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解读
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发布修订的国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类别、定义、测定方法、标识、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评价和包装、标签等要求。
营养强化剂是指在膳食中添加的一类物质,其功能是补充膳食中可能缺乏的营养素,增加某种有益成分,以满足特定营养需求或功能,有利于合理膳食的化学物质。
根据本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可分为两类①通用营养强化剂;②定型营养强化剂。
通用营养强化剂是指具有某一标称成分,规定允许添加到多种食品中或膳食中的用于补充或增加一定类别营养素的营养强化剂;而定型营养强化剂则是指具有某一标称成分,只能针对特定食品或膳食中添加以补充或增加一定类别营养素的营养强化剂。
此外,本标准还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标识、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评价和包装、标签等相关要求,并要求在标签上标明营养强化剂的品名和营养素(成分)含量、使用量安全标准及不良反应提示、食品添加剂说明等内容,这些要求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食品添加剂,保证食品安全。
总之,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实施,正可以更多地提高产品安全性,有助于补充膳食中可能缺乏的营养素,增加有益成分,满足特定营养需求或功能,有利于合理膳食和提高食品安全及公众对膳食及添加剂的认知。
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解读剖析
8 营养强化剂质量标准
• 按照本标准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 应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附录A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
附录A是对GB14880-94和卫生部历年公告 中关于营养强化剂的使用的整理、汇总( 婴幼儿食品除外,单独在附录C中列出), 并结合当前实际、配合分类系统,对各营 养强化剂已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量进行 合理的汇总、合并。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 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可强化食品类别 的选择要求以及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
•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 国家法律、法规和(或)标准另有规定的 除外。
2 术语和定义
• 营养强化剂
• 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到食品 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其他营养成分。
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解决基础标准与产品标准指标间的矛盾、重复、不协调等问题 充分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标准的结果和管理方式 原则上不扩大现有营养物质使用范围
主要修改内容
• 增加了1997年~2012年1号卫生部公告及GB 27601996附录B中营养强化剂的相关规定;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营养强化剂、营养素、其他 营养成分、特殊膳食用食品; • 增加了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营养强化剂的 要求和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 •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本标准的食品类别( 名称),调整、合并了部分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品 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删除了部分不适宜强化 的食品类别;
• 6.2 特殊膳食用食品中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含 量按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允许使用的营 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和(或 )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7 食品类别(名称)说明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问答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问答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
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
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
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
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bg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bg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定义、使用范围、用量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来说,GB14880-2012标准中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定义、使用范围和用量等方面的要求,其中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和用量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批准,并在标签上标注使用范围和用量。
此外,GB14880-2012标准中还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原则,包括选择强化的食品基质、确定适宜的强化剂量、保证食品的营养平衡等。
同时,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特点的人群,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和种类也需要进行差异化的考虑,以确保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解读
暴露评估
评估食品营养强化剂在生产、使用等过程中潜在危害的暴 露程度,包括暴露途径、暴露频率、暴露量等。
风险特征描述
根据危害识别和危害特征描述的结果,结合暴露评估的结 果,对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包括风 险性质、风险程度等。
提出管理措施
根据风险特征描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制 定相应的使用标准、加强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管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食品营养强化剂基本概念及分类 •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原则和规定 • 食品营养强化剂安全风险评估 •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安全性及应用案例 • 相关法规和标准解读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食品营养强化剂是补充和强化食品营养素,提高食品的营养 价值,预防营养不良的重要手段。
风险评估的范围和方法
风险评估范围
