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020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编码标准-标准全文

合集下载

DBJ 43∕T 010-2020 湖南省BIM审查系统技术标准

DBJ 43∕T 010-2020 湖南省BIM审查系统技术标准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模型数据导入 (4)4.1一般规定 (4)4.2建筑BIM模型导入 (4)4.3结构BIM模型导入 (7)5 技术审查 (8)5.1一般规定 (8)5.2建筑专业技术审查 (8)5.3结构专业技术审查 (8)5.4建筑专业一致性审查 (9)5.5结构专业一致性审查 (9)6. 审查成果交付 (10)6.1一般规定 (10)6.2建筑专业技术审查成果交付 (10)6.3结构专业技术审查成果交付 (10)附录A 建筑审查指标所涉及的各类构件属性 (11)附录B 结构审查指标所涉及的各类构件属性 (15)附录C 机电设备管线审查指标所涉及的各类构件属性 (26)附录D 建筑专业BIM模型审查范围 (27)附录E 结构专业BIM模型审查范围 (30)附录F 审查结果 (48)本标准用词说明 (50)引用标准名录 (51)1总则1.0.1为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推广湖南省BIM技术应用,实现“多图联审”、“多规合一”的目标,规范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交付行为,促进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技术的推广,提高建筑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水平,支撑工程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实施,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模型的建立和交付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在BIM审查系统上实现计算机对模型审查的技术指导标准。

【条文说明】湖南省BIM审查系统标准体系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湖南省BIM审查系统技术标准》、《湖南省BIM审查系统模型交付标准》、《湖南省BIM审查系统数字化交付数据标准》。

1.0.3本标准应与湖南省BIM审查系统的其他标准保持一致,高度衔接。

1.0.4湖南省建设工程信息模型的审查技术,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的研发建设

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的研发建设

2020年第9期本期主题:智能建造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的研发建设何小兵(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沙 410007,湖南)摘 要 湖南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省级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研发建设工作,预计2020年年底全面上线试运行。

关键词 智能建造;BIM;装配式建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Platform for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in Hunan ProvinceHe Xiaobing(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Technology Division,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7, Hunan)Abstract: Hunan Province took the lead in launching the R&D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platform for the entire industrial chain of provincial-level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in the country,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fully online for trial operation by the end of 2020.Keywords: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BIM, prefabricated building一、建设情况(一)建设背景2019年,湖南省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1855.95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达26%,占比在全国排名第三。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编码标准》标准全文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编码标准》标准全文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编码标准Coding Standard for Structural Component of PrefabricatedBuildings主编单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温州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部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年××月××日前言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浙江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建设发〔2018〕3号)文件的要求,规程编制组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的有关标准,并结合我省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编码标准应用实践,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编码规则;5.构件类型代码;6.应用。

本规程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不断总结经验,并将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函告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萧山高教园区邮编:311231],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温州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浙江正立高科建设有限公司明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春晗环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海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圆周建设有限公司湖州市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华昌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立新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立鹏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振升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紫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山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东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罗邦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巨丰市政园林有限公司浙江万玖建设有限公司丽水广诚建设有限公司青田县侨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怡巧金睿汪一新陈福生胡明大倪张江段玉洁诸宏博杨文领周凤中陆其荣郑育辉曹良军孙中玲楼明清何耀光邱雪华王炜干祥珠周国泉俞亚军李斌王玉奎沈建飞王钢琴叶冀平包伟国俞迪英吴胤杰万历梅献忠肖锋皇甫飞飞胡雪雅程骥马锦涛蓝瑞敏杨文仙朱美莲蓝芳李伟林蓝杰陈大伟陆瑶梁其雍陈敏璐汤根春王挺陈春来本标准主要审查人:赵宇宏游劲秋周坚邓刚余子华刘玉涛楼应平厉天数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编码规则 (4)5构件类型代码 (6)6应用 (8)附录A (9)附录B (12)本标准用词说明 (18)引用标准名录 (19)条文说明 (20)1.0.1为规范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的编码,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制定本标准。

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部品构件目录

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部品构件目录

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部品构件目录装配式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可根据工程实际选用下列部品构件: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1.结构性部品构件:预制柱、预制叠合柱、预制剪力墙板、预制承重复合墙板、预制叠合剪力墙板、结构保温一体化承重墙板等竖向部品构件;预制梁、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等水平部品构件;2.非结构性部品构件:预制外挂墙板、预制女儿墙、泡沫混凝土墙板、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外围护墙板与内隔墙板,玻璃隔断、木隔断墙、复合轻钢隔墙、复合墙板等非砌筑式内隔墙;3.功能性部品构件:非砌筑式管线、装修一体化内隔墙,干式工法楼面、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浴等部品构件。

