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分析点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

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

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

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稳中更有进。

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

分析点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

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分析点三、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步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靠以往大规模投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及外部需求,难以继续维持健康增长。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CPI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 •

【时间】:2004年 【背景】:扩大内需取得显著效果后,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投资需求 进一步膨胀,贷款规模偏大,电力、煤炭和运输紧张状况加剧,通货膨 胀压力加大,农业、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以及中小企业、服务业投入 严重不足等新问题,结构问题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 题。 【内容】: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工具的使用】: 财政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 一是国债投资规模调减调向。 二是推后预算内建设性支出的时间。 三是有保有控,在总量适度控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 四是深化税制改革,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效果】: 物价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降;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趋 于协调投资在降温,消费稳中趋活,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上半年比2004年 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
• • • • •
【时间】:1982年 【背景】:国民经济出现下滑 【内容】: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工具的使用】: 主要是通过放松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实行利改税,调 动企业和地方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 的差距。 【效果】:从1982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升,当年增长 9.1%,增幅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1983年加快到10.9%。 【时间】:1985年 【背景】:改革以后,除了1979年的物价有上涨之外,应该说中国经济 的宏观局势在1984-1986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第一次由这个转型 中的经济体制内部生成严重通货膨胀的时期。
时间 GDP 1997年 78973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120332.7
84402.3 89677.1 99214.6 109655. 2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结合ISLM曲线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各国都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的波动和挑战。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亦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结合ISLM曲线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ISLM模型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模型,由收入支出平衡(IS)曲线和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求相等(LM)曲线组成。

IS曲线代表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而LM曲线则表示货币供求平衡时的利率和产出水平。

首先,我们来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一种手段。

我国在近年来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以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

在ISLM模型中,增加政府支出将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即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当政府增加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增加投入时,会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支出的增加还会带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促进就业的增加,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增加消费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影响经济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相对稳健,央行保持了适度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控制通胀。

在ISLM模型中,央行的货币政策会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来影响LM曲线。

如果央行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给量,LM曲线将向右移动,利率降低,推动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适度的通胀目标也是货币政策的一部分,通胀率的控制有助于维持价格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方向发力时,其效果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比如,当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时,货币政策可以进一步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加大对经济的刺激。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解析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解析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解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工具。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而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本文将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解析,探讨其作用、工具和影响。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利率调控、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1. 利率调控利率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工具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借贷成本和投资决策。

当经济增长过快时,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当经济增长过慢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2.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当中央银行希望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可以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向市场注入资金;当中央银行希望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以通过出售政府债券吸收市场资金。

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是调节市场上的流动性,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3.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行为,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当中央银行希望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更多的存款用于贷款;当中央银行希望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调整。

1.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和社会福利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题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

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

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

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同松同紧”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这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成为常态。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

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

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

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2024年国内经济政策分析

2024年国内经济政策分析

2024年国内经济政策分析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动荡,国际贸易争端持续加剧,不稳定因素对国内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在2024年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旨在稳定国内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2024年国内经济政策进行详细分析,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财政政策2024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降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消费等举措,促进经济的发展。

首先,在减税降费方面,政府将减少企业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拓展就业。

此外,对小微企业实施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提高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政府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高公共设施水平,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衔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此外,政府还将继续推动消费扩大计划,通过支持消费品升级、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二、货币政策2024年,中国货币政策仍将以稳健中性为主导,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加强金融风险防控。

首先,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货币供应,避免通胀压力过大。

其次,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严控金融乱象。

另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例如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等,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结构性改革2024年,中国将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通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市场准入方面,进一步推进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产权保护机制,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其次,继续推动国企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推进地方政府财税体制改革,提高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权,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

另外,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加强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综上所述,2024年国内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政策。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我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分析点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主题词。

在分析明年经济形势时,会议强调,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

会议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

”明年经济工作,既有稳字当头的不变,也有着力点的变化。

会议提出“两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稳中更有进。

会议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

分析点二、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

同时,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长不稳,调结构就缺乏基本前提。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只有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就业和民生才有保障,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维持,才能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由弱转稳的趋势,出口、消费、投资均有望实现平稳增长,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将支持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解析

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解析

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解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两者既存在统一,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在对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转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本账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所谓的“ 三元悖论”,也称为“蒙代尔三角”,即一国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的完全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

我国在蒙代尔三角中选择的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放弃资本完全流动目标,人民币只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不开放资本账户。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因为开放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转型由于我国近期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日益困难。

而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在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和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无效。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持续升值,我国的出口需求增长速度放慢,政府财政政策失效,这对以政府主导的我国经济必然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程度逐渐减弱,培育微观经济主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必然选择,这意味着我国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和方式必须改变。

由此可见,随着财政政策直接干预经济方式的逐步转变和国内金融市场发育的日趋完善,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必然发生转型。

