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备课资料)

合集下载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材、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我国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动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在日常行动中自觉做到“三个尊重”;从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难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我国历史、时事中有关民族融合、发展的材料,并引导他们关注当今国际社会的民族问题。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探究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提示学生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并尽可能做好PPT课件:1、收集并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体会歌曲中表达的生活情感。

2、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服饰特点、文化成就,重点关注“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等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

3、分小组结合所学历史、地理知识,收集反映我国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学习的史实;分小组收集个别国家极少数分裂分子企图利用民族问题分裂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相关材料。

4、当今国际社会涉及种族冲突、国家解体的事件,并思考这些事件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学过程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活动1:用录音播放几首少数民族歌曲片段,引入新课内容,也可由学生或教师简单跳几个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来引入新课。

还可以阅读教材P41上的图,回答其中的问题。

(答:①邮票上的民族分别是蒙古族、鄂温克族、藏族、维吾尔族。

②汉、蒙古、回,峨、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服、仇、舍、高山、拉枯、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伍佬、羌、布朗、撒拉、毛南、化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南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路巴、基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六课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第二节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第一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初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创建新型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的道理。

把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思考,真切地认识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族平等团结奠定了基础。

通过运用有关的材料分析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现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初步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够培养学生一种新型民族关系的意识。

感悟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建设民族大家庭的积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难点: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原因、各民族共同繁荣三、课前准备:教师收集音像、图片等资料,设计活动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MTV《爱我中华》,师生共同欣赏并感受各民族团结友好的情景和气氛。

师:同学们,我们班有没有少数民族?你们知道在我们国家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哪些民族吗?生:(自由回答)如:苗、汉、藏……【讲授新课】(一) 中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师: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呢?PPT:人口比例图PPT: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师总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广袤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PPT:解放前的西藏农奴制学生回答(二)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旧中国的民族关系2、新中国的民族关系3、新中国民族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多媒体:昆明恐怖事件讨论:这是不是民族问题?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一)民族平等师提问:如何理解民族平等?能否举例说明?PPT:联系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师:总结:在全国人大上少数民族代表有411,占代表总数的13.76%,每个少数民族都至少有一个代表,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课课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课课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概念
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自我监督的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有利于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 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现代文化创新通过发掘各民族的文化 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 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现代文化创新通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品牌,提升 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现代文化创新在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 融合,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传统文化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
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构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根基,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 的文化动力。
传统文化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具有多样性
各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相互借鉴、吸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现代文化创新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作用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 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
截至2023年,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 自治县(旗)。
国家战略支持
如“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等,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重 要机遇。

政治教案-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政治教案-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政治教案-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框一、民族的产生1、民族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末期2、民族产生的根源:生产力的发展和交换的需要3、民族产生的过程:生产力发展——氏族制度的解体——自由迁徙成为可能——必备条件形成4、民族产生的必备条件:四个基本特征二、民族的含义1、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理解:民族问题的认识和处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在当代,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民族与国家本身就是共一个词:nation 2、民族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关系部落、部落联盟是在氏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们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

而民族是建立在共同地域基础上的人们的共同体。

3、民族与种族的关系广义上的民族包括种族,种族是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主要从肤色、头发、五官等生理特征来界定的;民族还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主要从语言、地域、心理素质等来界定4、民族与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所以,阶级可以理解为一个经济共同体,而民族是一个地域共同体。

5、民族是稳定的共同体民族不同于其他共同体,它是一种稳定的共同体,其稳定性表现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上面。

三、民族的基本特征1、具有共同语言基本特征的含义、原因指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语言作为所有成员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活动和交往的工具。

没有共同语言,人们就无法进行交流。

2、没有共同语言不是一个民族,但一种语言可以被几个民族使用3、具有共同地域基本特征的含义、原因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

没有共同地域,就没有生存的地理空间。

4、具有共同经济生活基本特征的含义、原因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

没有共同经济生活,就失去了把人们联系起来的物质基础5、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含义、原因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没有共同心理素质,民族就失去了精神文明6、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7、四个基本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条件,为其他方面提供了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又促进前二者的发展。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民族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我国民族的构成及分布特点;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