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1.结构性部品构件:预制钢柱、钢管混凝土柱、钢支撑、钢板剪力墙、组合钢板剪力墙、预制抗侧混凝土剪力墙等竖向构件;预制钢梁、钢筋桁架楼承板、钢筋桁架叠合板、压型钢楼承板,预制楼梯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等水平构件;2.非结构性部品构件:单元式幕墙(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铝板幕墙、陶板幕墙)、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保温装饰一体板、泡沫混凝土墙板、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等外围护构件;玻璃隔断、木隔断墙、复合轻钢隔墙、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墙板等内隔墙板;3.功能性部品构件:整体卫浴、集成厨房、装配式吊顶(非住宅类)、楼地面干式铺装、集成化墙板等内装部品。

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参照上述两种类型部品构件进行选用。

四、木结构建筑1.木质材料主要包括:原木、锯材、集成材、胶合木、层压材等。

2.结构性部品构件:木柱、木支撑、木质承重墙、等木质竖向构件:木梁、木楼面、木屋面、木楼梯等水平构件。

3.非结构性部品构件:玻璃幕墙、木骨架组合外墙、玻璃隔断、木隔断墙、复合轻钢隔墙等部品构件4.功能性部品构件:整体卫浴、集成厨房等部品构件。

全国BIM技术标准(2021版)

全国BIM技术标准(2021版)
59
辽宁省住建厅
DB21/T 3408-2021
辽宁省施工图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数据标准
2021年04月
60
辽宁省住建厅
DB21/T 3407–2021
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标准
2021年04月
61
武汉市市监督管理局
DB 4201/T 648—202
武汉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标准
2021年08月
DB11T+1839-2021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
2021年04月
17
北京市住建委
DB11T+1838-202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
2021年04月
18
北京市住建委
DB11T+1837-2021
幕墙工程施工过程模型细度标准
2021年04月
19
福建省住建厅
DB3502/Z 5024-2017
43
江苏省住建厅
DGJ32 TJ 210-2016
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
2016年09月
44
山西省住建厅
DB14/T 2317—2021
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建筑信息模型(BIM) 设计交付标准
2021年09月
45
山西省住建厅
DBJ04/T 412-2020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建模标准
2020年07月
国家BIM技术标准
序号
发布单位
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日期
1
住建部
GB/T51212-2016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2016年12月02日
2
住建部

DB2020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编码标准-标准全文

DB2020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编码标准-标准全文

UDCDBJ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 XX/TXXX-XXXX P备案号XXXXX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编码标准Hunan province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mponentparts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编码标准Hunan province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component partsDBJ XX/TXXX-XXXX主编单位: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X年XX月XX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北京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国标《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等标准文件的基础上共同编写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编制。

本标准内容不涉及到任何专利。

本标准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规定;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编码规定;6.应用方法。

本标准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长沙市岳麓区福祥路65号,邮政编码410012。

本标准主编单位: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会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凤武、廖超、刘捷超、黄立新、夏绪勇、姜立、王良平、田明辉、侯智勇、黎骐玮、汤黎、肖慧、潘晓阳、周盼、吴彦、刘博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规定 (4)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编码规定 (5)6.应用方法 (7)附表一编码结构图 (8)附表二-A结构体系代码 (9)附表二-B部品部件类别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DB21T2568-202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条文说明

DB21T2568-202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条文说明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2568-2020J13406—202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制作、施工与验收规程条文说明1.0.1装配式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可实行建筑和装饰装修平行设计法。

应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综合考虑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安装、全装修等因素,应积极推动建筑设计、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安装的一体化总承包模式。

应用BIM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在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建立统一BIM 平台。

2.0.10预制构件的实体检验应包括混凝土强度、主要受力钢筋数量、规格、保护层厚度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检验项目。

对有监理驻厂监督构件制作全过程的构件实体检验,不外露钢筋的数量、规格可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替代。

无监理驻厂监督的,不外露钢筋数量、规格可采用无破损检测方法。

2.0.11预制构件出厂质量评定应按照本规程第4.1.8条规定的检验项目全部检验合格后,构件厂签发合格证。

有的预制柱、预制剪力墙板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高,考虑到实际工期影响,当实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30后即可运输出厂,但出厂时由于混凝土强度评价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此时由监理单位签发准用证出厂使用,待混凝土强度指标评价合格后,构件厂再补发合格证替回准用证。