食品营养强化剂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产品的安全性、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的安全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安全性等方面。
风险评估方法
食品营养强化剂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危险性分析、危险性评估、危险性 管理等方法。其中,危险性分析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 风险特征描述四个步骤。
人体健康。
有效性原则
食品营养强化剂应具有显著的营 养强化效果,并经过科学验证。
必要性原则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当根据人 群需要和膳食结构来进行,避免不 必要的添加。
使用规定
合法添加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当符 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
私自添加和使用。
使用范围
食品营养强化剂应当在合理的 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
。
使用剂量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当根 据产品类型、人群和摄入量等 因素进行合理配伍,不得超剂
gb14880-2012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颁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代替2006年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06)。
此标准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名称、有效期、产品标志、要求等内容。
一、名称
食品营养强化剂应使用它们在《中国食品添加剂名录》(GA/T-73.3-1999)中唯一规定的名称,如需使用上述食品添加剂,使用特殊名称的,应与上述名称一致。
二、有效期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有效期,自调制之日起,应一次不超过三年。
三、产品标志
“营养强化剂”或“N.D.”(Nutrition Improvement)应包含在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标志中,但标志上不能将食品营养补充剂和非营养强化剂混淆。
四、要求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性质、外观、口感、气味、色泽以及其它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製造安全的要求,添加剂的残留量不得超过政府规定的限量标准。
五、给出使用食品营养强化剂指南
1、食品营养强化剂添加量应根据相关的产品的口感、性质、配方以及受众群体的特性而定。
2、食品营养强化剂应与与其它调料成分一起混合使用,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3、食品营养强化剂应在冷藏下储存,以免影响营养成分和质量。
4、添加食品营养强化剂应避免污染和混淆,以免影响其它食物的质量和安全。
本标准要求食品生产企业遵守上述规定,使食品的营养强化剂符合安全性和营养条件,以确保营养强化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再次征求!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修订速览
再次征求!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修订速览7月31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再次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的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此次草案就第一次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收集的行业意见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
为帮助大家了解修订变化,食品伙伴网根据最新版修订草案再次梳理了标准修订情况,供大家参考。
k ----------------------------- 按照大众食物和自主性食物分别制定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食物强化”两部分,分别规定各类食品中的强化量。
大众食物强化即在公众广泛消费的特定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行为。
通常由政府部门组织和实施。
大众食物强化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位于意见稿的附录A,其中包含的大众食物包括“01.01.01巴氏杀菌乳”“01.01.02灭菌乳和高温杀菌乳”u02.01.01.01植物油”,,06.02.01大米”“06.03.01小麦粉”“12.04酱油”,较第一次修订草案,将“01.01.02灭菌乳”调整为“01.01.02灭菌乳和高温杀菌乳”,删除“01.01.03调制乳”“01.02发酵乳、风味发酵乳”。
附表A.1中列出了我国居民比较缺乏且容易强化的营养素,作为大众食物强化中优先强化的营养素。
对于大众食物载体中的其他营养素,定位为可选择强化的营养素•,列入表A.2中,并规定如进行大众强化,须按表AJ强化所列的全部营养素,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表A.2进行选择性强化,强调优先强化的重要性。
自主性食物强化即在大众食物强化之外的食品中,自主添加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行为。
通常由生产者自行决定。
自主性食物强化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位于意见稿的附录B0大众食物强化食品类别中优先强化的营养素种类及使用量与第一次修订草案相比,此次修订对表A.1大众食物强化食品类别中优先强化的营养素种类及使用量,仅修改了大众食物强化食品类别,即将“01.01.02灭菌乳”调整为“01.01.02灭菌乳和高温杀菌乳”,删除“01.01.03调制乳”“01.02发酵乳、风味发酵乳”。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解读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 规和标准,遵循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 原则,并且应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
标签和标识要求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和限制应按照 国家规定执行,不得滥用或未经批准使用 。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标签和标识应清晰、准 确、易于理解,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标注 。
对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建议和展望
风险管理与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如规定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等,以确保食品安全 。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安全性监控
安全性监控计划
制定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安全性监控计划,通过定期检查、抽检等方式,确保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安全性 符合标准。
不良反应报告
建立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和处理不良反应信息,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 施。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生产监管
