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民族的区域特征与民俗(含补充材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民族的区域特征与民俗
*补充材料(人种) 第一节 民族的区域特征 第二节 民俗
补充材料--人种
一、人种的划分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
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人类的起源是统一的,有着共同的祖先.然而人类 的各个群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彼此隔离的生 活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中,人的身上便留下了各 自居住环境的烙印. 在第四纪,亚欧非是全球范围内三大人类活动中心 .对人类活动来说,这三个地理区域由于存在严重 的天然屏障而彼此相对孤立起来.三大活动中心一 直从人类形成早期孤立发展到旧石器时代,因而有 足够的时间使人类在地理环境的自然选择作用下 不断地演变. 人类的三大基本种族上正是在这样一种分化的地 理环境中形成的.
黑种
黄种
48.1~58.6
30.1~34.2
37.8~51.9
30.8~38.4
*不同种族的血型比例
0~3.6
21~27.7
0
7.3~9.7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4)头颅形状
头骨指数=(头宽/头长)*100。 <74.99,长头,白种;75-79.99,中头,黑种;>80,短头 ,黄种。 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越多,虹膜的颜色就越深,眼珠的颜色 也就越黑;而色素越少,虹膜的颜色就越浅,则眼珠的颜色 就越淡。 内眦(zi)褶可以挡风沙,保护眼球 鼻翼比鼻长,>85,宽,黑种;85-70,中,黄种;<70,狭 ,白种。 弓形纹(黑),箕形纹(白),斗形纹(黄)(黄种人:斗 形纹为主 黑种人:弓形纹为主 白种人:箕形纹为主)
2.人种划分的现代标准
50年代以后,在布氏分类基础上又增加了指纹、血型等指标 ,使人种的划分逐渐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目前公 认的人种划分标准。 (1)肤色 肤色是划分人种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不同种族的肤色有黑、有 白,主要是由皮肤中所含色素的多少造成的。色素是人体抵抗 太阳辐射而产生的保护性元素,色素越多,肤色越暗。一般, 世界上所有种族的肤色分布,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化: 在赤道地区,黑皮肤可以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伤害,得皮肤癌 的可能少些,而浅色皮肤容易致癌,由此产生自然淘汰。 在较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低,决不会有紫外线过量照射的 危害,但光照过少,会影响人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从而导致 软骨病,所以黑皮肤的人在这里可能因接受辐射少而得软骨病 。
密克落尼西亚
人种划分方案比较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
(一)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 最初人类形态差异很小,此后由于扩散迁徙,各 自生活在条件极不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在 长期的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在其体质 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 群体。一般认为人种的形成开始于5万年前的旧石 器时代.
(5)眼睛
(6)鼻形
(7)指纹
3.最常用的划分方案
白色种族群:肤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 蓝。分布最广。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种族。 黄色种族群:肤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蒙古族,印 第安种族,爱斯基摩 黑色种族群:肤黑棕色,发黑且呈卷状,唇厚。尼格罗种 族,布须曼种族。 棕色种族群:肤棕色,儿童的头发为红色甚至亚麻色,毛 发卷曲。与黑人的区别是鼻高而不扁,唇厚但不外翻,胡 子和体毛发达 。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波利 尼西亚种族。
(2)毛发
不同种族有毛皮和发型的差异,如白种人金色卷发; 体表毛发稠密,以防寒冷等。 黑种人是黑色卷发特别浓密,有保护头皮免受太阳辐 射的作用。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象羊毛一样卷曲 ,使每根卷发周围都有许多空隙,空隙充满空气,空 气传热性差,因此,卷发有隔热作用,保护头脑不受 伤害等。 黄种人多为黑色直发。体毛介于两者之间。
九大地理人种
7.波利尼西亚人种
居住于东太平洋广大地区,自 夏威夷、波利尼西亚群岛到新 西兰一带的人群。有的学者主 张把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划入 澳大利亚地理人种,成为澳大 利亚地理人种中的一个地域人 种。
波利尼西亚
九大地理人种
