. 成功的归因方式3. 合理归因的训练方法a.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归因方式b. 练习将负面归因转化为正面归因c.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我效能感d.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a. 创设情境,介绍合理归因理论的背景和重要性。
b.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为什么有的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而有的人却失败了?2. 知识讲解a. 以简明易懂的语言介绍归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b.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不同类型的归因方式和其对个体行为及情绪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和讨论a. 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景案例。
b. 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情景中人们可能选择的归因方式,并讨论其合理性。
4. 合理归因训练a. 分小组进行合理归因练习。
b. 引导学生转换负面归因为正面归因。
c. 给予学生充分的正面反馈,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5. 总结和扩展a. 进行合理归因理论的总结和概括。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合理归因理论应用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在解决问题和讨论中的能力。
高中心理与健康《合理归因助成功——考后心理调节》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理归因助成功——考后心态调节【活动理念】考试本是一种检测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回过头来检查一下在前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但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考试、合理看待考试成绩的波动,就考试结果做出合理归因,因此导致考试时情绪波动较大,有的甚至干扰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听不进去课、睡不着觉、心里压抑等等。
因此我们想借助此活动课,引导学生与自我展开内心对话,审视自己以往的归因模式,学会正确看待考试成绩的进退,进行合理归因,与消极的想法做斗争,让自己能够做到笑迎考试,在每次考试中都能有所收获,从而以更加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完成高中学业。
【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认识到不合理归因带来的不良影响。
2.学会对考试进行合理归因,重新建构新的、合理的归因模式。
【适合年级】高中一年级【活动准备】歌曲《隐形的翅膀》mp3、课件。
【活动过程】导入:同学们好!对于刚刚结束的考试,大家感觉怎么样?对自己这次的考试成绩还满意吗?一、自我内心对话下面,我们借助一个活动来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
请同学们好好体会一下刚刚结束考试后的感受,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用“画情绪脸谱(笑脸、哭脸等)”的方式来表达你考完试后的心情。
1.学生进行自我内心对话。
2.学生分享。
3.总结语:看来大家的感受是不同的,有因考得不错而欣喜的、也有因考得不理想而懊悔的,但不管考得怎么样,我们都需要好好总结一下,找找原因,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进步。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考试结果进行合理归因?怎样进行归因才会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围绕归因的话题来展开探讨。
呈现本节课的主题:合理归因助成功——考后心态调节。
【温馨提示】老师找学生起来分享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他(她)那样画或表述背后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写出或画出考试过后内心的感受,引发学生进行自我内心对话,对刚刚结束的考试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与回顾。
二、故事分享过渡语: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们来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进行归因的。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合理归因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二、教学重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2. 合理归因的方法和实践三、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归因方式2. 如何让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技巧解决问题四、教学内容1. 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合理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解释和解释方式。
良好的归因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维护心理健康。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归因方式。
2. 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积极归因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抗压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2. 角色扮演法3. 小组讨论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挑战和困难的案例,让学生对合理归因产生兴趣和共鸣。
2. 理论讲解:讲解合理归因的概念和意义,介绍合理归因的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积极的归因方式。
4. 角色扮演和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练,通过讨论分享不同的归因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的归因方法。
5. 总结:总结合理归因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2. 学生案例分析报告3. 教学实践观察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合理归因的方法处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初中心理健康_4.合理归因助成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理归因助成功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归因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会直接影响我们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
积极合理的归因有助于我们产生努力的愿望,对未来充满希望。
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养成积极合理的归因倾向,能对其自我认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有促进作用,促使其愿意投入学习、激发积极力量。
【活动目标】1.体验生活中的归因,认识合理归因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掌握合理积极的归因方式。