2、理解: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根据民族的特征能区分不同的民族;懂得民族文化对维系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能够透过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认识和思考今天的民族关系和民族的未来发展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自豪,为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而自豪,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教学重点]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教学难点]民族的含义;民族的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讲授、多媒体等多种方法教学。

[课型]新课。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板书)一、民族及其特征(板书)1、民族的产生过程(板书)请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民族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民族产生于什么时候?(师总结)民族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民族的产生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氏族、部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共同体)部落联盟(几个亲近部落的联合)民族(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共同体)。

2、民族的含义(板书)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3、民族的基本特征(板书)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想一想]这些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基本特征?区别这些民族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议一议]民族与氏族、种族、国家有何区别?(过度)以上我们是在一般意义上介绍了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接下来具体分析我国的民族状况。

二、我国的民族概况(板书)1、我国的民族构成(请学生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然后进行分析)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结合《我国民族分布图》进行分析、探讨)(师)我们可以把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高三政治第四课 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政治第四课 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政治第四课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四课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 知识重难点:1. 重点: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及其相互关系;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原因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2. 难点: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祖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系民族团结和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意义三. 主干内容讲解: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伟大国家(一)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民族是我们经常讲的一个词,什么是民族?并不是一下子能说清楚的。

下面我们先看看民族是怎样形成的,民族有些什么基本特征。

1. 民族的形成在人类历史上,民族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原始社会里,基本的社会组织是氏族,那时并不存在民族。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效率,社会上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私有财产。

从此,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部落战争频繁发生,亲近的各部落为了掠夺其它部落或者防御其它部落的掠夺,就联合起来结成部落联盟。

部落联盟使各部落互相杂居,逐步融合,人们间的关系也由地域关系逐步取代血缘关系。

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氏族制的解体,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人们的共同体便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为民族这种新的人的共同体。

2. 民族的基本特征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四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1)共同语言是指民族内部用以彼此交流思想和互相往来而通用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稳定的重要特征。

没有共同语言就不能共同从事生产,也不能实现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也就不能结成一个民族。

语言促进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稳定。

在我国,民族识别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语言的识别角度确定的。

比如汉族语言主要是汉字的定型和书面声韵的统一,这是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又经两汉、三国、隋代的发展,成为至今通用的汉民族语言。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案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目标:1. 了解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培养尊重多样性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多民族国家的定义和特点介绍。

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价值观。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与导入 (5分钟)- 提问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和挑战。

步骤二:知识介绍 (15分钟)- 通过PPT、课件或演讲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多民族国家的定义和特点。

- 引导学生理解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如民族文化差异、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的矛盾等。

步骤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和方法 (2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统一多民族国家进行辩论。

- 指导学生思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如促进国家稳定、保护民族文化等。

- 引导学生探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法,如教育、政府政策等。

步骤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价值观 (15分钟)- 分组或个人阅读与讨论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价值观。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和谐、互相尊重和包容等价值观的培养。

步骤五: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 (20分钟)- 提供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案例,例如中国、马来西亚等。

- 学生讨论并分析这些案例中如何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 分组或个人完成相关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理解。

步骤六:总结与展望 (5分钟)- 提问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

- 引导学生展望未来,如何继续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教学辅助工具:- PPT、课件或演讲等多媒体工具- 多民族国家案例资料- 分组讨论和辩论的指导表格- 课堂练习的题目和练习册评估方法:-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和答案质量- 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概念的理解程度拓展活动:- 邀请多民族国家的相关专家或代表进行学生座谈会或讲座- 组织学生参观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活动或多民族社区,亲身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课用)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课用)

自治机关 自治地方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新课标: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 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 事务的权力。其主要内容如下: (1)立法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 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 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 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生效, 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 • • • • • • • • • •
(1)立法自治权。 (2)变通执行权 (3)经济自治权 (4)文化管理自治权。 (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6)培养干部的权利。 (7)组建公安部队的权利。 (8)进行贸易活动的权利。 (9)管理财政的权利。
思考: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自治 权有何不同?
(08全国卷Ⅰ)39.一位西方把学家说,土尔扈 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 伟太的叙事史诗”。 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 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 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 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 法。改革开放以采,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 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分)
(2)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 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 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人教版[原创]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人教版[原创]