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
又称美拉尼西亚-巴布亚地理 人种。 指分布在新几内亚岛、斐济 群岛和西色为棕色,宽鼻型 ,黑色头发呈直或卷曲状, 体毛少,在ABO血型系列 中,B型频率少。 太平洋其它岛屿的人群。其 特征是皮肤呈暗棕色,圆型 头,毛发卷曲,眉脊发达, 鼻尖呈钩形,肩胛窄。 美拉尼西亚
九大地理人种
5.印度地理人种
指分布在南亚,自喜马拉雅山南麓到炎热的印度洋地 区的人群。 其特征是皮肤自北至南由浅色到深色,眼睛呈蓝色, 头发呈黑色或黄色、直式波浪形,在ABO血型系列 中B型频率高,不同于欧洲地理人种,而与亚洲地理 人种相似。 包括印度地域人种、达罗毗荼地域人种等。
九大地理人种
(3)血型
血型差异因素区分种族视角新的研究成果。从世界范围看 ,各地区的血型为O型的人占70%以上;B型20%左右;A型 10%。但具体到种族则血型有差异。 对于这些差异解释很多,有人认为在人类早期,只有O型血 存在,而A型、B型和AB型血则为不同时期的后天变异所产 生。这种说法支持了人类起源的“一源论”学说。 种族 白种 O型% 31.6~49.9 A型% 34.4~46.0 B型% 8.3~24.6 AB型% 1.4~8.8
九大地理人种
班图人
布须曼人:女人只有1.38米左右, 而男人最高不超过1.60米。
九大地理人种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指欧洲人、非洲人到来之前,北起阿拉斯加,南至 南美洲南端,包括整个南北美洲的原有居民。他们散 布在偏僻的地区,以狩猎、采集或半农业为主,人口 不多,在遗传上常呈完全独立的状态。 其特征是具有棕黄色皮肤,黑色粗直的头发,铲形门 牙,突出的颧骨,鼻梁较突,体毛疏少,在ABO血 型系列中,O型、B型频率高,明显地不同于有联系 的亚洲地理人种的血型。 包括北美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印第安地域人种、南 美印第安地域人种、福吉安地域人种(即火地岛地域 人种)等。
一、人种的划分
1.早期研究
▲最早的人种分类,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 坟墓的壁画,它以不同的颜色区别人类,将人类分为四种:第 一,将埃及人涂以赤色;第二,亚洲人涂以黄色;第三,南方 尼格罗人涂以黑色;第四,西方人及北方人涂以白色。成为今 日将人类分成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褐色人的嚆矢。 ▲瑞典杰出的科学家林奈,在1758年所做的分类中,将世 界人种划分为:野蛮种——菲拉斯,怪物种——蒙斯托拉斯, 理智种——塞比恩斯;他声称,欧洲人的特征不仅在于白皮肤 ,还有蓝眼睛和肌肉发达的身体,以及发明创造和以法治国的 才能。与此形成对比,非洲人的特征是“黑皮肤、狡诈、个性 容易冲动”。进而按当时的洲数,把理智种进一步分为欧洲白 种人,亚洲黄种人、非洲黑种人和美洲人红种人四大种族。
九大地理人种
9.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指分布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 及西太平洋一些岛屿的人群。 其特征是身材矮小,肤色、毛色 较深,长头型,头发多呈波纹形 、螺旋形,全身多毛。血型频率 与波利尼西亚人种相似,但B型 频率较高。 有的学者则提出,密克罗尼西亚 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应合为太平洋地理人种。还有的 学者认为,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 、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 尼西亚地理人种可合为大洋洲地 理人种。所以有7~9个世界地理 人种划分的不同方案。
4.美洲人种:皮肤铜色,眼球陷入,鼻高面宽,颧骨突出。爱斯基摩人以外的美 洲人。
5.马来人种:皮肤黄褐色,头发黑而缩,头部中等狭细,鼻广大,口大。太平洋 诸岛,马来半岛。 其实,美洲的红种人并不存在,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的一大分支,由于他们崇敬 红色,常用红颜料涂脸,被误为红种人。
1800年-法国G.居维叶把人类划分为3个人种:高加索人种 、蒙古人种和尼格罗人种。 1870年-英国T.H.赫胥黎把人类划分为4个人种:高加索人 种、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 1927年-澳大利亚地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G.泰勒发 表著作《环境与人种》(曾译为《人种地理学》)。 1929年-德国B.伦什倡议用“地理人种”和次一级的“地 域人种”两个词。 1961年-美国S.M.加恩提出更低一级的“小人种”一词, 并首次采用上述3级系统,把全世界人类划分为9大地理人 种,32个地域人种。
九大地理人种
九大地理人种 2.欧洲地理人种
包括分布在欧洲的若干地域人种,以及部分散
居于西亚、北非、西非等白色人种,又名高 加索地理人种。 其特征是肤色浅,鼻梁高窄,头发直硬或波 浪形、呈金黄色或褐黑色,嘴唇薄,体毛浓 度,胡须和腮毛特别发达。男子秃顶频率高 ,在ABO血型系列中,常掺入A2血型, Rn型频率高。 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 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
4.地理人种