2.0.17由于套筒灌浆连接无法从混凝土结构实体中抽取试件进行抗拉强度检验,为保证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由构件厂提供与预制构件采用的同批次套筒和钢筋,随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在现场与灌浆同步,按照相应的检验批制作的套筒灌浆连接的抗拉强度检验试件,作为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检验的平行试件。

平行试件制作完成后,同条件养护转标准养护后,进行抗拉强度试验,试验结果作为评价该批次灌浆连接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

3基本规定3.0.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设计施工与现浇混凝土建筑存在很大区别。

装配式建筑规范标准

装配式建筑规范标准
13
二、重点任务

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加快编制装配式建筑各类标准规范; 创 工新、装装饰配装式修建,筑推设第行计一装《。条房配统屋促式筹建进建建筑工筑筑和程市设结一政计构体基、(、化础采征设机集购求施、电成意项施设设见目工稿备计工等)程、;各总阶部承段品包的部管深理件度办融、法合装》。配施
优化部品部件生产第。三引条导本建办筑法行所称业工部程品总部承包件,生是产指企从事业工合程理总布承包局的;单位
14
三、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要因地制宜研究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 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组织具体实 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列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 考核指标体系,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结合 节能减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污染防治等方面政策,加大 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政府投资工程要带头发展装配式建 筑,推动装配式建筑“走出去”;
––
预装制配率率::工装业配化式建建筑筑室中外,地±坪0.以00上标主高体以结上构预和制围构护件结、构部中品预部制件部数分量的占混同凝类土构 用件、量部占品对部应件构数件量混的凝比土例总。用其量中的,体预积制比构;件、部品部件数量比例适用于体积
–– 装部比预配品、制率总面率:数积:工比量(业、(删化长或除建度面)筑比积。中和)预个的制数比构比率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
5
“预制梦想、装配未来”
中国的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自己的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目前获得绿色建筑认证可以获得国家相应的补贴;
美国的标准:LEED评价体系,美国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可以说是国际上商业化运作最成功的标准;

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碳排放计算标准

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碳排放计算标准

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碳排放计算标准
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碳排放计算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的碳排放:计算部件所使用材料的碳排放量,包括材料采购、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碳排放。

2. 能耗的碳排放:估算部件在制造、运输、使用和拆除等阶段的能耗,将其转化为碳排放量。

3. 运输的碳排放:计算部件从生产厂商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包括运输工具的能耗和运输距离等因素。

4. 使用阶段的碳排放:考虑到部件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维护等因素,计算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

上述计算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装配式建筑部件的材料、制造工艺和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量化和计算。

通常可以参考相关标准和方法,如GB/T33082-201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部件与装配
式建筑环境标准》等。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规范标准与认证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规范标准与认证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规范标准与认证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并进行认证。

本文将围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规范标准与认证要求展开讨论。

一、规范标准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衡量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各个环节,并对相关材料、构件及其连接方式等进行了详尽规定。

例如我国发布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 50084-2020)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7)等,这些国家标准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明确指导。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制定的,通常由行业协会或专业组织起草,并经过专家评审和验证。

行业标准对于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规范》(JGJ/T 427-2015)和《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规范》(JGJ/T 309-2017)等,这些行业标准为施工方提供了技术要求和操作指南。

3.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是根据地区实际需求制定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它考虑了当地气候、环境等特殊因素,并进行了相应调整。

地方标准可以弥补国家或行业标准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使得规范更加适应当地情况。

各个地方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订地方性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规范。

二、认证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CCC是中国政府法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对于一些关系到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或者环境保护的产品必须进行CCC认证才能上市销售。

在 CCC 认证过程中,相关装配式建筑产品需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进行样品测试和产品评审。

2.绿色建筑认证绿色建筑认证机构通过对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使用阶段等环节进行评估,为装配式建筑提供可行性指导和绿色环保认证。

例如,美国的LEED认证和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等都能够为装配式建筑项目提供专业认证服务。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材料质量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材料质量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一、引言在当前追求高效、节能和灵活性的社会环境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特殊的施工方式和要求,对其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及其质量标准。

二、地基材料地基是装配式建筑稳定和安全性的基础,因此选用合适的地基材料非常重要。

按照相关标准,对于地基填土材料来说,在承重层厚度小于1.5m时,填土含水率不得超过最大干容重85%,并且需满足相应的颗粒组成和含石量要求。

三、楼板材料楼板是承载荷载并分散至结构各个部位的关键构件之一。

对于常用的楼板材料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保证合适数量梁钢筋加设,并根据设计规定进行布置和固定。