2、民族的基本特征
思考题 [1]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2]民族四个基本特征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3]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是什 么?
第 一 、 共 同 语 言
本( 特一 征) 民 族 的 四 个 基

第二、共同地域
第三、共同经济生活
第四、共同心理素质(最显著特点)
第四课 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1、民族的形成 (1)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氏族
部落
部落联盟
民族血缘相同ຫໍສະໝຸດ 血缘相近血缘混杂血缘纽带瓦解
(2)民族的含义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 的一 个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 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心 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 体。
二.我国民族的概况
我国民族的构成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 伟大的祖国
(2)、民族四个基本特征的关系 (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地理空间
共同 地域 共同语言 促进其发展
物质基础
共同经济 生 活
共同心理 素质
促进其发展
(3) 民族的四个特征是识别 民族的基本依据
A.这四个特征并非每一个民族都同 时具备,四个特征并非均衡显现。
B.划分与识别民族只能以这四个基 本特征为依据,而不能有别的标准。
(4)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形成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 族 基本特征 共同经济生活 共同心理素质(最显著特点) 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选择:(2002年全国文综,34)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逢仲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 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 中华民族有 A. 共同语言 B . 共同地域 C. 共同经济生活 D. 共同文化心 理

政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政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政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多民族的国情,理解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同胞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程。

2.教学难点:分析我国民族政策,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聊一聊: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这些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区?2.知识讲解a.讲解我国多民族的形成原因: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民族融合等。

b.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c.讲解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优惠政策等。

3.案例分析a.案例一:西藏自治区的发展历程i.分析西藏地区的发展变化,了解民族政策在西藏的实施情况。

b.案例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团结i.分析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课堂讨论a.讨论题目:如何增强民族团结,共同维护国家统一?b.学生发言:从自身做起,尊重、关爱各民族同胞,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等。

5.课后作业b.收集有关我国民族政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我国多民族的基本情况?2.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课后作业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通过讲解我国多民族的形成原因、民族政策以及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程。

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培养了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同胞的情感,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我国多民族的形成原因:让学生通过历史故事、地理分布图等方式,更直观地理解多民族的成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1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1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情的基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理清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学生抽象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形成爱国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难点: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讲授法、范例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学案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学案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理解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学习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学习难点:“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含义一、自主学习: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地位是什么?2、新型的民族关系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3、如何履行民族团结的义务?4、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以及政治基础。

5、“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6、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7、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8、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作为中华儿女为维护祖国统一我们应该怎么做?二、合作交流三、展示点拨:1、请你介绍一、两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明确:藏族人向尊敬的人献哈达;回族人不吃猪肉;傣族人举行泼水节请你宣传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制度、关系、原则请你分析民族团结的意义: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④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还制定哪些政策、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吗?西部大开发,东西部结对互助,对少数民族学生升高校降分录取。

3、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原则:公民如何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公民的义务)?4、作为青少年怎样维护少数民族的团结?(1)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献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做贡献。

(2)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3)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4)不说有损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积极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言行做斗争。

5、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实现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四、当堂检测:1.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教案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教案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材料,总结提炼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让学生明确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最终要落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中。

(3)通过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做到“三个尊重”,促进民族团结中学生可以做哪些事情。

二、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个尊重的原则三、教学难点: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材料:波黑战争的产生原因及战争后果。

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

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前南6个共和国之一)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穆族主张脱离前南独立,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克族也主张独立,但希望建立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塞族则坚决反对独立。

1992年3月3日,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反对的情况下正式宣布波黑独立。

4月6、7日,欧共体和美国相继予以承认。

塞族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

波黑3个主要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导致波黑战争爆发。

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

战争中,三族共动用近2000门大炮、600辆坦克、600辆装甲车以及一些战斗机等。

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

②引导学生分析,这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二,讲授新课2. ①出示材料,并提问:解放前后中国政府对待各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有何不同。