3.运用合理归因方法,指导学习生活。
4.学习消极/不合理归因向积极/合理归因的转化。
【活动重点】认识合理归因的意义;掌握合理积极的归因方式。
【活动难点】运用合理归因方法,指导生活实际;尝试消极/不合理归因向积极/合理归因的转化。
【活动准备】1.纸、笔:方便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想法2.Lefcourt等人编制的《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左手抓,右手逃”活动规则:1.左右相邻同学之间,左手掌心向下,右手食指朝上,左手放在紧挨的同伴的右手食指上。
2.老师喊:“1,2,3,1,2,3,4……”随机的喊出“4”时,左手掌抓别人食指的同时逃脱自己的右手食指。
3.做完一轮回到预备状态。
分享: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成功的多,还是失败的多?2.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它让你对后面的发挥有什么影响?3.失败的时候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它又怎么影响你的发挥的?总结:一个小小的游戏不同的同学卖弄对结果有着不同的解释和感受。
同时这种理解又会进一步影响你后面的想法和行动。
这个过程,心理学上称为归因。
(二)穿越童年在学习之初,我想带大家玩一次小小的穿越。
(请闭上眼睛)14岁的你穿越回到4岁的童年。
有一天开心地在小路上跑跳的你突然摔了一跤。
这时陪伴你的奶奶赶紧跑到身边扶起你之后的下一个动作回是什么?想好的请睁开眼睛。
(出示图片)有过这样经历的请举手——“都是地不好,把宝宝摔疼了。
”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都会这么做。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案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因的概念,认识到归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归因的习惯,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4. 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归因理论:让学生了解归因的基本概念,掌握归因的三维度(稳定性、控制性、可控性)和六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
2. 正确归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归因。
3. 积极归因训练:培养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4. 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归因的概念。
2. 讲解归因理论:介绍归因的三维度和六因素,让学生掌握归因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学会正确归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归因经验,互相学习,改进归因方式。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践题,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归因理论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变化: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归因方式和心理变化,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心理健康、心理调适的教材或相关书籍。
2. 故事素材:用于导入的短篇故事。
3. 案例素材:用于分析讨论的实例。
4. 课后作业:实践性任务,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授法,讲解归因理论和正确归因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学会正确归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改进归因方式。
4. 运用实践法,让学生将归因理论应用于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归因的概念。
合理归因方式课程设计
合理归因方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合理归因方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心理素质。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合理归因方式的定义、原理和分类,掌握不同情境下的合理归因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失败观,认识到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归因方式的定义和原理:介绍合理归因方式的内涵、特点和作用,使学生了解为什么需要合理归因。
2.合理归因方法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合理归因方法,如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与非稳定性归因等。
3.实际应用:举例说明合理归因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合理归因方法解决问题。
4.自我调节情绪: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合理归因方式调节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成功与失败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合理归因方式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合理归因方式的定义、原理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提高学生运用合理归因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成功与失败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合理归因。
4.实验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选择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合理归因》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合理归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理解维纳三维归因理论,认识到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对人的心态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2.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积极进行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合理的归因方式,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表现。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合理归因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情感,认识到合理归因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作用,从而能够积极进行合理归因,坦然面对成败事件。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的归因方式对人的心态及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学会合理归因的具体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对学习生活中的成败事件进行合理归因,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表现,促进自己不断进步。