在相当于洲的范围内,由于地理隔离所形成的在体质、血型系统、 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又称洲区人种。它 是包含地域人种和小人种的最大的人种分类单位。 由德国B·伦什于1929年首次提出,美国S.M.加恩在1961年给予科学 定义,并使用推广。 例如,欧洲地理人种的最东端不是欧、亚两洲的交接处,而在 西 亚;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的人群,不属于非洲地理人种,而属 于欧洲地理人种。 地域人种是在一定地域内长期内婚的人群。它是一个自然人群,是 人种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为地理人种下的次一级单位,包括若干 小人种。 小人种是最低一级人种分类单位,它不是地理隔离的产物,而是由 于小区域内人口稠密,社会习俗不同,本地出生的人不需远离本土 婚配而形成的单独遗传的人群。 1961年,加恩将全世界人类划分为9大地理人种 。
九大地理人种 1.亚洲(蒙古)地理人种
主要指分布在亚洲大陆,乃至日本、菲律宾、苏门答 腊、婆罗洲群岛等地的人种,又称为蒙古地理人种。 其特征是皮肤呈浅黄色,头发黑而直,胡须与汗毛稀 少,脸形扁平,颧骨较高,眼皮有波浪状的蒙古褶, 在ABO血型中B型频率很高。 分为蒙古、西藏、华北、东南亚、爱斯基摩等地理人 种。
九大地理人种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原居住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人群,包括已 于1876年灭绝的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以及默里 澳大利亚地域人种和卡奔塔澳大利亚地域人种。 其特征是褐色皮肤、波状或卷曲状头发,线状体 型,有很大的牙齿、明显的眉毛脊,颌骨外突, 体毛中等浓度,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频率 很低。 由于18世纪以来欧洲人的大量迁入,现在欧洲人 及其与当地人的混血后裔已占澳大利亚居民的绝 大多数。
▲西方人类学鼻祖布尔民巴哈(1725-1840)1775年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进行分类 的,他根据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身高、头型等体质特征,以及原住居民地 ,把现生人类划为五大人种:① 1.高加索人种:头部几成球形,面呈卵形而垂直,鼻狭细,口小。欧洲、西亚、 北非。 2.蒙古人种:体形肤色中等,头发直而硬,体毛和须发较少,脸扁平,鼻宽度中 等,鼻梁较低,唇厚中等,眼睑大多有内毗褶且眼角有角度(俗称蒙古眼),高眼 眶,顺骨突出,多铲形门齿,面骨平扁,少体味。 亚洲、爱斯基摩人。 3.非洲人种:头部狭长,颧骨突起,眼球突出,鼻厚大,口唇胀厚。北部非洲以 外。
(二)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
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 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 成了不同的种族。 同一人种,南欧人比北欧人肤色深,南亚人比北亚人深 .
(三)社会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早期交流少,人种差异特征明显,且明显表现 出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工具影响种族体型,中亚弓的使用使蒙 古人种矮小粗壮的人多;东非矛的普及使四 肢修长的人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改 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自己 的需要,从而减轻了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 的压力. 交流的增加也使混血人种大量出现。
九大地理人种 3.非洲地理人种
指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整个非洲在内的若 干地域人种,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 其特征是皮肤黑至深褐色,头发短而卷曲, 嘴唇厚而外翻,鼻子短宽,颌部明显突出, 体毛稀少,在Rn血型系列中,R0型频率 高,体内常具有对疟疾有相对免疫力的镰刀 形血球。 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 种 、班图地域人种 、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 种(即开普地域人种),以及东非地域人种、苏 丹地域人种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等。
*补充材料(人种) 第一节 民族的区域特征 第二节 民俗
补充材料--人种
一、人种的划分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
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人类的起源是统一的,有着共同的祖先.然而人类 的各个群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彼此隔离的生 活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中,人的身上便留下了各 自居住环境的烙印. 在第四纪,亚欧非是全球范围内三大人类活动中心 .对人类活动来说,这三个地理区域由于存在严重 的天然屏障而彼此相对孤立起来.三大活动中心一 直从人类形成早期孤立发展到旧石器时代,因而有 足够的时间使人类在地理环境的自然选择作用下 不断地演变. 人类的三大基本种族上正是在这样一种分化的地 理环境中形成的.
