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合集下载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等奖创新教案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等奖创新教案

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一、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但对于庄子的寓言接触不多,还不能感受到其独特的特点。

本文所选两则故事集中表现了庄子的思想和《庄子》散文的寓言的特色,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在学习中要注意在朗读中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注意朗读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理解庄子的志趣。

同时要注意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本单元都是富有情理意趣的古典诗文,本课两篇文言文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庄子笔下“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庄子与惠子观鱼论辩生动展现了二人不同的思想风格。

二、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2.熟读课文,理解本则寓言阐述的道理,体会人物对话的感彩,正确读出相应的语气;3.感知惠子和庄子在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章重点字词,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品味二者的辩论,体会人物对话的感彩。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回顾知识复习导入】·字词正音鲲()徙()抟()南冥()濠梁()鲦鱼()明确:kūn / xǐ/ tuán / mínɡ/ háo / tiáo·一词多义而:①怒而飞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明确: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其:①其正色邪②不知其几千里也明确:连词,表示选择;代词,代鲲·词类活用其视下也志怪者也水击三千里南冥者,天池也明确:名词用作状语,往下;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情;名词用作状语,在水面上;名词用作形容词,天然的。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根据词语注释,同桌之间相互合作,翻译课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二则优秀教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庄子》二则优秀教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庄子》二则优秀教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庄子》二则优秀教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庄子》二则优秀教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学意义。

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和精神内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为例,介绍两个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先读后感目的:培养学生对《庄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理性分析和感性抒发的能力。

步骤:1.教师向学生介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背景和主题。

2.教师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全文并进行讲解。

3.要求学生阅读整篇文章,并在课后写一篇读后感。

4.学生在课上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并进行点评和讨论。

优点:1.通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庄子》,理解其思想和哲学意义。

2.读后感可以让学生通过理性分析和感性抒发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进一步提升其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读后感的分享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本的深层含义,提高其文学修养和思辨能力。

二、情景剧表演目的:通过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主题和思想,同时提升学生的沟通和表演能力。

步骤:1.教师向学生介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主题和情节。

2.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模拟出情景剧的形式,表演整个故事情节。

3.学生在表演中可以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元素,例如:声音、道具、表情等等,以增加整个表演的情感表达。

4.完成表演后,每组学生进行评议,对其他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和建议。

优点:1.情景剧表演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从中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并更好地体验到其思想的深刻性。

2.情景剧的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同学之间的点评和建议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更好地发挥个人优势和团队协作。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一等奖公开课21 《庄子》二则第二课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新课导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濠梁(háo) 鲦鱼(tiáo)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是鱼之乐也:这。

汝安知鱼乐:怎么。

全矣:完全,完备。

循其本:追溯。

3.朗读指导。

注意课文中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探究。

4.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交流点拨】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会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论据二:你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句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的快乐才来问我的。

现在我来告诉你吧,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5.你认为在濠梁之上,到底谁赢了?【交流点拨】(1)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2)从形式上看,庄子是胜者。

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庄子是诡辩,巧辩。

惠子是力辩,理辩。

6.这段辩论十分巧妙,请你说说它“巧妙”在何处。

【交流点拨】“濠梁之辩”的巧妙之处在于,除了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

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

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的,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基本哲学观点、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庄子哲学观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思考深度仍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庄子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充分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但在成果分享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紧张或者准备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次的课堂中,提前让学生们做好准备,并在分享前给予一定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庄子哲学观点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为了巩固知识点,我决定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作、思考等方式,进一步消化吸收课堂内容。
举例:庄子提出的“无为而治”观念,学生需要通过具体事例和生活体验来理解其含义。
(2)辩证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辩证思考能力。
举例:针对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立场思考问题,理解双方的论点。
(3)联系实际生活:将庄子的哲学观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举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庄子的自然观,做到顺应自然、和谐相处。
举例:庄子在辩论中表现出机智、幽默、善于辩论的特点;惠子则表现出执着、好奇、善于质疑的态度。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等奖创新教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是”“安”“固”等文言词语,运用猜读法自主翻译课文。