(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逐步增强1.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转变使货币政策独立性更强。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以国内均衡、物价稳定、就业率等为主。

这在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较小、外汇管制较严格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在资本账户开放新阶段,仅强调人民币物价稳定即内部均衡有一定的片面性,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币值稳定必须同时包括物价稳定(内部均衡目标)和汇率浮动性,特别是在资本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外部均衡的调控作用好于对内部均衡的调控效果。

1981年到2011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1981年到2011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双紧
3年
1992~1993年中
第二阶段


双松
1年
1993年中~1997
第二阶段


双紧
5年
1998~2002
第三阶段
松(积极)
松(稳健)
双松
5年
2003~2004
第三阶段
积极淡出
稳健趋紧
偏松和趋紧
2年
2005~2011
第三阶段
中度偏紧
中度偏紧
双紧
5年
1978-1983年,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随着计划控 制的放松和价格改革的推进,短缺经济时期所隐藏 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致使整个80年 代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这
1987-1991年是中国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财政?货 币政策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也是第一次自觉地进行 现代意义上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一方面改 变了原来单一的行政性办法,逐渐引入经济,法律 等间接手段,开始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 的尝试,虽然从效果来看,仍然存在各种不足之处 ,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使用的历史 ?另一方面由于经验比较缺乏,采用了各国一般不 轻易采用的财政,货币“双紧”政策组合,用力过猛 ,刹车太急,虽然使得物价水平迅速回落,但也导致 经济增长急剧减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受到一定 影响。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中国开始全面推进和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初步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中央银行制度进 一步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开始建立,为中国及时有效地运用财 政?货币政策组合调控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制度基础和有利的 体制环境?这一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基本框架逐步建立过程中,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并重的 手段治理通货膨胀?这次宏观调控有五个显著特点:一是不再 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始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二是 注重不同政策间的配合;三是不实行急刹车,而是“适度从紧”; 四是在做出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定后,雷厉风行地贯彻实施,并 注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五是受货币主义在全世界范 围内流行的影响,1993-1994年以后连续多年实行“适度从紧” 的财政货币政策,基本上奉行“简单规则”,虽然比较有效地控 制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但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外部 意外冲击面前,则显得缺乏应变性?灵活性?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

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

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

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

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

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

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

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的变化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松政策组合达14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的只有一年。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

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央银行体制1984年才刚刚建立,自然没有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时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地位仍十分明显,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配套服务的工具,对医治十年动乱创伤、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职工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1985-1997年)。

1985年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信贷资金成为社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

货币政策开始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体,特别是在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阶段(1998-2004年)。

这个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

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国民经济中出现了经济的局部过热现象,个别地区、个别产业的发展严重失调,一些能源消耗性的产业非正常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出现了不均衡,因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逐步提上了日程。

详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轨迹,我国两大政策的调节趋向于周期性使用(见表),对宏观调控的效果趋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减小。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 张跃茹 刘亚楠 赵子均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 张跃茹 刘亚楠 赵子均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姓名:张跃茹刘亚楠赵子均指导教师:谢合亮摘要:经济的波动以及市场的缺陷致使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市场不能自行调节,资源的使用不能够达到最优,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资源优化配置,国家通常实行财政和货币两种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工具,但由于二者调控的目标、手段与功能的差异而具有各自的局限性。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组合模式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从计划经济慢慢走向市场经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开始越来越多的借鉴西方的经济思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且市场的自我调节有滞后性,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资源最优配置,国家频繁的使用两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由于二者调控的目标、手段与功能的差异而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二者的合理配合,对国家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有积极地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以了解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化,借鉴参考西方经济政策的使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关理论(一)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的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2、财政政策的作用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做出控制。

3、财政政策工具(有不同的划分方式)(1)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的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机制。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现状分析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现状分析