政治教案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政治教案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政治教案-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框一、民族的产生1、民族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末期2、民族产生的本源:生产力的发展和互换的需要3、民族产生的进程:生产力发展——氏族制度的解体——自由迁移成为可能——必备条件形成4、民族产生的必备条件:四个大体特征二、民族的含义1、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理解:民族问题的熟悉和处置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在今世,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份。

在西方,民族与国家本身就是共一个词:nation 2、民族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关系部落、部落联盟是在氏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们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一路体。

而民族是成立在一路地域基础上的人们的一路体。

3、民族与种族的关系广义上的民族包括种族,种族是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主要从肤色、头发、五官等生理特征来界定的;民族仍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主要从语言、地域、心理素质等来界定4、民族与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必然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所以,阶级可以理解为一个经济一路体,而民族是一个地域一路体。

5、民族是稳定的一路体民族不同于其他一路体,它是一种稳定的一路体,其稳定性表此刻一路地域、一路语言、一路经济生活和一路的心理素质上面。

三、民族的大体特征1、具有一路语言大体特征的含义、原因指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路语言作为所有成员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活动和交往的工具。

没有一路语言,人们就无法进行交流。

2、没有一路语言不是一个民族,但一种语言可以被几个民族利用3、具有一路地域大体特征的含义、原因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

没有一路地域,就没有生存的地理空间。

4、具有一路经济生活大体特征的含义、原因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

没有一路经济生活,就失去了把人们联系起来的物质基础5、具有一路心理素质的含义、原因指一个民族的一路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没有一路心理素质,民族就失去了精神文明6、一路的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7、四个大体特征之间的彼此联系一路地域和一路的经济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条件,为其他方面提供了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一路语言和一路心理素质又增进前二者的发展。

高二政治: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教案(教案文本)

高二政治:第一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教案(教案文本)

新修订高中政治教学教案政治教案( Political Lesson Plans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高二政治: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教案(教案文本)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识记民族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2 、能力目标:能运用民族的四个特征来识别民族;3 、觉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民族观念。

[ 教学重点] 民族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共同心理素质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法[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授课类型] 单一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导入新课)cai展示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里的“民族”、“花”、“兄弟姐妹”特指什么?生:民族。

师:那民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系统的学习。

大家先看五分钟的书,同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民族具有四个特征,它的地位怎样?第一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及其基本特征一、民族的形成(板书)1 、时间2 、过程师:民族形成于什么时候?生:原始社会末期师:为什么不是其它时候?(学生讨论,老师归纳)师:因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经由了一个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

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即民族逐渐形成。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副板书)师: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二、民族1 、概念2 、特征1 )、共同语言师:民族的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为什么呢?(学生回答略)师: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工具板书),是不是说同一种话的就是同一个民族呢?生:略师:不是,有时,几个民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资料民族、阶级、国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民族、阶级、国家是三个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第一,民族、阶级、国家是三个不同范畴,各有自己的内涵。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阶级,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不同地位和对生产资料关系不同、分配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社会集团。

可见,阶级划分的标准和民族划分的标准不同。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这说明,民族、阶级、国家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第二,民族、阶级、国家有密切联系。

从民族的最初形成来说,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由部落联盟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人们的新的共同体,也是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

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来说,国家是由国民、国土、政权和主权等组成的政治实体。

国家由民族组成,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由多民族组成。

任何一个民族都必定以国家作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生存在一个具体国度里,一个人,既属于一定民族的,也是属于一个国家的。

从民族与阶级的关系来说,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是划分为阶级的。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由少数的剥削阶级和大多数的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群众组成的,都存在着阶级的对立。

随着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民族之间不再存在阶级的对立,民族之间只存在差别,民族之间的关系已转变为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备课资料作为主权外部特征的“民族主义”一、两种“民族”概念要谈“民族主义”,首先要弄清其中“民族”的含义。

“什么是民族”的问题,首先遇到的是语言学问题。

“民族”一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的社会文本中。

英语nation(民族)与中文的“民族”在语义上有很大不同。

在许多场合,中文的“民族”常与种族、国家概念相混淆。

种族(ethnicity)以人的体质形态上所具有的某些共同遗传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血型、骨骼等)为标志,属于人类学和生物学范畴。