2.通过悟读和品读,深入理解庄子的“鱼之乐”。

【教学难点】体味“鱼之乐”中蕴含的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内心追求。

【教学过程】一、成语导入1.请看屏幕上的这两个成语(望洋兴叹大方之家),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意思预设:望洋兴叹:仰面叹息。

望洋,联绵词,指仰面。

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也指做事情不能胜任而无可奈何。

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来泛指见识广博、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明确:引出学习文言词语的主要方法是猜读,但猜读不能望文生义。

2.这两个成语出自哪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明确:出自《庄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庄子。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走近庄子,走近庄子的精神世界,这个小故事就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二、初读,解文意(一)初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朗读;师生评析。

朗读指导: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根据语法结构划分其节奏:“既已”,“已经”的意思,副词,是“知”的状语,后面应停顿;“而”表轻微转折,故前面需做停顿。

要求:初读做烈读音准确、节奏合理。

(二)疏通文义1.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和助读卡片,用猜读法疏通故事大意,有困难标注下来。

(小组合作,解决词句翻译的困难。

)提醒学生关注“安”的用法,可联系七下刚学过的“尔安敢轻吾射”,进行比较。

2.指名学生翻译,师生共同完善。

三、悟读,见情态1.这个故事虽然短,却很有意味。

文章只有六句话,除第一句外,其他五句是庄子和惠子的对话。

朗读对话内容,做一个小练习,补写人物说话时的情态。

示例:庄子(看着河水,若有所思)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学生参照示例,补写其余四处。

)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 )曰:“请循其本。

初中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初中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初中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
2.了解庄子思想中的虚无观念;
3.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和对自然的观察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
2.理解庄子思想中的虚无观念。

教学准备:
1.课本《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教学辅助材料:PPT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向学生出示庄子的名字和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你知道庄子是谁吗?他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也是中国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相反,注重个体的自由与放弃功利。

那么你们知道庄子的哲学思想有什么特点吗?”
二、呈现与讲解(20分钟)
1.通过PPT展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通过解读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哲学思想并讲解
庄子的虚无观念。

三、讨论与分析(20分钟)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庄子思想中的虚无观念进行
讨论和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2.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引导大家
共同解决问题和思考。

四、拓展延伸(20分钟)
1.观看与讨论王立群的《庄子解读》视频。

2.让学生以庄子为主题进行写作,表达自己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观点。

五、总结归纳(10分钟)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与收获,总结庄子的虚无观念对我们生活
和学习的启示,强调庄子思想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初中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篇文章。

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并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解读课文,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庄子与惠子的友谊,并从中学习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篇文章。

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并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庄子与惠子的友谊,并从中学习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庄子和惠子的友谊,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向教师提问,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并尝试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

学生可以通过解读课文,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和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

2.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作业,评价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掌握情况。

3.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 相关资料:关于庄子和惠子的友谊的故事和论述。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资料和教学课件。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濠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从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篇文章;(2)能够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3)能够分析并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惠子的逻辑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庄子与惠子的不同思维方式;(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愉悦心情;(2)理解庄子与惠子各自的哲学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学会欣赏自然美,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 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3. 庄子与惠子哲学思想的分析与解读。

三、教学难点1. 文中较为复杂的句式和修辞手法;2. 庄子与惠子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庄子与惠子的背景知识;(2)引导学生回顾《庄子》中的其他著名故事,为学习本课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查找并学习文中不认识的词汇;(3)学生总结文中庄子与惠子的对话内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庄子与惠子的思维方式;(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深入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惠子的逻辑思维。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式;(2)教师分析庄子与惠子的对话,揭示其哲学内涵;(3)教师举例说明庄子与惠子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2)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学生的练习成果。

6.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对庄子与惠子哲学思想的感悟;(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并深入思考。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庄子与惠子的生平和思想体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和分析哲学思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哲学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品质。