另外,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确保强度和耐久性。

四、预制构件材料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确保承载力、抗震性和防火性能等技术指标满足要求。

此外,在选用木质预制构件时,需根据相关规范检验其含水率、尺寸精度以及防腐处理等。

五、墙体材料墙体作为承重和隔热的关键结构,需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并满足相应质量标准。

常见的墙体材料有砖块、轻钢龙骨与夹芯板等。

对于砖块墙体来说,在选择砖块时需确定其抗压试验结果是否达到规定强度标准;而对于轻钢龙骨与夹芯板墙体,则需要检查其表面平整度与垂直度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并注意夹芯板内部是否存在湿气和异味。

六、屋面材料屋面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

对于常见的屋面材料如瓦片、沥青卷材以及金属屋面板等,在施工前需检查其外观质量,确保不出现裂纹、变形以及边角缺陷等问题。

此外,还需验证相应技术参数是否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如耐候性能、抗风压性能和防火性能等。

七、装饰材料装饰材料不仅影响室内外环境舒适度,也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详解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详解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技术标准与规范详解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是指通过工厂化生产,将建筑构件在工地上进行组装的一种建造方式。

与传统的现场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标准与规范。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标准1. 建筑模块设计标准:在装配式建筑中,建筑模块(Module)是最基本的单位。

对于不同类型的装配式建筑,需要根据其功能和结构特点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例如,在住宅领域中,需考虑房间间距、通风、采光等因素;而在办公楼中需要注重灵活性和扩展性。

2. 结构设计标准: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安全和可靠性的基础。

结构设计标准包括梁柱体系、楼板板系、墙体结构等方面。

在设计时需考虑各种外力作用,如风载、地震等,确保装配式建筑稳定可靠。

3. 材料选用标准:在装配式建筑中,材料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根据不同构件的功能需求,要选择具有适当强度、防火性能等特点的材料。

此外,在选用材料时还需考虑其环保性和可再生利用性,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4. 安全施工标准:装配式建筑一般采用模块化生产和现场组装方式,施工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

例如,在吊装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起重机械及吊点位置,并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在模块组装过程中,要注意防滑和扣合准确性等安全要求。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规范1.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混凝土是装配式建筑中常见的构件之一。

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包括原材料的验收、混凝土浇筑技术、养护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钢结构施工规范:钢结构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和自重轻的特点。

钢结构施工规范包括焊接、连接节点设计、防腐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装配化装修技术标准DB32∕T 3965-2020

装配化装修技术标准DB32∕T 3965-2020

DB32/T 3965-202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规定 (3)5 设计 (3)6 部品 (5)7 施工 (7)8 验收 (9)9 使用维护 (15)附录A (18)IDB32/T 3965-2020装配化装修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配化装修设计、部品生产、施工、质量验收及使用维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室内装配化装修工程的设计、部品生产、施工、质量验收及使用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24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 5836.1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11746 簇绒地毯GB/T 12754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 14252 机织地毯GB/T 15036 实木地板GB/T 15050 手工打结羊毛地毯GB/T 15568 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GB/T 18103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 实木复合地板GB/T 18742.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GB/T 19879 建筑构造用钢板GB/T 23451 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通用技术要求GB/T 50002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96 住宅设计规范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6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39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6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1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 50905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1DB32/T 3965=20202 GB/T 5112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2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JGJ/T 262 住宅厨房模数协调标准JGJ 142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T 219 住宅厨房家具及厨房设备模数系列JG/T 184 住宅整体厨房JG/T 487 可拆装式隔断墙JG 3050 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JC/T 644 人造玛瑙及人造大理石卫生洁具JC/T 77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浴缸JC/T 858 住宅浴缸和淋浴底盘用浇铸丙烯酸板材JC/T 2113 普通装饰用铝蜂窝复合板JB/T 8734.2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2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CJJ 94 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GJ 32/J71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103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苏G29 轻质内隔墙的设计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BIM 模型分类与编码规范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BIM 模型分类与编码规范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模型分类与编码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编码的编码原则、编码结构、编码方法以及编码管理与使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单元的统一管理与业务数据交换,并可指导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企业使用信息化系统对BIM模型进行管理与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714-199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32100-2015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GB/T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以规模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并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

注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分全装配建筑和部分装配建筑;注2:全装配建筑一般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注3:部分装配建筑的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物。

