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五章病毒微生物单元教学辅导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可以是单细胞类型,也可以是多细胞的类型。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参与氮循环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细菌和真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例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以及乳酸菌在酸奶制作中的作用。
2.分布范围:讲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如土壤、水体、动植物体内等。
3.作用:阐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参与氮循环等。
4.实例: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5.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生存条件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例题4: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他们能分解有机物质,促进物质循环。此外,细菌还参与氮循环等生物化学过程。
5.例题5:
题目:请简述微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答案:微生物技术在食品制作、疾病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酸奶制作中的作用,乳酸菌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
8.例题8: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变异方式。
答案:了解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变异方式,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掌握细菌和真菌的遗传规律。
题9: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的生态关系。
答案:了解细菌和真菌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如竞争、共生、寄生等。
10.例题10: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的科学研究方法。
复习课——《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设计
复习课——《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设计PS:临近期末,大家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不少老师自己辛辛苦苦讲得很累,可学生觉得都是以前学过的不如新授课有趣,复习课普遍学生状态不好。
我也有此困惑,刚好听了96中李硕老师的复习课,受到了启发,试着自己精心设计了一节复习课《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分享如下,供大家交流研讨。
第五单元第四、五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教学设计郑州龙门实验学校张佳佳课型:复习课适用范围:八年级学生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时安排:1课时一、课标要求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来自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五章《病毒》。
第四章教材编排的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五章只有一节“病毒”。
复习时从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课堂容量等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本节课复习内容不涉及“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以及“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部分内容。
三、学情分析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生活方式、与人类关系等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当把三者放在一起提问时学生容易弄混淆,尤其是基础薄弱的近1/4学生。
比如“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孢子”“芽孢”“从名称判断出是哪种微生物”“某场景是对哪种微生物的利用”等等,所以有关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有必要列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加以区别和理解记忆。
四、学习目标1、通过列表比较,区别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生活方式、与人类关系等,培养比较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通过列表举出病毒、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害和有利的例子,说出生活中的现象是与哪种微生物有关,并认同“辩证地看待微生物”的观点。
五、学习重点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学习难点1、病毒、细菌、真菌繁殖方式与休眠体的区别和识记。
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说课稿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实践活动:开展微生物培养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细菌感染、真菌病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四)总结反馈
反思和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标题区、知识点区和总结区。板书风格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1.标题区:用大号字体标注课程标题“细菌和真菌”,醒目明了。
2.知识点区: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生活条件等,使用不同颜色粉笔进行区分,增强视觉效果。
c.角色扮演:模拟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增强课堂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切入点,如发酵食品、抗生素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细菌和真菌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菌和真菌的趣味知识,如细菌的“群体行为”、真菌的“神奇孢子”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微生物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未知领域。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经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3.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节内容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它们的分布规律。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菌和真菌等实验,引导他们发现和总结分布规律。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一些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作答。"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通过练习,我发现大家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好的掌握。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4.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培养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深入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作业旨在拓宽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大家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同时提高写作水平。"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的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病毒》的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人”之后安排的课程,教材在第四章介绍了细菌、真菌后,本章紧接着来介绍病毒。
在学生研究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之后,再研究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生物的完整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发现史、种类、结构和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研究,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近期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会大量摄入关于XXX这种疾病的信息,也渐渐知道了这种疾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由此学生可能会认为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病毒仅仅对人类有害吗?病毒对人类有用吗?关于病毒的大小、结构、种类以及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这些都是学生疑惑不解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研究。
3、讲授目标1、常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进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收集查找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汇报交流。
2)分析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明确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手艺进步对于科学研讨的促进作用;2)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1、病毒的首要特性;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病毒的首要特性。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请学生小组展示课前相关小组展示培养学生收集搜集的关于近期暴发的资料。
资料、分析资料的禽流感情况。
本领,施展学生的提问]引起禽流感的学生思考并回主动性,激发学生元凶是谁?答:禽流感病毒。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分布教学设计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微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内容: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分布情况、形态结构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类。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
3.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使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态平衡。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细心操作的良好习惯。
4.通过学习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医学、食品、环保等领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作业量要适宜,避免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分层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电子教案
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知识与技能1. 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采用探究活动、多种媒体演示(视频、图片等)、启发互动、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策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活动体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资料分析、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达成学习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桩、蘑菇、足癣和背癣的图片、培养菌落实物、实物投影仪、琼脂、培养皿、烧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灯、吸管、三脚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