三、教学方法:游戏法、心理测验法、心理小品、微视频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反口令”①游戏规则:教师给出口令,学生做相反动作。
例如,教师说“向左转”,那么学生就要“向右转”,教师说“向上看”,那么学生就要“向下看”。
②寻找游戏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谈谈游戏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③教师总结,并引出主题——《合理归因》师:刚才大家积极寻找了游戏成败的原因,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这些事有可能会成功也有可能会失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对我们的行为结果寻找原因,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归因”。
对于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来说,学习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我们平时也会经历大大小小许多考试,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我们的考试成败进行归因。
那么以往我们对考试成败所做的原因分析是否合理呢?怎样的归因方式有利于我们的不断进步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进行合理归因。
2.讲授新课课堂活动一:心理测验——我的归因风格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归因风格。
初中心理健康_【课堂实录】合理归因助成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合理归因助成功设计理念:一个人把他(她)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他(她)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归因理论是韦纳的观点,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
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
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
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活动目标:1、通过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厶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归因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活动时间:45分钟活动场所:多媒体教室活动对象:初中三年级学生活动方法:热身活动法、活动体验法、心理测验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活动准备:回形针、线、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录制角色扮演视频、归因倾向测试文字量表(具体见附表一,教师印好,课前发,学生每人一份)课堂流程:1•快乐大本营一一热身游戏:穿针引线2. 欢乐喜剧人一一角色扮演3. 心理访谈——心理测量:测量归因倾向4. 说出你的故事一一名人冯友兰讲故事5. 百家讲坛一一著名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6. 开讲啦一一学生思考讨论交流7. 天天向上一一学生结合自身最近学习情况合理归因8. 教师寄语活动过程:一、快乐大本营同学们喜欢看快乐大本营吗?(喜欢)老师也喜欢,而且特别喜欢里面那些好玩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归因助成功教学理念:一个人的归因方式反映了他的个性特征,青春期正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认识事物具有片面性,致使他们对自己生活中的成败很难做出合理的归因,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的人格,阻碍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若能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地归因,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自我归因的特点。
2、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学会合理的思考方式。
情绪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合理归因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情感。
行为目标:形成合理归因的行为习惯。
教学对象:初二年级教学时间:35分钟+5分钟(组织学生进场+老师自我介绍)教学地点:报告厅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心理测验法、事例讲解法、问题考查法教学过程:1.解释“归因”的含义,呈现自我归因的特点 10分钟。
2.换个角度找原因,以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详细分析归因的类型及其合理性。
20分钟3.我在行动,以具体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理归因,6分钟。
4.总结提炼合理归因的意义问题考查法3分钟。
讨论归因的合理性小组讨论法5分钟辨析归因的合理性学生代表回答7分钟怎样归因更有利?总结提炼合理归因列表5分钟三、我在行动2个问题总结提炼合理归因的意义问题考查法5分钟生活也要积极归因1分钟四、总结填空总结3分钟五、作业测验自我归因的特点心理测验法1分钟一、解释“归因”的含义(3分钟)导入语:我们常问为什么,“为什么”今天我要做这些事,“为什么”这件事会这样的结果,有许多的“为什么”。
这种对事件的解释过程就是归因。
漫画(见附件1)呈现“归因”过程(7分钟)现在,请回忆自己最近一次的学业检测,你觉得满意吗:总结一下原因吧。
可以针对自己整体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只针对某一个学科。
当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以把你能想到的都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们分享。
1、2、3、4、5、畅游心世界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一般通过四个方面来解释成功或失败,分别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二、学会合理归因(15分钟)换个角度找原因:下面的同学倾向于哪种归因方式呢?如果认为他们的归因不合理,你能帮他们换个角度找找原因吗?1、这次考题太偏了,老师强调的重点都没出,净考些边边角角的。
()2、这次数学我考得很好,看来方程这一章的知识比较简单。
()3、哎,这次地理考砸了!我复习的内容都没考,真倒霉!()4、因为猜中了两道考题,政治成绩比较理想。
哈哈,太神了()5、我从小反应就慢,能力差,所以怎么努力也学不好。
()6、我父母的数学都很棒,所以我天生就是学数学的料,这就是遗传吧。
()7、这次生物考试,我复习得不够全面,临时突击不如平时积累啊!()8、这次考试成绩进步了!尤其是英语进步很多。
看来努力的效果很不错呀,也说明我有学好英语的潜能。
()思考:(1)归因与行为、后果的关系是怎样的?归因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结果,对人的成就有重要影响。
(2)什么样的归因对我们的行为有积极作用?合理归因心灵物语: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或者(能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时,更容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我在行动:下面的归因属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情境)和运气中的哪一种? 哪些归因方式是合理的,请在后面画个( √)吧!如果可以,说说你这样选择的理由1A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啊。
(努力)B:课堂听课效率高,时间安排合理。
(努力) C :太幸运了,大部分题目都做过。