黑种
黄种
48.1~58.6
30.1~34.2
37.8~51.9
30.8~38.4
*不同种族的血型比例
0~3.6
21~27.7
0
7.3~9.7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4)头颅形状
头骨指数=(头宽/头长)*100。 <74.99,长头,白种;75-79.99,中头,黑种;>80,短头 ,黄种。 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越多,虹膜的颜色就越深,眼珠的颜色 也就越黑;而色素越少,虹膜的颜色就越浅,则眼珠的颜色 就越淡。 内眦(zi)褶可以挡风沙,保护眼球 鼻翼比鼻长,>85,宽,黑种;85-70,中,黄种;<70,狭 ,白种。 弓形纹(黑),箕形纹(白),斗形纹(黄)(黄种人:斗 形纹为主 黑种人:弓形纹为主 白种人:箕形纹为主)
2.人种划分的现代标准
50年代以后,在布氏分类基础上又增加了指纹、血型等指标 ,使人种的划分逐渐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目前公 认的人种划分标准。 (1)肤色 肤色是划分人种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不同种族的肤色有黑、有 白,主要是由皮肤中所含色素的多少造成的。色素是人体抵抗 太阳辐射而产生的保护性元素,色素越多,肤色越暗。一般, 世界上所有种族的肤色分布,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化: 在赤道地区,黑皮肤可以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伤害,得皮肤癌 的可能少些,而浅色皮肤容易致癌,由此产生自然淘汰。 在较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低,决不会有紫外线过量照射的 危害,但光照过少,会影响人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从而导致 软骨病,所以黑皮肤的人在这里可能因接受辐射少而得软骨病 。
密克落尼西亚
人种划分方案比较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
(一)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 最初人类形态差异很小,此后由于扩散迁徙,各 自生活在条件极不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在 长期的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在其体质 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 群体。一般认为人种的形成开始于5万年前的旧石 器时代.
(5)眼睛
(6)鼻形
(7)指纹
3.最常用的划分方案
白色种族群:肤白色、浅棕色,波状金发或棕发,鼻高目 蓝。分布最广。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种族。 黄色种族群:肤黄色,毛发黑而直,眼褐色。蒙古族,印 第安种族,爱斯基摩 黑色种族群:肤黑棕色,发黑且呈卷状,唇厚。尼格罗种 族,布须曼种族。 棕色种族群:肤棕色,儿童的头发为红色甚至亚麻色,毛 发卷曲。与黑人的区别是鼻高而不扁,唇厚但不外翻,胡 子和体毛发达 。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波利 尼西亚种族。
(2)毛发
不同种族有毛皮和发型的差异,如白种人金色卷发; 体表毛发稠密,以防寒冷等。 黑种人是黑色卷发特别浓密,有保护头皮免受太阳辐 射的作用。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象羊毛一样卷曲 ,使每根卷发周围都有许多空隙,空隙充满空气,空 气传热性差,因此,卷发有隔热作用,保护头脑不受 伤害等。 黄种人多为黑色直发。体毛介于两者之间。
九大地理人种
7.波利尼西亚人种
居住于东太平洋广大地区,自 夏威夷、波利尼西亚群岛到新 西兰一带的人群。有的学者主 张把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划入 澳大利亚地理人种,成为澳大 利亚地理人种中的一个地域人 种。
波利尼西亚
九大地理人种
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
又称美拉尼西亚-巴布亚地理 人种。 指分布在新几内亚岛、斐济 群岛和西色为棕色,宽鼻型 ,黑色头发呈直或卷曲状, 体毛少,在ABO血型系列 中,B型频率少。 太平洋其它岛屿的人群。其 特征是皮肤呈暗棕色,圆型 头,毛发卷曲,眉脊发达, 鼻尖呈钩形,肩胛窄。 美拉尼西亚
九大地理人种
5.印度地理人种
指分布在南亚,自喜马拉雅山南麓到炎热的印度洋地 区的人群。 其特征是皮肤自北至南由浅色到深色,眼睛呈蓝色, 头发呈黑色或黄色、直式波浪形,在ABO血型系列 中B型频率高,不同于欧洲地理人种,而与亚洲地理 人种相似。 包括印度地域人种、达罗毗荼地域人种等。