生产许可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生产者 需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 确保生产条件和工艺符合 法规要求。
生产标准
生产企业需按照相关法规 和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 品质量和安全性。
质量检验
监管部门对生产的产品进 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 合标准要求。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流通监管
进货查验
食品经营者需对购进的食品营 养强化剂进行查验,确保产品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 标准解读
2023-11-11
目 录
• 引言 • 食品营养强化剂概述 •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安全性 •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监管和管理 • 总结和建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定义与作用
01
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提高其营养价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14880-2012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14880-2012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14880-2012》為控制食品營養強化劑的使用,防止過度添加強化劑。
該標準的規定如下:
一、標準的準用范圍。
該標準適用于所有食品中使用的營養強化劑,但不包括畜牧產品、石油制品和非食用物質。
二、控制營養強化劑的使用量。
該標準規定,添加營養強化劑的數量不得超過允許的上限,以免給消費者帶來風險。
三、營養強化劑的添加原則。
根據該標準,食品生產者需要根據不同產品的營養成分、加工技術和食用意向,以適當的添加方式添加食品營養強化劑,以滿足消費者對營養成分的需求。
四、營養強化劑的使用安全性。
該標準同時明確規定,食品生產者在添加營養強化劑時,必須保證食品安全,確保產品不會損害消費者的健康,確保營養強化劑在食用后不會對消費者造成不良影響。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
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
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
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
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
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全面解析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全面解析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1 营养标签的基本概念和标准简介(一)营养标签的基本概念1.营养标签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
2.营养素食物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防、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维生素等。
其中蛋白质、脂防,碳水化合物和钠为核心营养素。
3.营养成分食品中的营养素和除营养素以外的具有营养和(或)生理功能的其他食物成分。
各养成分的定义可参照GB/Z 21922-2008《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
4.营养成分表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
5.营养素参考值(NRV)专用于食品营养标签,用于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的参考值。
6.营养声称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如能量水平、蛋白质含量水平。
营养声称包括含量称和比较声称。
含量声称是指描述食品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或“无”等。
比较声称是指与消费者熟知的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以后的声称。
声称用语包括“增加”或“减少”等。
7.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8.食部预包装食品净含量去除其中不可食用的部分后的剩余部分。
食品含有皮、骨、籽等非可食部分的,如罐装的排骨、鱼、袋装带壳坚果等,应首先计算可食都(计算公式如下),再标示可食部中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
可食部=(总重量一废弃量)/总重量x100%(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准简介食品营养标签属于食品标签的一部分,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定义,营养标签是指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特性的一种描述,包括营养成分标识和营养补充信息。
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问答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问答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
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
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CFRPart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
欧盟xx年12月发布了1925/xx《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
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修订的背景《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问答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问答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
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
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
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
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
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
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
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
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问答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问答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
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
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
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
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
《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我国营养强化剂的国家标准,它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种类、用量和质量标准。