如傣族,壮族,彝族,汉族,藏族等,都是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种族。

中文“民族”的用法,在很多场合,可以指种族,如“汉民族”,“少数民族”等。

在英语环境里,民族和种族的区别非常清楚,ethnicity是在严格的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使用的,如“黑人”“白人”“亚洲族裔”等。

而“民族”是属于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范畴。

“民族”是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传统文化和心理素质为特征的,如中华民族、美国民族、印度民族、伊朗民族、阿拉伯民族、日本民族、德意志民族等。

民族显然与“种族”完全不同。

一个民族可以包括若干不同的种族,如中华民族有几十个种族。

而同一种族的人,也可以分别属于不同的民族,如汉族,在中国属于中华民族,移民到美国的属于美国民族。

在中文里,“民族”和“国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

然而,英语的nation一词,同时包含有“国家”和“民族”两个涵义,而且更强调政治特点。

如The Nations of the Western Europe(西欧诸国),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

再如nationwide,指遍及全国的,而不是遍及全民族的。

national hymn是指国歌,不是民族赞美诗。

national park是国家公园而不是民族公园。

英语nation一词中,“国家”的含义要高于、多于“民族”。

中文和英文在语义上的差异,使得在使用“民族”(nation)时出现很大偏差。

中文倾向于理解为种族,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较强;而英文更多地在“国家”的意义上使用,突出了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涵义。

这个歧义在“民族主义”(nationalism)概念上将更为明显。

民族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组合方式。

今天谈到“民族”并定义民族时,其实是给民族主义这样的思潮或理论提供理论基础或解释。

把“民族”概念化的需要,在于历史上现代国家的产生。

换言之,是国家需要“民族”这样一种概念,用它来确定疆土、人口和主权。

任何社会组织都要有定义域,说明该组织的界限,包括什么样的人,以及权力和权力运作的范围。

所以,“民族”和“国家”在概念上紧密相关。

脱离了关于“国家”的概念,民族这一概念就丧失了历史的起源而无法定义。

现代国家要求有民族这一概念。

民族国家是政治单位,通过共同的价值、历史和象征性行为表达集体的自我意识。

在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国家是某种特殊的集体身份。

这里,我们就有了两个中文的“民族”概念:一个是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传统民族概念”;另一个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现代民族概念”。

“民族主义”只能是与“现代民族概念”相联系的,否则就会陷入极大的混乱。

如“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非常近代的社会话语中才出现的。

中华民族也并不是指汉族或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而是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统一体中所有的民族。

用血源、语言、宗教、文化传统和民俗来定义“中华民族”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更为明显的例子是作为现代民族的“美国民族”。

美国民族的形成与上述任何一个民族构成的要素都没有关系,它是由美利坚合众国直接分娩出来的,只有二百年的历史。

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是没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的。

而且,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种族来源几乎遍及世界,包括欧洲的主要民族,根本没有从氏族、部族、部落到民族的形成历史。

“中华民族”和“美国民族”都是确实存在的,只不过其定义的具体内容要比其他民族繁复。

尽管我们很难用“传统民族概念”来定义他们,然而,我们却可以轻易地用“现代民族概念”来方便地加以定义。

作为“民族主义”中的“民族”,只能是“现代民族概念”,作为一个近现代出现的概念,它只能是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的。

“种族主义”(racialism)中的“种族”才是与“传统民族概念”相关联的。

“种族主义”与“民族主义”在英文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它们之间是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

那种将民族主义划分成“种族的”“文化的”“政治的”民族主义的人,表现出的是对“民族主义”的绝对无知。

“民族主义”只可能是“政治的”,而不可能是其他,不论其“成熟”与否。

二、“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在中文中是两个不同的名词,而在英文中却是同一个单词(nationalism)。

今天,作为一个成熟的“民族主义”,是不能回避“国家主义”这一问题的。

前面谈到了民族主义的概念是与现代国家的概念密切相连的。

事实上,民族主义就是国家主权的“外部特征”。

民族主义就是现代国家之间,保护和争取民族权利的政治工具。

就像“主权是人权的复数形式”一样,“民族权利”就是“人权的复数形式”在国际间的表现形式。

在一个国家之内观察,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工具,是人们捍卫、保护人权,并以人权合法构成主权的政治工具。