2.教学重点:-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分析文本中的哲学思想和寓意。

3.教学难点:-理解文本中较为抽象的哲学思想。

-学会利用文本中的线索和细节推测人物的思考和观点。

4.教学方法:-导入讲解:通过讲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引发学生对庄子的兴趣。

-阅读理解: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文本中的重要观点和哲学思考,对整个故事进行回顾。

5.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讲解(15分钟)-介绍庄子的哲学思想,如“以无为而无不为”、“大庄周是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

-引发学生对庄子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庄子的思想对于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步骤二:阅读理解(25分钟)-分发文本《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自主阅读,边阅读边标记重点,将自己的疑问和理解记录下来。

步骤三:问题探究(30分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解答以下问题:2.庄子和惠子的对话中,他们分别持有什么观点?你认为哪一个观点更有道理?3.各位人物在对话中对生死观、道德观、人生观等有何不同的认识?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面对生死、如何思考道德和活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步骤四:总结归纳(20分钟)-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由班级共同总结出文本中的重要观点和哲学思考。

6.教学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主动发言、文本理解和问题思考的程度。

-学生的笔记记录:是否能准确提取文本中的信息和观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优课一等奖教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优课一等奖教案

中的自由美、自然美。
同桌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及教师进展点评。
加叹词读,小组内互读体会并在班内展示。
5、总结:我们通过文中的字、词甚至是句子,体会了本文的自由美、自然美,把握
了庄子认为天地万物的本质是自然的真理,这是我们对庄子美学的初步探索。其实,自古 以来有不少名人大家对庄子美学都持有认可态度,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庄子是“最真 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庄子的很多哲学命题,同时就是美学命 题。庄子美学的核心内容,是对于“自由〞、“自然〞的概念的讨论,以及对于“自由〞、 “自然〞和审美的关系的讨论。〞
提醒的天地万物的本质是自然的真理。
领悟,比拟抽象,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 庄子生活的年代离我们比拟长远,且八年级学生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历都还比
为什么难
拟欠缺,其思想主张学生较难感受。
师生以读解文,体会感悟庄子的美学思想,感悟庄子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人生观,把握自然万 难点教学方法 物的真理。教学Fra bibliotek节教学过程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于庄子,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难点名称 通过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启发学生把握万物以自然为本质的真理。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 把握万物以自然为本质的真理,要结合文本,通过理解庄子的思想主张来体会、
为什么难
同学们有多少了解呢?〔指名答复〕其实除了同学们所说的这些,关于庄子还有很重要的 导入
一点,就是他的美学思想。就让我们以这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为契机,一起通过

庄子和惠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庄子和惠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庄子和惠子教学设计一等奖《庄子和惠子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把握课文大意。

能力目标∶体味人物对话语气,理解论辩之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庄子和惠子不同的观点和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体味人物对话语气,理解论辩之趣三、教学难点∶ 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人生态度四、学情分析:《庄子》散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九年级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教材所选的两则寓言故事,意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而并不要求他们对《庄子》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就这则故事来讲,故事性、趣味性都很强,通过课前自读、组内讨论、朗读、表演等方式,学生是可以理解和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和人物形象。

五、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1.通过人物的简单信息猜出人物ppt图片2. 播放视频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停顿(1)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课文。

(2)找个别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从读音断句方面评价。

老师觉得两句话同学读的很不错,并明确断句。

A.是鱼之乐也B.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3)教师泛读课文二读课文,读通文意。

(1)翻译课文。

106个字的课文,叙述性的语言是哪句?其他都是二者的对话,老师把课文形式做了一下调整,老师请六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他同学觉得不会的不懂的可以做标记,有不准确的同学可以纠正。

提示语序,壕梁的梁是“这”的意思,判断句。

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是代词,这样。

庄子的一句感慨,惠子听了很不认同,辩论由此展开,惠子是怎么发问的呢?找同学翻译第二句。

安;怎么。

惠子很确定庄子不是鱼,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语气是无疑而问,是反问。

子字下面加点,读时一定要重读,一起齐读一遍惠子的质问,你能从正面回答么?不能,学学庄子的智慧第四位同学翻译。

惠子是怎么回击的呢?强调:全,肯定是这样的。

肯定自己的观点,一定要重读,加点并齐读该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一经典故事的内涵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一文化故事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学生对于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学生对于文化故事的感悟和思辨能力。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对于文本的分析和研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