(运气)D :刚换过的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很适合我,看来我的“小宇宙”要爆发了。
(情境)E :我的基础牢固,在学习上还是有潜力的啊。
(能力) 小贴士:A 、B 、E 是积极的归因方式!这样的归因能增强自信、激发今后的努力行为。
请尽可能不选择C 和D :2、这次成绩不好,退步很大。
原因:A :好多题目老师都没讲过,我从来没见过啊。
(情境)B :我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材料。
(能力)C :这一阵儿学习有些浮躁,太放松了。
(努力)D :这段时间生病耽误了一些功课,得抓紧补上。
(努力)E :总是熬夜,搞得白天上课没精神,得不偿失啊。
(努力) 小贴士:可以选择A 、C 、D 、E 这些外在的因素,有助于保持自信、及时调整学习行为并付诸于努力。
请不要选择B ,否定自己的能力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和进步。
反躬自省:请把前面写的对自己学业的检测的总结拿出来,再看看,你觉得自己的归因合理吗? 现在请你再次对自己的学业做出合理的归因吧。
四、总结提炼合理归因的意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5分钟)(1)正确地归因是过去事情的,更是下一次成功的。
(2)正确地归因的目的是。
(3)正确归因前的信念是命运把握在。
结束语:今天我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归因分析,对自我进行了审视和调整。
当面对失败,只要能够正确归因,就可能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高峰。
但是,面对成功,假如不能正确归因,也会从高峰摔入低谷,因此,出现我们这节课上的新名言:“成功乃失败之母”。
所以,不管是失败时还是在成功时,都要学会正确归因,这样才能使“失败乃成功之母”永远成为真理。
别人对自己的成败归因或许是片面的、不一定正确的,但自己对自己一定有个正确的积极的归因。
即自知者明。
五作业:心理延长线:(5分钟)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归因的过程是如此,那我们自身的归因特点是如何?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指导语: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0分。
答案没有对错,请遵循你的第一感觉。
1、如果我的考试成绩不好,通常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对这门学科用功不够。
2、如果我的某门学科得了低分,那会使我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3、有时,我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打分宽松的原因。
4、要想考得好,有时我得靠一点运气。
5、对我来说,成绩好,都是我努力的结果。
6、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学习能力强。
7、根据我的经验,一旦一个老师认定你是低能,那么你的作业很容易得到比其他人低的分数。
8、有时我成绩不好,部分原因是我运气不好。
9、如果我在学校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那通常是因为我没尽力。
10、如果我英语考得不好,那是因为我不适合学习这门学科。
11、有些学科我能取得好成绩,只能证明这些学科比其他学科容易。
12、我觉得我的有些好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偶然因素所左右,如刚好考到我复习过的题。
13、当我最得了好成绩,那是因为我用功学习了那门学科。
14、我觉得我成绩好,反映了我的学习能力强。
15、我成绩差的学科通常都是因为那些学科的老师讲课十分乏味。
16、学业的低谷有时令我觉得自己就是运气不好。
17、成绩不好说明我没有尽全力。
18、如果我考试成绩不好,我会认为自己缺乏学好那些学科的能力。
19、有时,我能取得好成绩,不过是因为学科内容比较容易。
20、有时我觉得不得不为自己所取得的好成绩而感到庆幸。
21、只要下足工夫,在争取好成绩的道路上就没有我克服不了的困难。
22、如果我能取得好成绩,那全靠我的学习能力。
23、在我看来,我在有些学科上成绩差,只说明了那些老师打分实在太严。
24、我有些科目的成绩差可能是由于运气不好,例如,考试时突然发烧。
评分与解释:这个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中包含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四种归因倾向,分数越高表明越倾向某种归因。
努力:第1、5、9、13、17、21题,计算总分。
能力:第2、6、10、14、18、22题,计算总分。
情境:第3、7、11、15、19、23题,计算总分。
运气:第4、8、12、16、20、24题,计算总分。
合理归因助成功说课卧龙学校卫鸿松教学理念:一个人的归因方式反映了他的个性特征,青春期正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认识事物具有片面性,致使他们对自己生活中的成败很难做出合理的归因,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久而久之,会形成不良的人格,阻碍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若能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地归因,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自我归因的特点。
了解掌握合理归因的方法,学会合理归因的思考方式。
2、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
同时让学生体验合理归因所带来的积极情绪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教学过程:1.解释“归因”的含义,呈现自我归因的特点 10分钟。
2.换个角度找原因,以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详细分析归因的类型及其合理性。
20分钟3.我在行动,以具体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理归因,6分钟。
4.总结提炼合理归因的意义问题考查法3分钟。
教学过程说课:本节课我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归因利用一个漫画,自然地引出归因的概念;然后通过让学生对照自己刚刚进行的学科测验进行归因,让学生真实呈现自己的归因过程和归因特点,也通过其它学生的回答,了解别人的归因方式。
通过上述活动,也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有不同的归因风格,知道归因的四个维度是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用时10分钟。
第二部分:换个角度找原因:针对八位同学对自己考试结果的解释,让学生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归纳填表的方式,让学生首先明白归因方式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从而影响人的行为结果,对人的成就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知道什么是合理归因,明白“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或者能力,把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时,更容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的道理。
用时20分钟。
第三部分:我在行动先以2组具体事例,一组是对学习成功的归因,一组是对学习失败的归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理归因类型,厘清什么是合理归因。
然后回馈刚上课时学生对自己做的归因,改正错误,针对自己做出合理的归因。
后面以“生活中也需要合理归因”,把本堂课对学习的归因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帮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做合理归因用时6分钟。
第四部分:总结利用三个填空,让学生自己提炼合理归因的意义用时3分钟。
第五部分:心理延长线布置作业,让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完成《学业成就归因倾向测验》,了解自己的归因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