师:提问:“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它们生活在哪里?”“我是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生: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
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较少、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生: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师: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教案人教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2.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保存、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小组合作,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保存中的应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保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了很多美味的食物。
那么,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生活还有什么关系呢?认同。
设疑。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生活中我们吃的食品时间长了会腐烂变质,这是什么原因呢?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
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观察与思考:观察图片,结合课前学生搜集的食品标签或包装说明,解决以下问题:1.归纳食品保存的方法。
2.试着说出这些保存方法的原理。
教师归纳总结,以表格形式体现。
细菌真菌在其中生长和繁殖。
倾听,理解。
脱水法,晒制与烟熏法,渗透保存法,腌制法,巴氏消毒法……去除水分,低温,隔绝空气,高温灭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食品保存的原理,对食物进行合理的保存。
科学家证实,一些防腐剂对人类健康有害,因此,我们尽量少食含防腐剂的东西,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包装说明,尽可能选择安全食品。
菌……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自主学习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也密切相关。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7页有关内容,了解有关内容。
补充与讲解阅读后交流总结并展示。
1.真菌与抗生素2.细菌与生产转基因药物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7页有关内容,了解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PPT1)教学目标1.联系日常现象,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及菌落实物,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4.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并且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难点:如何确认培养基中的菌落类型及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圃国园圉國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工物?(PPT2)教材导学自主学习1.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66〜67内容,回答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68〜70的内容,回答学牛.用书中的问题。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PPT3)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合作探究点拨升华学生活动三:学生探究问题。
学主完成学生用书中的问题。
探究点一区别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PPT4〜7)学住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PPT8)教师点拨:细菌菌落:小;大多数光滑粘稠或干燥粗糙真菌菌落:大;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色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火菌;接种;提供适宜温度培养。
结合教材P68〜P69,各小组讨论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方案,看哪个小纽设计得更加合理。
(PPT9〜17)教师点拨:提出问题:唤币上冇大量细菌吗?作出假设:硬币上冇大量细菌。
制订计划:(1)贴标签将两套培养1111贴上标签,编号为1号、2号;(2)接种,1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2号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用硬币在培养基上按一下,然后盖上盖子。
(3)将1、2号两套培养IIIL同时放在恒温坏境中培养。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学 教案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内容包括认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2)要帮助学生形成3个次位概念:①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②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③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区别;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难点是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如发酵酸奶、制作甜酒等。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已有经历: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某些微生物会使人类患病,但认知不够全面、准确。
已有技能:学生掌握了观察和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分类方法;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显微镜,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
已有情感: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建构生物学重要概念,并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建立正确的认识。
四、章节学习目标生命观念: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描述酵母菌、霉菌、蘑菇等常见真菌的形态结构,识别青霉和曲霉;举例说明细菌的生活特点,举例说明真菌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列举细菌、真菌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说出细菌、真菌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常见的发酵食品类型;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概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细菌和真菌》单元设计【单元主题】细菌和真菌【单元内容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涉及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同时还包括了生物技术一级主题中的"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本章教材按照"宏观﹣微观﹣宏观"的顺序呈现,先让学生感知细菌和真菌的存在、探究它们的分布,再深入认识细菌和真菌形态、结构、生殖方面的特点,然后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本章教材较好地融入了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在细菌一节中就介绍了"细菌的发现"。
本章教材重视生物技术方法的训练,介绍了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为学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材既介绍了较为传统的发酵等人类在食品制作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在食品保存方面如何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也介绍了细菌和真菌在医药、能源开发、环保等方面的作用。
既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熟悉的方面,也有属于现代工业、医药技术方面的应用,从而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启迪。
本章课后阅读材料,"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在本次修订时,注意反映时代发展。
原"抗生素今昔"改为""超级细菌'近在咫尺",较好地反映了由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超级细菌"已经近在咫尺,必须予以重视。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细菌真菌不太熟悉,但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现象,应尽可能让学生多发现身边的微生物,增加学生对于相关细菌真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实验,并归纳总结,建构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生物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
第五章-病毒的教案
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
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
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
二、学情分析:信息的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人体内是作用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
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八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
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
现在的学生的素质相对较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部分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如“小资料”、“科学*技术*社会”。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后“再学习”较自觉。
学生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但是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主动学习、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3)关爱艾滋病人,共享生命。
四、教学重点: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与繁殖。
七、板书设计:第五章病毒一、病毒的发现:伊万诺夫斯基二、病毒的形态结构1、没有细胞结构2、蛋白质的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三、病毒的生活:寄生四、病毒的种类1、动物病毒2、植物病毒3、细菌病毒(噬菌体)五、病毒的繁殖: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六、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静置7天
实验组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1 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①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 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 解成哪些物质?