3.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GB/T51212-2016术语2.1.1]3.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唯一标识码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liding BIM model identifier用于唯一标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模型组件的一组字符。

3.4BIM应用application of 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项目中的各种应用及项目业务流程中信息管理的统称。

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的标准与认证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的标准与认证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的标准与认证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的标准装配式建筑是指利用预制构件或模块化组件,在工厂进行加工制造,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合格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1.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基石。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

例如,在钢结构模块方面,应遵循《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该标准规定了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求。

1.2 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各行业还会制定专门的行业标准来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的合格性。

比如,在墙板类产品中,需要参考《轻型复合墙板技术条件》(JG/T 137-2017),该标准明确了轻型复合墙板的性能、检测方法以及质量要求。

1.3 企业标准一些规模较大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企业也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这些标准往往比行业标准更为严格,因为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竞争。

企业标准可以作为选择供应商时参考的重要依据。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的认证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的认证有助于提升产品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认证,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并能够根据认证信息进行比较选择。

2.1 ISO认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权威性的认证机构之一。

获得ISO认证意味着该企业的产品符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供了清晰、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生产商而言,获得ISO 9001:2015质量管理系统认证是提高产品品质和信誉度的重要途径。

2.2 CE认证欧盟(EU)颁布的CE认证是指符合欧洲相关法规要求的产品。

对于出口到欧洲市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企业,获得CE认证是必要条件之一。

CE标志是一个质量保证的标志,显示该产品已通过了严格的测试,并满足所有欧盟相关指令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DCDBJ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 XX/TXXX-XXXX P备案号XXXXX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编码标准Hunan province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mponentparts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湖南省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编码标准Hunan province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component partsDBJ XX/TXXX-XXXX主编单位: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X年XX月XX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北京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要求,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国标《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等标准文件的基础上共同编写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编制。

本标准内容不涉及到任何专利。

本标准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规定;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编码规定;6.应用方法。

本标准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长沙市岳麓区福祥路65号,邮政编码410012。

本标准主编单位: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会湖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凤武、廖超、刘捷超、黄立新、夏绪勇、姜立、王良平、田明辉、侯智勇、黎骐玮、汤黎、肖慧、潘晓阳、周盼、吴彦、刘博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规定 (4)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编码规定 (5)6.应用方法 (7)附表一编码结构图 (8)附表二-A结构体系代码 (9)附表二-B部品部件类别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二-C材料强度等级代码.. (11)附表三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补充属性码及其类目名称 (12)本标准用词说明 (17)引用标准名录 (18)条文说明 (19)1总则 (19)2术语 (19)3基本规定 (20)4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规定 (20)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编码规定 (21)6.应用方法 (22)1总则1.0.1为规范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分类和编码,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实现建筑工程全生命期信息的传递、共享,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组合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及设备管线的部品部件分类和编码。

1.0.3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分类和编码,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2.0.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全寿命期工程项目或其组成部分物理特征、功能特性及管理要素的共享数字化表达。

2.0.3部品部件component parts装配式建筑中,具有建筑使用功能、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的建筑产品,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建筑构件、产品组合而成,简称部品部件。

2.0.4部品部件类型type of component parts可以被直接观察到的,区别于其他部品部件的标志性信息。

2.0.5属性property可以测量和检测的部品部件物理或力学特征。

2.0.6基本信息编码basic information coding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parts用于表达和传递部品部件主要信息的编码,一般作为部品部件编码前缀便于统一运维管理,简称基本码。

2.0.7标准属性编码property coding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parts用于表达和传递建筑部品部件属性参数信息的编码,应与部品部件基本信息码联合使用,简称属性码。

2.0.8补充属性编码supplemental property coding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parts用于对部品部件除开标准属性之外的特殊属性信息进行编码补充,简称补充码。

3基本规定3.0.1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应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可扩延性、兼容性与综合实用性的要求。

3.0.2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编码应符合唯一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明性、适用性与规范性的要求。

3.0.3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和编码应满足装配式建筑应用BIM技术的相关要求,其信息宜满足装配式建筑全寿命期各个阶段的使用、共享和传递功能。

4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规定4.0.1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分类应体现装配式建筑的特点,通用部品部件参考国家现行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进行分类,并根据湖南省装配式产业发展特色进行扩充。

4.0.2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采用混合分类方法,根据结构类型和部品部件用途,将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组合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和设备管线部品部件五部分。