在国家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观察,民族主义也是一种政治工具,是捍卫和争取民族权利、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政治工具。

民族主义就是要求不论国家大小、强弱,在国际上都要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不允许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或民族权利之上。

由于自然地理和政治历史的原因,各个国家或民族的现实利益是存在差异的。

民族主义要求尊重这种利益差异,维护各个国家或民族的基本权利,如民族生存权、民族发展权。

这里之所以在“生存权”“发展权”前面加上“民族”二字,是为了与人权中的“生存权”“发展权”概念相区别,是强调民族权利的外部特征。

民族生存权、民族发展权属于民族主义对外争取的民族权利;而生存权、发展权则属于民族主义对内争取的人权。

“国家主义”就是将民族利益“异化”为在主权内部攫取权力的借口。

国家主义本质上是“精英主义”的。

它认为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只有少数精英才了解和代表整个民族的利益所在。

据此,少数精英要求在国家或民族内部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要求其他大多数人为了民族利益,而牺牲、放弃自己的政治权利,服从他们。

将在国际间争取民族平等的“民族利益”,异化为国内压制人权的政治工具。

“国家主义”的这种“精英”本质,必然是反人权、反民主的。

将主权的外部特征“内部化”,也必然导致极权主义。

成熟的“民族主义”,对内对外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

对外,民族主义要求尊重民族差异,争取民族平等;对内,则是要求尊重人权,争取民族平等。

成熟的“民族主义”必然是反对精英主义的。

他们应该承认:民族利益绝不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认识、决定的;民族利益应该是全体国民普遍接受的,通过民主程序决定的。

那些“民族利益”的“先知先觉”者,或启蒙者的责任,就是要把他们的认识向全体国民宣传,并接受全体国民的检验。

“国家主义”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另外两个“变种”,一个是“民粹主义”,一个是“官僚买办主义”。

“民粹主义”是将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指为民族利益的所在;“官僚买办主义”则将外来文化中的某些内容,指为民族利益的所在。

他们都是用“民族利益”的借口,来诉求他们的文化权利和政治权力。

换言之,“民族利益”在这些精英那里无非是某种权力的语言载体而已,是争夺社会资源的方式。

所不同的只是,他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身份,这又取决于他们控制着什么样的社会资源,占有什么样的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

“民粹主义”“官僚买办主义”“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区别就是:他们都是反民主、反人权的精英主义,都必然导致极权主义。

值得庆幸的是,“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在中文中是两个不同的词,成熟的民族主义就是严格地将民族主义规定为“主权的外部特征”,对内是追求平等的反精英主义,而不是将其混同于精英的“国家主义”。

三、“民族主义”与“霸权主义”今天,“民族主义”的反义词就是“霸权主义”。

“民族主义”是有一个演变历史的,但是这种演变始终是围绕民族主义“作为主权的外部特征”这一核心内容的。

在19世纪,民族主义是以“世俗”的、“反对神权、教权”的面目诞生的。

这是和欧洲中世纪神权、教权高于国家主权的状况密不可分的。

在现代国家出现之前,欧洲各国的国王都是要教皇来“加冕”的。

法国大革命之后,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就是从神权下,恢复国家主权“最高权力”的应有面目。

虽然,拿破仑复辟了帝制,虽然他也让罗马教皇来给他“加冕”,但是,拿破仑却是着便装去迎接教皇,而不是举行正式的迎接仪式。

在典礼上,拿破仑也不是让教皇把王冠戴在他的头上,而是夺过王冠自己戴上。

过去,人们常常把这当成是拿破仑自大、狂妄的举动,而没有注意到这其中的象征意义——现代国家,主权是最高权力,是绝对不允许教权、神权凌驾于主权之上的,哪怕它是君主立宪的现代国家主权。

二战前后,“民族主义”的反义词是“殖民主义”。

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自决”的运动,就是争取国家主权的“最高权力”,就是要反对殖民主义“宗主国”的权力,凌驾于本国主权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