光合作用
②这些物质怎样循环的呢? 举例说明。
微生物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1.内容分析 2.教学目标 3.课时安排 4.教学策略 5.教学建议
1.内容分析---单元主题
微生物主题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五章 病毒
1.内容分析---课标内容及活动要求
本单元隶属于:
第八个一级主题----生物多样性 第九个一级主题----生物技术
对本单元的要求是: ✓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调查当地食用菌的种类及生产情况; ✓观察酵母菌、霉菌。
1.内容分析---教材中的重要概念
• 细菌和大多数真菌个体微小,它们在自然界是广泛分布的。 • 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它们靠分裂进行生殖。 • 真菌的细胞里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它们可以通过产生大量孢子繁殖后代。 •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分解者,在自然界的物质循
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能力目标: •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
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 进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 • 尝试制作米酒。
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 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
•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 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 病毒分布广泛,会引发各种疾病,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然而, 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人类研制出的疫苗可 以预防病毒性疾病,人类可以利用病毒携带基因的能力进行转基因和基因 治疗。
验证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实验前的准备
甲、乙两组均未做 灭菌处理
甲组进行灭菌处理 乙组未做灭菌处理
甲、乙两组都进行 灭菌处理
甲组
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无菌条件下
乙组
放在自然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放在自然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接种细菌后放在无 菌条件下
(3)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5.教学建议---细菌
5.教学建议---细菌
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证实了细菌的 存在,被称为“微生物之父”。
路易斯.巴斯德
鹅颈瓶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新鲜肉汤放几天变质了,大量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以前一些科学家认为
× 细菌是由肉汤自然产
生的。
几天后
细
微观
➢探究式教学设计 ➢科学史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5.教学建议---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以“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这一探究实 验,统领整节课设计 嵌入:微生物培养的一般方法
微生物生存条件
5.教学建议---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得出结论: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
5.教学建议---细菌
科学史提升学生兴趣: 列文虎克和细菌发现史
1.内容分析---单元知识框架
2.教学目标---可落实的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社会责任 科学探究
2.教学目标---可落实的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结构与功能观 ✓进化与适应观
2.教学目标---可落实的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归纳与概括 ✓比较与分类
2.教学目标---可落实的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社会责任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 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3.课时安排(共8课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 真菌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微生物复习课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4.教学策略
巴斯德:
肉细汤菌的造腐成败的是。由空气中的过不去!
5.教学建议---真菌
酵母菌
?真菌 霉菌
蘑菇
5.教学建议---真菌
实验:观察酵母菌
酵母菌 (400x)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5.教学建议---真菌
观察黑根霉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5.教学建议---真菌
黑根霉(100x)
孢子囊 直立菌丝
营养菌丝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方案3,除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4)对方案3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乙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 说明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5.教学建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探究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对淀粉是否有分解作用
土壤浸出液 (含细菌、真菌)
淀粉溶液
对照组
✓关注社会议题 ✓参与相关事务的讨论
2.教学目标---可落实的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社会责任 科学探究:
✓观察提问、设计实验、方案实施、交流讨论、解决现实 生活问题
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 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 描述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 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说出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的影响; • 列举说出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 • 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环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还与许多动物和植物共生。 • 细菌和真菌虽然会引起植物(包括农作物)以及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患病,但是
它们也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内容分析---教材中的重要概念
• 病毒非常微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的形态,病毒的结构 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5.教学建议---真菌
活动:制作孢子印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5.教学建议---真菌
一朵蘑菇可以 产生约15~16 亿个孢子
显微观察:蘑菇的孢子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5.教学建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探究土壤中的分解者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1个月后
对实验组进行灭菌处理
西城区中小学课程资源
5.教学建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