差异表现
2008年末的“4万亿”刺激计划
结果:受益于“4万亿”刺激计划,经济运行 总体平稳,但是结构性问题并未解决,一些本 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反而“因祸得福”,同时资 产价格、劳动力成本、通胀水平大幅上升,地 方债务水平飙升;产业结构转型未能借此契机 实现根本调整,内需亦未能完全启动。
坚持未出台规模刺激政策 为经济增长设定上 下限
下限是“稳增长”和“保就业”,上限是防范通货 膨胀,在区间内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调 结构为着力点。不会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 政策取向。
2013年6月不救钱荒、要求盘活存量货币
政府“铁腕治理”了爆发的所谓“钱荒”之后—— 央行并未像以往一样,立即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 一些流量,以缓解资金短缺,即商业银行渴求的 “放水”。
• 3.财政政策的工具 • ⑤财政补贴一般来说,财政补贴包括生产性补贴和消 费性补贴两大类。生产性补贴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利息补贴、投资补贴,实际上等于对生产者减税,增加生 产者利润,有利于再投资,进而增加整个社会的供给,故 生产性补贴宜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使用,以达到增加社 会有效供给的目的;消费性补贴如消费品的价格补贴、房 租补贴等,实际上等于增加消费者收入,鼓励消费,进而 扩大消费需求,因此,消费性补贴宜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时使用,以促进经济增长。
2011年 2009年 政策类型: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2年 政策类型:积极的财政政策 具体类型: 政策类型:积极的财政政策 具体措施: 1、促进消费 2、结构性减税 具体措施: 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 3、稳定物价 4、农民增收 1、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2、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 5、收入分配 6、发展教育 2、稳定物价总体水平 3、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4、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7、深化医改 8、社会保障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 9、保障住房 10、增收节支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5、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IS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大。d大IS 平,大-敏感-平缓。 第二,LM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小。
递减效应: 这种递减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经济拉动效应的递减。 近年来,我国的国债发行和投资都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但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在递减。据有关部门测算,国债投资 对GDP的拉动作用,1998年为1.5个百分点,1999年为2个百分 点,2000年为1.7个百分点,而2001年则约为1.67个百分点。2、 投资与消费传导效应的递减。从1998—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 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幅度分别为5.13%、7.91%和7.28%,但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幅度却分别只有3.44%、2.23%和1.95%, 呈绝对的递减趋势。投资对居民收入特别是对占我国人口绝大 部分比重的农村人口的收入不能形成有效的拉动作用,就无法 在投资与消费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传导桥梁,从而也就不能对消 费市场的扩大起到有效的刺激作用。3、国债投资收益的递减。 由于国债投资大都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大都为国有项目,形 成的企业也大都是国有企业,因而在没有强有力的财产约束机 制与利益激励机制的情况下,这种投资的收益率是很难保证的

• • •
【内容】: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工具的使用】: 主要是通过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及政府转移支付,紧缩银根,抑制 通货膨胀。 【效果】:实现GDP较上年增长13.5%
稀释效应:
国债投资的方式是集中性的而不是社会化的,投资的机制是行政性的而不是 市场化的,因而这种投资规模再大,在分散到各个地区和部门以后,也不过 是杯水车薪,不足以对社会经济产生持续的和有效的拉动作用。特别是目前 国债投资的方向大都为基础设施建设,其在产业发展链条上的前项关联与后 项关联都相对较弱,再加上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已处于典型的买方市场格局, 因而以基础设施为主要投向的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就不能不具 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 依存效应: 依存效应体现在发展依存与体制依存两个方面。发展依存是指经济的有效增 长对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依赖性,似乎要保持7%以上的经济 增长,就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体制依存是指行政性的投资选择机制所 造成的层层的行政依附,并且导致企业在对市场依赖与政府依赖的选择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后者倾斜,这又会在客观上放大政府与行政机制对市场和 市场机制的遏制作用。 上述四个方面的负面效应已经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逐步开始显现,应当引起 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鉴于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在短期 内淡出积极财政政策还不可能,因此,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 应当赋予这种政策以更充分的改革内涵,并且要在政策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机 制上进行必要的甚至是比较大的调整,以便把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与我国经 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和协调起来。
第一阶段GDP、CPI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1980年 1982年 1984年 1986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CPI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80年 1982年 1984年 1986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GDP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 r LM
E1
IS曲线变动:
r1 r0 E0 IS1 IS0 Y
7
Y1
Y2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 r r2 r1 r0 E0 IS1 IS0 Y1 Y
8
LM曲线变动: LM LM
(二)
中国历年财政及货币政策 概述
•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 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 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 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 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 “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 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 次出现“双松”配合。
主题:中国货币政策及
财政政策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2)中国历年财政与货币政策概述 (3)中国近三十年的CPI及GDP变化趋势图
(一)
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效果分析
挤出效应
• 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 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 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 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 • 挤出效应的大小关系到财政政策效果的 大小

• 【时间】:1979年 【背景】: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双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 【内容】: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 【工具使用】: • 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一是改革财政体制,减少政府购买及转移性支付,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 平衡。 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提高利率,控制投资需求。 • 三是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四是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 五是稳定市场,平抑物价。 • 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效果】: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和信贷平衡 的预期目标。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 的7.8%降到1981年的5.2%。
• • • • •
【时间】:1982年 【背景】:国民经济出现下滑 【内容】: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工具的使用】: 主要是通过放松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实行利改税,调 动企业和地方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 的差距。 【效果】:从1982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升,当年增长 9.1%,增幅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1983年加快到10.9%。 【时间】:1985年 【背景】:改革以后,除了1979年的物价有上涨之外,应该说中国经济 的宏观局势在1984-1986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第一次由这个转型 中的经济体制内部生成严重通货膨胀的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