九大地理人种
(3)血型
血型差异因素区分种族视角新的研究成果。从世界范围看 ,各地区的血型为O型的人占70%以上;B型20%左右;A型 10%。但具体到种族则血型有差异。 对于这些差异解释很多,有人认为在人类早期,只有O型血 存在,而A型、B型和AB型血则为不同时期的后天变异所产 生。这种说法支持了人类起源的“一源论”学说。 种族 白种 O型% 31.6~49.9 A型% 34.4~46.0 B型% 8.3~24.6 AB型% 1.4~8.8
九大地理人种
班图人
布须曼人:女人只有1.38米左右, 而男人最高不超过1.60米。
九大地理人种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指欧洲人、非洲人到来之前,北起阿拉斯加,南至 南美洲南端,包括整个南北美洲的原有居民。他们散 布在偏僻的地区,以狩猎、采集或半农业为主,人口 不多,在遗传上常呈完全独立的状态。 其特征是具有棕黄色皮肤,黑色粗直的头发,铲形门 牙,突出的颧骨,鼻梁较突,体毛疏少,在ABO血 型系列中,O型、B型频率高,明显地不同于有联系 的亚洲地理人种的血型。 包括北美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印第安地域人种、南 美印第安地域人种、福吉安地域人种(即火地岛地域 人种)等。
一、人种的划分
1.早期研究
▲最早的人种分类,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 坟墓的壁画,它以不同的颜色区别人类,将人类分为四种:第 一,将埃及人涂以赤色;第二,亚洲人涂以黄色;第三,南方 尼格罗人涂以黑色;第四,西方人及北方人涂以白色。成为今 日将人类分成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褐色人的嚆矢。 ▲瑞典杰出的科学家林奈,在1758年所做的分类中,将世 界人种划分为:野蛮种——菲拉斯,怪物种——蒙斯托拉斯, 理智种——塞比恩斯;他声称,欧洲人的特征不仅在于白皮肤 ,还有蓝眼睛和肌肉发达的身体,以及发明创造和以法治国的 才能。与此形成对比,非洲人的特征是“黑皮肤、狡诈、个性 容易冲动”。进而按当时的洲数,把理智种进一步分为欧洲白 种人,亚洲黄种人、非洲黑种人和美洲人红种人四大种族。
九大地理人种
9.密克罗尼西亚人种
指分布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 及西太平洋一些岛屿的人群。 其特征是身材矮小,肤色、毛色 较深,长头型,头发多呈波纹形 、螺旋形,全身多毛。血型频率 与波利尼西亚人种相似,但B型 频率较高。 有的学者则提出,密克罗尼西亚 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应合为太平洋地理人种。还有的 学者认为,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 、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 尼西亚地理人种可合为大洋洲地 理人种。所以有7~9个世界地理 人种划分的不同方案。
4.美洲人种:皮肤铜色,眼球陷入,鼻高面宽,颧骨突出。爱斯基摩人以外的美 洲人。
5.马来人种:皮肤黄褐色,头发黑而缩,头部中等狭细,鼻广大,口大。太平洋 诸岛,马来半岛。 其实,美洲的红种人并不存在,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的一大分支,由于他们崇敬 红色,常用红颜料涂脸,被误为红种人。
1800年-法国G.居维叶把人类划分为3个人种:高加索人种 、蒙古人种和尼格罗人种。 1870年-英国T.H.赫胥黎把人类划分为4个人种:高加索人 种、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 1927年-澳大利亚地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G.泰勒发 表著作《环境与人种》(曾译为《人种地理学》)。 1929年-德国B.伦什倡议用“地理人种”和次一级的“地 域人种”两个词。 1961年-美国S.M.加恩提出更低一级的“小人种”一词, 并首次采用上述3级系统,把全世界人类划分为9大地理人 种,32个地域人种。
九大地理人种
九大地理人种 2.欧洲地理人种
包括分布在欧洲的若干地域人种,以及部分散
居于西亚、北非、西非等白色人种,又名高 加索地理人种。 其特征是肤色浅,鼻梁高窄,头发直硬或波 浪形、呈金黄色或褐黑色,嘴唇薄,体毛浓 度,胡须和腮毛特别发达。男子秃顶频率高 ,在ABO血型系列中,常掺入A2血型, Rn型频率高。 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 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
4.地理人种