下面,我将介绍GB14880规定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及其应用。
一、GB14880规定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根据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可分为以下几类:1. 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硫胺素、烟酸、泛酸、生物素、胆固醇、氨基酸、脂肪酸等。
2. 矿物质:钙、镁、铁、磷、锌、锰、钾、硒、铜、碘、硫等。
3. 微量元素:锶、钼、铬、钴、汞、铍等。
4. 其他:氯化膽鹼、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膳食纤维、氨基苯甲酸钠、胆碱、内酰胺、可溶性膳食纤维等。
二、GB14880规定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用量和质量标准1. 用量标准:GB14880规定,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用量应符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量限量标准》的要求。
2. 质量标准:GB14880规定,食品营养强化剂的质量应符合《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三、应用GB14880规定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其应用范围很广,如:1. 加工熟食:使用营养强化剂可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如在食品中加入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可以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
2. 加工乳制品:乳制品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提高乳制品的营养价值。
3. 加工婴儿食品:婴儿食品中添加营养强化剂可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如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可以有助于婴儿的视力发育。
4. 加工低脂食品:低脂食品中添加营养强化剂,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如添加钙、铁、磷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以上就是GB14880规定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及其应用的介绍,食品营养强化剂在食品加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但同时也要注意,添加的营养强化剂的用量和质量都要满足GB14880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修改内容
• 列出了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名单; • 增加了可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 来源名单和部分营养成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 增加了食品类别(名称)说明; • 删除了原标准中附录A“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 标准实施细则”; • 保健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和食用盐中碘的使用 ,按相关国家标准或法规管理。
50 mg/kg ~ 125 mg/kg
饮料类( 14.01 , 14.06 涉及品种除 10 mg/kg ~ 40 mg/kg 外) 76 mg/kg ~ 180 mg/kg 固体饮料
果冻 10 mg/kg ~ 70 mg/kg
营养强 食品分类号 化剂
01.01.03 调制乳
食品类别(名称)
使用量
1994 2006-7 乳制品 学龄前儿童配方粉 3000-9000μg 200-400μgRE/d (折算后为1257.86666.7μgRE/kg) 300-600μgRE/d (折算后为2083.310000μgRE/kg) 3000-9000μg 1200-7000μg 2000-10000μg
5 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
• 5.1 应选择目标人群普遍消费且容易获得的食品进 行强化。 • 5.2 作为强化载体的食品消费量应相对比较稳定。 • 5.3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减少食用的食品不宜 作为强化的载体。
6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
• 6.1 营养强化剂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应符 合附录A的要求,允许使用的化合物来源应符合附 录B的规定。
4 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
• 4.1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不应导致人群食用后营养素及其他营养 成分摄入过量或不均衡,不应导致任何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 的代谢异常。 • 4.2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不应鼓励和引导与国家营养政策相悖的 食品消费模式。 • 4.3 添加到食品中的营养强化剂应能在特定的储存、运输和食 用条件下保持质量的稳定。 • 4.4 添加到食品中的营养强化剂不应导致食品一般特性如色泽 、滋味、气味、烹调特性等发生明显不良改变。 • 4.5 不应通过使用营养强化剂夸大强化食品中某一营养成分的 含量或作用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8 营养强化剂质量标准
• 按照本标准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 应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
附录A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
附录A是对GB14880-94和卫生部历年公告 中关于营养强化剂的使用的整理、汇总( 婴幼儿食品除外,单独在附录C中列出), 并结合当前实际、配合分类系统,对各营 养强化剂已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量进行 合理的汇总、合并。
本标准基本属性
强制性国家基础标准
规范和科学指导食品强化行为, 避免由此引起的营养失衡或 营养素过量。
规定了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可强 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等.
标准修订主要原则
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相适应。 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确保标准的科学性
兼顾行业现实和发展需要,确保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72-144g 72g 60-159g
72-144g 84g 70g 72g 60-144g
• 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转换:
• 营养强化剂使用量最小值/kg=营养强化剂 使用量最小值/d×1000/最大摄取值
• 营养强化剂使用量最大值/kg=营养强化剂 使用量最大值/d×1000/最小摄取值
合并后的使用量(以维生素A为例)
01.03.02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
02.01.01.01 维生素E 02.02.01.01 04.04.01.07 04.04.01.08 05.02.01
植物油 人造黄油及其类似制品 豆粉、豆浆粉 豆浆 胶基糖果
06.06
14.0 14.06 16.01
即食谷物,包括辗轧燕麦(片)
• 卫生部2006年第7号公告中批准的一批适用于学龄 前儿童配方粉和孕产妇配方粉中的营养强化剂, 其使用量单位以天计,例如 XX毫克/天。