4.0.3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通过对基本信息以及标准属性的交叉分类,体现各部品的独特性以及唯一性。

4.0.4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基本信息由政府端全产业链智能制造应用平台根据项目输入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分类规则与其应用年份、应用项目、安装部位、结构体系、生产厂家相关。

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编码规定5.0.1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编码宜采用“基本信息码”和“标准属性码”的两段编码组成。

两段编码应采用“--”分隔;对于有特殊属性信息需补充的部品部件,可采用“补充属性编码”进行补充,“补充属性编码”通过“:”与前段编码进行分隔。

5.0.2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基本信息编码描述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部品部件基本信息码,用以体现部品部件在智能制造全过程中所携带的运维类基本信息。

标准码应符合图5.0.2所示结构。

图5.0.2基本信息码结构图2基本信息编码由唯一的定长13位阿拉伯数字和拼音字母组成。

其中,第一-二位为年份代码;第三-六位为项目代码;第七-八位为安装楼栋号;第九-十位为结构体系;第十一-十三位为厂商代码;具体编码结构详见附表一。

3“项目代码”及“厂商代码”由相关企业向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后在平台生成唯一代码,代码信息通过平台转化生成到部品部件编码;“结构体系”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装配式组合结构进行分类,具体代码见附表二-A;5.0.3部品部件标准属性码描述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部品部件标准码应采用一组规定长度编码对部品部件的分类及主要属性进行描述。

2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应按照部品部件类型进行标准属性编码,不同构件类型对应不同编码长度,标准属性码由“部品部件类别+楼层号+部品部件编号+属性信息”组成,政府端平台通过识别部品部件类别码自动对应到相应的编码段长度,实现信息读取。

3标准属性编码的固定编码结构按部品部件类别区分如下表:部品部件类别楼层号+部品部件编号属性信息位数砼结构部品平面尺寸高度(厚度)砼等级///16钢结构部品平面尺寸高度(厚度)钢材牌号///16组合结构部品平面尺寸高度(厚度)砼等级钢材牌号//17木结构部品平面尺寸高度(厚度)////15年份项目代码楼栋号结构体系代码厂商代码建筑部品平面尺寸高度(厚度)////15图5.0.3标准属性码结构图部品部件类别由2位代码表示,见附表二-B;楼层号由2位数字代码组成;部品部件编号由4位数字代码组成;平面尺寸由6位代码表示,单位为厘米;高度(厚度)由2位代码表示,单位为厘米;各项部品材料等级由1位代码表示,见附表二-C;具体编码结构详见附表一。

5.0.4部品部件补充属性码描述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补充属性码作为部品部件属性信息的补充码,补充属性码不进入通识编码段,检索时通过高级检索的特定下拉列表实现检索以及全过程管理。

2部品部件一种补充属性采用一组属性码进行描述,属性码应符合图5.0.4所示结构,一组属性码由一组属性类型编码和一组属性参数构成。

属性类型编码属性参数图5.04属性码结构图3补充属性码的属性类型编码采用三位000~999数字表示,属性参数编码采用小括号“()”内输入属性参数值的形式表示。

4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补充属性码可按组连续排列,不限长度。

5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补充属性码的属性类型编码详见附表三。

6.应用方法6.1一般规定6.0.1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和编码的应用应符合建筑信息模型交付、存储标准的规定。

6.0.2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分类和编码及逻辑运算符号的运用宜符合信息技术的规定。

6.2编码逻辑运算符号6.1.1在复杂情况下精确描述对象时,应采用逻辑运算符号联合多个编码一起使用。

6.1.2编码逻辑运算符号宜采用“:”、“--”、“/”、“()”符号表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编码”与“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补充属性码”的分割。

2“--”用于将装配式部品部件“基本信息码”和“标准属性码”两段编码组合形成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编码。

3“/”用于将单个部品所携带的补充属性码联合在一起,定义一个补充属性的连续标准码段落,以表示适合对象的分类区间。

4“()”用于说明补充属性参数值的内容,位于属性类型编码后输入补充信息时采用。

6.3编码的应用6.2.1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信息的归档顺序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无补充属性的单个编码按照基本信息码、标准属性码的层级,依次按从左到右、从小到大的顺序逐级进行归档。

2由单个编码和补充属性构成的编码集合,应先对单个编码进行归档,再对由“/”联合的组合补充属性码进行归档,补充属性码可作为超链接形式便于平台的全过程数据流动。

6.2.2当不同的组合编码表达同一对象时,归档顺序在前的编码应为这一对象的引用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