2.展示式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复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庄子哲学思想,展示庄子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发学生对于庄子哲学思想的兴趣。

2.阅读(40分钟)分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材料,让学生静读,并自主思考以下问题:a)故事中的庄子和惠子各自代表什么思想?b)故事中的“独善其身”、“留白”和“自然”等概念,对于人的修身有什么启示?c)故事结尾的对话中,庄子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你赞同吗?3.研讨(30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发现,引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4.总结(10分钟)邀请几名学生发言,总结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引出故事背后的哲学思想。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讨论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活跃程度和质量,评估他们对于文化故事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2.学生的发言质量:通过学生的发言,评估他们对于文化故事和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其他庄子哲学作品,比如《逍遥游》等,进一步了解庄子思想的精髓和影响。

可以组织学生创作相关的作文或演讲,表达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八、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庄子哲学思想的多媒体资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掌握“安”、“固”、“全”等文言实词的意思。

3.了解辩论内容,学会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二、教学重点:通过二人言语论辩,表现人物的性格形象。

三、教学难点: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从而认识庄子与惠子机智巧妙的辩论。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们常说:好汉出在嘴,好马出在腿。

足见语言表达对于人的重要作用。

“国际大专辩论赛”曾让无数喜欢辩论的人沉醉。

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古代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充满智慧的辩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读中有评1、学生自由读2、指名学生读3、学生点评字音和节奏4、老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濠(háo)鯈(tiáo)二、读中有译1、借助注释口译课文2、圈点勾画难懂字词3、强调重点文言字词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汝安知鱼乐云者固、全: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三、读中有思1、机智的庄子在哪个字上进行曲解?安知鱼之乐安汝安知鱼乐明确:解释两个“安”惠子的意思是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是什么句--反问句,庄子的回答很巧妙,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我就是在桥上知道的。

很明显,庄子在这儿偷换了概念取得了胜利。

四、读中有编①创造想象②重现场景③互相点评五、合作探究深入文本1、庄子与惠子围绕什么辩论?(明确: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认为不知,理由是什么?子非鱼,不知鱼之乐。

庄子认为知,理由是什么?鯈鱼出游从容。

2、庄子知道不知道鱼的快乐,其实这场千古之辩就是可知与不可知的辩论。

这场濠梁之辩,有人说庄子略胜一筹,有人说惠子更胜三分,你认为谁更有道理?请小组讨论,如果意见相同就找出充分的理由,如果不同就说服对方。

课件出示:知?不知?3、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到不同的经历、情绪、思维会有不同的认知。

课件出示:经历不同,看法不同思维不同,认识不同情绪不同,结果不同4、从文中可以看出两人的思想差异是什么?惠子好辩,重分析,重知识的探讨,对于事物更多的探讨是什么的问题,惠子的思想逻辑性非常严密,更像一个逻辑家。

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一等奖创新教案

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一等奖创新教案

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一等奖创新教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 把握比喻的深意,领略故事中的旨趣。

3.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与惠子两人辩友的知音关系。

教学重点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 把握比喻的深意,领略故事中的旨趣。

3. 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够根据原文内容改编创造相应的课本剧,在掌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迁移创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看图片,猜课题展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图片(PPT),读准并正确理解标题的内容。

(交代了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地点)2、奇闻异事说庄子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

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

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

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

请问二位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位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某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师:通过这件事或者根据自己对庄子的了解,用几个词形容你对庄子的第一印象。

(向往自由、淡泊名利善于比喻能言善辩反应迅速……)(PPT 展示)3、庄子个人简介A、他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淡泊名利,是个“老愤青”。