在相当于洲的范围内,由于地理隔离所形成的在体质、血型系统、 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又称洲区人种。它 是包含地域人种和小人种的最大的人种分类单位。 由德国B·伦什于1929年首次提出,美国S.M.加恩在1961年给予科学 定义,并使用推广。 例如,欧洲地理人种的最东端不是欧、亚两洲的交接处,而在 西 亚;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的人群,不属于非洲地理人种,而属 于欧洲地理人种。 地域人种是在一定地域内长期内婚的人群。它是一个自然人群,是 人种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为地理人种下的次一级单位,包括若干 小人种。 小人种是最低一级人种分类单位,它不是地理隔离的产物,而是由 于小区域内人口稠密,社会习俗不同,本地出生的人不需远离本土 婚配而形成的单独遗传的人群。 1961年,加恩将全世界人类划分为9大地理人种 。
九大地理人种 1.亚洲(蒙古)地理人种
主要指分布在亚洲大陆,乃至日本、菲律宾、苏门答 腊、婆罗洲群岛等地的人种,又称为蒙古地理人种。 其特征是皮肤呈浅黄色,头发黑而直,胡须与汗毛稀 少,脸形扁平,颧骨较高,眼皮有波浪状的蒙古褶, 在ABO血型中B型频率很高。 分为蒙古、西藏、华北、东南亚、爱斯基摩等地理人 种。
九大地理人种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原居住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人群,包括已 于1876年灭绝的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以及默里 澳大利亚地域人种和卡奔塔澳大利亚地域人种。 其特征是褐色皮肤、波状或卷曲状头发,线状体 型,有很大的牙齿、明显的眉毛脊,颌骨外突, 体毛中等浓度,在ABO血型系列中,B型频率 很低。 由于18世纪以来欧洲人的大量迁入,现在欧洲人 及其与当地人的混血后裔已占澳大利亚居民的绝 大多数。
▲西方人类学鼻祖布尔民巴哈(1725-1840)1775年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进行分类 的,他根据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身高、头型等体质特征,以及原住居民地 ,把现生人类划为五大人种:① 1.高加索人种:头部几成球形,面呈卵形而垂直,鼻狭细,口小。欧洲、西亚、 北非。 2.蒙古人种:体形肤色中等,头发直而硬,体毛和须发较少,脸扁平,鼻宽度中 等,鼻梁较低,唇厚中等,眼睑大多有内毗褶且眼角有角度(俗称蒙古眼),高眼 眶,顺骨突出,多铲形门齿,面骨平扁,少体味。 亚洲、爱斯基摩人。 3.非洲人种:头部狭长,颧骨突起,眼球突出,鼻厚大,口唇胀厚。北部非洲以 外。
(二)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
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 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 成了不同的种族。 同一人种,南欧人比北欧人肤色深,南亚人比北亚人深 .
(三)社会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早期交流少,人种差异特征明显,且明显表现 出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工具影响种族体型,中亚弓的使用使蒙 古人种矮小粗壮的人多;东非矛的普及使四 肢修长的人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改 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自己 的需要,从而减轻了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 的压力. 交流的增加也使混血人种大量出现。
九大地理人种 3.非洲地理人种
指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整个非洲在内的若 干地域人种,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 其特征是皮肤黑至深褐色,头发短而卷曲, 嘴唇厚而外翻,鼻子短宽,颌部明显突出, 体毛稀少,在Rn血型系列中,R0型频率 高,体内常具有对疟疾有相对免疫力的镰刀 形血球。 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 种 、班图地域人种 、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 种(即开普地域人种),以及东非地域人种、苏 丹地域人种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