• 考虑到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无法操作,给政府 的日常监管带来不便,且目前14880标准中绝大多 数的营养素强化剂使用量都是以重量单位来计的 ,为了保证在同一标准中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 本标准对上述批准量进行折算、合并和汇总。
3 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
• 3.1 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 损失。 • 3.2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相当规模的人群出现 某些营养素摄入水平低或缺乏,通过强化可以改 善其摄入水平低或缺乏导致的健康影响。 • 3.3某些人群由于饮食习惯和(或)其他原因可能 出现某些营养素摄入量水平低或缺乏,通过强化 可以改善其摄入水平低或缺乏导致的健康影响。 • 3.4 补充和调整特殊膳食用食品中营养素和(或 )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
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解决基础标准与产品标准指标间的矛盾、重复、不协调等问题 充分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标准的结果和管理方式 原则上不扩大现有营养物质使用范围
主要修改内容
• 增加了1997年~2012年1号卫生部公告及GB 27601996附录B中营养强化剂的相关规定;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营养强化剂、营养素、其他 营养成分、特殊膳食用食品; • 增加了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营养强化剂的 要求和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 •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本标准的食品类别( 名称),调整、合并了部分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品 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删除了部分不适宜强化 的食品类别;
• 营养素
• 食物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 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包括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
• 其他营养成分
• 除营养素以外的具有营养和(或)生理功能的其 他食物成分。
• 特殊膳食用食品
• 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 、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 方的食品。这类食品的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 成分的含量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有显著不同。
2006-7
孕产妇配方粉
调制乳粉(除外儿童用乳粉 和孕产妇用乳粉)
01.03.02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 粉)
营养强化剂
食品分类号 01.01.03
食品类别(名称) 调制乳 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 乳粉除外)
使用量 12 mg/kg ~ 50 mg/kg 100 mg/kg ~ 310 mg/kg 10 mg/kg ~ 60 mg/kg 32 mg/kg ~ 156 mg/kg 100 mg/kg ~ 180 mg/kg 100 mg/kg ~ 180 mg/kg 30 mg/kg ~ 70 mg/kg 5 mg/kg ~ 15 mg/kg 1050 mg/kg ~ 1450 mg/kg
• 6.2 特殊膳食用食品中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含 量按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允许使用的营 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和(或 )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7 食品类别(名称)说明
• 食品类别(名称)说明用于界定营养强化剂的使 用范围,只适用于本标准,见附录D。如允许某一 营养强化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名称)时,则 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 定的除外。
•
•
•
• 根据本课题组的风险评估结果,下调了部分 营养素的强化上限,以避免过量摄入的风险 ; • 经过以上的汇总整理后,各营养素可使用的 食物类别与食品分类系统中的“食品分类号 ”相结合,并按照食品分类号由大到小排列 。
调制乳粉中各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的 调整和依据
• 关于历年来审批和公告的关于儿童奶粉、学龄儿童奶粉、 孕产妇奶粉、乳粉等类别的食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GB19644-2010 乳粉”中的定义,乳粉制“以生牛 (羊)乳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调制乳粉的 定义为“以生牛(羊)乳或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添 加其它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 加工制成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粉状产品”。 • 按照上述定义,在乳粉中使用营养强化剂都属于“调制乳 粉”的范畴,因此将儿童奶粉、学龄儿童奶粉、孕产妇奶 粉、乳粉等各类食品统一为01.03.02:调制乳粉。
修订后标准框架
• (正文+四个附录) • 正文:包括范围、术语定义、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 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营养强 化剂使用规定、食品类别(名称)说明、营养强化剂质量 标准八项内容; • 附录A: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 • 附录B: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名单 • 附录C: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及化合物 来源 • 附录D:食品类别(名称)说明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 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可强化食品类别 的选择要求以及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
•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 国家法律、法规和(或)标准另有规定的 除外。
2 术语和定义
• 营养强化剂
• 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到食品 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其他营养成分。
合并的主要原则
• 同一产品名称,不同时期的公告中使用量规定不一致时, 尽量合并,取最小使用量和最大使用量作为范围值; 同一产品名称,不同时期的公告中使用量规定差别较大, 无法合理合并时,以最新批准的使用量为主; 维生素类:当维生素以化合物的形式添加时,均折算成以 维生素计,且同一维生素使用的单位统一,如维生素A历 年公告的使用量包括mg、μg、μg /d、IU、μg视黄醇当 量等多种形式,此处统一折算为μgRE/kg;其他维生素也 采用统一方法合并; 矿物质:将历年来公告中矿物质的强化量均折算成相应的 元素计,如所有形式的铁化合物添加量均乘以相应的铁含 量转换为铁元素的使用量。在同一类别的产品中,不同化 合物折算成元素后强化量不一致时,取最小使用量和最大 使用量作为范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