B、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能将哲学大道理用浅显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得明白透彻C、他想象力极其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如其作品《逍遥游》姓名庄周字子休所处时代战国职业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主要成就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世称“老庄”。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下21《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对话中人物的语气,欣赏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艺术。

3.感知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理解阐述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体会对话中人物的语气,欣赏二人巧妙的辩论艺术。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导入。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平淡、纯净,情谊才能地久天长,惠子就是他的这样一位朋友。

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发生在这对好友身上的故事,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117页并齐读课题。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新授【读一读】1.学生读课题,谈发现。

预设:学生回答:(人物:庄子、惠子;事件:游;地点:濠梁。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为“状语后置句”,并引导学生说出正常语序,提示学生做批注。

)2.PPT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3.全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PPT出示“自读目标")4.随机指名学生单独读。

(教师另外随机请1名学生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邀请该生试读。

)5.全体学生齐读。

(PPT出示标节奏课文)【试一试】1.结合注释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①鲦鱼:②是:③子:④非:⑤安:⑥全:⑦循其本:2.再读课文,边读边译,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

(教师相机板书:庄子、惠子、辩论、鱼之乐。

)【读一读】1.教师学生合作朗读。

(教师请学生再看课文,引导学生发现,除了第一句在叙述背景之外,通篇都采用“对话”的形式。

在PPT 相机一步步引出对话内容,使得整篇文章呈现于同一张PPT界面,为师生合作读、角色扮演读以及后续教学环节开展做准备。

)2.学生角色扮演读。

(教师随机邀请两名学生上台角色扮演读,该2名学生读完,可请其他同学评价,进而指出不足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庄子、惠子二人说话时的语气,提示学生做批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哲学思想,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2.能够理解并解读庄子哲学中反映的思想观点,包括“相对主义”、“反对功利主义”、“重视自由和自我安排”等。

3.能够与庄子哲学思想相联系,理解和感悟庄子哲学思想对现代人生活的启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庄子哲学思想,理解庄子对于真实的本质、道德、人生、自由等方面的思考。

难点:如何将庄子哲学思想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哲学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反思现代社会功利主义、权威主义的局限性,并用思索庄子建立正确价值观的思想作为导向。

2.讲解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庄子哲学思想的背景与主要观点。

庄子主张人应该放弃物质世界和权势名利的追求,回归最纯洁无为的自我本真,越来越进入“无用之用”的境界,从而在追求美好生命的过程中达到内心丰盈与智慧的充盈。

庄子强调对等观念,通过相对性来去除对事物的偏见和旁人的价值观。

庄子也批评功利主义,认为名誉、财富、声望都是人类社会的约束。

他认为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回归本体,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生活安排。

3.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自我看待并讨论,加深对庄子哲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自行组织并筛选相关观点,借鉴庄子的哲学视野,对工作、道德、人生和时尚方面进行深刻的思考,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做出更广泛的应对。

4.提升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庄子哲学思想对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实践性思考。

要求学生完成以庄子思想为指导的小研究,围绕“庄子哲学的今天意义”展开展示,了解学生对庄子哲学的深入理解和思考,从而打开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四、教学评价1.通过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掌握庄子哲学思想和运用思考能力方面的成就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2.能力目标: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精神内涵。

3.情感目标:领会庄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诸子那纵横捭阖的雄辩,亲历躬行的实践,高尚傲岸的品格,光耀千古的思想,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化现象,筑就了我国历史上不为多见的文化巅峰,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拜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感受庄子的人格光芒,感悟生活的真谛。

二、自主学习(一)读中有品分成两组演来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

然后点评字音、停顿及语气是否到位。

(二)读中有思学生借助注释、口译课文,说说应该掌握的重点词语。

然后在文章中找出你所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是字词释义方面的,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是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读中有编演读课文——编演课本剧我特别想请我们班的同学用现代汉语把当年庄子惠子的对话场景重新演绎一下。

小组准备一分钟左右,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两千多前的战国时代。

师: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滨上游玩,庄子说:“鲦鱼进进出出,游玩得这么从容,这真是鱼儿的快乐呀!”请学生续老师的表演往下演绎。

三、小组合作讨论四人小组讨论取得共识后发言:(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围绕什么辩论?惠子凭什么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或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庄子知道不知道鱼的快乐,其实这场千古之辩是可知与不可知的辩论,惠子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所以我肯定你当然不知道鱼。

他根据逻辑推理来得出的。

所以说惠子的思想逻辑性非常严密。

(二)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

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这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2.能力目标: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精神内涵。

3.情感目标:领会庄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诸子那纵横捭阖的雄辩,亲历躬行的实践,高尚傲岸的品格,光耀千古的思想,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化现象,筑就了我国历史上不为多见的文化巅峰,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拜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感受庄子的人格光芒,感悟生活的真谛。

二、自主学习
(一)读中有品
分成两组演来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

然后点评字音、停顿及语气是否到位。

(二)读中有思
学生借助注释、口译课文,说说应该掌握的重点词语。

然后在文章中找出你所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是字词释义方面的,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是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读中有编
演读课文——编演课本剧
我特别想请我们班的同学用现代汉语把当年庄子惠子的对话场景重新演绎一下。

小组准备一分钟左右,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两千多前的战国时代。

师: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滨上游玩,庄子说:“鲦鱼进进出出,游玩得这么从容,这真是鱼儿的快乐呀!”请学生续老师的表演往下演绎。

三、小组合作讨论
四人小组讨论取得共识后发言:
(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围绕什么辩论?惠子凭什么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或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
庄子知道不知道鱼的快乐,其实这场千古之辩是可知与不可知的辩论,惠子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所以我肯定你当然不知道鱼。

他根据逻辑推理来得出的。

所以说惠子的思想逻辑性非常严密。

(二)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
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

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这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

因为惠子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三)庄子最终击败了惠子靠的是什么?
庄子很聪明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

关键是“安”字,在惠子那里,“安”的意思是“怎么”?在庄子那里变成了“哪里”。

庄子最后说了那句话,你在哪里知道?我就是在桥上知道的。

很明显,庄子在这儿偷换了概念。

他靠耍小聪明,偷换概念取得了胜利。

(四)假如你是庄子,你如何取胜?用逻辑推理。

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五)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你觉得这么说有没有道理?
境由心生。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境由心生:意思是,人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人的心情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这和庄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关。

因为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所以他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本来就是快乐的,所以他觉得鱼也很快乐。

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庄子觉得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1.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

——清宣颖
2.一个歌咏自然的人,用自己的心感悟自然看见了一支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美学大师宗白华。

由清宣颖及现代作家宗白华读庄子的评论来启示学生“移情现象”。

这种现象还体现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诗歌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李清照《怨王孙》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贺新郎》
作者把感情投射在物象上,正如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这是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过渡:庄子和惠子其实是在两条思路上考虑问题。

惠子一直想要用逻辑来推理,而庄子想跟惠子说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因为我快乐,我就觉得鱼快乐,因为我的心灵和自然相通。

四、归纳
本文是一篇寓言,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本文的寓意。

师: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开头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揭示本文的寓意。

“千年后的春天,我又立在濠水的边上,追寻你的目光。

你的一句‘知之濠上’轻叩我心房,我听到了你在对我说……”
例1:事物的本身是捉摸不透的,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心来看待事物呢?
例2:其实有时候并不一定要从严密的科学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要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

例3:世界上处处都是美,只是你没有用心感受,只要你用心感受,世界会用心回报。

例4:我们要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我们就会从世界中感受到许多美好的东西。

例5:鱼就是我,我就是鱼。

例6:事物本来没有好与坏,是用我们的情绪去决定的。

例7:用心去品味自然,自然的外物似乎与我的心情融为一体。

例8:为什么会不快乐呢?你看看青山,你看看绿水,你听听蝉鸣,你听听风声,我们本来就是这大自然的一物,闭上眼睛感受吧。

例9:追求快乐自由,追求诗意地生活。

五、课堂小结
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


在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让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活多一些诗意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